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读书乐范文

2022-05-21

第一篇:四时读书乐范文

《四时读书乐》

《四时读书乐》是一首歌咏读书情趣的旧诗,是很好的劝学诗。

作者翁森,字秀卿,号一飘,宋末遗民。因不愿做元朝的官而隐居浙江仙居乡里,办了个书院授徒讲学,极盛时弟子达800人。

此诗被清代《四库全书》收录,中华民国初期曾被教育部部长叶楚伧编进国文教科书,为中学生所必读,可见其在旧时是很有影响的一首诗。这首诗被湮没不传将有半个多世纪了,年在70左右的人,很有一些是读过这首诗的,它委实是一首优美的情致高尚的劝学诗。

古人很重视劝学,从幼童的蒙学《三字经》到《四书》、《五经》以至《二十四史》、诸子百家,无不充满谆谆劝学。当然,这种助学宣扬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剥削阶级思想。而《四时读书乐》的主题虽然也是劝学,却没有那种世俗的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腐朽思想。它宣扬的是读书的高雅情趣,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它把一年四季都视为读书的好时光,勉励人们勤奋读书,其基调是积极的。

原文: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译文: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流水淙淙绕着长廊流过,乘凉归来的人们,沐浴着春风送来花香,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停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我读书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可以启发我作出美妙的文章。不要浪费岁月,人生只有读书是最好的事。读书的乐趣是怎样的?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注:雩(yu,二声),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谂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译文:新长出来的竹子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种满桑树。我的小书斋安静敞亮,射入灿烂的阳光。白天变长了,读完书以后,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只因为向来深知读书的乐趣,我在北面的窗户下闲适地躺着,就像远古时候羲皇时代的人一样逍遥自在。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南风,用瑶琴来弹奏一曲。

注:素稔(ren,三声),熟悉 秋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译文:昨天夜里,我听到了庭前树叶落下的声音,篱笆上的紫豆花开了,蟋蟀在鸣叫。不知不觉,原野里已到处是秋天的气息,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含着冷清的意味,一片萧瑟的景象。床旁多亏有一盏矮灯,就着它读书的效果加倍地好。读书的乐趣很令人愉悦,好比在高远的秋夜里,起身来赏玩明月。

注:檠(qing,二声),灯架。

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译文:树木凋零,江河干涸,群山枯槁;在这辽阔的天地间,我正可以看清"真我"的本质。我坐在那儿,展开书卷而读,灯光摇曳,映射在墙上,墙壁好像也跟着在晃动;我高声朗读着图书,外面雪下得很大,半夜里,我的房顶全被积雪覆盖了。地上的火炉里,炭在燃烧,锅里正在煮着茶,我就在四壁放满了图书的空间里读书。读书之乐到哪里去寻找?就在这寒天雪地,且看那几朵盛开的梅花,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天地孕育万物之心。

注:“四壁图书中有我”也作“一清足称读书者”。

四时读书乐

(元) 翁森 春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谂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古人很重视劝学,读书之乐在古人诗中涉及不少。诸如《朱柏庐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屈原的《离骚》和《楚辞》等等,还有从幼童的蒙学《三字经》到《四书》、《五经》以至《二十四史》,诸子百家,无不充满谆谆劝学之意。而其中元人翁森以春夏秋冬为题,歌咏读书乐趣和情调的《四时读书乐》,更是一首优美的情致高尚的劝学诗。《四时读书乐》的主题宣扬的是读书的高雅情趣,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它把一年四季都视为读书的好时光,勉励人们勤奋读书。此诗被清代《四库全书》收录,民国初期曾被编进国文教科书,为中学生所必读。现时读这首古诗,吟咏其中的佳句妙境,很有启迪。

《春》:“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春天,山景照着听堂四周的栏杆,流水淙淙,围绕着长廊,乘涼后唱着歌回家,春风吹拂,送来阵阵花香。树枝上可爱的小鸟是伴我读书的朋友,水面上的落花都是大自然的好文章。翻读自己喜爱之书,读书之乐,读书人心中自知。鸟语花香伴着书香,一片天籁,情境交融。窗前的青草让它们自在地生长吧,留得窗前一片绿荫,充满生机。

《夏》:“新竹压檐桑四围,小径幽敞明朱曦;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夏天,暑气天热,能否寻到读书之乐呢?在作者的笔下又是另一番情景:初长成的竹子笼罩着屋檐,桑树围绕在房屋四周;小书房里清靜敞亮,照进灿烂的阳光。在漫长的白天读完了书,可以静听树上蝉儿的鸣叫;读到深夜,可以看着那灯花一节节地掉落,观赏那萤火虫飞进帐幕来。有时在北窗闲躺着,就像羲皇时代的人那样逍遥自在,只因为平日体会了读书的乐趣。夏天读书的乐趣无穷,书中的优美意境,无声宛若有声,就像在阵阵吹来的南风之中,对着镶有美玉的琴,弹奏一曲一般地美妙,吹得心中一片清凉。

《秋》:“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秋天,是夏尽秋来,天凉气爽,正是读书的好季节,秋夜读书,当是一年中最佳之时:昨晚庭院前有落叶的声音,篱笆上的紫豆开花了,蟋蟀不停地鸣叫着。不知不觉秋意已经弥漫了叢林草野间;各种声音都含着秋天清爽寂寥的气息,呈现出一片萧瑟的景象。幸亏床边有一盞矮灯,面对它读起书来,更有加倍的功效。秋天读书的乐趣是非常和乐有味的,读到高兴时,走出屋外,看一轮明月,满目霜天,其乐无穷啊,就像在晴朗的寒天中起身賞玩空中明月般地有趣。

《冬》:“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冬天,昼短夜长,雪打门窗,一炉火一壶茶,读起书来,有滋有味:树叶掉光了,河水干涸了,群山枯槁,一片开阔;我也可以辽远地看清自己天賦的本性;对着书籍坐着研读,灯光不停地在壁上晃动;读到深夜,大雪已堆满屋顶,这时我可以高声大唱一曲。地上的火炉有焰的炭火,锅里正煮着茶;我就在这四面都摆满图书的房中读书。冬天读书的乐趣到哪儿寻找呢?就在那寒冷的冬天,只要绽开几朵梅花来,就可以看出天地化育万物的本心。

翁森,又名称森,字秀卿,号一瓢。相传他曾以朱熹的白鹿洞学规为训,故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他曾留下一部《一瓢稿》。由于他隐居不仕,以教书为业,读书就少了一份压力,多了情趣,春、夏、秋、冬四时读书才会尽得其乐,吟成诗作,留后人欣赏。

罢《四时读书乐》,陶醉其中,仿佛进入了此诗的读书境界。《四时读书乐》的内容结构,从描绘季节景色起笔,情景交融,轉入读书心境,最后点合出这一时节的读书乐趣。写得多美好多有趣,读后回味无穷。

《四时读书乐》其文辞十分优美。第一联《春》诗中,“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两句,让人陶醉,这是读书人才能领悟的奇妙境界。第二联《夏》诗中,“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和第三联《秋》诗中“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几句,引起我的回忆。记得小时,最美好的时光,是一个人在山上放牛,牛自由自在地啃草,我躺在一块大石上读书,蓝天白云,绿风潇潇,书中美景和身边天籁融合为一体,这时,便忘却了家庭生活的艰辛和前途的渺茫;夜间在弱灯下读书,忘记了蚊虫叮咬。此诗的第四联《冬》诗写得最有意思。冬夜读书,身心投入,座前灯,炉下火,屋外雪,全都交汇于四壁图书。诗意中,我中有书,书中有我,人书难分,彼此交融。尤其最后两句,以“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为读书之乐的归宿,格调高洁,给人无限遐想。这是多美的一组《四时读书乐》啊。通读全诗,其内容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景中情会,书中有片精神家园,多么催人愤进读书啊。对应讽语“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要想读书待明年”,是多么的有意义呀。

第二篇:读《四时读书乐》有感

最近读了南宋诗人翁森的《四时读书乐》,这是一首劝学诗,但又少了絮絮叨叨、人生大道理的讲述,没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劝慰,没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激励,没有熬夜刷作业苦思冥想的辛苦,而是从春、夏、秋、冬四季读书的乐趣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让人不由得想借来与大家分享。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诗人没有写“要读书”,而是首先描写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青山绿水,廊阁亭绕,鸟语花香,春风拂面,这么美好的季节,如画一般的环境,怎能不令人想要拿起书本阅读呢?

“人生唯有读书好”。诗人用了一个《论语》中的典故来这样说:孔子和徒弟聊人生理想,有的理想是做大国国相,有的认为自己要治理国家……而曾点却说自己的理想是在阳春三月,穿着春天的衣裳,和青年人一起去沂水游泳,而后在舞雩台上吹着温暖的春风,吟唱歌谣。曾点描述了人与人、人与与自然的美好和谐相处、怡然自乐,令孔子欣赏赞叹:“吾与点也。”

春天读书的乐趣,无需任何附加,阳光正好,窗前满眼都是绿色的草儿,怎能辜负这大好时光呢?读书吧,心情自然而然也就明亮开朗起来。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夏季的炎热,令人心浮气躁,但诗人可不这么看。“读书之乐乐无穷”。夏天也有着别样的乐趣,夏季白天时间长,光线明亮,坐在朝北的窗子下,阵阵凉风吹入,听着蝉鸣蛙声,也不再厌烦,反倒成为一种吟诗颂词的合奏,如果再拂上一曲,自然乐在其中。

如果是夏夜,则更是另有一番景象。挑灯夜读,遇到自己喜欢的文章,不禁拍案叫绝,如同盛夏浸凉,通体舒泰。待到更深灯尽,萤火虫飞入帷帐,闪闪落落,浪漫唯美。此情此景堪比陶渊明“羲皇上人”恬静闲适,这是夏夜读书的乐趣了。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床前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我们常说,秋高气爽,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秋天读书是什么感觉呢?诗人这样说,秋天的落叶簌簌有声,秋夜蟋蟀潺潺而鸣,相比于夏天,秋天更多的是一种沉静。

点燃一盏油灯,坐在床头,安静地读书。没有凡尘杂事的叨扰,没有汗流浃背的烦躁,读书的效率也会更高些。尤其是仲秋时分,月色清朗圆润,没有喧嚣,在窗前或静坐、或读书、或听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与清风明月相对,心灵也会得到澄清。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真见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冬季万物萧条,尤其在北方,一眼望去皆尽灰色,漫无生机。寒冷,令人只想躲在暖暖的被窝什么也不想做。那有什么心思读书呢

诗人却说,喜欢读书的人从不在意外物,哪怕条件再恶劣,也会自己创造条件读书。没有群朋高声吟唱,读书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在这种时候读书,倒能够真正地反观自我。

如果下些雪就更好了。屋外白雪皑皑,屋内点着炭火,烹上一壶自己喜欢的热茶,茶香四溢,手中的书卷仿佛也有了温度。点上灯盏,屋内的景物随着灯火的摇曳而晃动着身影,自己却安安静静读书、沉思,冬天读书的画面跃然之上。读书的精髓在于领悟人生,诗人把读书人的清雅比作梅花在寒冬中的盛开、绽放。

读书,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无关其他任何人任何事,只要自己喜爱。读书更需要一种仪式感。古人尚有“绿满窗前”、“地炉茶鼎”营造自己喜爱的读书氛围,我们的现代家居其实更加易得,煮一壶茶,亮一盏灯,捧一本书,伴着茶香、书香,读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品味人生。虽是烟火生活,倒也添了书卷气息。在读书的过程中,那些令人心动的文字,满满浸透自己的心脾,成为自己的知识、认知、精神和气质。

无论四十岁、五十岁,生活中有书相伴,便会花开四季。每一个季节、每一个年龄段,都会是自己最美的年华。生活中不仅仅需要柴米油盐烟火气,也要清新淡雅书卷气。

第三篇:看《四时读书乐》到底怎么读

看到网上把《四时读书乐》这篇绝世美文读的惨不忍睹,气地我这个不是学文科的也要出来说几句。

什么“新竹压檐桑四周”,老竹就不能了?什么“压檐桑四周”,你以为翁森是养蚕的?什么“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看不见“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是个对子?什么眼神还是什么水平?四季不分、段落不分,非得气地我这个不是学文科的人出来说文章的事,尤其还是祖宗大家的文章。

《四时读书乐》出现了两个主要的版本:

一个是“莫”字在前,成了“蹉跎莫遣韶光老”,这不知是作者本人还是哪个智者愚弄不学无术的假文人,一个“莫”字前移嘲讽了多少人!虚度光阴、荒废时光还想乞求老天保佑一副空皮囊青春永驻,长生不老,是个正常人的思维就不会想出这种事来,何况祖宗大家!

一个版本是“莫”字在后,“莫不觉商意”,是说眼前的种种美景无不让人感到舒适惬意。“莫”字在后这个版本是正确的。

今天我就把这些字连起来,看会是什么样子。

“„„皆文章蹉跎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 读为:

“„„皆文章,文章蹉跎遣韶光,遣韶光,韶光老。韶光老,老人生。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好(三声),好(四声)读书,书读好,读好书。读书之乐乐何如„„”。

“„„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莫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读为:

“„„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趣,趣读书,书读趣,读趣书。读书之乐乐无穷。 瑶琴一曲来薰风,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莫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功更倍,倍读书,读书之乐乐陶陶。

起弄明月霜天高,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者,者读书,书读者,读者书。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解释一下,“读书趣”就是读书有乐趣,“趣读书”就是带着兴趣志趣读书,“书读趣”这个趣字是“旨意、宗旨”的意思,是指读书要掌握全文的旨意、宗旨,“读趣书”是指要读那些能够引起你的读书兴趣、能够培养你的兴趣爱好和志趣的书。

“瑶琴一曲来薰风”是指风中飘来熏人的桂花香气,薰风中的桂花没有实指,是说人可以没有蟾宫折桂之名,但一定要有蟾宫折桂之实。八月桂花香,这已经是秋天了。

“读书者,者读书”,前一个“者”是语气词无意义,后一个“者”是“人”的意思,是说关于读书的事,人人都可以读书。“书读者,读者书”,是说书写的就是关于读者的事,人人都可能成为书中的人物,“读者书”就是说书就是读书人写的。再看“数点梅花天地心”,有人理解为天地孕育万物之心,还没说成是生孩子。“天”过去说成是“乾”,“地”说成是“坤”,也就是天为乾,地为坤,“天地”即为“乾坤”,“乾坤”即为“社稷”,“社稷”即为“国家”。此句应为冰天雪地的季节不忘读书为民报国。这句是以梅托志,是说即使遇到艰难困苦也不忘读书为民报国。

通篇文章写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不忘读书为民报国,夏日炎炎的季节不忘读书报国为民,秋高气爽的季节不忘读书报国为民,冬雪冰封的季节不忘读书报国为民,并非有人说的只为读书而读书。有哪一个只知吃喝玩乐的人能写出如此深切触感到大自然气息的文章,使文章浑然天成?能够深切感受到大自然气息的人,必然是对百姓的苦乐国家的兴衰感触更深的人,怎么可能是只为读书而读书的庸人?文章还强调读书不能死读书,还要带着兴趣爱好读书,要读那些对思想品德有教育意义的书,要读那些对生产生活有帮助的书,同时还强调做人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育人者先正己。文章以竹、桂梅等托志,教育读书人要做一个有志向、有气节、谦虚的人,同时要做一个不畏艰难困苦、时刻胸怀报国为民之心的读书人。

整篇文章没有将读书报国为民的大道理,但寓意全在字外。通篇文章的宗旨还是那句古话,读书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整篇文章朗朗上口,一气呵成,没有刻意的修辞、比喻,而是无声地把四季美景展现在你的面前。我曾经以为没有人能用文章描写出大自然的真实美,读了《四时读书乐》我懂了,那是功力不够。

由清代的黄自元临写的《四时读书乐》保存了正确的版本。黄自元的真迹可以说是具有写山山现写水水流的神韵,我本人不懂字画,但我认为字能写出景物的神韵、让人震撼的人无人能及黄自元。《四时读书乐》翁森的文章、黄自元的字,两朝大家共同完成了中文史上无可比拟的巨献。 说到一气呵成,我感觉读为“„„读书好 好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读书趣趣读书 读书之乐乐陶陶„„”“„„读书者 者读书 读书之乐何处寻 „„”更顺畅,但“书读好 读好书”“读者书 书读者”是必须有的,因我小时候多次听见本家祖、父辈说过这些话。

现在只剩“春”、“夏”两季没读,谁要想听这两季怎么读,段落怎么划分,字怎么解释,每句和整体的意思怎么解释,需支付金钱。在这个到处讲金钱的时代,脱俗我就得饿死。

第四篇:读书乐

读书乐,乐读书

——东山小学三年级(3)班读书指导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快乐轻松的阅读氛围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使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浓浓的书香洋溢整个班级。本学期旨在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使学生乐读,会读,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措施

(一)营造书香氛围。营造一个书香浓浓的读书环境,对激发孩子的阅读需要是行之有效的。儿童阅读专家崔利斯曾这样说:“如果有可能,就用书来搭建房顶。”这当然有些夸张,但如果我们能将这个理念渗透到我们的教室布置上,让学生每天都浸润在书香之中,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萌生读书的内在需求。

1、贴名言。发动每个同学到课外去搜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让同学们体会读书使人快乐、读书使人聪明。

2、建书吧。继续建好教室里的迷你小书吧,给小书吧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三国书城”、“亲情书屋”等。建议每个同学至少带来两本书,使小书吧拥有一定数量的书籍,再由班级里的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后供同学们借阅。通过开展“献两本看多本”的活动,丰富同学们的阅读资源。

3、设专栏。继续在教室的墙上建好读书专栏——“小作家专栏”。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推荐好书的小报,撰写的读后感、好作文等贴在专栏里。定时更新作品,在专栏里,孩子们可以和书中的主人公对话,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写作的乐趣,读书的妙趣

( 二)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1、认真落实每两周一次的阅读指导课(趣语课)。重在整本书的推荐,也包括一篇篇美文的阅读,力求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对你推荐的读物不看不快,对你推荐的美文心领神会。

2、每天早晨学生早早就到了学校,利用正课开课前一段时间,让学生诵读古诗、美文等,用文学经典来充实学生的语言仓库。

3、每天晚上完成家庭作业以后,能自觉主动地阅读课外书籍,时间不少于30分钟,请家长协助检查。

4、开展“天天诵读”活动,由学生推荐,在黑板上设立一角,提供经典美文和古诗等。要求每天过关。组织每节课前1分钟背诵。

(三)教给良好的阅读习惯

1、勤查字典。鼓励孩子遇到生字时能“咬住不放”,勤查字典,不光要知道字音,还要了解一下字意,把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

2、快乐积累。我们提倡学生在看书时养成摘录好词佳句的好习惯。每位学生准备一本采蜜集,每天摘录几个好词或几句好话。周

五、周

六、周日这三个晚上,可以指导学生抽一个晚上作一次简易的读书笔记,内容包括:书名:《

》;摘录:好词好句或好段;阅读感受:„„日积月累,细水长流。

3、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对不同的读物,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读报纸时,可以“浏览”、“跳读”、“略读”等;读故事情节强的文章,可以默读;读优美的诗歌、散文、书信时,可以美美地朗读。

(四)加强阅读评比

1、星期一早上把读书笔记交给老师进行批阅,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2、定期开展班级读书活动,组织朗诵、故事赛。

3、评比“读书之星”。结合阅读课上的表现、诵读情况、“小作家专栏”的参与情况,每个月评比出

“读书之星”,颁发奖状。为孩子们树立学习的榜样。

(五)推进亲子阅读

1、加强宣传,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改变过去“读野书”的传统观念,能积极配合教师督促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2、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探讨书本中的一个话题。

3、指导家长选择图书,向家长传授和探讨家教读书经,让家庭生活因为有了“亲子共读”而洋溢温馨和活力

附本学期必读书目:《绿野仙踪》、《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

第五篇: 读书乐赋

天下诸乐事,惟读书乃人生至乐也!

读书之乐,人生至乐。乐在真趣,乐在境界,乐在无限滋味。读书之乐,非世俗感官之乐,乃赏心悦目之乐,心灵共鸣之乐,拍案惊奇之乐,一咏三叹之乐,荡气回肠之乐。读书之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上下千载,古往今来,皆浓缩于尺牍;四海五洲,异邦城域,尽了然于卷帙。圣哲经典,名家荟粹,琳琅满目,浩若烟海。

然人有善恶,书有良莠。读书之人,须是非明辨,好劣善别。读书首要,必有所择。择菁摈粕,存益斥害。良书育人,读之使人提升,增进学识,渐入佳境。污书蛊人,读之使人沉沦,迷乱心智,终陷泥淖。好书如益友良师也,裨益终身,快乐无穷。

读书之乐,乐于所得。读书须有所得,若无所得,未真读书也。书中世界,景象万千,潜心啃读,必有所得。或明心智,或增知识,或阔眼界,或促涵养,或展境界,或丰言语......皆为所得也。

读书之乐,乐于怡情。诗词怡兴,小说怡情,散文怡性。得心灵之慰藉,涤世俗之喧嚣,品人生之况味,悟生命之真谛。读书真境,愉悦臆心,抒发孤闷,拨除迷障,放逸良知,牧养善真。消遣娱性,随心而欲;寻章摘句,任意所致。半卷诗书,一盏清茶,逍遥若仙,痛快至哉!

读书之乐,乐于怡性。陶冶情操,净化品质,远浅陋于无知,拒粗俗于白丁。不求黄金屋,不求千钟粟,不求颜如玉,唯愿肺腑无草莽,唯求修身养真性。腹藏诗书,气华自可灿然;人育经纶,骨格必会清奇。

读书之人,乐由性兴。达观处世,独超然而领悟;温文尔雅,惟君子而谦谦。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然君子乐书也。

日日有书读,人生何所求?古人有云:三日不读,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我尤好书,视读书为人生真趣。少年伊始,读之不辍。家无万贯,室有千册。晨昏捧读,学识渐进,收获颇多,终身良益。一日不读,茶饭无味;二日不读,神思困顿;三日不读,辗转反侧;四日不读,形神恍惚;五日不读,犹如行尸走肉。

读书之乐,乐在心境,心境之乐,乐而忘形。于我而言,我尤如鱼,书尤如水,鱼水相溶,尽情畅游。书尤如风,我尤如鸢,风鸢相合,自由翱翔。

读书之乐,人生至乐也!

上一篇:四级作文句范文下一篇:首届班干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