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2022-07-14

第一篇: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音乐教育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关于音乐教育中儿童的社会性表征描述

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系 王丹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位置,而其实践层面的研究也成为幼教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关于音乐是儿童教育的载体与手段,以及音乐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者已经做了一定的分析与诠释。随着快乐音符音乐课程实践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音乐教育中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呈现出独特表征,再此进行描述、分析与探讨。

(一) 音乐教育中儿童的交往表征

个体的社会性是在与周围人群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个体的早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儿童的交往表征体现在儿童与他人交往机会的多少,以及交往方式、交往性质、交往经验等,这会对其一生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音乐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满足人的交往需要。人们可以通过音乐彼此沟通并近而建立感情上的和谐关系。这一点已为人所知。成人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的音乐交往,可以给儿童提供大量人际交往机会和经验。因此,教育者也应有意识地利用音乐教育活动来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案例一《小马》(《快乐音符儿童音乐潜能开发课程》小班上学期)

教师首先给幼儿讲一个故事:有一匹小马住在美丽的大草原,贪玩的小马只顾在草原上玩,忘记妈妈的话,到天快黑才想起妈妈,它赶快回家,可是妈妈不在家,它想妈妈一定很着急,于是赶紧穿好衣服去找妈妈。小马找啊找啊没找到,它有些泄气了,这是碰到了老牛,老牛说:“你唱着歌儿找妈妈,一定能找到的!”小马听了老牛的话,信心百倍的唱到:我是快乐的小马,高高兴兴找妈妈,翻过山,越过河,定能找到好妈妈。

然后,引导幼儿按节奏说儿歌 ,第二遍念儿歌时,教师引入小动物名称,帮助幼儿掌握节奏,如小兔、小猴等。同时按乐曲节奏作出小动物的动作,掌握节奏。接下来,教师做小马,小朋友做小动物,跟着音乐进行游走活动。教师手拿呼啦圈做小马,待到间奏时候走到一名幼儿身边和做动作。幼儿成半圆状围在教师身边。教师给部分幼儿发呼啦圈当小马,其他幼儿做小动物。让幼儿跟着音乐找妈妈,其他幼儿做小动物帮助小马。在这个活动中,幼儿有着较多的与他人进行音乐交往经验,那么,他就有机会学会使用类似歌唱或类似舞蹈的方式来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和微笑,并且愿意帮助他“找妈妈”。

从这个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着大量类似经验的儿童,也就更喜欢与老师,同伴一起从事音乐活动。另外,这些孩子还能学会邀请他人一起从事音乐活动的方式来对被邀请者表示好感。再大一些,他们还能学会批评和赞美,学会自己组织演出等等。比如,《小马》的延伸问答游戏:大家一起说儿歌。说到儿歌最后一句时跑到一个小朋友面前问:“妈妈在这儿吗?”。另一个小朋友说:“不在,我和你一起找吧!”。“好的”然后站到队尾,继续游戏,当找到妈妈时最后一个小朋友说:“妈妈在这里,”与排头小朋友相拥抱,游戏结束。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儿童能够在上述种种音乐活动中得到社会交往的机会。同时,再这些积极的音乐交往活动中,儿童与人交往的需要和信心也得到了不断的加强。

(二) 音乐教育中儿童的合作表征

合作表征是指与人配合,与人沟通,共享空间的能力表现特征。音乐活动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与环境,使儿童的合作协调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下面试就韵律活动和乐器演奏活动为例进行论证。

(1) 韵律活动中的合作协调能力

韵律活动中的合作协调主要是指运用动作与人配合,沟通,共享空间。构成韵律活动中合作协调能力的基础主要是:动作关系的判断,协调能力;情感关系的判断调节能力;空间关系的判断调节能力。

案例二《小豆芽芽》(《快乐音符儿童音乐潜能开发课程》小小班下学期)

教师请幼儿先听一遍《小豆芽芽》的音乐,边听音乐边讲故事。然后,老师问,小豆芽长的什么样子?小朋友们有没有见过?教师和幼儿讨论小豆芽都是这么钻出泥巴的?都有哪些动作?接下来,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小豆芽的生长过程。请一位小朋友跟随音乐做出他捧想象出来的小豆芽睡觉、生长与钻土的动作。如妞妞小朋友做的是两手并拢向上做钻钻泥巴的动作,大树小朋友两手打开做露出小脑袋的动作等。然后,教师反馈妞妞小朋友和大树的动作,然后其他小朋友一起模仿。儿歌结束时,小朋友自由选择伙伴,两人一组,共同完成一个小豆子的造型:有的双手相握高高举起,说这是“房子豆”;有的抱在一起,说这是“金豆儿”等等。最后是豆豆种植园环节,教师运用两张大白纸粘贴起来,中间剪了四个洞,然后当成一个土壤的纵切面的小舞台,小朋友蹲下来,就在那个小洞中漏出了小小脑袋瓜,做生长的动作时就钻出了土里。

儿童日常交往的对象主要是照看他们的成年人。在与这些成年人的交往过程中,儿童已经发展起了最初的交往欲望和交往能力。但对于与韵律活动直接有关的合作协调能力来说,幼儿的这些发展只能说是一棵上未发芽的种子。真正的发展一般来说是在教育者有意识的培养下才获得的。如上述的《小豆芽芽》的案例中,在教师设计的小豆芽生长的情景下,孩子能很快学会小豆芽“找伙伴”的韵律游戏。他们会通过观察对方的脸部表情和体态表情,判断对方是否可以成为共同合作的伙伴;他们能学会用做相同的动作的方式来与同伴相互协调;他们也能学会有许多人共同活动的情况下,自己找一个比较空的地方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与他人相撞。这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合作表演“小豆芽”的经验。因此,他们的合作协调的意识越来越明确,合作协调的技能也越来越熟练复杂了。他们能主动追求和同伴一起律动的快乐。他们能够完全不借助语言而迅速地找到共舞的伙伴,而且能够对人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不挑剔和拒绝任何邀请。我们在《小豆芽芽》最后一个环节——豆豆种植园环节,他们能学会在活动场地狭小和场内有障碍物等情况下,自由地做动作和移动。他们能够在许多小组共同活动的情况下,不仅照顾到与组内同伴共享空间,而且也能照顾到组合与组合之间的空间和谐。

(2) 乐器演奏活动中的合作协调能力

乐器演奏活动中的合作协调主要是指在演奏过程中注意倾听自己,同伴,集体的演奏,并努力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声部的演奏都能服从于整体音响形象的塑造要求。构成乐器演奏的合作协调能力的基础主要是:对歌重音相关系(个人演奏音响,声部音响,整体音响)的倾听,判断,调节能力。

案例三《多彩的树叶》(《快乐音符儿童音乐潜能开发课程》小班下学期)

教师先讲一段故事:

从前有一棵漂亮的树,树上长着五颜六色的叶子,风轻轻的吹过,各种颜色的小树叶都轻轻摇摆,发出好听的声音。好像在开一个盛大的音乐会。(A段)听,蓝色的叶宝宝的撞小撞钟,当-,当-„„(B段)绿色叶宝宝打着三角铁也加入了进来,(A段)还有拿着响板的红色叶宝宝和(C段)拿着手铃的黄色叶宝宝„„各种颜色的叶宝宝都带着自己的小乐器来进行演奏了,可真动听呀!

然后,教师和幼儿讨论刚刚故事中小树叶都做了什么?接下来教师请幼儿自行选择小乐器跟随音乐进行稳定拍的练习。熟悉音乐节奏和小乐器的演奏方式。 教师请幼儿按照乐器分组,请用相同乐器的幼儿带上相同颜色的树叶头饰。(红色树叶的用小响板、绿色树叶的用三角铁等)教师用手势和言语提示幼儿的小乐器一个个进入音乐。教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提示,红色的叶宝宝开始演奏了,现在黄色的叶宝宝也加入了进来等。最后,幼儿跟随音乐,教师讲述音乐故事,幼儿根据教师言语提示进行合作表演。活动结束后,幼儿将音乐和小乐器放在音乐区,自行游戏表演。

我们知道,小一点的孩子几乎很少得到集体演奏活动的经验。但与之有关的经验,如与成人一起玩奏乐游戏等,可以养成儿童对他人演奏活动的初步注意,以及初步的与他人相一致的意识。在《多彩的树叶》这个活动中,我们观察到孩子能够学会在演奏时与大家一起整齐地开始和结束;能够初步学会理解简单的指挥手势,并及时地按指挥意图做出正确的反映;能够初步体验到合作协调的愉快,愿意在演奏活动中用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与他人沟通、配合,如在蓝色也宝宝演奏时,指挥者(教师)与小撞钟演奏者(扮演蓝色叶宝宝的幼儿)都能面带微笑,相互注视,并将身体左右摇摆、并不时用眼睛互相看并互相点头,表示更乐于接受对方。

集体活动结束后还可以活动区活动的延伸,幼儿能进一步学会:在许多声部合奏中主动地关注整体音响的协调性,如全体叶宝宝共同演奏的环节,每个幼儿都会关注整体的效果进行自己的演奏;能迅速理解指挥手势并积极准确地作出反应;如果有的幼儿在担任指挥,能以明确的手势对演奏者做出指示,能以脸部表情和体态表情与演奏者进行积极的情感沟通,以唤起全体参加幼儿的合作表现热情。

(三) 音乐教育中儿童的秩序表征 音乐活动是一种有秩序的社会活动,它要求参加者学会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活动,同时也要求参加着明确认识并自觉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音乐教育中的秩序表征表现为:学会遵守音乐活动的常规;初步养成对作品负责,对观众负责,对乐器、道具、和其它有关设备负责,对活动场地负责的基本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表现等等。

案例四《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快乐音符儿童音乐潜能开发课程》中班下学期)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与美妙的音乐相融合,音乐的美感与音乐活动常规和谐并存。

第一,导入的常规。教师带着孩子做划船的动作,一边脚步上合着三拍子的稳定拍进入场地。然后坐在自己的常规位置上。导入活动一般是用辅助的方法引导孩子进入活动状态。所以,选择三拍子是为新学内容作铺垫,并且做划船动作提示孩子,课堂的内容是和水与船有关的。

第二,感受环节常规。教师出示挂图,带领幼儿一起学习古诗,体会古诗意境。教师和幼儿根据挂图对古诗进行简单分析,讨论古诗表达的情感。聆听音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受音乐的意境和美感。跟随音乐尝试歌唱古诗。教师先做示范或上下句对接熟悉歌曲旋律。简单介绍一下3/4拍子。教师可用小鼓敲击,让幼儿感受3/4拍的音的长短。 总体说来,感受的常规就是:故事或意境——稳定拍——节奏——旋律——综合的模式进行。其中特别强调稳定拍的常规练习应作为一个重点,因为很多老师遇到教授音乐的难点,往往就出现在这里,缺少拍子的常规练习,所以后面的节奏旋律等环节无法进行,或者效果不理想。

第三,表现表达环节常规。待幼儿熟悉节奏后,请幼儿用小乐器跟随音乐进行3/4拍的演奏。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根据古诗内容尝试用动作表现古诗意境。跟随音乐进行律动。将幼儿分成伴奏组和表演组,进行歌表演。表现和表达常规根据侧重点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常规练习方式,比如律动表现,重点在空间与动作的练习,而节奏乐表现,重点应落在乐器的取放和演奏技法的常规练习。

第四,过度环节常规。一个课的好坏,过度环节设计与实行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个活动,很多精彩之处都体现在过度环节这些细节上。比如,从感受环节到表现表达环节的过度,教师就用这样一首儿歌进行“滴答滴答开飞机,滴答滴答开飞机,滴答滴答开飞机,滴答滴答开飞机;滴答滴答轰轰,滴答滴答轰轰,滴答滴答轰轰,滴答滴答轰轰;滴答滴答睡着了,滴答滴答睡着了,滴答滴答睡着了,滴答滴答睡着了……”教师讲速度不断地变化,最后“滴答滴答睡着了”一句,大家闭眼睛,安静地休息一会儿。然后,教师又带着幼儿边做边唱“滴答滴答坐好了,滴答滴答坐好了,滴答滴答坐好了,滴答滴答坐好了。”这样,孩子就很自然地知道,这是“休息”时间,然后要进行下一个环节了。这样,有利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兴奋点较集中,教学效果当然也就会更好。

第五,延伸环节常规。比如,将音乐和小乐器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由律动,根据音乐进行古诗词意境的绘画活动,鼓励幼儿家长和幼儿一起伴随音乐吟唱古诗词等等。其中,重点应放在对乐器、道具、和其它有关设备负责,对活动场地负责的基本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表现等等。幼儿在这方面的发展,是教育者有意识地加以培养的。而且这种培养应该和当前儿童教育的全部课程与活动整体地联系起来设计和实行。另外,教师自身的态度、行为榜样和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行为习惯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作为发展儿童的社会性能力的载体,是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可操作性的优势的。我们应该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使我们的孩子们成为这样的人:他们不但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而且在观念上和行动上,也能很好地把音乐教育当作与他人平等友好交往的方式与机会,并且,在其它领域中也能表现出很高的能力。

第二篇:上海2017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____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2、下述不属于教育家杜威的教育观点是()。 A.教育即生活

B.教学应以经验为基础 C.教育即生长

D.教学应以课堂为中心

3、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4、()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 A:科学 B:艺术 C:文学 D:健康

5、—____ the car seat.It’s wet.—Thank you for telling me. A:Touch B:Feel C:Hand D:Sense

6、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7、小陈并非既懂英语又懂法语。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下述哪项断定必定为真? A:如果小陈不懂法语.那么他一定懂英语 B:小陈懂法语但不懂英语 C:小陈既不懂英语也不懂法语

D:如果小陈懂英语.那么他一定不懂法语

8、根据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____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9、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__。 A.宋代以后 B.春晚战国 C.明清时代 D.隋唐时代

10、教师只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而不发表任何评论的倾听是__。 A.介入型倾听 B.非介入型倾听 C.身势倾听 D.非语言倾听

11、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 A:课文 B:习题 C:目录 D:图表

12、____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付。 A:劳动 B:学习 C:努力 D:操作

13、技能是按照规则、程序、基于练习而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动作的能力,下列与技能的三种类型不符的是__ A.身体协调能力 B.智慧能力 C.元认知技能 D.自主能力

14、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发展他们的个性,增进他们的个人价值的教育观点是__。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15、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是____ A: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 B:非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 C:正式教育的主要标志 D:非正式教育的主要标志

16、问题解决的“试误说”的奠基人是__。 A.桑代克 B.苛勒

C.纽厄尔和西蒙 D.布鲁纳

17、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A:4小时 B:3小时 C:5小时 D:3小时半

18、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__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1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A:导生制 B:学分制 C:走班制 D:分层教学

2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21、自下而上的迁移被称为() A:正迁移 B:垂直迁移 C:负迁移 D:水平迁移

22、创建于河北省滦平县山区。 A:流动幼儿园 B:巡回辅导班 C:游戏点

D:儿童游戏场

23、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24、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____ 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 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

25、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提高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是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____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能动论

26、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A:一般化 B:具体化 C:分化 D:泛化

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__ A.洛克的“白板”论 B.高尔顿的血统论 C.柏拉图的三等论

D.基督教的“原罪说” 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2、我国法律规定,中学生的身份是() A.国家公民

B.国家和社会未成年公民 C.国家和社会的成年公民 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E.接受教育的成年公民

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__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4、公司规定.将全体职工按工资数额从大到小排序。排在最后5%的人提高工资,排在最前5%的人降低工资。小王的工资数额高于全体职工的平均工资,小李的工资数额低于全体职工的平均工资。如果严格执行公司决定。以下哪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I.小、王和小李都提高工资Ⅱ.小王和小李都降低工资Ⅲ.小王提高工资:小李降低工资Ⅳ.小王降低工资:小李提高工资 A:I、Ⅱ、Ⅲ和Ⅳ B:仅仅I、Ⅱ、Ⅲ C:仅仅I、Ⅱ、Ⅳ D:仅仅Ⅲ

5、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6、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际

7、下列关于作家的作品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于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

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陈白尘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

C:孙犁的《荷花淀》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的长篇小说 D:《一代风流》、《红旗谱》、《李自成》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分别是杨沫、王愿坚、杜鹏程的作品

8、室内环境的创造不仅仅是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设备,更重要的是把室内环境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反映了室内布置的()原则。 A:教育性 B:主体性 C:创造性

D:美观、经济

9、一个小女孩看到“夏景”说“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这个小女孩的想像是____ A:经验性想像 B:情境性想像 C:愿望性想像 D:拟人化想像

10、某人智力年龄是l0岁,实际年龄是8岁,此人的比率智商是____ A:学习任务 B:兴趣

C:自我效能感 D:归因

11、”学不躐等”体现了【】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2、乔治·米勒对人们加工信息能力的研究报告指出: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限度,其平均数量为__。 A.8 B.7 C.6 D.5

13、沈从文的散文和小说表现了他的。 A:商州世界 B:京都世界 C:湘西世界 D:延安情结

14、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____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A:学生 B:教学目标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15、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__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16、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____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17、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应遵循() A:多样性、主动性及独立性原则 B:客观性、矛盾性及开放性原则 C:客观性、目的性及矛盾性原则 D:客观性、矛盾性及发展性原则

18、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哪些特点?() A:盲目性 B:被动性 C:不稳定

D: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19、下面的这些智力测验中,哪一个是团体智力测验____ A:班级管理能力 B:课前准备能力 C:注意分配能力 D:教育观察能力 20、在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动力问题的认识上,中国古代孟子所持的观点是__ A.内发论 B.外铄论 C.会合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1、教育目的有__的作用。 A.导向 B.激励 C.规范 D.评价 E.鉴定

22、能改变教育者观念的因素是__。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生产力 D.文化

23、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策略 D.教学经验 E.教学评价

24、小学生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多等是下列哪一种心理问题的表现?()

A:儿童多动综合征 B:学习困难综合征 C:儿童厌学症 D:儿童强迫行为

25、个体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说明其思维具有__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26、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A:一般化 B:具体化 C:分化 D:泛化

第三篇: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学技术

2.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3.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A.生产力B.文化C.科学技术D.政治经济制度

4.生产力对教育起()。

A.辅助作用B.决定作用C.主导作用D.促进作用

5.()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发展D.文化发展

6.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文化传统B.受教育者的需求C.生产力的水平D.教育的规模

7.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是()。

A.社会生产力制约所有教育内容。B.社会生产力制约与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

C.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内容无关。D.社会生产力制约与意识形态有关的教育内容。

8.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

A.校训B.班风C.校风D.校存

9.教育的经济功能受()的制约。

A.社会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D.文化传统

10.决定教育目的的是()。

A.家长B.学校C. 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传统

11.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A.专业结构B.学科结构C.科技结构D.生产力水平

12.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信息革命后

13.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信息技术革命后

14.能改变教育者观念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文化

15.政治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是()。

A.政治决定一切教育内容B.政治决定与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

C.政治与教育内容无关D.政治决定与思想意识有关的教育内容

16.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 B.生产领域的应用 C.学校教育D.市场推广

17.“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

18.“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的特点。

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

19.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

A.学校精神文化B.学校物质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生亚文化

20.规章制度属于学校文化中的()。

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C.教师亚文化D.学生亚文化

21.文化(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就是()。

A.教育制度B.教育规模C.教育方法D.学校课程内容

22.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

A.科学知识B.信息技术C.文化发展D.政治体制

2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它所传递的()上。

A.教学思想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教学手段

2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25.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

A.特征B.表象C.核心D.内容

26.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是()。

A.校园文化B.学生文化C. 教师文化D.活动文化 27.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

A.组织B.制度C.精神D.观念

28.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

A.观念和制度B.精神和观念C.组织和制度D.物质

29.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意识形态

30.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体是()。

A.校训B.校规C.办学思想D.校风

31.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文化现象,所以学生文化具有()。

A.情感性B.深刻性C.稳定性D.过渡性

32.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C.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3.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的。因此具有()。

A.正式性B.特殊性C.非正式性D.情感性

34.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这说明了()。

A.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

C.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D.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方法发展与改革

35.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姆B.布鲁纳C皮亚杰D.舒尔茨

36.关于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D.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37.教育可以推进科学的()。

A.系统化B.体制化C. 全面化D.多样化

38.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A.生产力B.人才C.劳动力D.科学知识

39.“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教育与()的关系。

A.政治B.文化C.经济D科技

40.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的()。

A.绝对独立性B.相对独立性C.历史继承性D.生产性

41.现在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有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趋势,这说明()。

A.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C.教育要先于经济而发展D.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42.社会历史条件对教育具有()作用。

A.促进B.整合C.制约D.拓展

43.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

A.绝对独立性B.相对独立性C.历史继承性D.生产性

4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落后B.学校的物质文化

C.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生亚文化

45.下列()不是学生文化的成因。

A.学生个人身心特征B.同伴群体影响C.师生交互作用D.学校影响

46.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

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B.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

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D.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

47.“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

A.科学性B.价值性C.生产性D.未来性

48.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说明()。

A.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B.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C.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D.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四篇: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的关系

一、前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同样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龙头,它具有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功能;具有为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功能;具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直接提供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功能。若从宏观上分析高等教育则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几个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

二、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功能上。高等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两个基本功能,即主体功能与社会功能。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高等教育活动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各个方面所发挥的效应或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革命的深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已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可能的劳动力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第一线,不但需要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工人和初级技术人员,而且越来越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而科技人员的培养需要高等教育,所以今天的高等教育决定着明天的科学文化和经济发展,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高等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高等教育使得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当今时代,高等学校正担任着这种重要的任务,因为高 1 等教育中教师队伍自身的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容易发挥高科技研究的主力军作用。目前高等教育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更新的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第一生产力,并且培养出更多的高级专门人才,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劳动者。

再次,高等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的任务,这在高校表现得尤为明显。

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依靠教育、科技振兴经济的政策、措施,积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努力加强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使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模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这一功能是我国目前构建和谐社会所必备的。这是因为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它是对诸多模式和谐社会的一种抉择。这种抉择要求无论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工作要求及其政治导向上都必须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都必须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相适应,都必须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服务。 首先,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根据国家所制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思想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制度。此外,高等教育还可以通过培养大批的领导者管理人才,直接服务于政治。 其次,高等教育为社会政治制造舆论。通过教育宣传一定阶级或者政党的政治纲领、方针、路线和政策,也是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政治的基本功能。 再次,高等教育还有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功能。高等学校是民主气氛最浓的一块土地,在这块热土上,大学生应该成为捍卫民主的斗士,传播民主的精英,践行民主的典范。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由该国的政体所决定,但与人民的文化水平、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也不无关系。一个国家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公民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措施以及履行民主的权利。

3、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从高等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来看,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和传 2 递文化的载体与社会文化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往往以观念的形态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中,影响一个民族的精神。 高等教育对于文化具有保存、传递功能。高等教育传递着文化,使新一代能迅捷、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同时,高等教育将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转化为个人的精神财富,具有保存文化的功能。

高等教育对于文化具有传播、交流功能。社会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多种途径和手段,如教育、贸易、战争、移民、旅游等,其中教育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高等教育对文化具有选择、提升功能。高等教育对文化进行筛选,把经过“过滤”后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高等教育对于文化还有创造、更新功能。现代教育通过创造新的思想和观念,发展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等途径,对社会文化进行创造和更新。

4、高等教育的人口功能

众所周之,人口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有生命的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延续的自然基础。高等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促进人类文明化的活动在人口发展中的作用是明显的,它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精神风貌、文化水平、智力发展和健康状况。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就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我国人口的特点是基数大,增长快,素质低。提高人口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因此,我们除了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优生优育外,就是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二)、高等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愈提高,科学技术愈进步,社会愈发展,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也必然随之相应地发展和提高,同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对教育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要求。办教育需要必要的物质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各方面,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阶段更应该加大高等教育的各项投入,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程度和阶段,也对教育提出相应的要求,以满足经济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3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方式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从而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规格,尤其是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规格。

其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学校的结构。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办多少学校,能吸收多少人受教育,学习多长时间,都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保证。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水平,进而决定教育事业的需求水平。

再次,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制约着高等学校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生产力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要求学校培养的人必须掌握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 最后,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仪器以及组织管理所使用的某些工具和技术手段,都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获得提高。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发展影响和制约

一定性质的教育被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我们要弄清楚某一社会教育的性质,就要首先弄清楚这一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这是研究教育问题应该明确的一个基本原理。

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掌握了政权,谁就支配精神生产的资料,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其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谁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以及谁有接受什么样的学校教育的权利,都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再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受教育者要具备什么样思想品德和政治方向,以及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进行什么样的政治、哲学、道德的教育内容,都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政治经济制度对高等院校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以及放弃自身的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

3、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广义上说,教育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受到文化中其他因素的影响。

4 首先,社会文化背景会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现代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某个社会国家人民文化水平越高,对受教育的需求程度就越高,在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这种需求逐渐从少数人的特权变成人们的义务。 其次,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文化差异是一国的教育区别于另一国的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教育内容而言,文化对于教育的制约、支配作用尤为明显。教育离开了文化,也就没有了传授的内容,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而价值取向对人的思想、态度、行为倾向等具有统领作用和整合作用。价值取向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4、人口状况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人口问题是与教育有直接关系的一个问题,人口状况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发展,人口状况主要是指人口的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增长的快慢、聚居的密度、出生率、死亡率等。这些因素间接或直接的影响这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首先,人口的年龄构成标志需要受各级教育的实际人数,现有的学龄儿童又决定今后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未来受教育的数量,主要影响高等教育的分布和规模等方面。其次,劳动年龄人口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就业的比例,制约就业的内部结构。再次,人口地域分布制约高等学校的布局和教育的经济效率。

三、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整体性与侧重点

如前所述,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很多方面的需求,高等教育也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我们怎样看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整体性和侧重点呢?看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高等教育给予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整体的,并非分别对社会各个领域去发挥作用。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者的观点,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人类社会正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人口等多因素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正是这种整体性决定了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整体性,同时也决定了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整体性。我们应该建立整体服务观,不能孤立的强调教育为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服务,而忽视对社会其他方面的服务,这样不利于高等教育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甚至会 5 导致教育的偏差和失误。

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高等教育要促进社会发展应树立整体服务观念。这是不是说社会发展各方面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一样的呢?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没有侧重点?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如果从需求的时限上来看,可以划分为: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从社会需求的内容上来看,可以划分为:整体的需求和个别需求等等。可见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那么在这些需求当中是否存在一定的层次性?如果有层次性高等教育为之服务是否有所侧重点? 我们认为,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存在一定层次性的,例如:内容上的需求来看这种需求的层次性是由社会结构的层次性所决定的:因为在社会发展的诸多要素之间,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地位,要求高等教育在满足社会整体需求的同时,重点应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社会的生产力服务,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处理整体需求与个别需求的关系时,高等教育应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求为前提,满足社会经济建设为侧重点。这也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经济为基础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四、总结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为之服务,这是教育的一条规律。什么是社会发展的真正需求,高等教育如何去适应这种需求,必须运用我们的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去观察、分析,才可能得出真正的结论。否则就将产生背道而驰的负效应。总而言之,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促进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弄清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才能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周新梅﹒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中国高等教育功能[D]. 成都理工大学,2005

2、张斌.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的发展[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2008,(16)

3、邱珂,贾长胜.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和谐社会构建[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哈经雄.论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J].中南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5、高佳. 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高等教育价值观[J]. 石油教育 , 2008,(01)

6、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8、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第五篇:计划生育教育--人口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一、人口规模和人口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排名第一的国家。截至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中国人口数量为12.9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约1/5。目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0余人,世界人口的平均密度为38人,我国是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3份多。预计到2005年全国总人口将控制在13.3亿人以内。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建国以后,由于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出现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人口的迅速增加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从70年代开始,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迅速增长的势头有所遏制。但根据人口的惯性作用,在今后的几个年中我国人口仍将继续增加。

由于人口增长太快,新增的物质财富很大一部分被新增加的人口所消耗,所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比较低,形成"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积累少以及建设资金少,致使我国每年新增加的固定资产赶不上进人劳动适龄阶段人口增长的需要,造成劳动力就业的暂时困难。同样由于人口增长快,教育经费的增长跟不上学龄人口增长的就学需要,严重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从7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20多年来人口数量控制已取得实效。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为9.5(千分之)。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的人口增长率继续保持着很低的水平,人口年平均增长已降到1.079(千分之),但是由于人口惯性,每年仍然以1279万的平均增量增长。许多人口预测表明,即使在这样较低的生育水平,人口惯性增长仍会持续到21世纪30-40年代,届时总人口将会达到15亿以上。因此,继续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总量是十分必要的。

二、人口结构特征

人口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人口质量的重要指标。人口结构可以分为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两方面。人口的自然结构包括性别、年龄、种族、民族等要素的构成状况;人口的社会结构包括职业、文化程度、健康水平、社会组织等要素的构成状况。合理的人口结构对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的人口众多,其人口结构也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1.年龄构成特征。人口年龄构成是指不同年龄人口的数量比例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再生产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50年代人口出生率一度上扬,死亡率则锐降,结果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都上升了。60年代初中国遭遇了严重经济困难,但后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出现补偿性生育高峰,致使人口显著年轻化。进入70年代,生育率明显下降,少年儿童比重迅速减少,但老年人口比重变化不大,年龄构成属典型成年型。随着出生率下降成果的积累,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年龄构成变化已十分明显。0-14岁人口2.8亿多,占总人口的盟.8%;15一以岁人口8.8亿多,占总人口的70.1%,历岁以上的人口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5岁以上的人口正在增加。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目前已踏人成年人口型的后期,老年型已在望。

2.性别构成特征。在社会稳定发展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的人口性别比主要由出生性别比和少儿性别比所决定。中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982年为107.17,1990年上升到111.7,1997年高达120.14。2000年男性为6.5亿,占总人口的51.63%,女性为6.1亿,占总人口的48.37%。性别比为106:74。从总体上来说,现在还没有出现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调的问题,但在一些地区,少儿性别比失调也导致早婚早育现象屡禁不止,影响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

3.劳动人口职业构成特征。国际上一般将16-64岁年龄组列为劳动适龄人口。按此标准计算,中国不仅人口总数庞大,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19卯年中国劳动适龄人口6。8亿,占总人口的2/3,2000年劳动适龄人口8.8亿。现在中国人口年龄构成正处于迅速变动之中,在一段时间内,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幅度将超过老年比重的上升,将使劳动适龄人口比重逐渐增大,导致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规模庞大的劳动人口在第一产业中占压倒优势,其绝对数量仍在上升,相对比重趋于下降,但速度不快。劳动人口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上升较快,但内部结构不理想。第三产业的比重出现明显上升,但仍然偏低。

4.城乡构成特征。在人口结构中人口的城乡结构,即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人口城市化的重要指标。中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城市人口比重还很低,但人口城市化速度相当快。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5亿多,占总人口的3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8亿多。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8%。

5.人口质量特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有4.5亿,接受初中教育的4.2亿,接受高中(含中专) 教育的1.4亿,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8507万人。同1990年相比文盲率由15.88%下降为6.72%。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 8039人上升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为 33961人。到2005年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60%,高等教育达到15%,我国人才素质进一步提高。此外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提倡优生优育等服务措 施,并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实施人才战略,扩大人才队伍。

三、人口分布特征

中国不仅人口规模庞大,而且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总体而言,呈东密西疏格局,东南沿海地区人口高度稠密,是世界上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而西北内陆地区人口则相对稀疏,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发表的题为"中国人口之分布"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显著特征:"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之面积,计四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四;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四万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文中所指瑷珲--腾冲线,至今仍是现中国人口分布地区差异性的一条基本的分界线。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东部沿海的辽、京、律、冀、餐、苏、浙、闽、粤、桂、沪11省市区人口达4.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7%多,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3%;我国西部的陕、甘、宁、青、新、渝川、藏、滇、黔10省市区人口仅2.8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21%,国土面积达520方平方公里,占全国的54%。胡先生所指的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格局仍没有改变。

从人口密度来看,以上海市人口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在2000人以上,而人口密度最低的西藏、青海和新疆,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其中西藏仅为2人,相差十分悬殊。这种相差悬殊的人口地理分布,也是中国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一,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要受到自然环境极大 的制约,人口的地理分布则体现了这种制约性。在整个自然环境中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很多,而对中国人口分布起主要影响的集中在地形、气候、资源等因素方面。地形因素。山地和高原不太适宜人类的居住,其原因就是温度和气压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直接制约着人体的生理反应,对某些人来说,在海拔1800米高度即出现高山反应,超过4000米就可能因气压过低而死亡。而且山地和高原地区土壤贫瘠、交通困难,对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均有较大限制。因此人口绝大部分都趋向低平的平原和丘陵地带,而中国的东部就是平原集中 的地区,因而东部集中了大量的人口。

气候因素。气候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一般而言,西北地区年积温过低、光照不足、无霜期短等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西北内陆地区的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00-200毫米,有些地区甚至在25毫米以下,严重地威胁着居 民的生存,从而造成人口密度过低。

资源因素。东南部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两个平 原,以及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闽江流域、珠江流域等长期形成的冲积平原,雨水充沛,利于农作物生长。而西北部广大地区耕地少,或者有大面积可耕地,但多为高山高寒地带不利于居住。至于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则西北部比较丰富,但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程度和开发利用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充分利用,这将会成为中国改善人口分布不平衡的一个有利的条件。

其二,经济因素的影响。人口分布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的水平。就中国而言,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明显的增长,但在世界上仍然是一个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不高,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仍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正是这些因素对人口的分布起着极大的制约作用。目前,中国劳动者总数中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达到60%左右。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化水平很低,还未摆脱小生产和半自然经济的状态,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形 成的人口分布格局得以延续,未得到根本改变的主要因素。

其三,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人口分布除了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外,还经常受到各种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这种影响还表现得非常显著。唐代以前,中国的人烟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此后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宋朝迁都开封、临安,元以后定都北京,人口也随着转移。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渗透和侵赂,在东南沿海地区开辟商埠,霸占租界,大量输入商品和资本,使中国工商业畸形集中到沿海少数大、中城市中,人口分布也相应出现了向沿海地区集中的趋势。

四、人口问题和内部安全环境

中国的人口控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加之经济因素和旧有人口结构的影响,使得人口问题在今天仍显得十分严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人口问题仍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

人口问题表现最突出的,首先是劳动就业问题。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部分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出现不同程度的停产和半停产现象。据统计,近年来下岗和失业人数接近1000万人。虽然大量下岗职工很快实现再就业,但仍有不少人长期休息在家,这不仅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当前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一方面是经济环境变化造成的,另一方面在其背后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劳动适龄人口的持续增长。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不会改变。

其次,流动人口的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近年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游离出来,流向农村的第

二、第三产业和城镇非农业部门。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既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又会对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近年来的统计显示,许多城市的社会犯罪,有很大比重是由流进来的外地民工所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50%以上的恶性案件是外地民工所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将有大量流动人口向发达地区涌人,如何避免流动人口产生的负面影响,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第三,人口老龄化问题。从许多国家发展历程看。人口老化本身是经济发展到了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但中国却是在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迎来了白发浪潮的冲击。老年人口比重迅速提高,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中国一定比重的劳动力数量所支撑的老年人口数将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确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随着人口老化步伐的加快,需要解决一系列与人口老化有关的人口问题,包括老年社会保障、老年健康、老年就业等一系列问题,这不能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人口老化的同时,劳动力队伍也呈现老化的趋势。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年龄已从1990年的34岁上升到现在的36岁。劳动队伍的老化,会对劳动力资源量带来消极影响,使经济失去活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由于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不仅造成部分资源的短缺,而且对环境也有极大的压力。以水资源为例,由于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目前中国666-个城市中,缺水的城市有400多个,北方城市严重缺水的达100多个。首都北京的发展也为缺水所困扰,并成为北京长期发展的直接制约因素。

除上述一些主要人口问题以外,人口结构失衡、人口城市化滞后、人口素质较低等问题也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金华)

上一篇:售货员岗位责任书下一篇:上海消防工程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