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

2022-09-11

一、引言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情况下, 内外均衡的实现已经突破了单一国家的范畴。日益增强的经济关联度使得一国独立实现内外均衡的努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进一步加剧了内外均衡之间的矛盾, 甚至导致了金融危机, 国际政策的协调已经发挥出显著的优势。然而, 内外均衡问题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却是与宏观经济的逐步开放相伴相随的。商品、资本、劳动力等资源的国际化的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增加, 外部均衡的问题也更严峻。

中国国际收支最大特点是阶段性, 在1982-1984年, 这期间经常项目有较大数额的顺差, 分别有56.74亿、42.4亿和20.30亿美元。同时, 从净额看, 资本项目1982年为净流入3.38亿美元, 1983年和1984年为净流出2.26亿和10.03亿美元。在1985-1989年, 是顺差与逆差交叉阶段;在1990-2001年是顺差阶段。从这三段时期可以看出, 1982-2001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发展出现小额顺差-顺逆互现-更大顺差这样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看出中国国际收支, 规模不断扩大, 国际收支态势走向较好的方面发展。从运行轨迹, 可以看出中国国际收支有以下几个特点: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密切联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高度相关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与外汇管理体制密不可分;我国国际收支中的“误差和遗漏”居高不下。

二、文献综述

对于国际收支在一国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及影响,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国内学者庞军, 黄少艺等 (2012) 则认为分析了我国贸易结构后, 可以看出, 一般贸易与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现象, 不断上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是因为加工贸易。[1]肖继五, 崔建强 (2012) 阐述了人民币升值是以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作为代价的, 而我国贸易结构极不合理, 出口的减少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损失。[3]国际收支的变化影响着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和经济运行。因此, 研究国际收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国内宏观经济与国际收支发展现状的分析, 运用相关国际收支理论, 就如何实现我国内外均衡展开深入探讨, 从而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及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提出可行性意见。

三、国际收支概述

(一) 国际收支的含义

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本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之间产生的一切经济交易的记录。国际收支状况完整反映了本国外部经济的平衡状况, 不仅造成货币汇率的波动, 也可以成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参考。

(二) 国际收支的内容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误差和遗漏项目。

从动态上说, 国际收支的活动是对经济现象的描述, 可看出一国特定时期内一切对外交易的货币给付活动。因此, 国际收支状况与一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四、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我国宏观经济现状

我国近年来宏观经济一直保持着较为平稳地增长, 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820754.3亿元人民币, 比2016年增长10.9%。外汇收入也持续创高, 2017年, 货物进出口总额278101.00亿人民币, 比2016年增长14.26%。其中, 出口153311.19亿人民币, 增长10.75%;进口124789.81亿人民币, 增长18.88%。进出口差额2851.38亿人民币。

由上表可知,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加深, 从1993年至今保持较为快速平稳的增长, 而外汇收入保持着相当的速率走高。同时外汇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加大, 外汇收入在国内生产种植中所占的比重尤其是从2013年至今, 一直保持着相当大的比重, 从而也说明了我国经济开放程度逐渐加大, 与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频繁。

国际收支总体的不平衡这个问题还是很突出, 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的规模仍在较高水平的顺差, 从国际收支的内部构成看,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比逐渐增大。2013年全年数据显示, 经常项目顺差轻微收窄, 但是受跨境资本流动影响, 资本项目由逆差转为顺差, 并且顺差规模巨大。2013年非直接性投资资本流动从2012年的逆差变成顺差, 外汇储备资产涨了4327亿美元, 比上年超了3340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很高, 近2427亿美元, 比经常项目的顺差远远超出28.7%。随着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步推进, 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逐步增强, 人民币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这与资本账户影响扩大有着密切联系。将来, 资本项目在国际收支中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依然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二) 我国国际收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来说, 中国产业发展相对比较均衡, 并较早开始了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 在外需不振、出口受影响时, 依靠国内的投资和消费也能支撑经济相对稳定的增长。从贸易和投资看, 世界经济已经起步, 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 复苏较快, 比较有利于我国稳固和增加出口。但是, 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发展情况特别是“双顺差”格局依然会引发以下问题:

第一, 外汇储备激增, 央行“对冲”操作的任务越来越重, 难度越来越大, 成本也越来越高。

第二, 外资大量进入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第三, 经济增长的结构不均衡, 调整动力不足, 流动性过剩还可能会导致投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 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

第四, 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

第五, 经常项目长期顺差将加剧贸易摩擦。

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发生国际收支的逆差, 就会产生本币下浮的压力。假如货币管理局想让本币汇率平稳, 则肯定会使用国际储备, 这就会减少货币供应量, 会影响到本国生产和就业, 国民收入也会减少。同时, 官方储备的下降还影响到一国的对外金融实力和国家的信用, 降低政府将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能力, 而这又反过来引起新的国际收支逆差。

假设一个国家经常发生数额较大的国际收支顺差, 这样会给国内的经济产生不好的影响。这就是积累的国际储备上升导致货币的供应增长, 这样会使物价水平上升, 通货膨胀会加剧。假如出口过多造成国际收支盈余, 这样本国在这期间会减少可供使用的生产资源, 长期这样, 肯定影响一国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 一国国际收支盈余超出, 也就是他国国际收支赤字超出, 这将引发国际摩擦, 破坏国际经济关系。因此要平衡国际收支差额。

五、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对于我国目前国际收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相适应, 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机制转移到我国的结果。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节、完善:

(一) 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鼓励投资。

中央银行应当持续增加利息, 同时提升法定准备金率来稳定流动性。同时, 人民币汇率必须更快地反映市场的供求改变, 更加具有弹性。这些方法都会有利于改善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 调整进出口产业的结构, 提高竞争力。

一个民族的经济要强稳发展, 必须要有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 因此, 我们不仅要中国制造, 更要中国创造。

(三) 放宽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 实施“走出去”战略, 扩大对外投资。

实现走出去的, 扩大市场。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 比较好的国际收支的结构是:贸易项目是逆差, 经常项目是保持平衡, 资本项目是顺差。而当前的国际收支失衡、超额的外汇储备的重要性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 政府应持续以“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为政策指引, 使用各种方法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摘要:从全球看, 中国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 最近几年经济发展不断上升, 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中心。此文从中国国内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发展的现状为出发点, 运用相关国际收支理论, 对实现我国内外均衡中产生的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从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 和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国民经济,外部均衡

参考文献

[1] 庞军, 黄少艺, 闫玉楠, 石媛昌.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12 (03) :103-109.

[2] 刘艺欣, 张力.保持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政策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 2012 (05) :21.

[3] 肖继五, 崔建强.人民币升值能否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J].北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会刊, 2012 (03) :30-39.

上一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下一篇:差旅费和误餐补助的个税处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