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2-10-12

第一篇: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把握目标 实现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

在与大家共同探讨怎样实现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时,首先要明确一下,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活动中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幼儿在活动中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有发展。如果幼儿没有收获或不想学,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目标、准备、内容、过程等。(首先,适宜的内容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其次,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再其次,清晰的思路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最后,适宜的材料是教学有效性的保障。)(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会关注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有效教学来提高质量,通过有效教学,来促进幼儿可持续的、全面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那么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又怎样确保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孩子得到进步和发展呢?

一、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与组织有效的活动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操作材料、设计教学程序、运用教学指导策略等时,一定要根据教材及幼儿的学习特点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进行,并需要思考、明确以下问题:我确定这一主题的目的是什么?)下面就初浅地谈谈有效的教学活动应体现在哪几方面

一、选择有效性的内容,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中介要素,内容的适宜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内容的选择应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实物和问题。也就是要根据教育目标,结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并与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来确定,才能为取得最佳效果提供保障。

二、确定恰当适宜的教学目标,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一个教学活动有没有教育价值,能不能促进幼儿发展目标是基础,目标是灵魂。《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目标要以《纲要》和本《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首先我们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合理的,因为如果目标本事不合理,与儿童的发展是冲突的,那么这个活动再“精彩”也是徒劳的。在目标合理的前提下。我们必须要关注目标的全面性、适宜性和操作性这三个要素。全面性是指自然地渗透和涵盖知识与技能、习惯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即我们通常说的三维目标。适宜性指的是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也就是既要符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操作性就是指要目标要具体明确,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目标的表述上,还要尽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使用“鼓励”、“体验”、“感受”、“喜欢”、“乐意”、“尝试”、“探索”等词汇。 )

我们的目标必须是合理的,因为如果目标本身不合理,与儿童的发展是冲突的,那么这个活动再“精彩”也仍然不合理。这里有三层意思:

1.目标必须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切忌定位过高或过低。

2.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的、可测的、可评价的,切忌太空太大。例如:某一语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绪特点。(2)能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现对作品的理解。某一音乐活动目标(1)理解歌曲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2)根据歌词内容大胆创编动作表演歌曲。这些目标都存在过空过大、不够具体明确的问题,对老师来说缺乏操作性。 3.要有整合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多重价值,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等。

如:大班语言活动“还手?不还手?(辩论会)”的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对还手?不还手?的想法、观点、感受;乐意倾听别人发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通过辩论探讨到被同伴打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这样的目标具体明确、操作性强,表述清楚。而有的目标就显得比较空洞。如“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力”、“提高感受力、表现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这些可能是中、长期目标,而不是一个活动就能实现的。

三、实施有效的方法手段,这是有效教学的重点

好课的标准是真实、自然、简单,如果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来看,一节好课也应该是真实的、扎实的、朴实的。

1、教学方法很多,如情境设计、游戏表演、讨论交流 、观察、操作、示范讲解等,要选择最容易达成目标的、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方法。

2、教具、材料要能帮助幼儿主动高效地学习,不能对幼儿的学习产生干扰;操作起来方便。是选择课件,还是图片、实物都要依据活动的需要,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3、教具材料何时呈现?如何呈现的问题,幼儿的座位安排等,都是活动前老师要考虑的细节问题。

四、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切忌走形式。例如:活动的结尾环节,老师往往喜欢向幼儿抛出一个诱饵“--------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等会儿你们去干什么等,”其实活动结束并没有或不可能兑现。以这样的方式介绍活动并不少见,老师的初衷或许是想让幼儿仍然保持兴趣使活动持续延伸,或许就是无意识的随口出,不仅可以系统概括本活动的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展、延伸教学的内容激发幼儿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形成有效的师幼互动

1.有效的提问。同样一层意思,问法不一样,幼儿的反应也不一样。

2.有效的引导。首先,教师心中要有教学目标,教学思路要清,对教学内容钻研要透,这样可以避免引导的随意性。不少教师由于对教材的钻研不透彻,只注意到教材表层所叙述的事件、描述的词句, 很少在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上,引导幼儿回忆、提取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经验,将学习活动一步步深入。最后,既要尊重幼儿的表现,又不能把幼儿的表现都视为金子,要有选择地加以引导和提升。

3.引导幼儿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发挥同伴资源的作用。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能够实现每个教学活动有效性,是我们每位老师追求的目标。那么,一次教学活动如何提高其有效性,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是关键、是核心,因为只有适切的活动目标才是活动的有效基石,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更是检验教师能否把握好教学目标的重要方面。实现有效教学不是通过一两个教学活动就能达成的,而是注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练兵,才能得以逐步实现有效教学。目前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主要的问题就是不能很好把握教学目标。

今天在这里主要和大家交流的是在常态课中,教师们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学目标缺乏理解,不明确怎样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新改版的教材将活动目标和核心能力进行了合并,也就是说核心能力包含在活动目标中,教师在预设活动之前及之后,不明确应该从哪一方面检验幼儿是否达成了本活动的目标。

如:美术活动:欣赏《海滨的渔船》,活动目标是: 1.理解画面的色彩和构图。 2.大胆尝试模仿、创作。 3.感受艺术作品的美。

目标一是做什么?也就是幼儿能达成的目标 目标二是怎么做?隐性体现了教师的策略 目标三是情感态度,也就是给幼儿带来了什么?

因此,这节美术活动,幼儿要能绘画出“海滨的渔船”的美术作品,这是检验教师对目标的达成度之一且最明显的一项内容。

如小班音乐活动:《苹果歌》 活动目标是 1.学习演唱歌曲,模仿与歌词相对应的动作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 3.体验歌表演的乐趣

这节活动检验活动目标是否达成是:幼儿会唱歌曲并能根据歌词模仿出相应的动作,只有在会唱歌曲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仿编。

如: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字》活动目标:

1. 2. 3. 了解生活中数字的实际意义。

尝试用图画和数字结合的形式做记录。 对生活中的数字感兴趣。

认知目标:幼儿学会了什么? 技能目标:幼儿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情感目标:幼儿学的有兴趣吗? 互动环节 请教师们说说

解决策略:从达成的目标及认知目标上确定活动的主要部分(基本部分),活动中教师要有归纳、有检验(请幼儿说说),最后才能确定是否完成了目标上的要求。

(语言活动….科学活动检验幼儿是否理解与掌握,就是能否用语言进行表述与归纳及相应的实践操作(数学活动)

二、对学科框架缺乏理解,不能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节奏

就是不明确本节活动中主要干什么,在有效的时间内,不能很好地把握活动的开始、基本及结束部分,在时间的调控上呈现无意识状态。

如:刚才所提的课例:美术活动:欣赏《海滨的渔船》,活动目标是: 1.理解画面的色彩和构图。 2.大胆尝试模仿、创作。 3.感受艺术作品的美。

这应该是大班的活动,主要进行的就是幼儿的绘画、创作。30分钟的时间,开始部分可预设在5~8分钟左右,因为需要欣赏、需要观察、感受以及表达;基本部分就是幼儿的绘画创作时间,可预设在20分钟左右,结束部分2~3分钟。

如小班音乐活动:《苹果歌》 活动目标是 1.学习演唱歌曲,模仿与歌词相对应的动作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 3.体验歌表演的乐趣

首先判断这是一节音乐活动的歌唱教学。学会歌曲是主要完成的任务,那怎样才能学会歌曲?进一步分析就是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就是学习歌词,接下来学唱歌曲,最后是仿编歌曲。在15分钟内时间段的安排:开始情景导入部分30秒左右,理解歌词2分种左右,学唱歌曲8分钟,仿编3~4分钟,结束部分1分钟左右。

策略:首先分析、判断,这是哪个年龄段的活动,主要进行什么内容。另外,要备详案,充分把握好教学节奏。

三、对学科知识及相应的概念缺乏理解

因教师对学科上知识及相应的概念缺乏理解,将导致教师无法诊断幼儿学习上的问题,更谈不上有针对性的指导。

如数学领域中的“数的守恒”、“面积的守恒”、基数、序数等概念;科学活动中溶解、沉浮现象、一些物质的基本特征等。 这些概念,如果老师都没理解清楚,那在活动中肯定也表述不清,幼儿也打不到理解及掌握的程度,整节活动更不可能有效。

策略:备课时看到这些知识性的概念问题,要及时寻求帮助,问同伴或查阅资料。教师消化理解后,才能融汇贯通才能以幼儿化的语言进行教学。

四、不能很好地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的关注度不够

有些教师不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一般水平和具体表现是怎样的,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最高发展水平幼儿和最低发展水平幼儿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两者差距有多大,不同发展水平幼儿在学习上会遇到哪些困难,等等。有些教师只是将目光投向几个“精英”,而忽视大多数幼儿的需求。或者在活动中不能关注到没有的表现情况。

解决策略: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各年龄段幼儿的学科的发展目标。平时多注观察幼儿的表现,多与幼儿沟通、交流。要明确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要关注到每一位幼儿,每一个孩子的表现情况要尽收教师的眼底;注意教师的与幼儿之间的空间站位,使每位幼儿也能看到老师。

五、提问语的设计及呈现的时机缺乏思考

提问语的有效设计,是确保活动目标达成的重要方面。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应幼儿的个别差异。提问的时机恰当,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并具有挑战性。

如体育活动: ………………..

二、探索

1、孩子活动前提的要求:

(1)、“用小纸棒可以怎样活动我们的手臂?”

(2)、“用小纸棒可以怎样活动我们的腿和脚?”

(3)、“怎样用小纸棒来做转体运动?”

(4)、“怎样用小纸棒来做跳跃运动?”老师: (5)、“怎样放松我们身体的每个部分?”

(6)、“小朋友听懂了吗?听懂了就去活动你们的身体吧。”

2、在幼儿活动时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 ……….. 解决策略:课前备详案,思考设计怎样的提问能引发幼儿的思考;提问后要给幼儿提供思维的空间与时间,教师要学会等待幼儿,不要急于把答案呈现,要多听听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即使幼儿回答的不全面,教师也要广泛听听孩子的声音。请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究时,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问题都抛给幼儿,先总体然后在具体,便于幼儿的探索及挑战。

六、教学细节的处理欠考虑

如场地的安排,教具、材料何时呈现,如何呈现的问题,幼儿座位安排的问题等。

这些都是活动前老师要考虑的细节问题,而这些细节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活动目标的达成。

解决策略: 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备课时把这些问题都要考虑进去,提前把一周的主题都通览一遍,需要教师自备还是家长协助准备的材料等,都需要在执教前做到心中有数,把每一节活动像对待展示课那样去仔细、认真地考虑、处理,定会做到有效的教学。

提几点建议:

1、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实质,运用其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2、加强对新教材的研究力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认真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孩子;新青年教师坚持备详案,进一步掌握各领域教学活动的框架结构,定会有利自身的成长。

4、加强课堂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充分发挥教师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尊重幼儿。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要学会等待,给予幼儿探究的空间。

5、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在寻找自身问题的基础上,更提倡在反思自己、她人的闪光点,分析教学之所以有效的原因,这样的评价会更有激励性。

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追求,有效教学要求我们必须做有思想的教师。泰戈尔说“最远的距离是到达你自己”,就是说改变自己是多么不容易。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地改变自己,每天能多学习一点,多反思一点,多提升一点,多改变一点,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有品位的教师。

第二篇:把握数学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

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上就是数学概念的教学,无论是代数领域、空间与图形领域,还是统计领域,均是如此。所以如何帮助学生科学、深入地理解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已有诸多研究,“把握概念的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这是新课程提出的观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就必须照顾到小孩子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诸如:借助直观教具、科学合理的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经历学习的过程。这一点,笔者在教学中有真切体会:数学定义不等于数学概念。当我们的教学是“教定义”时,其教学过程必然是模仿、记忆与强化训练。只有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必要性,充分感知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才能抽象概括、把握知识的本质、把握知识间的本质联系,进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逐步达到“概念性水平”、“方法性水平”与“主体性水平”。

一、课题简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中,多维目标、生活化、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生成……成为热点词语和话题,我们的课堂日益呈现新变化、新气象。然而有效课堂教学必然是由以上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和谐生态系统。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对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教学行为的评价,是教学价值的表现,也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所谓有效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主要考察活动结果和预期目标的吻合度;有效率则是重点考虑活动结果与活动投入的比例关系;而有效益则是有效性最高体现,是在保证效果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系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它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发展。只有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提高课堂练习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练习有有效与无效之分。有效练习主要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包括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中练习的有效性”研究旨在通过对教学中练习功能的审视,探寻提高练习有效性的途径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实现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学科教学研究。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理解。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在练习活动中学生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步的,练习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

2、“数学化”理论

“数学化”理论认为:人们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以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活动是学生“数学化”的根本途径。学生通过“横向数学化”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又通过“纵向数学化”把符号世界一步步地完善。

3、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设计与实施是教学目的达成的重要保障,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帮助教师自觉、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从数学本质出发进行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设计与实施,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能力,达到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通过课题研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和谐、高效的课堂中进行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建构。

3、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团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打造和谐、合作、进取的教研文化。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等一些相关理论或文件精神,摘录对课题研究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供学习和研究借鉴,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存档工作。

2、案例分析法: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典型事例描述出来,并对其加以分析从中寻找练习研究进展的突破口。

3、经验总结法:认真撰写心得体会,教学反思,整理出各类型课的有效练习设计、组织实施和科学讲评策略。

“技能的背后是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认知技能,只有当思维活动参与其中,技能才可能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学习能力。技能的背后是以理解相关的“核心概念”为支撑点的。在教学“倒数”时,笔者有深切的体会:先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一组算式,找到两个乘数之间的特点;再让学生列举出大量的同类算式,然后回答:“什么样的两个数乘积是1?”这样就把倒数的本质特征寓于学生大量感知的基础上,继而揭示倒数概念已经水到渠成。这里倒数的概念是自然生成的结果,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并且,在发现倒数本质的过程中,对于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已于不知不觉中渗透其中,再无需教师的讲授。其实,计算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也要把计算技能背后的“核心概念”作为理解算理的重要基础。这一点,在高年级的数学教材中,有着非常充分的体现。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打造厚重的小学数学课堂”,这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追求目标,也是我一贯秉承的课堂教学理念。分类与集合思想、模式化与函数思想、有限与无限、数形结合等等,这些数学思想既体现了数学的博大精深,又展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真正要义,应该是小学数学教师的永恒追求。

第三篇:如何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时间

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 “吃力不讨好”的尴尬现象已是人所共知。同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既忽视作为个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又忽视师生群体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重形式,轻实质,而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因此,如何使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我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重视课前三分钟,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导入“课上”,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在课前三分钟开展每课一歌、有谜同猜、绕口令等活动,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巧妙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即使在教学秩序比较差的班级,只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几乎都能集中注意力,进行一定的思考。为了迅速处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在引入新课时,通过巧妙地设疑提问,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钳住。实践证明,猜谜引入法、游戏引入法、直观引入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唤起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同时,刺激大脑兴奋中枢,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10_15分钟左右,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如果将他们的学习当作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将会使他们的兴趣荡然无存,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彩,注意力分散。据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四、 明确学习目的,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是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因素,是英语学习的内驱力。一个人对学习是否专注,往往与其学习目的是否明确有很大关系。如果学习目的明确,就会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有效地继续学习,注意力就会最大限度、持久有效地发挥作用。

第四篇:准确把握二个环节,开展语义课堂有效教学

陈伟战

“有效教学”是促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催化剂和帮手。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提高教学效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定位,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围绕学生的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做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努力变讲为导,变讲为诱,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使他们变学为悟,变学为思。建立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营造课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面,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气氛,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

一、有效设问,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角色

“提问”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切入点和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帮手。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主要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教师要充分发挥“首席”的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角色,激发诱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1.主问题设问

如《智取生辰纲》一文,篇幅长,头绪多,如不精心设计问题,很难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通过慎重思考,我采用了主问题策略,从反面取度,设置问题,达到“一问抵多问”的良好效果。

主问题:生辰纲有没有不失的可能?如果有?如何才能不失?

就这一问,小说的环境描写、吴用一行人的智,杨志的急功近利,及与内部人的关系等等问题包含其中,又耐读,扣文本,又有探究的趣味性。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有效开展课堂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板块设问

在课堂教学中,借余映朝老师推荐的“板块教学”,以“主问题”和“小论题”棚得益彰,有聚有散,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情境。

在《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我尝试了“板块教学”的方式,感觉效果还不错。

主问题:这篇小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请进行分析,并说明每一部分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讨论六个小话题:

1.于勒的“称呼”欣赏 2.巧合、止故事如此美丽 3.别具匠心的景物描写 4.菲利普神态描写欣赏 5.克拉丽丝形象欣赏 6.船长的“作用”欣赏

(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赏析,可一个人独自探究,亦可二人合作探讨,中途不许换角度)

这样,我的课堂教学就分为两大板块,前半部分主要通过主问题,让学生进入文本,了解人物、情节、理解结构艺术,这比感知文意或简单复述情节效果要好得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且促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局面的形成。后半部分的六个小话题,涉及小说的方方面面,环境、人物形象、艺术结构、主题探究,有力的引导学生开展“人量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引导学生进行研讨性学习。 3.自定设闷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难度不大的课文,学生自定目标,臼己设问,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教师可以放于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质疑问难,设计问题。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提出来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分类归纳提炼概括,提升问题质量,形成课堂活动主流问题,有效引导学生提问向准确深入的目标导向靠近,长此以往学生探究质疑的精神就培养起来了。

二、有效点评,充分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参与、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不仅要做组织者,而EL要做参与者、引导者,允分发挥首席的作用。教师的语言激励,对激发学生,推动课堂活动有序有效进行,提升课堂晶质至关重要。准确、精妙、有深度的点拨、引导、点评往往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激励尊重

激励评价是实施有效点评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见解,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不失时机的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人格,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丁捕捉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运用激励性评价,满足学生的最佳心理需要,尊重学生人格,使学生快乐学习,和谐发展。 2.抛砖引玉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探究、交流时,如思路停滞、中断、出现晾场情况,教师可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积极参与活动,发表意见,给学生以范例,通过引导和疏通,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诱导出学生更好的意见和见解。

例如,在开展八年级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母亲的歌》时,有一个环节是“母亲的颂歌”。我要求学生挑选最感动自己的一件事来讲,歌颂自己的母亲。也许是同学面前难以启齿,也许是过于紧张,所有学生竟然一时语塞,教学过程出现停顿。这时,我及时补场进行引导,道出了自己母亲的一件事。在这种情境下,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讲述了母亲最令自己感动的一件事。课堂上,顷刻间流淌着感动的泪水,倾诉着感恩的赞美之词,师生同奏了一曲“母亲的赞歌”。 3.点石成金

学生受自身知识程度、实践经验、心理特点等因素制约,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偏低,在交流时,往往不能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和抓住实质,分析、理解、感悟不够透彻、深入,不能恰当的归纳和概括规律性、系统性的要点,不善丁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这时,教师的点评就要准确、深入、透彻,“一针见血”,揭示本质。

在<桥之美》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后,用“桥很美,美在一一一一”的句式说话。一位学生这样说:在茅以升的笔下,桥很美,美在不但结构坚周,而且形式优美;在吴冠中笔下,桥很美,美在点与面搭配,很协调。同样是美,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美。我惊讶这位同学的发言,更叹赏他前后联系、对比阅读的方法。于是是我点评:xx同学的发言很精彩,更值得大家学习的是他的这种学爿方法:前后联系、对比阅读(书写在黑板上)。这样点评,就抓住了课堂上的亮点,学生的闪光点,即对学生的回答做了肯定,又简洁指导了学生的阅读方法。

这样,抓住契机,及时点拨,就把学生回答中的宝藏由隐性变为显性,个性变为共性,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三、有效小结,竭力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课堂小结是课堂有效教学中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环节。根据不同课型,引领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能力或收获与不足等方面做好小结。这样,学生经过对课堂学习的回顾、反思、总结,才能有新的认识与追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为课堂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如:

1.概括总结。对课。逝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方法、技能进行回顾总结,对主线进行总结,突出主题,引导学生,使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记忆深刻。 说一说:这节课我知道了一一一一,学会了一一一一,明白了一一一一,或掌握了一一一一方法。

2.拓展延伸。在学生理解新课内容的基础上,借助于联想,适当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在巩固新知识的同时,能举一反三,引起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开拓创造性思维。

写一写: <那树》,这是一棵树,一棵一一一的树,它一一一一。

《出师表》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一一一一的臣子,他一一一一。

3.归纳积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养学生养成善思考、勤动笔的习惯,每节课后对所学知识点梳理分类、归纳积累。积累的内容有,生字、难词、佳句;重点、难点问题;学习上最大的收获体会等。

记一记:①这节课的知识点整理:②关键问题;③存在问题,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障碍。

这样,针对不同授课内容,提出不同的小结要求,引导学生自己小结,体验收获的快乐,反思学习中的不足,不仅实效性强,而且更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五篇:正确认识和把握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效性

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既是党的先进性建设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基础工程,它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决定着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的性质、内容和方向,它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逐步得到了加强,为新时期党建工作注入了时代内容,为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对党的建设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是对党的建设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夯实党的先进性的组织基础,是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因此,通过开展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其成效最终体现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行性上来,对提高党员的质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

一、把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效性体现在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上

保持坚定的党性,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保持先进性,首先应体现在党性上,体现在共产党员的思想、工作、作风、形象等各个方面。为此,武装保卫部党总支作了有效的尝试,在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把加强党员学习、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建立干部理论天天学活动机制,科级干部结合本人专业进行授课,在为其他人员提供学习平台的基础上,巩固自身的业务素质,提

高理论讲解水平。二是以开展党组织书记讲党课为契机,组织基层支部书记讲“微型党课”活动,通过“短平快”的教育方式,改变大型党课教育因时间、场地、人员而导致难开展的弊端,使党员教育渗透到基层、落实到班组、传递到岗位。三是保证学习时间、明确学习内容,提高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覆盖面。以中心组学习和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集中系统学习,利用党员身边的好人好事,大力宣传典型事迹,组织开展“走近鲍守坤、认识鲍守坤、学习鲍守坤”活动,参加鲍守坤事迹演讲报告会,组织观看优秀党员典型事迹光盘,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

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学习教育,即提升了党员的内在素质,又擦亮了共产党员这一形象品牌。所有党员一致认为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有利于进一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基层,有利于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更好的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更好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唱响“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实现了高度统一。

二、把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效性体现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上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基础工程,也是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部党总支

着眼于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针对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的状况,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切实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各支部立足单位实际,大胆创新,大胆实践,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教育学习渠道,创新活动方法,使此项活动即严谨务实又生动活泼,能够妥善处理好开展教育活动与推进工作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安排好教育活动,防止脱离实际搞教育或以中心工作忙为由忽视教育活动等问题的出现。二是坚持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把握相关政策,坚持组织引导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按照所制定的学习计划进行正面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党员自觉投身到教育活动之中,立足于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三是把创造适应新形式发展需要、工作新思路、新措施、党员如何发挥模范作用及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贯穿到评议之中。认真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把打造一流队伍、创一流管理与“文明服务示范岗”相结合,优化岗位服务,为促进和谐承钢做贡献等方面融入到教育之中。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党员队伍在思想观念、组织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形成了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把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效性体现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上

作风建设是共产党员党性的体现,优良的作风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有力保证。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上,一是广泛征求意见,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走访座谈、设置意见箱等多种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对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和汇总。二是进行党性分析,全体党员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对照党章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撰写党性分析材料,认真进行自我剖析,在此基础上部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各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针对所征求到的意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结合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和党建等方面的工作,着重点查找影响本单位管理和党建的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出措施,真正达到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三是按照党章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有关规定对党员进行评议,各党支部根据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和党员的一贯表现,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党员自评和互评的形式,评出了优秀党员和合格党员。

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讲党课或做专题报告,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带头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尤其解决理想信念、执政意识、改革发展、廉洁自律、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实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质量、不走过场、不出偏差、取得实效。深入开展了“立

宗旨、做模范、促改革、促发展”为内容的“双促进”主题实践活动,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自上而下的办法,加强正面引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反馈、不留死角。将征求到的意见逐条整理、座谈、并拿出整改措施,及时的反馈给党员与群众。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实事求是的评价了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作风、遵守纪律、本职工作的发挥方面进行了评价,对党员领导干部在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切实解决了党员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全体党员受到了深刻教育,提高了理论素养和鉴别是非的能力,统一了思想认识,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了党员的政治性、自觉性和自身素质,使党员模范自觉的遵守党性原则,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确保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真正成为群众的满意工程。

四、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效性体现在建立长效机制上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主题。只有建立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用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机制来巩固和扩大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成果,才能解决这个“永恒课题”。党的先进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制度的先进性,只有把制度建设作为先进性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用制度

管权,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才能使党组织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一是着眼于解决目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突出问题,建立一套适应基层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如:学习教育机制、党风廉政建设机制、党内监督约束机制、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党内民主评议和优秀党员奖励机制等。在完善各种机制的同时,抓好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健全党员思想教育网络和考察培养制度,把党员的教育和学习摆上党总支工作日程,作为硬任务、硬指标,纳入党群总体工作目标,一起部署,整体推进,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形成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二是健全完善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着眼解决职工家属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一套经常性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和扶贫帮困制度,把这些有效的做法和制度变为长效机制,以此来增强党性修养,凝聚党心和民心。三是着眼解决维护企业稳定的重大问题,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创建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只有这样,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也才能得到有力的保证。只有通过构建学习型党组织,长期保持先进性,共产党员才能成为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的时代先锋。

上一篇:部编版生物七上知识点下一篇:保险公司部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