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职学生“奇装异服”的成因及对策

2022-09-11

如何正确地分析学生“奇装异服”背后隐藏的心理原因,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服饰观、审美观、甚至性别观也就成为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课题。本人结合自己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多年经验, 浅论其成因及对策。

一、中职学生追求“奇装异服”心理原因

服装是反映人的内心活动和心理现象的东西, 带有极强的个人意志的色彩和个性特征, 甚至于走向极端的服饰追求。目前,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以奇装异服为美, 这些不良风气的形成原因很多, 但最主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

1. 爱美之心。

在社会青年不断追求时尚服装的时候, 心理、生理渐趋成熟的中职学生们也不甘寂寞。她们开始追逐成年人的装饰打扮, 喜欢刻意地追随潮流, 有的甚至追求“奇装异服”。一方面, 他们很想证明自己不再是一个孩子, 希望自己能够更快地加入到社会流行当中;另一方面, 他们希望自己的衣着服饰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与赞美, 与别人与众不同, 从而使自己在同学们眼里的地位得到提高, 满足自己的爱美心态。

2. 从名之心。

这一时期的中职学生存在一种从名的心理特征。她们对影视歌星、运动员、社会成功人士极为关注, 尤其是对前卫名人更是趋之若鹜, 因而便有了大批的“追韩”、“追日”族。当她们崇拜的偶像人物穿什么的时候, 他们也要穿什么。于是, 我们也能看到不少中职学生穿着某球星队服, 各种品牌时装, 甚至“奇装异服”上学的。

3. 攀比之心。

在一些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攀比心理, 她们认为穿着新潮就是潇洒, 穿着潇洒就比别人高一等。有些中职学生看到别人穿品牌时尚衣服就眼红, 千方百计地缠着家长要钱买各种社会上流行的服饰, 她们根本不管家里的经济承受能力, 为的是在别人面前吐气扬眉, 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

4. 追新之心。

中职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具好奇心的时期。她们也能自主地对一些事情进行决策, 同时又没有成年人较重的工作、社会、家庭压力, 真正可以放开束缚随心所欲地进行一些消费, 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而新奇的衣服是最能引起她们注意的。有些中职学生达到了不奇不要, 无奇不买的地步, 甚至到了追求怪异服饰的阶段。

5. 求“异”之心。

这一时期的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他们有的开始对异性产生了好奇, 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但又羞于向对方表达, 甚至怕自己的魅力不够, 遭到对方的拒绝。于是他们总是在异性面前不断地表现自己, 尤其有的学生在穿着上更是“奇装异服”, 希望自己能够引起对方的注意。

6. 喜“异性”之心。

在这个方面, 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这么几个, 现在是越来越多。男孩子喜欢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 留着长长的头发, 给自己打上耳环, 娇艳的气息中通着阴柔之美;女孩子喜欢剪短发, 穿男士衣服, 基于把自己的乳房用布紧紧裹着, 处处展示刚强之力。这两种不好现象都是厌性特征, 也是同性的初始萌芽。

二、中职学生的不良衣着带来的危害

中职学生时期没有形成正确的服饰观、审美观, 如果过多盲目追随潮流, 就会形成不良的校园风气, 带来诸多教育教学管理的危害。

1. 分散注意力, 耽误学业。

学生在穿衣打扮上如果想得多了, 在学习方面就会放松, 有的甚至会因此耽误学业。从学生穿“奇装异服”的目的来看, 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哗众取宠, 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希望自己的衣服得到大家的认同与赞美, 希望自己能够更快地融入到流行当中。这样一个浮躁的心态又如何能够搞好学习呢?把时间、精力用在不应该的地方, 上课走神, 学习必然受到负面影响。

2. 额外开支, 加重家庭负担。

中职学生是一个纯消费的群体, 90%的学生得来于农村。好多学生的家长是看在国家每年每生1500元生活补贴来就读中职学校的。有些中学生家庭条件并不是太好, 但是为了不被人瞧不起, 为了虚荣、攀比不顾“家情”, 吵着闹着向父母要钱购买自己所钟爱的“时尚衣服”。是一种没有责任感的虚荣心理在作祟。

3. 顾外失内, 道德滑坡。

培根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一旦过于追求外形美, 往往就放弃了内在美”。有许多学生为了得到想要的衣服, 不顾硬缠父母, 或是别人穿得漂亮了就妒之、恨之。更有甚者由于经济不支却又盲目赶时髦, 于是铤而走险, 采取不正当的手段, 哄骗、偷窃家人或他人的财物, 酿成大错。

4. 诸多不便, 影响健康及社会。

中职学生阶段刚好是一个人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 但是有些衣服, 如紧身衣、吊带、低腰裤……过紧的束缚身体, 从而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有些特长、特宽的长裤, 无领、无袖的短衫等奇装异服, 在上下楼梯、做实验、上体育课时, 极易发生事故。

三、引导学生着装不“越位”的对策

中职时期的青少年心理、生理发育均不成熟, 是一个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崇尚时尚的特殊群体。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健康的着装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服饰观、审美观。

1. 统一着装, 规范学生着装行为。

统一着装, 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学生会感到, 她不再仅仅是她本人, 而是代表着一个集体的形象, 要规范自己的言行, 执行好“学生行为规范”, 只给学校争光, 绝不能为学校抹黑。这样就增强了责任感和集体主义观念。统一着装, 有利于培养学生朴素节俭的美德。学生统一穿上以“朴素大方、价廉、实惠”为特点的校服, 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彼此感到平等协调, 可以防止同学之间相互攀比, 有利于抑制学生着装上的两级分化, 有利于学生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美德的培养和形成。实践证明, 统一着装是规范学生着装行为的最佳选择。

2. 率先垂范, 教师要树好榜样。

教师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接触学生最多, 很多学生把老师当作榜样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 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 避免在学生中产生恶劣影响。之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 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是每一位老师最起码的行为准则。

3. 沟通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的穿着应该朴素大方, 活泼整洁, 在公共场所切不可奇装异服, 标新立异。但我们不能否定学生的爱美之心, 更不应该抹杀学生的个性穿着。我们要多和学生沟通, 可以定期举行中职学生形象展示活动, 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美的能力。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追求服饰美的同时, 更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 陶冶高雅的情操, 追求外表美与心灵美的高度和谐统一。

4. 潜移默化, 家长要细心引导。

学生的衣着行为也与其家庭教育、家庭生活息息相关。有些家长自己就追新求异, 平时的言行也总是围绕着时尚潮流, 潜移默化中就影响了孩子的服饰观、审美观。当一个人的穿着习惯一旦养成就不太容易改变, 可以说, 家庭的影响力伴随着孩子的一生。所以就孩子的衣着习惯而言, 我们的家长应该在孩子成长的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培养。

上一篇:“立字立人”,书写翰墨飘香的育人诗篇下一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