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

2022-05-1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者的融合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次的内在融合,这种融合涉及到教育价值观、人才培养观、教师发展观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探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篇: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难点与对策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两种教育的融合是有基础的,但也应该看到相反的分离因素,才能更好地促进两种教育的融合。应当从社会背景、教育体制、教育者等方面分析两者融合进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融合;难点与对策

一、引言

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广义地说,也包含了社会科学的教育、美学艺术的教育,通常称为人文科学教育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而科学教育,主要就是自然科学和科学精神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都各自有其合理的内核与现实价值。人文教育重视人性的完善,努力提升人的道德精神价值,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它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之所在;科学教育发展了人的智慧与知识,使人在征服、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解放人性,体现人的价值,使人自身得到肯定。历史地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经历了从融合到分离、再到逐步融合的过程;现代地看,两种教育在总体上仍处于相互排斥、相互对抗及在竞争中发展的势态,科学教育在总体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科学教育工具性的过分张扬,使人文教育逐渐被科学教育所压倒而旁落,出现了大量的科学教育不能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一系列的社会道德失范现象滋生蔓延。这些问题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已引起教育界的反思。反思的结果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裂或失调,要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共同促进人自身素质提高与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针对我国提出的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全面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除了要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还要开展人文教育,来弥补多年来轻视人文教育的缺陷,使两者协调发展。近年来,许多高校通过改革教学理念,加强文理渗透,提高了综合办学能力,但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今天,重新审视和探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问题仍是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面临的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

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的难点

许多学者从理论的层面对人文教育的相容性、本质特征进行过研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是必然的,但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尽管目前社会已意识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应当融合,但因为多种原因如体制分裂、固有的传统观念等因素不断诱发着人为的分裂,使得其融合步履维艰。

1.市场经济自发的利益导向,忽视了人文科学的价值

在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市场经济中,有用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市场经济强调的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忽视教育的多元功能教育价值,形成了功利的价值趋向。在现实的教育行动中,就社会而言,更多地看到劳动力的价值;就学生而言,更多地看到应试和升学价值;就家长而言,更多地看到教育的社会职业选择价值。总之,强调的是教育的眼前价值、工具价值,而忽视教育的长远价值、非工具价值。

人文知识自身具有非生产性、非直接实用性等特点,造成人们往往无视人文学科的潜在价值。从国家角度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民财富的教育投资中,科学教育占极大的比例,而对人文社科的研究和投入严重不足;从学校的角度来说,目前受现实功利性驱动,有许多高校倡导以就业为出发点的教育观念,甚至以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学生忙于考证比比皆是,再说学校的科研发展建设中,实用性技术研究日益成为科研的主体,人文科学研究却频遭冷遇,逐步边缘化,也造成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反向力量,即分离的因素。

2.未能切实构建有效的人文通识教育体系

教育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科学建立在人文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而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实际上,不论哪一个教育阶段,虽然教育价值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建立,也就是都应该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尽人意。我国在高中一年级后,就进行了文理分科,虽然近几年高考制度做了比较大的改革,增加了文理综合的考试,但就课程体系来讲,人文知识的教育内容是很狭窄的;大学文理工分校,课程设置更突出专业性,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表现出非常弱的人文素养:而文科学生又缺乏应有的科普知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缺少更是较为突出的问题。追溯到更低层次的教育阶段(幼儿园、小学、初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存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各级升学考试对学生的甄别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再加上各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极其不平衡的客观存在,造成教育者、家长、学生都趋向追求高分数、读名校,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通识教育体系一直未能有效构建,是造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不利的关键因素。

3.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残缺,教育思维方式单一

大学学科综合越来越强,对大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教师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现在的大学教师基本上是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毕业的,由于受到原有教育模式的制约,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残缺现象。另外教师的教育思维也存在着问题:许多教师认为人文学科及其教学不过是告诉一些人文知识或让他们“记住”这些知识而已,不像科学需要创造性地培养;而有的教师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纯科学的,没能理解科学技术中也包含着人文意蕴和人文价值。其实,成功的人文教育必须贯穿到学生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并且必须富于想象和创造,从而拓展教育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批判的精神变革已有的思维模式,以帮助学生既会追求真理(科学的思维方式),又会思考“精神”(人文思维方式),大学里有无数的专家、学者、教授,但存在多少人文知识分子,尤其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否有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

三、对策

虽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存在诸多的困难,但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我们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克服片面地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错误思想,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及融合。前文已分析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要难点,给我们寻找两者融合的对策提供了一个平台,实现融合就要克服分裂,避免分裂,就要促进融合。两者的融合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里无法全面展开,只能有针对地谈几个方面。

1.克服功利思想,认识人文科学的价值性、社会性,营造全社会的人文氛围

(1)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性,改变功利的价值取向。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性,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体系;既是科学,又是意识形态。在我国,人文科学教育是整个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的直接目的是培养以马克思主义为世界观和思维方法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人文学科的专业人才,间接目的是有利于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加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1]。人文科学在整个人文文化结构中处于上层,固然它的直接作用不太明显,但是它能丰富和提高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和层次,它在潜移默化中对一个民族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要让社会形成一种观念:人文社会科学是有价值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改变功利的价值取向,认为人文知识没多大用处是只看到眼前的短浅目光,美国学者费莱克斯纳就在他的《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一文中,比较深刻地揭示了有用知识和无用知识的辩证关系。他认为,首先,“智力与精神生活在表面上是一种无用型的活动,但对这些无用满足的追求却往往能意外地得到梦想不到的有用效果”。也就是说,在现实的许多时候,有用和无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次,他提出疑问,“我们关于有用之物的概念是否已变得太狭窄?”他认为,现在这样一个物质时代,人们已经不知不觉地习惯了从物质利益的广泛分配和世俗机会来衡量事物的用处,但忽视了从人的精神角度对事物用途的评价。最后,科学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有益于人类的大多数真正的伟大发现,并不是使用愿望所推动的,而是由满足好奇的愿望所推动的”。应该说,费莱克斯纳关于有用知识与无用知识的论述即使在今天仍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尤其是为我们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性提供了哲学思考。

(2)深刻理解人文的社会性,营造全社会的人文氛围。人文教育的实质是“精神性”、“智慧性”的,它试图解决的不是“头脑”问题而是“心灵”问题,是“精神问题”。既然社会上人文精神的失落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要重塑人文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人文教育。大学作为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次,自当承担起培养人文精神的重担,但这不应仅仅是大学的责任,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需要引起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的共同关注,因为人文精神建构具有不可替代性。众所周知,在科学技术领域,我们可以被允许不理解科学内容而享受科学的结果。比如我们有病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并由他对症下药开处方治病,我们可以不去理解病理及药物之间的作用,只管按医嘱服药就是了;机器可以用钱购得,而精神却购买不来的,精神的东西只能自己来积累、创生,人文精神的建构是每个人不可推脱的责任,不可能靠少数几位人文精英的努力而替代普通大众的人文精神建设,可见,人文教育具有社会性、大众性,我们当然需要人文泰斗,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拥有人文精英而没有大众化,就决不可能耕耘出肥沃的人文土地,也没有真正的人文进步。人文进步只能通过大众战略才可以实现,所以营造全社会的人文氛围对建立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一侧面,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文精神的进步比物质文明的进步更为艰难[2]。

2.构建有效的人文、科学结合的教育体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1)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应贯穿到教育的各个阶段。教育整体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不同层次学校教育的分工。普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内容既包括人文社会知识,又包括科学知识;既呈现全民性,又凸显基础性。在教育这个层次上,我们可以说教育应当实现双重目标,即人文教育目标和科学教育目标。目前,大学生在基础性人文知识方面所表现出的某种欠缺,应该和普通教育有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靠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机制改革。也就是说,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不是在大学阶段独有的,而是全程的,就应该从教育机制、教学内容上,从幼儿园到大学进行“全程”考虑,注重各教育阶段“相呼应”的教育改革,树立“教育一体观”的理念,以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使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能相互了解、相互参与、相互合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好地促进全方位的改革,即要构建有效的通识教育体系。应注意的是,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化合价”,并且整合的表现形态是不相同的,内容更是相异。就人文教育来讲,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对其伦理、道德价值的弘扬,而到了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应重视认知建构、哲理方面的知识。具体到大学阶段,专业教育可推迟到本科三年级,在一二年级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在美国的高等院校,通常本科生在前两年不分到各个院系,他们主要在文理学院接受通识教育,这种教育体制对我们也是很有启发的,推迟专业划分,实际上是对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一种折中选择,完全的专业教育已引出了弊端,而通才教育的开展难度又很大,那么这种折中选择就有了合理性的方面。台湾则通过规划设计一系列结构化课程来强化通识教育。

(2)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原动力。人类的思想追求是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同等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幸福体脸、幸福享受。而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又必须要人自己来解决,即靠人自身的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主要的途径又在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即通过这两种教育把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内化为个体的能力。因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统一,正是人生存与发展本身的要求,两者缺少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教育,都不足以承担人的全面发展的重任。因此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只能并举,不能分清谁先谁后,谁轻谁重,这里并不强调平均,而是指协调发展。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Leamingtodo)与学习做人(learningtobe)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态度;“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

3.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变革教育思维方式

教育的问题首先是教育者的问题,教师是学校的“常住人口”,学校的人文环境和人文底蕴主要是由教师营造的,学校的传统和人文故事,教师的人文精神践履等都取决于教师对人文意义的阐释和守护的责任意识,教师有人文性才能孵化出学生的人文性。因此要追求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提高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认识,尤其是大学管理者应从思想观念上,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高度重视,并落到实处。教育必须给人以理智,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尤其要形成赖以生活的“信念”,所以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如果不能导出一个清晰的理性——即我们的根本信念,它就不能教育任何人,理解这点是我们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关键所在[2];其次,必须从教师本身的教育着手,所以要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必须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丰富其知识结构,清楚认识现代教育对教师、学生的更高要求。在此基础上,改变传授思维方式,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科学技术知识的时候,应有责任把科学技术中蕴涵的人文内容体现出来。人文学科本身也不是纯人文的内容,在教师讲授人文知识的时候,必须遵照科学的要求,自觉弘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力求立论准确,论据清晰,言之有物。19世纪末产生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也强调了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杜威指出:“事实上,任何科目,如果在它最广阔的意义范围内理解它就具有文化的价值。”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如何在科学教育中体现人文意义,从而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具有现实意义。

杜威特别强调科学的实践性,即强调“从做中学”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杜威以“纺织室”为例,生动地描述了生活化的科学实践对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在此,杜威特别强调了科学与人文的密切联系,强调了“从做中学”,他说:“在那间纺织室里,基本的事实是在进行实际的纺纱和织布的车间,儿童得以直接与各种材料——各种丝织品、棉花、亚麻和羊毛发生联系。知识随着这些材料也就出现了:它们的产地、历史,它们对特殊用途的适应性,利用原料的各种机器。在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中,品格训练也因而产生了。”这个例子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很生动的借鉴作用,引导学生把人文与科学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既具备能力,又能自发地成为整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工作者。

四、结语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从实质上讲,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实现教育最根本目的的手段,从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社会全面进步最基本的因素以及现代社会日益科学化的趋势来看,未来教育必须以科学教育为基础;同时,未来教育必须以人文教育为价值导向,才能使科学真正有益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类寻求解决所面临的种种深刻危机的迫切需要。只有全方位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楠森,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2]张祥云.大学教育:回归人文之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邹芳启〕

作者:贾俊兰

第二篇: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摘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者的融合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次的内在融合,这种融合涉及到教育价值观、人才培养观、教师发展观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探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融合路径

在教育发展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呈现着从对立到融合的过程,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高等教育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进一步深度融合。而现实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依然存在较大的分野与割裂,这样的分离阻碍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发展。随着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的紧密结合,拓宽了科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使得知识具有了易获得性,消除了地域获取知识的差异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探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路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转变教育理念,突出人文教育重要性

教育理念决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途径,结合新的时代特点,高校应以培养有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人才为目标。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道: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恰恰是育人与育才的统一结合。

追溯历史,我国的传统教育极其注重人文方面的教育,注重传统文化的讲授与传承。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实业教育日渐兴起,科学教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审视现状,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就业情况,高等教育也更多的注重科学教育,从科学技术、实践技术、自然科学知识等方面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受到轻视和冷落。

因此首先应该转变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提升人文教育地位,在发展科学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要从观念上摆脱“科学至上、重理轻文”的束缚,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充满人文情怀、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教育教學中平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发挥人文教育的积极作用,是培养完备人才的有效途径。增强人文教育要从转变教育理念开始,树立现代化的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应该重新审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从教育发展理念上增强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调整课程设置,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了专业性、科学性特点,紧密围绕专业特点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出现了文理分割的现象,尤其是工科、理科专业的课程,忽视人文教育较为严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更多强调就业情况,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因此高等教育应该结合时代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结合。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设置上融入人文教育的相关学科,增设人文教育课程比重。人文教育方面的相关课程也应广泛涉及,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心理等内容。围绕理工科学科特点,设置相应的兼顾文理的综合性课程,跨学科课程,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使人文教育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起到提升素养、完善人格、丰富精神世界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社会。

3丰富教师人文知识,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直接关系到人文教育水平。因此高校转变教师发展模式,促进教师发展多元化,着重加强教授理工科教师的人文素养,丰富其人文知识。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向学生传递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这样的内涵式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实现人的发展。高校应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积极性,使教师在主观上积极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高校应加大教师人文知识的获取范围和途径,为教师提供更优质的提升人文素养的资源,通过讲座、报告、实践、走访等方式,使教师的人文素养得到熏陶和提升,从而使教师内化于形更好地传递感染给学生。

4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在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首先可以开展专家讲座、专题报告、大学生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其次通过校园内人文类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校园内的人文气息,使校园人文建设具有育人功能。再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以社团为依托,开展书画、摄影、演讲、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得到人文熏陶。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于让学生亲身投入到活动中,亲身感受和体悟,进而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体会,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人文体悟相结合,真正做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于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有完备的专业性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这就需要高等院校要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努力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过硬专业技术的综合性人才。高等院校通过转变教育发展理念,调整课程设置,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丰富教师人文知识,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等途径实现文理兼通,文理相融。

作者:王文波 耿聪

第三篇: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部门对学生课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改革。其中在进行幼儿教育改革的同时,加强了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以及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旨在能够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本论文从幼儿艺术教育以及科学教育相互融合方面出发,对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且分析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主要特征,最后加强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艺术教育;科学教育;有机融合;意义;策略

一、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幼儿的年龄较低并且没有较多的处事经验,所以幼儿在接受教育时不能全面的接受课程传输的理论知识。而且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正在萌芽,他们往往以整体、形象、直觉的方式把握世界。所以,不宜过早对幼儿实施分科的艺术教育,不宜过早进行学科技能训练,应着重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对艺术的整体感受。

(二)符合当前阶段艺术教育的特点。

由于艺术是由艺术家心中所想,是各种思想与物质材料共同组成。总体来说,艺术具有一定的相互沟通的能力,在某些方面存在共同的特征。而详细来说,不同种类的艺术是由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使人们能够通过艺术作品来感受艺术家心中所想。

人们常说音乐就是一幅画,而这幅画是用音符当色彩,旋律作线条所绘出的只能用听觉去感悟的心灵之画,以此来说明音乐与美术的情意沟通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综合性是艺术活动的一大特点。这种在感觉上通同一气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通感”,它具有感觉经验沟通的特点。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并且建立一定的思想联系,实现人与人心灵的共享。由于人体感官的这种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功能,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互相沟通和互相包容,使得艺术之间的综合成为必要和可能。所以,各类艺术活动的综合正是为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整体地接受艺术教育提供了渠道。

二、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主要特征

(一)物质层面: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在物质层面的融合主要以科学家教育为主体。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常常只在表面上将二者进行融合,所以在未来阶段需要对二者的物质融合方式进一步研究。

(二)思想层面:在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中,通常需要人们的各种感官对艺术进行了解,并通过深层次交流体会艺术的美感。换句话说,艺术只能通过人们思想层面的交流,才能提高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所以,在进行幼儿艺术教育时,幼儿教师应遵循幼儿的想象力,正确引导,不能直接判断其正确性,阻碍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三)本质层面: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幼儿培养成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的人才。艺术教育使学生能够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而科学教育则能保证幼儿观察了解各类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幼儿的素质。

三、加强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融合的策略

(一)提高多元化技术形式之间的紧密性。

1、表现在艺术作品之间的形式综合,幼儿教师可通过艺术作品进行开篇,通过对幼儿进行艺术作品的讲解,使幼儿以显性形式带动隐性形式进行感知、体验、表现、创造。如:从音乐欣赏切入,感受、理解和表现作品的旋律和节奏,继而发现文学和美术中的旋律和节奏。

2、将各种艺术形式结构引起主体的不同情感体验之间的对应性和沟通性进行综合。如以文学为欣赏对象,以音乐美术为背景进行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艺术类型选择较为舒心的艺术活动。

3、通过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进行凝聚选择,从中选取较为通用的艺术主体进行幼儿的教育活动,加强幼儿与艺术之间的联系。

(二)加强艺术感觉与感官的有机结合。

一般来说,幼儿是通过自身对于艺术的了解与体验进行情感方面的培养与提升,对于幼儿未来的艺术表现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情感和态度是通过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表达获得的;表现与表达是感受与体验、情感与态度的具体体现,它体现在幼儿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活动中。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对艺术的感受与体验、情感与态度、表现与表达是有机结合的整体,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幼儿教师在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从侧面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通过幼儿对艺术作品进行感性的认识,再有科学教育确保幼儿艺术本质的认识。启发幼儿学会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通过视听器官和更多的动觉参与去感受和体验艺术的美。创设丰富的艺术环境,使幼儿有机会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形成初浅的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幼儿自由表达、精神创造的活动。

(三)增强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在生活中的影响。

艺术教育渗透于幼儿的日常生活,要求教师从幼儿成长的环境中选择艺术教育内容,组织幼儿观察、寻找动植物、建筑、橱窗、街道、居室和幼儿园游戏、学习等环境中蕴含着的美,从而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同时授课教师可以实时记录幼儿在生活当中所表达的艺术形式,例如教师在与幼儿的对话和交流中,应随时把握幼儿想唱、想跳和想表现的愿望,顺着他们情感的自然产生开展艺术活动,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情感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自由地表达出来。

同时,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科学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了解艺术表现的本质以及美化生活环境的空间与机会。由于幼儿一般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因此幼儿园在环境布置过程中,可运用艺术作品对其进行装饰。如教师可在活动室一角,放置各种绘画工具、废旧物品及一些适合幼儿使用的小乐器、录音机等,供幼儿自由进行艺术活动。可以放置一些艺术大师的美术作品,民间工艺品和幼儿自己的作品供大家欣赏。还可以适时播放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和优美的散文,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情操,使幼儿生活的环境充满艺术氛围,发挥艺术教育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柳志红. 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2]王磊. 幼儿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研究[J]. 赤子(上中旬),2015,20:318.

[3]刘迎杰. 幼儿艺术教育的生成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4]黄海涛. 幼儿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整合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石胜钱.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对儿童天性的违背与顺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6]黄海涛. 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中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07,16:38-41.

作者:魏谦丽

上一篇:关于绿色建筑的论文下一篇:本土音乐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