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人员范文

2022-05-17

第一篇:税收人员范文

国税税收管理人员习题

国税税收管理人员习题:简答题

简答题(100题)

一、 什么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基本目标?

答: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基本目标。具体包括:一是执法规范。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确保各项税收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征收率高。依据税法和政策,通过各方面管理和服务工作,使税款实征数不断接近法定应征数,保持税收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进一步适当提高宏观税负,即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是成本降低。既要降低税务机关征税成本,又要降低纳税人纳税成本;四是社会满意。有效发挥税收作用,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税务形象日益改善。

二、 什么是税收管理员?建立税收管理员制度有什么作用?

答:税收管理员是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中负责分片、分类管理税源,负有管户责任的工作人员。

建立完善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可以完善事前、事后监控机制,确保税源、税基管理有新突破;可以加强户籍管理,强化对纳税人的动态管理;可以全面掌握情况,有利于实行税收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可以密切征纳双方关系,更好地开展“零距离”、贴近式、深层次的纳税服务;可以及时充分了解纳税人涉税信息,有利于减少大案要案的发生,把大案要案消灭于萌芽状态;可以进一步提升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

三、 税收管理员发现所管纳税人有哪些行为,应提出工作建议并由所在税源管理部门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答:税收管理员必现所管纳税中人有下列行为,应提出工作建议并由所在税源管理部门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以及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的;涉嫌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其他发票违法犯罪行为的;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税务检查的。

四、 什么是税收管理员制度?

答:税收管理员制度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税务人员行为,促进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的基础工作制度。

五、 什么是税收管理员分级分类管理?

答:税收管理员应引入“能级管理”机制,按照税收管理员自身能力的不同、从事工作岗位任务轻重、责任大小的不同分级分类管理、以能定级。对不同能级的管理员制定相应的工作掼和作业标准,同时对每个管理员的工作情况和过程进行逐项记录,实行“工作底稿”制度。使工作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控制性。

六、 什么是纳税服务?

答:纳税服务,是批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税收征收、管理、检查和实施税收法律救济过程中,向纳税人提供的服务事项和措施。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行政行为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和税务机关依法诚信征税的基础性工作。

七、 纳税中服务的原则是什么?

答:纳税服务以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为宗旨,坚持依法、无偿、公平、公正的原则,促进纳税遵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八、 什么是公开办税制度?

答:税务机关要坚持公开办税制度。公开内容主要有:纳税中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管理服务规范;税务检查程序;税务违法处罚标准;税务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受理纳税人投诉部门和监督举报电话;税务人员违反规定的责任追究;税务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许可行政审批项目;税务行政收费标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程序、标准;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纳税人税额核定情况等。

九、 纳税服务内容有哪些?

答:纳税服务内容包括:税收宣传;税务事项公告;办税辅导;税务机关应当根据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等级,在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涉税审批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促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税收援助;税务咨询;审批效率;日常检查服务;税收法律救济服务。

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有哪些?

答:

1、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2、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3、购进农业产品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4、运输费用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5、废旧物资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十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有哪些?

答:

1、购进固定资产。

2、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3、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4、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5、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6、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十

二、增值税管理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增值税管理的基本方针是“以票控税、网络比对、税源监控、综合管理”。以票控税就是通过发票掌握控制企业的进销项或者营业收入;网络比对是指纳税人使用税控器具开具发票并凭卡计税,税务机关通过网络比对验证发票是否缴税;税源监控是指要对税源进行全方位管理;综合管理是指各种管理手段和各税仲管理要互相协调与配合。 十

三、什么叫股权投资所得?

答:股权投资所得的含义:从税后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分配的;分配支付额超过被投资方税后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的,作为投资回收和投资转让所得。 十

四、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管好税基、完善汇缴、加强评估、分类管理”。 十

五、什么是减免税?减免税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减免税是指依据税收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给予纳税人减税、免税。减税是指从应纳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指免征某一税种、某一项目的税款。

减免税管理的原则是:各级税务机关应遵循依法、公开、公正、高效、便利的原则规范减免税管理。

十六、税务税务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答:通过税务登记,一方面可以便于税务机关全面及时地掌握纳税户数,准确掌握税源的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配置征管力量,有效组织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减少税收流失,实行源泉控制,防止漏征漏管。另一方面,可以明确税收征纳关系,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观念和权利保护意识,维护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税务登记既是纳税人必须履行的法定手续,也是纳税人有税收权益的证明。

十七、什么是申报征收管理?

答:申报征收是通过受理审核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资料,征收各项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对逾期未申报和未纳税的纳税人进行催报催缴,并实施处罚,以实现税务机关的征收职能。 十

八、什么是纳税评估?

答: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宣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 十

九、什么是税收计划管理?

答:税收计划管理是通过对经济税收情况的调查研究,重点税源的控管,税收计划的编制、编报和核批,对税收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保证税收收入计划任务的完成。 二

十、什么是税收会计管理?

答:税收会计管理是通过对税收资金运动的核算与分析,对税收领域荼及其所反映的税收征收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二十

一、什么是税收票证管理?

答:税收票证管理是通过对税收票证领、用、存的管理与核算,定期或不定期对税收票证使用情况进行审核、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确保税收政策的正确执行。 二十

二、什么是税收政策法规管理?

答:税收政策法规管理包括税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订(修改、发布、废止)、传达、贯彻执行税收政策法规和反馈税收政策法规执行情况。 二十

三、什么是税务违法违章管理?

答:税务违法违章管理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税务违法、违章行为璀其限期改正和依法进行税务行政处罚,维护税法的严肃性。 二十

四、什么是税务行政复议管理?

答:税务行政复议管理包括税务机关受理、审核纳税人的复议申请、制作复议决定、复议决定的执行等的管理,对下一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保证税收执法的公正。 二十

五、什么是税务行政应诉?

答:税务行政应诉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参加纳税人不服税务机关所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诉讼活动。税务行政应诉管理包括应诉准备、出庭应诉、一审裁定和判决签收、结案、二审、税务机关申诉等。

二十六、什么是税务行政赔偿?

答:税务行政赔偿是税务机关通过赔偿申请的受理和审查、赔偿决定的执行等程序,对由税务机关做出的侵犯了纳税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赔偿。 二十

七、什么是一般税务执行?

答:一般税务执行是税收征管各个环节通过税务文书的接收、登记、兼而有之和税务执行报告等管理,将须送达执行的有关税务文书彩相应的方式送达被执行人,督促纳税人依法履行税务处理决定。

二十八、什么是税务保全?

答:税收保全是税务机关通过一般和即时税收保全等形式,对有固定经营场所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冻结银行账户或查封、扣押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等措施,以保证税款足额征缴。 二十

九、什么是税收强制执行?

答:税收强制执行是税务机关对拒不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依法自行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或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

十、什么是税源管理?

答:税源管理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对税收收入的来源和渠道,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规范的、现代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全方位的信息跟踪和纳税控制,保证税收收入实现的一系列税收管理活动。

三十

一、税源管理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

1、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实施分类管理。

2、加强户籍管理,严格税务登记制度,减少漏征漏管户。

3、加强纳税人涉税事项的动态管理。

4、加强税源分析与税源动态监控。

5、大力推行税控装置,加强发票管理。

6、完善纳税评估指标,加强纳税评估。 三十

二、税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税源监控方式要与税制结构相适应;税源监控方式要与纳税人的素质状况相适应;税源监控方式要与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相结合;税源监控要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 三十

三、税源管理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答:

1、重视分类管理。

2、重视建立统一的纳税人登记代码及登记制度加强纳税人的户籍监控。

3、重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税源监控数据的处理分析,强化纳税人财务核算监控及申报征收监控。

4、推广运用税控装置,逐步实现对税源的电子监控。

5、建立外籍人员离境清税制度。

6、重视税收收入的分析、预测。 三十

四、税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税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监控辖区税源户籍登记及变动,管户生产经营基本情况、重点税源企业、关联企业交易和财务会计指标及税收收入情况、中小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情况、税源调研分析等。

三十

五、纳税评估重点对象的选择有哪些?

答:包括:综合审核对比体操 发现有问题或绺的纳税人,重点税源户,特殊行业的重点企业,税负异常变化、长时间零税负和负税负申报、纳税信用等级低下、日常管理和税务检查中发现较多问题的纳税人。

三十

六、纳税评估的方法有哪些?

答:

1、案头初步审核比对,确定进一步评估分析的方向和重点;

2、设置预警值,将纳税人的申报数据与预警值相比较;

3、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财务会计报表数、与同行业或类似行业同期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

4、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历史同期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比较;

5、根据不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和钩稽关系,分析应纳相关税种的异常变化;

6、将纳税人申报情况与其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相对照;

7、推测纳税人的纳税能力。

三十

七、何谓税款优先原则?税款优先原则具体包涵哪三层含义? 答案:

税款优先原则是指根据税法规定在纳税人支付各种款项和偿还债务时税款处于优先地位。税款优先原则体现了国家政治权力优先于一部分经济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增强了税法在执行中的可操作性,为保证国家税款的安全和完整提供了法律保障。 税款优先原则包涵以下三层含义: (1)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

(2)纳税人发生欠税在前的,税款优先于抵押权、质权或被留置权。 (3)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非法所得。

三十

八、请简要回答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法定程序。 答案:(1)责令纳税人提前缴纳税款。 (2)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3)冻结纳税人的存款。 (4)查封、扣押纳税人的商品。 (5)税收保全措施的终止。

三十

九、离境清税制度的适用条件、内容和采用离境清税措施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国税征管实务》P160) (1)离境清税适用的条件

离境清税措施适用于依照我国税法、行政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且欠缴税款需要出境的所有自然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负责人,包括外国人、无国籍人和中国公民。

(2)离境清税措施的内容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他的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担保。未结清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这是防止纳税人通过出境偷逃税款的必要措施。目前许多国家的税收法律中都有类似的规定。

(3)采用离境清税措施应注意的问题

①纳税人以其所拥有的未作抵押的财产作纳税担保的,应当就作为纳税担保的财产的监管和处分等事项在中国境内委托代理人,并将作为纳税担保的财产清单和委托代理证书(副本)交税务机关。担保所使用的文书和手续加前所述。

②需要阻止出境的,税务机关应当书面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执行。

十、为什么税务行政诉讼只审查具体税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不审查具体税务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征管法》相关内容)

一、根据我国宪法、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裁定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争议属于审判权的范围,而确定行政行为在法律范围内如何进行更为适当、合理,是行政权的范围。第二,人民法院长期进行审判活动,对适用法律最有研究,对法律问题最能作出正确评价。而行政机关长期进行行政管理活动,对法律范围内如何实施行政行为更为适当、合理和有效最有经验。因此,合法性问题应由人民法院解决,适当性(即合理性)问题留给行政机关解决。

四十

一、《征管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和第五十五条中的税收保全措施分别称为简易税收保全措施、一般税收保全措施和特殊税收保全措施,区别三者之间的差异。 附《征管法》相关条文:

第三十七条 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 额,责令缴纳;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扣押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扣押后缴纳应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扣押,并归还所扣押的商品、货物;扣押后仍不缴纳应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的商品、货物,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第三十八条 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

(一)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二)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纳税人在前款规定的限期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限期期满仍未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冻结的存款中扣缴税款,或者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

第五十五条 税务机关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可以按照本法规定的批准权限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或者强制执行措施。 参考答案:

1、适用对象不同。简易税收保全措施适用对象是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其他两种是已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2、税款所属期不同。简易税收保全措施的税款是纳税人开始生产、经营以来至税务机关检查前所有应纳税款;一般税收保全措施的税款是当期发生的税款;而特殊税收保全措施的税款是以前纳税期的税款。

3、执行对象不同。简易税收保全措施所执行的对象是纳税人的商品、货物。另外两种税收保全措施使用的对象为两种:纳税人在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纳税人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4、采取的手段不同。由于执行对象不同,因而采取的手段也相应地不相同。简易税收保全措施手段只有一种:扣押纳税人的商品、货物。而另外两种税收保全措施采取的手段有两种:冻结纳税人的存款;扣押纳税人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

5、程序不同。简易税收保全措施程序简单,即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款后,责令纳税人缴纳,纳税人拒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即可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一般税收保全措施程序是:责令纳税人限期缴纳应纳税款,不缴纳的,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特殊税收保全措施的程序是:只要发现纳税人具有一定条件,即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税收入的迹象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就可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6、批准权限不同。简易税收保全措施,没有规定批准权限,因而,只要是《税收征管法》中规定的税务机关,就有权实施。另外两种则有了 “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的限制条件。

7、责令缴纳期限不同。简易税收保全措施没有规定期限,从法理上分析,应为当场缴纳。一般税收保全措施的期限为最长不超过15日。特殊税收保全措施的期限比较复杂,需重点讨论。特殊税收保全措施之所以特殊,是因为税务机关在检查纳税人以前纳税期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 产或者应税的收入的迹象所采取的一种应急手段。当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税款已有定论时,应采取强制措施,以保证应纳税款入库;当尚未有定论时,为避免税款流失,应果断地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因此,并不需要责令纳税人限期缴纳及提供担保。当然,为保障纳税人的利益,《实施细则》第八十八条规定,此种税收保全措施的期限一般不超过6 个月,超过期限的,应自动解除税收保全措施。

四十

二、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于4月20日至5月20日办理验证手续,由于5月1日至5月7日是法定休假日,且是连续的,因此该期限可以顺延。问验证期限应延长到什么时候?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于4月2日至5月2日办理验证手续,由于5月1日开始了为期7天的休假。问验证期限又应延长到什么时候?(要求回答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分别是5月27日和5月8日

解释如下:依据《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只有期限内有连续3日以上的法定休假日的,才可以按休假日天数顺延;如果仅是期限内的法定休假日的天数超过3天,但是并非连续的,则不能予以顺延。因此,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于4月20日至5月20日办理验证手续,由于5月1日至5月7日是法定休假日,且是连续的,因此该期限可以顺延7天,即验证期限延长到5月27日。

如果连续法定休假日超过3天,但是期限内的连续休假日未达3日以上,也不能顺延。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于4月2日至5月2日办理验证手续,由于5月1日开始了为期7天的休假,但是在该期限内只涉及5月1日和5月2日两天,因此,应以休假日期满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一日,即5月8日为最后一日。

四十

三、简述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关于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少缴税款进行追征的规定。 参考答案:

(1)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6分] (2)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6分] 特殊情况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因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未扣或者少扣、未收或者少收税款,累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2分] (3)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6分] 四十

四、对纳税人违反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关于税务登记管理规定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0分) 参考答案:

(1)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4分] 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4分] (2)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4分] 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4分] (3)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4分] 四十

五、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的有关规定,税务机关在哪些情形下有权核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具体核定方法有哪些?(30分) 参考答案:

(1)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2分]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的; [2分] 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2分] 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2分] 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2分]

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2分] 另外,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2分] (2)纳税人有上述所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下列任何一种方法核定其应纳税额: 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3分] 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3分] 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3分] 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3分] 采用前款所列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2分] 纳税人对税务机关采取上述方法核定的应纳税额有异议的,提供相关证据,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调整应纳税额。[2分] 四十

六、结合实际谈一谈为什么要加强发票管理,如何加强普通发票的管理

(一)参考答案(阅卷赋分说明:本题共15分) 发票是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取得的收付款凭证。(1分)

加强发票的管理,不仅对保障国家税收收入,而且对加强财务监督和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就更应该强调对发票的管理,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1分)

1.加强发票管理,有利于保障税收收入;(1分)

2.加强发票管理,有利于加强财务监督;(1分)

3.加强发票管理,有利于维护经济秩序。(1分)

从当前的税收征管情况分析,逃避发票管理、瞒报收入造成税基缺损,是中小型纳税人偷逃税的普遍形式和主要手段,也是当前税收流失的重要渠道。加强发票管理,利用发票维护税基完整、避免偷逃税是非常重要的。(1分)

加强普通发票的管理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普通发票的印制管理

发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指定的企业印制,(1分)发票应当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1分)

2.加强发票的领购管理(1分)

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在领取税务登记证件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领购发票。申请领购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提前购票申请,提供经办人身份证明,税务登记证件或其他有关证阳,以及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印模。 3.加强发票开具的管理(1分)

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逐栏、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发票限于领购单位和个人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开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跨规定地使用、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 4.加强发票保管(1分)和缴销(1分)的管理 用票单位和个人要按照规定的期限保管和缴销发票。 5.加强发票的检查

税务机关需要将已开具的发票调出查验时,应当履行相应手续。(1分)

在日常管理中发现的不开发票、大头小尾、单联填开,是利用普通发票偷逃税款的三种最常见手段。在商业企业中,特别是在小规模纳税人、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中比较普遍。针对这一状况,税务机关把普通发票管理作为工作重点,加大监控力度,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检查,并对违法业户从重予以处罚。(2分)

四十

七、试述《税收征管法》针对清理欠税的政策制度规定有哪些?

(二)参考答案(阅卷赋分说明:6个要点答上5个即为满分,本题共15分) 《税收征管法》针对欠税的对策制度有对策以下几个: 1.加收滞纳金制度(3分)

加收滞纳金是对纳税人未按时缴纳税款所实施的一种经济上的补偿性与惩罚性相结合的措施,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作法。税务机关对欠税除了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欠税纳税人离境清税的制度(3分)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担保。未结清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3.重组改制企业欠税清缴制度(3分) (1)纳税人有合并、分立情形的,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并依法缴清税款。

(2)纳税人合并时未缴清税款的,应当由合并后的纳税人继议履行未履行的纳税义务;纳税人分立时未缴清税款的,分立后动纳税人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4.欠税人处分财产报告制度(3分)

欠缴税款数额达到50000元以上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5.对欠税人行使代位权与撤销权制度(3分)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6.清缴欠税时的税收优先权制度(3分)

我国《税收征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第二篇:税收执法人员廉洁自律心得体会

身为一名税收执法者,税官难免被许多"用心良苦者"备加“关注”,因此时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礼遇”:有敬送礼金的、有恭请赴宴的、有精心关照的、有曲意奉承的、还有鞍前马后“辛苦效力”的……如果我们的税官不懂得说“不”,对所有“礼遇”都不便说“不”、不忍说“不”、不敢说“不”或舍不得说“不”,那么税官心中那台用“公正”铸就的天平就很可能会倾斜,那么税官肩上那枚庄严而神圣的金色税徽就会渐渐褪去原有的光芒。因此,税官应该学会说“不”,学会在人情、权势的干扰面前推辞,学会在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推辞。

说“不”做起来也许并不容易,面对干扰与诱惑,有许多的税务人员就缺乏说“不”的勇气和说“不”的艺术,更有甚者乐于此道而不愿说“不”。有些人不愿推辞“物质利益”,整日里象庙中的“佛爷”一样,安然自得、泰然自若地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香火供奉”,无论吃穿用度皆来者不拒、统统“笑纳”,可谓“大肚能容”;还有的人不愿推辞“口腹之欲”和“精神享受”,有请必到,有宴必赴,广交朋友,忙于应酬,终日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沉醉于繁华喧闹之地。

学会说“不”,必须首先树立起一种精神信仰。税务工作是一项公正崇高的事业,为了保持公正的税务形象,为了坚持税收的公正原则,税官必须平心静气,清心寡欲,淡泊明志,廉洁自律,这样才能在经济大潮中耐得住寂寞,不为灯红酒绿所动,不为花花世界所迷,把各种干扰和诱惑挡在心灵之外。学会说“不”,必须加强法纪观念。税官必须在思想意识中设立“隔离带”,把人情、权势、金钱、美色隔开,学会内敛,婉拒诱惑,行动上始终远离法纪“高压线”,严格地自我约束八小时之外的活动,对一切可能影响税务干部形象的交往都要坚决拒绝。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依法收税,依率计征,公正执法,为国聚财。

税官应该学会推辞。固然,税官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也食人间烟火,也需要亲朋好友,也需要感情抚慰。但是,税官如果按照所谓的官场和名利场的游戏规则来安排自己的生活,那么,其思想境界、道德修养都会与税官的职业要求格格不入,利欲熏心、蝇营狗苟的行为,在纳税人心中的公正形象必然会败坏。

税官应该学会说“不”。说“不”本身就是一种选择,对酒宴说“不”可以获得清静与超脱;对礼金说“不”,可以保持从容与清白;对一切不正当的说“不”,可以使自己的执法行为不至于受人牵制……总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要有违公正、诚信、文明的准则,税官就应该断然说“不”。

税官应该会说“不”。说“不”是一种坚守,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学会说“不”税官才能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学会说“不”税官才能恪守职责、忠于税法;学会说“不”税官才会与纳税人心连心,才能做三个代表忠诚的实践者。税官惟有学会说“不”,才能真诚地对待税官这个神圣蓝色的职业,才能勤勉工作,秉公执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热闹与喧哗注定与税官无缘,虚荣与富贵不是税官之所求。既然选择了这个崇高的事业,税官就注定要学会说“不”,就注定要在一片淡雅的心境中放飞深蓝色的梦。

第三篇:解读全国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资格考试

解读2010年全国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资格考试(国税卷)考

试内容、学习复习重点及题型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有关命题负责人就全国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资格考试内容、复习重点、考试题型讲解内容以及近三年(2007年、2008年、2009年上半年、2009年下半年)四套全国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资格考试(国税卷)真题,并且参考全国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资格考试指定参考用书、辅导用书,反复酝酿、倾情演绎,对2010年全国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资格考试(国税卷)考试内容、学习复习重点及题型解读如下,仅供参考,未经权威人士认可,不代表国家税务总局官方公开观点。

一、全国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资格考试指定参考用书

1.《税收基础知识》,国家税务总局教材编写组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2月版。

2.《法律基础知识·税务版》,国家税务总局教材编写组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3月版。

二、全国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资格考试内容及复习重点

(一)《税收基础知识》部分

第一章至第四章:通读,不为考试重点。

第五章:第一节了解;第二节、第三节重点考试内容;增值税为重中之重,着重掌握增值税、消费税纳税人、纳税范围及计算方法、增值税、消费税税率、增值税固定资产抵扣、消费税从量定额从价定率计税,注意增值税、消费税新条例变化;第四节营业税是地税业务,国税部门不考;第五节一般掌握车购税纳税人、纳税范围、税率及计算方法。

第六章:第一节作为了解,第二节为考试重点内容,重点掌握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注意顺序)、税前扣除项目中的损失及折旧扣除、企业所得税管理24字要求(需展开理解);第三节个人所得税为地税业务,国税部门不作要求。

第七章:主要是地税业务,国税部门不考。

第八章:掌握税收管理基本制度与内容,了解税收法律责任。

第九章:掌握税务稽查的工作规程,特别是税务稽查权限、税务稽查执行及几种税务稽查方法(不需展开)。

第十章:掌握国际重复征税及其避免。 第十一章:通读,不为考试重点。

(二)《法律基础知识·税务版》部分

第一章:考试重点内容,重点掌握法律关系、法的体系、法的创制、法的适用。第二章:考试内容,理解性掌握第一节,重点掌握第二节、第三节。 第三章:大体了解税务行政许可概念。

第四章:考试重点内容,重中之重,掌握税务行政处罚概念和种类、税务行政处罚的实施(案例分析)、主要税收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第五章:了解第一节、第三节,掌握第二节,特别是阻止出境、纳税担保和代位权。

第六章:掌握第三节,其它章节了解,不为考试重点。 第七章:掌握"偷税罪"修改为"逃避缴纳税款罪"的相关内容。 第八章:考试重点,需认真掌握。

第九章:掌握第二节,其它章节通读,不为考试重点。

三、全国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资格考试(国税卷)题型

(一)命题指导思想及原则

全国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资格统一考试旨在提高税务人员的执法水平,保证税收执法队伍的基本素质,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税务人员执法资格统一考试是国家税务总局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是对税收执法人员进行执法资格认证和管理的必要条件,是促使税务人员执法资格认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步骤。税务人员执法资格考试应坚持公开、第五问涉及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税金、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研发费用、职工福利教育工会费用、损失、摊销等业务计算,第六问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第三个案例题是税务法律案例分析,同时结合税收征管法、刑法、税务行政处罚、强制、救济实体法等业务命题,该案例分析题有单选题、多选题,在选项后标明。

四、有关考试重点内容与通读内容、了解内容命题说明

公平、公正的原则。大部分为税务人员执法应知应会的知识,不考偏、难、怪、冷僻业务知识,试题难度介于入门级与水平级之间,简单题占60%左右,中等难度题占30%左右,较有难度题占10%左右。

(二)试卷考核业务知识构成

总体来讲,两科目合并成一张试卷,不分开命题;全是客观题型,《税收基础知识》即各税种知识占60%左右(55-60分),《法律基础知识·税务版》即法律知识占40%左右(40-45分)。

(三)试卷题型

1.单选题(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共25题,每题1分,计25分 。 2.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有错选项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正确的选项每个得0.5分),共20题,每题2分,计40分。

3.判断题(不是对就是错,二者必居其一,不需改正错误),共15题,每题1分,计15分。

4.综合(计算、案例)分析题,3个案例题,前两个案例题分别3问,最后一个案例题4问,每问2分,共10问,计20分。第一个案例题是增值税业务题目(一般是第一问计算销项税额、第二问计算进项税额(注意不计、转入、转出业务问题)、第三问计算应纳增值税额);第二个案例题是企业所得税业务题目(一般是第四问、

考试重点内容肯定要考,通读内容及了解内容并不是不考,这个请各位应考人员学习时注意,不要存在有侥幸心理。

五、有关考试命题与指定参考用书关系说明

考试命题绝大部分题目考核内容来源于指定参考用书,但是不拘泥于参考用书,要高于参考用书,一般不直接考参考用书中的原题;提请应考人员注意的是还有一些超出指定参考用书内容的题目(尤其是牵涉到各类税种计算题),一般占10%左右。

六、指定参考用书补充必看参考资料

1.《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2.《企业所得税法》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3.《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4.《消费税暂行条例》及《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5.《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

6.《全国税务人员税收执法资格考试之税收基础知识与法律基础知识·税务版辅导用书》,中国税务出版社2009年11月版,该套辅导书重点点拨了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并有大量的典型案例分析,附有全真模拟测试卷和答案,消息来源《中国税务报》2009年11月20日第3094期第4版。

第四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6]8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6号)的精神,经国务院同意,

现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具体实施意见明确如下:

一、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认定、审核程序

可申请享受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企业实体包括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商贸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以下简称“企业”)。

(一)认定申请

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认定工作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

企业在新增岗位中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向当地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劳动保障部门递交认定申请。企业认定申请时需报送下列材料:

1.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持有的《再就业优惠证》;

2.企业工资支付凭证(工资表);

3.职工花名册(企业盖章);

4.企业与新招用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副本);

5.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记录;

6.《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见附件);

7.劳动保障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其中,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要提交《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证书》。

(二) 认定办法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接到企业报送的材料后,重点核查下列材料:一是核查当期新招用的人员是否属于财税〔2005〕186号文件中规定的享受税收扶持政策对象,《再就业优惠证》是否已加盖税务部门戳记,已加盖税务部门戳记的新招用的人员不再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二是核查企业是否与下岗失业人员签订了1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三是企业为新招用的下岗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记录;四是《持

〈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和企业上年职工总数是否真实,企业是否用当年比上年新增岗位(职工总数增加部分)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必要时,应深入企业进行现场核实。

经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核查属实,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核发《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并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加盖认定戳记,作为认定证明的附表。

(三)企业申请税收减免程序

1.具有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及加盖劳动保障部门认定戳记的《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的企业可依法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并同时报送下列材料:

(1)减免税申请表;

(2)《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及其附表;

(3)《再就业优惠证》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2.经县级以上主管税务机关按财税〔2005〕186号文件规定条件审核无误的,按下列办法确定减免税:

(1)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均由地方税务局征管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在审批时按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企业吸纳人数和签定的劳动合同时间预核定企业减免税总额,在预核定减免税总额内每月依次预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纳税人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小于预核定减免税总额的,以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为限;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大于预核定减免税总额的,以预核定减免税总额为限。

终了,如果实际减免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小于预核定的减免税总额,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减企业所得税。当年扣减不足的,不再结转以后扣减。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财税〔2005〕186号文件第一条规定,预核定企业减免税总额,其计算公式为:

企业预核定减免税总额=∑每名下岗失业人员本在本企业预定工作月份/12×定额

企业自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次月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2)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与企业所得税分属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征管的,统一由企业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局按前款规定的办法预核定企业减免税总额并将核定结果通报当地国家税务局。内先由主管地方税务局在核定的减免总额内每月依次预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如果企业实际减免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小于核定的减免税总额的,县级地方税务局要在次年1月底之前将企业实际减免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剩余额度等信息交换给同级国家税务局,剩余额度由主管国家税务局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按企业所得税减免程序扣减企业所得税。当年扣减不足的,不再结转以后扣减。

各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要根据上述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从方便纳税人的角度,建立健全工作协作、信息交换制度,切实落实好再就业税收政策。

3.企业在认定或检查合格后,终了前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当在人员变化次月按照本通知第一条第

(一)、

(二)项的规定申请认定。对人员变动较大的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可按前两款的规定调整一次预核定,具体办法由省级税务机关制定。

企业应当于次年1月10日前按照本通知第一条第

(三)项的规定和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补充申请减免税。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通知第一条第

(三)项的规定重新核定企业减免税总额,税务机关根据企业实际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情况,为企业办理减免企业所得税或追缴多减免的税款。

企业减免税总额的计算公式为:企业减免税总额=∑每名下岗失业人员本在本企业实际工作月份/12×定额。

4.第二年及以后以当年新招用人员、原招用人员及其工作时间按上述程序和办法执行。每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收政策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年。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以下简称“经济实体”)的认定、审核程序按照财税〔2005〕186号文件第三条、《国家税务总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2〕160号)第五条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企业认定的主管部门为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经贸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

三、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领取税务登记证后,可持下列材料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

(一)减免税申请;

(二)《再就业优惠证》;

(三)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经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按照财税〔2005〕186号文件第二条规定的条件审核同意的,在减免税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期不足一年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以实际月份换算其减免税限额。换算公式为:减免税限额=减免税限额÷12×实际经营月数

纳税人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小于减免税限额的,以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税额为限;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大于减免税限额的,以减免税限额为限。

对2005年12月31日之前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享受再就业税收政策的个体经营者,减免税期限未满的,在其剩余的减免税期限内,自2006年1月1日起按本条规定的减免税办法执行。

四、监督管理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在审批减免税时,在《再就业优惠证》中加盖戳记,注明减免税所属时间。

检查制度、《认定证明》和《再就业优惠证》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税务总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2〕160号)第七条第

(一)、

(二)项和《国家税务总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再就业优惠证〉管理推进再就业税收政策落实的通知》(国税发〔2005〕46号)的有关规定执行。享受财税〔2005〕186号文件第一条规定的企业,年检需要报送材料中增加《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原规定中《新办服务型企业吸纳

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现有商贸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新办商贸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现有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由《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代替。

五、本通知自2006年1月1日起执行。《国家税务总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2〕160号)第

一、

二、

三、

四、六条,《国家税务总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落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再就业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3〕103号)第

一、二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93号)同时废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若干再就业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119号)适用于新的再就业税收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六年一月十八日

第五篇: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税收社保补贴政策问答

市场处企业科政策问答

1、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可以享受哪些扶持政策? 答: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具体包括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符合条件的残疾失业人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人员、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以及县以上劳模、军人配偶、烈属、单亲抚养未成年者)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各类企业(单位),按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补贴不包括就业困难人员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以及企业(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

2、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需要哪些材料申请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

答:(1)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原件及复印件); (4)职工全员花名册(企业盖章);

(5)企业与新招用的下岗失业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6)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纪录(养老、失业、医疗缴费记录);

(7)企业工资支付凭证(工资表); (8)企业申请报告;

(9)《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年度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

(10)职工职业资格证书。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税收人员范文】相关文章:

税收论文范文05-08

税收计划范文05-17

税收关系范文05-17

税收能力范文05-17

税收概念范文05-17

税收激励范文05-17

企业税收论文范文05-09

税收管理论文范文05-09

税收监管论文范文05-09

税收债务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生命观念范文下一篇:生命晶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