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2024-04-19

正宁县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共6篇)

篇1:正宁县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正宁县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中共正宁县委 正宁县人民政府

(2010年8月15日)

正宁县是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按照省、市的总体要求,立足县情实际,我们确定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产业全覆盖和村村通油路为抓手,以中心村建设为突破口,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奋斗目标是:经过四年努力,到2012年试点结束,全县一半行政村达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标准。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抓产业,促增收,着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把重点放在抓产业、调结构、增收入上,紧扣“全县耕地四分之一种植粮食,四分之三种植经济作物”的目标,围绕“塬面果烟、川区蔬菜、林缘草畜、全县劳务”的思路,实施“产业富民”战略,产业开发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已达到70%以上。一是围绕实现全县人均一亩果目标,着力建设优质苹果基地。把苹果作为富民的龙头产业,全面落实“六抓措施”(抓育苗保供给、抓栽植上规模、抓管理增效益、抓品牌促营销、抓龙头带基地),两年筹措投入财政资金420万元,扶持群众栽果6.9万亩,全县果园面积累计达到25万亩以上,年内可实现“人均一亩果”目标,累计建办加工运销龙头企业20户,实现出口创汇2237万美元,获得“全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称号。二是围绕实现规范化生产目标,着力建设优质烤烟基地。坚持计划种植、合同管理,全县种植烤烟3万亩,预计收购烟叶8.9万担,实现税收1000多万元。组织实施了总投资1.48亿元的烟水配套项目。三是围绕实现川区户均一座棚目标,着力建设“菜篮子”基地。采取政府扶持引导、整合项目资金、技术人员包点、农户自愿建设的办法大力发展设施种菜,投入资金460万元,新建水泥骨架大棚、竹架大棚和日光温室1247座,全县菜棚累计达3820座,蔬菜种植面积达8.5万亩。四是围绕实现林缘户均五头畜目标,着力建设草畜产业基地。坚持小群体、大规模,采取农户贷款、职工担保、政府贴息的筹资机制,扶持建办规模养殖小区6个,发展规模养殖户320户,户均养畜达到3头;聘请农业部规划设计院设计,投资建成了集种植养殖、户用沼气、清洁生产、循环利用为一体的大型能源沼气工程,对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有益尝试。五是围绕实现户均输出一人目标,着力建设劳务产业基地。采取组织培训、对口服务、订单输出的办法,创建环渤海湾、长三角、宁正煤田等劳务基地53个,年均输转劳动力5.9万人次,实现了“户均输出一人”的目标。

二、围绕村容整洁、城乡统筹,抓基础,建平台,着力改善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一是突出城镇建设,增强了区域辐射带动功能。以正周、南罗两线为主轴,依托优势乡镇,带动重点片带,加快“五化四区”(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商贸区、工业区、办公区、住宅区)建设,组织实施了县城北沟休闲工程、垃圾处理场、集中供热、商业步行街和乡镇旧街改造、新街开发、街区排水、农贸市场、商贸城建设等小城镇重点工程200多处。二是突出基础建设,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累计复垦土地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水土流失率控制在60%以内。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建设的原则,实施通村油路75条600公里,全县油路通村率达到80%,年内可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全力推进水电气和有线电视等配套建设,94个行政村人畜饮水全部达到了国家安全标准,自来水普及率达到35%,照明电入户率达到100%,20%的行政村通上了有线电视,广播电视和电话入户率达到95%以上。发展沼气1.25万户、太阳能3000户、液化气灶4.92万户,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50%以上。三是突出中心村建设,确保了公共资源共享。年内完成全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山河、宫河、周家、永和4个乡镇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累计建成30户以上小康农宅60处4500户。按照“五化六通” 标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硬化,通水、通电、通油路、通电话、通沼气、通有线电视),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整合基层组织建设、农家书屋、标准化村卫生室等项目,将村党支部、村委会等管理机构与村文化室、卫生室、计划生育室、文化广场、学校等服务组织集中起来,建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20处,提高了公共资源利用率。

三、围绕乡风文明、健康和谐,抓引导,树新风,着力培育新型现代农民。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以人为本“育”农,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计划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等项目,新建农民教育培训示范点4个,培训农民10万人次,农民教育培训率达到85%以上。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已经实现了每村培养10名以上农业中等专业技术人才、40名农民技术员和户均有1名科技明白人、掌握1—2门实用新技术的奋斗目标。二是统筹协调“惠”农,增强了凝聚发展能力。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退耕还林、“两免一补”和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家电下乡等惠农助农和民生政策,减轻群众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激发了广大农民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巨大热情。三是强势宣传“引”农,增强了和谐发展能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在县电视台和政府门户网站上开辟宣传专栏,在培训中增加新农村建设内容,在交通主干道、城镇和中心村设立制作大型宣传牌(栏),宣传新农村建设政策,树立新农村建设典型,推广新农村建设经验,凝聚新农村建设智慧,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四、围绕管理民主、村民自治,抓党建,激活力,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快村民自治步伐,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一是抓班子,增强了引领发展能力。采取“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办法,注重从复退军人、致富能人、返乡务工人员中选拔村干部,选派大学生村官36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人才862名,调整村级班子16个,选拔补充村干部23名,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提高了村级班子抓发展、促和谐、保稳定的能力。二是抓制度,提高了民主管理水平。健全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及村干部离任审计等制度,强化了乡镇政府监管村务职能,促进了村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制定了《新农村建设村规民约》、《村民文明规范公约》和《文明新村建设标准》,促进了村风民俗好转。三是抓阵地,提升了基层基础功能。扎实推进“三级联创”、“双培双带”、“六化建设”和 “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新建村级阵地30处,全县“五好乡镇党委”达到了50%,“五好村党支部” 达到了85%。四是抓保障,激发了村组干部工作热情。在20个村实施了“万元年薪公选村支书”工程,村组干部报酬全部由县财政列支,村级办公经费由每年每村3000元提高到5000元,村干部报酬由每年每人3000元提高到6000元。制定落实了《选拔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乡镇党委委员实施办法》和《村干部养老保险管理办法》,担任乡镇党委委员的村党支部书记生活补贴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500元,为388名村干部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从村支书中招考公务员2名。

五、围绕制度健全、保障有序,抓创新、谋长远,着力构建新农村建设的长效促进机制。在试点工作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出了“五项机制”,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一是探索创新了领导机制。建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书记、县长和分管领导联系点、县直部门帮扶等制度,全面推行县级领导“两联三包四定”责任制(每人联系一个乡镇和一个重大项目,包一个村、一所学校、一个贫困户,定责、定岗、定人、定时限),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实惠到户”的工作格局。二是探索创新了融资机制。设立了产业开发、小康农宅建设、农民教育培训、抗旱救灾、新农村建设、结构调整、工业建设等专项基金,以奖代补,推动落实,去今两年县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配套资金达到1000万元。按照“统一规划、项目聚集、资金整合、渠道不变”的原则,先后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2亿元,加快了新农村发展步伐。着力盘活民间资金和信贷资金,采取政策换资金、土地换资金和农民贷款、政府贴息等办法,启动民间资金2.1亿多元,推进了中心村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发放各类农村小额贷款5936万元,建成信用担保公司2家、扶贫互助合作社2个,建行宁正煤田建成对外营业,正在组建瑞丰小额信贷公司和村镇银行,努力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机制。三是探索创新了建设机制。采取土地复垦增地、公留地倒兑、互换宅基地和村组调剂等办法,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用地难题。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农户分户和乡(镇)村统一建设“两种办法”,严格落实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负责、招投标、工程监理和质量终身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把选址、用地、审批、验收关口,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四是探索创新了帮扶机制。采取“县级领导联系包片、县直部门包村、乡村组织实施”的办法,动员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通过投资投物、培育产业和帮办实事等方式,广泛参与和支持新农村试点建设,形成了全社会共建新农村的良好局面。五是探索创新了奖惩机制。研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考核办法,全面推行抓落实、干到位“五个一”工作机制(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主管部门承办、一个具体计划、一套实施方案、一套考核奖惩办法),将新农村建设纳入“三位一体”目标管理考核,设立单项奖,实行县级领导、县直部门与帮联乡镇捆绑考核、同奖同罚,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全市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观摩督查会议精神,学习兄弟县(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以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抓好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15个苹果科技示范园建设,秋季新栽果树3万亩,完成3.3万亩秋延蔬菜生产、2万亩牧草种植任务。认真实施新农村建设“341”工程(建办县城工业集中区、周家煤电工业集中区、中铝罗川“煤电铝”一体化循环经济区三个工业园区,带动辐射园区所在地山河、宫河、周家、永和四个乡镇,促使一半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编制完成全县及4个试点乡镇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加快“1镇15个村”试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12个中心村建设,确保试点工作中期检查评估顺利过关。(全市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督查会汇报)

篇2:正宁县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同志们:

今天,区委、区政府组织召开全区新农村建设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区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总结交流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安排下半年工作,全力推进今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今天上午大家参观了慕仪镇齐东村、千渭街道屈家

村等4个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现场,听取了各镇、各街道的交流汇报。通过看现场、听汇报,我感到上半年各镇、街道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工作扎实,亮点纷呈,有力的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以实施农民增收举措到户工程为载体,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建成两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积极扶持华臻现代农业、国人菌业等一批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壮大。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074元,同比增长17%。二是晋星创建深入推进。以力促晋星创建为平台,以实施项目到村、乡村在线工程、“三带三进三促”、“争先进位”活动为抓手,狠抓晋星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治理、绿化美化等各项工作,全区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三是社会事业持续推进。完成民生工程补助项目投资近3亿元,投资6349万元完成120个村的一事一议公益项目,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6%和96%,改造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25个,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四是统筹城乡步伐加快。区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创业基地、瑞熙钛业、博磊化机等项目完成投资2.83亿元;阳平镇文体广场及三联、西枸等村的休闲广场建成投用;周原镇育才集团锻造基地扩建项目、丰泽金属钛材加工扩建项目、镇区天然气入户项目已建成投用。上半年,全区流转土地1.3万亩,1.08万名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对于上半年全区新农村建设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取得的成绩,区委是充分肯定的。下面,我就确保今年“三农”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努力提升我区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水平,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区加快统筹城乡步伐,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认真分析我区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农业科技力量薄弱,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仍需进一步改善;三是农民增收争先进位压力较大,增收形势不容乐观;四是一些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作风还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新要求。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大好的历史机遇和宽松的发展环境。今年中央再次以一号文件形式为加强“三农”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尤其是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保障农产品供给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举措,为我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天经济区规划》和省上支持宝鸡加快发展各项政策的实施,省、市统筹城乡发展相关举措的陆续出台,作为宝鸡大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和承载地,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为我区加快农业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提拱了可贵的现实机遇。此外,农村产权、户籍制度等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城市资源加快下乡,也必将为农村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7月中旬胜利召开的区委二届五次全区明确提出:以抓好九件大事为主线,以抓好一大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压奋进,比拼争先,努力实现各项工作争先进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顺利实现农业农村工作在省市目标责任考核中争先进位,全区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用一体化理念谋划城乡,用现代化理念发展农业,用社区化理念建设农村,用专业化理念富裕农民,以满腔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加压奋进,扎实工作,推动全区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紧盯目标,强化措施,抓好新农村建设各项重点工作

下半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区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三化同步”战略,以城乡转型为主线,以建设统筹城乡示范区为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全力确保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要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抓好粮食生产,确保播种面积稳定,产量稳中有升,扎实推进蔬菜精细生产、果业提质增效、畜牧产业振兴工程,全力加快宝鸡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陈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跻身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契机,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年内新建日光温室600亩,千头奶牛场、万头生猪示范场和2个万头生猪示范村、6个千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加快编制实施贾村塬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高质量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园,年内确保取得实效。

二要狠抓关键举措,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各镇、街道要对上半年农民增收现状认真分析,查缺补漏,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农民增收。以实施农民增收举措到户工程为载体,摸清农户增收现状,理清增收思路,再想办法,再添措施,科学指导农户增收致富;以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为依托,在凸显特色上做文章,在壮大规模上求实效,在提升农产品品质上上水平,在增收效果上见真功,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

;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为主要内容的“人人技能工程”为载体,提高劳务输出质量、拓展就业市场,扩大输出规模,努力扩大农民就业,确保完成全年劳动力转移9.1万人,劳务收入8.4亿元的目标任务;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规模化经营为方向,加大扶持服务力度,促进农民成为面向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主体,在加快创业中促增收、求发展。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下大气力推广应用农业科技,将各类补贴、补助及时、足额兑现到户,确保今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以上。三要深化晋星创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晋星创建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工作不断、力度不减,进一步巩固已建成果,深化创建内涵,强化创建措施,促进五星村再提升,四星三星村上台阶,二星一星村变面貌。要以“项目到村”工程为载体,加强涉农项目资源整合,统筹安排到村项目,支持晋星村创建。要突出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大手笔、强力度地向前推进,突破难点,形成亮点,加快建立城乡环境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深入开展“三带三进三促”活动,按照区上的统一安排,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驻村开展工作,想方设法帮助包抓村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所包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全面完成今年37个重点村的晋星任务。

四要改善基础条件,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要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区为目标,加快实施教育振兴八大工程,不断加强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广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困难家庭救助制度,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继续深入实施“突破西山”战略,把扶贫开发与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大力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户安居等“六大扶贫工程”,确保完成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村3个,新建移民新村5个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西山扶贫开发各项任务目标。以开展“孝老爱亲”模范、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评选,周末文化广场等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教育群众,提高素质,培养良好的村风民风。

五要加快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动力。区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及阳平、周原试点镇要以实施区域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引领,立足各自实际,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着力构建彰显地域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为全区探索出好的经验。要不断加快体制机制的创新,全面完成今年以农村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探索推进产权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农村金融、流通体制、新型社区建设等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努力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新突破。

三、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一要加强领导。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各镇、街道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抓,查缺补漏,强化措施,加快进度,确保落实,真正做到在政策落实上,要不折不扣,在工作部署上,投入更多精力和气力,在绩效考核上,能够体现“重奖重用”。

二是要转变作风。各镇、街道和各涉农部门结合深入开展“三问三解”活动,认真解决机关干部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作风漂浮、工作不实、思路不清、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踏踏实实的为群众服好务,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要凝聚合力。各镇、各街道及涉农部门要对今年农业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再次认真梳理,落实工作责任。各涉农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沟通衔接和综合指导;各类农业技术机构要把技术服务送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广大社会组织和企业要充分发挥作用,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工作合力。四是要强化督查。区上今年把新农村晋星创建和统筹城乡发展纳入对各镇、街道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将加大考核分值,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区考核办、区新农办要进一步加强对各镇、街道今年承担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篇3:正宁县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1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首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新农村进程中加快城乡一体化。中国十六大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确定的科学发展观息息相关。可以说,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精髓, 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胜利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推波助澜, 保驾护航。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没有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就是一句空话。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具体要求是“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是“五个统筹”之首。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用城市带动乡村, 用工业带动农业, 用先进带动落后后发赶超, 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解决城乡关系失调、发展失衡的问题, 实现城乡关系协调健康发展。因此,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城乡协调共赢问题, 通过工业与农业的互动、互助, 从而实现协调发展。其次,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六大以后, 中央领导人越来越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在中国经济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与农业经营过程中小农经济模式的冲突问题, 农村户籍制度带来的城乡发展二元状态问题, 农民的素质普遍较低与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等诸多涉及“三农”的问题, 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来新的任务和要求。也只有解决“三农问题”, 才能实现全国的全面小康。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把立足点放在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上, 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 以工业反哺农业, 以城市带动农村, 推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与流通,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 全面发展。第三,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和谐顾名思义与民主、公平、安定等密不可分。和谐的前提是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物质需求。人们也只有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思考和谐, 建设和谐社会。目前城乡发展失衡, 城乡差距拉大, 农民为减负和生活奔波, 很多农民群众不患贫而患不均, 不均就会引起攀比, 引发社会矛盾。人与人之间、城与乡之间的和谐就无从谈起。要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 就要缩短城乡收入差距, 为农民增收、减负, 让农村农民与城市居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最后,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农村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保增长的基础在农业, 扩内需的潜力在农村, 保民生的重点难点在农民。所以要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巩固农业基础, 扩大农村内需, 提高农民收入。

2 实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基础条件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我国已开始进入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文明加速普及、城乡加速融合的新阶段, 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基本具备。过去的10 年, 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农民增收最多的10 年。这固然有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的结果, 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党中央明确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指导思想。胡锦涛同志曾对“三农”问题做出了很多深刻阐述, 以及此后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的密集出台, 让农民可支配的收入明显改观。继十六大以后,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这些报告精神指引下, 一些富农、惠农政策密集出台, 尽可能的让农民受惠, 为农民增收。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速度让农民的生活日新月异。

3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受着自然环境和市场供求关系双重影响, 也是经济效益低却影响民生的产业。我国农业目前总体上呈现分散生产、产量不高等特点, 仅靠农民自主分散经营难以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因此,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目前导致我国的城乡差距拉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农业科技含量、劳动生产率低

这些年国家虽然一再加大了支农的力度, 但农村发展受到土地有限、生产落后、人力投入减少等方面的限制, 目前农业普遍存在粗放式生产, 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而同期农产品价格增幅不大, 市场竞争力减弱。由于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缺少先进的生产技术经验, 投入农业生产的可支配资金有限, 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相对较小, 以及农民分散经营, 缺乏产品优势和规模优势。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

3.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差

目前由于农业生产方式普遍粗放,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一部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还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这些因素成为农民增收不可逾越的障碍。此外农村医疗条件差, 医疗水平低, 虽然近年中央出台的“新农合”“新农保”一系列新举措, 但是仍未从根本解决农民的求医难问题。目前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居民社保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 只有进一步将公共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 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例, 提高农民享受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质量, 从根本上缩小城乡享受社保和公共服务差距。

3.3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 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偏低是农村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思想素质方面, 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 缺乏把事业做大做强的闯劲和勇气;在文化素质方面, 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与外界联系较少, 没机会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在技能素养方面, 有一技之长的农民都往城市转移, 导致剩余农民种地只能粗放经营, 打工则只能卖苦力。在道德素质方面, 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淡漠, 小农意识抬头。

4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化途径与思路

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城乡一体化,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基础不同, 新城镇化建设进程需要立足实际, 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思路和模式。具体思路如下:

4.1 要突出经济发展思路的创新

创新就要打破传统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从经济比重看, 城市是大头, 从地域空间看, 农村是大头, 统筹考虑这两个大头, 是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一个重大创新, 把城市和乡村有机联系起来, 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畅通城乡的流通与共赢, 是创新城乡发展的思考点与出发点。

4.2 要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加快新农村改造建设

一是必须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要以十八大精神为契机, 努力促进城市的发展, 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 顺利实现农民向城镇转移, 着力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迅速改变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面;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大力加强农业综合开发, 制订好科学的规划, 逐步推进, 分阶段实施, 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4.3 建立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人才服务配套措施

通过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乡镇劳动力市场, 及时发布信息交流, 改善就业环境。鼓励高级人才和科技人员走向农村。同时加强与农业院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 通过短期培训、专题培训等对农民进行农业广谱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培训, 让农民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应技巧, 从而快速实现劳动力成果转移, 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的一体化机制, 推动农产品竞争力。

4.4 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

对返乡创业农工给予财政补助、贷款优惠等政策, 加大对高科技农业、旅游观光、小水电开发、绿色农产品、现代化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的支持与建设。支持农民兴办特色农业, 立足自身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 搭建富民强村新平台, 把分散劳动力集中起来, 引导农民种植市场指向化明确的产品, 统一规划, 统一生产、集中管理、多样化、多渠道销售, 变农业的分散经营为集约经营。

4.5 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配置

公共资源是发展新农村、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根基。各级政府要有明确的的责任与目标, 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为农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打好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公共服务。对农村大型的公共设施活动建设给予支持和帮助, 加大农村道路、水、电、通信和垃圾处理设施等方面的投入,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农民发展经济和改善生产、生活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环境。

4.6 要把资金扶持、农业金融改革、招商引资三项政策落到实处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 通过有效的财政、金融等政策倾斜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等问题。

要缩小城乡差距, 必须加大相关资金政策对农村倾斜力度, 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资金严重短缺的现状。要努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 加大农业信贷的份额, 积极探索新途径以解决银行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以此带来农村的多样产业的发展。

5 结语

从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 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很多积极努力, 并且取得巨大的成效, 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民生难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5到10年时间里,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 城乡差距会不断缩小。人民生活会更加富裕, 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陈永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层次及思路[J].商业研究, 2008, (4) .

[2]王慧娟.试析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背景和实现途径[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3) .

[3]陈东琪.中国二元结构关系转换:对象思路, 宏观经济研究[J].2002, (8) .

篇4:正宁县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关键词: 农村;文化建设;精神文化需求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2-0129-02

一、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我们国家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关键在于三农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观点点,然而三农问题要想得到解决就离不开农村文化的支撑。因此,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提高农村精神文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1)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村的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挑战,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实现了农村的 现代化建设能够有力的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其文化的建设。农村文化的现代化能够为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能够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转变传统的思想发展观念,激发农民的创造力,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化的实现。所以,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文化的支撑,需要在文化繁荣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充分调动农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现代化经济的发展。

(2)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现更是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我们国家还是主要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经济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现离不开农村文化的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我国文件建设水平,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全国文化水平提高的关键。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对农村文化的发展规律进行准确的把握,充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农村的综合素质,以此来提高我国文化建设的水平。

(3)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离不开农村文化的建设。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康社会的实现必要以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为基础。在我们国家,农村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小康社会实现的关键问题,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加强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不断进行努力实现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的目标。

二、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尽管党和国家高度对农村文化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农村精神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和提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的文化建设各小康社会所追求的发展目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无法满足农村精神文化的需求。

(1)农民综合素质仍需偏低,今后需要加强相应的培训和教育。 农村文化建设关键还要依靠农村,农村文化的繁荣更是离不开农民。 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数量有限,并且老化现象严重,这已经成为阻碍农村文化发展的重大阻碍。农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十分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农村干部素质水平有有待提高,综合素质仍然偏低,无法满足农村文化发展的需要。第二,农村文化建设的队伍专业水平低下,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也相对较低。

(2)城市和乡村之间差距越来越大。最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拨付了大量的资金来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但是与城市比较而言,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并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

(3)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阻碍了文化的发展进程。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了巨资,但是还是无法满足实践的需要。由于基础设施的落伍导致文化发展速度十分缓慢,村民综合素质还比较偏低,在思想方面受傳统文化的影响还比较严重,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农村文化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1)要不断努力加强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为文化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首先,要完善农村文化发展的政策,制定各项发展目标,同时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为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要加大力度对农村骨干的培养,推行对文化的义工服务,支持文化剧团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各种文艺的演出来加快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发展的水平。第三,大力推行文化义工服务,不断壮大文化义工的队伍,采取措施吸引跟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为了农村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2)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 推进城乡文化发展的一体化。首先,要建立城市互相的发展机制,以城市带动乡村发展,相互支持,相互依存,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其次,城市应当自身文虎发展的基础上来带动乡村地区的发展,推进两者一体化的发展。第三,要继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3)继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文化基础设施,从而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性提升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十二五” 规划纲要中指出, 在“十二五” 时期,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

参考文献:

[1]周德新.中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困境与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2(5).

[2]王雪文.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发展与思考[J].大众文艺,2013.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人民日报,2012 -11 -19.

作者简介:

篇5:正宁县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2012年11月6日)(孝办发〔2012〕31号)

为了深入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开创统筹城乡发展新局面,决定在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特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推进“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三化同步”、“两增同步”为目标,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整合为手段,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乡村文明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把“示范线”建成新村貌的示范线、新产业的引领线、新体制的先行线。把“示范村(社区)”建成新农村建设新产业、新社区、新农民、新机制的综合体,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二、基本内容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全市确定15条示范线,分别是:

孝南区:主线1,孝南开发区北区——汉十高速孝感北出入口——天紫湖线(107国道);主线2,孝汉大道沿线(孝南区域);副线,孝感城区——云梦辛安寺。汉川市:主线1,刘家隔镇小兴村(武荆高速汉川出入口)——西江乡北河村(汉宜高速汉川出入口);主线2,东西湖新沟桥——汈汊湖旅游区。

应城市:主线,武荆高速应城出入口——汤池镇;副线,应城城区——云梦隔蒲潭桥。

云梦县:主线1,汉十高速云梦出入口——黄香大道——沙河乡辛安寺村;主线2,云孝大道——孝感主城区;副线,云梦隔蒲潭桥——云梦城区。

安陆市:主线,汉十高速安陆出入口——安陆城区光明新村——汉十高速烟店出入口——白兆山——孛畈太平寨——王义贞钱冲银杏谷。

大悟县:主线1,石武高铁孝感北站——大悟城区——白果树湾;主线2,黄土线——宋应线;副线,大界线。

孝昌县:主线1,孝昌城区——京港澳高速小河出入口——观音阁线;主线2,孝昌城区——京港澳高速周巷出入口——双峰山旅游公路孝昌段。高新区:孝汉大道——乾坤大道(市委、市政府门前)。临空区:孝汉大道沿线(临空区域)。

双峰山:孝昌王杨线双峰入口——双峰山景区山门——镇区。

全市确定的10个示范村(社区)分别是:孝南区朋兴乡朋兴村,汉川市庙头镇中心坮村,应城市四里棚办事处刘杨村,云梦县伍洛镇三新社区,安陆市光明新村,大悟县河口镇河口村,孝昌县小河镇观山村,高新区孝天办事处魏站新社区,临空区闵集新社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大寨村。

三、总体目标

按照“一年明显变化、三年大变化”的总体目标,遵循“统一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先易后难、难易并进,先线后点、点线统筹,先近后远、远近并重,力争在三年内示范线实现“四大”变化,示范村(社区)达到“七有”标准。

“四大”变化:一是特色产业实现大发展。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每条线确定1-2个特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基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农民收入每年增长15%以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大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山水林田路井然有序,沿线沟渠、塘堰生态固化;农村公路通湾率和通户率分别达到100%和80%,生产道路通畅率达到100%;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电网达标率100%,农村通信广播电视通湾率100%,农村沼气普及率80%。三是农村环境面貌大改观。镇村建设科学合理,沿线建筑风格一致,色调和谐;村庄环境整洁,绿树成荫,树网村覆盖率100%;农村垃圾分类日清日洁,无害化处理,沿线水体清澈、无污染。四是公共服务水平大提升。“1+X”服务体系全覆盖,学前儿童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推进,100%的村党组织达到“五好”标准。

“七有”标准: 一是有一套完善的规划,既有总体规划,也有包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农民住房建设等专业规划。二是有特色产业支撑,主导产业特色鲜明,规模大,主营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0%以上。三是有一定的人口规模,每个示范村居民2000人以上。四是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硬化道路入户率、供气供水率、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100%。五是有完善的综合服务,“1+X”综合服务中心面积按不低于300平方米,设施配套齐全,能及时有效提供文化、体育、卫生、购物、社会保障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服务组织和服务队伍健全,切实做到服务到湾,联系到户,关爱到人。六是有高标准的生活配套设施,幼儿园、集贸市场超市、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齐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学校。七是有优美的居住环境,示范村绿化率达到30%以上,有完善的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垃圾、污水实现达标处理和排放。

四、工作重点

(一)科学制定规划。按照实现城乡全域规划全覆盖要求,实行“三情”结合,高标准制定“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规划。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和预见性。纵向与历史传承相衔接,横向与周边县市区、乡镇、村对接,既尊重客观实际,又要有适度超前性,体现农业、农村发展方向,引领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突出规划的全域性。各地规划包括总体、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建筑风格等。特别是“示范线”的规划,要以路为基,以风景区、城区、镇区、大型社区为节点,一线串珠,山、水、林、田、路、房通盘考虑,整体布局。“示范村(社区)”的规划,坚持高标准,体现城市(农村)新社区的基本要求。规划一旦通过法定程序后,要全面贯彻执行,确保“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有规可循,有法可依,坚决杜绝乱搭乱建。

(二)培育特色产业。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做“农”字文章,发展特色种养,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努力实现区域内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依托城镇发展都市农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布局,推进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发展,重点打造精细蔬菜种植产业带、特色林果产业带、苗木花卉产业带、垂钓休闲和采摘体验区等。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大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大优质品种引进力度,实行无公害绿色种养,“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农产品“三品认证率”达100%。重点扶持优质稻、蔬菜、水产、中药材、茶叶、畜禽、花卉苗木等基地建设,不断加粗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依托文化旅游业,推进与旅游相关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推出一批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农家小餐饮、农家小糕点、农家小果品、农家小工艺、农家小庭院等特色旅游产品,繁荣农村经济。

(三)健全基础设施。坚持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是抓好两个方面建设。一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水利设施和国土整理“两大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相关部门的支持,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安全饮水、土地整理、低丘岗地改造等建设项目,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整合项目资源,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城镇交通、供排水、供电、供气、信息网络、特色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区域倾斜,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推进村镇建设。按照统一建筑设计、统一外饰色调、统一空间布局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对试点范围内的住房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和集并。一是抓好重要节点的新社区建设。“示范线”所经过的镇区,须按旅游小镇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城镇新社区,并配套建设创业园区、专业市场、超市、学校、医院等,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兴旺、市场配套、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新型小城镇,进一步增强城镇社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抓好中心村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建分建、迁村腾地的原则,尊重人流、物流、信息流和历史习惯,充分征求基层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意见,按农村新社区建设要求,确定中心村覆盖范围,完善“1+X”便民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周边农民向新社区集中,不断扩大中心村规模,提高中心村承载能力。三是抓好沿线保留村建设。开展房前、屋后环境综合整治,达到净化、绿化、美化目标。不搞大拆大建。同时,对塌陷区、水源保护区、配套建设高成本区等区域,要积极探索土地和宅基地流转机制,制定鼓励引导农民搬迁集并的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向中心村集并。四是抓好农村环境建设。大力开展“四清、五改”为主要内容的清洁乡村工程,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空宅,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探索建立每户分类保洁,村组分类收集,县镇转运处理的长效保洁机制,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状况。推广农业清洁循环种养模式,着力解决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蔓延的问题。引进使用农业无公害绿色种养技术,规范农药、农膜、化肥的使用,最大限度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五)完善服务体系。主要是在“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区域内建立城乡教育、卫生、文体、社保、安居、安全等公共服务“六大服务体系”,按照“1+X”的模式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服务组织,壮大服务队伍,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平台,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在教育体系建设上,调整农村教育布局,用足用活支教生政策,吸引大学支教生到农村任教;在卫生体系建设上,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六个一体化”;在文体体系建设上,实施公共文化体育共享工程,大力培育民营文化体育市场主体、中介组织;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解决城乡失地、无地农民社保问题;在安居体系建设上,全面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消危”行动等安居工程政策;在防灾救灾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上,切实解决好农村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六)创新社会管理。广泛开展“讲文明、革陋习、树新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制定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每个村组要召开动员大会,开展革除十大不文明行为,告别农村十大陋习的大讨论。要充分发挥农村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老职工和公益户的作用,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开展“十星级文明卫生农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规范村民议事决策的权限和程序,建设强有力的村级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村级主要负责人。

五、保障措施

1、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保障、政策扶持、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要求,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市直相关部门参与的全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专班与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合署办公。市“四大家”领导按所包县市区要求,分别联系责任区内“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工作,抓好协调督办,解决难点问题。各县市区也要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具体抓好组织实施。

2、建立和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市、县、乡组派工作队,建立部门对口联系制度。调整充实市、县两级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部门对口联系和工作队集中派向示范线和示范村(社区),确保每村都有联系部门或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市、县工作队调整情况见附表)。建立工作考核奖励机制,“示范线、示范村(社区)”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范围。每年市委、市政府将评选先进县市区、先进示范线和示范点,分别给予资金和精神奖励。建立督办落实制度。实施日检查、周讲评、月评比、季小结、年考核,加大“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推进力度,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篇6:正宁县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章 来源

这次会议,市上四大班子的一把手和班子其他同志都参加了,充分体现我们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已接近三年了,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深化了我们的认识。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如何在原有工作基础之上更加扎实有效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胜利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深化认识、研究办法,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如何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这两个关系全局的问题。比如,蛟龙工业港就是在缺乏资金、招商引资缺少竞争力的情况下,在办好开发区、抓好工业发展、解决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上探索了很好的办法。又如,作为全省试点的蒲江县复兴乡土地整理项目,或者叫“金土地工程”,以及郫县创造的拆院并院,邛崃市开展的较大范围的“金土地工程”,主要解决的也是在农村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另外,还有综合利用政策,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问题。

刚才,几个单位交流了经验,红林和邓川同志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五点意见。

第一,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今天《人民日报》的社论有这样一段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这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意义的深刻论述。我们的认识必须统一到这个高度上来,其中,我们要深刻领会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现在是在原来的工作基础之上进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家的认识,市委准备在2006年1月4—5日举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研讨班,就是要在原有基础上,按照我们对中央的部署和实践中形成的新认识,对科学发展新阶段进行研究和部署。按照安排,全市市级领导和各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有关区(市)县和市级部门的一把手要发言,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研究。到时没有安排发言的要注意听,认真学习,不能白白坐两天没有收获。安排发言的区(市)县和市级部门现在就要认真准备,理清思路,注意发言不是理论探讨,而是关系到你那个区(市)县或部门在未来若干年的长远发展,是涉及全局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就是要通过举办研讨班,使大家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进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必须牢固树立城乡统筹的发展思想

省里在举行研讨班时,我讲了一个观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历史任务,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基本认识。新农村建设我们搞了半个多世纪,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也解决了不少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但现在“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应该说还是没有走出去。中央这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过去有什么不同?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城乡统筹”四个字。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统筹,和中央精神完全一致。只有这么做,我们才能完成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已经接近三年了,大家都是直接的实践者,应该有很多很深的体会,在这个问题上就更应该有正确的、深刻的认识,不应该是摇摆不定的。但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一种普遍现象,有的领导同志老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大家都比着说,看谁说得好。这些话看似精辟深奥,实则百无一用,到头来耽误工作。因此,我们统一认识,首先就是要牢固树立城乡统筹的发展思想。如果不这样,就无法走出新路。这是我们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的。如果不是按城乡统筹的思想,我们今天的良好局面能走得出来吗?在当前这个阶段,城乡统筹主要就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个方针,在体制和机制上下大功夫,全面落实“四位一体”和“二十个字”的要求。

第三,努力提高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水平

一要深化对“三个集中”的认识。虽然现在推进“三个集中”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好的成效,但是我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还在不断深化当中,家松同志将要发言讲到的规划工作就是市委、市政府关于“三个集中”的一些新认识。实际上,无论城乡都还有一个深化认识、大幅度提高集中度的问题。为什么呢?我们在城市发展建设上容易自觉不自觉地跟着一些不正确的观念走,而这些观念很多只是我们的主观愿望。比如,欧美的楼房都修得很漂亮,城市密度也不大,欧洲到处都是乡间别墅和农场,旧金山高于四层的楼层都很少。这些看起来很美,然后就自觉不自觉地学着做。这种规划理念其实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因为我们国家是人多地少,比如成都1000多万人口,1.2万平方公里土地,只有40%是平原,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是要永久保留、永续利用的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建筑不高起来、不密起来是不行的。而且只有高起来、密起来才能够创造需求,聚集商机和人气。否则就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铺面,家家都卖东西,卖给谁去?那怎么高起来、密起来呢?二要提高“三个集中”的规划水平。按照科学的办法把规划做好,包括土地整理、拆院并院等都要按照规划来做好,并坚决执行。我们要树立这样一种导向,就是谁的规划做得好,“三个集中”的水平提高了,就给谁配置政策。指标用不完怎么办?谁做得好就给谁多点。谁没做好规划,那就对不起,回去重新做规划。否则的话怎么控制,怎么能引起大家对规划问题的重视呢?三要真正把“三个集中”统筹起来,而且在比较大的范围内统筹起来。

第四,下大力气抓好“加快产业发展年”的各项工作

一要严格按照产业集中发展的规划上项目。二要高度重视并扎实做好就业工作。如果我们把农民都集中起来了,又没有工作,缺乏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是行不通的。就业工作是带有根本性的一项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扎实推进。搞现代农业,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就必须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这是和过去抓发展不同的地方,过去有项目来了,就千方百计上马,就业问题却很少考虑。说是按市场化配置资源,但实际上脑子里没有就业这根弦。但现在不行了,就业是第一位重要的事情。把人从农村转移到城里,如果不能实现就业,就无法有效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那就是“假城市化”,就是“拉美陷阱”!到头来是走不通的。我还是这个判断,就是成都市总体上完全有能力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未来若干年,成都市的规模应该远远超出现在的实际人口,需要提供的就业岗位还会更多。如果现在这点人口就解决不了就业问题,那我们就发展不了。三要积极探索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这个问题很重要,但容易被忽视。成都是特大中心城市,是都江堰的自流灌溉区,虽然城区这方面的问题不那么重了,但其他区(市)县仍然面临这个问题。邓川、冷刚等同志正在组织协调推进工作,希望大家引起重视,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积极探索,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希望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我们的区(市)县能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取得进展。

第五,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一要加强学习。工作做得越多,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真是感到学无止境。比如“三个集中”,包括城市规划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应该说我们都还没有吃透。现在,我们认识到应该更加集中,城市建设应该高起来、密起来,那么随之而来市政基础设施该怎么办?相关的政策该怎么制定?如何解决承载能力和吸引力的问题?如何避免大城市病,既有效扩大城市规模,又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就是具体到一个区(市)县,也是如此。大家不要以为当书记或区(市)县长已经很长时间了,在区(市)县也工作了很长时间,就什么事情都知道,那也不见得。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发展实践都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有很多问题需要学习,不加强学习是绝对做不好的。

今天我再强调一下,推进城乡一体化没有局外人。大家不要以为这只是区(市)县的事,只是劳动、社保、教育、民政和卫生这几个部门的事,其实各个单位都有分内之责。昨天我看了有关方面草拟的关于研讨班的通知后,就要求通知工、青、妇方面的负责人一起参加。因为在新的发展阶段,城乡统筹、“四位一体”是显著的标准,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的调整,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说推进城乡一体化人人都有份。比如要建成更大规模的城市(这里先不说多大规模,这还要好好研究),户籍怎么办?现在中心城区对外来人口的落户是有限制的,必须投资多少或者符合什么条件才能落户,有些县城也制定了一些限制措施。要扩大城市规模,就必须取消这些限制性政策,大量吸引外来人口,那么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比较合适?这就需要研究怎么放开的问题了。同时,人来后就会产生吃饭、教育、就业以及治病等一系列需求,那相关的部门、相关的工作如何适应这个要求也需要研究。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两年多近三年了,现在应该是深化和提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不只希望大家不掉队、紧紧跟上,而且还希望大家在这个过程中都能结合实际有所创造。

二要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干工作不是为了给谁看。如果有了这个心,工作就可能做不好。为了要指标,为了尽快见到效果出成绩,一些地方可能就会注重短期影响而忽视长期效果,一些指标倒是上去了,还挺漂亮,但最后产生不少遗留问题。我们这方面应该说还是有教训的。前天有关方面的同志报来了全市经济普查的情况,普查数和快报数比较,调增用红色表示,调减用蓝色表示。结果只有五个城区是红色的,其他地方都是蓝色的,也就意味着GDp都调减了,最多的减到了48%。当然这是比较长的时间积累下来的,但这也提醒我们要汲取教训。有的地方GDp很高,但人民群众生活非常困难,这有多大实际意义?难道就只是为了追求这个数字吗?我多次强调我们要看数字,但更要看大家干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实际效果。通过这次经济普查,大家都应该认真反思,怎么样才能够更加扎实、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实实在在地造福一方。

三要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其他工作一样,没有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是办不成也是不能办的。金牛区的王越川同志给跟我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出一个非常好的观点,叫做“三个不能丢”,其中的第三个“不能丢”就是群众工作的法宝不能丢。推进城乡一体化现在看应该说得到了群众拥护,否则我们的干部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工作推进也没有这么快的速度,同时老百姓也会因为我们不尊重他们的意愿强行推进而不予理解和支持。我们要绷紧群众工作这根弦,坚持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特别是有些地方矛盾虽然没有爆发出来,但仍然是存在的。比如有的地方虽然农民集中居住区盖起来了,但农民的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好,潜在的矛盾很多,现在就必须下力气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强化群众工作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把群众的合法利益保护好,要明确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群众过得更好,坚持能给的、该给的都交给群众。我们不要算计农民,是要帮助他们走上新的富裕道路。有了这样的思想,很多工作就好做了。

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件事情。日前,省里对今年以来各地的信访情况进行了通报,成都市基层的信访量大幅增加。通报引起了我的注意,就请宏建同志牵头研究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后来我还在宏建同志提交的报告上作了批示。主要意思是,从信访大幅上升和纪委系统设置的84444444举报电话来看,一是很多问题在基层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群众的问题在基层解决好了,他就不至于到省里去告状。二是由于一些问题在基层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群众就对基层党委甚至对市级党委缺乏信心,否则也就没有必要到省里去寻求解决。对这个问题,我可能看得比较重,但这件事情看重一点没有坏处。因此,纪委系统要作出专项部署,各区(市)县要集中整治,查办一批突出案件。这件事情涉及基层基础建设,而且可能涉及拆迁安置等和当前中心工作密切相关、群众意见也比较集中的一些问题,单由纪委来抓是不行的。全市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都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本单位的真实情况,专门研究部署解决好这类问题,给群众以信心。

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入手,我们走上的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希望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把工作当事业去追求,当学问去研究,努力开创成都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ww w.Y k j.CoM文

上一篇:G3-药店王-新增功能简述下一篇:一医院成本核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