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情况汇报

2023-03-06

汇报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时密不可分的,关乎到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企业的竞争力。想必很多朋友在汇报写作中,遇到很多难题,应该如何正确开启汇报写作的姿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统筹城乡发展情况汇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统筹城乡发展情况汇报

统筹城乡发展情况汇报

滨海县八滩镇统筹城乡发展情况介绍

(2012年4月18日)

一、八滩镇规划编制情况: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超前规划、一步到位、分步实施”的要求,着力做好各项规划编制规划工作。2007年邀请上海复旦大学规划设计院完成了《八滩镇集镇总体规划》(即八滩镇第四轮规划修编,预测到2020年全镇总人口达到11.0万人,城镇人口7.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5.5%),并通过了市、县政府的审批;2009年邀请盐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八滩镇镇区建设详规》。工业区南起银八滩大道和通河街,北至规划工业区北环路,西至省道327,东至宏泰路,预测到2020年总用地面积411.67公顷;城市建设用地394.0公顷,居住人口1.91万人,就业岗位18000个);2010年委托盐城市市政设计院编制了《八滩镇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对原有的“一心六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调研和完善,并重新进行了合理的调整,确定了“一心十点”(即:以镇区为中心,全镇新建10个集中居住点)的农村集中居住规划。同时,对全镇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进行了详细规划,并于2010年6月23日通过市政府的审批;按照《八滩镇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要求,选择了基础条件较好的新港村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区试点工作,2011年7月,邀请盐城市规划市政设计院编制了《八滩镇新港村建设规划》(预测未来新港村村庄人口在2030年末达到3000人;村域的建设用地为33.98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13.15公顷,人均建设用地43.83平方米)。并于7月获得县政府的批准。

二、一季度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八滩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重点突破、板块推进、全面提升、创建特色”的总体工作思路,依据八滩现有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产业优势,突出“新城区开发、老城区改造、工业区打造”三大板块建设,全面加速“白酒名镇、纺织大镇、商贸重镇、农业强镇”建设步伐,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1-3月,全镇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680万元,占全年任务数的26.6%;规模企业销售收入10.21亿元,占全年任务数的24.5%;固定资产投资5.17亿元,占全年任务数的26%;其中规模企业投资4.2亿元,占全年任务数的26.8%。

项目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按照“签约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发展”的要求,着力服务好引进企业。目前,美逸家纺5000平方米的综合楼正在建设,4月底主体封顶,10月份投入使用;尚峰机械正在抓紧设备安装,力争4月底投入试生产;中科保健品确保5月底进入设备安装,6月份投入生产;鹏润塑料已经建成4幢12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预计5月份进入设备安装;福泰纺织品一期3幢9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经封顶,力争5月份进入设备安装;防水材料、胶带生产2个签约的亿元项目,目前正在办理手续,预计4月底开工建设。

集镇整体形象不断提升。新法庭、幸福花园、锦宏雅苑、蝶湖湾、金八滩新城二期等一批城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成功举办了镇首届城建服务业项目推介暨房产交易会,累计推介城建服务业项目地块25宗,成功签约20宗,售出商品房96套,签订购房协议386套,实现了“政府搭平台,企业

展形象,百姓得实惠”的活动宗旨。同时,切实抓好镇区内各类建房审批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程序为建设工程办理选址、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通过采取县镇联合执法的形式,加大对违章建筑查处力度,共拆除2起计1200平方米。

农业农村工作不断推进。加大农业保险力度,完成全镇7万多亩粮食综合补贴和水稻直补工作;加大设施栽培推广力度,在八滩村建成了千亩农业示范园,在S327粮西村境内建成了500亩冬暖式大棚;加大植树造林工作力度,完成造林1300亩,新建1个300亩的生态林果苗木基地、5公里的林果经济带;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截止3月份,已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760人,实现县内转移就业376人。

其它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加大信访稳定工作力度,深入排查各种矛盾,设立了镇长热线,成立了信访稳定四人工作小组,积极做好矛盾化解工作,两会期间未发生一例去京省上访事件;始终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检查了各类企业、烟花爆竹销售场所、网吧、商场等人群密集、安全隐患较大的行业和单位,对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逐项落实整改措施。稳步推进计划生育工作,认真做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对常年在家的已婚育龄妇女全部进行一次见面服务,见面率达98%,落实引流产128例,放环176例,征收社会抚养费22万;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成功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4场次,观众达3000人次,送电影到村达56场次,送戏下乡2场次,创作小品剧目2个,数字电影转换600户。

三、新港新社区建设情况:

新社区计划总投入2.2亿元,规划建设用地205亩,建筑

面积约115381㎡,总居住户数716户、3000人口。一期工程总投入约1亿元,占地面积127亩,建筑面积60000㎡,居住户数300户。其中:三层联排住宅组团29幢108户,多层住宅组团13幢192户。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区工程开工稍微滞后。开工后,我们坚持在科学施工的前提下抢抓进度。目前,村委会办公楼900平方米已经竣工,并于2011年底前投入使用;29幢联排别墅中,12幢主体结束,10幢二层主体结束,1幢一层主体结束,5幢基础结束;13幢多层住宅中,2幢已进入底层梁柱浇筑,2幢基础结束,4幢基础已挖好,桩基可望在近两三天内全部结束,已结束的桩基基础已全部完成静载测试。道路方面,先建便道供施工之用,以后作为道路基础;用水方面,埋设排水主管300米,安装临时用水确保施工;用电方面,安装变压器一台400kv,以保证施工用电。

第二篇: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关键,积极实施农业五大主导产业提升、万亩杂果经济林建设、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大工程”,推进项目向园区、土地向规模经营、农民向城镇和社区“三个集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农村消费、农民素质“五个提升”,深化政府公共财政体制、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五项改革”,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一、以组织为保障,夯实责任。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迅速传达学习《意见》及会议精神,成立以县委书记黄启平任第一组长,县长任杰任组长,县委各常委任副组长的乾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和平兼任办公室主任。全县集中安排20天时间,由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牵头,成立九个调研组,结合各自职能深入实际,充分调研,提出我县具体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由办公室综合汇总各方面的意见,经相关会议讨论审定后,出台了《中共乾县县委乾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

二、以规划为引领,统筹安排。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由城建局牵头,国土、农业、果业、畜牧、林业、交通、电力、教育、卫生、扶贫、农发和中小企业局等部门配合,聘请市设计院有关专家,集中一月时间,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已于9月27日经召开讨论会完成了《乾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0-2030)》。《规划》统筹安排了县城、中心集镇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综合防灾减灾、环保环卫、生态保护等一体化建设,同时,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作了规划,形成了县城、集镇、农村新型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框架体系,实现了城乡规划全域覆盖。规划预测近期(2015年)、中期(2020年)、远期(2030年)县域人口规模分别为: 61.3万人、63.7万人、68.0万人,城镇化水平分别为:35%、41%、52%。

三、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实施“三大工程”。一是粮食生产。我们积极落实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009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96.5万亩,总产43.43万吨。今年夏粮种植面积58万亩,总产24.07万吨,较上年增长3%,零

八、零九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一直位居全市第一。二是果业。今年,我们重点整合750万元现代果业、1100万元农田水利渠系改造、3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1000万元杨凌生猪实训基地和200多万元农村沼气等五大项目,认真实施成龄园间伐改形示范;中幼园规范树型示范;新建园早中熟品种示范;渠井配套节水滴灌示范;生态养殖、沼液沼渣应用示范;病虫“灯、板、带”物理防治示范;保健果品富硒苹果示范;果园生草配套优质纸袋示范等八大示范工程,全力建设的209线20公里10万亩现代果业绿色长廊已初具规模。2009年全县果园面积46万亩,较上年增加3万亩,果品产量40万吨。今年预计果品总产将达到50万吨,平均亩产1100公斤,高出全省平均亩产200公斤。今年我县建立果业协会组织151个,建立大型果库9座,果品贮存能力达到2万吨,海圣果汁等企业的果品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进一步夯实了我县获得全国苹果20强县第10位的基础。三是畜牧业。通过实施畜牧富民工程,狠抓良种繁育和养殖小区建设,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推进了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变。重点依托广升牧业和杨凌生猪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初步形成10万头生猪养殖、9万吨浓缩饲料、1.5万吨肉品加工基地。全县大家畜存栏7.8万头,生猪存栏30万头,羊存栏4.6万只,笼养鸡存栏48万只。全县共建生猪养殖场79个,奶牛养殖小区31个,上半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四是蔬菜生产。建成了大杨、灵源、阳洪万亩露地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和临平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灵源300亩的设施阳光蔬菜基地正在建设,近期即可投入生产。2009年全县蔬菜总面积2.8万亩,总产9.2万吨,今年上半年蔬菜总面积2.85万亩,总产5.8万吨,产值8000万元;预计全年总产值1.5亿元。五是烤烟生产。以落实面积,调整布局为重点,狠抓了集约化育苗、现代烟草农业试点、烟草标准化生产、烟叶基地设施建设等项工作。2009年烤烟面积5000亩,收购烤烟1.5万担,烟农总收入859万元。六是生态经济杂果林建设。通过实施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防护林、绿色家园建设、天然林保护等项目,促进了全县生态经济林的发展。2009年,全县己建成核桃、红枣、柿子等杂果经济林面积2.8万亩,其中挂果面积7000亩,建设绿色家园23个,绿化乡村主干道路180公里。今年上半年,新增经济杂果林1.2万亩。七是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内抓培训、外建基地、扶持创业、做好维权、强化服务,全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常年在外务工11.5万人次,就地转移3.5万人次,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到15万人次。

四、以设施建设为基础,推进“三个集中”。一是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按照“旧村改造、移民新村、城镇开发”三种模式,今年,共建设示范新村20个,硬化村内街道63公里,建设沼气池1830口,实施卫生改厕1750座,拆除门前厕所3169个,清理垃圾5358方,栽植绿化树木17万棵 ,绿化街道32公里,建设花坛1320个,安装路灯630盏,建成人饮工程11处,解决了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16个村配套建成了两委会阵地、村卫生室、农资超市,12个村建成文化健身广场,10个村的文化广场配套了健身器材,6个村完成了农家书屋建设。涌现出了以大墙乡赵里村为代表的旧村的大村改造典型,以阳峪镇阳峪村为代表的移民新村典型,漠西乡吴村是集移民搬迁、旧村改造、山地坡改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旱腰带区经济杂果林建设五位一体的示范村典型。二是小城镇建设。临平镇和阳洪镇是省上确定的重点镇、“关中百镇”示范镇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镇。按照重点镇建设规划,我们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实施了行政服务设施建设、街道改造、电力电信改造、绿化亮化等程建设,在临平镇形成了以209线和南北大街十字为中心 “三横五纵一环”的城镇街区新格局。在阳洪镇,形成了“五纵三横”的街区新格局。阳洪镇对派出所、国土所、电管站、信用社、水管站、学校、医院等派出单位和镇政府进行了改造建设,乡镇服务中心被《咸阳日报》报道为全市第一家开放式乡镇政府。全县共修建镇区道路14.8公里,通村道路122公里,埋设供水管道143公里,修筑排水管渠63公里,新增绿化面积4.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37盏。三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0万元,完成了靖庄路和朝阳北路油面铺设、绿化、给排水、天然气等工程。投资2200万元,完成长1290米,规划红线宽60米的新城大街东延道路工程。投资1800万元,完成了高速引线两侧各25米的绿化景观长廊和靖庄路的绿化工程。储备土地1250亩。四是农业基础设施。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和水利水保工程的实施,全县新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3处,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1万亩,新修基本口粮田1.1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

五、以统筹民生为根本,促进“五个提升”。一是教育事业。为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2542名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87.8万元。积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建设工程,首批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2491万元,规划总建筑面积22061平方米,所有工程现已全部竣工;二批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11623万元,规划总建筑面积109155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即将全面竣工;全县享受“蛋奶工程”的学生人数为77433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的85%,各级政府承担的资金已全部划拨到位。二是卫生事业。2010年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到482033 人,(其中民政救助 590人,计生救助0—18周岁独生子女5759 人),参合率为93.1%。全年共筹集参合基金为7230.49万元。总投资7187万元,完成卫生项目建设共计27个,总建筑面积55975平方米。建成规范化村卫生室286个,占规划建设的112%。2009年人均21.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省级已到位892万元,县财政落实500万元。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经启动实施9项。

六、以农民进城落户为先导,配套“五项改革”。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我们成立了乾县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的实施意见》。由人劳局牵头,财政、国土、公安、建设、农业、教育、地税等部门配合,抽调人员,全县集中一月时间,对进城农村居民进行调查摸底,分片包村指导乡镇开展工作。全县现有农民人数484286人,已在城镇工作生活农民及随带人数950人,有意愿进城落户及随带人数3698人,有意愿进城居住及随带人数3443人。我县可接纳落户人数4020人,可接纳居住人数8230人,可接纳子女教育人数6520人,可吸纳就业人数4150人,建有保障性住房230000平方米。

第三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情况汇报

静观镇幅员面积72.5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97个合作社,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429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万余人,耕地面积31712亩,农民人均耕地0.65亩,5个村党委,10个党总支,70个党支部。

XX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7.09亿元,其中:企业总产值13.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7亿元,完成招商引资1.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31元,比去年增加1366元。拥有电力11.5千伏安变电站一座,程控电话5000余部,日供水3000吨自来水厂1个,综合农贸市场1个,面积6900平方米,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全镇以花木种植为主导产业,年花木销售收入达2亿元,XX年6月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联合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的称号。XX年8月被xx市确定为城镇建设中心镇、百强镇、商贸中心镇,XX年2月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小城镇。

按照这次调研安排,主要汇报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和适度规模经营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

超前规划:依据xx市“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和xx区的“一极两区”发展战略,借助“一线八点”重点项目的实施,整合花木生态资源,大力实施花木靓镇、旅游活镇、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及城镇带动的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花卉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建筑房地产业、加工农业、生态工业五大经济支柱,强力推进重庆农谷、乡村嘉年华、台湾农民创业园、多彩园艺四大重点工作,引导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生产要素按“点—轴—片”模式辐射聚集,培育“一群二带三区”13个产业示范基地。即:“一个产业集群”—绿色产业集群,逐步打造和构建集花卉林木、绿色食品的研究、开发、培育、种植、销售、培训、科学教育、示范、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绿色产品生产与服务为中心的产业集群。“二个特色景观特质轴带”—华莹山绿色生态保护带与江东花木景观带。“三个经济特色区”即:中南部经济结合发展区(包括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区和现代农业综合发展区);低山丘陵特色粮经作物与畜禽养殖区;山过林区。13个产业示范基地,即:小米生产基地、苗木基地、台湾农民创业园、城镇发展区、山地生态工业园区、特色腊梅生产基地、花卉苗圃种植基地、“桃源人家”、美丽乡村、重庆农谷、多彩园艺、优质林果生产基地、生态保护与森林休闲探秘旅游区。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原则,促进城乡产业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主要模式:也就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力争更多的农民从祖祖辈辈传承的耕作土地中解放出来,放心、安心外出务工经商和就地转移安置,以此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如重庆农谷。业主主导型:也就是政府协调,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等,以此突破“传统型农业”束缚,引导农民向现代高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民得实惠,如乡村嘉年华。专家主导型:也就是专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栽植示范,带动和影响周边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调整步伐,加速农民增收致富,如台湾农民创业园中的专家创业园。农民自发型:如万全村、天星村的新农村建设等。

效果明显:通过采取以上几种模式,镇村干部齐心协力,狠抓落实,截止2012年10月底,农村承包耕地流转进一步提速,主导产业科技含量附加值进一步提高;高新花卉品种不断涌现,园区向周边群众辐射进一步加快;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和就地务工成为园区及周边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户均年收入普遍高于全镇平均水平,如素心村、万全村、双塘村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超过5000元。

(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我镇以江东花木产业带“一线八点”中重庆农谷、乡村嘉年华、台湾农民创业、多彩园艺为重点,强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着力打造花卉苗圃种植、特色腊梅、优质林果、静观小米生产等四大基地,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到目前为止:花卉苗木种植达3.8万亩,优质林果面积500亩,腊梅花种植面积2200亩,静观小米种植面积达1000亩。

主导产业存在的问题:

1.花卉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花卉品种结构尚欠合理,花卉生产小而全,其产品没有特色,规格难以统一,数量难以形成规模。据统计,目前全镇花木种植面积中常规绿化苗木占40%,草坪占25%,档次较高的观叶植物、盆花、桩头盆景仅占4%,大树、高规格的少,小、中苗多。

2.没有完整的营销体系。我镇乃至全市没有一个统一的供销网络和一个大型的花卉交易市场,企业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形成了分散经营的局面,使花卉产业还不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格局,全镇花木专业户、重点户、示范户虽有1000多户,但这种传统松散型的产业类型处于无序竟争状态,如果花卉销售形势好,花农产品销售就有保证,收入就稳定;若是当年产品滞销,花农就要受压级压价之苦发,利益将受到损害。

3.花卉产业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不高,绝大多数花农靠老经验、老办法来种植花卉,现代化管理水平不足,由于存在着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镇花木常规品种多,名、优、特品种少,花卉产品的附加值低。

4.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我镇花卉产业经营起步较晚,政府每年用于发花卉业的资金分散,不利于专业化、集约化的花卉生产,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制约花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5.龙头企业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经过几年的努力,龙头企业在花卉发展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花卉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生产中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欠缺,这样极大制约了静观花木产业的产业升级。

6.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随着旅游业发展,生态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昧,围绕花木产业的旅游观光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静观花木产业的发展和静观经济发展。

建议:

第一、扩大花卉规模。按照突出特色、品种分区、布局合理的要求,在种植规模、花木特色、产品档次和布局上下功夫。争取到2012年全镇花木种植面积达到40000亩,产值达3亿元。

第二、优化花木结构。在发展花木生产的同时,在我们传统蟠扎精品上、在花卉产品上、在室内观赏植物等方面作适当调整,使我镇高中低档结构及花卉、苗木结构趋于合理。

第三、注重开拓市场,建立完善的花木市场营销体系。开拓花木营销市场,一要培育花木营销龙头企业,二要大量建立花木营销专业合作社,三要组织对广大花木经纪人队伍引导。目前我镇有花木企业52家,收入超过千万的有12家,有花木营销专业合作社9个,有近380人经纪人活跃在花卉生产和经营中,XX年花卉经纪人队伍实现花卉销售收入15000多万元,为静观的花卉发展经纪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经纪人在花卉营销中作用,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并通过行业协会的成立加强经纪人队伍的规范和管理,使花卉经纪人在我镇花卉营销中起到“挑大梁”的作用;要加大力度扶持培育产业龙头企业,一方面让企业找市场、闯市场、占市场,另一方面让市场引导企业搞好花木产业发展,培养、组织一定规模、具有较高素质的花木经纪人。

第四、塑造花木品牌。虽然静观有中国花木之乡这一块金字招牌,但是静观花木的品牌并未真正树立。因此,全镇上下要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打天下,要在宣传力度、花木精品、企业形象、产品包装上多下功夫,把静观花木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花木品牌。

第五、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花木产品的科技含量。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市政绿化和园林景观绿化正朝着大规格、高档次、“鲜香花”方向发展,静观花卉要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依靠科技、提高品质、增加产出附加值,花卉研发中心科研示范基地规模和成果正在显现。

第六、提高花木效益。我镇花木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同时也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花木的观赏、生态旅游等各方面的功能,拉长花卉产业的效益链,提高花木特色产业的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增加花农的经济收入。

二、土地流转及征地撤迁中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努力缩小城乡差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和适度规模化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截止2012年10月底,我镇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达5600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0.4%,涉及农户3592户,按流转形式分:转包900亩,出租4700亩;按流转对象分:种养加大户900亩,专业合作组织500亩,农业企业2700亩,一般农户900亩,其他600亩;实行适度规模经营面积4700亩,其中:蔬菜200亩,水果300亩,花木4200亩。征地撤迁907亩,297户,786人。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事关静观发展大局的重点土地流转及征地项目,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全力以赴,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千方百计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基本奠定了本镇目前较好的发展基础

存在的问题:

(一)部份村社干部思想观念尚未转变,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不能正确引导村民依法、自愿、有偿进行土地有序流转。

(二)部份群众对现阶段土地流转政策理解不够,认为流转就是土地买卖,把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混为一谈,对业主进行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前景持怀疑态度。

(三)土地流转法律、法规、政策不够完善,在坚持自愿的前提下,因个别满天要价,使之实施难度大。

(四)法律、法规对耕地流转限制紧,上级工作要求、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与耕地用途矛盾越来越突出,束缚了基层干部的手脚。

(五)政策机制与社会保障不相适应。一是流转机制不完善;二是流转行为不规范。三是土地成片流转难,适度规模经营等重点项目推进十分困难。四是部分农民恋土情重,生怕土地流转后生活无保障。

(六)涉及占地群众最关心撤迁安置类住房建设难,具体表现在:一是建设和安置成本高,投资者或基层政府压力大;二是选址、规划、设计、审批等手续申办十分繁琐,程序复杂,与急需安置群众迫切要求矛盾突出。

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建议:

(一)加强监管,搞好服务,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不断深入,不断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迫在眉切。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日常监管工作,切实做到三个规范:即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和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二是要组建以“两个中心、一个服务站”为运作模式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体系,即镇成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中心和合同纠纷调处中心,村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区、镇、村三级按照各自职责,及时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法律政策咨询、提供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土地流转档案、调处合同纠纷等服务,逐步摆脱政府负责实施土地流转的局面,实现依靠市场调节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流转的健康运行,借以提高土地流转交易的成功率,降低流转交易成本。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区级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机构和镇农村土地纠纷调处机构,着力解决各类农村土地纠纷。

(二)加强扶持,提供保障,不断拓展农村土地流转空间。一是要拓宽劳务输出渠道,为农民外出就业创造条件。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搞好信息服务、政策服务、法律服务和组织管理,为农村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提供条件,让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出得去,挣到钱,留得住,使大量的农村人口离开土地,离开农村,向城市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必要条件和有效空间。二是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强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大病救助、子女教育、农民工保护等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性和社会保障功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放心走出去,进而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资源整合,带动农户搞规模经营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有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探索农户土地入股等流转方式,自创品牌,扩大规模,自主开发经营农业项目。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四是大力发展花卉、蔬菜、家禽、生猪等优势产业,扩大板块规模,增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吸引力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千方百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工作目标。近几年,在市、区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镇农村现有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乡村公路:全镇有乡村公路133.72公里,纳入xx区交通局维修补助的公路66.06公里,通村率100%,通社率76.77%。已硬化的道路9.275公里(三静路2.16公里、大石至水鸭2.375公里、森禾路0.9公里、秀富路0.3公里、农业园区路3.54公里)。社级整治公路75公里,已动工硬化公路17.955公里。国家投入资金1832.69万元,集体投入资金50万元,个人直接集资2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6000余个。

生产便道、水利情况:整治硬化生产便道118公里;小ⅱ型水库7座,安全蓄水量175万立方米,浇灌面积4500亩;提灌站27处,2190千瓦,灌溉面积3000亩;山坪塘374口,安全蓄水量10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XX亩;镇级沟渠56公里,村级沟渠150公里;河道83.5公里。

人畜安全饮用水:解决了中华、素心、大坪、塔坪4个村、79个社、农户2500户、8000余人的人畜饮用水,共投入资金380余万元。

土地整治:共2个行政村、14个社(和目村12个社、吉安村2个社),整治面积325.5h㎡。完成田间便道建设0.8m宽的24.24㎞、1.5m宽的0.9㎞,修建蓄水池22口,维修山平塘3口,新修排水沟5.43㎞,惠及814户、2296人。

(二)公共服务

近年来,我镇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小学硬件设施、设备等全面达标,“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贫困家庭子女进入高中、本(专)科学校学习,各类职业教育、经技能培训有序开展。村级图书室、老年文艺宣传队等文化体育事业正在起步。广播电视线路光纤改造全面结束,低音喇叭进村、闭路电视入户等指标大幅度提高。农村清洁能源、新农合等卫生事业开展正常,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新建农村便民超市(店)16个,建垃圾圈(站)522个,其中:垃圾场1个,农村生活垃圾简单化处理率95%,生生活污水简单化处理率51%,畜禽养殖场粪便、废水简单化处理率96%。

(三)经济发展

我们始终坚持以统筹城乡为统领,以发展推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坚持五条基本原则,构筑五大支撑体系,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努力实现全镇工农协调发展,城乡互动共进。

坚持五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城镇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抓发展这一要务,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坚持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五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构筑五大支撑体系。一是构筑规模结构合理的镇村支撑体系,协调打造提升“一线八点”中镇内四点功能,聚集生产要素。二是构筑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支撑体系,打造以重庆农谷、美丽乡村、台湾农民创业园、多彩园艺为重点“碚金”公路沿线花卉走廊,全力培育花木产业;全力打造规模最大的房地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态休闲旅游业、覆盖最广加工农业和生态工业产业。三是构筑综合配套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努力增强能源、水利、小城镇防洪、污水处理、乡村公路、生产便道等方面的保障能力。四是全面落实市、区城乡统筹公共服务额配套政策,不断提升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五是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农村土地、财政、社会管理、行政管理等改革政策,有序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我镇现有建筑企业10个,完成产值93876万,收入90776万元,劳动力数量8000人,工资收入12129万元;工业企业30个,产值11250万元,收入10900万元,劳动力1743人,工资收入1517万元。

招商引资:共有23个招商项目,协议投资16.66亿元,累计到位资金2.035亿元,其中:工业4个,到位资金1100万元;基础设施7个,到位资金2800万元;旅游项目6个,到位资金5900万元;农业项目2个,到位资金500万元;房产项目4个,到位资金10050万元。

由于我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近几年,市、区、镇也进行了大量投入,镇级财政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千方百计配套资金,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筹资筹劳,一批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欠帐太多,在建设速度、规模上仍然与中心镇和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另一方面,缺乏统筹规划,由于资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原因,未及时得到落实。因此,希望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对我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镇政府有能力和信心,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把我镇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造福于人民。

推进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始终是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我们将继续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竭尽全力实施“花木靓镇、旅游活镇、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及城镇带动”发展战略,继续拓展优势,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早日实现将静观建设成为重庆花都、宜居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先行镇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统筹城乡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大全]

乡镇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感谢各位领导对XXX的关心和支持,现将XXX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XXX基本情况

XXX位于XXXXXXXXX,全镇国土面积约605.04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87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苗、壮等民族,总人口近4万人。2011年上半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5185.79万元,同比增长25%,财政收入达216.12万元,同比增长54.99%。银行存款余额1.105亿元,贷款总量9748万元,新增贷款6662万元。

二、XXX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

(一)抓规划,定方向。按照市委“建强三个中心镇、建实一批中心村、建美所有自然村”的要求,结合“城镇上山”土地政策,完善XXX集镇规划,启动XXX集镇二期工程建设及现代物流园区规划的准备工作,扩大集镇辐射功能,延伸公共服务领域。实施XX社区、XX村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切实做好“花果村”建设工程,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山区半山区示范乡镇。

(二)抓产业,促发展。紧紧围绕“生态立镇、产业强镇、金融活镇、科教兴镇”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

设、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全力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切实做好龙头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工作。完善六大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目前红土高原专业合作社等3个专业合作社已完成流转登记的土地共计1858.727亩422户。(其中XXX村委会流转出1181.227亩,XX村委会流转出463.7亩,XX村委会213.8亩。)正在办理流转手续的XX山片区五心合作社、盛世合作社等七个农业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近8000亩。林地流转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万亩烤烟、万亩辣椒、万亩特色经济林果、万亩核桃、万亩速生丰产林等5个万亩产业基本形成规模,万亩蔬菜、万亩蚕桑2个万亩稳步推进。东山李村、甜油桃村、核桃村、养猪村、肉牛村、洋鸭村、小米辣村、马铃薯村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加工厂、蔬菜冷库等一批龙头企业。

2010年全镇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38000亩,秋收作物播种播种面积76660亩。其中:种植烤烟18520亩,截止9月25日累计收购烟叶18044.3担,完成计划总量的37.2%,上等烟叶比例63%,中等烟叶比例39.5%,均价为18.2元/公斤。上半年累计生猪出栏313710头,肉牛出栏1880头,羊出栏4614只,出售和自宰家禽155243只,肉类总厂3160.93吨。

(三)抓建设,打基础。推进通村公路提质改造,加大农村客运中心站(点)利用率,逐步形成集镇、中心村互通的客运网,逐步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城乡水利一体化建设,不断完善

2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镇新修建水窖1866口,坝塘清淤、加固30座。2011年东山烟草基地单元项目又新增烟水工程196件,其中:水库1件,蓄水池141件,管网14件,提灌站4座,沟渠工程36件。雨那孔引水入库工程,使远近冲水库蓄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万方。羊子旧坝、迤马一坝两个小

(二)型水库已开工。完成土地整治项目区内7个新农村重点建设。推进300户农村居民抗震安居房加固工程。完成了马者哨、XXX、XX等7个村委会,近5000余户电网改造工程。

(四)抓保障,保民生。投资1500万元的中寨小学建设稳步推进。全镇幼儿园、小学、初中、入园入学率达市级指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1至8月共发放救灾救济款3,260,204元,发放救济粮84吨,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126,455元,发放城市居民低保金179,843元,发放优抚金783,467元,发放优待金168,000元,发放老年人生活补助金167,100元,城市、农村医疗救助金164,300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余人,转移劳动力1719人,创收1443.9万元。市人民医院托管XXX卫生院和XXX卫生院,明显提升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镇参合率达102%,60岁以上居民均领取了55元/月的养老金,目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430人。

(五)抓生态,促环保。2011年山体绿化工程规划完成5500亩,现已完成绿化任务,确保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加快林下产业发展步伐,继续推进沼气工程建设,新增沼气200口,已完成70口主体工程。实施花果村工程,共种植琵琶树91388棵,杨梅

39785棵、柚子31022棵、橘子15511棵。

(六)抓项目,探索“两个试点”,推进“三个集中”。

一是开远市现代烟草农业东山基地单元建设项目。总投资1.07亿,项目涉及烟水、烟路、烟机、防雹点和烘烤收购一体化工场、专业化服务管理中心、工商合作管理中心等七大综合配套工程,共建设烟水工程196件、机耕路21条、烘烤收购一体化工场2个、卧式密集烤房196座、现代烟草农业综合服务管理中心1个。二是开远市XXX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3134万元,建设面积1.36万亩,共修建机耕道20条,全长33.96公里;修建沟渠16条,全长19.58公里,项目新增耕地28.05公项,新增耕地率3%。除实施土地整理外,配套村庄综合整治1个,涉及农户94户、400余人。三是乡村旅游示范村项目。我镇跃进社区和桃源村被列入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进行重点打造。

两个试点:探索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搬并后的小独山、化肥厂两个村子宅基地,复耕后面积50余亩。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可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纳入全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统一进行开发。开发所得土地出让金部分返还农户作为小独山、化肥厂村民搬迁安置补偿资金,其余部分作为XX新村村庄改造建设资金。推进农村社区化改革试点。XX新村建设所涉及的3个自然村,分属两个村委会,不便于村庄的管理。为理顺管理体制,对3个村子的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今年8月组建XX社区居民委员会,实现社会管理职能与经济管理职能分开,提升农村管理水平。并建立健全社区相

4关制度 。

(七)抓机制,增活力。按照“抓班子、带队伍、建阵地、抓载体、强保障”的工作理念,探索和完善邀请各界人士代表列席镇党代会、人代会、党委会议制度,推进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报告等制度。建立“大督查”机制,实施工作倒逼制,建立决策评价机制,建立社会维稳季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打造323线村党总支、党支部党建示范点工程。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发挥“说事室”功能,规范村级组织的议事决策程序,加强对村级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扩大村民自治范围,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推进农村依法治理。推进综治维稳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点人员管控教育、综治维稳信息资源共享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城乡一体、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探索农村警务工程,完善农村群防群治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加强信访工作。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权责关系,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站所改革,健全完善XXX、xxx2个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平台。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镇财政基础薄弱,统筹城乡发展自身投入能力有限;二是建设用地紧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三是

受人才和市场制约,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一定难度。

四、下一步的打算

1、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发展条件。

切实抓好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巩固、完善全镇基础设施,增强农业抵御灾害能力。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的后续工作,管好、用好,确保功能作用的发挥。抓好示范村建设,力争把跃进村打造成中华苗族示范村、把丫口新寨打造成中国中西部山区半山区示范村。

2、继续进一步抓好产业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按镇产业发展思路,科学推进产业优化布局,着力抓好七个万亩产业建设升级改造和提质发展工程。抓好设施农业建设,加快推进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组织程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进一步加大其他村委会特色农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积极推进畜牧业“123”工程,引导规模化养殖,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重点养殖村和养殖大户。

3、着力进一步抓好社会事业建设,加快统筹发展。着力实施和推进一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实现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以集镇建设和开发为重点,推进村庄建设规划、乡村旅游规划、集镇二期建设规划、农业物流区发展规划等规划,并争取早日实施。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力度,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型、观光旅游型、生态休闲农业型的中心村和自然村。

4、进一步加大综合改革的力度,增强发展动力。结合实际,6

稳步推进户籍制度、土地流转、社区化改革等各项工作,大胆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探索和实践农村社区化管理模式),确保改革取得新成效。

7

第五篇:八滩镇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们八滩镇自开展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盐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镇、村主要设施配置参考标准》的要求,着力打造“一城六区”,坚持把“开发新城区,改造老城区”作为总抓手,新老兼顾,协调并进,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纵观1-7月份的整体工作,全镇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各项社会事业迈出了新的步伐,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今年1—7月份,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663万元,占全年任务数的56.4%。工业化方面:民营创业园今年已经开发200亩,建成标准厂房面积2万平米,新引进入园企业4家,今年以来累计实现税收

万元。城镇化方面:启动了县二院、中心车站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了文化中心、派出所、金八滩新城二期、万豪小区、瑞荣商贸城二期等项目的主体建设工程,今年,新老镇区开发建筑面积达12万平米。完成了老镇政府地块的招标工作,目前正在拆迁之中;投资4500万元,新建集镇道路4800米,完善绿化、亮化、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农业农村方面:铺设了13公里农村小康路;完成了31.8公里县乡河道疏浚,累计完成土方27.58万方;培训农民63场次,累计发放资料6000余份;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200人;重点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4个:分别是千亩台湾75毛豆种植、生态白鹅养殖带、火鸡繁养基地、千亩小龙虾养殖。下面我就今年全镇开展的重点工程、集中居住点规划以及今后的工作打算作一个汇报,不到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工作

一是完成了城乡统筹发展总体编制工作。今年,我镇聘

请了盐城市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设计院,按照市、县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认真编制了全镇城乡发展规划,目前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并顺利通过市政府评审。二是着手开展试点中心村建设工作。今年,我镇在新港村境内总体规划800亩土地,一期规划300亩,目前已经委托盐城规划市政设计院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

二、重点项目开展情况

今年,我镇重点实施了四大类计25个项目,其中:基础设施类总投资1930万元,实施5个项目。分别是:①河道疏浚及环境整治项目:投资160万元,疏浚了8条河道,总长31.4公里,整理河道12条,总长31.8公里,目前整个项目已于4月底前全部结束。②道路建设项目:投资了900万元,对黄海路、通河东路进行了改造,改造了宽7.5米、长3.98公里的黄海路,目前路基已经全部完成,预计9月底建成通车;改造了宽11米、长1.2公里的通河东路,目前主道路已经竣工,正在实施道路两边绿化、路牙等配套工程,确保8月底全部完成;投资了450万元,进行了农村小康路建设,今年计划建设25公里,目前已完成13公里,整个项目将在11月底前全部完成。③农桥改造项目:计划投资40万元,改造农村危桥8座,项目预计于12月底全部完成,现在正在规划桥梁建设标准。④黄河故道项目:总投资360万元,改造我镇境内黄河故道5000亩项目区,目前项目的前期勘察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图纸设计,下一步将进行市场化运作,公开招标建设。⑤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00万元,新建一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占地4亩,目前项目土地已经征用到位,设备已经征订,正在进行场地整理,预计12月底投入使用。

社会事业类总投资2150万元,实施项目7个。分别是①科教文卫项目4个:投资600万元,新建八滩中学风雨操场,目前主体已经完工;投资180万元,对八滩中学新食堂和报告

厅进行装饰,目前规划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装饰之中,确保新学期开学前投入使用;投资210万元,新建二中宿舍楼、综合楼,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之中;投资50万元,新建标准化计生世代服务室1个,建筑面积达500平米,目前相关设备已经添置到位,可以正常对外服务;②基层党建项目1个:投资400万元,新建农村党群服务中心12家,目前已有9家开工建设(其中:黎明村服务中心已经进入装饰阶段,粮东村服务中心主体已经竣工)。其余3家前期选址、各项手续的办理已经基本完成,近期将陆续开工;③其他项目1个:投资120万元,扩建和改造八滩烈士陵园,土地征用的相关手续和补偿费用都已经落实到位,完成了105位烈士墓碑建设工作,目前,英雄事迹陈列室正在建设之中。

产业发展类总投资3275万元,实施项目6个。分别是:①种植项目1个:投资25万元,新上台湾75毛豆种植项目,总面积达1500亩,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形势比较乐观,亩平均收入可达到2000元,现已全部销售结束;②养殖项目3个:一是白鹅养殖项目:投资30万元,在胜利、岔河、西洼、新北、新港、河岸、八滩等七个村新建了26000平米的鹅舍,基本形成了中八滩渠白鹅养殖带,计划养殖白鹅65万只,目前已经养殖白鹅23万只,累计投入资金720万元;二是火鸡养殖项目:投资350万元,新建种鸡繁育基地一座,增购种鸡3000只,养殖商品火鸡4.5万只;投资500万元,三是小龙虾养殖项目:今年新投入210万元,在裕民村境内新建龙虾塘300亩,确保龙虾养殖总面积达到1000亩;③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项目2个,投资500万元新建蔬菜存储厂一座,目前项目主体工程正在紧张的建设之中;投资100万元,新建一个标准化蔬菜批发市场,内设260多个摊位,已于5月26日营业。

城镇建设类总投资3200万元,实施项目6个。分别是:①休闲绿化项目:投资200万元,新建了一个占地120亩的人

民广场,目前,项目地形造势、基础配套设施、绿化等工程已经到位,可以供居民使用;投资200万元,对人民广场、金八滩大道、银八滩大道两侧、文化中心四周进行了绿化,目前项目已经全部实施到位;②房产项目:金八滩新城项目,总投资3亿元,投资8000万元的一期工程4.6万平米已经完工,目前一期业主已经入住,投资1亿元的二期工程6.6万平米,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八滩阳光金城商住小区,总投资8500万元,占地54亩,建筑总面积达7万平米,内设超市、菜场等服务场所,目前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主体已经完工。③生活服务项目:投资500万元,在陈李线东侧新建八滩中心汽车站一座,目前项目已经动工;投资1700万元,对镇水厂进行改造,目前管道铺设、出水口改造、水表入户等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正在准备改制的相关手续;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达7000平米的新八滩医院,目前正在建设之中,计划于2012年底前投入使用;④道路建设,投资2500万元,新建金、银八滩大道,总长4.3公里,目前银八滩大道已经通车,金八滩大道8月底通车,相关配套设施全部到位;⑤民营创业园,基本完成了园区的中心轴线金八滩、银八滩大道两边的绿化、亮化工程,投资近1000万元,完成了园区内10千伏6公里双回路电线架设工程,目前已新征土地近200亩,新建标准厂房2万多平米。⑥公共设施,投资500万元新建了镇文化中心,建筑面积达5000平米,目前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配套工程建设,9月底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三、居民点规划建设情况

按照八滩镇集镇中远期规划的要求,以“工业向工业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集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抓手,确保做大做强集镇,我镇拟将界山村、卫东村纳入镇区范围统一规划,其余再规划新建5个居民点:

一是新街居民点:新街是原新港乡政府所在地,2001年

原新港乡撤销并入八滩镇,集市贸易相对比较繁荣,己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基础设施基本齐全,人口居住相对集中,拟予以保留,成立新街社区,居住人口达1万人,用地1平方公里,拟定名为新街村。

二是三新居住点:结合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沿淮河入海水道三新路一线保留新港居民点,以新胜、新港、新南为基础,相对向新港村集中,集聚人口达5000人,用地0.5平方公里,选址在陈李线向西至现南湾中心村,在三新路两侧发展,拟定名称为三新村。

三是裕民居住点:在东进、岔河、裕民三村,以三腰中心村这基础进行扩展,保留裕民村,三腰中心村是原新港乡很早建起来的一个居民点,远期集聚人口5000人,用地0.5平方公里,拟定名为裕民村。

四是宋尖居住点:杭房是宋尖小街的别称,历史悠久,是八滩镇除镇区和新街以外唯一一个有集市贸易的村庄,我们拟在此基础上,保留宋尖村,远期集聚人口6000人,用地0.6平方公里,选址在S5008两侧,拟定名为宋尖村。

五是粮东村居住点:粮东村地处镇域腹部,距集镇较远,远期不保留粮西居民点,粮西村大部分人进入集镇居住,远期粮东集聚人口达5000人,用地0.5平方公里,选址粮东村部两侧扩展,拟定名为粮东村。

四、下一步打算和建议:

今年是我镇实现财政收入突破亿元之年,上半年,我镇已经按照时序进度完成了任务,但下半年的工作依然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将采取积极措施,强化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质量,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确保顺利完成预期目标,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为此,下半年,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放大优势、延伸领域,用大项目推进镇域经济持

续发展。

一是重抓招商引资。进一步强化招商队伍建设,明确招商队伍成员的责任,依据镇区纺织服装、白酒酿造、机械加工等特色产业,开展针对性招商,力争下半年再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二是突出载体建设。按照总体规划3000亩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重点做好民营创业园轴线3800米的金八滩大道全线贯通工作,加快沿线6公里10KV双回电路架设工程、给排水管道铺设工程的建设进度,力争年内完工,使园区实现“五通一平”。确保全年新建标准厂房4万平米以上,园区总面积达到1000亩。三是加快项目建设。按照“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的要求,加快投资1.2亿元的汽车配件、5000万元的圆机纺织手续办理进度;加快投资1.2亿元的蔬菜加工项目、5000万元的中科保健品建设进度;加快苏福玻璃、爱迪宠物用品等竣工项目生产速度,成为镇内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打造服务品牌。制定重点项目推进时序安排表,倒计时狠抓项目建设进度,细化任务到周,限时完成计划。确保年内为伟新服饰、美逸家纺等企业招工1000人以上,保证伟新服饰新上的400台电脑横机全部投入生产。

(二)围绕规划、合理扩张,科学稳步推进城镇建设进程。

一是加快房产开发,扩展集镇规模。加快新镇区开发建设进度,加快金八滩新城二期、万豪小区、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心车站等重点项目建设,8月底完成新派出所整体搬迁,11月底镇文化中心投入使用,确保两年内新镇区面积扩大到3平方公里;积极探索老镇区市场化改造新途径,加快瑞荣二期的建设进程,做好老镇政府地块的拆迁工作,确保年内建筑面积达到6万平米。二是加大基础投入,完善集镇功能。新镇区新建道路4条3500米,老镇区改造道路4条3000米,进一步

完善镇区路网框架;按照集镇绿化“五个一”工程要求,确保镇区全年新增绿化面积13万平米,集镇绿化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三是加强集镇管理,打造崭新形象。推进镇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投入100万元,新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一座;推进“城管进乡镇”,提升集镇管理水平;推进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全覆盖,确保建设活动按规划执行。

(三)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下大力气加快富民增收步伐。

紧抓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的机遇,认真落实好各项任务,努力促进镇域经济更快发展。一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以镇劳动技能培训中心为依托,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800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2500人,就地转移1700人;以房产开发、民营创业园建设、商贸流通业发展为依托,新增就业人口3000人以上。二是加强引导全民创业。镇设立全民创业扶持资金100万元,开展创业“1+3”助推行动,鼓励和支持群众创办和领办致富项目,力争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000户,农民经纪人300人。三是全力抓好脱贫攻坚。加快实施生态白鹅养殖进度,确保完成全年65万只的养殖任务;认真做好裕民村的300亩龙虾养殖项目,力争全年达到1000亩;加大火鸡养殖项目的投入,确保全镇养殖规模达10万只以上;加大扶贫小额贷款发放的对接力度,力争在9月底完成700万元的发放任务。

建议:

一是帮助解决小城镇建设土地指标难题:目前,重点镇建设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仅以我镇集镇建设为例: ①新城区建设用地指标:按照镇区总体规划,我镇小城镇建设土地指标较少;②新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我镇共规划了6个集中居住地,目前用地指标比较紧缺;③民营创业园建设用地指标:目

前,我镇招商引资势头良好,每年都有3-4个大项目进入镇内民营创业园,目前用地指标比较紧缺。建议:恳请领导在划拨小城镇建设专用土地指标上给予考虑,用地指标向重点镇倾斜。同时,建议尽快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破解用地指标难的问题。

二是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难题:①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目前,我镇小城镇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所需资金较大,对于一些基础设施投入还明显不足,在农村道路建设、集镇给排水管道改造、民营创业园水电路配套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②社会事业项目资金:文化中心、县第二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幼儿园、垃圾压缩站等社会事业项目都存在严重的资金缺口。建议:县里建立重点镇资金返还制度。随着重点镇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深入,重点镇的建设资金越来越捉襟见肘。建议县里能把集镇建设资金提留部分全额返还重点镇,引进企业的新增财力也返还重点镇,用于解决重点镇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

三是帮助解决重点镇建设的人才难题:目前,乡镇建设方面人才十分缺乏,以我镇村建办为例,目前我镇村镇建设办公室有近20人,没有一个是村镇建设专业毕业的,大部分都是退伍军人,对整个村镇建设缺乏规划,当前,我镇是全市城乡统筹发展试点镇,急需村镇建设规划的专业人才。建议:县领导在人才招聘和分配上能为我们重点镇多一些考虑,帮助重点镇解决建设、规划方面的人才,以利于重点镇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是出台重点镇管理条例:目前,随着教育资源的优化,群众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重点镇,促进了重点镇发展速度的加快。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随之带来的集镇管理问题日益严重,集镇脏、乱、差现象越来越显

现,集镇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集镇乱建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小产权房的建设势头难以遏制。虽然乡镇组建了城管队伍,但由于缺乏执法权、处罚权,致使集镇管理不能到位。建议县里能落实县城管部门研究出台重点镇集镇管理条例,给重点镇管理一些执法权和处罚权,以提升重点镇集镇管理水平。

上一篇:腾冲县招商引资项目表下一篇:通风队副队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