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基础课教学改革

2022-08-13

第一篇:高职基础课教学改革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陈凤光

【摘 要】本文根据高职专业人材培养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对传统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 机械设计基础 实验教学 改革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职业技术性教育。培养的人才以实用型的职业性人才为主,主要培养目标是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职业技能,观察、分析、解决生产一线中的技术问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重点突出它的应用性、技术性和职业性特点。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材培养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训练的主要课程。而机械设计基础的实验教学,则是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工程实践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其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其对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面向21世纪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过去课程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实践、忽略应用的状况。因此,根据改革后对专业人材培养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和专业建设情况,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和方法进行了反思,对实验教学从体系结构到内容、手段和方法等进行了改革和建设实践。

一、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

实验目标存在单一性 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课程教学目标大多停留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注重的是对课堂上所教授理论知识的验证。例如,《齿轮范成原理》是为了验证“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以及齿轮加工中的根切现象”;《带传动实验》是为了验证理论课教学中的“带的弹性滑动及带传动的效率变化情况”。在这种验证性实验中,学生的任务只是为了完成教师规定的学习内容,学生是被动的参与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加入。这样,一方面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也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广泛的可选择余地。

实验方式凸显陈旧性 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方式过于呆板、格式化,一般都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先让学生看一段录像或演示,然后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规定方法,在既定的条件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例如,齿轮参数测试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按规定的方法和步骤测出相应的数据,然后填入相应的表格,最后检验齿轮相关参数的正确性。由于实验要求学生是“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完成的,每个学生所做的实验从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设备到实验数据和数据的处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规定在一个固定的模式里进行,因此实验本身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多,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内容缺乏系统性 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常常是孤立的,缺乏系统性,忽略了实验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例如在《带传动实验》、《齿轮几何参数测试实验》和《转子动平衡实验》等实验中都涉及到机械量的测试,它们所采用的测试手段、仪器和数据处理方法均不相同,但在传统实验中,指导教师往往注重的只是如何正确使用某类设备或仪器去得到所需要的实验数据,而不注重介绍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测试方法,使各个不同的机械量的测量没有建立起一个横向比较。由于学生是被动地去操作测试仪器和记录数据,所以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能不能利用其他测试手段和方法去完成同样的实验等问题。这样整个课程实验做下来,学生对机械量测试的一般方法和手段还是没有一个系统和完整的认识,学生仍然不知道机械量测试的一般理论、方法和手段。

实验内容缺乏综合性 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都是针对理论知识的某一章节来设计的,实验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较窄,缺乏各学科知识的关联性和交互性,所用的实验手段也比较落后,已不能反映当代实验技术的发展,即缺少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而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现代技术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实验成绩评价缺乏科学性 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成绩评价方式,只是依据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来考评,其实验成绩也仅作为平时成绩的一小部分,且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几乎不涉及实验教学的内容,因此导致一些学生不认真做实验,甚至抄袭别人实验报告的现象,使实验教学的基本目标难以达到。

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鉴于上述机械设计基础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表明传统的实验教学从体系结构到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已不能保证改革后对专业人材培养目标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进行改革。

1) 更新观念,确立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新目标

针对目前高职教育的形式和我院的具体状况,通过认真讨论机电专业的教学改革思路,我们认为:机械类实验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着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进行,为此我们重新确立了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的新目标。

a、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动手能力。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由于高职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且几乎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实践知识和实际的动手能力。虽然在理论课程教学前可安排感性认知实践,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但是光有这是远远不够的。在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这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对机构、零件结构和机械设计等工程实践知识和对仪器设备的动手操作、机械结构的装拆等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对理论课程教学不足很好的补充和完善。

b、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一个人材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应用能力是教学改革对高等职业技能人材培养的一个主要目标,也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根本目标,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它贯穿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在理论教学课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进行机构和机械设计的意识,更要在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创新和综合应用的实际能力,而后者对创新人材的培养往往更重要,也是我们以前在实验教学中所欠缺的。

c、培养学生进行工程实验的基本技能。通过实验,学生应了解工程实验的基本原理,不同机械量测量的不同方法、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与方法,了解各种不同实验仪器的原理、使用和调试,以及实验系统构建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等。所有这些基本技能的掌握不仅对提高学生用现代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人材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2)优化结构,构建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新体系

在明确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的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实验室建设,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所有实验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对所开实验系列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调整,构建了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图1)。具体而言:

1、保留传统的经典验证性实验

传统的实验课程对于学生全面的素质形成具有一定的前提性和必要性。例如,我们保留了《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因为学生通过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可以全面地认识机器及机构组成,学会如何从实物抽象出机构分析和设计的几何模型——机构运动简图,为今后研究和创新设计机构奠定良好的基础;保留了《轴系结构测绘》和《减速器结构装拆实验》,因为这两个实验均对学生进一步掌握机械结构设计知识、了解结构设计的原则,从而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从事实际的工程设计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了锻炼。

2、更新和改造相对落后的实验

对于一些实验手段、测试方法比较落后的实验进行了更新,如:渐开线齿廓范成实验,主要是了解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和根切的基本原理,将过去用范成仪一笔笔画包络线的方法,改用计算机仿真实验去代替,使实验内容既形象具体又省时省力,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一些涉及机械量测试的实验,我们对实验教学侧重点进行转移,即从以验证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论为主转变为验证理论知识和介绍测试手段和方法并重,还可通过改造原有的测试手段,引进先进的测试手段和仪器,将其改造成交叉性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不仅验证了课程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了解和掌握了各种不同机械量测试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取得了一石二鸟的作用。

3、新增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通过添置先进的仪器设备,新增开设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实验。例如,《平面机构创意组合测试分析实验》,其综合应用电动机、皮带传动装置、低副杆组、凸轮、齿轮齿条、槽轮、各种回转副、移动副等基本构件和联接件,创新性地拼装多种机构运动方案,并通过使用直线位移传感器和多个角位移传感器,对主、从动件的回转运动和直线运动进行运动检测。被测信号经电荷放大器放大,再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经计算机软件处理后即可显示机构运动参数(位移、速度、加速度)的适时变化曲线。该实验中,学生通过从实验装置的搭建、仪器调试、数据采集、处理及测试过程中机构运动方案的拼装等实际操作,得到了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所学理论知识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良好训练,学生在其中也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体系中增加设计性的实验,也是实验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一个重点,这也是培养机械设计创新人材的要求。创新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而且也改革了实验教学方法。原来由教师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设备,安排好实验程序,学生只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的传统实验模式得到转变,教师只做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自由地选择实验项目,从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大的实验平台。

例如:《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原始条件(如齿轮传动类型、齿轮圆周速度、蜗杆跨度等),自行选择合适的零件(如轴承、轴承盖、密封件、轴套类型),按照轴系结构设计的思路进行模拟设计或装配。另外,拟建的《机构和机械传动创新设计实验》中,学生可通过不同的运动副和构件搭建各种新型机构,或通过各种常用传动组件(电机、带、链、齿轮、轴等)组合成各种传动方案,经性能测试、比较,选择最佳的机构或机械传动方案,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机械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

4、建立开放式的感性认知实验

通过建立开放式的机构、零件陈列室和机械装拆实验室,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时间来安排学习,以期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加强学生对机构、零件结构等工程实践知识和对仪器设备的动手操作、机械结构的装拆等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确保对理论课程教学不足的补充和完善。

5、改革和完善实验考核标准

如何完善实验考核标准?笔者认为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促进学生认真完成每一项实验。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每一项实验的特点、目标、内容和方法,分别进行单独考核。可采取考核实验理论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除书面考试、实验报告评价外,还可由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实验过程、口头提问、技能展示等多种形式评定学生的每次实验的成绩,学期期末评定一个总评成绩,作为本课程的实验成绩,并计相应的学分,以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能较合理地评价。

三、实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除了要求优化体系结构、深化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外,我们还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实验师资队伍的建设。应该看到,随着实验教学的不断改革,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的应用以及综合性的实验内容的增加,对实验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现实情况往往不管是学校的政策导向还是教师的个人选择都愿意去搞理论教学,而不愿搞实验教学,造成学历层次高的教师上理论课,学历层次低的教师上实验课,这种情况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进一步改革的要求。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验师资队伍。具体做法:

①鼓励和提倡理论课任课教师承担与理论课程配套的实验,特别是一些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因为理论任课教师最清楚实验课程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可进一步改进实验教学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教师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避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脱节。

②鼓励和提倡理论课任课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一同参与实验室的改革与建设,特别是新建实验项目的建设,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新建实验的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理论课任课教师实践经验,还可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验业务水平。

③鼓励和提倡实验技术人员在职攻读高层次学位,打破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的明显界限,即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要求“两手都要硬”,积极参与实际科研开发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一步扩展其知识领域,提高业务水平,从而保证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四、结语

经过改革和建设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较好地满足了实验教学改革对培养机械创新人材的要求,新的实验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中,仍要进一步探索,以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技术型、技能型人材培养目标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 考 文 献

〔1〕胡爱萍,陈 权,葛乐通等. 浅谈工科实验教学[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1:17-18 〔2〕黄鸿鸿 高职教育质量问题的探讨[J]. 高等职业教育,2001,4:14-16 〔3〕王吉军,李玉光 实验课程与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改革新进展.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5:231-235

DISCUSSION ON REFORMING TO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MECHANICAL DESIGN BASES FOR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hen Fengguang Liuzhou Transport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Liuzhou City, Guangxi 545007 Abstract: Analyses on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tradi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of Mechanical Design Bases will be carried out and the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ing to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Mechanical Design Bases will b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detail objective and demand for cultivating new talents of higher profession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Higher profession Mechanical Design Bases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ing

(发表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4期)

第二篇:高职《物流信息管理基础》教学大纲

XX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系

物流管理专业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流信息管理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实务课

适应对象:物流管理专业

编写时间:2010年2月10日 编写部门:物流管理教研

理论教学内容安排

(适用范围:理论课程、实务课程的理论部分)

实训教学内容安排

(适用范围:技能实训课程、实务课程的实训部分)

课时分配及考核方法

第三篇:关于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在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在认知基础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样就使得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加之基础化学知识本身苦涩难懂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教学方式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阐述了分层教学的内涵、分层教学的依据,接着提出了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应用探索,以便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基础化学 分层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基础等方面发生变化使得在教育教学中也不断发生改变,在高职院校化学专业发展中大部分学生会感觉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导致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分层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喜悦,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就是将统一班级学习的学生根据其认知差异和兴趣氛围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体会其教学效率。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如何能够确定学生的学习层次是在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作为划分学生层次的基础。

二、分层教学的依据

高职教育教学的目标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面对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体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基础知识还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此,分层教学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就应运而生。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注重学生的发展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就是给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要能够遵循因材施教和最近关键期原则,教师要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够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基础化学教学中要能够转变其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方式,以此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应用探索

(一)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高职化学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不同,这样就导致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如果不采用分层教学方式使得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在一节课学习中“吃不饱”,但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就会感觉“消化不了”,为此,在高职基础化学教学中要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分层教学,在应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系统化的发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层次上得到发展。为此,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先要对了解?W生的学习基础,可以通过摸底考试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并作为分层教学的依据,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以及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以便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充足的发展。

(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采用辅导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对基础不好的学生进行辅导时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重在重难点知识的阐述,以此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在基础化学应用分层教学的出发点就是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能力,以便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一方面,需要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教学效率。

(三)分层教学目标的确定

基础化学课程是化工专业开设的基础性课程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有关化工生产、生物工程等相关知识,通过这个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较为基础的知识,能够熟悉化学知识中的一些常识性知识,并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以及就业奠定基础。基础化学课程是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专业课程、生产进行服务,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了解物质的结构,能够熟悉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在基础化学教学中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对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一些较为基础的知识点即可,只要能够将相关的知识理论纳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对于层次比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时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是除了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拔高。通过这样教学目标的分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充足的发展。

(四)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基础化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和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在分层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探讨-实践”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学习到相应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先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学习思考,问题层次设置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来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内容。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不仅要学习其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对基础比较弱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通过多方面进行考核,对学生的考核不仅仅是从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还要注重对学生技能、学习态度、习惯等方面的考核,通过考核重点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基础化学教学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等综合考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能够在能够注重学生的发展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为此,在高职基础化学教学中要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分层教学,在应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系统化的发展。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还要注重考核内容的分层,在基础化学教学中不能仅仅依靠期末考试成绩来认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的基础化学教学中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以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媛媛,潘献晓,曹国庆,陈玉霞,武亚明.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3,(35):191-192.

[2]刘美玲.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77-78.

[3]徐〖HT《黑体》〗??〖HT5《楷体_GB2312》〗,陈来成.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时刊,2012,(04):61-64.

[4]任亚敏,王宏慧,张彩芳.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4,(16):75-76.

第四篇:高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摘要: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入学碰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因此对于学生理解会计、喜爱会计和后续会计学习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用以改善教学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会计专业的学习,使学生能真正的理解会计的理论和原理,并且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关键词:基础会计 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注意力 会计核算 会计要素 经营过程

近些年来,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逐渐提升,会计在企业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趋完善,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诉求也是逐年提升。目前,国家正进行着税务改革和会计制度调整。学生在走进会计专业伊始,就面临着后期会计从业、初级、中级、高级,甚至是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等诸多考试。高职会计专业普遍要求学生毕业前就要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初级证书。因此,同是财经类专业,相对于物流、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压力要大得多。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入学碰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因此对于学生理解会计、喜爱会计和后续会计学习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堂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课堂上对会计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

会计课程理论性较强,很多同学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一是认为会计太难,不好学;二是觉得太枯燥,没兴趣;三是在课堂上,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在学习上面,甚至有部分学生在上课时仍然摆脱不了手机的诱惑。另外,很多学生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选择会计专业,或者对会计专业根本不了解,再加上课堂上的教学偏理论化,因此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用专业的会计语言来讲解基础会计知识

会计课程在财经类学科中实际上是比较容易授课的学科,主要是因为会计课程理论体系清楚、知识结构完整,通俗点说就是教学内容比较实际不空洞。可是,会计这门传统的学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全照着教材的理论体系来讲解专业的知识,会计教师的语言也趋于理论化和专业性,缺少变化。这样刻板的语言使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也缺乏吸引力。

(三)会计专业课堂普遍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上,会计专业与营销、电子商务专业不同,营销、电子商务相关课程可以较多的选择教学方法,例如采用视频教学、游戏法或者操作练习法,而会计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个理论体系,因此由老师为主导PPT为辅助的教学手段比较常见。但是,学生经过高中教育后,这种讲授式的教学手段已经十分不受学生的欢迎了。通常情况是,教师在讲台上面讲授知识,而这些知识无法进入学生的思考范围,真有点“同床异梦”的状态。

(四)经过基础课程学习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

在与大二学生的交流和后期课程的反馈来看,经过了一年级《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后,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的会计概念和会计理论仍然不明确,对简单的会计科目的用法依然不能熟练掌握。这不仅为学生后续学习带来麻烦和困难,而且由于基础不牢带来的学习困难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放弃后续课程的学习。另外,很多学生在学习了基础会计课程之后,通过职业资格证相关内容考试还是存在很大困难。

(五)一些在数学计算方面自我评价低的学生很容易放弃会计专业的学习,在毕业后也不再从事会计专业

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对数学很为难,只要涉及到数学的知识都学不好,因此对数学相关的学科很抵触。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对这些学生的观察,发现这些学生在理解逻辑问题和计算方面的确有些吃力,这在他们学习会计相关知识时的确是一个很难逾越的鸿沟,如果在基础会计课程上面他们没有克服这个困难,没有进入会计学习状态,那么很容易让这一部分学生自此放弃会计专业的后续学习,产生厌恶感。在学生就业阶段,我发现确实有一部分学生表明自己绝不会从事会计专业工作。

二、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一)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专业的知识

会计课程的特点是专业性较强,理论体系较完整,因此,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也较大。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朗读教材一样的讲授是不可取的,完全按照书面的语言来讲解,没有进行再加工和演绎,而是书面语言直接传授给学生,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也变得十分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要非常熟悉教材和教学内容,从教材中跳出来,用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或者站在一个高度去概括内容,例如在编写会计分录时,对经济业务的描述,如果通过教师的演绎,描述方式改成我们日常常用的通俗语言,就像在和学生陈述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那样,会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用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先进生带动后进生学习

学生在入校后,进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会自动分成一些小团体。在这些小团体内部存在着比较强烈的相互影响。而在这些小团体中往往存在着一个中心人物,教师在授课过程或实训过程中,往往通过影响中心人物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积极性,而带动整个团体的学习状态,达到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分小组学习时,不要盲目的将学生随意划分,而要仔细观察学生平时的座位和表现,按照他们的相处习惯来分组学习。对于不积极学习的团体,抓住一个中心人物施加影响往往更加关键。

(三)对个别学生可采用一对一教学促进学生理解学习

在一段理论知识学习之后,我们常进行一个针对性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疑问和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适用于采取一对一教学方式,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可以解决学生的疑惑和问题。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将全部任务落实到位。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可以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坚持学习、遵守课堂纪律。

(四)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关注也十分重要

在教师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的对学生表示友好与关心,在学生遇到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给予思想引导和帮助。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懈怠,或者昏昏欲睡时,教师可以以温柔的方式用询问、关心、劝说和鼓励的方式来提醒学生,督促学生学习。

三、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的体会

(一)图片、视频、新闻应用于会计要素讲解过程中 会计要素处于基础会计课程开篇的基础知识部分,对于刚刚接触会计知识的学生来说则显得很陌生,不容易接受。而图片、视频的加入则会将抽象的会计要素概念变得立体起来,学生容易理解,同时色彩丰富的图片,再加上教师故事化和生活化的讲解,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新闻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关于资产、负债等的相关内容,将这些内容介绍给学生,既帮助了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畴,让学生了解了更多企业动作和社会现象。

通过图片、视频和新闻的加入,使得学生在整个会计要素教学中处于很积极的态度,通过不断的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已经对会计要素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后续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二)启发式提问应用于课程导入

在课程导入阶段,设置几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或者是难度不大但学生可能忽略的问题,这样的问题首先让学生有挫败感,在学生不断回答企图猜对答案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正确的答案。提问的方式可以是从上一节课的知识点中选取,从而能够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可以是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或者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到视频中去寻找答案。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入新内容讲解,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知识学习上,加强课堂互动,保持良好活跃的课堂气氛。

(三)情境教学法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会计核算的教学中 在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教学模块中,生产过程的成本计算和会计核算比较难理解,尤其是各种费用的分类原理和分类内容较难理解。在这里模拟一种场景对费用的分类原则进行引入比较适用。模拟场景宜使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比如说,饭店这个场景的引入比较适应学生理解,一个是学生对饭店非常熟悉,而且,饭店里面的人员设置比较适合用来讲解费用的分类。经过描述饭店的场景和人员,将他们分为厨房和外部管理机构两部分。通过对饭店厨房里面主管、操作人员,厨房外的饭店经理以及人事、财务等管理部门的描述和分类,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费用的分类。

(四)任务驱动法应用于企业经营过程的会计分录教学中 在企业要经营过程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的教学中,每个过程的后半部分都会涉及到会计分录的编写,往往是第二节课,学生有些疲劳,注意力有些分散。学生在这个时间都会选择将注意力移动到其他事情上,因此教师在这个时候如不采取其他措施就很难将课程较好的进行下去。这个时候比较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将题目告知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做出会计分录,并规定出上交的时间,从而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来。另一个好处是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的向教师提问,在这种主动思考和师生互动的配合下,学生对会计分录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

(五)思维可视化教学法应用于企业经营过程会计核算的知识总结

在完成资金筹集、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财务成果形成和分配的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的教学后,为了将企业主要的经营过程相关知识串联起来,从而也起到复习前面知识的作用,可以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方法进行复习。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通过思维可视化的构图过程,学生会将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成本计算和会计核算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考虑,并且会将所有账户和经济业务都在头脑中复习一遍。

(六)微课和实际操作法应用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教学中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教学一般都安排在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教学过后,因此,将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实训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填制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并将会计分录填在记账凭证上,在实际操作的同时,逐渐熟悉几种关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在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讲解中,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告诉学生凭证的具体填制方法和步骤,非常直观容易理解。

(七)在概念解释时采用关键词法

在和学生交流时我们发现,冗长的概念是学生最不容易理解和记忆的,可是概念又是理解理论知识、辨析知识的关键,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将概念进行适当的拆分,选取关键词让学生理解和记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授课效果

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上,通过有意识的进行一些改善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能真正的理解会计的理论和原理;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全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些平时完全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会加入到听课的阵容中;通过小组的合理分类和引导,改变了很多同学的学习状态以及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课堂纪律明显改善,课堂气氛保持活跃的状态。专业基础教学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在教学中还要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继续改善教学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会计专业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齐文君.基础会计入门课教学探索[J]. 职业. 2014(06) [2] 陈爱东.浅谈提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方法[J]. 才智. 2013(10) [3] 顾登宏.对提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 考试周刊. 2015(98) [4] 蔡青.高职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方法分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11) [5] 蒋晶.基础会计教学的创新举措初探[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6) [6] 任佳.基础会计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法新探[J]. 科技展望. 2016(23) [7] 谢春苗.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高职《基础会计》实训课为例[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4(05) [8]刘国武,陈少华,贾银芳.会计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教学法运用策略分析[J]. 会计研究. 2005(12) [9] 刘姝.《基础会计》项目教学法探讨[J]. 财经界(学术版). 2014(09)

第五篇: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

础课程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艺术设计 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艺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目前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内容相对比较孤立,联系性不是很强,没有能够发挥基础课程的应有作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更好的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的需要以及更好的配合专业发展做了一些分析,在整合基础课程相关内容、采取措施改善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更好的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

一、前言

近年来,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发展适逢高职高专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大潮,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工学结合。本人在担任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工作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针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专业建设及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方向说说自己的体会。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有一个前期的铺垫,从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和性质上面来说,它应该是强调专业的通识教育,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一般而言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构成艺术)、图形创意等课程,整体而言,在课程设置相差不大,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装饰雕塑、图案等课程等,不一而足。

在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各位老师的重视,在实践中正不断地加以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反响。而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从目前来看,基本上都是沿袭传统的模式,开设内容都是按照素描、色彩、构成等进行分类,尽管在教学内容上面偏向于设计教学,但也不排除简单照搬照抄过去的模式等现象,和本科相比,最大区别就是课时数量上的压缩。这样,一方面由于高职层次学生绘画水平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基础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千人一面,导致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并没有能够发挥出基础课程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在此情况下,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如何和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改革创新,将教学与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融合,以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起到应该具有的作用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也需要适应专业及社会的发展

毋庸置疑,由于基础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服务职能,因此他也要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

首先,从课程方面来说,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历史都比较短暂,在千里只为一次分享 我的泪水 你的喜悦

课程设置上难免出现本科类似专业的翻版,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以及就业市场的开拓,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还留有历史印迹,专业基础教学内容在许多方面难免也存在一些过时的理念。

另外,学生进校时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同学进校以后还是攀比高考专业分数的高低,注重绘画技能的衡量,对于设计专业的内涵理解还不是特别理解,从而影响到他们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的实现。在课程学时上,基础课的课时时数也是有限的,一般每门基础课的课时都是在50学时左右,甚至更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或者被动和孤立的去学习既有的课程,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如何和已有的教学条件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真正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体现所开设专业之间的相互补充和融合还需要不断的改进。

其次,从教师方面的情况来看,还存在思想不重视,实际教学方法和预计不统一的现象,认为改革是专业课老师的事,基础课不是那么很重要的印象。这种现象是由多种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老师,由于过去的精英教育背景,一般都是专业艺术院校毕业,他们习惯以自己的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历来套用到高职教学模式当中,要么过分强调照搬国内甚至国外的一些专业艺术院校的做法,要么还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方式,甚至是针对本科生的教学方法来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有意无意的灌输纯艺术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忽略设计思维的转变。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喜欢运用传统的教学经验,比如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单纯地作为传统的素描知识教学,或者课堂训练的内容依然注重素描、色彩等基本功的训练而忽略设计思维的转变。

再次,从教学模式上来说。目前,情景教学,岗位模拟实训是得到广泛认可的高职教学模式,体现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需求的变化。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成为大家在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普遍实施的一种教学要求,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认同,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但是,从思想的重视程度来说,基础课任教老师认为这样的模式更适用于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对于基础课程来说,和专业能力以及岗位挂钩并不是很明显,加上教学硬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管也实施了项目化教学,但还不能够很好的体现教学效果,需要对这种模式加以总结和创新。

三、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初探

1.打破传统学科分类,整合相关课程,突出基础课程作用

高职设计专业由于学时有限,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决定了基础课程的课时比重偏低,如果按照具体的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必然出现课时平均分配,结果就会导致教学目标重点不够突出,教学效果难以实现,学生感觉课程犹如鸡肋。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对学生的调研,现实的教学效果确实如此,很多学生在上完素描和色彩等基础课程之后,普遍感觉教学时间太短,还没进入状态课程就换了其他课程内容。为你分享

因此,为真正体现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作用,在基础课程的内容上可以大胆做一些调整。参考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特色与样式,尝试将传统的按学科分类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艺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知识体系重新构建,组成综合的基础课程,在强调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内容,设置成综

合基础课程,在学时上保持总量不减少,素描和色彩等原来的传统课程内容仅仅作为创意的表达手段融合在项目过程当中加以训练,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转变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提前接触专业技能知识。从而在心理上和实际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尽早进入设计的状态。

2.借鉴专业课程项目化模式,强化课程组织结构

传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如前所述,过分强调学生的绘画表达技能的提高,而高职层次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来讲整体偏弱,很多学生进校之前,可能都是半路出家,让他们花上几个星期再来进行基本功的训练,结果注定是为了画画而画画,最后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学科之间相对独立,知识的融合不够紧密,而忽略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课程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学生在上完两门课程之后,能将两门课程加以联系的很少,一般都认为,设计素描训练还是形体、结构、比例、明暗的延续,如何将设计素描和色彩知识结合进行新的创造往往意识不足。其他诸如构成课程之中的形态采集、形态组合规律等知识、图形创意课程之中的图形组织知识之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因此,按照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定位及目标来强调项目内容的整体教学设计,按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对几门课的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模块打破课程的界限,设置工作任务,将按课程分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融入一体,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及规律设计课程训练项目的顺序,融合创意和表达方面的能力训练目标。通过项目化教学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基础课程之间知识的联系与沟通,使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进而解决学时的有限和效果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能促进教师进行

3.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

好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必须要通过好的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组织与方法是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能否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组织与方法手段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知识、技能的获取需要教学过程的支持,不同类型的知识、能力体系需要不同的教学过程,而以适应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是高职教学的特征,也是合理选择教学组织与方法的依据。由于课程模式的更新,从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必然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努力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提高,能积极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既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实践训练的启示作用,又能将应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很好的融合,发挥出基础课程的实际作用。

另外,对于基础课程教学还要统一思想,经常性的组织教学的研讨和学习,要善于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对其进行总结。

4.营造宽松的环境,尊重老师的创造性

教学过程是实践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改革的设想再完美,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同时还要和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如果所有的老师都是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风格、统一的模式去教不同的学生,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从学校来说,要有鼓励创新的机制和评价体系,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鲜事物要抱有宽容的心态,技术上面支持和配套,另外,教学设施的完善和配备,教学一线老师能动性的发挥,积极性调动都离不开保障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刚.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第27卷,2007,(6).

[2]王艳峰,邓玉璋.关于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职教论坛,2009,(8).

[3]刘友金.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创新.电影文学,2007,(11).为你分享

上一篇:工作汇报与整改建议下一篇:高中生毕业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