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社会发展调查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积极老龄化视角下乡城老年流动人口就业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也是21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2009年起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了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就是要贯彻“积极老龄化”观念,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抓住“健康、保障、参与”三个关键。积极老龄化,就是要积极看待老年人,他们在经验、知识、技能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老年流动人口作为老年人口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规模在“六普”时已超过900万。国家卫健委历年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也显示,老年流动人口规模在2000年以后增长速度较快,这其中占比达到60%的乡城老年流动人口是流动人口大军中的重要就业群体。转变甚至是破除老年人是负担、老年人仅仅是消费者的认识,正确意识到他们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在有效的政策支持下,充分调动其参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积极性,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能大有可为。近年来,乡城老年流动人口是老年流动人口中就业参与人群的主力,将近半数的乡城老年流动人口都存在就业行为。本文在积极老龄化的视角下,以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和家庭功能理论为基础,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二项Logit回归模型并结合访谈进行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整理发现,我国42.1%乡城老年流动人口处于就业状态,其就业参与程度整体较高。同时,60岁至69岁的低龄乡城老年流动人口是就业的主要群体,占到了48.4%;男性、受教育程度高的、有配偶的乡城老年流动人口就业参与程度更高。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乡城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比率领先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同时,通过访谈材料探讨乡城老年流动人口就业的现实困境,并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家庭规模、家庭劳动力人口占比、代际经济支持、健康状况、参保情况对乡城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状态有显著影响。当前乡城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行为是以生存型为主的经济活动参与行为,带有明显的经济导向,而与积极老龄化理论所蕴含的需求导向观念相差甚远。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结合我国乡城老年流动人口就业的实际现实情况,本文提出政府要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出发,完善对包括乡城老年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老年人口群体的健康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乡城老年流动人口健康。实现对乡城老年流动人口生命全程的健康保障,让他们能从自我需求出发参与就业活动时得到最基础的保障。同时需要进一步探讨完善乡城老年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措施,除了要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发挥社会保障的托底作用,更要让他们从生存需要中挣脱出来。从国家、社会、个人网络三个维度,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家庭等多个主体出发,保障乡城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参与,促进乡城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参与保障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综合体系。最后,应该积极引导乡城老年流动人口打破传统“享清福”的局限的观念意识,响应积极老龄化观念,激发其就业参与的活力。

关键词:乡城老年流动人口;老年就业;积极老龄化

学科专业:人口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研究

2.2 国内文献研究

2.2.1 老年人口就业状况

2.2.2 老年人口就业原因

2.2.3 老年人口就业影响因素

2.3 综述评述

第3章 理论框架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积极老龄化

3.1.2 就业状态

3.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2.1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3.2.2 结构功能理论下的家庭功能

3.3 论文结构框架

第4章 乡城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状态

4.1 乡城老年流动人口总体就业状态

4.2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乡城老年流动人口就业状态

4.3 不同流向区域的乡城老年流动人口就业状态

第5章 乡城老年流动人口就业的现实困境

5.1 观念上的冲突

5.2 家庭分工上的矛盾

5.3 就业歧视

第6章 乡城老年流动人口就业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6.1 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6.2 乡城老年流动人口就业状态影响因素的交互分类

6.3 模型选择与说明

6.4 模型结果分析

6.4.1 模型结果

6.4.2 模型检验

6.4.3 结果分析

第7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讨论

7.2.1 关注健康问题,完善健康政策

7.2.2 提升外部制度环境,引导就业内因转变

7.2.3 激发就业参与活力,打破观念意识的局限性

7.3 创新与不足

7.3.1 可能存在的创新

7.3.2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论文提纲下一篇:小学作文教学改革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