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2023-02-27

第一篇: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更新的解读

2013-04-14 22:21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作者:范 朝刚 字体大小 |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 )在 1999 年正式颁布了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 )预防指南,明确了 SSI 的定义,根据已有的资料和文献,制定了一系列的 SSI 预防措施。而这些措施中,有些是有明确循证医学证据的,而有些仅为经验,尚遗留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其后 10 年的临床实践,按此指南行动之后,SSI 的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经过广泛研究,一些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一些观念得到了更新,一些措施得到了改善。但在临床上仍然存在问题,有些研究认为,指南中的一些措施依从性不够,在临床工作中难以实施;而有研究认为,指南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手术。著名外科学家 Alexander 将这些研究结果分析总结,结合自己的外科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为 SSI 指南的更新。我国外科同行对此应该重视。为此,对此更新作一解读,以利于帮助广大外科医生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改进临床实践工作。

一、减少污染(无菌术)

1. 手术室环境:在手术室空气的微生物减少方面,认为高效空气微粒滤过机能够提供最好的手术室环境,而层流系统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方面效果较高效微粒滤过器要差。并再次强调限制手术人员的活动和无意义的谈话。佩戴无菌手套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近年来又有新的研究证实此点,并强调使用双指示剂型双层手套能够更有效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2. 术前使用杀菌剂沫浴:过去认为,术前用消毒剂沐浴可减少皮肤上细菌数量,但与降低 SSI 的发生率没有明确关系。而更新中显示,虽然多次证明使用洗必泰沐浴剂可减少手术部位表面的细菌,但伤口感染率并未明显降低。并提及沐浴时机的选择影响沐浴剂的效果,术前使用浸满洗必泰的浴巾清洗,效果可能更好。目前国内许多大医院的病房设施逐渐完备,术前沐浴有条件实施. 这一措施可以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3. 去除毛发:在指南中已经确定术前刮除手术部位的毛发比应用脱发剂或不刮除毛发相比,发生 SSI 的危险显著增加. 建议术前不要刮除毛发,除非在切口周围并将影响手术操作,如果需要皮肤准备,应在手术开始前进行,最好使用电动推刀。更新提出,为了避免皮肤损伤,最优的方法是护理过程中剪除毛发。大多数研究支持在手术前即刻去除毛发。虽然在指南中已经作为Ⅰ类强烈建议执行的推荐意见,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外科医生具体执行的力度并不理想,很多医生仍然按照传统做法进行。因此. 观念的更新非常重要,这需要所有外科医生接受这一观点,并从制度上改变,常规配备电动推刀。 4. 皮肤消毒:指南中罗列了酒精、洗必泰、碘酒或碘伏、对氯间二甲苯酚和三氯生均可作为术前皮肤消毒的消毒剂,更新中通过对近年文献的总结,提出应用酒精。洗必泰混合胶状制剂 2 ~3 min 用力擦洗可达到更好的效果。丽在手术部位使用碘伏酒精制荆目前可能是最佳方法。国内一些大医院已经开始应用洗必泰,酒精凝胶术前洗手,而大部分医院早已使用碘伏消毒皮肤,观念需要更新. 经济方面也需要考量,在经济条件成熟时可逐步使用一些新的消毒制剂。

5. 手术贴膜:含有消毒剂的皮肤贴膜的使用,在过去认为没有优势。而目前认为使用抗菌手术贴膜能否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取决于贴膜的成分、皮肤准备情况以及贴膜与伤口边缘皮肤的黏附性。其中,贴膜的技术是关键。贴膜中加入碘剂后更易于黏附。先使用酒精,再使用酒精或碘伏溶液消毒皮肤,待其风干,再贴膜,可以达到最好的贴合程度。正确使用皮肤贴膜以防止切口皮肤边缘掀起,皮肤微生物引起的伤口污染就不会发生。近年来有研究提出使用氰基丙烯酸酯封闭手术部位,能减少切口处定植的细菌数,但其减少感染的能力还需进一步研究。

二、减少污染的影响(抗菌术)

1. 缝线:缝线是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指南中已经有所涉及,而更新中通过更多的新旧文献的分析,强调了缝线在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性. 比较了各种缝线的特性和对抗感染的能力。更新中指出,使用编织缝线如丝线,可使感染率增加 10 000 倍。使用单丝缝线较之多丝缝线. 切口感染率要低得多. 因为细菌对单丝缝线的生物粘合度低,吞噬细胞更易吞噬缝线表面和里面的细菌。连续缝合较间断缝合感染率更低. 可能因为缝合处坏死组织减少,张力分布更均匀,伤口残留的缝线材料减少。含抗菌物质的缝线可能有益,但是还需要在严格控制的实验中进一步证实。目前我国在大医院中已经开始逐步使用一些合成的可吸收缝线. 临床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能否推广应用,需要观念的更新和经济方面的考量. 可以先在具有高度感染风险的患者中使用,以求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效果。 2. 组织损伤和异物:过多地组织损伤和异物会增加切口感染率。手术中电刀的使用,虽然尚无明确证据表明会增加感染率,但是专家的意见是电凝主要用于易出血者,而不是所有病人,以尽可能减少组织损伤。另外,多层缝合消除潜在的死腔,也可以有效防止污染区域的伤口感染。对于外科手术而言,外科技术仍然是影响切口感染的关键,抗生素和其他方法并不能完全弥补拙劣的外科技术。

3. 引流:引流是外科手术常用的技术,多年来已经明确,通过切口放置引流管会增加感染危险,应用闭合引流的 SSI 发生率低于开放引流。而近期的大宗病理报告和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闭合引流在降低切口感染率方面没有显示出优势。因此. 应该认识到,引流的作用仅是排出较大的潜在死腔中的积液,但并不能预防感染。这就给临床减少引流管的放置提供了根据,并有可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4. 预防性局部抗生素的应用:指南中对于局部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只是提及莫匹罗星作为局部用药可以有效消除患者或医务人员鼻孔中定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认为莫匹罗星对降低 SSI 发生危险的作用有待明确。更新中提出,局部使用抗生素可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率,可能与全身使用抗生素效果相当。局部和全身联合使用抗生素有叠加效应. 但若使用同种抗生素,效果会减弱。与仅在闭合切口时使用抗生索灌洗相比,整场手术期间,多次局部使用抗生素效果更佳。但是,最佳的用药间隔期尚不明确。在切口处注射抗生素并维持至切口闭合,或使用抗生素缓释材料(材料为生物降解性时,无需移除),可以确保较高的药物浓度。但可供临床选用的材料有限。

5. 全身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围手术期全身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尽管指南中已经对此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按照指南实施的比例并不令人满意。随着大量研究数据的公布,原来指南中的一些规定在更新中也作了修改和完善:(1 )一般认为,清洁手术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是目前研究数据表明. 所有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均有益。更新中还对相关手术类型进行了抗生素推荐。(2)指南中建议不要常规使用万古霉素作为预防性用药. 而目前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万古霉素在某些手术中预防性使用,使得切口感染率最低。因此,预防性使用万古霉索日益普遍,在假体植入、胸骨切开和颅骨切开的手术中均推荐使用万古霉素。但是有效剂量尚未经过大量数据验证。(3 )更新中对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也有明确要求,除了万古霉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 其余药物最有效的给药时间是切开前 30 min 内。头孢菌素早期能很好的渗入切口。长效抗生素,比如万古霉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应在切开前 1 ~2 h 内给药。(4 )对于给药的剂量,更新指出,对体型较大的患者需要调整给药剂量。大量未发生严重感染的病例表明,闭合伤口后再给药无益。因此,应该放弃以前常规给 3 个剂量抗生素的方案。并且需要根据肾功能和药物代谢速率调整追加的药物剂量。

三、机体防御机能的改善

1. 体温的影响:指南已经关注了低体温和 SSI 之间的关系. 而随后的大量研究证实,低体温损害了机体正常的生理和免疫功能,免疫机制不能有效杀菌,使得切口感染率升高。更多研究表明,在预防切口感染方面,体温过高可能比正常体温更有益,人体温达 40℃ 时,大量重要的免疫反应机制增强。中度体温过高或正常体温与高氧是否有协同或累加效应(尤其在吸烟者和糖尿病患者中)尚未明确。国内许多大医院已经配备了保温毯. 在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在手术时的保温工作并不理想,因此,提高认识是关键,重视细节非常重要,除了应用保温毯外,室内温度、输液温度、冲洗液温度都需要保持。不需要很大代价,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 吸氧的作用:以往的观点并不建议采取旨在增加伤口氧含量的措施以预防 SSI 。但在更新中,一些研究表明. 吸入氧分压从 30% 提高至 80% 后,增加了切口处的氧分压. 增强了杀菌能力,降低了切口感染率和严重程度。但是,并非所有实验都支持此结论,可能有其他因素降低了组织氧分压,从而改变了高浓度氧气的作用,这些因素包括体温、血压、吸烟、麻醉类型、人群差异、液体治疗方式不同、使用升压药和手术类型等。值得注意的是,过去认为与开放手术相比. 腹腔镜手术发生 SSI 的危险较低或相似,近年有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中,患者皮下氧分压显著低于开放手术,而切口感染率也较高。吸氧的最佳浓度和持续时间尚未确定。最新的建议是,闭合切口后应持续吸氧至少 2h 。 3. 血糖控制:血糖控制与 SSI 的关系一直受到关注。在 1999 年后的大量研究已经达成共识. 高血糖是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一个危险因素,且独立于糖尿病这个因素。高血糖损伤了大量的宿主免疫反应,血糖水平增高,切口的感染率也随之增高。但是,积极使用胰岛素治疗后,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需要密切监控。更新推荐的血糖控制目标是低于 10 mmol/L 。

4. 输血和液体治疗:指南中已经认识到围手术期输入含有白细胞的异体血制品是发生术后感染的一个明确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生 SSI 。但因为当时发表的文献有较多因素影响,故当时认为尚无科学证据显示减少对手术患者进行输血与减少切口或器官(组织)SSI 发生危险之间有任何关联,因此提出,在外科患者,不要把停用必要的血液制品作为预防 SSI 的一种方法。而其后很多报道表明,术后输血会增加感染率,多因素分析和动物实验表明,输血和感染率相关,呈剂量相关性. 有证据表明,输入去白细胞的血液可减少输血对感染的危害。输血几乎影响了免疫功能的每个环节,最主要的是巨噬细胞功能。因此,在围手术期输血要慎重,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输血。

近年来围手术期液体治疗备受关注,且争论不休。现已明确,术中输入过量晶体液,可降低切口处含氧量,从而增加感染率和感染的严重程度。因此,术中限制性补液比自由补液更有益。

5. 吸烟:多年来已达成共识,吸烟对术后恢复危害很大,吸烟可以使伤口愈合速度减慢,可能会增加 SSI 的发生危险,吸烟通过多种机制,增加了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比如血管收缩会降低组织氧分压。给吸烟者吸人高浓度氧或加热,是否能将切口感染率降至非吸烟者水平,尚不明确,需要前瞻性试验研究。尽管戒炯似乎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但戒烟的最佳时间尚不明确,现有数据表明,戒烟至少 4 周才有效。

6. 延期缝合切口:指南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切口延迟一期闭合做出提示,仅在术后切口护理一节稍有提及。医生认为伤口可能被污染或患者情况不容许一期闭合伤口,才考虑进行延期闭合。

更新中用大量文献对延期缝合切口作了说明。最近一项前瞻性随即研究结果表明,除了阑尾炎、伤寒回肠穿孔和回肠造口术外,延迟闭合切口对其他类型的手术有益,对腹部污染切口的益处最大,但是对阑尾炎手术无益,对开放性骨折的患者无益。延迟闭合切口的益处与切口边缘血流改善有关,在最初的几天内,伤口边缘血流明显增加,抗感染能力增强。

延迟闭合切口的理念近年来得到进一步证实. 并有进一步拓展,负压引流用于闭合污染伤口,真空负压引流用于治疗开放性腹部伤口,辅助筋膜闭合. 或用于较大的开放性伤口,引流渗出液,加速肉芽组织生长。

延迟闭合高度污染的伤口有益,可以促进功能吞噬细胞向伤口处迁移,并在最初的 5 ~6 d 内数量不断增加。严格遵守本文所述的原则和指南. 可以将清洁级手术切口感染率降至 0.5% 以下,清洁 - 污染级手术切口感染率降至 1.0% 以下,污染级手术切口感染率降至 2.0% 以下(包括危重患者)。下列措施应对临床工作有帮助。 1. 遵守疾病控制中心和鉴定机构 JACO 的指南。这些包括有效的无菌技术、空气处理、环境表面的清洁、灭菌技术、外科团队成员的活动和手术衣。

2. 所有手术人员戴双层手套,如果术中手套破损,即时更换手套。使用能够防止液体渗透的手术衣和无菌巾单。

3. 在术前数小时和前晚用洗必泰淋浴. 在进入手术室前用洗必泰浸渍的浴巾清洁手术部位。

4. 手术前用剪发器修剪去除毛发。

5. 使用酒精和洗必泰的混合物消毒,以减少手术团队和患者皮肤的微生物. 其他有效的产品包括碘伏酒精也可以使用。 6. 在手术部位贴抗菌手术贴膜并使其与皮肤良好粘附。 7. 选用能够抗感染的缝合材料。 8. 尽可能的消火死腔。

9. 最小化伤口本身的创伤,轻柔处理组织. 限制使用电烙器,尽可能去除失活组织。

10. 不从切口放置引流管或引流物。

11. 预防性使用局部抗生素,如 0.1% 卡那霉素或其他氨基糖甙类药物(如庆大霉素 160mg/500 ml ),在术中和关闭切口前多次使用抗生素加压冲洗,以除去血凝块和失活组织,并确保抗菌素在组织中的高水平。对于皮下脂肪层超过 3 英寸(7.5cm )的患者,在关闭切口后用小导管将抗生素注入伤口,保留数小时后再用闭合引流的方法引流液体。 12. 当院内感染率超过 0.5% ,或有异物被植入时,所有手术患者均需按照指南预防性全身应用抗生素。

13. 在围手术期保持深部体温大于或等于 36℃ 。

14. 给予足够的吸入氧浓度以维持皮下氧浓度在大约 100 mm Hg ,脉搏氧超过 96% 。

15. 所有糖尿病和血糖高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小于 10 mmol/L ),一些高危患者延长 2~3 d 。 16. 限制输注血液制品。

17. 接受择期手术(如腹壁成形术),术前戒烟至少 4 周。 我国在 SSI 预防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在 2006 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感染与危重病学组根据美国疾控中心指南,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提出了我国的 SSI 预防指南。其后,我国的外科学者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对照此次的更新,我国的外科实践中仍有较多需要改善之处,诸多观点亟需推广,而一些措施需根据我国的实情进行研究改进,制定出符合国情的中困预防 SSI 的新指南。

第二篇: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加强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并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手术部位的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患者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健康状况等。手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住院时间、备皮方式及时间、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的灭菌、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手术技术、手术持续的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一)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二)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三)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

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四)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一)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 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Ⅲ度烧伤创面。

(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

/腔隙部分。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组织感染;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无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

(三)器官/腔隙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2.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

(一)管理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完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严格落实。

2.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临床医师、护士、医院感染管理专

业人员的培训,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工作要点。

3.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逐步降低感染率。

4.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关规定,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5.评估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二)感染预防要点。 1.手术前。

(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4)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适的消毒剂以适当的方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臵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

(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

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7)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2.手术中。

(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3)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4)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5)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7)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8)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臵合适的部位进行臵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3.手术后。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留臵血管内导管是救治危重患者、实施特殊用药和治疗的医疗操作技术。臵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感染的危险。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留臵的时间、臵管部位及其细菌定植情况、无菌操作技术、臵管技术、患者免疫功能和健康状态等因素。

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

(一)管理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2.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血管内导管的正确臵管、维护

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3.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静脉臵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对静脉臵管患者的专业护理质量。

4.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措施。

5.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

(二)感染预防要点。 1.臵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臵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臵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臵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臵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臵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4)选择合适的静脉臵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臵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5)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

当符合臵管要求。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臵管操作。

(6)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臵管操作。

2.臵管后。

(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应当定期更换臵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3)医务人员接触臵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告知臵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臵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

内血栓形成。

(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8)紧急状态下的臵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臵管,并作相应处理。

(9)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10)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

(11)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导尿管臵入与维护方面。患者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况等。导尿管臵入与

维护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尿管留臵时间、导尿管臵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主要为逆行性感染。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一、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臵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臵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cfu/ml。

(二)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cfu/ml。

(三)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四)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

3

54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臵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cfu/ml,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

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一)管理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2.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臵导尿管的维护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3.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措施。

4.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

(二)感染预防要点。 1.臵管前。

(1)严格掌握留臵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臵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54(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臵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臵。 (5)告知患者留臵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臵管后的注意事项。

2.臵管时。

(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臵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6)臵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3.臵管后。

(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臵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臵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7)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

(8)长期留臵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臵导尿装臵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9)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10)每天评估留臵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臵导尿管时间。

(11)对长期留臵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第三篇: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范文模版)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病人在住院前应尽量完成术前各项检查,治疗基础疾病,如肥胖、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能治愈或减轻的疾病,应尽量在院外予以纠正。

二、手术前尽可能治愈其他部位感染,并限制使用皮质类固醇。

三、尽量缩短等待手术时间。

四、做好病人手术前清洁和皮肤准备,洗澡更衣。如需去除毛发,应在剃毛后立即或在短时间内进行手术,去除方法最好采用剪毛或使用脱毛剂。

五、加强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管理,有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感染的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

六、控制手术间人数,减少人员走动,与手术无关的话不说。

七、手术操作人员按规定更衣、戴帽子、口罩,帽子要将头发完全包住。认真刷手、戴无菌手套。无论手术大小,严禁不刷手直接戴无菌手套手术。

八、改进手术技巧,操作尽量轻柔,减少组织损伤,严格止血、缝合严密、不留死腔。

九、尽量缩短手术持续时间。

十、加强病房环境卫生学管理,减少陪住,严格探视制度。

十一、换药最好在换药室进行,若在病房换药时应停止其他护理操作,换药前应洗手戴手套,严格无菌操作。

十二、根据手术部位、手术污染程度、手术持续时间等因素采用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一)术前30分钟~2小时使用抗菌药物,在手术中组织暴露时,血药浓度达最高峰。

(二)根据手术切口类别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Ⅰ类切口:手术时间短者,可不用抗菌药物,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应根据药物半衰期,术中追加一次用药,术后用药一般不超过24小时,特殊情况可延至48小时。

Ⅱ类切口:术前与术中用药同Ⅰ类切口,术后72小时内可重复使用。

Ⅲ类切口:从围术期开始按照治疗性用药原则使用抗菌药物。

十三、改善病人营养状态,调节水、电介质及酸碱平衡。

第四篇: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方案

为了了解我院手术病人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发现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同时评价控制效果,有效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以日常综合性监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依据,拟于2014年*月*日起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为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

一、监测目的

1、监测清洁手术病人的切口感染率、危险因素;

2、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

3、建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数据的比较体系;

4、评价控制效果,有效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二、监测对象

所有手术的患者。

三、监测时间

2014年*月*日开始。

四、监测内容

1、基本资料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

2、手术资料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清洁度、ASA评分、麻醉方式、植入物、抗生素使用情况、危险因素等。

3、手术部位感染资料感染部位、微生物送检。

五、监测方法

1、各科室将本月所有手术病人的基本情况汇总,填写“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

2、控感科每月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感染发生的可能因素以及感染率的变动趋势,同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每季度对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评价分析,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主管院领导和全院反馈,全总结。

第五篇: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方案(整理)

眉县中医医院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方案

各科室: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结合当前我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实际,现就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管理工作

通知如下:

一、 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一)环境因素

1、一级特别洁净手术室适用于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脑外科、心脏外科、眼科等无菌手术。我院手术室条件未达标。

2、戊二醛熏消机不能达到灭菌要求,硬式内镜、塑胶类等手术器械不能达到灭菌。

3、洁净屏滤网清洗不及时,存在安全隐患。

4、术中无保温设施,低体温容易引起伤口感染。

5、手术器械过多,放置不规范,存在物品污染。

6、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各室间人员不能做到相对固定。无铅屏风设施,防护不到位,工作人员反复进出,人员数量和流动无法限制,空气质量无法保证。

(二)人员因素

部分工作人员不能重视院内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对消毒灭菌,医务人员手卫生、院内感染监测及报告制度执行不力,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淡漠,防控知识欠缺,发生多起手术切口感染病例后,有关医务人员反应迟钝,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具体表现在:

1、个别手术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2、术中个别医务人员不能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技巧欠缺,不能有效止血和减少组织损伤。

3、部分感染性手术通知单未注明。手术部位无标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4、手术部位清洁不到位。

5、有指征预防用抗菌药物患者用药时机不合理,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失血量大

1 于1500毫升时,术中未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6、备皮方式任然为剃毛,存在潜在皮肤破损,为细菌定植创造条件。

7、患者营养不良、自身免疫力低下,存在潜在隐患。

(三)设备、器械因素

1、手术室设备陈旧,使用不便,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感染风险。

2、个别器械清洗不彻底,有污渍,管腔类器械干燥不充分。

3、无低温灭菌设备,腔镜及塑胶类器械不能达到灭菌要求。

4、现用清洗消毒机无消毒功能,清洗、消毒流程不合理。

5、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监管不力。

(四)术后切口护理

1、换药碗未一人一用,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换药时未带口罩、帽子、无菌操作不严格。

2、换药室管理混乱,陪人不限制,卫生不洁,物品混放, 棉签、敷料未使用小包装,无菌储槽未注明打开日期,超过24小时使用。

3、病房空气质量差,陪人多,加床过多,物品放置不规范,不具备换药条件。

4、病情观察不及时,术后对伤口渗出,敷料有无松动、脱落、污染,患肢血运、引流情况等观察、记录不及时。

(五)其他方面

1、感染病例微生物标本送检不及时。

2、我院微生物室无厌氧菌培养基。血常规复查不到位,CRP复位不及时。

二、 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控制

(一)针对感染危险因素实施有效防控

1、更换和添置手术室设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部位感染。

2、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3、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4、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5、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

2 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6、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7、购置气枪、水枪等清洗设备,确保管腔类器械清洗质量合格。

8、加强对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监管到位。

9、加强换药室和病室管理,物表及时清洁,限制陪人,用物规范放置。

10、使用小包装棉签、敷料,取消开放式贮槽,减少无菌物品污染。

11、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12、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13、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14、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15、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16、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17、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

18、术后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严格进行手卫生

19、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二)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组织管理

全院医务人员应当高度重视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落实管理措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坚持 “科学防控、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的原则,健全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多学科参与,建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检验部门、药学部门、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以及

3 临床手术科室多个部门协作的合作机制,各部门间协调沟通,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合力推进医院感染各项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

(三) 落实重点环节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高度重视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的监控和管理,将医院感染管理由全院综合性监测向关注过程的目标性监测转变。对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实施有效监测。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医院手术室管理规范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及«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规定。完善规章制度、细化工作流程、认真落实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及有关手术器械、内镜及其他侵入性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必须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要求,保证工作质量和效果,保障患者安全。

(四)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的认识

加强医务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提高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提升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针对院内感染管理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督促院内感染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建立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机制,认真执行院感信息监测和信息报送制度,对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

(五)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的整体规划中,全面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切实做好医院感染监测、防控工作,定期开展督导检查,认真总结评估。最大限度降低我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

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

上一篇:生日祝福语英文加翻译下一篇:宿舍安全常识之防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