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2-09-10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枯燥的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本文根据小学生思维认知的特点和数学的学科特点,结合建构主义、掌握学习、最近发展区等理论与笔者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下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形象之美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生动活泼,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动静结合的特点,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可供多方解读的空间,一个灵活多变的流程。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科学的运用多媒体,使学生的思维由被动变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平行线概念,需要学生理解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条件,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学生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很难想象出不在同一平面的情景。 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找到“立交桥”这一“异面”生活原型, 首先放一段合川区涪江二桥北立交桥的视频,提出问题:“上层卡车与下层轿车会不会撞在一起,为什么?”“不会撞上! 卡车在上面的桥面上,轿车在下面的桥面上。”这时,我告诉学生:“也可以说他们不在同一平面内”。这样,使学生从反面理解了同一平面的含义,以后只要提起同一平面的问题,学生马上会想到合川区涪江二桥北立交桥,使思维有了直观形象的支撑。小学数学的许多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视频,还原生活原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是解决数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好办法。

二、创设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动手之乐

实践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基础,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的操作实践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去体验和探索。

通过实践操作,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趣味,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单凭老师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就差。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 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这种通过多种感官,学生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安排学生分成小组动手操作。启发学生:用割、 补、拼的方法你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来计算并推导出公式吗?有的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补、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剪、补、拼成了一个正方形。在此操作过程中,我允许学生互议互帮,自己巡视指导,学生通过大胆地尝试,探索推导过程。这过程既充分张扬了学生的创造个性, 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也亲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进行分层教学,让学生享受成功之喜

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和原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成功,使其在各自已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和发展,学生就能快乐的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在教学实施,课堂练习,作业布置等方面要注意层次性,要让学生跳起来能够摘到果子。

例如,课堂中的提问,应难易适当,对优等生应提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理解性的、发散性的,综合性的;中等生应以一般性问题为主;后进生宜问一些浅显的问题,如简单的判断性、叙述性的问题。课堂练习,作业的布置,要精心设计, 合理安排,对题目的数量、难度都有不同的要求,彻底改变统一作业,统一要求的做法。这样,激励了优生,调动了后进生,促进了中等生。保证了优生善学,后进生乐学,中等生愿学。只有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训练,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获得相应的进步。

四、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体验数学之趣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彩叙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用)的数学。”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再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不仅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还能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能够学以致用。例如,教学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利息和利率》时,以学生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存、取钱,参观银行,观察银行的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在看、听、记的时候,不知不觉接触了数学问题。象这样让学生养成留心身边的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对于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效率普遍较低。本文根据小学生思维认知的特点和数学的学科特点,结合建构主义、掌握学习、最近发展区等理论与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建构小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明.高效课堂实施障碍与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53-55。

上一篇:分析氯离子对压力容器腐蚀的影响及预防措施下一篇:浅谈中职学校“一心三角多度”学生学业评价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