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的综合性研究

2022-09-12

美术教育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美术可以同其他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形成美术研究的边缘地带或者形成新的交叉学科;美国学者伯恩斯坦在完成一项对150篇科学家传略文章的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几乎所有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同时也是艺术家、诗人、音乐家和作者。”这一结论表明艺术学科与人的创造性人格形成之间的内在相关性。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即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现代产品和服务依靠对知识产品和来自艺术,人文自然和社会科学,技术的资源的综合运用,为了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一个现代的专业劳动者,例如一个设计人员或工程师,必须能综合各个领域的知识。在现代经济中,艺术在创造财富方面同科学与技术一样重要。艺术家通过诸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先进技术出售他们的艺术能力以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情况越来越多。

众所周知,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作为人类艺术史上的大师巨匠他留下的杰作品居然是屈指可数,但他的艺术成就、地位却是由众多兴趣与发展,如天文学、解剖学、数学、机械、音乐等等所烘托而成,1986年斯图加特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的展览上展出了他过去设计的许多机械模型,至今仍被设计师为典范。同时期的米开朗基罗和拉菲尔对艺术的巨大影响,亦是由解剖学、力学、建筑学、诗歌等领域中建立起来的,他们并以此为文艺复兴筑成了高峰,给了我们一个实际的启示——美术教育的综合性的重要。

1 目标

1.1基础美术教育

美术课是素质教育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小培养孩子对美的追求,使之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有利于人的将来发展。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感情性,对儿童的观察力、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美术课程新标准》较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这一宗旨。其原则是借助客观形象,强调主观感受。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不应只是狭义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实现,而是人的目标的实现,在考虑本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考虑它对人的目标的实现所承担的责任。因此,我们可以揉合两者来设定美术的学科目标。

1)培养美术兴趣,掌握基本美术知识和技法,体会美术表现的乐趣。

2)培养感受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意识,发展个性,完善人格。

3)了解人类美术遗产,扩大文化视野,培养美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4)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应该培养起对美术的终身兴趣。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目标包括:1是知识目标,2是人的目标,两个目标对立统一。知识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一个人所具有的相应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而人的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所有学科教育共同“拱顶”出来的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其中每一个学科都能为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反过来说,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也有助于他更有成效地把握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人的目标与知识目标相比,具有终极的意义。但目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普遍重视的是知识目标,而忽视人的目标。而且,由于不适当地强调知识目标的难度,以至于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就整个基础教育而言,人的目标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更应着力考虑的。应该将人的目标与知识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并将人的目标放在首位。

21世纪人们对未来作了种种预测,同时也对人的素质和能力作了各种各样的设计。未来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变化的速率更快的社会,是一个以信息流动,资源流动和人才流动为特征的大流动的社会。这种社会特征要求人具有更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之相适应。所以,2 1世纪的人应该是更为主动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对自己和社会高度负责的人,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培养具有这种素质和能力的人是各个学科教育必须承担的共同责任,美术教育也不例外。

1.2 高校的美术教育

作为一般意义上美术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开发智力,为了情感体验和自我娱乐,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与理解能力,陶冶学生性情,使之开阔胸境,提升其人文修养。

作为专业的“美术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普通审美教育,狭义是指专业技能训练,二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技能训练只是专业美术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对艺术思维的训练,重视人的创造力与评价能力,强调个性发展与形成,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美术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协调的人,将生活乐趣、艺术实践、服务社会三者统一。

美术是以视觉为中心追求美为特征的学科,由于人们在对美的追求得到诸多启迪的同时,人和世界的本质也得到了多方面的体现,美术教育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以这一共同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使人的情感相互丰富、人格不断完善与升华,它的核心价值是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幸福人生。美术院校教育的目标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启发和培养独立思考的创造性智能和技能;

(2)培养丰富热爱自然和社会的审美情操;

(3)培养造型的思考力;

(4)培养造型的实践力。

真正受过好的教育的人,能够超越割裂的事物,在更广阔的背景中进行学习,重要的是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我们的大学美术教育,过于偏重对人的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本身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同时,所有学生都应该熟练掌握书面和口头语言,因为清晰的思维只有通过清晰的写作才能获得,传授批判性思维的惟一方法就是要求学生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他们大脑中的所想表达出来。

2 方法

英国著名学者霍布德里德写了一本书《通过艺术的教育》,书中,他认为艺术的教育应作为普遍教育的基础。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人类的反思,他认为要是人类能注重艺术教育,有自己的思想,自我完善,不盲从的话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应该把艺术教育作为综合教育的基础,予以重视,实行大众化教育,因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一个人的心态,思想情操,审美观念。艺术教育不应只是为了考试,找工作和培养艺术家,更重要的是提高每个公民的综合素质。

全面综合性美术教育曾经是美国最有影响的美术教育思想,深受美国教育各个层次的欢迎,也影响着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它是种清新而又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和寓教于美术的思想,这一思想将美学、美术评论、美术历史和美术创作四个学科领域结合在一起,以美术作品为核心组织学习活动。美术内容和教学活动由学校根据自己的特殊要求和条件自主确定,因地制宜加以改编,在一个连贯性的课题教学活动中,就包含四个学科领域的内容。全面综合性美术教学可以扩展包括文化的研究、阅读和写作,这样它可以很自然地把美术与学校课程设置中其它科目结合在一起,美术教师与其它普通任课教师协作共同准备跨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跨学科教学活动。

课程设置中,我们应重视从提高与完善整体素质的高度来认识美术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梳理和构建美术各课程的学科结构;以人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收益来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很难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的层面。使学生在一个更宽的艺术领域里,对传统文化艺术、人文精神有很好的了解。

对于在美术上有独特个性需求的学生,不应抹杀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才智,应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松散式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虽然在美术教育中没有实施导师制一对一的教学方式,由于艺术类知识传授的特殊性,应该采取近似导师的教育模式,教师可以工作室的方式向学生敞开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美术特长选择对口的教师,通过开放式的、专向门类艺术的、导师式的学习,掌握一技之能。像史论类的课程脉络比深度更重要,像赏析课程不仅仅是单一的作品审美阐述,其内容上可以把一些基础的知识进行介绍。如产品设计赏析课程,可以把产品设计的基础流程、基础的方法进行讲授。只有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里掌握更多美术学科和其它艺术学科知识,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

艺术在观念上、材料上、手法上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就要有基本的认知,要有相应的思想和学术准备。当代艺术因为其观念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批评准则的漂移,反映到教育中就比较具体,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滞后,不能回应这些具体的问题,这是当代美术教育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美术教育的改革不仅是引入新的教学内容,重要的是这些改革既要合乎艺术的规律,也要合乎教育的规律的方法。

应该把审美和素质作为一种能力,更好地搭建一个通向社会和自我实现的桥梁。老师的作用在于向学生指向一种或者多种可能,在利用一定程度的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与强调学生的差异性,向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提供艺术历史和现状的信息,使他们清楚目前处境,明确什么是前人已经做过的和现在人在做什么,然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所以,教师们除了掌握一两门很具体的技法,还得在系统知识上弥补缺陷,必须有广博的人文知识,精通艺术史,对艺术和文化现状有很全面的了解,才能对学生有宏观的引导。基础训练中传统的“形”、“技”已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培养阐释与接受完善艺术概念。把“教”与“学”的二元关系变为共同学习的伙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美术教师应利用美术教材现有资源,补充渗透旁科知识,让各种知识在美术课堂交汇、升华,使美术课堂能开阔学生眼界,拓宽学生知识的层面。美术教材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广泛性。人文性,为知识的综合提供了可能。诸如历史与美术史,文学与美术。数学与美术、科技与美术、外语与美术、音乐与美术、手工与美术、地理与美术、思想教育与美术等等,还有美术自身范畴的透视、解剖、光学、欣赏与批评等等,让这些多方位的知识在美术课得到汇合,是美术课特有的精彩之处。而并不注重学生们的绘画结果,而是注重他们在这次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自己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注重的是整个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和体会到的艺术美,真正从心理上释放他们全部的想象和情感。传统的教育模式把美术与其他学科分割开来,使其孤立。一个人,在他很短的一生里,没有经过思考,没有对生命本身及周遭事物有过严肃的对待,只是习惯性的把目光聚集在物质小利上面,人云亦云,这才是罔活。做学问之前,先学会做人。

3 联系

爱因斯坦说:宗教、艺术和科学是同一棵树上的几个分枝。诺贝尔奖得主遗传学家巴巴拉说过:“万事相通。”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再是仅限于文字,而是图文并举,社会生活中对图形符号的极大依赖性是空前的,为信息快速传递的巨大作用也越来越表现出其他语言符号的不可替代性,社会生活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达和物质的丰富,人民越来越需求精神的丰富与满足,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离不开艺术与审美。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教授说:“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艺术家吴冠中教授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艺术与科学必须相互渗透,相互溶合。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将在新的人类文明的时代创造出新的文化类型,将产生新的艺术形态和新的审美境界;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将使我们进入新的生存和存在的诗意境域;人类早期活动中没有科学与艺术的分野,就是到了文艺复兴的达·芬奇,仍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徐霞客游记大家都读过,是文学?地理或地质学?看来都是。分工与专攻是文明发展的必然阶段,科学专注于揭示宇宙物质之奥秘,艺术陶醉于探索感情之奥秘,她们揭秘,她们探寻新境,同样在从事创造性的事业,真正的科学家和严肃的艺术家是同一个创造家。印象派在世界绘画史上有着划时代的影响,除因画家们的感受与感觉获得彻底解放外,还得助于色彩学的科学原理。近代绘画的奠基人塞尚着力于用圆柱、圆锥等最基本的几何形体构建造型世界,这显然获益于几何学的普及。艺术须要科学的温床,科学须要艺术的滋养。艺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思维方式和艺术哲学本质,对人类精神、情感表达的独特功能,都有利于科学技术向着人性化方向的发展。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本质上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艺术与科学是人类的两大创造性工作,也是人类所具备的两种特殊的能力,是人类最高心智的产物。艺术与科学结合,已成为新世纪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主流;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将会弥补艺术与科学技术本身的缺陷,互为补充,最终造福于人类的生活和进步。

悠久历史的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古索院长说,美术学院坚持传统艺术和新技术、专业教学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在强调高水平专业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学科的多样性,保证大学生受到个性化的连续教育和现代艺术教育所需的多学科指导,使艺术教育富有灵活性、可能性和开放性。

我们正是处于大综合的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已经来到,边缘交叉学科的大量诞生,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的出现,以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向我们展示出其威力,在对付瞬息万变的知识价值革命中,重构研究学派,提出新研究方向,建立新术语、新方法,形成新知识结构正是我们面临的选择。

著名美术教育家尹少淳教授认为:任何一种学科教育都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学科本体;二是学科的教育功能。任何一种学科教育都必须向学生传播该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以延续和发展该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同时必须生发一定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在世界文明已发展到如此的程度,美术教育延伸的内在动力不仅存在于美术学与教育学内部之间的互动,也存在于美术学和其他学科,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圈之间的互动。

4 全球化中的美术教育

美术是世界语言,科学无国界。在全球化时代,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也应该是全球化的。中国大中小美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积极地参与国际间的合作。因为每个学校不可能光凭自身的力量取得学科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学校发展离不开国际间合作,机遇不是永恒的,新思维和新方法极为重要,新的事物将造就新的WTO。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否会导致文化差异的丧失,这是美术教育关注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了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价值平衡,并普遍认为应该通过增进文化理解,分享植根于不同文化土壤的文化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多元的文化空间。尊重由于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文化的多样性。

学生们除了掌握一两门很具体的技法,还得在系统知识上弥补缺陷,必须有广博的人文知识,精通艺术史,对艺术和文化现状有很全面的了解,才能对学生有宏观的引导。因而,在全球化时代,学生们掌握好一两门外语是十分重要的。

5 美术教育的当代性

当我们在引进欧洲传统学院教育模式的时候,西方已经开始了走出古典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以新的视觉艺术体系的转换完成了现代的艺术观念和美术教育框架。例如以包豪斯学院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艺术观念和全新的美术教学方式。现代美术教学的特征,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分析和枝法教学,而是使学生接受创造性的艺术观念和创作训练,用以适应和满足为现代工业社会培养各个层次对专门美术人材的需求。艺术教育更加具有了前卫色彩。这个时期的美术教育模式已经成为现代的发展的学院教育体制,自5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由工业化进入信息时代,既后现代主义时代,艺术的界定边缘更加模糊,特别是观念艺术的产生和流行,以它的体系的开放,自我更新,先进的传播媒体、视像、计算机网络等等体观对社会的影响功能,绘画这种传统的造型体制面临更大的转变和活力,对于相对滞后的中国现有美术教育体制来说,这种冲击和危机感早难以言喻的。像现代艺术的产生是基于工业化社会那样,后现代.观念艺术是基于信息社会这个大背景的社会文化现象。作为新时期的特有的文化现象,在日益发展的电视影像,计算机网络等传播媒体“轰炸”之下的美术青年,试想:在一个传统美术教育体制下学习四(三)年,当他毕业走出校门后,将怎样去面对一个多元和变化和的信息社会,我们应该认真的考虑我们的美术教育所面临的课题。

艺术的观念方式给中国当代艺术扮演重要角色提供了可能,它将艺术从疲倦的现代方式带入到充满生气的后现代之中,它使绘画、雕塑、装置以及行为、视像方式在当代同样拥有机遇,它使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人对艺术的基本理解。今天的美术教育,早已突破二十年前的“美术”范畴,而兼容了影像、装置、行为、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视觉平面设计、新媒体等艺术方式,已形成多元的立体的综合的艺术格局。今后可能再出现的新艺术方式,并顺乎自然地融入当代艺术教育中。由于当代艺术过度的晃动性、模糊性、自由性、个体性,使传统的艺术教育方式受到置疑,那种循规蹈矩、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在今天显得既很过时、力弱。如何探讨一种新的有弹性的鲜活的可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造型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大范围地兼容并蓄,更多层面的发散思考,更大力度的突破创造。研究问题,是为了改善或解决问题。

教育的价值,在于启迪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代美术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学习品质,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独立获取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美术教育的综合性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我们相信,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追求的结果。思想开放,及时掌握国际、国内美术教育的最新理论和最新动向,并吸收、消化、运用美术教育实践。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往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忽视学生的学;要逐步培养“专才”转向复合型的“通才”;由狭窄的美术教育转向“宽专业口径”的美术教育,体现出加强基础、发展能力、增强学生适应性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美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加强美术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的横向联系,并使其相互补充协同合作。从而更大发挥地美术教育在社会生活的作用。

摘要:美术教育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论是它牵涉的教学目的、内容,还是它应有的教学方法。从古到今,真正独立单一存在的美术教育其实是难以存在的,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因为只凭美术所处的人文各学科之间(如:哲学、心理学、文学、美学、社会学.音乐、戏曲、电影、城市建设等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互相融合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美术教育,综合性,学科

上一篇:基于移动端的大学生微课协作学习平台研究下一篇: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工作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