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

2022-09-10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工程、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自高等职业院校大规模扩招以来, 各高职院校积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 作为能力培养重要方面的实践教学日益受到重视, 不断得到加强, 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状况来看, 有几个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创新。

1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作用

1.1 会计实践教学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理论来源于实践, 是对实践的抽象;实践的深入, 反过来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中, 学生获得的是抽象的理性知识, 经常难以理解和接受。如, 教师在讲解基础会计中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结账、错账更正、会计报表编制等内容时, 一般要花费本门课程的一半左右学时来讲, 但学生听后的效果一般都很不理想, 理解和掌握起来很困难。但通过实践, 如会计模拟实训, 学生亲自动手填制凭证, 登记账簿, 编制报表, 很快就会掌握所学知识, 对会计理论的理解更为深入和透彻。

1.2 会计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是很有限的,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一直是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力求解决的问题。实践教学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如, 教师可以把典型的经济业务科学地浓缩成某一个企业某个期间的全部经济业务, 编制会计模拟实训教材, 在有计划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模拟实训,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

1.3 会计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应具备较强的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各企事业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无论是从会计学科发展的角度看, 还是从会计人员素质培养的角度看, 都要解决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如何相结合的问题。通过会计实践教学, 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 通过在企事业单位的实习, 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实际工作环境, 锻炼工作中的配合和协调能力。这些能力的锻炼素质的培养是理论教学中无法实现的。

2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创新点

2.1 教学内容上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一直以来主要是会计核算, 即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亦即所谓的记账、算账和报账, 其教学过程从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开始, 到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复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对结账簿、编制报表, 最后到证账表相核对。整个实践教学过程除了毕业论文中有部分学生涉及财务管理 (含报表分析) 和审计 (含注册会计师业务) 这两块内容外, 其他形式和其他学生均不涉及。实践教学内容结构中会计核算占的比例很大, 而财务管理和审计占的比例很小, 甚至没有。这种结构失衡的实践教学内容严重地束缚了会计专业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思维长期以来都被定格在记账、算账和报账这种模式上, 跳不出“核算”的圈子, 进不了“管理”和“创新”的境界, 从而使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只会记账、算账和报账, 而不会当家理财, 延长了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从核算型人才向管理型、创新型人才发展的成长过程。因此, 必须对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这就要求会计专业在安排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时, 除了安排会计核算的内容外, 还要安排财务管理和审计的内容, 并使这三块内容在整个实践教学内容中各自占有三分之一的比例, 以确保实践教学内容的构成能够满足培养管理型、创新型会计人才的需要。

2.2 教学场所上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一直都是“实验室+实习单位”。实验室是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场所。多年来, 各个高职院校虽然都比较重视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但由于在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上缺乏创新, 致使会计模拟实验室在培养管理型、创新型会计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比如高职院校一般都不开设财务管理和审计模拟实验课, 因此,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就只考虑会计核算模拟实验所需的手工材料和软件系统, 而不考虑财务管理和审计模拟实验所需的手工材料和软件系统, 造成实验室硬件设施的浪费。实习单位是学生进行现场实习的场所。多年来, 各高校对实习单位的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分散式”, 即学校不统一出面去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 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找实习单位;二是“集中式”, 即由学校统一联系好实习单位后再把学生分别派往这些单位进行现场实习。无论是“分散式”还是“集中式”, 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弊端, 那就是实习单位不稳定、易流失、不好找, 有时为了找到一个哪怕是将就一点的实习单位, 也要花费不少的成本, 造成现场实习的成本过高, 成本与效益 (效果) 不相协调。

创新型的实践教学场所是“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场所的创新应该包括内涵的创新和外延的创新。前者是指为了适应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而不断地扩充现有的实验室和实习单位的服务功能 (如在模拟实验和现场实习的过程中增加财务管理和审计的内容) 。后者则是指要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的实践教学场所 (如案例分析室、研究所、资料室、图书馆、网站、校办企业等) 。内涵的创新和外延的创新最终要合力形成两大实践教学基地, 即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校内基地包括实验室、案例分析室、研究所、资料室、图书馆、网站、校办企业等, 由学校统筹规划, 分步建设, 综合利用。校外基地主要是指大中型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 由学校统一出面与这些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协商后以长期合作协议的方式确定下来, 并秉承诚信的原则巩固和发展这种长期合作关系, 保证校外基地长期稳定、不易流失。

2.3 教学形式上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一直是“模拟实验+现场实习+毕业论文”的形式。模拟实验是指在会计模拟实验室里以一些模拟的经济业务 (一般都记载在模拟的原始凭证上) 为资料, 让学生以手工的方式练习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直至编制出会计报表, 它能使学生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现场实习是指让学生到一些企事业等单位去进行现场观摩并在师傅的指导下适当处理一些简单的会计业务, 它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会计的工作环境, 亲手处理一些简单的会计业务, 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种感性的认识。毕业论文是指在毕业前要求学生完成的代表其本人学术水平的专业学术论文, 它可以让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经过二到三年的大学学习之后所取得的专业学术成就。我们不能否认模拟实验和现场实习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也不能怀疑毕业论文在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但我们不能不承认, 模拟实验和现场实习一般都是在事先设定好的一种程序下进行机械式的操作, 属于一种程序化的实践教学形式, 而毕业论文也都只是专业理论学习的一种总结, 属于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形式, 它们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管理技术和创新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因此, 从培养管理型、创新型会计人才的目标要求出发, 我们必须对这种传统的实践教学形式进行创新。

创新型的实践教学形式就是增加案例分析这种实践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法被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推崇为一种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管理技术和创新能力方面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高职教育应面向社会, 以社会为出发点, 培养能够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技能型学生, 因此, 应当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把案例分析看作是实践教学形式的一种创新, 在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全面推广应用。可以在每一门主干课程 (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财务管理、审计等) 的教学活动中都规定采用3~5个实际案例, 由任课教师按照案例教学的程序和方法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并把这种分析和讨论当作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来规范管理, 以确保案例分析这种创新型的实践教学形式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

实践证明, 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能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全面结合, 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增强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市场的信心。因此, 各高职院校应努力搞好专业实践教学建设, 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摘要: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会计专业已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会计教育发展的需要, 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场所和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 以适应培养新型会计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尚林.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进[J].远程教育杂志, 2004 (2) .

[2] 韦红桦.改革实践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J].齐鲁珠坛, 2004 (2) .

[3] 田巧娣.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会计之友, 2007 (5) .

[4] 冯兰, 陈智.构建“会计人才培养与需求标准一致性”的模式[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4) .

[5] 刘秋月.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财会通讯, 2006 (2) .

上一篇:浅谈网络这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影响下一篇:浅析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