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和探讨

2023-03-0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进展迅速、病情严重,常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点滴, 但药物剂量和给药速度难以掌握,血糖控制不稳定,且易致低血糖反应。2012年1月—2014年8月期间, 该研究采用胰岛素泵治疗DKA, 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将其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该期间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DKA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26例;年龄(39.76±9.8y,病程(5.2±1.6y;FBG(32.4±4.3)mmol/L,BMI (24.3±1.8)kg/m2;T1DM 12例 ,T2DM 48例。按知情同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1.2治疗方法

给予去除诱因、补液维持水电酸碱平衡、防治感染和对症支持等基础治疗。①观察组:静脉微泵输入胰岛素,初始用量为0.1u/(kg·h),当血糖下降到13.9 mmol/L时 ,改为基础量2~3 u/h。②对照组:胰岛素0.1 u/(kg·h)持续静脉滴注,待酮体转阴后,改为皮下注射。酮体期每2 h监测患者的尿酮体、尿糖、血糖和CO2CP, 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 调整期4 h监测一次血糖,稳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后血糖。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中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比较。

2结果

全组患者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将两组治疗的结果进行比较,在血糖达标和血酮转阴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FBG、p H恢复时间、低血糖反应和胰岛素用量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P<0.05,带 * 者为 P﹥0.05。

3讨论

DKA是糖尿病患者在感染、饮食或治疗不当、各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以血酮和尿酮升高的酮症、p H下降、神志障碍、酮症酸中毒昏迷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糖尿病的急性严重并发症。发病急骤、变化较快、病情严重,常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点滴, 能达到正常的胰岛素血浆水平,从而能有效抑制体内糖原分解和异生、脂肪分解以及酮体生成,降低血浆葡萄糖浓度、减少酮体,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糖代谢和酮体状态。但该方法有药物剂量和给药速度难以掌握,血糖控制不稳定,波动较大,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反应,血糖控制和达标时间较长,需要频繁监测血糖等弊端。

胰岛素泵是一 种模拟人体 生理胰岛素 分泌的输 注给药系统,由泵、小注射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液管组成,按照人体需要的剂量将微量的胰岛素持续地推注到患者的皮下, 保持全天血糖稳定,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2]。胰岛素泵可根据血糖的监测结果,灵活调整给药量,采用基础率、餐前追加和临时大剂量等方式, 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纠正游离脂肪酸的代谢紊乱,抑制酮体生成。能平稳较快地降低血糖,缩短血糖达标以及血、尿酮体恢复时间,消除高血糖毒性作用,显著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避免黎明高血糖的发生,并能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最大程度改善胰岛素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还能减少给药的操作次数,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静脉输液量,减少心力衰竭的可能性。

在该研究中,观察组在血糖达标和血酮转阴时间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FBG、p H恢复时间、低血糖反应和胰岛素用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采用胰岛素泵治疗DKA,操作简便、显效快、疗效确切,能显著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用量,有效防止血糖异常波动,使患者保持稳定的胰岛素浓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和探讨。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8月间分别采用胰岛素泵和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DKA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两组的血糖达标和血酮转阴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FBG、p H恢复时间、低血糖反应和胰岛素用量等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DKA,操作简便、显效快、疗效确切,能显著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用量,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关键词:胰岛素泵,酮症酸中毒,疗效,体会

上一篇: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评述与启示——基于财务视角下一篇: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