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2022-09-12

1“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1.1 战略提出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双边以及多边贸易快速发展, 各国之间的国际分工也不断深化,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走出去战略”, 树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近几年来, 由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建设了大量的工厂并且生产了大量的产品, 导致国内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在此背景下, 国家符合国情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加强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 扩大出口, 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1) 国际竞争的需要。金融危机后, 国际经济形势动荡, 在各国经济都出现不同程度疲软的前提下, 某些国家出台了一些贸易保护政策, 设置贸易壁垒, 导致中国出口量下降。另外,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担心中国会逐渐赶上并最终超越他们, 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所有的这些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动, 都对中国出口制造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为了突破西方某些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 以习近平未主的党中央决定实施“一带一路”的贸易政策, 不断加强和中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及贸易往来, 形成战略同盟关系, 在贸易上既能解决中国产品的销路问题, 赚取大量外汇并用于国内建设, 在国际上也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获得大量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2) 国内发展的需要。从中国本身而言, 要想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还能获得和平稳定的国际发展环境, 必须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并成立战略合作同盟关系。此外,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走的是粗放型发展路线, 大力发展基础设置建设, 虽然使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 但近年来增速放缓, 产业发展到了急需转型的时期。因此,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来自沿线国家的消费需求, 既能不断刺激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又能改善当地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并获得国际支持。

1.2 战略主要内容

(1) “一带”的主要内容。“一带一路”战略包括两部分内容, 即“一带”和“一路”。对于“一带”, 即陆陆贸易, 沿着古丝绸之路, 从中国出发, 先到达中国的新疆地区, 再途径哈萨克斯坦等4个中亚国家, 在经过伊朗、土耳其、俄罗斯, 最后到达欧洲, 又被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

(2) “一路”的主要内容。“一路”, 即“一带一路”中的另一个概念, 是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另一条贸易路线, 这条贸易路线从中国的东南沿海 (如以福州、泉州、广州和海口等城市为起点) 开始, 经过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 再经过非洲, 然后穿过红海和地中海, 抵达希腊的雅典经过威尼斯最后抵达欧洲的终点。

总而言之, “一带一路”在国际上能加强中国与亚洲、东南亚、印度和非洲以及欧洲等大量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 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为多边合作搭建了一个完整的平台, 有利于促进世界贸易总量的增加和地区经济的繁荣。

2“一带一路”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中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的需要, 符合时宜地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从地域上看, 既有利于中国东中西各区域之间的贸易往来, 实现区域发展的平衡, 也有利于加强中国同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扩大中国产品的出口范围, 突破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政策。除此之外, 也有利于调节中国出口商品是结构, 改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取向以及对外贸易竞争格局。

2.1 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地域布局的影响

(1) 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地域总体分布影响。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为美日韩欧盟和东南亚国家, 基本都是以发达国家为主, 而近几年这些发达国家不断对中国出口的商品实行反倾销措施, 严重制约了中国出口的发展。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可以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对欧洲的对外经贸关系, 加强亚洲内部各国的对外贸易, 开拓非洲对外贸易市场。因为沿线国家经济情况各不相同, 具体而言,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蒙古国具有煤炭、铜、金等储量居世界前列的优势, 哈萨克斯坦具有石油、天然气特色资源的优势, 印度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 同时印度人力资源的优势带动软件产业的发展, 以及西亚某些国家具有的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较大的优势。人们可以在全球经济疲软时期以较低的价格进口这些能源资源, 而同时, 这些国家制造业都不是很发达, 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落后, 因此, 对中国的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是很好的机会。其次, 是像日本、韩国这些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可以借此契机快速吸收其先进的技术和品牌, 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再次是像马来西亚这些和中国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类似的国家, 可以选择之间互补的行业, 各自利用比较差异优势来进行贸易。最后是像孟加拉国等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国家,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 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 因此, 这些国家可以很好地作为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利用这些地方廉价的劳动力, 实现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 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协调发展的影响。除了能拓宽中国的出口地域范围外, 从国内发展的角度, “一带一路”还能促进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在改革开放早期, 中国实行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政策, 导致中国广大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略有滞后, 而“一带一路”战略可以有效实现资本、技术和人才一定程度上往中西部倾斜。此外, 西部和中亚西亚以及东欧的联系更加密切, 能解决西部产品的销路问题, 提升西部整体经济实力, 大量贸易往来要经过中西部地区, 对于当地物流业的发展, 打破海上航线尤其是马六甲海峡区域的束缚, 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2.2 对调整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

(1) 对初级产品的影响。初级产品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 未经加工的产品, 它的生产以及出口, 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按WTO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分类, 初级产品具体包括农产品、矿物燃料类产品。据悉, 中国出口的初级产品从2006年以来到现在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到2015年, 这一数据已经降到了4.57%, 而进口经历了一定程度上的波动, 到2015年, 这一数据为28.11%, 可见, 初级产品的进口大于出口, 而且, 对着“一带一路”的建设, 沿途许多国家都是资源型国家, 如中亚等许多国家都以出口石油为主, 在经济危机, 全球经济疲软时期, 中国能以较低的价格进口这些能源, 因此, 中国初级产品的进口会有所增加。

(2) 对制成品的影响。对于制成品, 即用于最终消费而非再加工制造的商品。而工业制成品, 就是经过复杂加工的工业产品和商品, 中国统计年鉴中将工业制成品分为化学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的商品。同样, 中国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占进口总额的比例从2006年的76.36%下降到2015年的71.89%, 下降了5.85%, 而出口额的比例从94.53%增加到95.43%, 即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例占到了总量的95%以上, 而“一带一路”的建设, 对于沿线的许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的诸多国家, 中国的制成品的出口必然会有所增加。

(3) 对中间产品的影响。中间产品, 即一款产品从初级产品到最终产品之间所经历的产品形态,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能大幅改善中国中间产品的出口规模。首先, “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大都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而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技术水平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 因而可以大量向沿线国家出口如钢材、水泥等中间产品, 得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其次, 沿线国家拥有接近48亿人口, 巨大的人口基数能够为中国中间产品的出口提供广阔的市场。最后, 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 为中国中间产品的出口消除了贸易障碍, 降低了中国企业出口成本。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中国中间产品的出口。

2.3 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政策取向的影响

(1) 更加自由化的对外贸易政策。在经济危机大背景下, 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有利于本国经济复苏的机会,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方针, 是向沿线国家, 向周边国家以及向全世界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 即中国愿意以开放的姿态和世界进行贸易。中国也在不断致力于建设贸易共同体, 促进各合作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 不断降低直至消除贸易壁垒, 增进彼此之间的互利互信, 这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更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各国之间更频繁地贸易往来。由中国主导建立的上海经济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为区域经济自由贸易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贸易政策的自由化, 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和条件。

(2) 不断开放的金融货币政策。2014年10月, 由中国担任最大股东, 总部设在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建设, 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和支持,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 金融货币政策也不断开放, 中国为合作国家和地区提供雄厚的低息甚至无息贷款, 解决了其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难题, 促使区域资金流动速率加快, 盘活了大量跨区域的投资资本。中国也大力提倡合作国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 不断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扫除障碍。

2.4 对中国对外贸易现有竞争格局的影响

(1) 减少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摩擦。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 中国在这些国家大量, 已为东道国带来了税收, 以及大量就业岗位, “一带一路”的建设, 能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赢, 降低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成本。在合作中, 能够不断加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政府、企业和民众之间的沟通, 减少彼此之间的矛盾, 不断增进互信, 尤其是要减少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此外, 中国在东道国建立的产业发展园区, 能够直接绕开国家层面的约束和限制, 直接减少了壁垒。具体而言, 从政策上, 由于项目工程量庞大, 因此必然需要获得政府的支持, 并为投资企业提供优惠的政策和福利待遇, 支持和鼓励企业可以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建立公司和工厂。交通上, 要顺利开展与美国等国家的贸易, 实现全球资源的流动, 必然需要解决运输问题。“一带一路”的建设, 为沿途的国家发展高速公路、铁路、油气管道、高速铁路等交通设施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使得交通线路能覆盖辐射沿途国家的广阔区域, 建设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也加强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贸易往来。金融上, 由于中美等国家的频繁贸易往来, 使得中美等合作国家时间的结算变得更加方便, 最终交易成本也得以降低。综合来看, 所有的这些都有利于减少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摩擦。

(2) 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合作的竞争空间。自中国首次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 已经有大量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 许多国家已经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 中国的贸易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几个大国。这些合作关系的建立, 不仅能够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 中国可以自行选择的贸易伙伴更多, 合作的方式更加多元化, 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产品能够凭借优惠的价格和较高的质量销往世界各地, 尤其是广大急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如中国的核电技术和高铁技术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通过这些贸易,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不断得到强化, 在对外贸易中, 中国能够自主选择的竞争空间也不断加大。

3 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符合中国实际发展的需要, 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 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有利于实现多边合作共赢, 提升中国的国际贸易竞争中的实力。中国应该大力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 不断提高中国农业、纺织业和食品加工行业等传统优势行业的发展, 也要加强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投入, 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 解决当前形势下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优化, 不断增加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

上一篇:浅谈后进生转化工作初探下一篇: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