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2023-02-03

第一篇: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摘要】财务管理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理财环境中,特定的理财主体通过有效地组 织安排财务活动,正确的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位的准 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理财主题的财务活动是否有效,财务关系是否协调。本文着重阐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企业最佳财务管理目标。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财务是一个企业的生死命脉,一个企业要想很好占领市场或蒸蒸日上,首先,需了解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然后加以剖析,做出最佳选择。

1.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他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因为财务目标的制定直接决定了各种财务决策的选择。

1.1 财务管理目标是连接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运行理论的纽带:一方面,财务管理目标是根据财务管理的主体、财务管理的客体、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特点等基础理论确立,体现了基础理论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又对财务管理程序、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组织等运行理论起导向作用,引导着财务管理运行理论的发展。

1.2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实践的桥梁:一方面,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基础理论从理论的高度加以剖析且是很有必要,但它又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财务管理实践当中去,形成实用性理论,以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另一方面财务管理理论对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集中表现在对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指导,而这正式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功能所在。

然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机制,都是通过一定的评价标准体现的。

2.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

2.1.利润最大化目标

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所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企业创造的财富越多,越接近企业生存、发展和盈利的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通过企业财务

1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比如:把工资压倒最低限度;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费用,可以从材料采购、生产效率等方面着手;还有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开支等等。企业是一个追逐利润的经济实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本质所在,当利润达到最大化时,企业的价值也达到了最大化。但是,该 目标在以下方面有所欠缺:(1)没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比如,今年 200万的利润和10年以后的同等数量的利润其实际价值是不可比的,10年间还会有时间价值的增加,而且这一数值会随着贴现率的不同有所不同;(2)没考虑风险问题。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风险,同等利润值在不同行业中的意义也不相同,比如风险比较高的高科技企业和风险相对较小的制造业无法简单比较;利润的变化可能意味着风险的同时变化。例如,一个每股收益为15元的传统企业,尽管其每股收益上升到20元,然而该公司可能依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投资对象,因为其经营活动固有的风险增长的更快;(3)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由于利润指标通常按年计算,因此企业决策也往往会服务于指标的完成或实现。另外,利润最大化的障碍是它的关键变量即“利润”几乎不可能准确计算。因为利润有很多不同的经济学和会计学定义,每一个定义都有各自一系列的解释。应该看到,利润最大化的提法只是对经济效益浅层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所以利润最大化并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2.2.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

股东权益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属于股东。企业的经营管理应代表股东的利益,只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创造最大权益上的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相比,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目标更容易量化,易于考核。同时,这一目标也存在一些缺点:(1)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于应用,因其股价无法向上市公司股价一样随时准确获得;(2)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特别是有些企业外的因素、有些还可能是非正常因素,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如有的上市公司处于破产的边缘,其股票可能还在走红;(3)它强调的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关系人的利益重视不够。所以,综上所述:目前采用股东权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也不符

合我国国情。

2.3相关者权益最大化目标

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企业行为影响或可影响企业行为的任何个人、群体和组织,一般是指那些与企业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并享有合法权益的组织和个人。根据他们与企业的关系可分两大类:一是直接利益相关者,例如: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等等。二是间接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影响企业或受企业影响,但与企业没有商务关系,企业又必须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利益主体,如:社区,政府,社会团体,大众传媒和各类专门利益集团等。现在企业核心理论是契约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系列生产要素之间的契约,它结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环境,企业生存发展必备相关要素等问题是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结果。财务目标作为企业目标的一个子集应具备有企业目标的特性:唯一性和明确性。然而,唯一性和明确性是衡量财务目标的基本标准,也是财务目标必须满足的条件。在上述相关利益中,仅是直接利益相关者就涉及到六个,更别说大量存在的间接利益相关者团体了,在不否认众多不同利益团体之间可能存在一致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团体间大量利益冲突的客观存在。如果一个目标包含过多的内部矛盾,那么其明确性就无从谈起,在实际工作的财务决策过程中,决策者有需要某个具体的相关利益集团价值和总体的相关者利益价值之间进行衡量、取舍、而这一决策过程本身就很难把握,因此,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本身就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一个模棱两可的目标不可能作为现实中的财务目标。由于不同的利益团体的利益要求存在大量的矛盾和不可避免冲突,企业决策者衡量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这一缺乏定量性的目标的过程存在很大的模糊性,从而很可能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和可操作性。这样会使目标本身应具有的作用被彻底否决,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最终损害这些相关者的利益。

趋利避害,当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所有者权益和相关者权益不能统筹全局时,我们不得不去寻找另一出口,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

3.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理论依据

传统上,人们都认为股东承担了企业全部剩余风险,也应享受全部的经营收益。而职工或债权人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在财务管理的目标设定中往往被忽视。事实上,现代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职工以及企业上下游关系人都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他们利益的满足和实现也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因此应全面考虑。

企业价值通常通过两种途径表现出来:一是用买卖的方式,通过市场评价来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二是通过其未来预期实现的现金流量的现在价值来表达。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抽象的目标,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假定条件下,它可以表达为股东权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论依据是财权流理论,该理论认为理财目标是确定理财本质、理财主体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过程依赖性。任中信教授认为价值是理财学基本的核心概念,价值管理师理财的重要特性,而“利润”只是反映了价值的一部分。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观点认为:投资者建立企业的重要目的在于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种财富首先表现为企业的价值。企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和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决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评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依据不是企业已获得的利润水平,而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财务管理目标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可以说,财务管理目标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某一利益集团可能会起主导作用。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利益集团,而置其他利益集团于不顾,不能将理财目标集中于某一集团的利益。从这一意义上来讲,股东权益最大化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从理论上来讲,各个利益集团的目标都可以折衷为企业长期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提高,各个利益集团都可以借此来实现其最终目标。所以,应当将企业的长期发展摆在首位,并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3.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具体体现

(1)明确了理财主体为企业组织。理财主体就是具有独立经营权和财权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体现为理财主体财富的增长,然后,企业价值最大化恰好满足这一要求。

(2)体现了理财本质即价值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之所以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是因其具有广泛性及综合性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取决于理财本质即价值管理,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财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中的利益都只是企业的一部分。

(3)符合财务目标唯一性的特性。企业财务目标作为企业价值的导向,必须是唯一的,理财目标应明确理财主体,体现目标特性,符合理财活动的规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能充分体现现代企业理财目标的特性和财务活动的规律,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企业理财目标的现实理想选择。

3.3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的意义

一般认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如下优点:首先,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现金性收益的时间因素,并用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科学的计量,反映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从而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的问题,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定鼓励政策等。其次,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克制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过去或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而且预期未来现金性利润的多少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大。再次,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能有效地克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只片面追求利润的错误方向。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有利于克服因片面追求利润而产生的短期行为,有利于获利期限结构的优化和风险投资项目的组合决策,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的配置。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对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一,对于投资人来说,随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在息税后净利润趋向最大化,有能力以现金或股票形式分派股利,这样也就实现了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实现了投资人的利益;第二,对债权人来说,由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和现金流入,企业偿债能力提高,能够及时足额清偿债务,从而得到债权人的信任,为企业提供可靠资金打下了基础;第三,对国家而言,企业拥

有足够支付偿债能力,及时缴纳各种税金为国家税收提供了保障;第四,对企业内部职工而言,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在其主动范围内可增加工资、职工福利、改善职工生活,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五,对社会而言,一个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应该是对社会负责的企业,自觉承担各项社会责任费用,积极筹资“三废”处理装置,从而履行对社会的责任;第六,关心客户利益,在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上有较高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等目标,都会导致企业短期行为,会增加企业风险,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而企业价值最大化不再只强调企业当前微观利益,更注重微观利益和宏观利益协调一致,更讲究企业信誉,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与宣传,更注重企业产品的质量与售后服务,以保持企业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4.总结

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效果上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均优于其他财务管理目标。尽管该目标目前还未得到所有企业认同和采纳,但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将最终成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主导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文浩、郭丽江:关于财务代理人制度的探讨[J] 财经研究 2001第10期

[2]陈学义:对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J]会计之友2005年第11期

[3]徐波:对企业财务目标的再认识[J] 上海会计 2004年第10期

[4]张国华、翟春凤: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财务目标的理性选择[J]财会月刊2008年10期

[5]黄亿红: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定位[J]财会月刊2008年10期

[6]李凡:在轨转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2008年10期

第二篇:浅谈企业精益财务管理

摘要: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企业面临巨大压力。打造精益化企业已成为一些企业走出困境的选择。为了适应经营管理精益化活动过程,企业必须采用精益化财务管理系统。本文从财务预算、成本管理、财务流程以及财务部门工作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企业实施精益化财务管理的做法。

关键词:精益化 财务管理 内容做法

一、企业精益财务管理概述

精益财务管理或称精益化财务管理,是以“精益管理”的思想为出发点,在企业的财务预算、成本管理、财务流程、财务部门工作等方面,把精益管理思想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思想相结合,设计的一套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具体地说,精益化理念的精髓就是“精”——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尤其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和耗费,高质量。“益”——多生产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升级的目标,更加精益求精。简而言之,精益化财务管理的核心就是以最小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效益。

二、企业精益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受前两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许多从事外向型或低端产业的企业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打造精益化企业已成为一些企业走出困境的选择。由于精益模式聚焦于消除浪费、为基于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流提速,所以越来越多采用精益化模式的公司发现传统的财务系统已经很难支撑公司的精益化业务管理。为了更精确的描述精益化活动过程,使财务信息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真实业务发展,财务部门必须采用一套集监督与衡量精益活动进展的精益化财务管理系统。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如何实施精益化财务管理的内容和做法:财务预算精益化、成本管理精益化、财务流程精益化和财务部门工作精益化。

1. 财务预算“精益化”

传统的预算方法存在以下不足:预算的时间长,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坏境和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预算的编制过程漫长且浪费巨大;传统的财务预算通常只关注财务结果,往往看似专业,却不能满足企业实际的运营需求。

“精益化”的财务预算则是建立在运营规划基础之上的,运营规划完成之后,企业便掌握了与预期销售额、生产、改进和新产品相关的诸多有用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以及对企业相关成本的理解,企业便可快速完成财务预算。“精益化”的财务预算不再强调预算数据本身的精确,它要求预算管理工作做细,要求把影响企业效益的因素考虑齐全,从而能够在洞悉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同时,客观评价对企业的影响,为企业经营者做出经营决策,调整企业经营策略,实现既定目标提供财务专业支持和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益化”的财务预算将成为连结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经营计划和企业经营环境的纽带。

“精益化”的财务预算是动态的,这样可以使全面预算管理达到精、细、全的标准,从而持续优化成本结构,减少无效、重复的支出,确保利润的不断增长;能更好得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指标体系,加强单项预算间的衔接;能根据生产实际修订成本定额,提高预算的可执行度;能综合分析各单位预算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各单位预算的协调和平衡。

在预算管理流程设计方面,公司应制定一套完整的预算工作流程,包括预算编制、跟踪控制、考核分析、调整等各个环节,通过这套流程,使得企业整个预算管理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公司也可以通过这套流程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中的职责,理顺各部门的相互关系,保证权与责的一致。

公司的预算跟踪分析工作应是一项日常性的工作,财务部专人对各月度的预算数据于快报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对差异的分析和对未来经济环境的判断,形成较为详细的月度预算完成情况分析报告。报告可以作为经营管理者顺利完成经营计划,适度调整经营策略,把握重点收入,成为成本项目动态的重要参考文件加以利用。

财务预算要切实做到上述“精益化”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包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固定的财务预算编制流程和参与者的积极配合;对预算的相关环节和每个部门的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等。

2. 成本管理“精益化”

精益化成本管理是由日本丰田公司首创的一种杜绝浪费的新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它由成本规划、成本控制和成本改善三大支柱构成。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在思想体系和具体做法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精益化成本管理将原始的“成本+利润=售价”变为“成本=售价-利润”意即以用户能接受的市场售价减去企业必要的利润得出的用于制造的成本。它的理念是利润来源于降低成本的不断追求之中,这样就把企业为保证利润需要提高售价与保证客户价值这对外在矛盾转变成降低企业成本的内部矛盾,实现从成本决定售价到售价决定成本的转变。

精益化成本管理是构建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前提之上的,以供应链成本最小为目标,从而实现对整个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精益化成本管理以客户价值增值为导向,融合精益采购、精益设计、精益生产、精益物流和精益服务技术,把精益管理思想与成本管理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精益化成本管理。精益化成本管理包括以下要素:

2.1 成本规划。成本规划是指产品开发过程中进行的降低成本的活动,也叫新产品目标成本的控制。国外资料表明,在成本起因上,80%的产品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形成的。但传统成本管理工作却并未将其作为重点,设计人员往往只注重产品的性能指标,不关心成本的多少、售价的高低。成本规划工作要贯穿产品规划的全过程,大体上要遵循以下程序:一是确定新产品开发任务的同时规定新产品开发的成本;二是目标成本按照产品结构分解落实到产品的各个总成本和零件上;三是产品开发的每个阶段对目标成本实际达到的水平进行预测和对比分析;四是根据分析对比发现问题,通过价值工程和价值分析方法,研究采用降低成本的措施,保证不突破目标成本。

2.2 成本抑减。“成本抑减”一词来源于西方国家,其意是指有组织、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对企业成本形成的环境进行改造,以消除和减少无效成本的管理活动,它包括检查成本花费的目的,以及通过各种方法消除或减少花费的需求。它是企业运用计划或预算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从消除浪费、挖掘潜力、增加生产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以有效支出代替无效支出等方面进行考察和评价,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2.3 成本改善。精益化成本管理对传统成本管理中的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四个过程做了改进,将把成本降低到实际水平以下的活动称之为成本改善。成本改善是在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的降低成本的活动,是通过彻底排除生产制造过程的各级浪费达到降低成本的活动。一级浪费是指存在着过剩的生产要素,如过多的人、设备和库存,它引发出过多的工资、折旧和利息支出;二级浪费是指产品制造过多或任务完成时间过早(精益生产不提倡超额完成任务,而强调适时适量);三级浪费是指制成品过多;四级浪费是指多余的搬运、仓库管理、质量维持等。这四级中每一级都比下一级更加综合、更加重要。控制住第二级生产过多或过早就可以减少第三级、第四级的浪费。

精益生产成本的改善有下列几种方法:一是改善制造技术降低成本;二是开展价值工程和价值分析,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考虑,在确保必要功能的前提下,求得最低成本;三是依赖精益生产,消除一切浪费,实现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精益生产方式的成功实现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支持。团队活动和全体员工的自觉化是精益生产方式很重要的特征;四是采用作业成本管理。在作业成本管理模式下,通过作业对资源的消耗过程、产品对作业和资源消耗过程的成本动因分析,判别作业和产品对资源的耗费效率,识别有效作业和无效作业、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从而消除无效的或不增值的作业,使成本控制从产品级精细到作业级,在一定意义上真正体现了精益成本管理思想。

精益化成本管理与现行的成本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全面的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一是成本概念的全面性;二是成本目标的全局性;三是成本构成的全动因性;四是成本形成的全关系性;五是成本计算的全方位性;六是成本管理的全过程性。

3 .财务流程“精益化”

财务流程设计关系到企业整个财务系统运行的效率和顺畅,传统的财务流程是以“财务会计功能”为核心的,已无法满足企业对于“精益化生产”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精益化”原则的指导下,对其自身的财务流程进行变革和重新设计。

3.1 “精益化”财务流程再造的原则。一是战略的原则,要从战略的高度理解和实施财务流程再造。二是顾客价值原则,明确“精益化”财务流程再造的核心是顾客价值。企业的使命就是了解市场和市场上顾客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经济地提供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价值的增值。三是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个人潜力和积极性,强调合作精神使流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3.2 “精益化”财务流程再造的目标。一是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决策支持系统、专家咨询系统和内部协调系统,形成科学投资的决策系统,提高投资的效率。二是建立健全以会计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适应国际、国内多变的市场环境。三是通过人力资源的投资、开发、激励和保护,形成专业的管理团队,严格贯彻执行财务流程再造。

3.3 “精益化”财务流程再造的内容。一是“精益化”财务流程的分析。通过对内因、外因及作业流程的效率分析寻找出需要再造的关键流程,锁定再造目标。二是“精益化”财务流程的再造(包括优化及重构)。财务流程的系统优化实际上是在分析现有流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合,消除或减少非增值作业,从而创建出新流程。财务流程的重构则是着眼于企业运营的创新考虑,对财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一般而言,系统优化用于短期绩效改进,风险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绩效的改进程度会逐渐降低,因此,企业财务流程的优化应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

4. 财务部门工作“精益化”

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财务效率一直都是财务部门面临的紧迫问题。构建“精益化”财务部门必须遵循三项原则,即:关注外部客户、分析连锁反应(也就是说解决一个问题会揭示其他问题)和深入发掘问题的根本原因。

4.1 关注外部客户。现代企业的财务部门应采用一种有效的机制,即让公司外部的客户成为重要的被咨询的对象,向外部客户了解公司的哪些行为创造了价值,哪些行为造成了浪费。以一家制造公司为例,销售部门认为客户对催款单都很敏感,担心因催收账款而得罪客户,因此一般不大愿意让财务部门接触重要客户。但事实上,客户对公司急于收回款项非常理解,甚至会感激财务部门在收款过程中帮助他们找出了流程中存在的导致拖延付款的问题。如果财务与销售两个部门能达成一致意见,让财务部门向所有客户提供服务,并对大部分应收账款负责,销售部门只对几个关键客户的一部分应收账款负责,并定期更新财务部门负责联系的客户名单。这样不仅能提高财务部门工作的精益程度,而且事实也证明财务部门与外部客户进行直接沟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会更为有效。

4.2 分析连锁反应。引进一套更关注效率的管理系统的价值并不一定会明显地体现在流程的每一个步骤之中,但总体的效果肯定会逐步显现。因为对某个问题的一项解决方案往往会暴露出其他方面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公司随之可以实施一系列的而非单个的跟进改进措施,形成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最终都将被一揽子解决。

4.3 深入发掘根本原因。无论一家公司面临什么问题,在财务方面人们总是认为应该添置新系统或者数据库来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和提高工作效率。尽管这些措施的确能帮助企业应对复杂的局面,但它们却很难真正解决问题。如在关键绩效指标(KPI)的制定过程中,高级管理层不应等到每个业务单元建立和定义了自已的KPI后才调整战略规划,而应从一开始便将KPI与公司的战略方向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形成一个更精简的流程,可减少流程中最遭人诟病的重复,提前为KPI建立明确的假设,并更紧凑地界定各个部门的业务解决方案空间。

参考文献:

1、刘作庆,吴益兵,吴一平.公司精益财务系统的构建.财务与会计.2009(5):P24-25.。

2、任鹏,金彧昉.浅析精益化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财务与会计.2009(5):P20—22。

3、邰晓红,李桂侠.浅谈企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会计之友.2006(11):P16.。

4、刘玮,万秋梦.如何构建精益化的财务部门.中国总会计师.2006(4):P66—67。

5、柳虹.精益成本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利器.江南论坛2003(8):P40—42。

第三篇: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管理发生重大的变革,由原来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并采取有效措施,寻求企业效益最大化,面对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电力企业将进一步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企业管理核心内容的财务管理将发挥重中之重的作用。本文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以及财务管理发展趋势,提出几点发展对策。

目前,财务信息化进程缓慢,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单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务分析方法在当今信息含量极其丰富的年代,显得过于简单,并且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针对目前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做为基层供电企业的一名财务管理人员,针对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结合财务管理发展趋势,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1.实施资金管理精细化,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首先,要从资金源头加强管理,即电费的回收加强管理,严格管理电费等各项经营收入,所有电费帐户统一纳入财务管理,利用银行的服务网络和先进的资金结算系统,保证用户方便、快捷、准确的上缴电费,按日汇总结算,避免中间环节的截留和资金的沉淀,形成电费回收的闭环管理。

其次是加强电费资金发行、收缴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准确执行电价政策。最后是加大资金归集力度,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完善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按企业内部资金调度的权限和程序,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控制负债规模,改善债务结构,减少资金沉淀,建立以现金流为核心的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实施集中管理、统一调度,集约经营,实现集中、在控的现金流管理,使资金运作有序进行。对于流动资金,正确核定流动资金定额,编制定额流动资金计划,及时组织资金的平衡调度,制定严格的资金支付业务程序,加强支付申请、审批、复核、办理等各环节资金安全管理,从日常活动中资金流动最频繁的源头上控制现金流量。要合理规化现有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投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合理匹配。

再次,对于资本性支出,建立跟踪机制,加强资金动态管理,积极促进货币资金回笼。优化资金合理配置,减少资金沉淀,加速资金回笼,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运作效益。

2.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建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固定资产采购、

领用等方面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定期对固定资产检查、盘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需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促进管理的改善及责任的加强。定期对固定资产质量进行跟踪管理,以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去防范和杜绝不良资产的产生,并加强对企业发展规划的前瞻性研究,灵活设置资产保全机制,以确保资产运营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企业固定资产运行质量,同时要注意不良资产的后续管理。

3.加强仓库的管理。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及时清理盘点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制定办法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

4.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对应收账款的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管理,制定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及应收账款清欠领导责任制,建立用户欠费预警考核机制,明确各岗位在用户欠费预警机制中的责任,从制度上保障用户欠费预警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使电费回收风险处于可控在控状态。建立反映用户实时欠费的预警平台,对欠费实行分级管理,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关注不同的欠费额度用户,对于欠费的原因要实时掌握,并协同收费管片人员收回欠费。加强用户欠费要与企业等级信用机制相结合,而且对企业用电信用评级实行动态评价管理,特别是要密切关注专变用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其财务状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采取果断应对措施。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要定期召开经营活动及应收帐款情况分析会,对合同的履行、资金回收、存在的风险等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应将应收帐款作为考核经营管理人员业绩的主要内容,与工资、绩效挂钩,以充分调动经营管理人员及时清理应收款的积极性。

(二)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建立科学、高效、有序的预算管理体系,完善预算审批制度,加强预算的控制,严格企业生产、经营和建设各个环节的预算管理。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以及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作业高度协同、战略有效贯彻的目标,应坚持“所有经济活动都必须纳入预算,所有预算收支都必须延伸到项目,所有预算项目都必须细化到月度”的原则,以效率和效益配置生产要素,合理分配有限资源。借助财务软件,将预算编制从过去的年度预算,逐步发展成为季度预算、月度预算;同时将过去的固定预算发展成为滚动预算,建立合理的预算体系。

电力企业预算重点是成本费用预算,需要财务人员不断拓宽预算内涵,形成产、供、销全过程的预算体系。投资预算告诉管理层何时进行投资、资金从何处来、何时收回投资,应加强对以电价为基础倒推投资的预算,降低盲目投资的概率。

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建章立制,落实权责是保证预算管理规范化和程序化的首要

任务,同时完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从组织上保证预算体系的正常运行,各级预算责任单位均要承担起本单位预算管理的责任,财务人员要不断学习相应的编制预算的方法,定期组织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反映预算执行中发现的新问题,查找原因,改进措施和建议,适时控制预算的执行。岗位上应纵向分层级、横向分专业,

落实各预算单位的责任和权利,量化、分解经营目标,规范管理,加强考核,为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保证。

(三)实施“节点”控制,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首先,成本费用要抓住事前事中控制两个环节,事前控制要采用成本避免的方法,事中控制要采用建立一个机制,培养一个意识,注重控制每个“节点”的办法。建立一个机制就是公司针对每项可控费用出台管理办法,形成一个机制。培养一个意识,就是注重培养、宣传全员节约意识。

其次,要切实贯彻成本核算的科学方法,通过有效地进行标杆管理、作业成本和责任成本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标准成本体系,认真编制成本分解计划,着力从内部挖潜增效,制定成本费用定额,细化成本支出项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将盈利水平提高一个台阶。特别需要强化对项目投资规划、科研、物资采购、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加强经济调度,优化上网电量结构,控制购电成本上升;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各类金融工具,努力降低资金成本。

(四)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1.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程序,完善授权分权,健全文件记录,加强内部稽核,防范和化解风险。坚持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原则,完善岗位责任制,形成岗位之间的轮换制度和岗位考核制度,增强岗位之间的约束以加强会计信息的监督,充分注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避免因会计信息失真而导致决策失误等现象的发生。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要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是对内部经济活动的再监督,严格执行企业内审和上级审计制度。

2.加强银行存款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银行开立账户,不多头开户分散资金,应选择金融信誉较好的银行办理存款、结算等业务。不以任何方式对外拆借资金,不出借本单位银行账户为外单位办理代收、代垫款项。坚持适度举债原则,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和债务结构。加强担保管理,严禁为个人提供担保。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控制违规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3.目前由于有些电力企业条件所限,农村电费还存在农电工收费的方式。农电工一旦出现大额资金亏空,供电企业遭受损失在所难免。因此,应加强农电工电费收取管理的实时监

管:一是供电所要按月统计农电工实际欠费,并按照规定组织精干人员,从法律赋予的权利和合法手段维护企业自身利益,帮助其对欠费实施催收;二是应定期与农电工对实际欠费进行书面确认,证明其无欠费或虽按照发票统计但实际欠费等情况,以明确双方在电费风险上的责任,减少企业电费管理风险。

4.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将上月生产经营情况及时通报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出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分析,找出生产环节中对完成经营目标的影响,从中总结出影响完成经营目标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可行的措施。

5.通过对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系数、流动比率等指标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了解企业所处的财务风险状况,从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调整财务策略。

(五)加强财务信息化,全面提升财务工作质量

财务信息化是促进公司财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科技手段,以信息化建设促进财务现代化工作,为财务管理工作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从而提升了财务基础工作质量。首先,要实施集中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尤其是企业集团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信息,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配置,才能做到“数出一门、信息集中”,迅速地对各种财务、管理方案作出科学的、价值最大化的决策。集中化管理就是实现信息集中,目的是为了信息共享,而实时的信息共享又是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变化,实时做出必要的决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过去受技术手段的制约,只能处理单一会计主体的信息,各关联会计主体之间不能进行很好的信息沟通。现在,随着广域网、互联网、大型数据库的出现,已经使在地理上分散的一个集团公司范围内的业务和财务数据集中存放和统一处理成为可能,解决了财务信息孤岛问题,使企业领导、财务主管能够在世界各地随时查询信息、分析问题、指导工作。其次,通过财务信息化实现会计集中核算、资金的集中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和集中财务分析来加强财务会计监控和资金管理,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全面、及时、准确提供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及时提供准确的经营状况信息。通过信息在企业各部门的快速传递和各管理环节对信息的响应,预防和及时发现经营管理瓶颈,加强对分子公司、控股公司的监控,降低投资、大修项目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从而实现经营目标。最后,应加大对财务信息硬件投资,引入科学的财务软件平台并且不断进行培训,按模块完成整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化进程。

(六)优化财务结构

优化财务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一是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确定一个合适

的比例,使负债水平始终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二是优化负债结构。负债结构管理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由于预期现金流量很难与债务的到期及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在允许的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债务到期结构。在一般情况下,负债成本必须低于投资项目预期回报额,否则,经营无利可图,任何优惠的筹资条件和诱人的投资项目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负债投入的总原则,合适的负债成本是负债经营的前提条件。在负债经营时,应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企业的息税前资金利润率应高于借款利息率。这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如果计算出的利息率高于息税前资金利润率,就不能举债,只能用增资的方法筹资,并且应努力减少现有债务,避免财务杠杆的反作用,否则就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难。三是优化资产结构。资产结构的优化主要是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的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其核心指标是反映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间差额的净营运资本;四是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是从提高投资回报的角度,对企业投资情况进行分类比较,确定合理的比重和格局。

优化财务结构从企业的长远规划来看,最重要的是不断改进经营管理体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赢利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负债经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财务结构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优化。

结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白,只有全面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大力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进程,对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篇:浅谈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管理提高财务人员工作能力

浅谈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管理提高财务人员工作能力 摘要:财务人员管理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深入剖析财务数据,分析数据要有理有据,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要通过量价分析等手段找出深层次的问题和原因,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潜力和不足,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是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管理,努力提高企业财务人员整体素质重要手段。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 方法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企业财务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

各单位要加强企业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按照《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提出的“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客观公正、诚实守信”的要求,教育企业财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带头遵守和执行财经纪律,维护企业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业务培训是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各单位要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培训计划,扩大培训范围,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档次,按照《会计法》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组织多种经营财务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最新的财经法规,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严把企业财务队伍入口关,严禁企业外聘财务人员

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各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企业财务人员管理力度,一方面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大力清理不符合岗位聘用标准的在岗财务人员,整顿队伍作风和纪律;另一方面要按公司统一要求,严把企业财务队伍的入口关,对于符合聘任条件的财务人员,实行考试上岗制度,成绩不合格者坚决不予聘任。同时,要严格规定,任何企业不得外聘财务人员。

四、组织开展定期轮岗降低财务管理风险

各单位要组织监督企业财务人员定期轮岗,除出纳人员定期轮岗外,企业的财务主管人员和会计人员也要实行定期轮岗制度,至少三年轮岗一次。

五、突出核心业务,全面梳理优化,确保财务流程设计有效、执行有力

(1)全面梳理所有业务流程。公司结合机关部门业务分工及职责范围,按照“简捷、简单、效率”的原则,财务处对财务系统所有的内控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和修改,确保做到标准统

一、管理规范、控制清晰、执行有力。

(2)核心业务流程重点优化。在全面梳理所有财务流程的基础上,财务处确定了两个核心业务流程,即资金管理流程和预算管理流程。对两个核心业务流程,财务处以减少内控管理层次,缩短内控管理链条,达到集中统一管理、分级分工负责为原则,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完善,确保核心业务流程达到设计有效、执行有力。

(3)重新制定和再造新的流程。为更好实现“平稳、均衡、效率、受控、协调”的目标,财务处结合自身业务范围和职责特点,重新制定和再造新的流程,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职能,从而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六、突出两条主线,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推进预算管理模式,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1)抓住两条主线。一是抓住增强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主线。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建立管理体系。完善事前控制、日常管理和事后监督反映

机制,有效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控制能力;二是抓住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主线。以投资、资金、资产管理为突破口,拓展经济活动分析与评价领域和深度,积极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参与决策管理,发挥财务部门作为经营管理中心的调控作用,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2)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推进预算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牢固树立预算管理思想,深入研究预算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预算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权威地位,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形成完整预算管理思想。以管理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生产预算、投资预算、专项费用预算为重点,在提高各项预算的协同性上下功夫,以单元资产核算评价体系为基础,科学评价单元资产自然状况和运行状况,动态评价作业过程变化对投资成本的影响,建立从预算编制到执行结果考核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涵盖投资、生产、成本、资金等多方面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转变。继续优化成本支出结构,按照体现效益增长和投资回报的原则,采用零基预算和平均先进消耗水平相结合的方法从源头上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建立单井预算标准体系,重点突出综合效益和效果评价。进一步完善费用核定标准,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预算制定和调整的最高权力机构,公司的预算分解、执行、差异调整和预算外开支,必须经公司预算委员会审批后方可执行,提高预算管理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管理地位。

(4)强化预算控制措施。建立预算执行全过程、全员监控机制,强化预算执行重大差异分析报告制度。预算内事项要按照业务管理规定,规范操作。预算外经济业务要按照授权程序,经有效审批后调整预算指标,纳入预算方可实施。重大预算外经济事项实行预算管理委员会集体审批决策制度。

(5)加强专项预算管理。对措施增产、安全环保等专项资金预算,建立项目评价论证制度,认真开展项目优先工作,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台帐,完善跟踪制度,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按照和谐企业建设和目标要求,以增强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为核心,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继续夯实财务基础工作,强化成本、投资、资金、价税管理;建设一流财务队伍,培育一流的财务队伍文化,为实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第五篇:浅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时间:2011-04-21 15:16:00来源:论文格式模板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现代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

三、以经济效益的目标为基础,创新和调整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

关键词:财务管理,创新

一、财务管理观念的更新

现代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要做理财能手,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工作中认真思考和探索,树立起知识经济时代的理财观念。

(一)树立起人本化理财观念,充分协调好各相关利益者的财务关系。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各项财务活动“人格化”,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体制,强化对人的激励与约束,充分协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企业顺利而有效开展财务活动、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本保证。

(二) 争与合作相统一的财务观念。财务管理人员在作财务决策与日常管理中,既要能善于抓住机遇,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从容应付风险的挑战,趋利避害;又要能灵活处理和协调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竞争与合作相统一,以增强企业自身及其他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使各方的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

(三)风险理财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树立信息化的知识理财观。财务管理人员应树立信息化的知识理财观,从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收集、分析和利用入手,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

二、现代企业应重新确立的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精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论文参考网。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财务管理的目标先后经历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超利润目标管理”的转换。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企业知识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快,深刻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的作用,他的实现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最短时间内最佳组合运营的结果。

(一)财务目标多元化。知识经济的到来,扩展了企业资本范围,改变企业资本结构,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地位将发生重大变化,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地位将相对上升,且人力资本将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

(二)财务责任社会化。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企业既要考虑资本投入者的财务要求;又有兼顾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要求,如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生态平衡、防止公害污染、支持社区事业发展等,既有助于实现其经营目标,也有利于在社会大众中树立其良好的形象。

三、以经济效益的目标为基础,创新和调整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论文参考网。

现代企业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取得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其最基础特征之一,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活力,所以理财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经济效益观。在投资方面,一是要重视科技含量高的无形资产,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

的投资,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流。这就要求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对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部门、职工教育培训部门等投入资金,对培养优秀的、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文化进行更多的投资。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会大大提高。二是投资方案效益的评价,从单纯的追求财务效益向更加注重无形资产的全方位的效益转变。要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到开元和节流并举。论文参考网。但由于受下列等应诉的影响,将是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①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不能及时而有效地加以选择和利用,均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②知识积累、更新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如果一个企业及其职工不能随着社会知识水平及其结构的变化相应的调整其知识结构,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就不能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从而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风险。③产品的寿命周期将会不断缩短。④“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性及“网上银行”的兴起和“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流通加快,资本解决可在瞬间完成,使得货币的形态发生质的变化,这些均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货币风险。⑤无形资产投入加快,变化大,它不像传统投资那样能清楚的划分出期限与阶段,从而使得投资的风险进一步加大。所以,企业如何在追求不断创新发展与有效防范、抵制各种风险及危机中取得成功,便是财务管理需要不断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改革财务机构、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以适应企业理财创新发展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对财务结构高效灵活的要求,人力资本将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是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改革现有财务结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财务人员,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对高素质财务人员的要求。首先、财务人员既要有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又有良好的现代数学、法学和网络技术基础,能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理论策略;其次能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的要求,根据国际金融的创新趋势和资本的形态特点,运用金融工具开发融资工具和管理投融资风险等。

通过创新企业财务管理在新经济形态下的思路,认清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积极寻找对策不断创新,增加企业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提高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资金营运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侯海平;《新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财务与会计》;2002;

[2]李相国、卢春泉;《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新思考》《中青年会计名人名作全书》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3]陈欣;《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探析》,《财会月刊》,1999,(12);

[4]李道明;《财务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上一篇: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下一篇: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