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治疗64例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

2022-09-12

糖尿病是由于 体内胰岛素 缺乏引起 的或相对 不足所引 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全身慢性代谢病。糖尿病的分类可分 :胰岛素依赖 型 (1型)、非胰岛素依 赖型 (2型)、特殊性糖 尿病、妊娠性糖尿病。小儿糖尿病多发生5~14岁儿童,女孩多于男孩。儿童糖尿病患者以1型糖尿病为主体,其发病是在遗传易感染性基础上,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使胰岛β细胞损伤破坏所致。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状态、乳酸性酸中毒,而其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其发生率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该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目前,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是一种更灵活、方便、安全、可靠的糖尿病强化治疗方法。现对该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型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患儿64例,采用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取得了良好临床治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小儿糖尿病患儿64例, 该组选取64例患儿诊断均符小儿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将该组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其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6.8±0.9)岁;对照组32例,男14例 ,女18例,年龄2~16岁 ,平均(5.2±0.6)岁。所有患儿均为1型糖尿病。临床症状 :多饮、消瘦、多尿、多食、呼气有酮味及口唇樱红等症状,患者入院时测空腹血糖值为7.9~18.8 mmol/L(140 mg/dl),餐后2 h血糖值在14.6~22.4 mmol/L(200 mg/dl) , 静脉血p H<<7.2, 或血HCO3<15 mmol/L, 酮血症和酮尿症;并且性别、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 采用胰岛素皮泵24 h持续皮下注射治疗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胰岛素初始剂量为0.1 U/Kg/h,监测血糖1次/h,当患者尿酮转阴、血p H值恢复正常后,注射量分为基础量(按全天量的60% 执行)和餐前最大剂量。具体注射量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对照组:采用短效胰岛素诺和锐按0.1 U/Kg/h。持续静脉滴注 ,并每小时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 血糖下降13.0 mmol/L改用2.5%葡萄注射液, 按4 g葡萄糖加1 U胰岛素比例持续静脉滴注至尿酮阴性后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地特),同时扩容、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后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恢复时间、p H值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 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分布检验方法,计量型资料采用t分布检验方法,以(±s)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糖及胰岛素用量各项指标情况

经过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胰岛素用量比治疗前略有下降,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s)

注: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t=4.01、▲t=3.68、●t=5.22、■t=6.04、P<0.01。

2.2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餐后血糖达标时间 、尿酮恢复时间 、p H值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情况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恢复时间、p H值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6.25%、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25.00%,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7、P<0.05),见表2。

(±s)

3 讨论

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 ,通过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的方式, 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来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它具有平衡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 减少胰岛素吸收的变异; 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儿童糖尿病是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的皮下注射能够更好的控制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恢复时间、p H值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并且胰岛素用量少,在操作上,胰岛素泵能够准确的注人计量胰岛素剂量, 从而降低了低血糖及的发生率。对照组静滴胰岛素降糖、消酮治疗,需经常调整胰岛素和葡萄糖的比例、滴速,剂量和速度难以准确调整。综上所述,采用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的皮下注射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好, 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是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自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4例患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后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恢复时间、PH值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 两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与治疗前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恢复时间、PH值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后无反复,同时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其临床效果优于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儿童

上一篇:词汇法教学在西班牙语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大学生攻击行为与气质特征的相关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