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政府采购招投标平台构建研究

2023-01-03

一、我国政府采购的发展现状

在现代意义上, 政府采购制度在1760次工业革命中首次出现在英国, 1782年皇家文具事业局成立, 主要负责政府部门办公用品的采购工作。英国政府开始着手规范政府采购中出现的问题, 对政府采购的管理进行立法。由此, 政府采购制度雏形开始形成。继英国开始, 发达国家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法律不断完善。如美国, 有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采购制度和机构。然而, 我国政府采购起步较晚。从1995开始, 对政府采购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此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实施条例》相继颁布, 以及各地政府陆续出现了许多的政府采购规范性文件。即使这些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完善, 政府采购制度由于规范和效率的问题, 还导致了采购地域的扶持政策与公平性之间的矛盾、采购质量与实际需求的矛盾、以及采购审批流程繁琐、市场监督能力不足等问题。

伴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 传统的政府采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发展, 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 政府采购的招投标活动已经通过网络来实现政府采购的全部流程。2016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以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化交易平台作为目标, 推进政府采购交易从有形转变为电子化平台为主的采购服务平台, 逐步完善监管与服务职能分离, 实现运用大数据对政府采购进行监督与管理。政府电子采购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传统政府采购的特点, 政府电子平台采购改变的只是政府采购的方式, 采购活动仍然具有传统政府采购方式的公开性、法定性、行政性特征;二是具有互联网信息化的特点, 它是利用网络技术完成一系列招标、投标程序,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三是具有电子政务的特点, 通过网络平台, 政府要对电子平台中的项目进行审批、监管, 它还具有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

二、现行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18世纪英国正式建立政府采购制度以来, 它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 政府采购不再仅限于政府采购活动, 内涵更加丰富, 它包括采购过程、采购政策、采购监督和采购管理。中国政府采购制度起步较晚, 中央从开展地方试点到制定法律法规, 促进了政府采购事业的制度化, 同时各个地方政府为了规范政府采购活动, 在实践基础上, 制定出了大量的规范性文件, 政府电子化平台采购也在不断推进。在《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中指出要继续推进建立统一的政府采购的电子化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 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 整合采购平台开发的技术、专家库、采购供应商等公共资源, 运用大数据逐步完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协同工作。但是, 由于我国实行政府采购时间相对于国外而言较短, 法律制度还不完善, 加上政府采购本身涉及到的法律、主体的多样化, 政府采购电子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近几年, 政府采购电子化中存在的问题成为了政府采购制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障碍。

(1) 从政府采购平台涉及的范围来看, 电子化平台发展不平衡。虽然大部分的省市积极推进电子化平台建设, 都已经运行了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 其中广东省已经实现了全流程的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管理。但是各地信息化水平不同, 政府采购电子化发展水平有差异, 从内部的管理平台角度来看, 真正意义上没有实现采购计划、审核、合同备案等电子化, 从平台对外性来看, 对于供应商注册和资格审查, 有些地方只停留在政府采购的信息发布阶段。

(2) 从完善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 政府采购电子化缺少统一的标准和规范。2003年我国自《政府采购法》颁布以来, 先后出台了《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招标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尽管政府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 但针对政府采购电子化的法律规范只有《电子招投标法》, 指出电子招投标系统包括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行政监管平台, 但是具体可操作性不高, 其余大多都是各地方政府的独立规范性文件, 法律效力层级较低, 同时对于平台开发使用的网络技术也缺少标准性的规定, 整个电子化平台的法律保障体系缺乏统一性和标准性。

(3) 从政府采购职能角度来看, 没有厘清政府采购职能权限, 这导致政府采购效率低下, 部门间缺乏协调, 没有明确功能需求, 跨部门数据基本不能共享, 出现政府采购相关信息不对称, 多头审批等现象。

(4) 从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的建设角度来看, 地方政府的电子化采购建设较为混乱。各地政府建设的政府电子平台种类繁多、各不相同, 有的地方政府从市级到区级政府采购都有不同的平台, 采购人经常需要同时在市级和区级平台中申报备案同一项目;对于不同类型的采购也有不同的平台, 比如针对货物的, 有货物电子化平台, 针对工程建设有单独的采购平台, 针对提供公共中介服务的又有独立采购平台。根本无法实现本区域采购系统的数据衔接与资源共享, 更谈不上跨区域的政府采购系统的数据共享。

三、政府采购电子平台的国外经验借鉴

目前, 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系统,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发达国家就已经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政府采购当中。美国采取高度集中的政府采购体制, 以集中采购模式为主, 政府采购规模大。美国联邦政府以《联邦采购现代法案》立法, 确定了联邦电脑网络平台的法律地位, 之后联邦政府又推出了网上询价系统、政府采购数据库。在电子化政府采购建设上, 美国实现联邦和地方的分层次建设;在平台开发的主体上, 除了政府可以开发采购系统, 企业可以开发收集整理政府采购信息, 并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在电子化程度上, 美国政府采购各环节都可以在网上进行, 覆盖了整个采购的过程。而日本实行以分散为主的政府采购模式, 政府采购的范围较少, 日本政府各部门在政府采购网上发布采购信息、进行网上报名, 电子化采购功能较少。我们说电子化采购具备电子商务的特征, 新加坡由于有良好的电子商务基础, 政府信息化程度高度发达, 作为政府采购网站的“政府电子商务中心”是新加坡唯一一个政府采购交易平台。该平台整合了新加坡各政府部门的采购软件和财务系统, 实现了各层级系统和数据的衔接。

四、构建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的对策建议

当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网络化的政府采购模式已经成为政府采购发展的关键。

(一) 建立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保障机制

1.完善政府采购电子化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不仅仅包括电子政务, 还涉及到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领域, 我国政府采购发展至今, 只有《电子招投标办法》明确了政府采购系统的功能、架构, 结合计算机信息安全、数据保护等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政府电子化采购的法律支撑。

2.促进政府采购电子平台标准化建设。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政府采购平台, 优化采购计划申报、审批、信息公告、合同备案等不同类型采购的流程, 逐步实现政府采购电子平台的信息共享性, 加强了监管部门对采购活动的有效监督。

(二) 政府采购电子平台结构优化

政府电子化采购平台的优化一直是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重要部分, 采购业务平台具备电子政务特征, 但是又独立于政务系统, 我们需要政府采购业务系统与网上采购系统同时运行。政府采购业务平台针对政府采购主体 (项目业主) , 网上采购平台针对供应商、评审专家等主体, 两个平台可以实现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全流程环节, 从采购预算、采购过程、合同签订到支付、监管, 数据实现共享, 监督部门根据平台的数据可以实现政府采购的全过程监督。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 已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采购立法和机构, 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 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各地政府借助于互联网开展政府采购电子化采购, 但由于缺乏统一性的法律保障体系、标准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 各地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发展程度也不一致。本文通过立足我国政府采购现状及模式、研究借鉴国外政府采购平台经验, 鉴于目前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的特点与不足, 政府电子化平台采购研究既是一个实践命题, 也是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政府采购,招投标平台

参考文献

[1] 杨柳.浅析我国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知识经济, 2012 (23) :143-143.

[2] 雷银枝.电子政务协同管理模式及实现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 33 (8) :52-56.

[3] 李正旺.新加坡政府采购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0 (5) :48-50.

[4] 李文健.浅谈对国外政府采购的之借鉴[J].市场论坛, 2007 (7) :30-31.

上一篇:青龙满族自治县精准扶贫现状探究下一篇:沅江市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