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英语论文范文

2022-05-09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现代英语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英语”作为中考考核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较好地克服语言文化差异、搭建合理英语课堂,直接关系学生英语素养发展。

第一篇:现代英语论文范文

浅析现代教育与英语学科整合

一、英语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要有正确的认识

1.从思想上提高英语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的正确认识水平

有的英语教师对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有的英语教师不注重信息技术化教育理论的学习,缺乏课堂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的实践,不了解普通的信息技术的一般性能及其在英语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以致不乐于使用信息技术。即使使用,也只是把最一般的媒体(如录音机)带进课堂,而不用幻灯、投影、录像、语音室等设备,且录音机仅用于带读,对其矫正语音语调、训练听说能力等功能也未能充分利用。此类不使用或功能利用不足的现象都导致现有信息技术不能尽其所用,造成浪费。要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就必须明确:信息技术的配备和使用是时代的要求。我们所处的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知识储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类更多更快地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人类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愿望只有依靠教育才能实现。但如果教育的手段仍是“粉笔加黑板”的话,那么从知识到技术的转化和人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也同样是无法实现的。就英语教学而言,没有借助于多种媒体进行英语教学,仅靠传统的语句翻译、讲解法,要在短短的几年中使学生大面积达到“既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又获得外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这一英语教学目标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的。

有的英语教师对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的认识有局限性。信息技术引入课堂确实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促进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但有的英语教师把课堂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得意地认为是英语教学过程的电器化,认为是只要增大课堂容量就可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其结果就使英语教学方法变成了现代化的“填鸭式”,与传统的“填鸭式”相比更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达不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如使用投影进行初三英语总复习时,就要注意防止学生的“积食”。英语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英语教学手段变化了,但英语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没有变。另外,把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等同“教媒体的使用”也是失之偏颇的。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是教育手段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具体体现,也是英语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娴熟操作媒体的技术和系统的英语教学设计能力的体现,更是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态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在进行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时,英语教师既要明确任务与目的、熟悉英语教材内容和重、难点,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选择恰当的媒体,科学地进行课堂设计和灵活运用启发式等的英语教学原则,才能上好信息技术化的英语课。”

2、在实践中提高对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的认识

对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的认识,也毫不例外地要在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高,从而更好地指导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实践。鼓励、支持英语教师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实践。对于不会使用或不能熟练使用普通媒体(如录音机、幻灯机、投影器等)而又缺乏基本的课堂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设计(备电教课)知识与能力的英语教师,学校或基层电教人员有必要组织进行理论辅导和媒体操作训练,使其能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会从媒体使用的不熟练到熟练,并逐渐做到能根据不同的英语教学目的和英语教学环节的不同要求,进行合理的课堂设计和制定授课计划,英语教学效果也就会从不明显到较为显著。在实践中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后,就会产生加强信息技术化教育理论的学习和使用较复杂媒体的欲望,从而改进英语教学手段,提高对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的的认识。

二、新课程标准下进行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学科课程整合

作为当代中学英语教师,恰逢新课程改革的大好时机,面对新的理念,面对新课程标准,既感到欢欣鼓舞,又感到压力与挑战。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英语教学理念。新英语课程标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英语人才。那么,我们的中学英语应当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英语人才呢?这就要依靠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学科课程的整合。新课程初中英语教材虽然每单元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但相对的信息量较大,它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直接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

1、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是唤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英语教学活动,并且能激发其内在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信息技术正因为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所以在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

2、以有效突破重、难点为中心,营造仿真语言环境:英语教学中,当遇到英语教师不易讲清和学生不易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时,可以运用网络设计与生活相贴近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知语言,理解语言,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

3、共同分享网络资源,通力合作,互相交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交流,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从阅读英语书籍到欣赏经典的外国电影;从搜索信息到传输信息,都让学生深深地感到知识是无边界的,资源共享使英语学习有了极大乐趣。

作者:韩淑珍

第二篇:利用英语教学特点挑战现代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摘 要:“英语”作为中考考核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较好地克服语言文化差异、搭建合理英语课堂,直接关系学生英语素养发展。新时期中学英语教学工作要理清新课改背景下学科教学特点,通过“科学统筹教学流程、精细设计课程组成、巧妙充实教学方式”等方法,建构集教学质量高、育人效果佳、授课环境趣于一体的现代英语课堂,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参与英语教与学活动,实现英语课程高效推进。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特点 现代化课堂 创新途径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各地信息交流的日渐频繁,英语更成为交流与工作的必备工具之一,提升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其终身发展;[1]。素质教育背景下数次开展的新课改工作促使中学英语教学特点也随之发生变化,有必要实时掌握各个阶段新课改为中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新特征、新变化,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契合社会发展的教学新方法,助力搭建现代化英语课堂。

二、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新特点

新課改泛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上世纪末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目标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时代发展背景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更促使了数次新课改工作顺利推进。而新课改工作经历前10年专注顶层设计和课程基础建设向后10年深层次推进课改和完善育人机制的过渡发展后,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围绕基础课程推进过程、课程育人功能、学生个性化发展而展开[2];想要创新课程推进各个环节、优化英语课程育人效果、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首先就要理清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新特点。

(1)重课堂教学轻课后练习。随着新课改工作及“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素质教育阶段愈加重视课堂教学质量,提倡充分利用有限授课时间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减缓学生课余负担,因此高效率、合理的设计课堂授课流程是创设现代化英语课堂的首要前提;(2)落实英语核心素养发展,深度挖掘课程育人功能。中学英语核心素养涉及“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共同构成了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课程育人功能的具化内容,这也促使英语教学最终目的必须要从熟练掌握考点进化为促进学生发展,这就提醒教师必须要解决英语教学渗透核心素养发展的难题;(3)语言文化差异性教学特点。英语作为素质教育阶段必需的语言类学科之一,受学生文化背景、成长环境自然因素影响,新课改强调课程统筹设计和整体规划,而想要减缓上述差异所增加的教学难度就必须要优化教学细节,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三、基于英语教学特点的高效课堂建构途径

1.科学统筹教学流程,建构高效课堂

新课改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在固定课时内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对整节课教学流程进行充分考虑和整合设计,结合初中生英语学习特点,设计常态化、现代化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流程。基于此,围绕新课改背景下班级学生英语教学特点,设计了“复习、授课、巩固、预习”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5 My school day》这章节课程为例,在正式授课时,教师首先与学生分享了事先准备的校园生活类英文短片,其中包含了“half, o’clock, history, lesson”等必学词汇,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与翻译过程中准确找出重点单词并完成英汉互译任务;随后,教师利用教材音频、师生对话互动等方式进入本堂课正式授课环节,针对这一章节中《Unit 2 We start work at nine o’clock.》所涉及文章,采用学生小组互动翻译全文大意、故事情节发展与插图连一连等环节顺利完成了这一部分教学工作,并鼓励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概述文章主要情节,达到了所学内容的即时巩固目的,为后续教学奠定相应基础。

2.课程组成精细设计,落实育人机制

中学英语课程涉及单词词汇、阅读、写作、口语等多个分支,每一部分都关系学生英语素养发展。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现代化英语课堂,就必须要精细化设计英语授课课程安排,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英语育人机制渗透到授课各个环节,保证中学英语特有育人功能显现。于是,笔者针对每周英语课时安排,落实阅读、写作、口语训练等教学活动周周化,实现核心素养定性发展效果。

3.教学方式多元充实,搭建灵动课堂

欢快活泼的教学环境能够缓解初中生参与英语教与学活动的抵触感与畏难心理,弥补英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缺陷,引导学生以游戏式积极心态加入到课堂互动中,而为了创设灵动欢快的课堂氛围,就要充分整合多元教学方式,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情景互动等方法充实课堂内涵。以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12 Save our world——Unit 1 If everyone starts to do something, the world will be saved.》这一单元课程为例,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一同观看了描绘地球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危机的英语短视频,配合视频影像激发学生的深入了解欲;随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了“如何才能拯救地球”的中文座谈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扩展交流,在师生与教材、多媒体资源灵动互动的过程中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结语

英语学科作为关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主战场,一直以来都因其学科特性而导致推进难度较大,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困扰相关教师的主要难题。近年来持续开展的新课改工作促使中学英语教学存在重课堂教学轻课后练习、落实课程育人功能及语言文化差异驱动下灵动教学等特点,为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注入了新

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扬波.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构建中学英语高效课堂[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6):155-156.

作者:钟丽英

第三篇:现代英语教师教学主导意识研究

摘 要: 在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新时期,即使倡导学生中心论,教师教学的主导意识也不能缺失 ,因为教学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英语教师要适应英语课改要求,至少应具备四种教学主 导意识,即阶段教学意识、课堂趣味教学意识,语言知识教学意识和课堂活动教学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师;哈默英语教学模式:教学主导意识

尽管涉及或影响英语教学的因素很多,但国际上久负盛名的英国英语教学专家Harmer,J.(1 998),就英语作为二语或外语教学,仅仅提出了三个基本要素,即投入(Engage)、学习(Stu dy)和运用(Activate)[1]24-33,并依据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的程度把这三个基本 要素进行 不同组合,从而设计出三种不同的课堂教学程序,它们是ESA即直线型(Straight Arrow Seq uenc e)、EAS(A)即反弹型(Boomerrang Sequence)和EAASASEA(etc)即杂拼型(Patchwork Seq uence)的课堂教学程序。笔者认为,哈默英语课堂教学程序反映了“后方法时代”英语作 为外 语教学过程的复杂性——课堂教学程序的反复循环性和教学方法运用的灵活多样性。因此, Ha rmer设计的内涵丰富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无疑能给我们很多重要启示,对构建现代英语教 师正确的教学主导意识具有正面导向作用。从当今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来看,英语教师要适应 英语课程改革要求,就必须至少树立以下四种教学主导意识,即英语教师的阶段教学意识、 课堂趣味教学意识、语言知识教学意识和课堂活动教学意识。下面分别展开讨论。

一、英语教师的阶段教学意识

在我国,从教育体制来看,有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个教育阶段,因此英语教育的阶段 性也就客观存在。事实上,很多研究者如Yalden(1983)都谈到二语/外语教学的早期阶段, 但又未明确早期的时间界限,因为阶段划分标准很不好把握。近年来,多数学者以学习者现 有知识和表现出的能力来划分外语教学的阶段,如黎天睦(1987)经过20多年的研究用13个标 准把外语教学分成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2]16~34。Harme r则把学习 者分成初级学习者、中等程度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这俩位学者的分阶段或分程度体现了一 定的对应关系,他们大体都是基于学习者掌握外语的进展程度来划分的。黎天睦认为,在不 同的阶段要用不同的教学法,要分析学生的情况,看他们达到了什么程度,教材上的东西和 我们教他们的东西,他们学会了还是没学会。Harmer所指的初级学习者,从广义上讲,就是 对外语什么都不懂的学习者;高级学习者就是指那些具备读懂非简化语言材料能力的和与讲 本族语者能够流利交流的学习者;而中等程度学习者则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学习者,意指具 备基本的说写能力和相当的听读理解能力的学习者。据此分类,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国大学 (非英语专业)学习英语的学生也是处于中级阶段的学习者,至于高级学习者恐怕就是指接受 研 究生教育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了。很明显,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英语教育和初中英语教育 都属于初级阶段的英语教育,高中英语教育则处于中级阶段的前期,相当于Harmer所指的低 层次中等程度学习者(lower intermediate)。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基于学校教育考虑,英 语教师应该明确我国英语教育有不同的阶段。事实上,英语教师阶段教学主导意识的确立, 意味着可以首先增强完成英语教学阶段目标的责任感,并能为不同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 ,从而能够更好地安排一定时期的教学内容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

二、英语教师的课堂趣味教学意识

Harmer在构思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时,把Engage放在每个阶段教学模式之首具有特别的意义。 什么才能使人投入学习呢?研究表明(良好的)动机是让人积极投入学习的根源。在外语教学 研究中,研究者(如Gardener & Lambert 1972)通常把外语学习者的动机分成综合性动机(in 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这两类动机都与成功的 外语学习密切相关,且综合性动机比工具性动机更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3]。一般 而言,学 习者都带着良好的愿望学习一门外语,这种愿望就是学习动机的表现。就我国多数英语学习 者而言,可以把动机看成是工具性动机,哪怕是考试。笔者针对大一新生的一项问卷调查表 明,有89.8%的学生为学好英语愿意进行必要的经济投入和时间投入。大学生如此,中小 学生就不用说了。可是,随着英语教学的深入,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锐减,就大学生而言, 有的还发生了逃课现象。分析起来,多种因素如学习目的、学习环境、教材难度、教学内容 和教学方法等都可能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Harmer看来,游戏、音乐、讨论、图画、戏 剧性故事和逸闻等都是焕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如果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单 调,哪怕是教授上课也可能让学生昏昏欲睡。所以,Crookes和Schmidt(1991)就认为,如果 课堂教学老是按同一路径、相同的模式或呆板的形式进行,不仅教学内容引不起学生的注意 ,反而会让学生反感[4]。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或者说新奇感是引起学生学习 兴趣乃至投入 的直接原因。因此,英语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问 题。

三、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

从外语教学流派发展来看,总的趋势是后来者尽力弥补先前教学法中的不足,使教学的效果 更好。如直接法就是弥补语法翻译法在口语教学方面的不足而提出来的,二者对语言知识的 教学都持肯定态度,只是教学的方式有差异而已,一个用归纳法,一个用演绎法。交际能力 观形成后,外语教学就把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作为共同的教学目标,强调学习者的综合语 言运用能力培养,但交际能力观并不否认语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5]5~25。从Harm er英语教 学模式的ESA型(这是针对初学者而设计的课型)、EAS(A)型(这是针对中等程度学习者而 设计的课型)和EAASASEA(etc)型(这是针对高级学习者而设计的课型)三种课型可以看出,S 也就是说Study对任何层次的学习者来说都是必要的。Harmer甚至认为,“语言结构知识在 任 何阶段都是教学的焦点”。我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外语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如张绍杰 教授(2004)认为,人类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实质上是一种认知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符号 认知阶段(从接触一门外语到学会发音、拼读、朗读、听懂和回答问题是符号的认知阶段)、 语义认知阶段(从学习一门外语的语法到学会组词成句、联句成篇是语义认知阶段)和语用认 知阶段(从联句成篇到学会在具体情景语境中使用语言是语用认知阶段)[6]。这与H armer的 主张是完全一致的。张正东教授则沿着知识、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主线,把语言 知识作为外语教学的立脚点,同时指出以语言知识为立脚点的内涵存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 语言知识可以成为所要培植的运用语言能力之大树的根,其二是语言知识可以成为外语教学 这位三级跳远者的弹跳点。Davies和Pearse(2002)指出,培养学习者有效和准确的交际(能 力)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若要避免会话和写作中的错误,对语言成分的教学绝对不能忽 视[7]10-11。这些研究表明,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失 。

四、英语教师的课堂活动教学意识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角色作用的大小在于个人能力的强 弱,通常能力强的人所起的社会作用就大,反之则社会作用小,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作为学 校班级存在形式的课堂,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小社会环境。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或 多边活动有一定的限制因素,比如教学的任务性、学生知识的贫乏性以及能力的有限性等决 定了师生角色水平的不同。尽管如此,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 位都应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否则我们就会违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传统教学的弊病在于把 教学活动学术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违背了语言教学的特点。交际语言教学理论发展 的最大影响是改变了教师的语言和语言学习观,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对子活动(pair-work) 和小组活动(group-work)明显地增加了学生语言活动的时间。Harmer课堂教学三要素之一的 Activate的意思很明显,对学生语言活动时间的增加是不容置疑的,但他所指的练习既包括 对语言成分(如语音、词汇等)和语言结构的练习,也包括对语言功能项目(如问路、邀请)的 练习,目的是为使用语言做充分的准备。实践表明,在初级英语教学阶段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学生自由活动的程度不仅较低,而且还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诚然,当学生的语言技能达到 一定程度后,适时开展模拟语言活动(如对话、辩论等)就是为在真实语境中使用目的语而进 行 的演练。模拟语言活动不能称为完全的交际活动,只能是准交际活动[8]86-87。在 准交际活 动过程中,学习者可能遇到困难,必要时教师还应发挥主导作用。从语言学习过程来讲,在 语言练习向语言活动转换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语言活动的“交际性”是一个逐步增强的过程 。 这从Harmer三阶段模式,即在ESA、EAS(A)和EAASASEA(etc)中,我们可以认识到A出现的顺 序和频率所表达的意义,那就是英语教师必须确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语言活动意识。

Harmer(1998)认为,对当今外语教学影响最大的教学模式是语法翻译法、听说法、PPP模式 、任务型学习和交际语言教学[1]30~32。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任何单一方 法的使用都 不能解决外语教学中所有的问题,当然就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笔者研究发现 ,英语教师若能树立起本文探讨的四种教学主导意识,不仅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 学的针对性,而且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 发展能力,这样也就能自然促进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事实上,笔者本文讨论的英 语教师四种意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后方法时代外语教学的特征,这对构建我国外语教学体 系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Harmer,J.How to Teach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黎天睦.现代外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

[3]Gardener,R.C.& W.E.Lambert.1972.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LanguageLearning.Rowley,Mass.:Newbury House.

[4]Crookes,G.and Schmidt,R.1991.Motivation:Reopening the research agenda.Langu age Learning41/4:469~512.

[5]Brumfit,C.J.& Johnson,K.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张绍杰.学习外语“三步曲”[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4(3).

[7]Davies,P.& Pearse,E.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 04.

[8]Littlewood,W.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作者:孙 鹏

上一篇:肿瘤临床论文范文下一篇:科研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