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2023-05-03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2014

马村学校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方案

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从实验的初始阶段进入到推进深化和推广发 展阶段。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及我市《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推广工作的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 推进思路和目标

推进思路:

在巩固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抓住课改中的关键和难点问题,突出重点,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扎实推进,深入实施,不断提高课改实验的水平和实效,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基本目标:

1、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努力探索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我市实施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新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实践依据,从而构建具有清华特色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2、探索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管理机制,逐步明确地方、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职能,努力提高地方、学校课程建设和管理的能力。

3、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完善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增强课程资源对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

4、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及管理制度。

5、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改革,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机制。

6、加强德育工作,注重学科学习过程与正确价值观形成过程的有机统一,努力开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校本德育课程,不断为新课程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努力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德育体系。

7、构建具有组织管理、学术支撑、操作实施功能的新课程实验组织体系,探索多样化的有效的培训方式,促进教育行政干部、教研人员、校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支优秀的新课程实施队伍。

二、推进策略

1、统一规划,全面铺开,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在全面实施国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基础上,以教材改革切入,推动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教师教育、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改革。 鼓励学校根据各自实际选准切入点,开展课题研究、专题研究、学科研究,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创造性地进行实验工作,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积累、整合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

2、观念先导,重点突破,改革评价,构建制度。以转变教育观念为重点,以评价改革为核心,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大胆创新,突破难点。 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互动式培训、校本培训式等多种培训方式,使之贯穿教师培训的全程。增强学校校本管理意识,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广泛开发利用社会资源,优化整合学校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校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的能力;改革学校评价制度,促进学校教育在理念层面上的根本变革,从而更好地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持续开展。

3、课题牵动,典型引路,人人参与,共同发展。以科研促进课改,建立以科研课题为依托,培训、教研、科研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课改工作模式,形成 “人人要参与,校校有课题,区域成体系”的课改科研格局,教科所、基教室、体卫艺,共同组建基础教育课程行动研究课题组,对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攻关。 突出课堂教学改革中心环节,建立教研员与一线教师平等协作、共同进步的合作工作机制,创新教研方式,通过网络式的教研活动,大量开展案例分析、现场会诊、反思交流,切实有效地提高每一所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

4、加强交流,跟踪评估,分段总结,滚动推进。对实验工作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实验过程与实验效果的过程评价机制,建立互动交流机制和定期总结制度,使课改工作在不断的总结反思中滚动推进。

三、推进措施

1、切实抓紧、抓实新课程推进中的师资培训工作。教师培训是推动课程改革的有力保障,为了使课改培训工作 落到实处,要理顺培训体制,严格管理,建立持证上岗制度、教师培训学习制度、教师培训激励制度及教师培训档案库,保证师资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大胆探索规律,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如:多维立体培训模式、现场会式培训模式、课题组培训模式、师徒结对子培训模式等各具特色的培训模式。随着课改的推进,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将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教师观念、教学行为与综合素质同步发展。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努力探索灵活高效、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模式,确保新课程师资培训与新课程实验的同步推进,并适度超前进行。坚持三个结合,把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与县市区级培训相结合,学科培训与通识培训相结合,发挥学校、教研、科研部门以及课改实验骨干教师的作用,建立起课改实验指导和服务网络,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帮助。加强课改师资配备,已承担课改实验任务的教师要保持稳定性,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延续性。要选配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承担新一年级及课改学科的实验任务。

2、加强新教材、新教法研究,增强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新课程的推进中要进一步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和新教法改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以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为突破口,积极改进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内容、形式和方法。加大对教研质量的监控力度,教研室要定期参加区学科教研活动, 并对教研内容、方式给与具体的指导。各级教研部门要组织全体人员下到基层学校,给予教师具体细致的指导,对学校课改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学校也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探索新形式下的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的新模式,如:采用“现场会式”教研活动、多校共同举办合作式教学研讨等形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要继续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积极推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通过积极而有效的教学,将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的目标、新教材的要求落实到每一堂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各校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先进经验,市教育局将及时给予宣传和推广。 要建立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师生交流,教学互动,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既要重视双基,又要体现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合作交流,讨论探究。要加大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由单纯注重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向多维目标发展。要建立课堂教学的反思制度,要在教师教学反思的基础上,有效地处理教材、改进教法、指导学法,组织教学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3、努力建设适应促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教学管理机制。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予以支撑和保障。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涉及常规教学、集体备课、课程建设、教学评价、质量监控等诸多方面,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拟制定下发《期末考试指导意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同时建立校本课程审议制度等,加强对教学的管理。要通过“校长论坛”的形式,邀请各校教师就“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如何重建”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广泛的学习交流,各学校要按照先立后破的原则,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建立起能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管理的规定》《备课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等。各校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树立校本意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发挥教师作为主体研究者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逐步完善形成符合学校实际、体现素质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精神的教学管理机制。

4、确保国家课程设置的落实,进一步加强三级课程的管理和研究。在落实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要依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学生和家长的调查,对学校的情况和教师师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决定出校本课程的门类,如乒乓球等等,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允许学生调换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开设和实施的管理和研究。对发现的问题集中进行攻关。学校将通过举行综合实践课程研讨会、校本课程研讨会等专题研讨会,使学校增强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意识,提高课程开设能力,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并建立资源共享的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具有区域特点、学校特色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5、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的课题产生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为使科研课题更有针对性、实效性,要重视调研工作,要建立学期初的专项调研、学期中的重点调研、学期末的整体调研制度,采取教科研人员到学校蹲点调研、教科研人员到定点学校长期跟踪调研等方式,根据调研中发现问题设立研究课题,集中攻关,并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要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围绕课程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挥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实践主体在科研实验中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增强科研意识,积极开展实践操作层面的应用课题实验研究,集中攻关,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持。

6、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评估、交流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能够客观、科学地评价课改工作,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没有评价机制,很难说明改革工作的得与失,成与败。学校要对照评估标准进行认真的自我评估,不断总结经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以保证课改工作有序、规范、科学、健康的发展。要建立课程改革协作片制度,以“教师论坛“的形式,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第一期论坛拟确定的主题是:学校是如何贯彻课程标准的,第二期主题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如何重建的,第三期主题是学校是如何开发和实施地方和校本课程的。以达到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7、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推进教育个性化

(1)建立新的学校评价标准。要改革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评价模式,建立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达标学校标准,重新修订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为学校自我发展自我评价提供依据。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校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评价标准,引导学校在不断规范的基础上,凸显自己的办学个性,在不同水平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构建新的教师评价机制。制定新课程背景下各学段、各学科优秀教师标准,改革市特级教师和教学能手评价标准和办法,引领教师成长。学校要淡化以分等和奖惩为特征的教师评价模式,建立以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3)完善学生评价机制。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基础性发展目标上不断发展,建立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学生的成长记录评价制度,改革学科考试评价内容和方式,提倡和支持学科分项考试和自主选择考试,并建立二次考试和越级考试制度。要建立试题评价制度,定期对平日考试和期中期末试题进行评价。

(4)改革教学评价标准。要制定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确立一套比较科学、完备、可测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重点内容要放在“有效教学”上,即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有效度;考查的重点对象要从教师转到学生身上,把教师的作为联系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来加以评价。评价方法和手段要多元化,要让教师、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评价。市基教室、体卫艺要制定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基本标准。

8、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开展社会调查,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发掘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

(2)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

(3)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科学馆、博物馆、德育基地等我校的自然与人文资源。重视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形成与社区互相配合资源共享共同育人的发展模式。要积极争取和鼓励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参与学校德育工作。

(4)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活动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从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开发和利用这类课程资源。

(5)校本课程开发要在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校本课程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要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四、实验的组织与进程 ㈠ 组织机构

1、建立分工负责,密切合作的课改执行机构:

⑴ 课改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要职责:①课改实验工作的组织协调、过程管理; ②课程改革的宣传发动、社会动员; ③课改经验的交流推广; ④课改保障政策和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指导性意见的拟定出台。

⑵ 教师培训组

主要职责:拟定培训方案,组织实施培训工作。 ⑶ 课改指导组

主要职责:①突出课堂教学改革中心环节,开展教学研究,组织联合攻关,指导学校实验工作开展,总结课改典型经验; 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研制度; ③总结形成与新教材相适应的教学指导资料; ④在合作式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指导学校的校本培训。 ⑷ 课改研究组

主要职责:组织课题申报,指导研究过程,参与承担重点课题研究,总结提炼实验成果。 ⑸ 课程资源开发组

主要职责:①制定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仪器设备、教学具配备指南,并指导和采取措施解决学校教学设备、用具配套问题; ②开发与新教材相适应的教学资源;

③广泛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建设开放、多层次、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体系。 ⑹ 课程改革评价组

主要职责:①建立实验过程与实验效果的过程评价方案,并对实验校进行阶段性或抽样评价,协助总结经验和发现并解决问题; ②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校督导评估制度,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课改保驾护航。

2、建立学术专、水平高的专家支持队伍。 人员组成:全体一线教师

主要职责:决策咨询、资源服务、理论指导、成果鉴定,承担部分培训任务。

工作方式:项目合作制。 ㈡ 工作制度

1、例会制度

⑴ 各执行机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沟通、反馈信息,研究解决问题,收集整理总结资料;

⑵ 课改领导小组在课改实验工作进程每阶段开始前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工作,部署后一阶段工作。

2、交流制度

⑴ 各执行组间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交流推进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共性问题和滚动式经验交流推广工作的组织实施;

⑵ 建立专门的课改宣传阵地(教育信息网专栏、《课改通讯》、《课改动态》),以交流为目的,以宣传阵地为依托,宣传工作、交流工作 同步开展;

⑶ 定期收集总结材料和案例资料,编辑形成交流专辑资料; ⑷以教学研究为主线,开展网片、校际、校内多层次、多元化的交流活动。

3、评估制度

⑴ 确定监测学校,定期开展阶段性课改评价工作; ⑵ 不定期抽样评价实验学校

⑶ 把学校课改工作组织实施和效果纳入年度学校评价指标,开展常规评价工作。

第二篇: 解读《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实施课程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教学的改革以及考试评价体制的改革,是由课程设置的改革所牵动的整个特殊教育的全面改革。为了让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实验方案的精神实质,系列解读盲、聋、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生为本,构建聋教育课程新体系

一、聋校课程改革的背景与趋势

我国聋教育经历120年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了相对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尤其是近20年来,聋教育的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但应该看到,我国聋教育体系中仍然存在着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及评价,它正束缚和阻碍着现代聋教育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单一的教育结构与多元经济结构之问的尖锐矛盾。当今中国已经并正在进行一系列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出现了多元化的经济结构,这种多元经济结构和单一的聋教育结构产生了尖锐矛盾。矛盾的核心是聋校教育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发展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我们的聋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存在着严重的一元化倾向,具体表现在唯知识、唯分数上。在这种价值理念下,教师和学生都注重系统知识教学,忽视或者轻视学生学习应以生活为基础。以发展为基础,忽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并重发展;三是聋教育过分强调“缺陷补偿”,教育模式过分依赖医疗模式。过去的十多年中,国际聋教育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尽管各国的国情不同,文化差异,课程改革的实践纷繁复杂,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教育价值、改革思路和基本趋势。

“特殊需要教育”的理念是我国聋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由此而产生的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理念、多元化教育价值观、主体教育观、生态伦理观、个性发展观等,都是影响我国聋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二、聋校课程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方案》提出:“课程设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聋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它明确了此次聋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1.科学发展观凝结着我党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新思考,升华了对社会发展目标的新追求,概括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开辟了执政理念的新境界。无疑,科学发展观对我国聋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内容,一是要求聋教育事业要有更快的发展,这种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性的:二是要求聋教育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学会创新,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要求聋教育有更多的公平,让教育效益惠及每位聋童,根据聋生发展的不同需要,给予适合的优质的教育与训练。

2.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聋教育永恒的课程价值观。以学生为本,是指既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也要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

3.聋校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个性教育。即是说,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新课程培养目标实际就是对新型公民形象和素质的刻画和描述:“使聋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培养目标包含七个要点,一是公民意识;二是价值观念;三是社会责任感;四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五是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六是三大能力,即自理、社会适应和就业能力;七是做“四自”、“四有”的一代新人。

4.聋教育培养目标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七条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旨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我们认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其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在关系中的存在。新课程从三大关系来理解学生个性发展:l至4条阐述学生与社会的关系,第5条阐述学生与自然的关系,第6至第7条阐述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大关系相辅相成,构成学生个性发展的整体观,使聋教育新课程体系具有了新的起点。第二,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性是聋教育及培养目标的根本特征,新课程站在学生终身教育的高度,强调聋教育的“基础”,要求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程不仅强调学习基础——学会学习.更强调做人的基础——学会做人,尤其强调“形成正确价值观”.这和过去从学科角度强调“双基”.形成鲜明对照。第三,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批评、敢于超越的精神,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具有坚韧顽强的品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以及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习惯。第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所追求的是符合聋生自身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和谐发展,它代表国家表达了对聋童的期望。以上特征赋予了聋校新课程培养目标鲜明的时代特点,每一条都具有时代内涵,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才能领悟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精神实质。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1.课程设置的原则取决于教育目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原则与要求。本次课程的设置,要求“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充分体现聋教育的特点,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全面提高聋校教育教学质量”。其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聋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思想必须渗透和贯穿于整个聋校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以及课程实施等各个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体现“均衡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统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这三条原则是聋校新课程区别老课程的基本特征。也可以说,这三条原则也是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的三把钥匙。

2.均衡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课程的均衡性是指聋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内容能保持一种恰当的合理的比重。因此,聋校课程设置的顺序先后、内容多少、课程比例等,都要保持一种均衡,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

新课程设置改变了旧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注重培养聋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又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形成正确价值观。新课程打破了旧课程狭窄的“双基”定位,更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这一转变,对于实现课程培养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课程设置必须按照聋生身心发展规律,增设具有聋教育特点的课程,如律动、沟通与交往等课程。

沟通与交往课程是新课程一大亮点,旨在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法,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这里不再提以哪种沟通方法为主,而是强调多元化。这是因为,语言沟通多元化是聋生语言沟通方法发展的必然趋势。沟通多元化,不宣称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也不否定另一种方法。学生在教师心目中,应是具有特殊需要的不同个体,教师首要考虑的是儿童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儿童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适合什么,就安排什么。“方法”要服务于聋童,不能让聋童来适应和服务于“方法”。因此,各校可根据聋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新课程把过去的“注重缺陷补偿”改为“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这不是简单的文字变化,而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价值的变革。过去的100多年中,所谓“特殊教育”,一直是指对特殊教育对象的教育。然而,近几十年,这一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特殊需要教育”。这一转变,要让教师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上不应该再把重点放在学生缺陷补偿和残疾的矫治上,而应该放在满足其特殊需要和开发潜能上。 3.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原则。课程的综合和分科相结合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三个方而,一是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综合,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二是设置综合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l_I_I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为主。结构比重随着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如1—3年级设置品德与生活,它从低年级聋童生活经验出发,内容涵盖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提倡通过儿童自主实践活动,为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参与社会牛活打下苯础。4—6年级设罱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从学生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主线,进行爱国心、品德、行为规范、法制、历史、地理、环境等融为一体的教育。7—9年级开没思想品德课。同时,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的综合课程,如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等。考虑各地的差异与需要,“历史与社会”是综合课程,也可以选择分科课程,可选择历史、地理。“科学”是综合课程,也可以选择分科课程,可选择生物、物理、化学。三是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本质上讲.这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是一门非学科领域。但它又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课程。各校根据需要,可分散安排,也可集中安排。 4.统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课程设置既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发展要求,又要根据各地区、各聋校的实际需要和聋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选择的空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我们各个聋校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是否开设外语课,是开设“历史与社会”还是选择历史、地理分科,是开设“科学”还是选择生物、物理、化学分科课程,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沟通与交往”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感觉训练,口语训练,手语训练及其它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的学习与训练。各校可根据儿童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选择适合于聋童语言发展需要的方式进行教育与训练。’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口语法仍然是我国聋童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和通道。我们不再提要以它为主,并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说它不是惟一的。总之,用武断式、注入式或排他式强迫所有儿童接受一种沟通方式,必将无法满足每一个儿童的需要。

四、聋校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工作对策

为了保证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科学、有序、高效地展开,国家将对推进这项工作的策略、要求、方法等进行部署。我这里主要讲的是面对新课程,教师应该怎么面对。这是聋校走进新课程不能回避并且必须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教师要积极地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聋校新课程为聋校教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聋校教师能否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与时俱进,成为新课程实践者和研究者.对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观念不转变,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势必会成为实施新课程的落伍者。只有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自觉更新观念,积极主动投身于教育创新的研究和实践之中,才能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一个只能埋头教书的教师,充其量是个“教书匠”,只有既教书、又看路,积极投身课改的实践和研究.才是好教师。一个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是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问的“二传手”,必须把教学的全过程当作一个创造过程去研究,把学习、教学、科研三者结合进来,才能实现由辛苦型、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的转变。实践证明,成功的最佳途径是把研究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工作,而不是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以外去搞什么研究。其实,这种研究就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问题意识”,把日常的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值得注意的是,行动研究虽然强调从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而不能远离实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用日常的生活经验和惯用策略去解决问题,而是要大量借助理论和别人的经验,即“行动研究=问题+理沦+别人体验+反思”。我们十分欣赏和提倡做一名反思型教师。因为教师自身的经验和反思是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来源。任何经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发展。否则,经验也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新课改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经验反思的重要性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教学观念。

第三篇:《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读后感

教育部于2007年2月颁发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是新课程实施的依据,主要讲述了培智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原则,以及课程设置的相关说明及评价。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培养目标是培智学校教育的要旨,可以看出,培智学校培养目标方向性与普通学校是一致的,都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但在达成度上体现了基于弱智儿童的实际,所能达到的水平要求,如“初步的、基本的”地描述;凸显了生活化的务实目标,如“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二、课程设置原则。

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要遵循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一般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原则;三是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四是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五是传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六是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保证。这六项原则强调了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从从弱智学生认知能力的实际出发,从人本的角度出发,以弱智学校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来设计的特点。也为校本课程和教材的开发指明了方向。

三、课程体系。

立足于智力残疾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课程设置的原则,注重以生活为核心的思路,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

课程说明集中体现了课程的生活化特征,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需要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这就要求教师要走进弱智儿童的世界,以他们的生活实践为起点,在教育教

学中明确重点,注重教学手段的选择和使用,并根据学生的接纳程度及时调整,确保教学流程的顺畅和有效。

四、个别化教育。

《方案》中规定:学校应全面推进个别化教育,为每个智力残疾学生制订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应将课堂教学与个别教育训练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个体需要安排一定时间的个别训练,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补救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我认为,培智学校的课改关键是要面对错综复杂的智力落后个体去满足他们每个人的需要和发展。学生智力落后背后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针对个体具体情况首先进行层次分类,再进行按其他标准的再分类,并制定相应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教育有效的必要程序。

基本三层为:

1、针对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课程应充分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补偿性、教育性、灵活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其课程设置可着眼于三个方面:首先,可采取围绕生活处理、适应社会进行综合性的生活单元设置。其次是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这些技能应是适合地方需要的简单技能,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其今后的就业与自立的需要。再次,是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身体缺陷的康复、智力潜能的开发,可通过大综合的课程,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2、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课程设置也可以分为三部分,大致与轻度课程模式类似,但在要求方面稍有不同。如在职业技能训练上,可以训练部分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一些最简单的、机械重复的、不涉及文化知识的又是当地比较需要的职业技能,为其以后可能的就业创造条件。

3、对于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在其培养目标中没有文化知识或读写训练的要求,只要求对其进行最简单的生活处理技能和交往能力的培养。因此,可将其课程设置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活单元的综合课程,只安排生活处理和交往的内容供其训练;另一方面是身体缺陷的康复训练。

通读《方案》只能初步了解培智学校教育的方向和原则,深刻体会只能在实践中积累和体悟。为了每朵花儿都开放,我不敢懈怠,只有在奋力前行中实现自我价值!

第四篇: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工作,推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

“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新课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均衡性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知识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如:一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一年级设音乐、美术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学校课程以灵活性、适应地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开设校本课程,适应学校办学方向,开设的活动课以多样化

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不仅为学生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四、课程设置表

几点说明:

1.教学时间

全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每期分别20周,假期(寒暑假、节假日)10—11周;机动1—2周。各学期20周教学时间安排:各年级每期上课18周,复习考试1周,综合实践活动1周。

2.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半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为(

一、二年级为28课时,

三、四年级为35课时,

五、六年级为36课时,

七、八年级为40课时,九年级为38课时),每课时上课40分钟。附件4: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

3.本地的学科类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均在周一至周六早上的教学时间内按课表进行。

4.班队活动每周安排一课时(周一第一节),主要进行常规教育、开展中队活动,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环境教育、心理教育。

5.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必须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即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融合在其他学科学习中。

6.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

7.各门课程均应相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新课程计划实施领导小组”,是学校课程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明确全县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实际出发,根据上级颁发的课程计划制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同时指导各学校工作。教育股是学校课程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计划、执行、检查、指导、评估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以促进课程合力的形成。

2、经费保障

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不管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还是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都需要必需的设备和经费上的支持。教育局有新课程专项资金,用于加强教师培训、课程实施与开发等方面

3、制度保障

教育局建立相应制度。如:校本教研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教师、学生评价方案等。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保障课程计划的真正执行。

芒康县教育局(体育局)教研室2012年3月5日

第五篇:感恩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大津口中学感恩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意义

“若要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我们就必须努力遴选出作为我们道德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而遴选的过程即是我们感恩教育的过程。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明确责任,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味真情,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达到和谐相处;一个人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西方的感恩节就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二课程目标和内容

(一)课程目标:

1.本课程分“感恩亲情、感恩老师、感恩祖国、感恩大自然”四大主题来开发感恩教育课程,培养教育学生热爱家乡、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人文素养与美德,为他们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通过亲自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3.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形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4.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形成学校教育特色。

(二)内容 1.感恩亲情

感知父母的爱,并为他们坐地所能及的事;感动父母、亲人的关爱,能与他们互动这种情感;多角度的认识生活,应对挫折,学会和父母交流。开展“为父母做件事”、“一句感谢的话” 、“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

2.感恩老师

老师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老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老师为我们扫除心理障碍;老师是我们的朋友,尊重、理解和爱护我们;老师是我们的榜样,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终生; 老师的工作辛苦繁重,为我们付出心血和汗水。开展教师节感恩活动、“老师我想对你说”、“我毕业了”等活动。

3.感恩祖国

感恩祖国给予我们安宁的生活,给予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给予我们富足方便的生活,给予我们学习的机会,珍惜今天的辛福生活,感受着先辈们的豪情壮志,为国家的和平富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开展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理想教育、庆国庆系列活动,“歌唱祖国、唱响中国梦”活动。

4.感恩大自然

感知大自然,通过绘画和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增强环保意识。开展春游、秋游、远足、环保主题月活动。

三、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综合化。本节课除了考察学生对感恩的感悟、更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和学生一起,要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感恩行动计划,在具体实施中使本次活动质量升华、提高。尤其是注意渗透教育,使学生的感恩行动不仅仅体现在一时一势,而是要形成贯穿一生的良好品行。例如除了给父母写一封信、洗一次脚,给老师倒一杯水,跟同学说一句感恩的话之外,应该把关心父母,尊敬老师,尊重和帮助他人作为一种美好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将过程性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包括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同伴合作中的表现、对集体荣誉的维护等。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使其不断进步,超越自我,实现个体价值。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学生评价。既有自评,又有他评。帮助学生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进步,获得发展。

上一篇:运维部岗位职责说明书下一篇: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