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以大学生公益为视角

2022-09-10

就中国当代的大学生而言, 大部分有理想, 有抱负, 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不可否认的是, 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 责任感意识淡薄。而大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 可以很好的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一、大学生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 公益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世界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同时也伴随着家庭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所以, 现在的大学生是在一个优越的家庭和社会条件中培养出来的。同时, 由于计划生育等一系列国家政策, 导致大多数大学生均为独生子女。他们养尊处优, 有父母, 爷爷奶奶等两代人宠着, 父辈甚至祖辈对这些孩子过分保护, 宠溺, 大学生从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 难免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当他们遇到困难, 都习惯了把这些困难推给父母, 长辈。久而久之, 就淡化了他们的人际, 家庭和社会责任感[1]。大学生们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可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首先, 大学生们通过了解公益活动, 会接触到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了解和感受他们的困难, 会使大学生们明白社会的不足和自己的责任, 这对于人生观还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们而言, 至关重要, 大学生们会在公益活动的实际体验中受到感化。同时, 大学生们通过参与公益活动, 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感人事迹, 这对大学生们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 这些榜样会使大学生们明白公益活动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会让他们更有信心的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

(二) 公益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的主动性

大学生公益活动是学生课堂教育的一种补充和深化。它可以用一种更加直观的形式, 让大学生们在参与中获得收获。同时, 公益活动直接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人民, 这与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宗旨是一致的, 即通过实践活动, 培养社会责任意识。高校通过大学生公益活动, 一开始虽然是被动地使学生参与, 但随着大学生更深入地参与进去, 如进入社区, 敬老院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 参与希望小学等山区学校支教活动等。在看到老人们的满意的微笑, 山区孩子们的笑靥如花。这些都会极大地鼓舞大学生们, 使他们明白他们的一切努力都是有回报的, 转而使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越来越多的公益活动中去[2]。只有当他们主动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 他们才真正具有了国家, 社会的责任感。所以, 公益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的主动性。

(三) 公益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责任感, 拒绝拜金主义

当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大幅度发展, 直接丰富了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 但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们对经济利益的渴求, 导致大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畸形。有些大学生们在校内以物质, 奢侈品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导致许多学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他们放弃在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 放弃为社会做贡献, 转而追求金钱。是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体现。不止如此, 当今很多大学生积极追求个人价值和利益, 他们只追求一纸文凭, 认为自己上大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找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 功利现象十分明显, 他们对没有直接利益的文化和知识方面态度敷衍, 不想成材为国家, 社会做贡献, 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而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生活困难的人, 接触到他们的生活环境, 生活状态。这些[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们的勤俭节约的品德。同时, 大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知识, 在公益活动中收获了感动和信心, 他们会更努力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社会做一份贡献。

二、拓展公益活动, 为大学生打造一个更好的责任培养平台

(一) 拓展公益活动的领域

以社会公益活动为基础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须不断扩展和完善公益活动的领域。高校在开展公益活动时, 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社会帮助上, 应该发挥学生们的专业特长, 与学生课程相结合, 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公益活动, 这样, 可以促进学生品德和专业共同发展[4]。如建筑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到工地中去, 为民工们做讲座, 既可以提高民工相关技能知识, 提高民工们的安全意识。还可以在实际中培养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现场应对能力, 一举两得。医护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到社区医院, 医疗诊所中去, 同样可以在公益活动中收获实践技巧。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到社区管理活动中, 策划一些活动, 同时也可以增加自身的实践履历。

(二) 设计公益活动必须以人为本

道德情感是产生行为的重要力量。高校在设计公益活动时,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要尊重学生, 重视学生在公益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同时, 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自身需要和人格个性, 关注他们的性格, 爱好, 特长等, 不能给学生盲目安排不适合的公益活动[5]。同时, 高校在开展公益活动时, 不仅仅要倡导服务者奉献, 同时也要关注被服务者的自信心和情感。强调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共同合作, 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大学生们在进行公益活动过程中, 在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他人的同时, 也增加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社会履历, 更明确了自己的优势所在, 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摘要:公益活动是一种乐于助人, 服务社会的无偿劳动,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优良品德以及社会责任感, 值得推广。本文以大学生公益活动为基础, 分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并对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推广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公益

参考文献

[1] 汪淑娟.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D].吉首大学, 2013:3.

[2] 韩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吉林大学, 2014.

[3] 杨东华.公益活动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D].高教论坛, 2014 (9) :9-11.

[4] 陈阳.社会公益活动对大学生成才与责任感的培养[D].科技经济导刊, 2016 (32) :192.

[5] 王洁.社会公益服务视阙下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及其对策分析[D], 科教文化, 2015:172.

上一篇:通过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下一篇: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