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护士论文范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普外护士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层级使用模式在普外科的应用方式与优点。方法:对普外科护士实行分层使用,改革排班模式,护理模式、绩效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并把模式应用后患者满意度进行汇总。结果:护士层级使用模式应用于普外科临床后2012年1、2、3月患者满意度逐月提高。

第一篇:普外护士论文范文

护士分层级管理在基层医院普外科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观察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在制定护士分层管理实施总则、人员职责、考评考核方法后,普外科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比较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层级管理实施前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各评分均低于实施后(P均<0.05)。结论:在基层医院普外科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可激发护士人员工作潜能,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

【关键词】分层级管理;护理效果;普外科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是一种依据护理人员职称、业务能力分为不同级别或层级来进行标准化管理的方法。近年来国内对于护士分层级管理在大型综合医院的实施也有着众多探索,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1]。为促进护理人员管理模式,我院于2015年1月开始对普外科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级管理,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普外科共在岗护理人员19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含护士长1名),护士长和主管护师均由本院竞聘产生,护师11名,一般护士6名,全由本院竞聘上岗并签订合同产生。

1.2 管理方法

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具体实施方法为:分层管理实施总则。按照护理人员学历、职称、工作能力、工龄等,进行护士层级分类,由低到高依次分为:N0级、N1级、N2级、N3级、N4级。明确各层级护理人员职责,并结合不同层级护士分组排班,从而加强病区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层级管理人员职责确定。护士长监督并确保医院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的正确实施,直接参与临床护理和指导护理人员,及时开展护理人员优质服务教育,以提升护理工作实效。主管护师和护师对病房护理质量负有直接责任人,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工作问题,并及时解决,协作护士长完成护理人员培训,参与临床教学,负责护理人员考核评价,指导护理人员落实护理工作。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护理工作,落实病房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工作,作为危重病例抢救和护理工作,做好病患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具体护理工作。建立科学考评机制。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等测评工作,每月实施护理质量评价,在不断的临床护理评价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理论及操作测评)、护理质量(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护理文书等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医师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层级管理前后数据,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护理质量等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t检验分析差异,护理满意度采用(%)描述,χ2检验分析差异,以P<0.05作为差异校验标准。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测评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前护理人员理论、操作测评得分分别为:(83.41±3.21)分、(85.25±3.56)分,实施后分别为:(94.19+4.11)分,(93.26±4.26)分。实施后理论、操作测评得分显著提升T=8.770、6.121,P值均<0.05。

2.2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比较

层级管理实施前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显著低干实施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3 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选取医师44名,患者300例进行调查发现,实施前医师、患者满意度分别为31名(70.45%)、243例(81%);实施后分别为38名(86.36%)、287例(95.67%)。实施前后比较实施后医师、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X2=2.416、29.903,p均<0.05。

3 讨论

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要求卫生机构必须以临床护理工作岗位职责和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来进行临床护理工作,其目的在于将护理工作岗位、岗位技术要求和护士层级管理有机结合,从而发挥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作用。同时我国护理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就是传统“平台式”管理模式,因此结合基层医院科室实际,探索基层科室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应用,以解决护理资源浪费、护理专业队伍稳定等问题,迫在眉睫。

在传统护理管理工作方式中,护理人员往往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导致其在应对繁杂日常护理工作时难以顾及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在护理人员分层次管理中,各级护理人员权责清楚,分工明确,可以根据自己实际能力胜任岗位工作,因此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2]。本研究结果显示:层级管理实施前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测评、护理质量各指标得分及医生、患者满意度均低于实施后(P均<0.05)。提示:护士分层级管理可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改进护理质量和提升护理满意率。分析原因:由于护士分层级管理中明确了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使护理主管能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下级护士发展,使护理人员得到技能提升,而护理人员在层层管理,层层落实的工作氛围中,也能充分发挥工作潜能,能在良性评价考核机制中落实护理责任,从而提升普外科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我国护理资源浪費的主要原因在于“平台式”管理模式,而护士分层级管理可以层层管理,层层落实护理责任,可激发护理人员工作潜能,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田淑红,许影婕.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普外科病房的使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10(6):703-705.

[2]陈娅莉,盛芝仁,徐海燕,等,护士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应用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6,18(11):207-271.

作者:吴万

第二篇:护士层级使用模式在普外科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层级使用模式在普外科的应用方式与优点。

方法:对普外科护士实行分层使用,改革排班模式,护理模式、绩效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并把模式应用后患者满意度进行汇总。

结果:护士层级使用模式应用于普外科临床后2012年1、2、3月患者满意度逐月提高。

结论:护士层级使用模式体现了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并促进了护理安全[1]。稳定了护理队伍,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护理人员 层级使用 普外科

护理人员使用和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工作,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改善护理服务质量[2]。查找薄弱环节,明确护理分工,聘用不同层次护士,让其承担相应的岗位工作。我院是二级甲等医院,于2011年7月开始试运行护士层级使用模式。我科按照《医院护士分层使用参考方案和指导意见》试行。将护士分为初级责任护士(N1)、中级责任护士(N2)、高级责任护士(N3)三个层次进行培训和考核。实行责任制和扁平化方式,使上岗合格的护士独立分管病人。根据分工方式制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高层级护士对初中级护士有检查、指导的职责。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实际开放床位32张,护理人员14人,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其中本科2人、大专5人、中专7人。年龄22岁至38岁。

1.2 分层方法。我科按照《医院护士分层使用参考方案和指导意见》试行方案,根据护理人员职称、工作能力、工作年限、学历进行综合评价,以工作能力作为分层主要指标,其次为职称。将护士分为初级责任护士(N1)、中级责任护士(N2)、高级责任护士(N3)三个层次进行培训和考核。①N1:任职资格为中专学历毕业1至5年的护士,大专学历毕业1至4年的护士或护师,本科学历毕业1至3年的护士或护师。工作内容以承担小组工作为主,侧重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一般专科护理和轻病人护理工作。②N2:任职资格为中专学历毕业6年的护士,大专学历毕业5年的护士或护师,本科学历毕业4年的护士或护师。工作内容可参与管理与教学,主要侧重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人评估、健康教育、危重症护理及病房的感染控制,并可承担主管护士和带教护士岗位。③N3:任职资格为已任主管护师或具备主管护师资格但未被聘任的护师。工作内容除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外,主要承担高级责任护士工作,小组长工作,临床带教工作;负责危重症病例的护理与指导,协助护士长进行病房护理质量检查、业务查房等。

1.3 管理方法。根据各层级所担任的岗位职责不同,培训和考核的重点不同,N1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培训计划考核,要求按时主动接受培训,自觉参与医院举办的各项继续教育培训活动。N2按时完成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继续教育,院内培训,按照培训考核要求自觉接受考核。N3按时参加医院举办的各种继续教育活动,完成护理论文1篇。护理人员奖金由基本奖和绩效奖组成依据职称设定基本奖占20%,绩效奖占80%。其中每月根据工作量情况拿出2000元至3000元作为工作量奖金。科里每年3、6、9、12月根据患者满意率调查结果评出科里护理服务之星,给予奖励。体现了多劳多得,激发了工作积极性。

1.4 评价。采用我科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总结(2012年1、2、3月),见表1。

2 结果

我科通过实施护士层级使用模式,科里护理人员工作成就感明显增强,被患者表扬和认可次数增多。这样保证了基础护理工作和专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给了高级责任护士一个展示工作能力的平台。同时,避免了因专业技术骨干工作量过少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和能力较低的护士任务过重或难度较大造成的工作忙乱而影响护理质量,使护理专业技术骨干充分发挥出带头人的作用,有效的保证了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3]。给了中初级护士一个学习的机会,使她们看到自身专业发展的前途。通过护理人员分层使用管理模式的应用,护理工作流程,护理队伍结构得以优化,为护理学科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更佳的运行模式[4]。

参考文献

[1] 李晓月,王美艳.层级管理在妇产科病房中的应用体会.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7):531—532

[2] 謝屹红.护理排班方式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A):65

[3] 马新利,吴淑华,张瑜,崔丹.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1):2562—2563

[4] 乔莉娜,王璇,车文芳,马化,赵阳.护理人员分层使用模式在普外科病区应用的效果.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3):1573—1574

作者:赵继霞 黄艳阳 王倩

第三篇:行动研究法对提高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的效果研究

摘 要:目的 探讨将行动研究法应用于普外科护士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7月阳谷县人民医院在职的42例普外科护士,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予常规性教育与培训,而观察组予行动研究法,比较两组所得的教育与培训的总优良率、肠造口护理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教育与培训的总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造口护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护士教育与培训工作中应用行动研究法能够提升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评分,并增强其教育与培训的总优良率,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行动研究法;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

对于肠造口手术而言,其在普外科中是十分普遍的手术,会对患者平时的生活带来许多影响[1-3]。护士对造口进行护理的技能和水平,及患者自身的自护能力,这些均与造口有关的并发症间密切相连。应用合适的护理能够减少造口有关并发症发生率,以保障患者的预后[4-5]。临床中借助更具针对性的教育与培训,提升护士肠造口方面的护理技能和知识是十分必要的[6]。本研究特选取42例普外科护士,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教育与培训方案,分析并研究行动研究法的应用效果与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7月阳谷县人民医院在职的42例普外科护士,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纳入研究的护士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26~46岁,平均(36.97±2.64)岁;工作3~14年,平均(8.97±1.64)年。观察组年龄27~45岁,平均(36.82±3.60)岁;工作4~15年,平均(9.28±1.71)年。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②身体状况良好;③配合度高。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②身体不适者。

1.3 方法

对照组施予常规性教育与培训:护士长对造口有关的知识进行教育、培训,并引导护士进行各项实践性操作,给护士放映造口有关的护理视频,并对各类问题进行处理。

观察组施予行动研究法:(1)确定并分析相关问题。对全部护士进行肠造口技能检测、半结构型访谈,全方位掌握护士肠造口方面的技能、各项需求。借助检测、访谈,明确各项学习需求,制订出肠造口教育与培训方案。(2)第1个循环。研究团队查找各类文献、开展护士会议后,对肠造口有关的基础性知识、操作等进行学习。同时,对肠造口有关的并发症与其各项处理对策进行学习,全方位掌握造口有关物品的选取、应用,以能够单独对肠造口进行护理。①培训与教育相关内容:肠造口袋有关的换置方式、肠造口十分普遍的并发症与其相应的处理对策、肠造口有关物品的选取与应用、健康指导与教育等。②培训与教育相关方法:课程设定了8节,40 min/节,2次/周,4周结束。共包括了理论教课、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与研究、情景模拟。③培训与教育相关人员:获得造口专科护士资质超出一年的专科护士。为了保障培训与教育最终的效果与质量,在方案中,确定了每一节课程总体的目标、考评方法。(3)第2个循环。①制订出方案:研究团队开展会议,在课程中,需要加上肠造口各项术前护理方面的内容。②在课程结束后,护士自主制作出肠造口物品册子,把各类物品本身的优点、缺陷、用途等进行列举,并在之后的课程中加以展现。③个案研究与分析,设计出更多的个案,对护士进行分组,以对个案进行分析、研究,造口治疗医生进行相应的评估、教育、指导。④在情景模拟中,加上标准化患者方面的内容,这类患者由专科护士来进行扮演。⑤造口治疗医生每1周进行1次造口门诊出诊,护士需一同出诊,对出现造口有关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指导、教育。同时,造口治疗医生需要在现场进行教育与指导。⑥持续性学习,对肠造口有关的新兴进展与技术等随时进行教育、培训。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的肠造口护理能力评分,共包括了肠造口袋换置、肠造口知识、处理肠造口并发症,单项分数范围于0~100分,分数愈高就能够获得愈加理想的肠造口护理能力[7]。(2)比较两组的教育与培训的总优良率,优:全方位掌握肠造口护理有关的内容,能够十分娴熟地处理肠造口有关的并发症;良:肠造口护理有关的内容掌握较为全面,能够较为娴熟地处理肠造口有关的并发症;差:只掌握了较少肠造口护理有关的内容,较难处理肠造口有关的并发症。总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输入SPSS 2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教育与培训的总优良率

观察组教育与培训的总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肠造口护理能力评分

观察组的肠造口护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肠造口是把肠管由腹部而拉出,并把其縫至腹壁用以排泄粪便[8]。因为临床普外科护士对肠造口护理有关能力需求高。所以,本研究对普外科护士施予行动研究法,其把传统定量、定性分析与研究间进行融合,在进行分析、研究、处理问题的同时,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规律。行动研究法已经被十分普遍地应用到临床中,其借助能力考评、质性访谈来确定问题,并应用两个螺旋过程增强了护士在肠造口护理方面的技能、水平[9]。在第1个循环中,对实践所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开展行动,对其最终的结果进行检测、观察,发现并确定了第2个循环,这一持续性循环的行动法能够对各项护理给予更多的参照[10]。

本研究发现一些护士对肠造口总体的认知度较少,无法更为迅速地防控并辨别肠造口有关的并发症,或是较难辅助患者应用各类肠造口物品。为此,需要对护士就各项造口技能进行教育、培训,可以把理论融入至实践,并更为关注各项延续性学习[11]。在第2个循环中,应用了更具针对性的培训与教育方法,把理论融入至实践,并参照护士的各项需求对其进行教育、培训,共包括了肠造口各项术前护理、健康指导与教育、肠造口有关用品的选取与应用等,并持续性地对护士进行指导与教育。最终,增强了护士在肠造口方面的护理技能、水平,给患者给予了更为良好的护理体验[12]。

综上所述,普外科护士教育与培训工作中应用行动研究法能够提升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评分,并增强其教育与培训的总优良率。

参考文獻

[1]裴祺,李涛,王丽,等.柯氏评价模型在促进新疆肠造口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5):661-664.

[2]周桂兰,苏梅芳,洪菁,等.以造口伤口治疗师为主导的个案管理对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7):2129-2132.

[3]张萌,刘越,黄燕波,等.基于证据的回肠膀胱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临床实践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8):3913-3919.

[4]李琴,张薇.标准化操作规程在肠造口患者同质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6):45-47,50.

[5]鲍丽超,高建兰.造口袋更换口诀卡在老年患者肠造口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2):1122-1124.

[6]黄歆,王蓓,周松琴.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护性回肠造口不同定位方法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4):2277-2279.

[7]黄桂芳,吴丹,严秀敏,等.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一致感的调查及家属情绪管控对其影响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2):2096-2099.

[8]杭秦雯,张立,哈彩炼,等.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肠造瘘病人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2):229-232.

[9]韩杉,张海邻,唐瑾,等.肠造口患者及家属焦虑抑郁状况及对患者造口自护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9,34(13):79-82.

[10]徐莹,郭素萍.晚期直肠癌合并肠造口患者心理痛苦筛查及精准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4):133-136.

[11]李淑娇,杨彬.集束化干预措施在结肠直肠癌术后肠造口预防缺血性坏死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0):1514-1517.

[12]刘鑫,覃彦珠,周帅,等.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心理困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2):1338-1342.

作者:张海霞

上一篇:素质拓展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