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推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

2022-09-1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提高我国经济竞争潜力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 推动了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充分的人才保障。但由于受传统办学体制、办学理念的影响, 我国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推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1 明确定位, 推进高职院校个性发展

首先, 高职院校要对自身有明确的定位, 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基础、优势和不足, 准确把握自身角色, 确定服务方向、发展目标及任务。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指出:“高等学校定位不只是高低层次的定位, 也不只是学科门类的定位。定位的主要依据是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职能[1]。”高职院校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 应该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其办学定位, 应该做到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市场、贴近人民, 培养应用型人才, 要坚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方针, 积极巩固发展优势学科, 结合经济发展的态势、科技发展的趋势, 开辟新的专业领域, 培养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较扎实的专业动手能力、较优秀的职业素质、较强劲的持续发展潜力的学生。

其次, 高职院校要个性化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 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 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 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 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学特色最核心的就是学科和专业特色, 学科专业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与学科建设水平直接相关, 科学研究的特色更取决于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因此, 要根据本校的学科发展情况和经济社会的需要, 努力培育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有能力办好的特色学科和专业。

高职院校要着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这是影响高职院校长远发展潜力和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第一, 要提高管理者素质, 当今国际国内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高职院校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应该努力培育和提高其基本素质, 适应工作的需要。第二, 高职院校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反映了该校对教育认识程度, 引领着学校的办学方向, 对学校的办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 着力提升管理效能。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日益得到提高, 高校应树立经营理念, 提高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建立合理的权力分配结构, 建构科学的管理体制。

2 创新体制, 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体制就主要是指学校的组织结构、权限划分及其相互关系和运作方式。“就其本质而言, 它体现为权力在管理的各阶层和高校内各个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分配, 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作用关系[2]”, 主要涉及到高等职业教育行政体制、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和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三类。

目前, 高职院校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体制上的缺陷。一是缺乏适应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在办学过程中表现为办学理念不明确, 在体制上基本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发展模式, 没有深入改革教育教学体制, 继续沿用普教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考核考试评价办法等, 忽略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本质的不同, 没有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中心和目标建立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二是管理体制僵化。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严格的科层管理特征。学校建立、经费投入、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到教育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后勤服务等, 都遵循国家或主管部门的指令, 形成了按行政机构规则办事的运行机制, 削弱了其与市场、与社会的联系, 导致管理体制僵化, 而学校缺乏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 教师与学生亦缺乏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因此, 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进行创新, 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要创新高职院校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建立高职院校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要统筹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整个高职院校的层次、类别结构和发展规模的要求, 将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 统筹学校布局、层次设置, 要减少直接的微观干预, 赋予高职院校更多的自主权, 建立院校与地方政府及其他机构协调参与的管理体制, 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 加强指导、过程监控和评估, 提高其服务功能, 充分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进行宏观管理。

要努力实现高职院校办学体制的多元化。要改革传统职业院校的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管理模式, 探索办学体制的多种形式, 落实办学自主权, 建立适应新形势并能激活学校内部资源的新的办学方式、组织管理模式, 以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高职院校应逐步建立自我发展机制, 即组织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 充分利用各方资源, 增加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投入, 使学校摆脱或缓解经费紧缺的困扰, 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要构建市场导向的运作机制, 增强市场导向意识, 积极为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服务, 建立与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的机制[3]。要面向市场办学, 由市场决定人才培养结构、培养规格、学制设置、课程选择等, 推动学校关注市场需求变化,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4]。此外, 还应该在国家法律政策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 加快体制改革, 依靠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发展高职院校, 实现“国有民办”、“民办公助”、“私立民办”等多种所有制条件下的民办高职教育体制。

要创新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 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一要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体制, 包括建立扁平化结构的高职院校内部行政管理组织, 实行校 (院) 系两级管理, 精简事务性部门, 向系 (院) 一级放权, 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提高学术在学校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改变以行政管理系统为中心的局面;深化高职院校后勤和科技产业改革, 推行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二要积极推行全员聘任人事制度, 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 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原则, 在严格定编、定岗、定职责的基础上, 实行全体教职员工有限期聘任制,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增强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三要建立绩效分配制度, 完善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分配制度, 将教职工工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直接挂钩, 适当拉开档次, 真正体现公正平等、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强化分配的激励功能。

3 提升办学能力, 促进高职院校快速发展

高职院校要不断发展, 关键是要提升自身的办学能力。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要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开展营销式办学的营销观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分析, 以满足某一企业或个人的需求为目的开展教学, 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毕业生就业, 提高教育培训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提高教学培养效益。

(2) 要大力改革课程体系, 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 要深入行业、企业调研, 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状况, 了解企业对所需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 了解人才市场的变化动态。

(3) 要推进教学改革。要实现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相结合, 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整体上进一步适应岗位和岗位群生产技能结构需求, 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 有针对性地强化实际操作技能, 并组织他们考取国家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教学方法上要大力提倡开放式、启发式、问答式教学, 加强师生互动, 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

(4) 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职业资格制度。发达国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一项主要政策, 就是国家全面推行资格制度, 建立职业资格体系, 依法治教。我国的高职院校也要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 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还要不断推进开展订单式培养, 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 实施教学计划, 协调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 提高办学效果。

(5) 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同普通高等教育有同样的政策支持。一方面, 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教育成本较高, 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1.64倍[5];另一方面,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层次及社会认可度的影响, 依靠收取学费难以满足办学需求。因此, 地方政府、行业、大型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 探索高职院校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能力。

(6) 要加强高职院校的软、硬件建设。应该在认真分析本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 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努力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努力增加对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 建设一批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校内实验、实践教学基地, 以保证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实践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

总之, 作为我国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机构,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因此, 应该进一步探讨高职教育的规律, 分析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办学理念、办学体制以及办学能力等方面加以改进, 推进我国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摘要:要推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需要明确高职院校的定位, 推进学校的个性化发展, 创新办学和管理梯子, 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要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 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体制,办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 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 2003 (3) .

[2] 孙绵涛.教育行政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128.

[3] 马树超.扫除制约高职发展的体制性障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8) :39~40.

[4] 牛征.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的研究[J].教育研究, 2001 (8) :58~69.

[5] 张健.试论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7 (33) :31.

上一篇: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急性无Q波型心肌梗死的动态观察一例下一篇:地铁车站深基坑钢支撑体系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