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偏差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2022-09-12

近年来, 我国中职教育发展迅速, 已初步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同时显现出一些明显倾向, 突出表现是职业中专学生的生源素质明显下降。从总体上看, 职业中专学生自卑、懒散、粗鲁等不良人格倾向越来越趋于普遍, 如果不克服这些人格偏差, 必然影响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也必然影响到在校的生活和学习, 更难以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现象, 我们进行了课题跟踪调查, 探寻其解决问题的对策。

1 职业中专学生人格发展偏差的主要表现

1.1 浮躁厌学、寻求刺激

职业中专学生处于生理发育渐趋成熟而心理发育严重滞后的阶段, 生理与心理发育的不平衡本来就易于加剧心理上的躁动不安, 加上一部分学生初中学习失败, 对学习产生绝望厌倦、排斥拒绝心理, 有些学生认为反正毕业后去打工, 学不学无所谓, 学习缺乏应有的动力, 不想以积极的心态竞争。不少学生整日处于一种浮躁状态, 缺少耐心细致和执著投入精神, 心不在焉, 沉浸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幻想之中, 想入非非, 眼高手低, 不愿意扎扎实实下工夫, 什么都不想干, 什么都懒的干, 茫无目的的混日子。有的学生千方百计寻求刺激, 抽烟、酗酒、看通宵录像、通宵上网打电子游戏、早恋等违纪现象正是这种寻求刺激心理的反映。

1.2 自卑怯懦, 彷徨压抑

职业中专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包袱是自我感觉学历浅、水平低, 担心自己缺乏竞争力, 没有好前途, 因此丧失自信, 不敢面对现实, 感觉前途渺茫, 又不知如何努力, 对前途的信心不足使部分学生深感困惑和惶恐, 甚至自暴自弃。另一方面, 大部分职业中专学生来自贫困农村家庭, 他们的家庭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而社会上一些腐败、奢靡的不正之风强烈刺激着他们, 使他们对现实产生不满与无奈, 深感压抑, 无法轻轻松松地学习和生活。

1.3 冲动粗鲁, 行为失范

学生在初中环境中接受的行为规范熏陶比较薄弱, 表现为有的学生过分害羞忸怩、自我封闭, 有的散漫粗鲁, 甚至脏话连篇。许多学生认识事物的水平偏低, 看问题易情绪化、易偏激, 感情用事多, 理智分析少, 加之年轻气盛, 这就使部分学生碰到问题易于冲动, 遇到矛盾摩擦, 不能冷静对待, 不愿意通过正常途径化解矛盾。少数学生还缺乏正确的荣辱观, 以耻为荣, 不愿意接受纪律约束, 打架斗殴现象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2 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对策

2.1 确立自信, 参与竞争

自信心不足是大部分职业生最大的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 当务之急是帮助他们确立自信。首选, 要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在未来的社会中, 企业需要大量技术工人, 多掌握实用技术, 发挥动手能力强的优势, 一样具有竞争力。其次, 要开展心理疏导, 职业中专学生陷入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好胜与幼稚等复杂的心理矛盾而不自觉, 这更加深了他们的苦恼和彷徨, 因为青春不是想象中的美好的青春, 花季不是期望中灿烂的花季, 失望往往使心理失去平衡, 对一切都不愿意相信。要使学生的心理真正走向健康、成熟, 就不能回避现实的矛盾和问题。要如实地给学生揭示出他们面对的心理矛盾, 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烦恼中理出头绪,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更快地走向成熟。再次,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使学生获得锻炼才干的机会。职业中专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以往生活中经历的内容相对单调, 见识不广, 许多学生性格内向怯懦, 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这也是造成其不自信的重要原因。中专教学要着眼于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 为此, 广泛发动和组织学生参与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歌咏比赛、知识竞赛、辩论会、大合唱等活动, 促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增长才干, 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

2.2 关爱学生, 战胜困难

培养健康人格必须重视爱心教育。因为爱心是责任感的基础, 人的一切良知、责任心归根到底是从感情而来。感情冷漠、只爱自己的人是不可能积极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的。爱心是最容易通过暗示和传递获取的情感, 营造互爱的氛围、传递互爱的信息, 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校园无小事, 件件皆育人。”教师要热情地为学生服务, 并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互通。深入到学生中, 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 及时与学校决策对接, 及时调整常规教学, 适时开展主题“爱心’活动。学校的规章制度既要体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又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爱护, 即使对犯错误的学生也要突出爱和尊重, 不要动辄叫家长, 这一点尤为重要。当然对于犯了较为严重错误的学生, 也不能一味的姑息迁就, 否则不足以让学生懂得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2.3 规范行为, 内化自身

行为规范规范教育包括道德教育、礼仪教育、法纪教育三个方面, 其中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健康人格的核心。要塑造健康人格, 最根本的是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如善恶观、美丑观, 荣辱观、义利观、价值观、幸福观等。要不断帮助学生克服把粗野当成潇洒、把圆滑当作成熟、把势利当作精明、把无耻当作灵活、把利已当作幸福等错误观念,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形成独立而不狂妄、自尊而不蛮横、纳言而有决断、竞争而守诚信、心胸开阔、通情达理的良好道德素质。这些不是靠简单化的说教能奏效的, 必须渗透到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 渗透于学校管理的每个环节之中, 形成充满正气的育人环境, 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强化道德教育必须从礼仪教育入手, 因为礼是德的形式, 德是礼的内容, 道德不能脱离礼仪而孤立地存在。礼仪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善意, 礼仪的内化也是道德养成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定期开设礼仪讲座、男女生修养讲座等, 帮助学生了解礼仪, 重视礼仪, 引导学生以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为荣。还要以制度的形式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明确细致的要求, 注意考核评比, 使学生养成根深蒂固的良好礼仪习惯。法律意识是健康人格的重要保障, 法制素质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底线, 通过《警员报告录》, 《犯人忏悔录》等影像材料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法纪教育, 使学生树立正确法制观念, 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 形成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履行义务、重视权利的法制意识, 把法律要求化为自己的生活常规。久而久之, 内化的道德潜移默化地形成其健康人格, 并指导学生一生成长。

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职业中专教育概况, 强调了目前中专学生普遍存在的性格缺陷倾向, 并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 探讨了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职业中专教育,学生人格缺陷,人格教育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2] 祝蓓里, 戴忠恒.卡氏16种人格因素中国常模修订[J].心理科学通讯, 1988 (6) :14~18.

[3] 李文利, 钱铭怡.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国大学生常模手册[N].北京大学学报, 1995, 31.

上一篇:工程档案服务民生的实践意义和具体策略下一篇:大学生学业受挫原因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