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毕业论文范文

2022-05-1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交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文章针对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毕业设计应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建立更加完善的毕业设计选题体系,合理优化毕业设计时间以及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体系等一系列建议。

第一篇:交通毕业论文范文

面向毕业要求达成的交通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交通强国”的战略方针,这对交通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体系,针对培养方案提出的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的毕业要求达成度,开展以毕业要求达成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积极探索并构建适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实践课程体系,优化、调整实践课程内容,对于引导和促进交通工程专业建设与规划,提升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专业认证;毕业要求;交通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一、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交通强国”的重要指导思想,这对于交通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培养新形势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能交通运输人才显得尤其重要。然而,我国工程专业实践的教学课程体系相对陈旧等原因,导致工程教育领域存在着实践教学时间短、实践效果差、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等问题[1-4]。

目前,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认证是确保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制度,我国在2013年加入了《华盛頓协议》后,建立了相对应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和日趋完善的专业认证体系[5]。面向交通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构成,其中毕业要求的达成主要是通过设置科学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得以实现,而其中实践课程体系是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全面提升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6][7]。本文以扬州大学的交通工程专业迎接工程教育认证为背景,开展基于毕业要达成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探索研究,对于促进交通工程专业建设与规划,促进和保障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毕业要求达成的实践教学活动的改革探索

(一)基于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优化整合

扬州大学的交通工程专业面向现代交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科学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富有工程设计和创新实践能力,系统掌握交通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工程技能和创新方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了能够使学生在毕业后达到预期的培养成效,本专业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对毕业要求进行优化调整。通过构建培养目标、实践能力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关系框图,实现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具体如图1所示。

(二)面向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优化设计

针对交通工程专业制定的12条毕业要求进行指标点的分解,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实验、实践课程、实践活动在内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得宏观、抽象的毕业要求更加具体化和有针对性。为考核实践教学与毕业要求的达成度,确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周期为4年,制定各周期内相应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并建立每个学生的实践考核档案库,主要材料包括:课程大作业、课程考试成绩、课程成果汇报、实习手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成果、设计图纸、毕业论文、实验报告、学科竞赛成果材料、学科竞赛获奖证书等,如图2所示。

以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4为例进行说明,指标点提出学生应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考虑到指标点的要求,从理论课程实验、实践课程和课外活动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1.理论课程实验。开设了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交通设计、道路勘测设计等课程。

2.实践课程。开设了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交通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

3.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加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锻炼。目前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连续参加了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江苏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江苏省大学生智能交通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了全国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通过组织学生每年申报扬州大学大学生科创基金,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三、基于毕业要求达成的实践课程体系结构改革探索

(一)面向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总体设计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下的毕业要求对毕业生的人文素质、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协作、国际视野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对于学生“交通规划”、“交通土建”和“交通管理能力”培养的要求,以“加强通识基层、拓宽专业基础、凝练主干课程、灵活专业适应”为课程结构优化目标,构建了由“三层面”组成的课程体系,综合实践环节贯穿四年本科教学。

(二)实践课程内容的优化设置

交通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必须具有满足达成培养目标需要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鼓励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要求具备完整的工程实践大纲、指导书,学生按规范完成工程实践报告。实验中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比例应高于50%;课程设计应至少完成两个贯穿课程主要知识点的课程设计。

交通工程专业在2014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修编,在实践环节中增加了第二课堂,使得专业的实践性面更广。经调整后,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76,其中:通修课的学分为37.5,通识公共选修课的学分为10,学科基础课的学分为51.5,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为39.5,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为31.5,第二课堂的学分为6。为强化专业实践课程,将通修课的实验实践学分调整为8.5,将学科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实践学分调整为4,使得实验/实践课学分在课程体系里占比达到了28.41%,实践课程的优化设置为学生毕业达成提供了重要保障,如表1所示。

四、基于毕业要求达成的实践课程改革探索

(一)学科基础课程实践反向设计

学科基础课程实验以促进掌握基本理论为目标,实验内容以基本理论的实证为主。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所定的知识点和毕业要求,反向设计课程实验的项目和实验内容。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为例说明,重点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大学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运算技能和基本实验技能;(2)培养学生的物理分析与综合能力、物理归纳与演绎能力、物理抽象概括能力、物理类比推理能力、物理等效思维能力、物理模型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高等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具体物理问题的能力;(3)为学生进一步学好各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

(二)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践反向设计

专业基础课程采取课堂教育与课程实习紧密结合的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及时将专业知识点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到知晓—理解—领悟的层级提升。交通工程实习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在完成大部分专业课教学后进行,本文以交通工程学的课程实习为例说明。

1.实习目的。巩固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在实习过程中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通过参加交通调查,学习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实习成果。(1)调查设计方案。根据调查任务要求,对调查方案进行设计,包括调查项目的实施日期、调查地点、时间、人员具体分工、调查工具、调查过程、调查要求等,作为各组实施调查的依据。(2)现场观测数据。按照表格要求,认真观测数据并记录、整理(图、表结合)。(3)各交叉口设计通行能力分析过程。整理调查数据,自行设计相应表格,并参考《交通工程学》教材,进行通行能力的计算,并提供完整的计算书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4)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各小组要完成小组实习报告,详细汇报实习所得,全面总结实习经验并进行交流。每个同学上交每天的实习日记。(5)汇报PPT。将实习成果整理成PPT,集中进行汇报。内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过程、数据结果、收获与心得等。最后成绩,按实习表现、调查分析成果(图、表结合、计算书)和实习报告等几方面综合评定。

3.实践能力培养。(1)通过交通调查和交通工程设计,锻炼学生对交通调查设备的使用能力;(2)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工程意识和系统观念,提高工程实践能力;(3)使学生掌握交通调查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了解道路和交叉口上车辆以及行人的運行特征,根据调查数据进行交通工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和从事交通工程的应用与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五、结论

本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毕业要求达成对交通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探索设计,首先从基于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优化整合以及面向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优化设计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次探索了毕业要求达成的实践课程体系结构,即面向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总体设计和实践课程内容的优化设置;最后面向毕业要求达成的实践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从学科基础课程实践反向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践反向设计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平.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工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4,(01):42-47.

[2]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15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交流研讨会会议资[Z].2015.

[3]毕家驹.中国工程专业认证正进入稳步发展阶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1-5.

[4]李志义.适应认证要求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4,(06):9-16.

[5]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及补充标准[S].2015.http://ceeaa.heec.edu.cn/index.php.

[6]王世勇,董玮,郑俊生,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估方法研究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03):18-20.

[7]顾晓薇,王青,邱景平,等.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24-26.

作者:邓社军 于世军 刘路 聂庆慧

第二篇: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摘 要 文章针对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毕业设计应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建立更加完善的毕业设计选题体系,合理优化毕业设计时间以及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体系等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毕业设计 教学改革

Research on Graduation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of Traffic Engineering

TANG Wen , GUO Yingjun, ZOU Lanlin

(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81)

Key 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 graduation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0 前言

毕业设计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最后一学期按照教学计划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过程,是大学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总结与提炼。①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快速地适应日后具体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②而毕业设计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③本文将针对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进行探讨,试图对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1 毕业设计选题分析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可分为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两类。选题的来源一般为教师自拟题目或科研项目中的某一部分,选题总体来说比较丰富,包括交通工程各领域,如交通设计、道路设计、道路桥梁结构分析等。总体上而言,我校交通工程专业选题范围较广,基本上涉及到了交通工程的各个方面,且与学生的就业方向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由于指导教师专业方向的限制,学生能力的限制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选题的自由度实际上不大。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最近2年毕业设计选题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情况表

在设计类题目中,“交通设施设计”中采用的题目大多就有很强的工程背景或实际背景,如“建设一路公路改造设计”。此类题目由于具有很强的工程背景,可以为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的资料,如实际的地形图、地勘报告等,学生参与的兴趣较高,而题目又涉及到实际工程中各方面问题,若师生之间能进行良好的互动,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交通设计”则主要针对道路交叉口或者一定区域内的道路网进行交通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交通优化设计,如“武汉市二环东段道路出入口控制设计”。此类题目一般以实际问题为依托,学生需要自己采集交通数据及道路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交通模拟分析并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交通信息”则主要涉及到信息工程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如“基于Sketch-up的校园三维场景模型的构建”,此类选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专业软件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论文类题目中也可分为3个方面,分别为“结构与材料性能”、“交通策略”和“交通信息”。一般而言,毕业论文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相对而言较少,一般仅对某一门课程中一方面的问题开展研究。其一方面需要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论文在全部设计中占有的比例不宜过大,本专业要求一般不高于20%。

2 毕业设计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由于交通工程专业是一个较新的综合性学科,目前很多高校在教学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毕业设计要求及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④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在借鉴其他高校教学方法基础上,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毕业设计的教学方法及管理方法进行必要调整。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如下:

(1)教学条件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投入不足,主要是由于毕业设计时间过于集中,而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此外,学校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仍然有待提高;其次,部分教师本身缺乏一定的工程经验,因此很难解决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这也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最后,学校在教学设备及教学经费上的投入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实验设备及经费的缺乏造成很多实验项目及调研考察无法开展,毕业设计只能避实就虚,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2)毕业设计选题局限性很大。学校规定毕业设计选题由学生及指导教师共同完成,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实际操作中一般各教师按照指导学生人数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再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选题方面的自由度很小。部分学校要求毕业设计题目的拟定以学生为主也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学生的专业水平有限,缺乏实际经验,很难拟定出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另一方面,本专业作为工程学科,毕业设计中如果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学生显然不具备此条件。

(3)毕业生就业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学生的就业率作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考核目标,使得学校必须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各种便利。而毕业设计时间上与学生找工作的时间基本上重合,这必然对毕业设计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4)学校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力度不够。一般来说,学校对毕业设计都有较为严格的管理条例,但作为全校性的管理条例必然不可过于细致,同时学校在管理条例的执行上也不够严格规范。其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指导管理不够,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仅依靠责任心维持;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缺乏必要的业务指导,部分教师在业务水平方面的缺陷必然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此外,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对毕业设计工作量的标准有待完善。

(5)毕业设计工作量的标准不合理。目前我校对毕业设计工作量的要求主要以字数为准,其它要求过于松散。实际执行过程中以指导教师要求为准,这造成了毕业设计标准的不统一。部分教师要求较高,学生毕业设计工作量很大,而另外一些教师要求较低则学生毕业设计工作量很小。过高工作量使得学生毕业设计压力过大,而过低的工作量则不足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两者都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3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基于毕业设计在本科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本科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⑤

(1)加强科研工作与毕业设计教学的结合。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中应尽量选择难度相对较低的科研项目,以横向科研项目为主,可由学生完成协助科研工作的某一部分,如交叉口的调查及交通控制的模拟。尽量将学生的工作纳入科研团队的工作之中,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教学与科研的互相促进作用。

(2)建立更加完善的毕业设计选题体系。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及就业去向。为了保证学生选题的自由度,应改变原有的一对一的选题模式及有多少学生选择多少题目,一个学生面对一名指导教师的模式。毕业设计题目总数应不少于2倍的学生数,同时每名毕业设计学生可安排;两名指导教师(包括一名指导教师以及一名专业辅导教师),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选题的自由度,可很好地解决教师的专业方向的局限。

(3)提前开题,合理优化毕业设计时间。由于毕业设计时间与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冲突,为了保障毕业设计的进度与质量,可适当延长毕业设计时间,将毕业设计的开题时间提前到第七学期初。⑥学生在第七学期中教学任务不重,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文献收集及阅读,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在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与工作的双重压力。此外,毕业设计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毕业设计水平的整体提高。

(4)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在毕业设计开始阶段,教师应根据毕业设计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进度安排表,具体工作应落实到每周。学生在每个阶段必须完成既定的工作,及时汇报毕业设计的进度,保证按时按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4 结语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四年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独立完成实际工作的一个开始。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校教学目标的完成,也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评价。笔者从本校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我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校交通工程专业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加强毕业设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结合度,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毕业设计选题体系,并改善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0015x)

注释

① 苏原,刘平,潘平.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1.2(1):180-181.

② 廖志凌,邵学军,刘贤兴等.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86-89.

③ 史瑾瑾.交通工程土建方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1(4):62-64.

④ 吴立烜,龙科军.关于交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的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09(7):22-24.

⑤ 王秋平,张琦.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特点 加强科研活动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0-33+54.

⑥ 孙文彬.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沙大学学报,2006(5):101-104.

作者:汤文 郭颖君 邹兰林

第三篇:新形势下提高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策略初探

摘 要:随着我国路网规模不断扩大,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为我国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贡献了很大力量。本文从铁路工作性质灌输、学生从业意识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改革贴合现场四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铁路职业院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存在问题,并对应给出了提高策略。

关键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生;就业质量

当前,我国铁路事业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很多铁路职业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作为铁路高职院校的主干专业之一,其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止关乎毕业生个人发展,还影响着专业和企业发展。通过铁路企业现场调研分析,发现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存在待提高之处[1]。

1 新形势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1)学校对铁路工作性质灌输不足。随着我国铁路事业高速发展,用工需求不断攀升,不少学生为了好找工作而跟风就读铁路职业院校,但他们对铁路工作了解不深,期望较高。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车务站段(货运中心),车务系统点多、线长,不少车站位置偏远、环境艰苦,部分毕业生因上班离家远、工作压力大而心生不满。同时,因车务系统的客運、货运是铁路的窗口单位,管理相对严格,加之工作中长期夜班、频繁通勤,导致毕业生就业后工作压抑、归属感不强,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尤其在边远铁路企业,高职生职工辞职较多。

(2)毕业生铁路从业意识不强。一是安全生产意识不足,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生主要从事接发列车、调车作业、客货运组织等岗位,全是熟练工种,作业内容重复、安全要求较高,而学生在校长期接受的安全教育较之明显不足,统计调车作业人身伤害事故,受害人多是从业不足三年的新工,事故原因基本都是当事人自身安全意识不足、违反作业标准所致。二是工作意识淡薄,当前国铁集团“减员增效”、车务系统兼职并岗深入推进,增大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生就业压力,高职生入路工作殊为不易,但仍有部分同学不加珍惜,因不努力提升自己导致长期从事连结员、助理值班员等低级岗位,甚至有个别毕业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或考试考核而被企业辞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其个人未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与学校学风建设要求不严、多次提供补考机会致使他们漠视考试过关不无关系。

(3)人才培养同企业需求不匹配。一是专业课程设置重心偏移,分析近几年就业情况,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入路后男生多从事调车岗位,但学校专业设置仍以接发列车为主,调车工作内容比重不足,并且偏向理论讲授,缺乏实训设备,因此毕业生入路后仍需所在单位通过传统的师带徒模式进行再次培养,降低了专业学习效果[2]。二是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不完善,2019年之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学校技能鉴定站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主要是取得车站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货运值班员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而企业在进行岗位分配时更重视岗位缺口、性别等因素;并且根据车务岗位人才成长规律,新分大专生多从制动员、连结员、客运员等基础岗位干起,因此就存在学校取得的高级别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不适用的尴尬问题。尤其是自2019年之后,铁路职业院校不能再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毕业生进入单位后统一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给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和用人单位带来诸多不便。

(4)课程改革滞后于现场实际。一是在接发列车方面,随着高铁的建成通车,需要配备车务应急值守人员,企业应对措施多是从普速铁路车站值班员、其他高速铁路车务应急值守人员或值班站长(主任)等岗位调配;反观铁路职业院校现有的行车实训模拟系统,基本是普速系统,缺少高铁CTC系统、综控室等高铁行车实训设备,此部分知识教授明显不足。二是在货运组织方面,自2018年3月28日始,全路实行电子货票,但对照铁路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截至2020年10月,几乎没有院校开设相关课程,造成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基本空白,存在“学的不用、用的没学”的问题,加大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定职、从业的难度。

2 新形势下提高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策略

(1)加强铁路工作性质灌输。一是积极探索铁路企业文化进校园,在学校推行“半军事化”管理,让学生尽早了解、接受铁路企业文化。二是延长新生的认知实习周期,将现有的一周28课时增加为两周26课时,提高认知实习质量;在大一上学期中后段进行铁路专业介绍,深化学生对铁路工作的认识,引导部分学生考虑自身因素转换专业;同时结合国铁集团学院毕业生相关要求,完善铁路职业院校“2+1”定培方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大二、大三期间增加专业实习机会。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铁路相关专业社团如行车协会、铁路文化协会等的发展壮大,拓宽学生了解铁路工作的渠道。

(2)强化学生从业意识教育。一是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注重对学生遵章守纪、安全生产意识的有效培养,并在学校实训基地、文化长廊等位置彰显铁路安全标语如“横越线路一站二看三确认四通过”、“严禁脚踩钢轨面”等。二是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意识,加强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深入分析专业就业形势,以求工作后毕业生的思想动态稳定;同时,坚持正面宣传,加强学风建设,严肃考风考纪,树立遵纪通过光荣、违纪挂科耻辱的风气,严把学生考试通过关,认真解决考试标准不高、清考流于形式的问题,增强学生对考试过关、竞争上岗的敬畏之心。

(3)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合理设置专业课程,顺应就业形势提高调车课程比重,增设调车实训课程,通过研发或购买调车实训设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调车课程的教学质量。二是探索开展职业技能测试,依据国铁集团相关工种职业技能要求,及时完善对应专业课程题库,参考学校党课培训模式,由学院在大二下学期、大三上学期择期组织接发列车、调车、客运等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考试,严把过关质量,对通过者发放相关工种结业证书,为毕业生在企业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打好基础;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在学校技能鉴定站进行铁路相关职业技能鉴定,减轻企业新职人员培训压力。

(4)持续深化专业课程改革。一是补充现有教学内容不足,研学铁路企业正在推行的新技术、新设备,积极开发校本教材,研发或购进高铁CTC、电子货票、电子客票等模拟系统,新建高铁综控室等实训设备,对高铁行车组织、CTC系统、电子货票、电子客票等内容进行教学,满足现场作业需求。二是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组织教师企业锻炼,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技师等,通过成立名师工作室等形式,积极开展应用型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突出实用特点,提升教育教学、技术应用能力,保证课堂教学内容实用,学生所学知识能够高效转化成学生的作业能力和企业的生产能力。

3 结论

新形势下提高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加强铁路工作性质灌输、强化学生的从业意识、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深化专业课程改革等方面做起,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我国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张艳,闫楚昊.从就业角度下看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其发展研究——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3(02):97-100.

[2]刘士局.高职院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41(15):64.

作者:王燕蕾

上一篇:金融期货论文范文下一篇:发展林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