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2022-09-10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竞争的加强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 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因此备受高职院校关注。目前各高职院校基本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 教学内容一般包括:适应心理、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常见心理健康内容。心理课的授课方式和效果也越来越受到心理教师及高职学生关注。如何彰显心理健康课的魅力, 以此发挥其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作用, 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成才, 值得每一个心理课教师深思。

一、深刻领悟文件精神, 以此指导心理课教学

2011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提出了很多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本人认为, 应结合高职院校所在地区的实际,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 心理教师则根据教学大纲确立好教学计划, 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及运用心理知识预防、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现状

目前, 高职院校一般每学期都开设心理健康课。许多调查统计表明, 大部分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持认可态度, 他们认为心理课能帮助其预防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烦恼, 提升快乐感和幸福感。但是同时, 心理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及心理教师共同思考。

(一) 教学方法方面

高职学校学生心理课不应仅仅是心理知识的传授, 还应注重学生心理体验、心理调适技能的实践等, 是集心理理论、切身体验和实践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多种教学方法, 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辅导、情景剧表演、体验活动、故事叙述、微视频播放等。但是目前, 部分高职院校还是存在教学方式老套, 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

(二) 教学内容方面

由于现代网络系统的广泛分布, 学生上网已非常便利, 高职院校学生因此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了解心理案例, 当老师再次引用相关案例时, 难免丧失新鲜感。同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随之发展变化, 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及时进行改变, 无法适应学生对课程的实际需求。据统计发现, 部分同学认为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 指导性不强。

(三) 师资建设方面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部分高职院校存在教师专门研讨教学改革和方法、集体备课的次数较少, 外出培训学习机会不多的问题, 因而存在教学方法较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三、解决方法

(一) 教学设置方面

首先要完善心理课程体系, 规范课程设置, 实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课全覆盖。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体系, 科学规范教学内容。开发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在线课程, 丰富教育教学形式。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式, 通过线下线上、案例解析、互动体验、行为练习、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 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教学硬件方面, 要积极创造条件, 为课程教学配备合适的教学场所, 并准备相关设备和资料, 如心理测软件、教学影音资料等。

(二) 教学方法方面

心理课具有特殊性, 对于高职学生, 心理课不是一味追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也不需要成为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角色, 因此授课方法应多样化, 关注知识背后带给学生的健康成长, 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关于心理课的授课方式, 可以采用的有课堂讲授、心理游戏、播放视频、情景剧扮演、心理实验、团体辅导、心理测试、电影赏析、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课程应设立导入环节、课堂环节、总结反思等多个环节和丰富的教学活动, 让课堂变得多姿多彩。此外, 心理课应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和感受, 引导学生多参与、多感悟。心理课需要充分发挥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加强互动, 避免“填鸭式”的单一授课模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 可以表现在其应对问题时的情绪反应、态度和表现出的行为。一方面, 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 另一方面, 教师需要利用心理情景剧、心理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能力, 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心理课的作用, 从而塑造高职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

(三) 教学构思方面

心理课应有巧妙的构思, 一是在课前设置课前任务, 例如课前可让学生预习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或让学生主动走上讲台分享生活中的心理学现象或效应, 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二是巧妙设计课堂环节, 如设置心理游戏。有研究表明, 一般学生的注意力集中30分钟就会出现疲劳或分散, 这时可插入一些互动环节, 如心理小游戏,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活跃课堂氛围, 提升课堂效果。三是设计课堂总结提炼环节, 课堂上面对学生积极回答完的问题, 教师需要总结提炼, 达到教学环节的“闭环”。四是设计课后作业环节, 通过口头、笔头等多种作业形式,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提高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心理困惑的的能力。

(四) 教学群体方面

一方面心理课应面向全体高职学生, 另一方面心理课也要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例如对于内向的高职学生, 心理教师需要多鼓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 对于调皮冲动的学生, 教师需合理引导, 注意方式和方法。同时, 在心理课堂中, 课堂氛围应表现为安全、温暖、真诚、尊重, 给学生营造美好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开展心理健康课, 要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心理教师需追求教学艺术的创新。

(五) 师资建设方面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职学校教师, 要有高尚的师德, 充足的知识储备, 精湛的业务能力。心理教师将心理学知识讲解的鲜活有趣, 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只有学生真正弄明白了, 并有了自身的体会和感悟, 才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 预防及解决心理困惑, 提升幸福感指数。同时, 要加强对师资队伍培训, 向心理教师提供参加心理学术会议的机会, 并鼓励教师多开展教学研究, 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以此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四、心理课意义

开设心理课, 有丰富的意义。首先, 心理课注重学生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旨在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扰。它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烦恼的能力,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及人格完善。

第二, 有利于大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 增强大学生之间的彼此信任感和接纳感, 营造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

第三, 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健全, 能够适时调整自我认识偏差, 建立自尊自信的自我意识。第四,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提升心理健康素质, 增强幸福感。

五、总结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乎人才培养质量, 关系到学生的幸福感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为了塑造高职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信、阳光的个性心理品质, 高职院校及心理教师要多思考多创新,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 塑造赋有吸引力的心理课堂, 让每一个高职学生能从心理课课堂中受益。

摘要:大学阶段是一个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高职学生开始面对崭新的学习环境、大学校园生活环境和交往群体, 心理由稚嫩转向成熟, 需要高职学生尽快去适应, 如果适应不良, 此阶段将产生众多心理问题, 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学习心理、情绪等方面心理问题。作为高职学生, 大一新生阶段最容易出现的是新生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大二往往会出现学习问题;大三主要会出现就业焦虑问题。作为心理教师, 如何发挥心理课堂的助人自助和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功能, 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增强学生抗挫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心理课,高职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 汪海彬, 徐俊华, 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6 (2) :102-106.

[2] 卿再花.基于积极心理学引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 2017 (5) :137-138.

[3] 赖运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路向---基于近五年文献的分析与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2 (7) :93-97.

[4] 柳友荣, 吴桂翎.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2) :84-85.

[5] 张洪波.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9) :114.

[6] 余东芳, 潘柳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期望值与满意度比较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2011 (9) :66-70.

上一篇:浅谈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下一篇:浅析套印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