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合作在语文中的运用精品论文

2024-04-16

有效合作在语文中的运用精品论文(通用8篇)

篇1:有效合作在语文中的运用精品论文

【内容提要】

当全省轰轰烈烈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当我的学生、身边的同事、特别是自己,所显出的观念与新课程理念发生碰撞时,我重新审视自己开展三年多来的合作教学效果研究,对语文教学的前景及开展的研究没了盲目的乐观。现实告诉我们,要提高语文教学中的合作效力,必须了解合作的基础,让“师生”、“生生”、“师生文本”以及学生自主合作长出翅膀,利用有效的合作措施,培养学生的母语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正文】

近年来,我们不断学习新课改的理论、经验,研究、实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实际上如何操作,仍被某些习惯操作困在原有的框框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新标准中体现的一条的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小组学习,以读为主,以说为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实际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霸权现象仍如“雨后春笋”:

主体性缺失。教学中,教师由于固有的观念,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师的问题设计与解决问题设计中学习,自主发展和自主思维被忽略。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的交住严重缺乏,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2、标准化管理方式:

(标准的问题,标准的答案)

情感性缺失。程序化的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用“技术”的眼光看待和处理教学过程,强调教学方法,忽视了人的价值和情感。去年,我县四年级安排了全县统一检测。其中基础知识有一道补充句子,原题如下:

“我们中国人非常自豪,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遇到紧急的事情,不要慌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的要求非常明确,第1题是训练前果后因句式,并且充满爱国主义情操。学生的答案非常丰富,然改卷的老师竟拿统一答案批改;更可恨的是第2题,我发现学生全失分了,(遇到紧急的事情,不要慌张,要沉着。)跟批卷老师联系后说是这句话中缺少主语?!我无语!!!

3、“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的影响:

创造性缺失。学生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学生没有了真正主动参与学习的必要,学习成了依附在老师身上的“血吸虫”,老师教得面黄肌瘦,学生同样营养不良!这样使学生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个性和创造精神。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全面关注“人”的发展,将老师的注意力从单纯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上来。

二、创设合作的可能

1、信任学生:

教师都是老好人,总是“心太软”,生怕自己不系统讲解知识学生会不懂,生怕自己不明确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学生会迷失方向,“把什么问题都自己扛”,其结果却是难以承担自己种下的苦涩。心理学研究表明:尊重人、尊重生命、尊重生活是主体性教育的关键。教师应更新观念,我们的学生不再是无知的被教育者,而是充满潜能、各具特点的鲜活的生命体。

2、培养创新意识:

心理学认为:创新思维并非只是少数天才的专利,而是人皆有之的能力,只是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它需要我们经过教学加以启发、激励、引导和培养。在语文课中,只要能根据所教学的课题,精心创设激励学生思考的情境,提出适当的能引起思考的问题,开放我们的课堂,让孩子们来做主人,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这是基础),使课堂充满创新的气氛,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

3、尝试成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那么在课堂上,必须注意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做(这是行动)。对学生作出的积极反应,应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教学设计的多层面,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得到儿童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的活动和他对儿童的态度。”这包含了两重意思。一方面,教师必须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激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犯错误,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设疑、提问。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尽量找出其合理部分,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错误问题,要引导他们自己得到正确结论。

三、放飞合作的“翅膀”

在传统教学思想中,人们总认为课堂上学生越规矩越好,于是给了学生过多禁锢。如端正的坐姿,固定不变的座次等,学生总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应敢于向传统的“规矩”挑战,大胆“解放”学生,解放学生的学习时空,解放学生的学习心态。

1、解放学生的学习时空:

我在班上曾做过试验,试验表明: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学得非常主动、积极,都感到无比高兴,好像获得了一次“解放”似的,使沉闷的课堂变成了奏响智慧音符的课堂。此外,还可以因地制宜,使课堂具有更广阔的空间,成为开放的课堂、流动的课堂、合作得课堂。

2、解放学生的学习心态:

形式的开放固然重要,也同样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学习的。然而,解放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集体学习、合作学习、个体学习的不同特色;教师要善于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多设计一些学生自主活动的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语文课中保持乐学的情绪。

3、解放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有口语的基础,有良好的环境,有丰厚的内涵,学习母语不是靠传承,而是靠感悟,靠习得。”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语文教育课程的性质,也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的要求。

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言实践。教学中师生的合作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在学生充分地读、说、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中也不是追求语文知识的完整与系统,重视的是学生学习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体现出语文教学实践性。

四、合作教学的措施

尝试开展合作教学以来,碰到了不少问题,主要有:后进生的学习跟不上,有时整节课当旁听者;教师的课堂把握能力不足,致使课堂教学时间价值偏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开展研究:

1、优化合作形式,解决 “后进生成为旁听者”的问题:

后进生会成为旁听者的原因之一是后进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倾听地位,意见得不到尊重;原因之二是后进生跟不上学习的节奏。为此,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多形式地进行组合十分必要。

⑴ 自由组合式:

这样的学习小组有合作的意愿,有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学生合作的兴趣高,后进生也不会受到“冷落”。

⑵ 一帮一”讨论式:

(优差组合)

这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它弥补了后进生在难题面前尽最大努力,但还不能很快解决问题的不足。我们安排的“一帮一”形式,请1号同学(优秀生)和5号同学(学困生)一起读,234号中等生自己读。这样1号带着5号学习,减少了5号学习的困难,提高了学困生学习的正确率,使之不断进步,同时弥补了教师对学困生无法一一纠正的不足,因而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的办法。

⑶ “唧唧喳喳”式:

“唧唧喳喳”式即人人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全班充满争论的气氛。这不仅使教学课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增进了学生间相互了解,沟通了各自的兴趣爱好,增强了友谊和团结,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融洽顺利。

⑷ 轮流发言式:

这一方式就是让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挨个发言,一人不漏。

⑸ 连锁评价式:

即学生面对一个中心问题先由一人发言,然后由他本人请组内一个同学补充,若未完成,依次接续。比如:自学后请同学汇报你学会了哪个字?准备在全班讨论时,哪组同学汇报得不全,就请本组同学加以补充。这样一来,不仅评价和督促了个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真可谓一举两得。

⑹ “小组长轮换制: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他(她)有很大关系。选派每个组的每个同学都担任组长。1号语文组长;2号数学组长……这样做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满足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的需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适当运用各种类型的小组学习形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2、把握合作时机,提升合作成效:

讨论是合作的重要形式,选择有价值,易开展的话题作为讨论的主题,开展有效讨论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证。

讨论是在教师组织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行为,因此,组织学生讨论要讲求策略。

⑴ 选择有价值,易开展的话题作为讨论主题:

这些话题可以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可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可以是具有发展性的问题,可以是具有创新因素的问题。但有一点,讨论的问题要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⑵ 把握好讨论的时机:

如果学生没有讨论的意愿,那么即使开展讨论也只是形式上的,所以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让学生有话可说,各有见解。

⑶ 组织好讨论的形式,做好讨论过程指导:

讨论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讨论的无效性,主要表现为讨论中说者说,无人听;不愿说;说无谓的话;争吵等。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并在讨论中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是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

⑷ 处理好讨论结果:

讨论的结果是学生共同的学习成果,教师要尊重学生共同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充分肯定。再者,组织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能力,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认识,发展情感。因此,讨论的结果相对来说是次要的,教师要正确认识这点,除对一些知识性问题要形成共识外,对一些发展性的问题要允许差异的存在。

3、提升合作层次,培养学生提问的基本能力:

学生刚开始提出问题时,问题是零碎的,以叙述性问题为主,学生提的问题往往不能深入课文,不能涉及问题的本质,大多是一些边缘性问题。因此,要有好的合作效果,必须发掘提问的技巧:

⑴ 丰富学生问题的形式:

关注每一个学生提出问题的类型,结果发现,同一学生提出的往往是同一类型的问题,如,总是用“为什么”。教师就在课堂上将不同类型的学生编组讨论,互相交流提问的心得,丰富每个学生的问题类型。

⑵ 明确问题的层次:

让学生明确问题的层次:叙述性问题→理解性问题→想象性问题→发展性问题。使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提出问题的层次。

4、拓展合作的途径,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方法:

⑴ 做小老师: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思想。”这是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的一段话,它与新课程理念中“倡导师生一起走向知识,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协作主动获得知识”是有共同之处的。通过小老师认真细致的讲解、同桌商量、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分析。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许多学生在课前向他们的“小老师”提供最佳的学习方式,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好点子,才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⑵ 当故事大王:

现在很多家长都注重学前教育,很早就给孩子买书,有的孩子没上学就能背好几首古诗,会讲好多故事。新教材中安排了一定量的成语积累。有的成语难以理解,于是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这个成语的故事,让学生自行阅读。课堂就成了展示他们讲故事的舞台,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两个成语,还学到了其他的成语故事,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看来,合作远非师生合作那么简单!

⑶ 做小演员:

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是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我被学生的表演所动容;于学生一起研究《晏子使楚》时,我又让楚王“反到让大夫取笑了”的感慨所忍俊不禁!当学生充满热情投入课本剧的创作、排练时,我发现竟然已经“英雄无用武之地也”。心灵手巧的慧玲带领5人小组做头饰,小霞娜正在排演,还有一大群人忙上忙下不知干什么?我不知不觉中,仿佛看到课本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一个个灵动的音符,跳动于学生之间。

五、合作学习的积极影响

1、树立“双赢”+“团队”=成功的意识:

“双赢”是即将到来的新趋势,双赢强调的是双方的利益兼顾,即所谓的“赢者不全赢,输者不全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竟然就在“天堂里的人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当你希望别人为自己做些什么的同时也想想自己能够为别人做些什么吧!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往往能够为你带来巨大的能量。有效的容入团队,你离成功不远矣!

2、促进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人的心理和人格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学生在合作中锻炼了自己,碰到困难或有分歧时,会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这一些良好的习惯和品质,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及有利于学生社交能力的获得。作为未来的社会成员,学生必须学会与同伴密切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成员面前,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达到与别人沟通的目的,消除惧怕交往的心理,从而得到语言、思维以及社交意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3、培养“机会+主动参与=创造”的能力:

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个体基本上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把学生由传统班级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由于学生认知特点、经验水平的不同,对事物理解的差异,通过合作,使学生个体从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使创造成为可能。

当然,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的。当学生在解答某个问题遇到障碍,而苦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教学理论的发展表明,教学中没有一种教学方法与策略能够同时达到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应当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与之相应。同样,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应该与班级集中教学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资料】

1、《现代教学思想与实践》 刘兴 刘月芳 人民中国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育学》 戴宝云 浙江教育出版社

3、《人际关系心理学》 刘宣文 浙江人民出版社

4、《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摘录)

5、《小组合作学习》

6、《“双赢”营销理念的时机来临》 伍泽涌 1999年11月29日《中华工商时报》

7、《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篇2:有效合作在语文中的运用精品论文

【内容提要】

当全省轰轰烈烈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当我的学生、身边的同事、特别是自己,所显出的观念与新课程理念发生碰撞时,我重新审视自己开展三年多来的合作教学效果研究,对语文教学的前景及开展的研究没了盲目的乐观。现实告诉我们,要提高语文教学中的合作效力,必须了解合作的基础,让“师生”、“生生”、“师生文本”以及学生自主合作长出翅膀,利用有效的合作措施,培养学生的母语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正文】

近年来,我们不断学习新课改的理论、经验,研究、实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实际上如何操作,仍被某些习惯操作困在原有的框框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新标准中体现的一条的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小组学习,以读为主,以说为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实际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霸权现象仍如“雨后春笋”:

主体性缺失。教学中,教师由于固有的观念,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师的问题设计与解决问题设计中学习,自主发展和自主思维被忽略。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的交住严重缺乏,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2、标准化管理方式:

(标准的问题,标准的答案)

情感性缺失。程序化的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用“技术”的眼光看待和处理教学过程,强调教学方法,忽视了人的价值和情感。去年,我县四年级安排了全县统一检测。其中基础知识有一道补充句子,原题如下:

“我们中国人非常自豪,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遇到紧急的事情,不要慌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的要求非常明确,第1题是训练前果后因句式,并且充满爱国主义情操。学生的答案非常丰富,然改卷的老师竟拿统一答案批改;更可恨的是第2题,我发现学生全失分了,(遇到紧急的事情,不要慌张, 要沉着 。)跟批卷老师联系后说是这句话中缺少主语?!我无语!!!!!!

3、“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的影响:

创造性缺失。学生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学生没有了真正主动参与学习的必要,学习成了依附在老师身上的“血吸虫”,老师教得面黄肌瘦,学生同样营养不良!这样使学生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个性和创造精神。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全面关注“人”的发展,将老师的注意力从单纯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上来。

二、创设合作的可能

1、信任学生:

教师都是老好人,总是“心太软”,生怕自己不系统讲解知识学生会不懂,生怕自己不明确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学生会迷失方向,“把什么问题都自己扛”,其结果却是难以承担自己种下的苦涩。心理学研究表明:尊重人、尊重生命、尊重生活是主体性教育的关键。教师应更新观念,我们的学生不再是无知的被教育者,而是充满潜能、各具特点的鲜活的生命体。

2、培养创新意识:

心理学认为:创新思维并非只是少数天才的专利,而是人皆有之的能力,只是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它需要我们经过教学加以启发、激励、引导和培养。在语文课中,只要能根据所教学的课题,精心创设激励学生思考的情境,提出适当的能引起思考的问题,开放我们的课堂,让孩子们来做主人,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这是基础),使课堂充满创新的气氛,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

3、尝试成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那么在课堂上,必须注意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做(这是行动)。对学生作出的积极反应,应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教学设计的多层面,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得到儿童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的活动和他对儿童的态度。”这包含了两重意思。一方面,教师必须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激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犯错误,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设疑、提问。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尽量找出其合理部分,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错误问题,要引导他们自己得到正确结论。

三、放飞合作的“翅膀”

在传统教学思想中,人们总认为课堂上学生越规矩越好,于是给了学生过多禁锢。如端正的坐姿,固定不变的座次等,学生总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应敢于向传统的“规矩”挑战,大胆“解放”学生,解放学生的学习时空,解放学生的学习心态。

1、解放学生的学习时空:

我在班上曾做过试验,试验表明: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学得非常主动、积极,都感到无比高兴,好像获得了一次“解放”似的,使沉闷的课堂变成了奏响智慧音符的课堂。此外,还可以因地制宜,使课堂具有更广阔的空间,成为开放的课堂、流动的课堂、合作得课堂。

2、解放学生的学习心态:

形式的开放固然重要,也同样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学习的。然而,解放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集体学习、合作学习、个体学习的不同特色;教师要善于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多设计一些学生自主活动的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语文课中保持乐学的情绪。

3、解放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有口语的基础,有良好的环境,有丰厚的内涵,学习母语不是靠传承,而是靠感悟,靠习得。”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语文教育课程的性质,也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的要求。

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言实践。教学中师生的合作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在学生充分地读、说、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中也不是追求语文知识的完整与系统,重视的是学生学习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体现出语文教学实践性。

四、合作教学的措施

尝试开展合作教学以来,碰到了不少问题,主要有:后进生的学习跟不上,有时整节课当旁听者;教师的课堂把握能力不足,致使课堂教学时间价值偏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开展研究:

1、优化合作形式,解决 “后进生成为旁听者”的问题:

后进生会成为旁听者的原因之一是后进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倾听地位,意见得不到尊重;原因之二是后进生跟不上学习的节奏。为此,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多形式地进行组合十分必要。

⑴ 自由组合式:

这样的学习小组有合作的意愿,有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学生合作的兴趣高,后进生也不会受到“冷落”。

⑵ 一帮一”讨论式:

(优差组合)

这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它弥补了后进生在难题面前尽最大努力,但还不能很快解决问题的不足。我们安排的“一帮一”形式,请1号同学(优秀生)和5号同学(学困生)一起读,234号中等生自己读。这样1号带着5号学习,减少了5号学习的困难,提高了学困生学习的正确率,使之不断进步,同时弥补了教师对学困生无法一一纠正的不足,因而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的办法。

⑶ “唧唧喳喳”式:

“唧唧喳喳”式即人人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全班充满争论的气氛。这不仅使教学课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增进了学生间相互了解,沟通了各自的兴趣爱好,增强了友谊和团结,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融洽顺利。

⑷ 轮流发言式:

这一方式就是让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挨个发言,一人不漏。

⑸ 连锁评价式:

即学生面对一个中心问题先由一人发言,然后由他本人请组内一个同学补充,若未完成,依次接续。比如:自学后请同学汇报你学会了哪个字?准备在全班讨论时,哪组同学汇报得不全,就请本组同学加以补充。这样一来,不仅评价和督促了个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真可谓一举两得。

⑹ “小组长轮换制: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他(她)有很大关系。选派每个组的每个同学都担任组长。1号语文组长;2号数学组长……这样做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满足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的需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适当运用各种类型的小组学习形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2、把握合作时机,提升合作成效:

讨论是合作的重要形式,选择有价值,易开展的话题作为讨论的主题,开展有效讨论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证。

讨论是在教师组织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行为,因此,组织学生讨论要讲求策略。

⑴ 选择有价值,易开展的话题作为讨论主题:

这些话题可以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可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可以是具有发展性的问题,可以是具有创新因素的问题。但有一点,讨论的问题要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⑵ 把握好讨论的时机:

如果学生没有讨论的意愿,那么即使开展讨论也只是形式上的,所以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让学生有话可说,各有见解。

⑶ 组织好讨论的形式,做好讨论过程指导:

讨论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讨论的无效性,主要表现为讨论中说者说,无人听;不愿说;说无谓的话;争吵等。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并在讨论中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是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

⑷ 处理好讨论结果:

讨论的结果是学生共同的学习成果,教师要尊重学生共同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充分肯定。再者,组织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能力,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认识,发展情感。因此,讨论的结果相对来说是次要的,教师要正确认识这点,除对一些知识性问题要形成共识外,对一些发展性的问题要允许差异的存在。

3、提升合作层次,培养学生提问的基本能力:

学生刚开始提出问题时,问题是零碎的,以叙述性问题为主,学生提的问题往往不能深入课文,不能涉及问题的本质,大多是一些边缘性问题。因此,要有好的合作效果,必须发掘提问的技巧:

⑴ 丰富学生问题的形式:

关注每一个学生提出问题的类型,结果发现,同一学生提出的往往是同一类型的问题,如,总是用“为什么”。教师就在课堂上将不同类型的学生编组讨论,互相交流提问的心得,丰富每个学生的问题类型。

⑵ 明确问题的层次:

让学生明确问题的层次:叙述性问题→理解性问题→想象性问题→发展性问题。使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提出问题的层次。

4、拓展合作的途径,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方法:

⑴ 做小老师: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思想。”这是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的一段话,它与新课程理念中“倡导师生一起走向知识,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协作主动获得知识”是有共同之处的。通过小老师认真细致的讲解、同桌商量、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分析。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许多学生在课前向他们的“小老师”提供最佳的学习方式,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好点子,才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⑵ 当故事大王:

现在很多家长都注重学前教育,很早就给孩子买书,有的孩子没上学就能背好几首古诗,会讲好多故事。新教材中安排了一定量的成语积累。有的成语难以理解,于是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这个成语的故事,让学生自行阅读。课堂就成了展示他们讲故事的舞台,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两个成语,还学到了其他的成语故事,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看来,合作远非师生合作那么简单!

⑶ 做小演员:

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是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我被学生的表演所动容;于学生一起研究《晏子使楚》时,我又让楚王“反到让大夫取笑了”的感慨所忍俊不禁!当学生充满热情投入课本剧的创作、排练时,我发现竟然已经“英雄无用武之地也”。心灵手巧的慧玲带领5人小组做头饰,小霞娜正在排演,还有一大群人忙上忙下不知干什么?我不知不觉中,仿佛看到课本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一个个灵动的音符,跳动于学生之间。

五、合作学习的积极影响

1、树立“双赢”+“团队”=成功的意识:

“双赢”是即将到来的新趋势,双赢强调的是双方的利益兼顾,即所谓的“赢者不全赢,输者不全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竟然就在“天堂里的人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当你希望别人为自己做些什么的同时也想想自己能够为别人做些什么吧!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往往能够为你带来巨大的能量。有效的容入团队,你离成功不远矣!

2、促进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人的心理和人格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学生在合作中锻炼了自己,碰到困难或有分歧时,会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这一些良好的习惯和品质,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及有利于学生社交能力的获得。作为未来的社会成员,学生必须学会与同伴密切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成员面前,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达到与别人沟通的目的,消除惧怕交往的心理,从而得到语言、思维以及社交意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3、培养“机会+主动参与=创造”的能力:

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个体基本上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把学生由传统班级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由于学生认知特点、经验水平的不同,对事物理解的差异,通过合作,使学生个体从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使创造成为可能。

当然,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的。当学生在解答某个问题遇到障碍,而苦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教学理论的发展表明,教学中没有一种教学方法与策略能够同时达到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应当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与之相应。同样,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应该与班级集中教学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资料】

1、《现代教学思想与实践》 刘兴 刘月芳 人民中国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育学》 戴宝云 浙江教育出版社

3、《人际关系心理学》 刘宣文 浙江人民出版社

4、《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摘录)

5、《小组合作学习》

6、《“双赢”营销理念的时机来临》 伍泽涌 1999年11月29日《中华工商时报》

7、《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篇3:有效合作在语文中的运用精品论文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每个学生觉得自己都会,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讲字、词、句、段、篇,许多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产生消极应付心理,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景,激发起他们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学习、领悟、运用语文。那么,我们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情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因此,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 教师应大胆创造、精心设计,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部参与,全程介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创设悬念,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探索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教学的根本在于让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让他们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而且要教会学生提问,鼓励他们不要迷信权威,大胆质疑。有所疑,才有所思,才有所得。中学生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寻根问底。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创设好悬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我在教学中经常创设悬念,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思考问题。 只有善于思考才能迸发创新的火花。

三、以人为本,营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亲其师而信其道。 ”我们教师在观念上应克服偏见和偏爱,消除人为的优劣之别,给个性不同的学生以充分表现特殊才能的机会,尊重学生的爱好、特长,引导学生标新立异、敢持歧见,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批判性。 教师要以博爱之心和宽广的胸怀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那么,在教学中就会形成一个探究、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才会大胆质疑、勇于争论、 善于思辨,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会迸发。

四、放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宋代诗人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让学生真正懂得道理,掌握技能,就要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 去总结。 中学生好奇心较强,且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提供必要的时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勤观察、多动手,尽量少讲、 精讲,不要超出10分钟,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1)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实践。(2)要构建学生全面参与的课堂,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实践。(3)拓展课后实践的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放手让学生实践,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五、因材施教,多元化评价,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因材施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班上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客观的分析;其次,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善于倾听、善于理解、善于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注意培养学生的特长。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心理教育,多和学生交流谈心,一有进步就鼓励他们,让他们有信心学习语文,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最终让学生成为你的朋友,让学生敬佩你, 从而喜欢你的语文课。

篇4:有效合作在语文中的运用精品论文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法 初中语文教学 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1-036-01

0

1.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单独的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教学活动,但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加强团队的协作能力成为主要的教学任务。经过实践证明,小组式教学具有较多的优越性,首先能够使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其次,学生在小组之中可以各抒己见,将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关系。第三,小组教学中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内容的掌握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组合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交际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学生也能够接受这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要知道兴趣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兴趣的教学活动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学生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会受益于这种教学方法,使得自身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2.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首先,小组教学中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避免发展成为形式化的教学活动是首个要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与语文大纲的要求相契合,但是这种小组式的教学方式毕竟尚处在探索的阶段,教师还没有寻找到有效的途径与学生相结合,导致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小组式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是讨论,教师抛出一个主题,学生按照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将各个观点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个小组的主要观点并展现出来。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在实际的讨论过程中,学生往往偏离了讨论的主体,变成了随意的闲聊,反而连以往的教学效果都无法达到,在这一前提下,从而又引发出了另外一个不足之处。

其次,学生的意见不统一,难以形成一致的观点,探讨的主要目的是互相取长补短,将自身的观点得到不断的完善,但是有些学生过于坚持,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有一些学生过于腼腆,无法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最终造成学生的个人能力逐渐被拉开,从而导致小学效果无法实现,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状况,因而造成了学习情况的不乐观。

3.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运用有效性的途径

3.1创造各种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爱好是培养学生热爱一个科目的最主要因素,加强兴趣爱好的培养可以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加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语文的趣味性是小组教学活动的重点,如何增强趣味性则是教师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为了是学生积极的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教师要抛出有趣的问题,使学生感兴趣,这样他们就会不自主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开展积极的讨论。

另外,也可以在创设情境的条件下进行小组合作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文言文等较为枯燥的课文中,这种效果相对较好。例如在《核舟记》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上台表演,苏黄共阅一手卷,通过合作表演掌握重点字词,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书本由右到左,竖排;了解苏黄深厚情谊,如“共阅”、“左手扶鲁直背”“两膝相比者”,甚至通过合作表演了解中国古代男子服饰。

3.2让学生大胆质疑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鼓励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学习就是从不懂到懂的一个过程,学生们要清楚地了解课本上的内容哪些是自己已经懂了的,哪些是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的,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和其他的同学进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有很大的关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他成员不关心,不重视,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同时如果提出的问题能够让老师以及学生们积极地讨论,就会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3.3以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为目标

想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首先要让学生们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明确学习的意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首先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要清晰并且有思考的价值。目前要培养学生的是一边读文章的同时一边锻炼写作的技巧。在学生们自觉学习的时候,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做好标记,对于写的比较好的词汇段落也要及时地记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他们不仅能够积累出很多的好词好句,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来探究语文课文的主题。以鲁迅先生的散文为例,可以让五六个学生合作,将《阿长与山海经》一课的学习拓展延伸至《朝花夕拾》,让学生分工合作学习,先阅读散文,再相互探讨,让每个人都找出感悟最深的地方,再相互交流,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对于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改变教学的理念,学校要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予支持,在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对于不好的地方予以改正,对于好的地方继续传承。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学的优势,达到教学的效果。

篇5:有效合作在语文中的运用精品论文

郭瑞晔

(行唐县翟营中心岗头小学 河北省 石家庄市 050600)摘要:本文通过阐述现代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学生的记忆,也便于信息的存储,可以突破重点,激发学生的情趣。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怎样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要经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考虑课件的教学价值,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互配合。

关键词:多媒体;激发情趣;突破重点;相互配合

论文创新点:课件以人为本,课件灵活易用,课件与传统教学配合。

记得1999年5月,我在行唐一中参加了石家庄市优秀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观摩及专题培训会,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会,观摩了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感觉受益匪浅。由于都是从各县区选拔的最优秀的教师,因此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课例,这些课例大都具有如下特征: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具体,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教学方法得当;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都比较恰当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里有很多东西值得借鉴与推广,这些课例全都用上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的确,多媒体因其图文声像并茂,能突破视觉限制,多角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情趣和注意力,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教学过程,还有它的大容量的信息,也有利于节约时间和空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实使很多未曾深涉多媒体教学的老师眼前一亮,觉得“这才是现代化的教学”。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更优的支持,尤其是计算机介入教学领域,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使课堂教学步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在这次培训会上,我感触最深的是:多媒体起到了辅助作用,学生兴趣盎然,是精彩而有效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语文课堂。下面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谈谈我借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运用中得到的点滴体会。

精品文档..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和动态画面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有效的辅助功能,为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面,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1、便于学生的记忆,也便于信息的存储。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图形、动画、声音集为一体,让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不但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深奥的内容浅显化,便于学生的记忆,也便于信息的存储。关于记忆比率的研究表明,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保持60%,3天后下降到15%;单用视觉,3小时后能保持70%,3天后下降到40%;视听并用,3小时后能保持85%,3天后可保持65%。可见,让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知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产生了兴趣,才能愉快、主动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动作用。而兴趣是一种与情感相联系的积极情绪,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的优势,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

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受与理解,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氛

精品文档..围中学习新课,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学习《飞夺泸定桥》一课,由于学生对泸定桥的地理环境、结构比较陌生。教学时,我借助课件,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泸定桥的结构,体会泸定桥地理位置的险要。再让学生对照课文,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一旦感受到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就会愿意利用计算机上网查找各种资料,突破简单、枯燥的课本,获得丰富的知识,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甚至还可以带领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

5、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德育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很难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思想教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二、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量过大

多媒体教学,可以储存大量信息,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特点。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害怕内容单薄,就将与教学有关的所有内容,全部纳入课件,造成课件容纳了大量的信息。在授课的时候受到时间限制,为了将课件中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只得加快教学速度,都由电脑课件来显示,学生来不及思考。有的教师一堂课教学容量相当于传统教学两三节课的容量,容量如此之大,可以想像课件展示的速度就会变得飞快,学生就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看课件就会看的眼花缭乱,学生来不

精品文档..及思考,影响教学效果。究其原因,就是课件信息量太大,展示速度不快的话,就完不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因此,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从学科特点、学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2、忽略师生双方的互动与交流

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时,常常用多媒体课件来控制教学过程。由于多媒体课件所控制的教学过程过于严密和紧凑,如果教师机械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按课件设定的程序来上课,容易造成师生双方之间没有互动,没有交流。这是目前多数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容易犯的错误。教师在多媒体控制台上埋头操作计算机演示课件,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反应,也不了解学生接受的程度;有的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的文字冗长,枯燥无味,打在幻灯片上以后,有些学生总是急于记下来,而没有听到老师讲的内容;而有些学生只是轻描淡写地看一看,过后头脑中一点印象也没有。还有些教师也缺乏主动站到台前来活跃课堂气氛、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意识。

3、以辅代主,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是辅助的教学工具,应用它是为了给教学提供更加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学生的感知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起主导作用。但有些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教师的讲授艺术在多媒体教学中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少数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把教材的内容全部搬到了电脑屏幕上,再用投影仪设备投射到大屏幕上来代替黑板。这样,不仅会增加课件制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失去了多媒体的优势,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授课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有声有色地把要讲授的内容讲出来,有时还要用合适的肢体语言、脸部表情或眼神变化使语言形象化,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全神贯注地听讲和思考。

精品文档..4、认为课件形式越丰富就越好,要知道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 很多教师片面的认为只有把课件制作的形式多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于是就不惜花费精力、物力和财力,运用多种技术来制作课件。殊不知,这样就大错特错了,甚至有时会弄巧成拙。如果我们在给学生讲解课文时,把课件制作的花哨,那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走了,谁还会有精力、有兴趣去学习呢?所以课件制作要求简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最主要的是实用,避免追求表面,更不能画蛇添足。所以,要依据各个阶段的学生制作出不同的课件,因人而异。华而不实的课件只能成为无效的教学手段。

三、我们应该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呢?

1、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的学习时,在导入新课中,枯燥的讲解,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运用多媒体,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例如讲《再见了,亲人》这一课,老师可先用课件放映录像片,展示1950年6月份,美帝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中国人民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接着继续展示中朝并肩作战,最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那么志愿军即将离开朝鲜分批回国,与日夜战斗在一起的朝鲜人民告别时会是一番什么情景呢?这时停止课件放映,而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都急切地想知道当时的情景,那么就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

2、借助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材中不少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学生感到陌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来印证,这些重点、难点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受与理解,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运用多媒体课件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

精品文档..理进行“催化”,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新课,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教学三年级语文《找骆驼》一课时,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弄清“老人是怎样帮助农夫找到骆驼的?”这时,如果播放一段录像:画面上的一只骆驼左面驮着蜜,右面驮着米,而且左脚有点破身后洒下一些蜜和米„„,并配合课文片段朗读,这样形象的画面与声音结合,帮助了学生把抽象的逻辑推理转换成形象的图文,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3、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图画、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学生口诵心领,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例如《桂林山水》,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根据课文的结构层次,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彩图,让学生感知桂林的地理位置。接着放映一组组彩色幻灯片和动画片,带学生做一次到的假象旅游。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银幕上五彩斑斓的图像,向学生们揭开了桂林山水的面纱,使学生直接感受到那里的壮观。

这样,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抓住了课文中的形象,把学生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美情操。

4、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他们个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在课堂中,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老师将从电影里找到并录制

精品文档..下来的英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壮烈行为的视频片断,用多媒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同学们被银幕上的英雄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深深打动,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对五壮士肃然起敬,教室鸦雀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的思想怎能不受到感染?

5、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学生想像力

学习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需要想象的支持,才能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但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些课文配有图片,而有些课文没有图片,即使有也是有限的表象,其形象也是单调与贫乏的。而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图像、动画等,让学生从生动有趣的画面展开联想,从而丰富他们的想象能力,而又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学习《月光曲》一文,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及表达的情感,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而文中仅有一幅图片,即使教师再深情讲解,学生再深情美读,也很难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似乎也难于很好的把握贝多芬情感的变化,而显得枯燥乏味苍白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课件再现“贝多芬情感的变化”:“夜色朦胧,月亮正从水天相连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再配上那动听迷人的音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通过有趣的画面,尽情地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善与补充。制作课件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课件的运用应是必要的、灵活的、易用的,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配合,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形象的教学环境,可以使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6:有效合作在语文中的运用精品论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教学质量 途径

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时代的要求。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在合作、竞争和个人三种学习情境中,合作学习是最有效的一种,但目前却是运用得最少的一种。学生之间的合作应当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主流。

一、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合作学习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指出:若没有语言和语法,尚可传达一点点信息,若无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词汇不足会使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受到限制。简言之,外语学习,词汇为本。而英语学不好的学生往往是因为这一关过不好而渐失信心。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时需要做大量的听写练习,听写是训练听力和写作技能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可由教师读、学生写,然后分组交叉批改,合作小组之间进行竞赛。初中阶段这种练习多数在课堂内进行。每次听写时总会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要允许他们课后有重新听写的机会,由合作学习小组内成绩较好的组员帮助他们听写。如果经过课后的复习重新听写得了满分,教师仍然可以认可他们的成绩以资鼓励,因为他们经过努力进步了。

2、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口语学习不同于书面学习,它更依赖于集体行为,要求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直接进行交流。合作伙伴活动或合作小组活动最大的特色在于能够把班级全体学生同时调动起来,开展口语交流与互动。这是我国外语教学界近年来大力推崇的活动形式,活动简便易行,但可以灵活多变,不断推陈出新。例如:

(1)变换距离或位置。

为了使学生大声说、听得见,可以把坐着说的方式改为站立着说,把近距离肩并肩地说改为远距离(间隔一米左右)面对面地说。

(2)变换伙伴。

小组的伙伴一般是身边的同学,搭档长期固定不变,难免觉得不新鲜。可以尊重个人的选择,让学生经常变换搭档。

(3)变换练习方式。

学生用书和练习册中的很多话题或题型为活动的变化提供了便利,如朗读对话、课文问答、讨论问题、句型操练或交际性练习等。

3、合作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阅读适合于研读课文或其它书面材料的教学,例如指导学生做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2Reading的阅读练习时,其活动步骤如下:

(1)要求各学习小组每个学生限时完成以下问答:whatisthearticleabout?What are the three kinds of English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Is English still changing?

(2)各学习小组组长在要求组内同学阅读全文、理解全文的同时,安排每位同学重点理解上述三个问答题之一。

(3)组内同学相互汇报各自对文章的理解情况,然后共同讨论,使得全组同学对文章理解得全面、深刻。

(4)教师对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5)用适当的方式评价每个学生、每个学习小组对文章的理解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应具有激励性)。

4、合作学习在讨论课文深层次内容环节中的运用。

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2Reading“Language”时,根据课文的主旨,让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Many English words and idioms have interestings to ries behind them.Do you know any of theses tories?

Do you think that it is possible for Chinese to become the most widely used international language someday?Why or why not?

在讨论时同学尽可能地使用所学过的英语表达,由于在合作小组讨论中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因此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结束语。

总之,以小组为单位的英语合作学习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指导性。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突破了整班教学时空的限制,提供给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参与机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弥补了整班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补、互进,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18—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二)[s].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2):2。

[3]徐红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0):16—18。

篇7:有效合作在语文中的运用精品论文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摒弃传统教法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积极探索新型教法,更好地实践新课程。但是,近些年来,冷静观察体育教学中的一些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在热热闹闹的课改表象下,有一股浊流在滋生、涌动,致使课程标准的实施或流于形式,或走向极端,并使一些体育教学走向岔道、步入误区。例如,在一些公开课上常看到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好象没有小组学习讨论似乎就没了课改。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无谓地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避免形式主义和表演化,是广大学校体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合作是指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参与者具有共同目标、相近的认识、协调的互动、一定的信用,才能使合作达到预期效果。由于体育的学科特点,注定其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其他学科主要通过思想交流及语言上的沟通,最后达到某种共识;体育学习中的合作,更多的是强调肢体上的合作来达到某种目标,或者是通过对项目的合作练习,得到某些有规律的总结。合作学习根据不同范畴的特点定义也有所差异,在体育教学方面,合作学习是指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新课标不仅强调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更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上好每一堂课。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是体育新课程大力提倡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我们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就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看法:

一、合作学习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合作”不等于单纯的小组讨论,也不等于简单的互助式学习,教师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除了合作前的分组对合作的评价外,合作学习过程中也少不了教师的适时引导。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利用器材做各种创编活动,搭造型、拼图型等教学时,除让学生积极构思和发挥想象外,教师应根据备课时想到的、适合儿童特点的而学生还没有发现的各种造型或图形进行启发引导,最终达到使学生恍然大悟的效果。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时要注意介入的时机,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教师的“点拨”是合作学习的“养分”,没有“养分”,合作学习将失去意义。

教师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根据具体情况集中解决或个别进行辅导。比如在“抢运伤员”的合作接力游戏中,有的组为了追求速度,到达终点时不是将“伤员”轻放在地上,有的“伤员”甚至被摔在地上成了真“伤员”。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二、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应符合“最近发展区”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它的适用范围,不是任何学习内容都适合运用合作学习的,有时候直接教给学生技能或信息,比学生自己去发现更为有效。例如,对于刚刚接触篮球的同学,学习单个动作如拍球、投篮和运球时,需要大量的单独练习的.时间,这时候就不适合运用双人或多人的合作练习。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价值的、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为学生提供“合作”的契机。 比如,在学习篮球的传接球练习之前,双人合作用胸部、背部等部位顶住球做横向或纵向移动比赛,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锻炼了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具体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进行应来源于学生知识、体能、技能的“最近发展区”,以增强学生成功的信心和成功的可能性。例如,在低年级阶段设置合作学习的主题和情境,内容要简单、具体和生动。

三、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合作学习时间以多少为宜,没有明显的界定,要根据学生特点、组织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来确定。一般涉及内容比较直观、具体而简单的可以直接进行合作学习。如篮球双人传接球、排球垫球或传球等,教师讲解完动作要领后可以直接进行双人或多人合作学习。涉及的内容如果要通过练习来获得新知,就要延长合作学习的时间,如通过传接球练习让学生总结出篮球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起码要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体验和思考的时间,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解决。如果涉及的内容或变化形式比较复杂,在课堂上难以解决的,可提出要求,待下次课再解决,或者模块教学结束后通过考核评价的方式来体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和掌握了兔子舞的基本动作要领后,教师要求学生分组编排不同形式变化的集体兔子舞的组合练习,如果没有利用多媒体方式或课前的提示,学生就很难在课堂上很快完成。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下次课或以后的考核评价中再展示,让学生有足够的合作学习的时空。

四、合作学习的人数,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

合作学习不只局限在两人之间,也可以是较多的人群组合,3~5人、7~8人均可,甚至整个班级也可,但要明确个人的责任和分工,防止责任分散和“免费搭车”的现象。例如,在多人多足的游戏中,通过让学生进行二人和多人的合作运动,发展学生的速度、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最后能完成游戏,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而且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人数较多的合作学习中,协同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而且由于具有三人以上的人数优势,因此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增加了,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途径,特别是创新意识可以在小组“头脑风暴”中得到启发。

五、合作学习的评价要全面、客观,多给予激励

合作学习需要有一个目标评价体系做保障,否则,合作学习就会迷失方向,学生对合作的吸引力就会减退,使小组逐渐失去吸引力和凝聚力。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以从合作技巧、合作效果、合作是否愉快、进步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通过和小组展示进行比较分析,使大家共同分享合作学习成果,提高学习能力。评价一定要客观全面,多关注学生的优点,多给予表扬鼓励。比如在“通过障碍”接力跑游戏中,有的小组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取得了胜利,自然要受到教师的表扬。然而在比赛中,有的小组的学生在碰倒障碍后又返回来将障碍摆好,有的小组的学生还主动跑去帮别的组放置碰倒的障碍,结果落在了后面。对于这种严肃认真、遵守规则、团结协作与互相帮助的优良作风与品德,也应当给予大力表彰。对于在小组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可从正面提出希望和要求,帮助学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另外,教师的评价要力求明确、具体,使学生听后心明眼亮,知道自己应当怎么做和不应当怎么做,这样的评价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篇8:有效合作在语文中的运用精品论文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18 世纪初, 合作学习理念从英国传到美国, 在Park, Dewey等人的推动下, 逐步成为美国教育界认可的合作教学法。20 世纪70 年代, 合作学习理念迅速成为美国教育界的主流教学方法, 在Slavin, Johnson, D.W.&Johnson等学者的推动下, 合作学习理念形成一系列原理和体系, 教学方法更加系统化和结构化, 教学环节运用中的可操作性也更强 (陈琦、刘儒德2007) 。

合作学习理念的主要基础理论为目标结构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M.Deutsch (1949) 基于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创建了目标结构理论, 认为目标结构分为合作型、竞争型和个体型, 即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对抗和多元化独立方式, 这些方式对学生个体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最终导致学生个体的多元化。Jean Piaget (1920) 基于心理学基础理论提出个人认知发展理论, 他认为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的社会活动中, 对事物的认知和面对问题的思维方式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

合作学习是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由一定数量的能力各异的学生 (成员间具有异质性) 组成小组, 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 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形式, 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 (董慧群2007) 。

二、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困境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效果异同。经过多次教学观摩和校内外交流发现, 目前大部分英语课堂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但效果却不尽人意, 大部分只停留在形式教学上, 未能真正将英语教学的能力点和知识点融合, 学生只是感受到课堂的热闹氛围, 并未将课堂中教师的知识点输入转变成学生的能力点, 进而真正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素养 (温平英2010)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实质培养目标上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 滥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违背合作学习的初衷, 任何问题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讨论, 既浪费时间, 又影响进度和效度。没有将问题进行很好的设计, 不能通过讨论带动学生积极思维, 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二) 合作学习形式化

教师授课中只是单方面注重形式,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化, 最终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如, 部分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围绕某个topic进行讨论, 未能很好地设置讨论的逻辑起点和讨论的能力点, 使得学生的讨论没有范畴和边界,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未能很好地把握整个问题的本质, 最终效果不明显 (武兰峰2008) 。

(三) 合作学习缺乏控制

课堂设计应该经过备课组充分讨论, 以问题意识为导向, 基于能力点设计合作学习形式。但实际操作过程中, 未能充分考虑学生具体的实际能力, 而是将重点中学的合作学习模式照搬到普通中学的课堂上, 学生根本无法进行合作学习。虽然有些合作学习设计较为合理, 但缺乏对课堂的整体控制能力, 造成整个课堂设计欠妥, 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知识点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三、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 目的在于增强课堂效果,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承受能力, 最终实现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 中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和有效教学等观念或理念, 提升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 坚持提升学生能力为主体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现代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 一切从学生出发。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时, 应具有全局意识, 既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能力, 又要高效地把握整个教学节奏和效果。科学合理地设计合作学习, 以新课标为基础, 将能力点科学地反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将知识点转化成能力点。

(二) 重视教师引导的不可或缺性

始终明确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永远起引导作用。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 切不可流于形式。一味注重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而忽略了教师的本质作用———引导。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小组方案时, 关键在于激励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增添学生学习英语的认识、情感和动机。通过合作学习, 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的激励平台,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乐于参与。教师作为主导要做到与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之间的信息同步和思维同步 (周雪晴2013) 。

(三) 落实课堂高效教学责任

根据中学英语课程内容的性质和要求, 在合作学习理念下, 分别设定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方式, 如问题导向式合作学习、情景模拟式合作学习、讨论式合作学习等形式。任何创新教学方法的目标是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合理科学地设计合作学习方案, 明确课堂学习目标, 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 避免小组分组同质化, 确保小组内学生享有同等机会, 积极鼓励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和激励, 保证合作学习时间, 科学设定合作学习激励机制 (如发放彩虹卡等形式) 。

合作学习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普遍教学方法。英语教师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 尤其是能力点情况, 合理设置合作学习目标和程序, 在能力点和知识点互融的基础上,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合理科学地设置课堂自我诊断和评价体系, 最终将合作学习有效运用到中学英语课堂中。

参考文献

陈琦, 刘儒德.2007.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董慧群.2007.中学英语教学中以学习小组为核心的合作教学方法探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 :164-166.

温平英.2010.浅谈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文科教学探索, (12) :32-34.

武兰峰.2008.如何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果[J].新课程研究, (1) :36-37.

上一篇:我喜欢吊兰初中作文下一篇:9教学反思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