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观念的变迁

2022-09-11

20世纪的中国歌剧创作历经了新文化运动、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文革”及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的影响与发展,在创作思想及观念上显现出了求立——求破——求同的特点。

一、求立:中国“新歌剧”思想的诞生与创作实践

二十世纪初,在“五四”精神指引下,在中国音乐文化已然全面落后于西方的思想认知下,掀起了全面学习与借鉴西方音乐的思潮,并且提出了改良旧戏的观点。在民族自强精神的激励下,音乐界的有识之士们决心创立一种有别于传统戏曲的新戏剧艺术——中国“新歌剧”,以获取与发达的西方现代戏剧文化对等的对话权。

在中国“新歌剧”创作实践中,影响最大且最早的当属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创作。他创作的《麻雀与小孩》等十一部儿童歌舞剧中,已显露出明显的歌剧思维。他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形式多样的演唱方式,载歌载舞的场面和布景,还有人物内心独白的场面等戏剧因素,成功地将儿童歌舞发展为“儿童歌剧”。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留学人才的大量归国,中国歌剧创作的探索更加丰富和多样化。首先是对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加以改造的,如《潘金莲》、《岳飞》等。第二,借鉴西方歌剧模式创作的,如《秋子》、《王昭君》等。第三,话剧加唱模式创作的,如田汉聂耳创作的《扬子江暴风雨》、陈歌辛陈大悲的《西施》、苏区的红色小调剧《亡国恨》等。这一时期的剧作家、音乐家们在继承中国戏剧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洋歌剧的形式,对中国歌剧的形式、风格、音乐语言、民族特点等方面作出的富有成果的探索,在解决音乐戏剧化的问题上做了大胆有益的尝试,此时的中国新歌剧作为一门新兴的戏剧形式登上历史舞台。

有别于国统区,解放区轰轰烈烈的秧歌运动使陕甘宁边区的秧歌剧得到了壮大和发展。以安波作曲的小秧歌剧《兄妹开荒》为例,它以民间音乐为素材,以生活化的劳动为剧情,通过演员轻快的舞步和嘹亮的歌声,展现了农民的淳朴、勤劳与智慧,深受陕北群众的欢迎。在秧歌运动的影响下,在毛泽东文艺创作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的指导下,1945年由贺敬之、丁毅执笔,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大型歌剧《白毛女》诞生。这部歌剧是中国歌剧里程碑式的作品,被视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首先,歌剧《白毛女》在内容上体现了艺术为“工农兵服务”的进步思想。歌剧音乐上,没有局限在民歌配曲、地方戏曲配曲的惯用方式上,而是在中国民歌的基础上给予改编、扩展、更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吸收了西方歌剧音乐性格化和戏剧化的创作经验,运用了人物主题音乐手法。运用合唱、领唱、重唱等多种形式,运用了管弦乐伴奏,并尝试运用了和声、复调等多声部的音乐思维手法来加强音乐情节的抒情性、戏剧性和冲突性的效果,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性作用,体现了既不同于外国歌剧,又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的创新性。

自新歌剧《白毛女》以后,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歌剧”大家都是朝着民族化、群众化方向发展的,也就是沿着吸收和借鉴中国民歌及传统戏曲的养料这条道路前行的,如歌剧《红珊瑚》吸收了地方戏曲的音乐素材,大胆运用打击乐并贯穿于整部歌剧,大大加强了道白、动作的节奏感和情绪的紧张度和人物的心理刻画,突出了鲜明的民族风格。

二、求破:中国歌剧走民族化发展道路的多元探索

1957年2月15日至3月14日,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召开了影响深远的建国后第一次“新歌剧讨论会”。大会总结了自黎锦辉的“儿童歌舞剧”以来的新歌剧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并重点讨论了今后中国歌剧发展道路的问题。统一了戏曲与歌剧不同又应该正确继承的关系,也肯定了借鉴外国歌剧经验的必要性。会议贯彻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号召新歌剧艺术家们兼容并蓄,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发展为我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方面反映现代生活及历史生活的,具有不同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的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歌剧。还强调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西方外来音乐文化融合的重要性。

10年“文革”后各大歌剧院恢复工作,出现了如《星光啊,星光》、《伤逝》、《原野》等一些新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歌剧作品更多地借鉴了西方创作技法,以咏叹调、宣叙调、合唱、重唱等外来形式为主,但仍然保持着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开放后,受解放思想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新歌剧朝多元的方向探索。一部分人追逐西洋大歌剧的脚步进行创作,一部分坚守革命性民族性的道路,一部分立足民间性的乡土剧,还有不容忽视的音乐剧的崛起。中国歌剧研究会一系列歌剧活动的开展,也极大推动了80年代的歌剧创作。

三、求同:九十年代歌剧创作大讨论

经历了改革开放十年歌剧创作多元化的小高潮,世纪之末,针对外部创作环境的变化,一些老一辈剧作家们对新世纪中国新歌剧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丁毅认为中国歌剧创作首先要坚持民族特色,西化不可取,新歌剧是对应旧戏曲的,不是西洋opera,还从意识形态范畴批评了“同世界接轨”这一观点;贺敬之批评了盲目崇洋和否定“三化”的现象,提出了歌剧创作中应处理好内容与形式、定型与突破、国际性与民族性等问题,还提出了继承与创新的要求;陈紫则认为歌剧创作应重返民间,走民族化的道路。

综上所述,20世纪的中国歌剧创作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影响,在创作思想及观念上显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但历史证明,服务人民,走民族化发展的道路,兼收并蓄,才是最适合中国歌剧发展的道路。

摘要:在中国歌剧曲折的发展道路上,历经了创作观念的一系列变迁,也许它们道路不同、样式不同、风格不同,但都是朝着建立中国民族歌剧、发展民族歌剧这一共同目标前进的。中国歌剧必将傲然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变迁

参考文献

[1] 中国歌剧史编委会中国歌剧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6

[2] 居其宏.《白毛女》传统与当前歌剧创作[J].文艺研究.1985(4)

[3] 田亚茹.中国歌剧史上的三次高潮引发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4(4)

上一篇:幼儿美术教育评析下一篇:浅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施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