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对外开放战略

2023-02-04

第一篇:浅析我国对外开放战略

浅析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知识产权战略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世界性的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特别是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成员,我国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如何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呢?本文从知识产权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入手,介绍了知识产权在我国的法律保障以及实施的现状,并对从知识产权中提取的工业产权中的商标及商标权、专利及专利权以及著作权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立法状况,介绍了与知识产权紧密相关的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和分类,同时强调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对我国目前知识产权的立法工作进行了探讨。本文重点在于参照、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与我国国情非常接近的韩国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上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特点,提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总体框架(即战略目标和战略途径),并对在实施整个战略的过程中社会各个有机体(包括政府、企业等)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一些看法。本文对实施知识战略的根本途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法目标模式

第二篇:浅析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稿

试析我国企业战略联盟

近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在激烈的市场上立足,企业之间不仅仅是“战争”,更需要“合作”,因此众多企业开始调整竞争方式,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上世纪80年来以来,企业战略联盟做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性合作组织形式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在1987-1997年期间,联盟的数量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1996-1996年间,国际上的各种经济联大约有1.5万,其中75%属于企业战略联盟。最近的结果显示,超过80%的高级管理人员把战略联盟作为公司的主要增长源。如今不仅是国外还是国内,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国内企业不但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也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内外压力要求我过诂哦内企业必需制定新的竞争战略,来增强实力,发展壮大。许多企业相继跟上国际节奏,通过企业联盟徕增强竞争力。如上海的大众,深圳的华强电子等等都是较为成功的典型。但我国战略联盟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得我国企业在建立战略联盟的过程中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积极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战略联盟概念 ㈠企业战略联盟的定义

早提出企业战略联盟概念的是美国DEC公司总裁简.普兰德和管理学泰斗罗杰.内格尔。但目前对企业战略联盟的概念还没有达成一致。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交易费用理论把战略联盟看作是介于市场和一体化组织之间的形式。而从管理学角度出发,Teece(1992)把战略联盟定义为:两个或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承诺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汇集它们的资源和协调它们的行动。在本文中采用战略联盟普遍使用的定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为达到某种战略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各企业彼此保持相互独立、分享联盟利益。 ㈡企业战略联盟的特征 1.竞争与合作并存

传统的企业竞争是以竞争对手消失为目的,对抗性极强,战略联盟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竞争方式,其竞争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联盟内的企业可以在技术开发、产品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进行合作,但同时联盟内各企业间也存在激烈的市场争夺竞争。 2.组织灵活

这种新型的组织模式一般由一些独立公司包括制造商、供应商等,有时甚至是往日的竞争对手临时组成,它们聚集迅速灵活。 3.边界模糊

传统的企业组织均具有明确的层级和边界,而战略联盟则是企业之间以一定契约联结起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一般是突破行业界限而组成的战略联合体。 4.运作高效

战略联盟的实力,单个企业是无法比拟的,它可以综合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来完成单个企业难以胜任的各项经营任务,具有提升企业竞争力,分担风险、防止过度竞争,扩张市场以及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等高效功能。 5.技术先进

战略联盟借助信息网络,彼此联系,共同工作。联盟关系依赖于利用彼此的技术优势,可以使产品迅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发展及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企业经济发展发生了许多实质性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顺利加入WTO,外国企业从沿海逐步向内陆扩展,外国企业的战略联盟对我国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和启发,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港台地区区的中小企业是直接联盟的主体,它们主要集中载广州等沿海地区,以生产、营销联盟合作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欧美日等外资企业及跨国公司大量涌入我国市场,中外企业联盟的项目日益增加,项目的技术水平也明显提高,其成为中外企业联盟的核心。截至到2004年底,中外企业联盟数目已超过254091个。实践表明,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的联盟不仅给我国企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管理经验,有效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增加了我国出口,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促使我国企业改变经营观念,提高了我国企业联盟管理能力。如成为中外企业组成的战略联盟的核心。中外联盟日益增多,如北大方正集团与IBM的联盟,联想与英特尔、微软、东芝、IBM、思科等结成市场进入联盟,海尔与美国的朗讯、荷兰的飞利浦等结成技术开发联盟等。

在我国加入WTO前后几年里,在国外企业联盟的启发下,我国国内企业业开始盛行兼并、收购、重组等战略形式。国内企业仔联盟的范围、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特点,涉及到通信、电子、材料、生物技术、医药、石油、汽车等多种行业。在联盟类型上,有股权合资型战略联盟,又有合作生产、联合销售、供应联盟、技术研发联盟。我国企业已经初步踏上了战略联盟之路。

三.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存在的问题

企业战略联盟有效增强了我国企业竞争力,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很积极的意义。虽然目前企业战略联盟在我国企业实践中有了较大成效,但是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导致联盟效率低、矛盾出现,影响联盟目标的实现等。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3.1不能正确认识战略意义

国内许多企业之间的竞争处于较低层面,主要表现为商品大战、价格大战,目的是以低价占领市场,挤垮竞争对手。而这种模式在我国意境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经营的目标。一轮又一轮地价格战不仅导致商品的贬值,而且也使企业名誉受损。这种恶性竞争严重阻碍了企业企业产品的改善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像2000年国内九大彩电企业地价格联盟的失败就是一格很好的例子。而严格意义上的企业战略联盟强调现代市场竞争策略 “双赢”,联盟可以使企业摆脱市场盲目竞 争的困境和大公司的吞并企图。但是国内企业对联盟的战略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认识到战略联盟的优势,导致联盟意识不强。如日化行业、饮料业、快餐业、零售业等诸多行业,组建战略联盟的比较少,这些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实现相互结盟合作的尤为少。如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家电业,近几年从彩电、空调到热水器等的价格战一浪高过一浪,所谓的价格联盟仅仅是低层次的联盟,并没有上升到实质性的高度。 3.2战略联盟的管理不科学

从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实践来看,其管理效率比较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资源运行效率低

企业采用战略联盟主要目的之一便是获得其自身无法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战略联盟一方面给企业提供了获取外部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企业也担心合作伙伴利用战略联盟侵占其核心资源,尤其是无形资源。无形资源是联盟资源管理的主要对象,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无形资源管理意识,在战略联盟的过程中部分无形资源流无偿被对方所使用,特别是在中外企业联盟中尤为突出。如中国的景德镇陶器、中医药等,其传统的手工艺和制作配方都是知识性产权很强的无形资源,但是由于国内企业队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何外国企业联盟的过程中被国外企业所获得,损失相当严重。

⑵联盟关系管理效率低

企业联盟间的关系管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非合同性投入,还有一方面就是联盟企业间合作人员间的关系。但是从相关数据表明,外方企业在投入上远远比我国企业要多。我国企业在联盟过程中,过分重视合同协议本身,在签署协议谈判过程中力争有利于自身条款,但一旦签订合同后,便不重视联盟关系的管理,所以一些联盟因此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联盟,达不到预先目标而导致企业间关系恶化甚至解体。

3.3中外企业战略联盟收益不均衡

我国企业战略联盟主要是以中外企业战略联盟为主,其也使我国国内企业体高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一般情况下国内企业是为了学习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

国外企业是想利用中国企业的本地化优势进入中国市场。虽然在联盟过程中,我国企业的产品技术、竞争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改善,但是在收益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差距就比较大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⑴国外企业在联盟过程中获得的市场份额日益增大。国外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广泛利用我国企业较为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提高其在我国的竞争力,不断扩张在我国的市场份额。据数据统计,在跨国公司参与联盟的行业中,国外企业品牌产品已占1/3多,.如柯达的市场份额大约为40%,富士大约占据30%,摩托罗拉、三星、诺基亚等移动通信行业在我国市场竟占有近4/5的份额。轿车市场更为严重,几乎被本田、通用等国外企业品牌所垄断,国内的一旗、二汽 、东风、福田等企业还处于挣扎中。

⑵国内创新能力提高缓慢,技术依赖性较强。学习国外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是国内企业采用中外企业战略联盟的主要动机。而技术开发文体关系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前景。但是实践表明国内大部分企业在与国外企业联盟的过程中过分依赖国外企业技术,却忽略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据数据统计,我国企业在R&D范围、费用、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远远不如国外企业投入多,管理效率高。

3.4竞争与合作管理小效率低

赵昌平(2003) 认为,战略联盟成功与否主要与联盟伙伴之间有效竞争与有效合作有关。这些微观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中影响有效竞争的因素包括:伙伴间的相互信任、伙伴对联盟管理的态度、伙伴间活跃的竞争、连续性的技术创新、联盟整合程度等。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时间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时间短很多,对联盟的涵义认识不够全面和完善,对联盟中有效竞争与有效合作的认识也具有偏差,再加上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所以对竞争与合作的管理效率还比较低,致使联盟的成功率不高。如2004年紫光生物、浙江医药和百科药业三家上市公司发起成立“清华紫光医药联盟”,约定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结成联盟关系,共用品牌或联合宣传品牌,以及共享市场信息等。三家公司决定融资时互为担保、互为战略投资人并以股权投资建立新集团,但是由于三家公司在管理权的分割问题上竞争激烈,没有解决好合作问题,致使新集团至今也没能建立起来。此外,联盟企业文化的差异,也会转化为经营管理上的差异,加大联盟竞合管理的难度。比如,传统的中国式企业管理文化和作风,与国外的管理文化和作风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冲突。

四.发展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对策建议 4.1提高对企业战略联盟竞合的认识

我国企业要改变过去企业间单一竞争或单一合作的认识,树立新的合作竞争观念,学会运用战略联盟手段,根据实际需要,与国内企业和国外跨国公司建立多样化的战略联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以合作代替竞争这一更高层次的激烈竞争的实质,深刻理解和认识战略联盟本质、特点和利弊之处。既竞争又合作是战略联盟的本质特征,这就要求我国企业提高对战略联盟竞合的认识,在结盟时坚持在竞争中增强合作,在合作中提高竞争力的原则,防止出现只重视合作而忽视竞争。一方面,要信任合作伙伴,另一方面,要注意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适当的保护,不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有资源都向对方展示,以防无形资源的泄露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4.2大量联盟实践表明,联盟的失败往往与管理问题有关。加强联盟资源的管理,保护无形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扩大无形资源的增值范围。首先要确定企业投入联盟组织中需要哪些无形资源,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程序,通过程序来明确企业参与联盟应该投入哪些无形资源。当企业无形资源确立后,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对无形资源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参与联盟的无形资源的价值和投入规模,内部部署无形资源的发展,扩大无形资源的增值范围以及评估企业联盟资源对联盟组织的影响。

4.3提高联盟知识的吸收能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必须加强自身有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存量和改善知识结构,以适应联盟伙伴的知识结构;并建立起相应的知识处理系统,将所积累的外部知识内化到企业的知识系统中去,形成企业特有的知识;此外企业还要要鼓励个人、团队不断实践,积累经验 。

4.4要确保联盟的成功就必须提高联盟竞合管理水平。联盟各成员企业首先都有真诚合作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建立恰当的管理系统。主要可包括以下几方面: ⑴建立共同的口标和资源共享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团结的管理团队,做好人力资源、战略口标、研究开发等方面的管理和整合,真正实现联盟效应。

⑵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进行信息沟通,消除不必要的摩擦,促进联盟各方之间的相互信任。

⑶建立不同文化的相融机制。一方面,联盟各方要克服语言、习惯、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和障碍,相互理解、尊重并包容对方的文化,逐步走上良性互动关系:另一方面,联盟各方应在原有文化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进而促进双方文化的融合。 文献参考:

1. 肖远飞、路明. 战略联盟诠释及启示. 管理科学文摘. 2005 2. 陈支武. 战略联盟理论及其管理.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2 3. 严建援、颜承捷、秦凡. 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综述. 南开学报. 2003 4. 叶华靓.我国企业的战略联盟管理. 集团经济研究,2004. 5. 陈志宏,企业战略联盟的前提条件、运作形式和运用策略. 工业企业管理,2002 6. 张京敏.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及启示,商界论坛,2005. 7. 陶忠元、翟东平.推进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发展的若干思考.商业研究.2003

姓名:胡珊

第三篇:浅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基于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分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管院 08国贸一班 蔡妃0850510001)

[摘要] 我国的贸易结构如何进一步调整优化是实现我国出口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文章从我国目前对外贸易现状特点以及对外贸易地理分布着手,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弱势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地理方向;贸易商品结构;汇率;贸易一体化

2009年以来,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中国外贸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这一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出台了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等一系列稳外需政策措施;各地及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扎实工作;广大外贸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切实增强竞争力,千方百计稳住老客户、开拓新市场。总体来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外贸发展出现积极变化。

根据2009年前三季度有关数据统计,进出口规模逐步扩大,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及特征

2、对美日出口降幅缩小,对部分新兴市场出口降幅较大。

4、中国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边境确保一个逐步发展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两个邦交,然后又以两国外交情况促进双边贸易。

二、目前我国的贸易商品结构

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各类商品的贸易额在总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而贸易商品结构中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1、大宗商品进口量继续增加,机电产品进口降幅缩小

前三季度,大宗能源资源商品进口量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铁矿砂进口量增长35.7%,原油增长8.2%,初级形状的塑料增长30.6%,大豆增长12.8%,但7月份以来大豆进口过快增长势头出现逆转,9月当月进口量下降33.5%。受扩大内需带动和加工贸易下降趋缓影响,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年初大幅下降后,二季度以来趋于好转,前三季度机电产品进口3459亿美元,下降16.8%,高新技术产品进口2174亿美元,下降18.1%,降幅均已低于进口总体降幅。

表22009年

1-9月中国进口重点商品情况

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包括部分相互重合的商品。

2、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滑程度较轻,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降势趋缓

受益于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措施,加上需求弹性相对较小、国内竞争优势明显,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明显低于出口总体降幅。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初下降幅度较大,但随着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回稳,出口信用保险和信贷等支持力度加大,降幅逐步收窄。

3、加工贸易降幅逐步缩小,一般贸易出口降幅有所扩大 由于加工贸易以IT等机电产品为主,产业链相对较短,在危机爆发初期所受冲击较大,2009年前五个月加工贸易累计出口降幅一直大于一般贸易。6月以来,随着外部需求状况改善和稳定加工贸易发展政策逐步见效,订单有所恢复,加工贸易出口明显回升,同比降幅已经小于一般贸易以及出口总体降幅。2009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4、民营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小,国有企业进出口大幅下滑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营机制灵活,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加上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受危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轻。

三.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特点与现状

(1)贸易结构的失调倾向。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基数大,虽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仍然是贸易大国。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虽然大,但是结构仍然不合理。出口主要是附加值不高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只要是附加值比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由于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居高不下。因此,中国进出口商品的交换价格比例差距较大,贸易条件恶化。

(2)传统贸易战略的“出口创汇”影响深远。20世纪80年代以来,努力扩大出口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扩大出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和优惠政策,使中国外贸出口连续20多年保持比中国GDP增长高出一倍的速度增长。但从长期看,一方面,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扭曲了国内经济的资源配置,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持续的贸易顺差也使一国的外汇储备居高不下,对我国的汇率稳定和经济发展易造成不利的影响。出口顺差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最主要原因。

(3)大规模的商品出口引发了众多不必要国际贸易摩擦。近年来,世界各国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多。据WTO统计,1995年~2003年,中国遭受其他WTO成员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次数为356件,占WTO成员反倾销案件总数的14.7%,最终遭受反倾销制裁的案

件254起,占WTO反倾销总量的16.8%。2005年下半年,全球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和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分别为82起和76项,2006年1-7月有32起。中国产品之所以成为世界各国的反倾销调查对象,主要原因在于出口产品的价格组成,出口价格偏低。

四、应对政策

我国的贸易结构如何进一步调整优化是实现我国出口可持续增长的关键。首先,大力加强我国对外贸易中标准化工作。把进出口标准化工作作为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和品质管理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标准化和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能力,保证进口商品符合国内生产使用安全、卫生和环保的要求,保证引进技术设备,符合本国标准体系和计量制度的统一的要求,增进对外技术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往来。 其次,为解决我国各行业间的贸易增长结构不平衡,必须从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上下功夫,在增加数量的同时也应同步提升质量。在要素禀赋方面,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一些行业的资金、技术的比较优势,发展加工贸易并促使其在层次上的提升,应抓住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机遇,提高科技投入力度,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升级,通过产品配套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自主产品的出口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尤其在服务贸易方面,要注意加快外资的注入,及民营资本的注入,引入有序的竞争机制,打破垄断,提升服务行业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外竞争力,最终要实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使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达到基本平衡的水平。

再次,要逐步提高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层次的提升。一是要制定好外贸市场战略,加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开发,二要将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中的某些产业扶持成主导出口产业,规划产业发展方向使之与国际需求接轨。在完善有形商品贸易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无形商品贸易。外贸商品结构的升级,不单意味着有形商品贸易结构的优化,还包括无形商品贸易比重的增加及其结构的改善。

再者,重新评估人民币的价值,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切实人民币盯住一揽子外汇的情况,稳定人民币的升值情况。西方各国因受金融风暴影响失业率上升要对人民币提升压力。中国人民币一旦在现实进入自由汇率浮动制度,中国经济将滞停。中国将推行一些列宏观政策稳定国内物价、扩大再生产以及就业水平。

最后,将多个贸易中心一体化,也要将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的多元化与重点化相联系,同时兼顾贸易流向的分散化和重点化。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多元化发展,可以分散我国经济负传递的风险,突破由于市场单一而造成的规模制约瓶颈,掌握我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9年秋季)[Z] http://.cn [2] 我对外贸易结构与货物流向的现状分析研究[Z] http://.cn[3] 范祖德人民币升值争议 [N]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年3月[4] 杨清震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

第四篇:浅析我国钢铁企业全球市场营销战略

论文关键词:钢铁企业 营销战略 国际市场

论文摘要:我国钢铁企业在全球市场营销中存在劣势及面临严重形势。在这一形势下,钢铁企业全球市场营销战略是:扩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研发高附加值产品;以直接投资方式开拓东南亚钢铁市场,对欧美发达国家着眼于技术开发和引进;在国外建立子公司;制定钢铁企业全球市场营销的人才战略和具体的促销策略等。

一、我国钢铁企业内部劣势的优化改革战略

1.集中建立钢铁巨头来提高市场集中度

实践证明,只有建立起更大更强的钢铁企业,才能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钢铁企业重组,一是推动钢铁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二是推动钢材产业的重组,把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2.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要进一步淘汰落后的钢铁生产工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二是要节省单位生产成本,减少单位能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三是要集中力量研发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二、我国钢铁企业的区域市场选择战略

1.钢铁产品对外直接出口的目标市场战略

在选择大型钢铁企业全球市场营销的目标市场时,主要考虑到三个方面:首先,大钢铁企业各种生产要素如原料和能源,废除原先指令性计划指标而通过国内外市场组织和供应,其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尽管我国钢铁工业生产劳动率很低,但是,劳务工资也远远低于国外主要产钢国。因此,在未来很多年内,钢铁生产成本仍会远远低于国外。其次,西方主要产钢国对环境保护采取越来越严格的限制措施,其钢铁生产工艺从长流程大钢铁联合企业向短流程小钢铁厂转变。最后,亚洲、中东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对钢铁产品要求增加迅速,而国内一时难以全部满足要求,基于上述原因,结合我国大型钢铁企业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的实际及本文的分析,作为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国际化经营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品出口的目标市场战略,应采取差别销售策略与集中化销售策略结合的战略,将目标市场区分为美国及西欧国家和地区、日本和韩国、东南亚地区以及中东地区几个重要区域:一是向美国和西欧国家地区主要推销我们在技术、质量和规格上具有竞争优势,而该地区需求又较大的中厚钢板。二是向日本等国家主要推销普通钢材,如各类型材。日本的钢产量与消费量的差额主要是普通钢材,因为日本钢铁业近年来致力于开发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普通钢材进口量逐年增加。三是东南亚国家和中东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钢铁工业水平相对低于我国,其经济又处于活跃发展阶段,国内钢铁业不能满足需要,而我们又有品种、规格比较齐全,价格水平较低的优势,故这一地区应作为中国大型钢铁企业的重要战略目标市场予以巩固和开拓。

2.钢铁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的区域选择战略

(1)以资源开发为目的的区域选择战略。我国以贫矿为主,占总储量的97 %,矿石地质平均含铁品位仅为36%左右,分布不均匀且运输困难,因此国产矿石不能满足需求。

(2)直接建立钢铁企业。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可将东南亚地区作为直接投资、建立钢铁企业的重点,而以欧美发达国家作为技术开发和引进的重点。

三、我国钢铁企业的人才战略

由于大型钢铁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处于起步或初级阶段,步入国际市场的时间较之西方发达国家不是很长,因而国际化经营的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国际化经营稳定、迅速

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制定其国际化经营战略时,人才战略应予以高度重视。国际化经营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国内经营者所需的各项素质,还需要具有一系列在异质文化条件下的经营能力。

有鉴于此,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目前应采取母公司培养现有进出口贸易人才成为全方位国际化经营人才为主,利用投资所在地当地人才为辅的人才战略,迅速扩大人才资源量,以适应国际化经营发展的需要。

四、我国钢铁企业的促销策略

不管是钢铁企业还是别的企业,促销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促销能使钢铁企业通过CIS、品牌及广告等促销战略与策略,使国际目标市场对中国钢铁企业产生高度的认同感与信赖感,从而在行业结构中取得特定的、牢固的地位。

1.采取战略性促销策略

(1)CIS促销。CIS是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识别系统或企业形象设计系统)的简称,即运用高度统一的视觉传达设计,将企业的文化理念、产品品质及其他特质予以具体化、系统化、规格化,以增进外界(市场)对企业的全面联想,并产生认同感与亲切感。(2)品牌促销。我国钢铁企业在海外进行营销时,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被国际品牌咨询公司估计为1 000亿美元,相当于该企业销售额的5倍。企业的品牌战略毫无疑问是最根本、最具战略性的促销策略,未来占主导的促销竞争形式,将是一家拥有一个品牌或控制多个品牌的企业与其他同样具有自身品牌优势的企业,在消费群中竞相开展对各自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移植与培养的活动,谁的品牌更具亲和力,谁的促销努力就更可能事半功倍。事实上,对品牌的追求,既是企业追求市场个性化,以达到市场价值最优化实现的需要,也是顾客追求个性化消费、寻求同类商品中最佳代表的需要。品牌给顾客传递的信息,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承诺与暗示,并且这种承诺与暗示是多重的,包括:良好的品质、完善的服务、附加价值、无风险、高品位等等。好的品牌经营把价值相同的产品变得不同,把较小的质量差距拉大,把竞争优势保持持久。同时,由于品牌具有持久性、可渗透性、多维性、联想性等特点,其扩张力、延伸力异常强大,所以品牌战略的本质是一种增长性战略。

2.采取灵活多样的战术性促销策略

(1)广告促销。广告是战术性促销策略中运用最广泛、收效最大的手段,具有公众性、渗透性、表现性、非人力推行等特点。我国钢铁企业应该在国外增加广告投人,如公司制作各国语言的名片、在国外进行户外广告宣传、在大型国际展览会上进行公司产品的展览促销、对公司内部开展广告费用的预算及执行管理、进行样本制作、与国外媒体和国外政府机构保持良好的联络、赠送产品试用等,这样才能更加快捷有效地打开国外钢铁市场。

(2)公关促销。我国钢铁企业应该通过与社会各具影响力的机构、团体、利益势力、压力势力等的有效联系,或者通过制造新闻或借助事件以牵动、吸引大量的媒体,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信赖、支持与合作。在这一方面我国钢铁企业尚处于被动局面,作为在他国营销的钢铁企业,与当地政府、团体的关系较之本土企业往往不占据优势,而这一方面正是我国钢铁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公关供销人员应该与当地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尽量减少非本国企业带来的劣势,尽一切力量,与一些大型的企业集团客户签订合作协议,构建长期的“战略联盟”。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一旦与国外客户建立起了这种稳定的合作关系直至战略伙伴关系,并根据客户的要求改进产品与工艺,就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确保自己有稳定的市场和稳定的效益。

(3)网络促销。钢铁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具有很多优势,如提高钢铁营销效率,降低营销成本,提高交易的透明度,钢铁厂家和顾客可以在网上双向交流,方便客户提出钢铁产品的特殊要求,而且能够更大限度地延伸钢铁营销市场。钢铁企业国际市场营销很大程度要依赖于

网络,如阿里巴巴、yahoo等网络每天会有成百上千的供求信息,我国钢铁企业应该树立网络营销的观念,在网上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细致地开展工作,用网络营销调整原有销售通道,为客户提供便利。

(4)促销组合。每一种促销手段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所以企业在进行促销活动时,往往是把以上几种促销工具(形式)综合运用和择优搭配,以达到全面的效果,也即采取促销组合策略。促销组合策略的运用原则:一是根据促销对象的具体性质确定最优组合;二是把握好促销成本,在各促销工具之间合理分配促销预算。

根据具体情况,钢铁企业也可以同时运用多种促销方法进行灵活的市场开拓。总而言之,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营销比在本国更有挑战性,企业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的营销手段,结合实际情况,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高效率的促销。

第五篇:浅析我国企业品牌战略的现状及提升对策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现已成为企业争夺和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本文分析了国内企业品牌战略的现状及其原因,从多角度提出了提高国产品牌的多种措施,以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品牌战略 品牌联合 市场定位

由于“乳业三聚氰胺事件”,三鹿集团面临破产危机,很可能被三元公司或其他企业收购重组。对于拥有“30年改变中国人生活的中国品牌”、“中国奶粉行业惟一标志性品牌”等声誉的三鹿集团的结局,值得我们对企业品牌战略的现状进行深思。

一、我国企业品牌战略存在缺陷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商品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提出了品牌战略建设。品牌战略是指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其本质是创造差异化的竞争战略,使企业在产品、技术与服务日趋同质化的社会背景下,谋求以品牌创造差异化来占领市场。我国企业的品牌战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1.对品牌战略内涵认识不够。我国相当多的企业简单地认为品牌战略只不过是给产品取个好听的名字,拍个好广告,然后在主要媒体如CCTV上砸大钱打广告。其实做广告仅仅是一种营销策略,并没有到达品牌战略的高度,自然也很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当年的标王:孔府宴酒、秦池、爱多企业在央视花巨资打广告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但到后来终究是因为没有真正的理解品牌战略的内涵,忽视了提高品牌的美誉度,经营策略和管理方式存在缺陷而使品牌的畸形发展,最终轰然倒地。

2.理论与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导致战略选择失误。中国企业品牌的推广,通常都是在品牌前期知名度的推广上不惜重金,可是一旦品牌家喻户晓之后,就不知道如何继续维护和提升品牌形象了,如三鹿奶粉事件导致其破产。在具体应用品牌战略时常脱离企业所在行业实际。比如说许多食品饮料业中大公司如娃哈哈、统

一、康师傅、旺旺等采用品牌宽化战略,在一个大品牌的统帅下,产品发展到各类饮料、奶制品、罐装食品等多种领域,但随着单一品牌下产品类别的扩展,品牌的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品牌核心价值含金量的降低。而喜之郎专注于做果冻,采用品牌窄化战略,市场份额多年高居60%以上,就取得了巨大成功。

3.品牌战略的组织和实施存在困难。我国许多企业的品牌战略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在组织和实施时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品牌战略在规划的组织构架难以上升到战略高度,许多企业的规划中根本就没有品牌战略规划这一项。第二,品牌管理人员认识存在误区。由于品牌战略在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能够真正了解品牌战略的运作并有实际规划能力的专业性人才很少。一些公司市场部的品牌经理、产品经理们以为品牌战略就是如何打广告如何搞促销,缺乏专业性。并且品牌规划中不重视长期投资收益,充斥着急功近利行为,而忽略了品牌的生命线——质量。

二、提升国内企业品牌战略水平的对策

企业品牌战略的不足已深刻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积极采取对策来提升国内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1.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企业的高层领导者要通过学习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知识,了解国内与国际行业发展形势,积极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只有深刻认识到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夺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才能求得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才能塑造出在国际上扬名中外的国际着名品牌,才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所以我国企业家应肩负起自身的历史使命,树立强烈的品牌开发战略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紧迫感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

2.选准战略品牌的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指确定目标市场后,企业将通过何种营销方式、提供何种产品和服务,在目标市场与竞争者以示区别,从而树立企业的形象,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实施品牌战略就是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商品显着同质化的背景下,企业通过市场调查,从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专注于在特定领域开发

一、二个品牌并使之体现出异质性,而这一异质性是要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来开发的,意味着要紧跟市场走。如饮料行业中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奢侈品产业中的劳力士手表;汽车消费品行业中的宾利、劳斯莱斯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值得中国企业认真学习。

3.加大对已有品牌的保护力度,实行品牌联合。对于中国已有的品牌,我国企业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保护:第一,加强相关法制建设,使品牌持有人维护自己合法的权利不受侵害。第二,努力学习国外有关商标注册的法律知识及国外对于侵权行为的处理过程,为以后开拓国外市场进而使中国品牌能够成为世界品牌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品牌联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企业品牌,通过相互联合,相互借助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品牌,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品牌

联合不仅更好的表明了产品的品质或特性,而且实现了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联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比如“索尼—爱立信”这个新品牌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4.运作资本经营,创新产品销售模式。为了加快品牌开发的步伐,国际化企业的通行的做法是运作资本经营,其形式是通过兼并、收购、转让、特许经营、有偿使用等方式,嫁接和引进国际国内现成的品牌。我们要从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来确定是运用资本经营去收购、兼并别人的品牌,还是将自己的品牌运用资本经营转让、有偿使用、特许经营出去。为了扩大品牌领域,在销售模式方面,可以采用“找区域代理合作,以较低价格让利于代理商,并出卖代理权”的模式来拓展产品的销售区域,从而能够随时获得市场前沿的第一手需求信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

参考文献:

孙伯良:企业战略管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李光斗:品牌竞争力[M].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郝继伟:民族企业品牌战略与企业运作探讨.企业活力[J].2006年,第10期

上一篇:七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浅析城市公园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