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hzma医学影像学x线总结

2024-04-16

Uhhzma医学影像学x线总结(精选10篇)

篇1:Uhhzma医学影像学x线总结

探究临床医学中的X线诊断及其在影像学的发展

【摘要】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并应用于疾病的检查以来,X线诊断就成为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诊断手段,在整个医学发展过程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此,本文主要讨论了X线诊断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情况,并论述其在影像学的进展,进一步为X线的治疗情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X线诊断治疗;影像学技术;伦琴射线;

1 引言

X射线自问世之后后仅仅几个月,就被应用于医学影像,可以说是医学影像学的基础。通过利用X线穿透作用、差别吸收、感光作用以及荧光作用这些特性来研究人体结构、生理、病理形态和其功能变化的过程,再具体结合临床表现、化验结果从而完成疾病诊断的一门临床医学。20世纪70年代以后,X射线发展愈加迅猛,除了传统的用X线来进行诊断工作以外,还接着出现了电算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与介入性放射学等新技术加入x线诊断的行例,解决了普通X线不能解决的临床问题,后者除诊断性造影外还可以直至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是放射学的新兴分支,目前我国正在逐步进行普及推广,基于此,本文介绍了X线诊断及其在影像学方面的进展。

2 X线基本情况概述

X线是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作阴极射线实验时所发现的.因当时对其性能不了解.因此命名为X线。X线本质是沿直线前进的电磁波,是高能高速运动中的电子突然受阻.撞击到阳极钨靶上.使钨原子核周围的电子.由高能轨道跃迁到低能轨道上.放出能量和X线 产生X线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X线管、高压发生器和控制器。X线管是热阴极真空管,内装灯丝及阳极靶.热灯丝点燃后可以产生大量自由电子.阳极靶由原子序数高的金属钨制成.在灯丝与阳极靶之间加上高电压差之后.则阴极灯丝周围的电子.将高速奔向阳极撞击钨靶而产生X线与热能 为避免阳极熔化增大X线管的容量.现代的X线管均为旋转阳极.使撞击点分散。旋转阳极速度愈高.x线管球的容量就愈大。

高压发生器由普通220伏电压(初级)经高压变压器升压至100千伏(kv)即10万伏或150万伏(kv)

(次级)以产生高质量的X线。高压变压器内盛有绝缘油和变压器.是产生X线时不能缺少的部件 控制器是控制x线的质(破穿透力)和X线量的控制中枢调整X线管的电压和管电流及曝光时间就能调控X线的穿透力和X线量.以适应不同部位、不同方法及各种检查诊断的需要

由于X线具有一定的特性可以在医疗方面进行良好的治疗效果.主要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穿透性 X线是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具有极强的穿透性能.其穿透能力与x线波长有关,波长愈短(管电压愈高)穿透能力愈强。当X线穿透人体各部位时,部分将受阻不能透过.可视为被吸收

3 X线在影像学方面的进展

自从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X线诊断学也迅速发展.从1972年英国物理学家发表了电算体层像以后.X线诊断有了一个划时代的进步.CT不是x线摄影.它是利用x线对人体横断面进行扫描.用探测器收集层面上的每一点的X线吸收系数,经电算机处理后重建的图像。传统的x线照片.肉眼只能分辨16个灰阶.而CT由于探测器灵敏度高.可以把水作为0.比水密度高的组织器官分为1000 3000个密度差.比水密度)低的可以分为一1000个密度差称CT值.因此极大地扩大了X线的检查范围.使传统的X线难以显示的器官及其病变,不用造影或特殊检查.就能清晰准确地明确诊断 例如中风患者可能是脑出血所引起的.也可能是脑梗塞所致.两种病情治疗方法和原则完全相反.用CT检查后.能立即明确诊断.使患者得以及时正确治疗。由于CT完全是横断面成像.使多个器官和病变的空间位置.得以准确显示,在诊断头颈部、纵隔、肺、腹腔内各器官病变中,都具有重要价值 在我们国家的大中等城市中已经比较普及.正在保障人民健康事业当中,发挥着愈来

愈重要的作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8O年代以后推出的使用计算机的血管造影设备。它是利用计算机的运算存贮功能.由数字化的血管造影图像中.减去数字化的背景图像,只余下血管影像的一种先进造影方法 这种设备要使用高分辨率的造影像增强装置和大容量的电算机.是血管造影和开展介入性放射学的理想设备

介人性放射学是利用诊断方法兼作治疗.诊断和治疗并实施的临床放射学新兴分支.分两大类 血管性介入是通过动脉和静脉血管进行溶栓、栓塞、动脉形成以及肿瘤动脉灌注化疗等操作.均先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再应用溶栓物质链激酶、尿激酶行动脉内溶栓:用明胶海绵或不锈钢丝圈对急性出血的动脉行临时或永久性栓塞:对狭窄的动脉或静脉使用球囊扩张导管或支撑器进行血管成形治疗或以抗癌化疗药选择性地灌注肿瘤营养动脉的动脉灌注化疗等。非血管性介入是对生理管腔如食管、胆管、尿管等生理管腔的狭窄进行扩张.或对囊肿、脓肿进行引流并注射无水酒精或硬化剂等方法.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前一类介入治疗需要作动脉和静脉插管:后者需要作入15造口术。介入治疗都是以最小的创伤性检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深受患者的喜爱和欢迎 目前.介入性放射学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而且还在进一步的普及当中。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体组织结构内水分子的氢核子.受到外界加射频的影响共振后,释放出来的微弱射频信号而成像的一种先进成像技术。它无射线影响,成像参数多达五种(T1,T2,质子密度。化学位移,血液速度),不但伪影响少,而且软组织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均高 可清楚显示大脑灰质和白质、脊髓、晶体、软骨、椎间盘等结构及其病理变化。利用磁共振流空效应及时间迁移效应可以显示出胸腔及腹腔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等较大血管图像,此称磁共振血管造影.其血管像清晰程度可完全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相媲美 除能作横断成像外,并可矢状、冠状或不同角度斜位成像。一次多轴位、多层面成像__为其突出优点 以往成像时间偏长为其不足。但近年来新型机器利用小反转角和反转梯度回波等新技术及高性能软件.已经显著缩短了成像时间,可以以毫秒计算.因此已经有磁共振电影问世,此项技术也正在进一步的发展之中。

篇2:Uhhzma医学影像学x线总结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主观评价的方法 A.分辨力

B.对比度-细节图 C.JND D.信噪比

E.以上都不是

2.人眼观察到的影像模糊的空间频率并不是理论上的极限分辨力,而是MTF值等于_______所对应的空间频率 A.0.05 B.0 C.0.1 D.0.02 E.1.0 3.MTF值降为0.05时对应的空间频率称为 A.极限分辨力 B.鉴别力

C.空间分辨力 D.细节分辨力 E.对比度分辨力

4.如果两条ROC曲线面积相同,则 A.这两条ROC曲线一定相同 B.两种检查的总性能相同 C.两种检查的性能完全相同 D.以上说法都对 E.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下述哪项不是影响屏-片组合系统噪声的因素 A.X线量子波动 B.胶片的粒状性 C.增感屏的增感率 D.增感屏的结构 E.胶片的感光性能

6.下述哪项不是描述成像系统噪声特性的 A.RMS B.WS C.OTF D.ACF E.DQE。

7.WS的单位是 A.㎜ B.㎡ C.㎝ D.㎜E.m 8.关于WS的说法正确的是 A.WS表示面积

B.WS描述分辨力特性 C.WS的单位是LP/㎜

D.WS是系统自相关函数的傅立叶变换 E.以上都不对

9.关于RM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描述噪声特性

B.测量RMS需要显微密度计

C.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屏-片组合的噪声特性 D.RMS越大,系统噪声越小 E.RMS可以评价照片斑点

10.关于MTF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描述成像系统的信噪比特性 B.理想的MTF为1.0 C.是空间频率的函数 D.属于客观评价方法 E.MTF不考虑相位移动

11.下列哪项是客观评价的方法 A.分辨力

B.对比度-细节图 C.JND D.信噪比

E.以上都不是。

12.MTF值降为0时对应的空间频率称为 A.极限分辨力 B.鉴别力

C.空间分辨力 D.细节分辨力 E.对比度分辨力

13.极限分辨力对应的MTF值为 A. 0 B.0.6 C.0.25 D.2.5 E.1.0 14.鉴别频率对应的MTF值为 A. 0 B.0.6 C.0.25 D.0.05 E.1.0 15.下述哪项是描述成像系统噪声特性的 A.PSF B.LSP C.OTF D.LP/㎜ E.DQE 16.关于ROC解析的说法,错误的是 A.ROC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B.ROC源于信号检出理论

C.ROC不是评价系统的分辨力的 D.ROC的单位是LP/㎜

E.ROC可以用于评价不同系统的性能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是主观评价的方法 A.分辨力

B.对比度-细节图 C.JND D.信噪比 E.以上都是

2.如果两条ROC曲线面积相同,则 A.这两条ROC曲线不一定相同 B.两种检查的总性能相同

C.两个观察者的总水平相同。D.两条ROC曲线的部分面积相同 E.以上都是

3.下述哪些是影响屏-片组合系统噪声的因素 A.X线量子波动 B.胶片的粒状性 C.增感屏的增感率 D.增感屏的结构 E.胶片的尺寸

4.下述哪些是描述成像系统噪声特性的 A.RMS B.WS C.OTF D.ACF E.NEQ 5.关于WS的说法正确的是 A.WS表示面积

B.WS描述系统的噪特性

2C.WS的单位是㎜

D.WS是系统自相关函数的傅立叶变换 E.WS表示噪能量与空间频率的关系 6.关于RMS的说法正确的是 A.描述噪声特性

B.测量RMS需要显微密度计

C.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屏-片组合的噪声特性 D.RMS越大,系统噪声越大 E.以上都不对

7.关于MTF的说法正确的是 A.描述成像系统的分辨力特性 B.理想的MTF为1.0 C.是空间频率的函数 D.属于客观评价方法 E.与观察者有关

8.关于ROC的说法正确的是 A.ROC不能用于非医学领域 B.ROC属于客观评价

C.ROC可以比较两种检查的总性能 D.ROC可以比较两位诊断医生的水平E.ROC不能评价后处理参数的性能

三、名词解释

1.影像质量评价2.主观评价3.客观评价4.综合评价5.系统6.空间周期7.空间频率

8.极限分辨力9.鉴别力10.噪声

四、填空题

1.RMS和WS是描述成像系统的()特征的物理量。

2.假设成像系统有横向放大率β,正弦波像的宽度就放大为物的()倍,所以像的空间周期放大为物的()倍,而空间频率则变为物的()倍。3.在MTF值为0值时,影像完全模糊了,这时的空间频率叫做(),MTF值等于0.05所对应的空间频率称为()。4.WS是评价屏-片组合系统()特性的一个重要参量,它表示照片斑点单位长度上的能量随着()变化的分布状况,单位是()。5.影响屏-片系统噪声的因素主要有①();②();③()。6.总体上,X线影像质量评价可分为()、()、()。7.MTF是从()发展而来的,并借用了无线电通讯中“调制”的概念而成的,是描述成像系统()特性的重要参量。

8.所谓综合评价,按照QA和QC的术语可叙述为:以()为依据,用()作为客观评价手段,以()作保证,三者有机结合,而且注意()的综合评价影像质量的方法。

9.一般地,由若干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事物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可称为()。

10.按输入信号的类型分,如果输入和输出都是连续时间信号,则该系统是()。

11.如果一个系统既满足()同时又满足(),则该系统为线性系统。12.以空间距离为变量的函数完成一次周期变化的空间距离叫做()。

13.无论是矩形波测试卡还是正弦波测试卡,都是由一组组黑白相间的线条组成的,其中相邻的一条黑线条和一条白线条称为一个(),单位距离中的线对数即为空间频率,所以空间频率ω用()表示。

14.常用的测量成像系统MTF的方法有()和()。

15.ROC曲线是从()发展而来的,是比较评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像系统性能的有效方法。

16.在某次医学检查中,如果病人有某种疾病,而检查也表明有该疾病,则该检查可作为()。

17.ROC曲线下的面积是ROC解析的重要参量,面积越大,则从图像中得到的信息越(),检查的总性能越()。

18.常用的制作ROC曲线的方法有()、()、()。19.ROC曲线的临床应用主要有()、()、()、()等。

20.如果两条ROC曲线下的面积相同,则表明两种检查的总性能(),两条曲线不一定()。

五、简答题

1.试述扩散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2.试写出常用的影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3.试写出常用的影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4.分析影响屏-片系统噪声的因素?

第四章 X线影像质量评价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2.A,3.B,4.B,5.C,6.C,7.D,8.D,9.D,10.A,11.D,12.A,13.A,14.D,15.E,16.D.二、多选题

1.ABC,2.ABC,3.ABD,4.ABDE,5.BCDE,6.ABCD,7.ABCD,8.CD.三、名词解释

1.影像质量评价:是对影像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性能进行评价,从而确定所成影像的质量好坏及是否符合诊断需求。

2.主观评价:影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即依靠观察者(评价者)的主观判断进行的评价,其评价结果受人(观察者)的因素影响,不同的观察者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尽相同,甚至差别迥异,因而是不全面的。

3.客观评价:所谓客观评价,就是用测定构成影像的一些物理属性(参数)评价影像质量的方法。

4.综合评价:所谓综合评价,按照QA和放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的术语可叙述为:以诊断要求为依据,用物理参量作为客观评价手段,以成像的技术条件作保证,三者有机结合,而且注意尽量减少病人受检剂量的综合评价影像质量的方法。

5.系统:系统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一般地,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事物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6.空间周期:所谓空间周期就是以空间距离为变量的函数完成一次周期变化的空间距离。

7.空间频率:单位空间距离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就是空间频率。

8.极限分辨力:当成像系统的MTF值为0时,影像完全模糊,在该值时的空间频率就是该成像系统的极限分辨力。

9.鉴别频率:人眼观察到的影像模糊的空间频率并不是理论上的极限分辨力,而是MTF值等于0.05所对应的空间频率,该频率称为鉴别频率。

10.噪声:在日常工作中,有时,由于曝光不足或冲洗条件不好时,得到的X线照片上往往会有许多斑点(mottle),使照片看起来有“粗糙”的感觉。这些斑点是由于X线量子分布的空间随机性所致,现在一般称之为噪声。

四、填空题 1. 噪声

2. β,β,1/β

3.截止频率,鉴别频率

24.噪声,空间频率,㎜

5. X线量子噪声;增感屏结构噪声;胶片粒状性 6.主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综合评价法 7.光学传递函数(OTF),分辨力

8.诊断要求,物理参量,成像的技术条件,尽量减少病人受检剂量 9.系统

10.连续时间系统 11.齐次性,叠加性 12.空间周期。13.线对,LP/㎜

14.对比度法,傅立叶变换法 15.统计决策理论 16.金标准。17.多,好

18.二阶法,五阶法,多阶法

19.不同成像方法效能的比较,对不同测试者运用同一种成像方法的判断能力大小的比较,应用不同成像条件时对几位观察者的效能比较,比较数字X线成像系统后处理功能参数的不同作用

20.相同,相同。

五、简答题

1.试述扩散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答:由于扩散的原因,成像后物体中的每个点、每条线都会发生扩散。如图4-5所示,假设有三条线成像,成像后每条线都发生线扩散,最终的影像是这三条线叠加的结果。以中间一条线B为例,它的部分能量会分给旁边的A线和C线,而A线和C线也有能量分给B线。对于C线,它从两侧得到的能量比它给予两侧的能量少,最终的能量降低;对于A线,它从两侧得到的能量比它给予两侧的多,最终的能量升高;对于B线,则是一侧给的能量多,一侧给的能量少,两侧可能抵消,能量不变。综合到最终的影像上,扩散的效应是高能量降低,低能量升高,整幅影像的对比度降低。

2.试写出常用的影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答:1.对比度清晰度曲线图法;2.模糊数学评价法; 3.ROC曲线法。

3.试写出常用的影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答:1.RMS、WS; 2.调制传递函数;3.NEQ、DQE。

4.分析影响屏-片系统噪声的因素? 答:影响屏-片系统噪声的因素:

(1)由于X线量子“统计涨落”形成的量子斑点。

(2)增感屏对X线量子的吸收是随机的,且增感屏荧光颗粒的分布不均匀、大小不相等,都会造成影像斑点。由此形成增感屏的结构斑点。

篇3:Uhhzma医学影像学x线总结

1 X线特点

1.1 原发性肺结核

主要介绍原发综合征。本病本报本病初期, 多无明显症状, 以青少年患者为主。典型的病变在X线胸部平片可表现为哑铃状双极现象, 哑铃的一端为肺内原发灶, 另一端是同侧肺门和纵隔肿大的淋巴结, 中间为发炎的淋巴管。肺部原发结核病灶一般为单个, 开始时呈现软性、均匀一致、边界比较明确的浸润改变, 如果病变再行扩大, 则可累计整个肺叶。原发性肺结核随扩展和恶化, 可见原发病灶内出现不规则的透亮区, 大小不定, 形态不一, 边缘模糊。

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的最大区别在于纵隔淋巴结的肿大, 以右上支气管旁和隆突下多见。

1.2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早期平片上只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或呈细网影, 约3-4周后表现为两肺分布、密度和大小相近的弥漫性粟粒结节, 直径约1~2mm, 边缘清楚, 即所谓“三均匀”X线征。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粟粒状阴影则病灶趋不均匀大小不一, 密度有高有低, 分布以右上肺为主, 旧病灶多在上肺, 新病灶向下发展延伸。

1.3 继发性肺结核

病灶多发生在肺上叶尖后段、肺下叶背段, X线影像可呈多形态表现 (即同时呈现渗出、增殖、纤维和干酪性病变) , 可伴有支气管播散灶和胸腔积液、胸膜增厚与粘连。易合并空洞, 典型的结核空洞表现为薄壁空腔影, 内壁光整, 有时有液平;干酪性肺炎病变往往限于一个肺段或一个肺叶。初期病变呈毛玻璃样、弥漫性的炎性阴影, 其密度较一般肺炎的单纯渗出性阴影更高。在大块炎性阴影中隐约可见密度高的干酪性病灶。病变溶解后, 可在浓密的炎性阴影中出现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透明区。呈球形病灶时 (结核球) 直径多在3cm以内, 周围可有卫星病灶。晚期肺结核可见蜂窝肺、毁损肺, 常表现为两肺或一侧肺的广泛纤维性变、厚壁纤维空洞和沿支气管播散灶, 可发生由大量纤维组织和肺气肿所致的胸廓畸形、纵隔移位、膈肌下降、垂位心、垂柳状肺纹和胸膜增厚等种种不同影象。

1.4 结核性胸膜炎可表现为胸膜增厚、粘连、钙化。

在肺痨中, 空洞是非常重要一项X线表现。结核性空洞根据其形成的病理基础和X线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种。

1) 急性空洞:大片的干酪性肺炎迅速溶解而形成的空洞, 边缘不规则, 在一个区域内可为单发或多发;其X线表现为在大片的致密而较模糊的阴影中可见有不规则和不大清楚的密度减低的半透亮区域, 可为多发或呈多房样。

2) 慢性空洞:根据其发展阶段, 引流支气管的通畅情况和X线表现不同:

a.厚壁空洞:厚壁空洞大多见于增殖干酪或纤维干酪性病灶的早期坏死溶解阶段。X线表现为在一个大小不一、边缘清楚的致密阴影中央见有一个轮廓不甚规则、凹凸不齐的透亮区域, 环绕着一个较厚的壁。有时可见有支气管与之沟通。

b.薄壁空洞:在X线片上, 空洞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内层一较为光滑, 洞壁较薄, 大多为2~3mm厚, 且比较均匀, 其外层锐利, 可见支气管通入腔内。

c.张力性空洞:间断性梗阻可使空洞内有不同程度的滞留性积液。空气进入易而排出难, 可使空洞内气压增高而膨胀, 成为张力性空洞。其X线表现为空洞大, 呈圆形, 体积较大, 内壁光滑均匀。洞壁可以甚薄, 也可以较厚, 达4~5mm。空洞内往往有液平。

d.慢性纤维性空洞:慢性空洞往往伴有周围肺组织的纤维化牵拉, 以致使空洞的形态不光整规则, 有时可成为三角或斜方形。无论急性或慢性空洞都可引起结核病的支气管扩散, 在空洞附近, 同侧肺部或对侧肺部产生新的炎性播散病灶, 同时在慢性结核空洞的周围往往见有结节状结核病灶 (即卫星病灶) 和纤维改变, 大都有引流支气管与空洞相通。

2 讨论

对肺痨应防重于治, 即病防变。肺痨是因正之不足, 感染痨虫, 侵袭肺脏所致的具有感染性的慢性虚弱型疾患。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肺痨的唯一外因是痨虫感染, 内因责之于正气虚弱。病位主要在肺。

篇4:儿童大骨节病X线修复影像追踪

为了解决对大骨节病软骨坏死区,硬化(X线)灶属性的修复确切依据,笔者使用X线定点连续动态追踪观察儿童患者725例,总计分析片迹2万余张。从病因的探讨,治疗的研究,片迹影像的无常变化和患儿的不断发生,该病确系难治之症。患者掌指骨发病位居全身各骨关节之首约占88.6%。干骺端病变征像(X线)出现早于骨端,并且容易修复。骨端病灶变化缓慢。两部位或多骨病变,表示病情严重已日久之。骺线发生的早期闭合,骨的长度生长发育可能即告终结。现以多发部位手骨骼骺核等径前病变的X线基本变化规律,报告于下:

1 掌指骨软骨病变的动态修复规律

作者用X线记录追踪观察,患者掌指骨骺软骨病变X线修复具有一定规律。修复分为两个阶段;硬化修复阶段和骨修复痊愈阶段。硬化修复阶段,骨端、骨骺、干骺端和腕骨周缘病变软骨区出现各种形态的硬化不整、凹陷、囊样变、碎裂状、烟头征等改变。痊愈阶段是各种修复的增宽加厚或增大硬化阴影相互连结,骨节增长,骨关节面变完整光滑,骨纹理骨结构出现。X线表现金过程为软骨病变——硬化——增宽加厚或增大连结——骨节增长,骨关节面变完整光滑——经塑型改建硬化骨吸收变薄至完全消除——转化为基本符合人体力学要求的骨结构——骨纹理出现——骨痊愈。简化过程为软骨病变——硬化——吸收——痊愈。片迹还显示骨质有破坏,严重者不多见。发生部位多在与软骨相接的骨组织缘。X线表现为小梁骨组织——模糊——增粗——消除。病理性硬化骨亦有破坏。X线表现为硬化骨阴影密度减低——消除——骨纹理不出现,最终仍然是由病理性硬化骨的替代而告终结。

2 息儿掌指骨不同部位修复特征

2.1 患儿掌指骨干骺端软骨病变修复的X线特征及分型:骺板软骨深层近骨缘骨干侧成熟软骨细胞带受损害,先期钙化带模糊变薄、中断,随干骺周边的修复及成骨出现凹陷,及凹陷底部硬化的增宽加厚和加深,指骨节不断加长,经塑型、改建、吸收病理性修复硬化骨组织,转化为基本符合人体力学要求的骨结构——骨纹理出现——痊愈。X线不能如实地反映软骨的坏死,只有硬化修复才能显示改变,及维持时间的长与短,同时硬化可以不断地加宽增厚,这一期间软骨的病变吸收修复,可以为一次性(半年内)、持续性和反复性三种,表现在X线上为:①干骺端凹陷及底部硬化加厚阴影短期内(半年)一次性被吸收修复,骨纹理骨结构出现;②干骺端凹陷伴底部硬化增宽加厚,数月或数年内逐渐被吸收修复;③干骺端灶性硬化阴影数年内反复出现及吸收,或表现为分层性硬化线,骨节增长。

2.2 骨端软骨病变的转归及X线修复的分型:骨端软骨病变的X线修复层被认为很少见,或者认为多数是不可复性的。作者研究骨端病变的修复并不少见,而是持续性缓慢进行,同时具有一定规律和特征。

(1)骨端中心位小损害的修复:早期表现为模糊、毛糙,随后出现小的硬化,周边软骨内的继续成骨和修复而出现小凹陷,经吸收和改建逐渐恢复正常。

(2)骨端中心位较大损害的修复:早期表现为关节面的较大范围模糊、毛糙、不整,经修复和软骨内成骨变平直或出现硬化,再经塑型改建仍可变光滑。左右边角(平片)的继续成骨作用,平直的骨端出现较大凹陷,底部不同速度的修复,使凹陷变浅或加深,或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骨端不整及变形。终因骨端桡侧边角(平片)的成骨修复致凹陷逐渐缩小,尺侧刺状骨突亦随修复增粗,完成骨端骨性关节面的恢复。在此修复过程中可看到骨端局部的缺损及囊样变。

(3)骨端广泛性损害的修复:骨端近骨缘软骨广泛性变性坏死的修复有下列几种:①修复从骨端中心向周围进行。首先在骨端中心软骨损害处形成烟头征,随后烟头征两侧缺损区内出现点状硬化并逐渐增大连结,骨端损害处得到修复。②修复从骨端两侧损害处进行(平片)。骨端片迹两侧缺损处出现钙化灶,逐渐增大与骨性关节面相连,恢复骨端正常外形。⑧修复从骨端烟头征顶部进行,形成横行线状硬化,逐渐增粗与原骨性关节面融合,钙化被吸收恢复骨端外形。④骨端关节面参差不齐的损害修复。这些参差不齐主要是关节面各局部软骨的损害加上修复快慢的不同所引起,最终仍因桡侧成骨较快和尺侧缘刺状骨突的增粗及包绕损害处的软骨组织而逐渐得到修复。

2.3 骨骺周边软骨坏死灶的修复变化特征:骺核周边,软骨:坏死灶的修复,与其他部位软骨坏死灶的修复基本相同。首先是病理性的硬化修复,经过塑型改建骨的基本结构和骺外形恢复。骺软骨损害早者,X线修复常先出现线形硬化,或多发点状硬化,点状硬化若位同一直线连结,亦可形成线形改变,修复增粗出现扁平骨骺或燕形改变(为正常骨骺成骨之形态变化),两端(平片)侧向弧形连结,或软骨坏死区多方位弧形点状硬化增大连结,形成修复性环形骨骺。骨骺软骨损害晚者,局部成骨受阻,X线出现模糊、毛糙、不整,随坏死物的吸收、机化及周边的修复成骨,骨骺关节面中心或偏位局部出现缺损或凹陷及硬化,最后仍然是经过塑型改建,膜内成骨逐渐得到修复。

3 指关节增粗变形及骨骺形态改变

3.1 一般指关节增粗变形:早期主要表现为无炎症性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增厚,随指骨干骺闭合端周径的增大,和骨端(指骨远端)的增粗,关节面变光滑完整。但是,仍有多数儿童患者在干骺、骨骺、骨端X线改变情况下.关节周围仍不显示软组织的增厚和关节增粗。

3.2 典型指关节增粗变形:关节半脱位是典型指关节增粗畸形主要原因,而干骺端凹陷致关节半脱位增粗畸形者约占97.95%(96/98)。干骺端凹陷是骺板软骨病变致局部成骨受阻,及修复的不均衡,边角成骨较快而引起(平片)。

3.3 骨骺形态的改变:骨骺的形态改变,除因骺软骨的损害修复不均衡引起的碎裂状、环形骺及骨骺横径增宽(平片),局部缺损、凹陷等改变外,干骺端的凹陷仍然是骺核变形的主要原因。干骺端的凹陷,产生一种变形应力的作用和阻抗力,使发育的骨骺被嵌入凹陷内而发生变形出现锥形骺或马蹄形改变等。 

4 其它

4.1 儿童大骨节病掌指骨硬化影象的判定:大骨节病的诊断治疗,不能随意依据对X线硬化影象的破碎不整程度,作出病情加重(或严重)的判定。因为它不同于一般骨病,因受损伤、骨折、感染、溶骨等破坏引起的碎裂状改变,及骨块分离、骨缺损、骨关节面不齐、骨囊肿等改变。大骨节病病变发生在骺软骨深层(包括骺板软骨)近骨缘,X线不反映其软骨病变的轻重程度,只反映不同形态的硬化修复,和硬化骨被塑型、改建吸收变薄、骨纹理骨结构出现的痊愈过程,所以在X线诊断和疗效判定时应引起重视。

钙化是骨化的前驱。生物化学变化带来进行性的钙化和矿物质化,延伸至生发带或静止带以形成很多潮线。大骨节病生长软骨损伤后的X线修复,首先是密度增高的硬化改变,随骨髓腔血管和结缔组织的侵入,坏死灶被吸收移除和机化、钙化,由于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内始终保留有一定量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而发生膜内成骨,以及坏死灶间存活软骨细胞的增生性反应,出现不规则的软骨内成骨。骨端等部位缺损区碎、裂状硬化阴影的由小增大及连结等修复,亦是来自两方的修复作用。

4.2 儿童患者1~5掌指骨干骺端改变具有同等诊断和判定意义:第一掌指骨干骺端改变过去被强调有诊断特异性,第五指中节骨干骺端变异较为多见。这次作者研究连续片迹验证,硬化修复各时期的变化,拇指骨基节干骺端与2~5指中节骨干骺端;第一掌骨于骺端与2~5指骨基节干骺端的骨骺解剖摆布相同,病情变化及时间变化基本一致,未显示特殊表现。即指骨干骺端早期出现的模糊、毛糙不整,中期出现的凹陷硬化,和晚期凹陷硬化灶的被吸收修复征象,在同一病人同一时间1~5指骨的X线变化几乎完全相同。第五指骨中节干骺端改变具备上述特征(排除变异)者。

4.3 患儿指骨软骨病变与年龄的关系:分析4748例患儿手片,以3周岁为年龄段,干骺端改变随年龄段增大,病变修复两个阶段加快,硬化加厚,骨节增长,痊愈增多,X线检出率逐年下降。骨端、骨骺等部位改变,随年龄段增长,硬化修复增多增大,X线检出率增高,硬化骨的相互连结,骨端骨性关节面变完整光滑,痊愈修复增多。

篇5:Uhhzma医学影像学x线总结

一、名词解释

1、造影检查:

2、软X线摄影:

3、密度分辨力:

4、辉尽性荧光物质:

二、选择题

1、以下检查方法不属于直接引入对比剂方法的是

A、口服胆囊造影B、逆行肾盂造影C、子宫输卵管造影D、脑血管造影

2、下列碘过敏试验,相对可靠的是

A、静脉注射试验B、口服试验C、舌下试验D、皮内试验

3、下列不是通过肾排泄的是:

A、泛影葡胺B、胆影葡胺C、优维显D、伊索显

4、子宫输卵管造影的适应症是

A、不孕症B、确定输卵管阻塞原因和位置C、寻找子宫出血原因D、以上都是

5、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对比剂量最大不应超过:

A、90mlB、100mlC、110mlD、120ml6、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禁忌症是:

A、子宫结核B、子宫肌瘤C、输卵管阻塞D、生殖器官急性炎症

7、胃十二指肠造影的适应症下列哪项不妥:

A、急性胃肠道出血B、胃溃疡C、胃癌D、慢性胃炎

8、高千伏X线摄影的管电压是:

A、50KVB、70kvC、90KVD、120kv9、数字影像的主要优势不包括:

A、密度分辨力高B、空间分辨力高C、便于储存保管D、便于远程传输

10、影响像素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图像输出B、像素采样C、灰度量化D、标本分割

11、属于三维概念的是:

A、像素B、矩阵C、体素D、灰阶

12、SNR表示

A、分辨力B、信噪比C、对比度D、灰度值

13、下列哪项不属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A、对比度增强B、图像平滑技术C、图像锐化D、图像储存传输

14、不属于CR存储装置的是:

A、磁带B、磁光盘C、硬盘D、IP板

15、直接转换技术的DR应用的转换介质是:

A、碘化铯B、非晶硒C、非晶硅D、增感屏

三、简答题(可在试卷后面答题)

1、简要叙述常规法静脉尿路造影

2、简述胃十二指肠造影技术

3、简述CR成像原理

篇6:Uhhzma医学影像学x线总结

(一)宾大庆(璧山县中医院放射科

402760)

编者言:工作之余,在此总结平时遇到的一些病例,和大家一起学习。水平有限,望各位同僚指正。在此表示感谢!

在此说明一下:本文参考书籍(X线诊断学·第二版-荣独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病例一:内生软骨瘤

首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上图的X线表现:片中可以看到右手环指近节指骨基底部骨质破坏,其内可见沙粒状钙化影,且骨质欠连续。余未见异常。

据文献,软骨瘤又称内生软骨瘤,是一种常见良性肿瘤,好发年龄是20~30岁。好发于四肢短骨,其X线表现有:肿瘤一般为中心性生长,周围骨质菲薄,内可见数个小房,有沙粒样钙化,骨质多呈膨胀性生长。需与骨囊肿、神经纤维瘤病鉴别。

病例三: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软骨炎)

首先,我们一起来分析上图的X线表现:片中所见双侧股骨头骨质密度增大,其内可见小的低密度透光区分布,股骨头变扁塌陷。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线清晰可见(本例病人系外伤入院)。双侧髋关节亦受累。

据文献,股骨头坏死因其主要病理系股骨头血运受阻,遭受破坏而引起的头部骨质缺血,故多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需要与髋关节结核、克丁病、退行性关节病鉴别。

病例五:成骨肉瘤

首先,我们一起来分析上图的X线表现:片中所见左侧股骨近端(干骺端)骨质破坏,大部分表现为致密高密度影,周围软组织受累,坐骨棘可见瘤骨分布。

据文献,骨肉瘤是多见的恶性肿瘤,易发病于20岁左右,多发下肢长管状骨干骺端,其肿瘤性骨样组织为透X线的组织,其穿破软组织,形成软组织肿块,可出现各类骨膜反应。可分为溶骨性、成骨性、混合型三型。本例为成骨性骨肉瘤。成骨性骨肉瘤常发生于干骺端,以骨质增生为主伴轻度骨破坏。肿瘤本身和周围新生骨密度很高,边缘有时候呈毛刷状或针状。其在肺部的转移灶常表现为高密度的结节影像。

篇7:Uhhzma医学影像学x线总结

1 了解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特点, 掌握课程教学方法和重点

1.1 X线诊断课程教学特点

(1) X线诊断教学资料库[1]建设完备:X线诊断学属于形态学范畴, 单靠理论教学很难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因此需要完备的X线教学资料 (即教学照片) 供学生阅读, 但是现阶段我校的辅助教材很少, 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学生听得多、见得少, 理论和实际联系不上。虽然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解决了很多问题, 但是教学课件的应用需要相应的制作条件, 这给每位教师提出了难题。

(2) 对师资水平要求高:该课程内容多, 学时少, 要求教师不仅熟练掌握X线诊断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的临床知识, 还需具备X线诊断的全方位教学能力, 通晓教材内容, 能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合理安排课时。影像教研室教师需加强与解剖、内外科等教研室教师的交流, 为讲述各部位X线诊断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知识打下坚实基础。所以, 对教师的知识层次和知识内涵要求较高, 故年资较轻教师和资深教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也要求该专业的实验员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更好地协助教师讲好课。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 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1.2 X线诊断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

随着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 医学影像诊断发生了质的飞跃, X线的检查与诊断已不能满足临床疾病的诊断需求, 如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诊断已被CT和MRI所取代, 因此X线诊断学的教学重点及教学内容都要有所调整。所以在教学中, 首先要使学生掌握X线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检查方法, 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分辨正常与异常, 集合X线各种病理表现, 结合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逻辑推理, 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另外, 在各个章节中, 教学重点不同, 应以每一章的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讲解, 而对一些少见病的X线诊断, 可以不讲授或粗略带过, 使授课的主要内容更贴近临床实际。如在讲授“骨的感染性疾病”的X线诊断时, 重点讲授骨结核与化脓性骨髓炎。

2 激发学生对X线诊断的学习兴趣, 并认识X线诊断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2.1 激发学生对X线诊断的学习兴趣

要学好X线诊断学, 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因为兴趣是最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 是促进人们求知欲的强大动力, 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为了使学生重视X线诊断课, 首先要讲X线诊断学在当今医学领域中的地位和应用范围及其概况和发展前景等, 使学生树立专业思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部分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牢固, 存在担心X线对人体有危害以及担心学不好X线诊断等思想问题, 为此, 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X线诊断课, 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本学科专业性较强, 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所以在备课和授课当中, 要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多变性、衔接性、反馈性及趣味性等特点, 授课时教学语言要准确、明了、生动、形象、亲切、自然,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2 让学生认识X线诊断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X线诊断是医学影像诊断中最基本的诊断手段, 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对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等临床疾病的诊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一些临床医生对X线诊断学及其他影像诊断学成像技术基本成像原理和图像特点等不了解, 往往不能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 以致病情判断不准或贻误病情。如一早期胃癌病人, 做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是最佳选择, 而如果做腹部CT检查有可能发现不了病变。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懂得X线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 从思想上认识到影像诊断, 特别是X线诊断在临床医疗中的必要性。

3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3.1 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

X线诊断教学中需要大量的X线图片, 如果没有图像则很难较好地实施影像学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粉笔和黑板不能逼真地体现图像特点, 学生难以理解。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师可以通过在屏幕上直接展示和讲解X线图像,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影像诊断思维, 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效果、声像结合进行讲解, 这种直观的方法容易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消化系统胃肠道正常X线表现时, 可播放胃肠道造影的动态图像, 使学生对胃肠道管壁、官腔、黏膜及蠕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采用胶片进行X线诊断实践教学的同时, 可利用网络补充最新的片库资料, 供学生开拓视野, 增强学习兴趣, 达到教学目标。

3.2 开通教学微博,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新浪微博组建该门课程的“X线叽歪地”微博, 要求每位学生到新浪上申请微博, 通过“关注”方式加入“X线叽歪地”微博。安排学习委员担当微博管理员, 主要负责整理微博信息, 包括学生对不同问题的答复以及提出的新问题等, 最后分门别类汇总反馈给任课教师, 或任课教师直接参与微博互动。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 我们发布六大讨论主题, 共有502人次参加讨论, 根据了解, 有一部分参与者并非本班学生, 而是一部分活跃在临床一线的临床医生和高年级同专业学生。比如在讨论原发性肺结核X线诊断时, 大家提出不同的影像特征看法和引起病灶发病的各种机理, 并且结合临床经验给出一些诊疗方案, 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 通过查找资料, 继续在微博上发言, 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相关知识得到了丰富和加深。

3.3 通俗易懂的比喻和来自生活常识的贴切对照,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授课中教师运用形象贴切的比喻, 能让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如在讲解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中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和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特点分别是“三均匀”和“三不均匀”, 可根据这两型结核不同的发病机制, 运用生活中较常见的事例进行讲解。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是由于大量结核杆菌一次或短时间内数次侵入血液循环所引起, 而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是由于较少量的结核杆菌在较长时间内多次侵入血液循环所造成, 所以我们把它们比喻成在一块地上播种的种子, 由于播种的量、时间及次数不同, 收获的苗的分布、大小及高度就不一样。这就对应于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三不均匀”, 使得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化。

3.4 重视临床影像诊断的方法, 提高X线诊断技能水平

临床影像诊断思维的培养, 在影像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脱离了诊断思维, 影像诊断学就会变成简单的看图说话。根据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 由于开设的临床课程少, 临床实践更少, 对于如何根据影像资料结合临床相关知识诊断疾病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 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影像诊断思维的培养, 否则学生对于“同病异影, 异病同影”的影像学特点会感到无所适从, 对疾病的鉴别诊断难以掌握。如在讲授支气管肺癌X线表现时, 通常要求学生从观察影像的基本征象开始, 分析病灶的部位、数目、形态、大小、密度、边缘、病灶周围组织情况等表现, 然后考虑哪些疾病有此类表现, 如结核球、炎性假瘤等, 列出鉴别诊断, 再分析细微征象, 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 最后综合所掌握的X线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作出判断, 并给出建议。在教学中对学生影像诊断思路的培养可使学生对X线诊断知识的学习不限于死记硬背, 而能活学活用, 从而尽快掌握诊断技巧, 适应临床工作。

通过实施以上方法,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对X线诊断学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能发挥主动性、能动性。今后, 我们还应不断探索、总结, 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8:多发性软骨瘤病X线影像表现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42-02

多发性软骨瘤可发生于髓腔、皮质及骨膜,以髓腔多见,也称内生性软骨瘤。此次搜集、整理病理及临床病理证实病例20例,总结归纳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进行研究分析,针对X线表现及骨骼受累情况进行分型及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0例,其中16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7-52岁之间,病程1-10年。12例手指增粗,5例脚趾增粗。肢体畸形及趾指畸形8例。骨性肿块10例。单侧发病者18例,右侧10例,左侧8例。双侧发病者3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畸形。

2 结 果

本组受累骨160处,122处短管状骨,占总数的75%,74处掌指骨,40处跖趾骨。18处长管状骨,其中4处股骨,5处肱骨,尺骨2处,1处胫骨,1处桡骨。另外扁骨14处,其中肋骨9处,髂骨3处,肩胛骨1处。单存手足发病15例,伴有四肢及扁骨发病6例,4例双侧发病。X线表现为骨髓腔内膨胀性囊状透亮区,骨干不同程度的增粗,骨皮质变薄,18例病灶内见斑点及斑片状钙化,病灶周围可见硬化边的16例。

3 分 析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是在骨骼发育过程中,部分骨骺板错置,致使一些骺软骨不能进行正常的骨化,一些软骨块集中在干骺端且逐渐长大而形成。肿瘤由软骨细胞及软骨基质组成,软骨细胞较少,细胞及细胞核均较小,一般为单核,双核极少见。内生软骨瘤病1899年最先由奥利尔(Ollier)描述,因此又称为Ollier病,实际上它是软骨发育障碍和肢体畸形的多发性软骨瘤,无家族性和遗传性,病因不明。多发性软骨瘤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容易累及软骨内化骨的骨骼,以四肢长骨及手足短骨最为多见,其次好发于椎体、骨盆和肋骨。此病虽有单侧肢体发病趋向,但大多数累及两侧,且以一侧为主,并无遗传性。此病由于发病部位及范围不同,其症状和体征也各不相同。主要取决于肿瘤发生的部位及肿瘤所在局部肢体畸形,发生于手部的可表现为手指的增粗、变形,有的可达到上臂的粗度,手部肿大如头部一样。发生在尺骨时,由于尺桡骨生长速度不均可导致前臂畸形,尺骨严重缩短,远端呈圆锥状,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向尺侧倾斜,桡骨远端向后外方弯曲。发生于股骨及胫腓骨者,两下肢长度不同,可相差10-25厘米左右,出现跛行及足趾增粗现象。如导致股骨及胫骨发育障碍时,可引起膝外翻畸形。发生在脊柱者,可导致脊柱代偿性侧弯。发生在骨盆时,可导致骨盆倾斜畸形。一般情况下,达到成年以后肿瘤便停止生长。少数可伴有疼痛或病理骨折,大約有5%的病例恶变为软骨肉瘤。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多发生在髓腔,单纯发生在骨皮质及骨膜者较少见。本组14例发生在髓腔,7例为混合型。14例病例发生于短管状骨,同时累及长管状骨及扁骨的病例7例,指趾骨畸形的10例。此病发病越早,就越容易造成肢体及关节畸形。部分患者可伴有软组织多发性血管瘤,这种改变又称Maffucci综合征,骨骼的病变和血管瘤同时发生,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没有遗传性,病变范围较广,可累及软骨化骨的骨骼、扁骨,但很少累及腕骨、跗骨。血管瘤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少数为毛细血管型,多发生于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少数发生在粘膜,结肠系膜等处。泛发型(Ollier氏病)除侵犯短管状骨外,同时也可侵犯长管状骨、不规则骨,导致软骨发育不良,同时伴有畸形,这种征象的形成,对此病的预后评估以及治疗提供了依据。

本组病多发生于7-52岁,20例中160处骨骼受累,管状骨受侵146处,占总数的90%左右,而122处短管状骨受侵犯,约占75%,其中以手足短骨最为多见,发病范围各不相同,可侵犯单侧手或足的一个或几个指趾骨和相应的掌骨及跖趾骨,有时也可同时侵犯长管状骨及扁骨。此组病例14例单发于手、足,累及四肢及扁骨7例。本病因发病部位不同表现不一,少有疼痛或病理骨折。病变累及骨增粗,可扪及骨性肿块,表面光滑。严重者可见突出肿块的形成,呈球样,关节活动受限,并形成关节畸形。侵犯前臂及下肢者可导致尺桡骨弯曲,膝外翻及跛行。X线表现:通常情况下X线检查发现的患者较临床检查发现多。①长管状骨的改变:病灶多侵犯干骺端,发病范围较小时,可变现为范围较为局限的囊状及条状低密度区,发病较就范围较广时,干骺端病灶表现为条状透亮区,也叫软骨柱,与骨干长轴呈平行状态,干骺端膨大呈喇叭状,病灶内有时可见较粗的骨小梁分隔,并可见长条状及片状钙化或骨化影,扩张的干骺端可同时伴有弯曲畸形,边缘可有硬化现象。成年患者病变停止生长,由骨质代替,残留梭形或者蛇头形畸形。②短管状骨的改变:发生于指趾骨的近端,发生于掌跖骨的多位于远端。典型改变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不规则形的透亮区,边缘光滑,部分边缘有硬化边,局部骨皮质变薄,严重者可穿破骨壳突入软组织,可见乒乓球样突出影,常见散在或大量的钙化斑,病变可广泛累及骨干、干骺及骨骺的全部,可向骨的周围膨胀生长,甚至形成骨壳缺损。常见于同侧掌指骨,并有偏向一侧生长的倾向。③扁骨的改变:发生在骨盆时,可导致骨盆倾斜畸形。一般情况下,达到成年以后肿瘤便停止生长。少数可伴有疼痛或病理骨折,大约有5%的病例恶变为软骨肉瘤。因本组病例随访较短,未见恶变病例。手足短管状骨发生边界清楚的髓腔内膨胀性骨质破坏,内见钙化,病变侵蚀骨皮质内面,边缘呈花边或波浪状硬化边是内生性软骨瘤的典型X线表现。

参考文献

[1] 曹来宾.实用骨关节影像诊断学[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8:359-361.

[2] 过邦辅.骨关节肿瘤[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95-100.

篇9:Uhhzma医学影像学x线总结

关键词:不典型肺结核,X线,影像学,临床特点

肺结核是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肺结核的发病率有所升高,肺结核患病人数有所增多,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对于肺结核的好发部位多为上叶尖后段或者下叶背段,目前上述好发部位不太多见,而非好发部位、不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的较为多见。本文选择100例不典型肺结核X线影像进行分析,探讨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患者均为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就诊病例,共100例,上述患者男68例,女32例,年龄最小为14岁,最大为64岁,平均年龄为33.8岁;所选患者的病程最短为7 d,最长为21年。上述患者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患者痰液结核菌检查显示阳性;结核菌素实验为++;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肺部X线检查提示改善明显;纤维支气管检查证实;对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提示肺部结核;手术后病理组织检查提示肺部结核,所选患者局部上述一项或者几项情况。所选患者中,32例患者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乏力;24例患者表现为咯血及盗汗;22例患者表现为胸痛;78例患者表现为胸闷及气短。44例患者没有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或者临床症状表现轻微。所选患者中,72例患者有肺部体征表现的显示呼吸运动减弱,肺部叩诊显示浊音,听诊提示呼吸音减低、湿罗音,患者胸廓可凹陷,患者出现肋间隙变窄,患者出现气管移位。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行胸部X线检查,分别行胸部前后位及侧位方向摄片,对所摄片进行复查,综合患者的胸部X线摄片结果进行分析,部分患者同时结合透视结果进行综合观察分析。

2 结果

(1)病灶部位分别情况:所选患者中,病灶在肺的右上叶共有36例、病灶在肺的右中叶患者共10例、病灶在肺的右下叶共18例、病灶在肺左上叶的患者共34例、病灶在肺的左下叶患者共16例、病灶在右肺门患者共12例、病灶在左肺门患者共6例、病灶在上纵膈患者2例。(2)病灶形态观察:14例患者肺门外或者下方显示肺纹理紊乱、模糊或者有结节;22例患者表现为纵膈及肺门肿块;10例患者表现为两个肺有多发结节;24例患者表现为下肺野有小斑片状阴影;20例患者表现为中舌叶或者下叶有大片状阴影;8例患者表现为直径超过4 cm的肺内肿块。

3 讨论

研究认为,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影像学表现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是不合理应用抗结核药,结核杆菌产生了耐药性;患者应用了糖皮质激素类药或者使用了免疫抑制剂等;患者年龄偏大,为老年患者;患者除了有结核感染外,同时合并了其他感染。上述因素可导致患者的X线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多在非好发部位出现不典型的X线表现,增加了诊断难度,如果对不典型肺结核X线认识缺乏的话,容易导致误诊,影响早期有效治疗[1,2]。根据本文对100例不典型肺结核X线影像学观察结果,本文认为在对不典型肺结核X线分析过程中要和周围型肺癌、恶性淋巴瘤、肺转移瘤、多发肺部脓肿、肺炎、癌性空洞等进行鉴别。与周围型肺癌鉴别中,肺结核瘤周围纤维包裹,边缘清晰,而肺癌周围无纤维包裹,边缘模糊。与恶性淋巴瘤鉴别时,要借助于生化检查进行鉴别[3,4]。与肺转移瘤或多发脓肿鉴别时,要紧密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同时要做好与肺炎的鉴别。综上所述,了解不典型肺结核X线影像学特点有助于不典型肺结核诊断,利于早期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陈斌.试述肺结核不常见的X线征象分析与诊断.中外医学研究,2013,30(3):53.

[2]张平,李朝兰,陈华锋.2002-2011年宜宾市某监狱羁押人群肺结核患者发现情况分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09(2):765-767.

[3]张海琴,程齐俭,陈聆,等.吸入治疗缓解以肺不张、肺部团块为影像表现的尘肺症状.临床肺科杂志,2013,11(3):1945-1947.

篇10:Uhhzma医学影像学x线总结

【关键词】 X线:放射科,数字化影像技术

放射影像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医学影像已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为放射科普通X线摄影开辟了新纪元。X线摄影技术数字化是传统X线摄影的重大突破,放射影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临床医疗工作中,解决了临床诊断,提高了X线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更高的要求,如CR,DR,CT,MR,介入等技术系统,信息发展,X线技术人员随着数字化的到来,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型医院, CR, DR, CT,MR介入等技术已经普及,所以迫切需要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更新的技术,并提高工作量和摄影拍片质量,使X线照片质量稳步提高。

数字化影像包括: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CR)、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数字化胃肠机,为90年代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它以数字化的方式采集、储存、传输和处理图像。本文就我院2010年5月至11月间的数字化影像及医学影像存储的应用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6 937例次门诊及住院经数字化检查CR7 508例次;DR 8 158例次;数字化胃肠机摄片1 271例次。

1.2 影像质量的评判 按投照部位的显示情况,满足诊断要求程度和有无人工伪影等综合判断,分为优(影像清晰,位置合适,无人工伪影,完全满足诊断要求),良(影像欠清晰,位置欠佳,可见人工伪影,可以满足诊断要求),差(影像不清晰,位置不合适,有人工伪影,勉强或不能诊断)三类。

2 结果

16 937例次数字化摄影中,CR检查7 508例次;DR检查8 158例次;数字X线胃肠机摄片1 271例次。影像质量为优16 891例次,占99·72%,其中8 158例次DR片全部为优等片,良46例次,占0·27%。均为CR照片中有人为的伪影;其中33例次如同穿着毛线衣样,13例次影像如同磨玻璃一样。差9例次,占0·05%。7例为在数字X线胃肠机作静脉肾盂造影的造影平片,肠道准备不充分,肠内容物多,影响照片质量,2例为床边(CR)照片部位无包全,要重照。

3 讨论

3.1 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的应用

3.1.1 传统的X线照片受多种因素影响,废片率远远超过了2%的允许范围。我科近两年统计,优等片平均只有40%~45%。因为,DR与CR及数字X线胃肠机的共同点都是将X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影像信息,对X线的反应在全部范围内都是线性的。因此,所得影像对比与曝光水平无关,易于处理成最佳对比、亮度和影像细节。自实行全数字化影像以来,大大地解决了放射科照片质量差的老大难问题,优等片达到了99·72%以上。

3.1.2 鉴于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所具备的许多优点,数字化X线机必然取代非数字化X线机,近几年来,国家有部分院校开设影像技术大专班,教育层有了较大提高,但与X线成像技术数字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要想适应这一变化,增强自身努力,提高教育层次也是必由之路,要普及影像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研究生教育,这是今后发展的方向。随着基础X线技术的发展, CR成像系统进入医院,在CR系统中可直接将影像检查数据,病人资料及暗盒上的编号结合在一起,每当一幅影像在处理时,放射技术人员可继续进行下一幅影像的拍摄,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时间,使得工作更加有效,这样减少了病人在检查中等候时间,而且可选配一个或多个远端操作面板,系统标准配置在线存储多幅影像功能,可十分方便地将影像信息传送至网络中任何需要的终端,可选择在CR系统中监视影像或直接传送数据至激光打印机,诊断后处理工作站或存档数据库。

3.1.3 X线数字化摄影采用了强大的现代化计算机后处理功能,摄影一次成功率大大提高,避免了重复摄影,X线数字化摄影实现了数据库管理,患者的影像信息被存储,可随时查询和影像比较,同时患者可自带照片和诊断报告,X线数字化摄影技术为医院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奠定了基础。X线数字化摄影技术系统较于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有以下优点: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如测量(大小、面积、密度)局部、对比度转换,具有高灵敏度,空间频率处理。协调处理、时间减影、能量减影、体层伪影抑制,动态范围控制等。

3.2 PALS系统的临床应用

3.2.1 数字化医学影像诊断数字化医学影像是PALS应用的基础。PALS是以计算机为中心,将所有患者的信息数字化处理,便于对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所作的检查作前后纵向对照、或对同一患者用不同检查设备(包括CT ,B超、胃镜等)所取得的图像作横向比较[’],更有利于患者得到最高的诊断治疗效益 .满足了诊断报告的快速存储、检索及日常工作量和综合信息的统计工作。

3.2.2 无胶片化管理放射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就是普通胶片的储存和管理。利用PALS可以加强对这些影像资料的存储、管理和查询等功能,可远程会诊,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 唐东生. 中国现代医用X线设备产业发展回顾[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 (01) .

[2] 季志民,殷衡基. 探讨X线数字化影像系统在体检中的应用与发展[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9, (04) .

[3] 方华. 更快使用数字化放射图像和加速诊断进程乃当务之急[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9, (01) .

上一篇:军训晚会开场白下一篇:赠秋月叶相士,赠秋月叶相士文天祥,赠秋月叶相士的意思,赠秋月叶相士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