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色要素在20世纪西方音乐中的运用

2023-03-05

音乐发展的整个历程其实也是音色不断丰富的历程, 无论从一件件新乐器的发明和使用到对新乐器新技法的探索, 从乐队加入大量管乐, 到大型乐队中大量加入打击乐器, 这都无疑表明音色在音乐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音色一直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老生常谈却常谈常新的话题。

音色是人对声音音质的感觉[1]。它是一种听觉暂留现象, 由客观量——音的频谱[2], 与主观量——人的通感结合而生。对乐音而言, 频谱决定它的音色。

综观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 我们却不难发现, 音色要素在20世纪之前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各要素之间存在一种地位不均等的不协调的关系。作为声音的四大物理性质 (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之一的音色并没有像其他三种性质一样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应的, 正如勋伯格所说, “在乐音的三种因素——音高、音色和音量中, 人们往往对第二种因素缺乏应有的重视”[3]。

进入20世纪以来, 作曲家以标新立异为创作理念, 这种求新求变的心理促使作曲家不断地对以往所有的音乐进行重新思考, 期望能另辟到一条蹊径, 音色这一音乐要素成了20世纪作曲家创新的新天地。

(1)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 首次运用了弦乐的“靠近琴玛“ (Sul pon—ticel—lo) 演奏震音 (tremolo) , 柏辽兹则在他的《幻想交响曲》的结束段中则运用了更为激进的手法——弓杆演奏 (Col legno) 。这种对常规乐器的非常规演奏法的探索与使用对于20世纪作曲家在音色拓展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指引作用, 是音色探索之路的“前奏”。

到了印象主义时期, 音色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德彪西在他的管弦乐作品中开始有意识地将音色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表现手段加以应用。

勋伯格在1911年提出的“音色旋律”概念, 使音色真正从其他音乐要素中脱颖而出, 从配角一跃成为主角。所谓“音色旋律”是指“把变化的音色用于一个音高层次或不同音高的作曲方式。” (4) 它表明在一条旋律线中, 音高之间明显带有音色设计的进行方式, 作曲家在其中暗示了一个单一音高的音色的转移, 能够像在旋律进行中一样被人们感受到, 因而音色在作品中可以作为结构因素, 即音色成为一个独立的成分 (包括成规音色及非常规演奏法所获得的音色) , 音色的规律性变化可以达到类似音高序进造成的动力和结构的目的。

“音色旋律”概念的提出, 引起2 0世纪其他作曲家的重视, 在之后发表的许多音乐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音色旋律”这一技法的运用和发展。例如, 斯特拉文斯基的《运动》 (钢琴与乐队) 就是用音色作为主要结构力因素的。贝汀斯的电子音乐《演化》中的第四乐章“间奏曲”, 也是一手以音色为结构力因素的段分性结构A A A’A B A’。勋伯格的高徒韦伯恩又将绘画中的点描技术借鉴到音乐中。他的这种“点描式 (poi--ntillism) ”的音乐往往给人带来无穷遐想的空间。

在他们之后, 作曲家们对新音色的追求更加狂热, 出现了极限音、码后演奏、敲击琴身、打琴键、钢琴上的音块、木管乐器无规则的拍打等。这些奏法开始还只是在乐队作品中片段性的使用, 到了1960年, 波兰作曲家潘德列夫斯基 (Krzyset of Penderecki 1933—) 将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他的《为52件弦乐器而作》 (又名《广岛殉难者的悼歌》Thr enody for the Victms of Hiro shima) 全部采用非常规的演奏法写成, 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即“音色音乐”时代。

(2) 除了以上在“乐音”方面对新音色进行地探索之外, “噪音”在2 0世纪西方作曲家手中也被大量的运用。

1913年, 卢索洛 (Russolo) 发表了一份宣言, 指出“古代的生活是寂静的, 在19世纪, 随着机器的发明, 噪音产生了……”“我们必须跳出纯粹乐音这一狭小的圈子, 而征服噪音这一无限变化的王国。”同时, 他还提出了未来派乐队的配器法, 并且介绍了可以机械的产生的6类噪音。为此, 他发明了各种噪音发声器, 并为这些发声器作曲, 如《汽车与飞机的集会》 (1913—1914) 等。约翰.凯奇在《音乐的未来》一开始也表明了自己对“噪音”的肯定态度。

应当承认, 噪音也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但由于人的审美决定, 噪音一般只是起陪衬性的效果, 像噪音音乐将其作为音乐作品的基础, 听众还不能接受, 这也导致了噪音音乐在当时的失败。但是这种扩展新音源的设想对后来先锋派的作曲家影响极大, 如法国作曲家瓦雷兹 (Edgar Varese, 1883-1965) 。

随着磁带录音及电子乐器的发明, “具体音乐” (musique concrete) 和“电子音乐” (Electronic Music) 相继产生。通过这些先进的科技手段, 新音色更是层出不穷。

(3) 20世纪作曲家在音色要素的探索和运用方面有得有失, 这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毋庸置疑, 20世纪作曲家对新音色的不懈探索向我们展示了音色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巨大表现力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音色取代旋律与和声成为音乐创作关注的焦点, 有音乐发展的必然性, 因为音色不仅仅是“音的色彩”, 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声音的物理属性, 是任何声音所具有的特性, 在音乐这一“声音的艺术”中, 可以说是最重要也是不能或缺的要素。对音色要素的正确认识和有效运用, 对于西方和我国的现代音乐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目前乐理教学中需要加强的一个重要内容。

摘要:音色是人对声音音质的感觉。在20世纪之前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举例20世纪西方作曲家运用各种不同寻常的奏法, 使音色得到千变万化的效果这一过程, 证明了音色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巨大表现力和不可取代的地位。对音色要素的正确认识有效运用, 对于西方和我国的现代音乐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色,音色旋律,噪音

参考文献

[1] 彼得.斯.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 (上) (下)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 10 (1) .

[2] 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1, 6 (1) .

[3] 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1 (1) .

上一篇:硫酸生产工艺研究下一篇:校园失物招领平台的研究——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