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科性医科大学科技创新的探讨

2022-10-06

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在近十年的教育体制改革中, 逐步分化成两种办学体制, 一是与其他院校合并成为综合性大学医学院, 二是没有合并仍独立设置的医科大学, 目前还很难判定这两种办学体制谁更符合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规律、更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这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

与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相比, 独立设置的医科大学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极大挑战。在这个21世纪最活跃的科学领域, 学科发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各学科间横向联系愈加紧密, 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相互渗透融合, 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从“单科性”向“多科性”转变、以多学科研究角度切入大学整体协调发展成为医学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反映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本质规律, 是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关键所在,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科技创新对建设一流大学有着强大的推动力, 有助于提升大学学术声誉、提高教师学术层次、吸纳教育经费等[1], 多科性医科大学在学科构建、资源配置、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必须符合科技创新需求, 体现多科性的特点和优势, 才能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快速发展。

1 学科布局合理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前提

1.1 学科布局要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现代医学是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从20世纪中期, 随着蛋白质空间结构的X-射线解析和DNA双螺旋的发现, 开始了一个分子生物学时代, 而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主导力量, (2) 生命科学仍将向最基本的、最复杂的微观和宏观两极发展, (3) 大规模的跨单位、跨地区、跨国家的联合研究和大型研究中心的集约型研究模式成为推动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4) 对生命的思考和认识正在从局部观向整体观拓展, 从线形思维走向复杂性思维, 从注重分析转变为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5) 生命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大型平行技术的发展, (6) 多学科交叉, (7)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越来越紧密[2]。在医科院校学科构建中, 必须紧密结合并充分体现上述科学发展规律和趋势, 只有在广博知识和宽阔视野的学科体系支持下, 科研人员才能在前沿的科学领域里有所建树。

1.2 学科布局要符合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之一, 必须明确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 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只有坚持面向经济、服务社会的方针, 依托学科、联合企业, 推进成果转化, 学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得到建设发展的物质基础, 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医科院校在学科设置中, 以面向市场技术需求、服务经济建设为己任, 主要围绕提高社会医疗保健水平、增强防病治病能力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将工程学、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融合渗透到医学领域, 衍生出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等, 增强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和应用性。

1.3 学科布局要符合重点突出、发挥优势的原则

多科性大学不只是表现在学科数量上的增加, 更要求学科总体水平的提升和学科整体结构的优化[3]。在构建学科专业体系前, 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要在综合分析学校已有基础、优势和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论证必要性和可行性, 切实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此基础上, 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培育和发展, 带动一批相关学科建设, 使“多科性”有基础、有层次、有关联、有递进,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因此, 有学者提出学科建设三步曲:一是建设好自身优势学科, 二是巩固和壮大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学科, 三是要新建一批有适应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学科[4]。

2 资源配置优化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础

2.1 强调融合

充分发挥“多科性”的优势, 通过学科间的融合渗透, 合理配置资源, 集成实验室、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多元化科研组织形式的优势, 有意识地加强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在组织层面, 个人、课题组、学院、学校, 要突破条块分割, 有效规划、合理布局, 达到资源配置优化利用。在硬件层面, 大型仪器设备的配置必须符合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整体要求并尽量做到覆盖面广、通用性强和辐射面宽;必须符合学科发展的方向和新技术发展趋势, 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的发展;必须和现有仪器设备之间具有相关性和配套性, 避免低水平重复购置[5]。

2.2 强调开放

开放是一种观念、一种模式, 意味着更加实际广泛的合作。组际、院际、国际的科研合作, 可以使资源最大化利用, 科研水平保持先进水平, 科研方向扩充到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其他更广阔的范围, 也培养了复合型创新人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 放弃自我封闭的、小作坊式的科技开发, 充分利用周边资源, 引进风险投资, 引进管理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 创建现代科技企业, 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6]。

2.3 强调流动

在校园内部实现科技创新核心资源的体系化和流动性, 即在科研团队和创新基地中, 建立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开发一体化, 基础研究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一体化, 基础研究人员、中试开发人员、工程技术与产品开发人员一体化的创新体系[7]。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产业布局和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中介机构、企业和风险投资等形式, 加强科技信息交流与宣传, 促进技术成果的孵化与推广, 使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技术能够合理流动, 达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知识技术要素流动起来, 最终实现科技创新在大学与产业之间的转移[8]。

3 人才队伍先进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

科研人员是科技活动的主导, 是创新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因素, 在多科性医科院校, 学科间交叉融合、渗透互补, 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支思维活跃、勇于开拓的人才队伍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

鼓励组建跨院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其他合作机构, 以项目为纽带, 凝聚科技队伍, 在若干基础性、战略性、交叉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上加强攻关, 带起一系列相关学科发展。教师在科研任务中应当是一个“自由人”, 可以独立于专业甚至学科以外开展一些基础研究, 又可以主动或被动地进入某一个研究群体, 并在该群体中按能力得到自己的位置。这样有利于突破行政界限, 更好地发挥个人科研特长。

科研活动兼具个体性、集体性的特征, 专业分工细化, 工作任务互补, 强调以团队为基础的激励机制, 在团队内部再进行个体激励。执行多元化评价体系, 针对学科和个人不同特点, 设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和绩效考评机制, 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术评价和人才竞争的机制。采取多样的激励形式, 最大程度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高校科技和人文氛围。

4 体制机制创新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保障

多科性院校是时代发展的新生产物, 其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现行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办学目标的要求, 甚至为学校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和诸多障碍。集中表现为长期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单一学科、小规模的、以学校直接管控为特点的直线职能式管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多学科、大规模和教学科研活动日趋复杂化的新形势, 自主和自发的科学活动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分配体制和评价机制难以产生高水平科研群体和重大科技成果。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去解决这些问题, 对学校组织构架、运行机制进行改革, 目的就是要实现科学管理, 提高学校运行品质和组织效能。

首先, 要转变学校运行基本模式, 加强二级学院内部工作体系和流程的建立与完善, 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增加学院的活力。第二, 理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 以重大科研方向为引导, 重点优势学科为依托, 使学校的细胞——教学和科研团队充满活力。第三, 对现有学科、专业设立绩效评价, 建立起学科发展的优胜劣汰机制, 促进学科的动态和良性循环。第四, 转变科技成果价值趋向, 稳定基础研究, 搞活技术开发, 推进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的有效合作与联合体的建设,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同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相比, 独立设置的医科大学在建设规模、学科发展、经费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只要科学地遵循医学教育的自身规律, 构建合理的学科发展模式和人才管理机制, 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多科性医科大学发展之路, 为国家高等医学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摘要:由于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从单科性向多科性转变是独立设置的医科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高校在学科构建、资源配置、人才队伍、体制机制等方面必须符合科技创新的切实需求, 体现多科性的特点和优势, 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促进高校快速发展。

关键词:多科性,医科大学,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仁平.高等学校科技自主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7) :43~44.

[2] 匡廷云.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趋势.http://www.people.com.cn.

[3] 张喜梅, 韩立新.我国多科性大学建设与发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 2005 (4) :45~47.

[4] 李晓红.多科性大学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J].商业时代, 2006 (24) :76~77.

[5] 申纪云.以政策引导和体制创新推动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9) :30~32.

[6] 林金桐.谈“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1~4.

[7] 李元元.建设创新型大学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18) :16~17.

[8] 章琰.大学高科技产业发展制度选择探析[J].中国软科学, 2003 (4) :112~116.

上一篇:高校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策略下一篇:保障变压器安全运行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