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有效合作”的实现策略

2022-09-10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 合作学习正在成为一种时尚, 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

在教学中, 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 让学生讨论、合作, 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 一堂课上过一会儿就用一次。从表面上看,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 讨论时间给得不够, 刚刚分好组, 没说几句, 就被教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或者讨论前, 没有给足学生个体充分的独立的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

还有的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 学生各说各的, 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 不善于互相配合, 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 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 有的学生只做听众, 不善于发表意见。学生讨论后, 教师依次听取汇报, 汇报完毕, 活动便宣告结束。

不能认为, 学生围坐在一起, 进行简单的讨论, 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据专家分析, 合作学习由以下要素构成:即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沟通,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在这里, 合作的动机和责任是合作学习, 它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 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那么, 怎样有效实现这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呢?

1 有效合作的实现

小组合作学习, 如果要使合作有效, 除了讨论前给足学生个体充分的独立的思考时间, 讨论时给足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外, 以下几方面是要着重考虑的。

1.1 合适的合作任务

案例1:这是语文扩读课上的一篇阅读材料:

墙壁上, 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 爬到了一大半, 突然跌落下来。

这是它又一次失败的记录。

然而, 过了一会儿, 它又沿着墙根,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

第一个人注视着虫子, 感慨地说:“一只小小的虫子, 这样的执着、顽强;失败了从头干, 真是百折不挠啊。”

我遭到了一点挫折, 我能气馁、退缩、自暴自弃吗?

第二个人注视着虫子, 禁不住叹气道:“可怜的虫子, 这样盲目的爬行, 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墙头呢?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 它就能很容易的爬上去, 可是, 它就是不愿反省, 不肯看一看, 唉, 可怜的虫子。”

反省我自己吧:我正在做着那件事, 一再失利, 我该学得聪明一些……

第三个人询问智者:“观察同一只虫子, 两个人的见解和判断截然相反, 得到的启示迥然不同, 可敬的智者, 他们哪一个对呢?”

智者回答:“两个人都对……太阳在白天放射光明, 月亮在夜晚投撒清辉——它们是相反的……世界并不是简单的组合体, 同样观察虫子, 两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 他们的感觉就不同, 他们获得的启示就不同……形式的差异, 往往蕴涵着精神实质的一致;表面的相似, 倒可能掩蔽着内在的不可调和的对立……”

师:这是一篇充满哲理的美文。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本文, 之后我们一起来赏析。

学生们正兴致勃勃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 突然有人提了一个问题:“老师, 如果虫子不爬时可以怎么看待它?”

师:同学们, 刚才我们一起来欣赏了这篇美文。但这是在“虫子爬的情况下”进行的。刚才有同学提出“如果虫子不爬时可以怎么看待它?”下面, 我们分组讨论一下。

学生的交流结果有:

(1) 这是一只怯弱的虫子, 它在想, 如果爬不上去, 就不要爬了, 放弃吧!

(2) 这只虫子是在沉思, 在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3) 这是一只力量快用尽了的虫子, 它上下为难, 想上去, 已没有力气, 要下去, 又担心跌落而死, 它在痛苦中煎熬着。

(4) 这只虫子一定是在等待和积蓄力量, 等到成了茧, 变成蛾之后, 便飞了起来。

在上面的例子中, 第一, 合作学习的任务来自于学生自己的疑问, 学生讨论起来会更有兴趣。当然, 这并不是说, 合作学习的任务非来自学生不可, 但是, 学生有自己的疑问, 比老师给的问题, 通常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即当学生心中蕴积了许多思虑时, 心中想说又说不出而迫切需要得到老师的指教时, 老师才可以启发学生。同样的, 这种时候, 也是适合学生讨论的时候, 提出的问题可以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得到一定的解决。

第二, 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及时抓住了开放式的、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这样的问题, 有思考想象的空间, 学生在合作讨论时, 易于互相激发灵感, 迸发创造的火花。

本例中, 讨论的问题实际上有一半还是由老师决定的。如果学生提的问题再多一点, 还可以再做得民主一点, 由学生举手决定他们想讨论的问题。

第三, 这个问题, 难易适中。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 或者过于繁难, 就不能提供合作的契机, 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

应该说上面的任务, 还比较简单, 合作的需要还不很充分, 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由易到难的合作学习的锻炼机会。

专家认为, 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 (参见下文案例3) , 而不是个体性任务, 即任务所要求的资源 (信息、知识、技能、材料等) 最好是单个学习者所不可能全部具有的, 离开与他人的合作交流, 个人就无法实现的任务目标。小组成员在任务目标上是共同的, 同时资源上又是相互依赖的, 这样的任务目标最能充分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而下例实际上属于个体性任务:

案例2:在翻译《愚公移山》中“京城氏之孀妻”时, 有学生认为“京城”是寡妇的姓, 但也有学生认为“京城”可能是她丈夫的姓, 像外国就经常在已婚妇女前加丈夫的姓, 彼此争论不下。此时老师提醒查查《字典》, 讨论讨论, 学生查阅《字典》上“氏”的意思后就确定下来了。原来旧习惯对已婚的妇女, 书面上常在她母家的姓后边加“氏”字称呼她, 因此, 应该是寡妇自己的姓。

例中这种旧有的文化习俗对今天的学生来说, 确实已经很陌生了, 是有讨论的必要的, 但又是个人通过查字典能够解决的, 因此, 没有必要作为小组来合作讨论。

1.2 合理的分组

探究活动小组一般以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最初, 学生总是找自己要好的朋友。常常是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组建在一起, 成绩落后的也站在一块儿。有些学生会嘟着嘴抱怨:“他们一组全是班干部, 我们一组全是差的。”“我想加入X组, 可他们不要我”……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优势互补, 顺利开展活动, 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 灵活组合学习小组。

(1) 异质组:基本做法: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由于各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 这就增强了各小组取得优胜的信心, 从而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也发现, 在学业成绩方面, 异质组内教者与被教者都能从中受益。可见小组合作通常采用异质分组是有着它的科学性的。

(2) 同质组:由于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学生之间缺乏合作意识, 合作能力又相对较弱。况且, 能力强的同学对能力差的同学的帮助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他们之间的差距超越了能力强的同学所能承受的范围时, 两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就会变得很困难。因此我们在进行异质小组合作活动时, 经常会出现一两个能力较强的同学讨论得津津有味, 能力差的同学默默无语, 有的甚至开小差破坏课堂纪律的现象。因此, 在小组合作时, 我们可以视呈现问题的难易程度或类别, 组织若干同质组进行学习。具体做法同样可按照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的相似性, 由4~5人组成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学习小组。这有利于优生得到更多更广的思维碰撞, 更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而差生讨论的问题相对容易些, 在同质组内也会树立起充分的自信心, 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 以赢得组内其他成员的尊重和敬佩, 这在异质组内也许是无法体验到的。

(3) 异同混合组: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课堂内增加了生生合作的机会。为了让每个学生在合作时, 有参与的机会, 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于是我们在小组合作时, 常常会保留异质组, 引入同质组。具体做法:把4~6个异质组中能力弱的同学的座位相对集中, 当他们与优等生的能力差距不大时, 便可直接参加异质组活动, 当发现他们在与别人合作出现困难时, 这几个同学便组成一个临时小组, 教师深入到这些同质组中, 通过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分组, 既能保持异质组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的优势, 又便于教师把握后进生的学习状况, 及时降低学习要求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 这充分保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 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

(4) 自由组合组:在合作学习中, 我们还常常会发现, 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容, 或要解决的问题兴趣不同, 再加上学生的稳定性较差, 对固定的合作伙伴或合作形式也会产生厌倦之感,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因此, 教师有时应灵活改变合作小组的形式。如对某一问题有兴趣的、观点一致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或兴趣爱好相同的组成合作小组;还可以好伙伴组成一组等等。

以上列举的4种小组组合形式, 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有利有弊。教师在实际操作时, 应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灵活选择, 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作小组调整的时候, 千万注意不要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把一个学生从他喜爱的群体中拆出来, 他肯定很不情愿, 这时你可这样劝导:“老师觉得你能力很强, 你看他们小组缺少一个领头的, 老师想请你帮帮他们, 好吗?”“你和××是最要好的朋友, 也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 老师想让你到另外一个小组去, 在探究活动中也比一比、赛一赛, 决一雌雄, 好不好?”“你们看, ××同学擅长画画, 你们正缺一个绘图高手, 他的加入一定会帮上大忙, 希望你们能接纳他”……这样, 只有各小组每个组员对自己的组集体满意, 无不良情绪, 才能为他们以后顺利地合作学习、活动打好基础。

1.3 合理的分工

在“小组”这个集体中,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进行分工, 它不仅有益于课题的开展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更有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心和协作精神。

在进行探究活动前, 教师必须要让每个组员明确:小组里的每一个组员都必须要有明确的探究活动任务, 但分工不分家, 大家必须互相帮助, 协作共进。

每个合作团体, 其组员的个性和特长都会各不相同。有的精于口头表达, 有的善于电脑文书处理, 有的家中藏书丰富, 有的组织能力很强……小组成员可根据需要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组长、副组长、观察员、记录员、发言人、绘图员等。每个成员有其个别的和共同的责任。成员之间有正向的相互依赖关系。小组交流时, 大家围坐在一起, 互相讨论, 督促, 共同达成探究目标。

围绕研究方案, 让每个组员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探究任务。做到人人参与, 个个有事做。如收集资料时, 家中有电脑的, 可上网查询;喜欢看书的上图书馆、书店翻阅;胆大活泼, 交际能力强的可出外采访。

案例3:有一个小组他们研究的子课题为《初一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组内同学共同商量出了一份调查问卷 (主要为是非题、选择题) , 发放给校内的同年级各班同学。然后把组内同学一分为二, 分别统计出调查问卷的各题数据。请掌握电脑信息技术的同学设计统计图, 最后根据统计结果, 每人分工:一人采访校领导、老师、家长, 征求意见;擅长写作的同学撰写广播稿;有画画才能的设计漫画、宣传画;有口才的上各班级进行宣传、演讲;其他两人发放宣传单。由于他们分工明确, 配合默契, 课题研究取得很大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 各组员的能力有差异, 在指导学生活动时, 教师要启发能力强的学生多承担些难度大的任务, 并主动帮助能力差的同学出点子, 想办法, 协助他们完成任务。

1.4 学会沟通的技巧

在组内成员共同商量, 交流的过程中, 组员还需要了解组内不同的人的个性, 学会合作交流。如学会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宽容的态度, 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等。其中, 以下两条尤为重要。

1.4.1 有序地发言

教师要教育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要有序地分别发表意见和建议。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避免同时说, 争着说的无效学习行为。做到人人有序发言, 以达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教师还要激励性格内向型的学生积极发言, 参与活动。制止某些外向型的学生不守纪律的现象。适当地对一些出现障碍的学生或小组进行疏通。从而使整个合作活动既不会死气沉沉又不是一盘散沙, 而是有秩序地进行。

1.4.2 善于倾听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 除了自己要积极发言外, 善于听取他人的发言十分重要。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相同, 哪些不同, 避免交流时雷同,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在意见不统一、过多分歧时, 更要仔细倾听, 适时质疑及提出建议, 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这样, 共同商量, 群策群力, 才能得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

1.4.3 其他的总结如下

合作技能“七言诀”

自控发言尽量轻, 组内成员能听清。

求助别人要心诚, 注视对方稍欠身。

帮助同学要主动, 诲人不倦情意浓。

听取批评不吵骂, 诚恳意见能接纳。

反思敢于认己错, 肯定别人学着做。

说明理由要充分, 启发大家同思考。

说服旁人先肯定, 语气婉转少批评。

评价别人要客观, 实事求是表意见。

建议之前多思考, 分工合作效果好。

协调彼此求默契, 交往合作争第一。

1.5 合作成效的评估激励

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常常要有一些表扬、激励等来刺激, 同样, 合作意识也要激励机制来强化。教师应对个人和小组及时评价, 特别应鼓励表扬合作能力强的小组, 根据合作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角可以是学生, 也可将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师生共同评价结合起来。

例如, 在班级一角设立一个“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的小组积分表。每开展一次合作探究活动便公布一次分数。评分标准是:课外活动时组员全部出席得1分 (有无故缺席者不得分) ;有探究主题, 活动方案明确得2分;组内成员分工明确, 团结合作, 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得3分;活动形式多样, 有新意得2分;有探究兴趣, 认真做好探究过程的资料积累得2分, 满分得1 0分。由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指导老师评, 得出一个合理的分数。学期结束, 以最终积分为标准, 评出优胜小组, 优秀组长。优胜小组可参加学校的优秀小队评选。优秀组长可担任班级小干部职务, 评为校优秀队员。

每个组员也各有一张个人积分表, 每开展一次活动评一次分, 评分标准是: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得2分;服从分工, 完成任务得2分;能关心帮助别人, 虚心听取意见, 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得2分;有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2分;能记录活动过程和感受得2分。总分也是1 0分。分数由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指导老师评得出。学期结束根据分数分成三类:优秀、良好、须努力。记录于《学生评价手册》“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中的“合作素质”一栏中。

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设立个人奖项, 如参与奖、爱心奖、助人奖、金点子奖、手拉手奖……或设计一个班级特色章, 把合作精神的培养纳入争章活动中。有的教师采用给学生加星的方法, 效果也很不错。

正确的评价目标, 适当的评价方法, 客观的分析, 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调控自己、发展自己,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点和团队合作精神。

1.6 教师的现场调控

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时, 很多教师仍然在讲台上等待, 或者做自己的事, 比如, 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具等。那么, 是不是教师真的不应该介入合作学习的进程呢?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 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 在此, 教师不是更清闲了, 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 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但是, 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 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 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 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 在很多情况下, 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监控, 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比如说:

(1) 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 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

(2) 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 教师要有耐心, 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3) 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 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 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点。如果小组讨论接下来声音小多了, 教师应及时返回去表扬。

(4) 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 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会相同, 但教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 并采取一些措施, 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5) 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 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 前提是不影响他人。

(6) 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 教师应及时发现, 及时制止, 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 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除了这些, 还可能出现别的情况, 比如说学生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学生经常缺席等等。有些学生不愿参加活动, 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在组内夺得话语霸权, 为避免这种情况, 可以在班内交流时每次限定组内某一座位的同学回答, 这样他们为了小组的集体得分, 就会努力帮助这位同学做好回答。尤为特别的是, 组内聚焦的对象常常是最不善言的同学。对这些学生, 教师也应有耐心和爱心, 经常鼓励和帮助他们, 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 慢慢引导他们加入小组学习。

2 结语

目前,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过分地强调竞争, 学生养成了一种扭曲的竞争意识和与此相应的利己行为, 他们大都缺乏合作意识, 更少有利他行为, 缺乏与别人相处交往的社交技能, 这种状况与我们所处的需要合作意识与社交技能的时代甚不合拍。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已占相当比例的今天, 这种状况亟待改变。作为一个社会人, 时代对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 现代社会里, 健全个体应具备对他人基本的仁爱同情, 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良好的自我表现意识, 以及对于工作和秩序的热情关心和努力。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学会合作, 就非常重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多边活动, 师生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关系。教师要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在合作学习情境中, 学生自由发言, 思维活跃。锻炼了表达能力, 提高了理解、判断、推理能力和质疑分析能力。尤其是在群体中处于劣势的学生, 由于同伴的帮助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活动, 增进了友谊, 推动了探究活动的进展。他们在亲身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合作的好处之后, 便会主动地与人合作。在教师激励机制的不断强化下, 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合作能力也自然增强了。小组合作学习, 它不仅仅能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更重要的是它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摘要:许多教师认为, 只要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 学生自然就会合作。于是, 在课堂上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同桌的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 然后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要求小组讨论, 既不指导学生如何与小组中其他成员交流, 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中的交往活动。结果, 学生在小组内仍然是各自为政, 要么是每个人自己埋头钻研, 要么乘机以小组为掩护开小差、说闲话, 小组活动仍流于形式, 学习效率低下。为此, 本文探讨了语文合作学习中使学生“有效合作”实现的几个策略:合适的学习任务, 合理的分组, 合理的分工, 学会沟通的技巧, 合作成效的评估激励, 教师的现场调控等。

关键词:异质组,同质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坦, 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与初探[J].教育探索, 1996 (4) .

[2] 马兰.掌握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若干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 1993 (2) .

[3] 吴也显.教学论新编[J].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

[4] 王坦.合作学习导论[J].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

上一篇:棒磨机人工制砂过粉碎原因分析下一篇:绽放区域材料的魅力——对中班区域材料投放策略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