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营养论文范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蔬菜营养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计划提出了国民营养工作2020年和2030年分别要达到的目标。

第一篇:蔬菜营养论文范文

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关键词】临床;营养;胃肠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108

营养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熟知,无论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中都很强调营养的作用,但住院人中仍有30%-50%属营养不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当胃肠功能有障碍时,常因无有效的方法提供必需的营养,而出现许多病人在富裕中饥饿。近30年来,临床营养支持的方法(包括肠内与肠外途径)有了迅速的发展,有关机体正常或疾病时代谢的研究也为之增多,了解更为深入,有的已达分子生物学水平。对营养支持的要求也不再停留在维持机体的氮平衡,保持病人的瘦体物质(lean body mass),而是要维持细胞的代谢,保持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进而调控免疫、内分泌等功能与修复组织,促使病人康复。临床营养支持已参与或成为一种主要治疗方法,有些还具药理学的作用。有学者称之为药理学营养。临床的应用已显示了它的效果,不但是肠瘘、短肠综合征、肠道炎性疾病等的重要治疗措施,也是重症胰腺炎、器官移植、肿瘤及重危病人不可少的主要治疗措施,改变了许多疾病的预后,许多病人因而得益。营养不良病人术后易有感染、肺功能障碍、胃肠吻合口易破裂成瘘、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营养支持可改善这些情况,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死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因此,营养支持被誉为20世纪后1/4世纪医学的一大进展。2001年16版Sabislon外科教科书将营养支持与抗生素的发展、麻醉学的进步、重症监护与器官移植等列入20世纪的医学进展,国内外的外科学教科书与参考书也不无文章或专题讨论营养支持。

既然营养的重要性在以往的医学中已被认识,为何在近30年又有一认识的高潮?简单的说是营养支持从缺少有效的方法进入到临床可以满意实施的阶段,1967年Du-drick等创用全肠外营养,经腔静脉置管输入水解蛋白液、高渗葡萄糖、维生素等高渗溶液,解决了经周围静脉不能耐受高渗、低pH液的问题,从而达到肠外可供给病人所需的营养量与质。同期Randell将宇航员用的太空饮食即化学组成确定饮食,现称之为要素膳(ED),应用于临床的ED系在体外处理后,使其易于消化吸收。某些病人胃肠功能虽有部分障碍,但仍能从胃肠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形成了现时营养支持的肠外与肠内两大途径。从此,不论病人的胃肠道有无障碍,消化、吸收功能是否存在,营养支持都可实施。1959年Francis Moore提出为保证输入的氮能被用以合成蛋白质,每输入1g氮,需要同时提供628kJ的热量成为现时标准营养混合制剂中的热氮比。其后,又认识到各种营养物质同时进入体内,能得到最佳的利用,最优的同化,有如人平时进餐一般,膳食含有各种营养物质。配方肠内营养与全营养混合(TNA)肠外营养含有各种营养物质配比合适,提供机体需要的推荐量。30年来的临床实践使营养支持的理论与方法更趋完善。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水平认识到机体对外来的侵害产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到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多器官的功能障碍,也发现肠道粘膜屏障在应激条件下将出现功能障碍,细菌及内毒素可透过粘膜屏障而进入体内,再一次地导致机体发生SIRS等一系列改变,造成机体的机能更为紊乱。如何维持与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也就成为治疗措施的一个重点。虽然这一论点仍存在争论,也还没有完整、满意的治疗措施,但实施研究证实肠内营养可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提供谷氨酰胺等肠粘膜细胞所需要的组织特需营养。除此,肠内营养尚有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营养物质中的营养因子直接进入肝脏等较肠外营养为优之处。因此,肠内营养因子直接进入肝脏等较肠外营养为优之处。因此,肠内营养不但有供给营养的作用,且能改善肠粘膜的屏障功能,这是单纯肠外营养所不具备的作用。相反,长期应用肠外营养后,肠粘膜将萎缩。于是,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应用比例从20世纪70年代肠外营养多于肠内营养逐渐转向为肠内营养多于肠外营养。当然,肠外营养也有其优点,肠功能严重障碍时,它仍然是有效的途径,是不可废去的途径。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曾有作者从“价廉、简便、有效、合乎生理”的角度评价。在临床应用时,价廉与有效、观点易被人们所认同,“简便”却不易为所有医护人员轻易接受。初用时,因选用的制剂,输灌的速度、浓度、温度不能为病人所适应而产生腹泻、腹胀等症状,放置喂养管也不似静脉穿刺那样容易。由于这些不足之处,常掩盖了“有效”这一优点,影响它的推广使用。实际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上述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常能得到很快的解决。从一种方法更换到另一种方法,从不熟悉到熟悉,从接触到掌握都需要有一个过程,相信外科医护人员为了病员的早日康复,坚信它的优点,坚持应用它,不断地观察改进,定能按照“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应用它”的原则,应用肠内营养。

作者:罗俊生

第二篇:国民营养计划发布实施营养干预行动

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计划提出了国民营养工作2 02 0年和2030年分别要达到的目标。

到2020年,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控制在12%以下;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在5 0 %以上;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在7 %以下;缩小城乡学生身高差别……

到2030年,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和孕妇贫血率控制在10 %以下;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至5%以下;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在2020年的基础上提高10%;进一步缩小城乡学生身高差别……

为实现这些目标,计划提出了六项重大行动: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学生营养改善行动、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临床营养行动、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吃动平衡行动。

计划还提出要充分发挥营养相关专业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以及企业、个人在实施国民营养计划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社会各方良性互动、有序参与、各尽其责,使人人享有健康福祉。

农村中小学生生长迟缓率保持在5%以下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了一系列目标。

到2020年,营养法规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营养工作制度基本健全,省、市、县营养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基层营养工作得到加强;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快速发展,传统食养服务日益丰富;营养健康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重点人群营养不良状况明显改善,吃动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普及,居民营养健康素养得到明显提高。

——降低人群贫血率。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控制在12%以下;孕妇贫血率下降至15%以下;老年人群贫血率下降至10%以下;贫困地区人群贫血率控制在1 0 %以下。

——孕妇叶酸缺乏率控制在5%以下;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在50%以上;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在7%以下。

——农村中小学生的生长迟缓率保持在5%以下,缩小城乡学生身高差别;学生肥胖率上升趋势减缓。

——提高住院病人营养筛查率和营养不良住院病人的营养治疗比例。

——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

到2030年,营养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营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食物营养健康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传统食养服务更加丰富,“互联网+营养健康”的智能化应用普遍推广,居民营养健康素养进一步提高,营养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进一步降低重点人群贫血率。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和孕妇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至5%以下;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在2020年的基础上提高10%。

——进一步缩小城乡学生身高差别;学生肥胖率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进一步提高住院病人营养筛查率和营养不良住院病人的营养治疗比例。

——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在2020年的基础上继续提高10%。

——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 0 %,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开展贫困地区营养干预等多项重大行动

为实现上述目标,计划提出了多项重大行动,其中有不少是社会组织应该关注和可以参与的。

首先,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

开展孕前和孕产期营养评价与膳食指导。推进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对孕妇进行营养指导,将营养评价和膳食指导纳入我国孕前和孕期检查。开展孕产妇的营养筛查和干预,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出生率。建立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咨询平台。

实施妇幼人群营养干预计划。继续推进农村妇女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积极引导围孕期妇女加强含叶酸、铁在内的多种微量营养素补充,降低孕妇贫血率,预防儿童营养缺乏。在合理膳食基础上,推动开展孕妇营养包干预项目。

提高母乳喂养率,培养科学喂养行为。进一步完善母乳喂养保障制度,改善母乳喂养环境,在公共场所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母婴室。研究制定婴幼儿科学喂养策略,宣传引导合理辅食喂养。加强对婴幼儿腹泻、营养不良病例的监测预警,研究制定并实施婴幼儿食源性疾病(腹泻等)的防控策略。

其次,学生营养改善行动。

指导学生营养就餐。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制定满足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营养需求的食谱指南,引导学生科学营养就餐。制定并实施集体供餐单位营养操作规范。

学生超重、肥胖干预。开展针对学生的“运动+营养”的体重管理和干预策略,对学生开展均衡膳食和营养宣教,增强学生体育锻炼。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物售卖的管理。加强对学生超重、肥胖情况的监测与评价,分析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

开展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推动中小学加强营养健康教育。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营养健康教育活动。

再次,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

开展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监测和评价。依托国家老年医学研究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中国老年人群营养筛查与评价制度,编制营养健康状况评价指南,研制适宜的营养筛查工具。试点开展老年人群的营养状况监测、筛查与评价工作并形成区域示范,逐步覆盖全国80%以上老年人群,基本掌握我国老年人群营养健康状况。

建立满足不同老年人群需求的营养改善措施,促进“健康老龄化”。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养老人群提供膳食指导和咨询。出台老年人群的营养膳食供餐规范,指导医院、社区食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营养配餐。开发适合老年人群营养健康需求的食品产品。对低体重高龄老人进行专项营养干预,逐步提高老年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建立老年人群营养健康管理与照护制度。逐步将老年人群营养健康状况纳入居民健康档案,实现无缝对接与有效管理。依托现有工作基础,在家庭保健服务中纳入营养工作内容。推进多部门协作机制,实现营养工作与医养结合服务内容的有效衔接。

最后,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

将营养干预纳入健康扶贫工作,因地制宜开展营养和膳食指导。试点开展各类人群营养健康状况、食物消费模式、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和污染物监测。因地制宜制定膳食营养指导方案,开展区域性的精准分类指导和宣传教育。针对改善居民营养状况和减少特定污染物摄入风险,研究农业种植养殖和居民膳食结构调整的可行性,提出解决办法和具体措施,并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先行。

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继续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逐步覆盖所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鼓励贫困地区学校结合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合理配餐,并改善学生在校就餐条件。持续开展贫困地区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针对贫困地区人群营养需要,制定完善营养健康政策、标准。对营养干预产品开展监测,定期评估改善效果。

加强贫困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与防控,减少因食源性疾病导致的营养缺乏。加强贫困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和报告系统建设,了解贫困地区主要食源性疾病病种、流行趋势、对当地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重点加强腹泻监测及溯源调查,掌握食品污染来源、传播途径。针对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关键点,制定防控策略。開展营养与健康融合知识宣传教育。

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

为保障国民营养计划的实施,计划还提出要加强营养人才培养、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等策略。

要强化营养人才的专业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进对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医生、集中供餐单位配餐人员等的营养培训。开展营养师、营养配餐员等人才培养工作,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场所配备或聘请营养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营养教育培训。

要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传统食养知识传播,推动传统食养与现代营养学、体育健身等有效融合。开展针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慢性病人群的食养指导,提升居民食养素养。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进一步完善适合国民健康需求的食养制度体系。

第三篇:我国蔬菜产业现状与京津冀蔬菜流通体系发展建议

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蔬菜流通体制的改革和流通体系建设,蔬菜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流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又为蔬菜产业的大力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蔬菜产业商品化、规模化发展。

随着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行动的开展,京津冀三地农产品流通功能的定位逐步清晰,区域布局逐步优化,协作协同逐步提高,基础设施逐步改善,降本增效稳步推进,但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和现实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差距。

一、我国蔬菜产业的现状与特点

(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蔬菜生产国

自2012年开始,我国蔬菜总产值超过粮食总产值,成为我国第一大农产品。到2018年,我国蔬菜总产值达2.2万亿元,居全国农业产业之首。我国蔬菜产业拥有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大军,相关的种植人员9000多万人,加工、贮运、保鲜和销售等相关人员8000多万人,全国蔬菜种植面积达3.47亿亩,占世界总量的43%;产量达8.17亿吨,占世界总量的48%。

(二)蔬菜产业是进出口顺差最大的农业产业

从2012年开始,蔬菜进出口顺差就超越水产成为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顺差最大的产业。2013年至2018年,中国蔬菜出口量均维持增长趋势。2018年中国蔬菜出口量为948万吨,同比增长2.5%。从金额上看,2018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2168.1亿美元,贸易逆差为573.8亿美元,同期蔬菜出口额152.4亿美元,贸易顺差144.1亿美元,贸易顺差位列我国农产品第一位。

(三)从“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到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二方阵,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层级架构完整,机构数量、人员规模、产业和学科覆盖面均为全球之最。在设施农业上,从北方冬季只能吃上储存的萝卜白菜,到依靠设施农业生产,实现了新鲜蔬菜和水果的周年供应,打破了水温光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从塑料大棚、拱棚到现代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形成持续发展、总面积达到其他国家总和5倍以上的设施农业规模。

(四)蔬菜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了六大蔬菜优势区域

全国蔬菜生产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增长,目前已形成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长江流域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等六大优势区域,各区域优势品种不同、上市档期交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不同纬度依次推进的梯次消费,即按茬口衔接上市的蔬菜供应链体系,大大提高了全国蔬菜均衡供应能力和防范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建立了较完整的蔬菜流通体系,形成了卖全国、买全国的流通格局

我国蔬菜产业基本确立了以集贸市场为基础,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農民经纪人、批发经销商、个体菜贩、中介组织、加工企业为主体,农超对接、产销直供为方向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格局。同时,逐步完善以蔬菜(农产品)批发市场(4300个)建设为核心的蔬菜流通设施体系,形成立足蔬菜主产区和主销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流转顺畅、竞争有序、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的现代蔬菜流通体系。

(六)构建了比较完整的蔬菜物流体系

完善的公路网络体系和开放的公路运输市场,构建了我国蔬菜物流体系,并承担了95%以上的蔬菜运输任务。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开启,也大大降低了蔬菜流通费用,提高了物流效率。

(七)蔬菜产业“小生产”与“大流通”矛盾突出

蔬菜产业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但商品化、规模化程度高。虽然入社农户数量和比例快速增长,但规模却小,平均66户/合作社,且空壳社比重大,部分合作社已名存实亡。在蔬菜流通领域的批发环节,80%以上的经营者是以自然人的形式开展业务,即使是法人执照,基本上也是个体经营方式,没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在零售环节,除了超市和个别直营店外,80%的终端销售是依靠个体商贩来实现的。但是,因为农民种植蔬菜不是为了自给,而是面向市场销售,所以导致蔬菜的商品化程度高,且生产集中度和规模都较高。很多蔬菜主产县种植面积都在50万亩甚至100万亩以上。

(八)产地市场体系薄弱,采后处理不足

当前我国农产品产地市场区域分布不均衡,产地市场发展缓慢。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没有或者只有简易交易场所,缺少预冷库、保鲜库、冷藏车等基础设施,分级、分选、包装多由人工完成,没有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市场服务体系。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低,不仅影响商品质量,也因为卖相问题,影响销售价格,导致蔬菜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这“最初一公里”的坎坷。

(九)“最后一公里”成为消费者的痛

蔬菜从农户到消费者餐桌上的中间环节多、价格差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蔬菜的零售环节是各个流通环节中加价幅度最大的一个环节,主要原因在于零售环节销售额太小,而需要摊销的人工成本等刚性费用太大。其次,随着城市发展框架不断拉大,新建住宅小区不断增多,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蔬菜零售网点规划、建设步伐却远远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导致蔬菜零售网点严重不足,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大。再加上现有的蔬菜交易场所大多设施陈旧简陋落后,以及环境脏乱差、卫生堪忧等问题,导致“最后一公里”成了消费者心中的痛。

(十)信息化程度低,农民跟风种植

农民的跟风种植导致了“菜贱伤农”的现象,这是因为农业信息的断链与碎片化,缺乏完整的全球、全国性的,全产业链的信息,此外,信息的时效滞后,信息加工、处理质量不高,缺少有前瞻性的市场预测和市场预警信息,对蔬菜生产和流通的指导作用很小。

(十一)生产端供给数量忽多忽少,生产的不稳定性与消费的均衡性矛盾导致市场价格暴涨暴跌时有发生

蔬菜作为生活必需品,虽然消费者单次购买的数量一般比较少,但购买次数相对频繁,而产品可替代性又低,这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需求的相对稳定性。但由于农民扩大或缩小种植面积大多会根据前期产品收益的高低来作为参考,生产盲目性较大,再加上亩产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因素影响大,从而造成蔬菜供给数量不稳定,忽多忽少,导致市场价格忽高忽低。

二、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状况

(一)京津冀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提高,推动直采直供流通模式发展

京津冀蔬菜对接渠道逐步拓宽,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接和推介,搞好名优产品展示、信息发布、高峰论坛和对接洽谈,搭建基地与企业對接平台,除了传统的农批对接渠道外,也发展了农超、农社、农校等对接模式,畅通直营店、直销专柜、宅配等多种直销渠道,提高礼品菜、品牌菜等高端蔬菜销售比重。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河北省有108家合作社与北京市30多家超市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平均日供应蔬菜1000吨以上,约占超市蔬菜采购量的36%。有效保障了北京市民蔬菜需求,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京津冀农产品流通的统筹协调能力提升,推进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建设

通过京津冀一体化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河北省扎实推动环京津1小时蔬菜保障基地和2小时精细果菜基地建设。环京津27个县(市、区)压粮增菜,按照生态高效绿色安全标准,构建1小时供京津速生叶菜保障基地。

(三)京津冀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大力拓展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服务功能

京津冀农产品批发市场围绕“疏解”“协同”“创新”三个重点,以丰富新鲜、绿色安全、降本增效为目标导向,积极探索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标准,推动三地农产品流通功能定位逐步清晰,区域布局逐步优化,协作协同逐步提高,基础设施逐步改善,降本增效稳步推进。如,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关口前移;加强港口合作,促进农产品快速通关;举办推介会,设立河北特色馆;利用新发地社区服务网点销售河北优质农产品;开展合作交流,实现互惠共赢等。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在前端生产环节初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产业、产业连农户的格局;规划全国各省特色农产品专销平台项目;建设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等。

(四)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河北具有广大的发展机遇

河北省蔬菜产业是全省农业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扶贫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全省蔬菜总产5500万吨以上,居全国第二位,平均亩产居全国第一,形成了温室、拱棚、地膜、露地等多种栽培形式互补的周年生产格局。目前,我国大城市普遍的蔬菜自给率不足30%,而面对京津冀三地庞大的蔬菜消费市场,河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蔬菜产业发展机遇。总体来看,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行动开展以来,尽管京津冀三地农产品流通功能定位逐步清晰,区域布局逐步优化,协作协同逐步提高,基础设施逐步改善,降本增效稳步推进,但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和现实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差距。

三、京津冀蔬菜流通体系发展建议

(一)促进蔬菜流通主体新发展

促进标杆企业、优秀农村合作组织建设,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首先,河北省大型农业企业较少,要不断促进农业企业建设,打造标杆企业。其次,要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建设,保证个体农户在议价权等方面的利益。然后,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基础设施简陋、结算手段落后、交易方式单一等问题,大大影响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批发市场应该从场地规模、硬件设施、业态、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此外,要不断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互联网、物联网的总体布局,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专业化和创新发展。

(二)提升蔬菜流通载体新技术

冷链技术、农产品安全可追溯技术等新技术的提升,可有效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减少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污染和浪费,加强农产品的安全保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的支持,促进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规模发展,制定统一的农产品流通的服务标准,推动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提高,促进行业资源配置和整合。就目前来看,北京、天津和河北的新鲜农产品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失率为20%—25%,而发达国家在流通过程中能够控制在5%以下。

(三)创造蔬菜流通环境新平台

打造京津冀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在提高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河北省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与京津的信息沟通,打造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交易、配送等全方位为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服务促进京津冀农产品流通各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

(四)开启京津冀蔬菜流通新进程

以《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规划》为指导,加强覆盖京津冀农产品流通圈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不断完善进京公路与铁路路线的整体布局,加快以北京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的运输通道建设。缩小河北省与京津发展差距。打造以北京为核心的,天津和河北省协同发展的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天津应积极发挥作为港口城市和自由贸易区的优势,打造京津冀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大型农产品购销基地和集散中心。河北省加快农产品交易中心、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物流园区等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地区的农产品需求。◆

(作者为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会长)

作者:陈明均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中国戏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