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探究

2022-09-10

1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 高校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是培养信息才的重要基地, 肩负着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信息人才的责任, 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 高校十分重视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学, 在教学改革要求下探索教学实践体系的创新方法。但是, 由于受传统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的影响,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仍存在着实践教学水平低、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解决。在这种情况下, 构建教学实践体系已经成为学校重要教学工作。研究教学实践体系不仅能够提高信息人才培养质量, 而且对高校实践教学开展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2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学中实践体系的现状

高校开设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思维能力和计算机技能方法, 能够解决信息技术工程实际问题的技术人才。因此, 高校十分重视这一专业的教学实践, 强调学生能力的锻炼,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为此, 很多高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教学实践体系, 开设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 由于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2.1 实践教学水平低

长期以来, 高校人才培养十分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忽视了实践能力锻炼, 尤其是理工类专业, 实践课程数量较少, 并且大多数实践课程都从属于理论课程。另外, 高校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形式严重, 导致实践教学水平低, 难以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技能人才。

2.2 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系统研究

虽然, 很多高校在新课改背景下积极开展了实践教学, 并对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进行了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践教学的发展。但是, 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研究仅仅针对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问题、某一环节以及教学形式, 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系统研究, 研究程度较浅, 不利于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但是, 在信息化社会, 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人才和信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 高校的实践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

2.3 实践教学面临巨大挑战

现阶段, 我国高校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教育的发展。而大众化教育为高校实践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大众化教育下, 高校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充分考虑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校外实习的组织、学生个性发展等问题, 实践教学的改革难度较大。

3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构建策略

3.1 教学实践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

高校应积极明确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的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来设计教学实践, 使教学实践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而学校的计算机信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 学校应积极制定理论教学目标和时间教学目标。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核心专业知识的掌握作为理论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并且, 高校应科学制定实践教学目标, 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职业操作能力、专业技能、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实践教学的目标, 使学校的教学实践能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2 教学实践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首先, 注重专业基础。高校应积极重视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 将专业基础的培养作为教学实践体系构建的基本目标, 在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 学校的教学实践应积极改革毕业设计, 实行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设计方式, 让学生在假期进行充分的社会调查, 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课题, 引导学生做好毕业设计准备工作。另外, 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 在科研过程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再次, 高校应积极重视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保证实验教学的时间, 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最后, 高校应狠抓学生的实习工作, 积极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机会, 让学生到企业中体验真实的经济生活, 学习职业技能, 实现学生的就业对接。

3.3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首先, 高校应积极提高实践教学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课时比例, 适当开设与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理论相配套的工程类实践课程、信息类实践课程及通信类实践课程, 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其次, 学校应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水平来编写实践指导书, 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的指导。并且, 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实验过程管理, 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操作环境, 保证一人一机, 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 完成实验任务。另外, 高校应合理设计实践课程, 严格设计实践课程标准, 保证实践课程质量。

3.4 改革教学评价

高校应在构建教学实践体系的过程中应积极改革教学评价, 促进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增强教学评价体系的系统性。为此, 高校在开展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还要积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并且, 学校应重视家长的评价, 综合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评价结果, 实现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主体。另外, 学校应积极改革教学评价的内容, 转变传统的理论知识考试的方式, 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和实践能力进行客观评价, 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最后, 学校应积极重视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 及时肯定学生的成就, 对学生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 提高学生的发展积极性。

4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构建的保障措施

4.1 加大投入力度

首先, 学校应加大对教学实践体系构建的宣传力度, 提高学校领导人员和学校教师对教学实践改革的重视程度, 增强学校教师对教学实践改革的认同, 促进教学实践改革的发展;其次, 学校应加大对教学实践体系构建的资金支持, 设置专项教学实践教学体系资金, 并确保这些资金真正用于教学实践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积极购置充足的实践器材、建设实践基地, 并自主编写教学实践指导用书, 促进教学实践体系的构建;最后, 学校应加大对教学实践体系构建的人才支持, 积极引进高素质教学改革专家指导教学实践体系的构建。并且, 学校应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 实现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另外, 学校应不断深化校企合作, 邀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指导教学,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2 加强教师建设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也是教学的研究者, 是开展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 高校应积极重视教师建设,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首先, 高校应不断提高教师人才的引进标准, 明确规定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实践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 优化教师队伍;其次, 高校应积极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 定期组织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小学培训, 让教师学习最新的信息与计算机专业知识, 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

摘要:本文分析了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学中教学实践体系的现状, 并探索了教学实践体系的构建策略, 提出了保障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构建的措施, 以完善教学实践体系。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现状,策略

参考文献

[1] 唐晓静.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大学数学, 2007 (1) .

[2] 高胜哲, 董宇峰.加强实践环节研究促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J].大学数学, 2007 (1) .

[3] 徐凤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德州学院为例[J].计算机时代, 2012 (3) .

上一篇: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中计算机应用技术措施得到的应用下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