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的意识与意向性

2022-11-03

塞尔作为当代著名的分析哲学家之一, 是英美分析哲学界公认的学术权威, 美国人文科学学院院士。他师承哲学家约翰·奥斯汀 (John Austin) , 在奥斯汀的研究成果之上, 进一步丰富了言语行为理论, 并成为分析学派簇摹状词理论的代表性人物。然而, 塞尔的哲学理论并没有仅局限于语言哲学一隅, 他通过其独具特色的意向性理论, 对心灵哲学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以此发展出了对心身问题, 精神的与物质的问题, 以自然主义的视角进行研究的崭新哲学研究方法。他的理论涉及人类文明的许多方面, 如语言、心灵与社会。并作为致力融贯这三个要素的主要方面的哲学家, 塞尔是一位汇集了语言哲学、心灵哲学与社会哲学三者于一体的集大成者。

一、开辟崭新的哲学研究方法

塞尔在他1998年出版的著作《心灵、语言与社会》中, 表明自己对于心灵问题的生物学的自然主义立场。他试图论证心灵、语言和社会之间的联系, 梳理“心灵、语言和社会的一些观点, 说明这些观点是怎样相互联系的, 它们是怎样与我们当代对宇宙的总体概念相适应的[1]。”塞尔强调了一种“对心灵的研究方法”。他认为这是一种拒绝传统的二元论与唯物主义的, 作为当代哲学中的第一哲学流派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 以生物学的自然主义视角来认识心灵。塞尔将形而上学划分为两个领域:心灵或精神的领域以及物理或物质的领域。“宗教拥有精神的领域, 科学则拥有物质的领域[2]。”他认为, 我们对心灵的理解往往深陷于传统的二元论或唯物主义所提供的概念范畴, 而不得其解。我们所经历的真实的心灵不仅存在, 并且与我们的身体密切相关。脚踝扭伤的疼痛, 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 产生痛苦的情绪;在竞技比赛中, 我渴望获得冠军的主观愿望, 等等。这些都是有关信念、欲望、饥饿和恐惧的意识, 我们都身临其中。因此, 他反对将心灵神秘化或物质化, 但塞尔这样的立场并不是在对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进行批判, 相反, 是在捍卫。在塞尔列述的几条对“启蒙运动的见解”的攻击中, 我们可以总结性的发现, 无论是物理领域, 还是数学领域, 它们所建立的认识的可靠性, 不断的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前期以维特根斯坦与库恩等著名哲学家为代表。直到紧随而来的后现代主义者对启蒙理性的猛烈攻击, 启蒙时代以来到19世纪末对于外部世界的合理性的认知被彻底颠覆, “可理解性”这一信念受到巨大的冲击。塞尔在这样的背景下捍卫启蒙的成果, 否定了“世界不可理解”这样的观点, 并以“世界不是不可理解, 而是变得更难理解, 需要我们更系统的知识去理解它”作为自己对来自“后现代主义者”挑战的回应。

塞尔在20世纪以来的哲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持久的争论中, 一直保持坚定捍卫启蒙理性的立场。他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 不是二元论者所认为的分属一个物理的世界, 一个精神的世界, 而只有一个世界。他开创性的提出了, 在哲学上解决默认点 (default positions) 相互冲突的办法。塞尔认为, 在哲学中默认点大多是对于实在, 外部世界的可理解性, 因果性以及语词的意义等的观点。对于默认点的冲突问题, 他提出的解决办法即是, 避开对立双方的假设, 绕过假设寻找其背后的事实。这也是他解决心灵问题在各个学派之间争论的方法。他反对那些受人追捧的, 怪诞离奇的哲学理论。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重大议题, 被塞尔总结为实在与真理的问题。他在总结前任与当代主要哲学流派的论述的基础上, 进一步展开自己对这一议题的分析, 提出其独有的观点与认识。

对二元论与唯物主义等传统的哲学范畴的抛弃。我们反复强调, 塞尔对许多重大的哲学议题, 报以自然主义的研究视角。那么, 对于“意识”, 塞尔也持有“生物学的自然主义” (biological naturalism) , 即自然主义的立场。这是他的有关意识的理论最宝贵之处。这也是他在综合哲学史中“唯物”与“唯心”两派之间, 关于心灵与物质世界是否排斥, 心灵是否可知等不休争论之后, 做出的承前启后, 开辟崭新哲学研究方法与理论的研究视角。

塞尔认为对意识的研究应该抛弃二元论, 唯物主义以及诸如“心灵”“意识”“物质的”“物理的”等传统的哲学范畴。因为, 如果用以上范畴的观点来讨论意识, 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矛盾而难以自拔。塞尔强调了事实的重要性, “要提醒我们自己注意事实, 提醒我们自己注意我们实际上所知道的东西”。意识作为一种大脑过程, “是一种与其他生物学现象一样的生物学现象”。对这一事实我们是不能否认的。如果我们只接受以下两个假设作为前提: (1) 大脑中的过程引起意识及其全部主观性。 (2) 意识状态本身是大脑的更高层次的特征[3]。那么我们就不会遭遇传统的心灵和物质, 精神和身体相互排斥等形而上学的遗留问题。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 在塞尔看来, 意识是一种生物学现象, 是在大脑中的一种生物学过程。它既具有第一人称本体论的特征, 即主观性, 也具生物学的现象特征, 即客观性。

二、意识

(一) 作为心灵的本质的意识

“心灵”是由有机系统进化到神经系统, 再进一步进化而来。在生物学意义上, 心灵具备进化的过程, 是人类为了生存而演化得到的结果。塞尔认为“心灵的首要的和根本的特征是意识性”。没有了意识, 人类饥饿的时候不会寻找食物, 遇到危险时不会寻求避险的方法, 因此, 意识在塞尔看来不仅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属性, 也在人类进化的意义上具有使得人类得以生存演化的功能价值。

(二) 意识经验的形式各异

比如, 当写作陷入困境时的焦躁不安;想要达到某个目标时的期待感;与爱人依偎的幸福感。但是, 意识状态虽然存在多种形式, 却具备了某些共同的特征。这些意识状态所共有的特征, 被塞尔划分为三种, 即内在的, 质的, 以及主观的。首先意识存在于我们自身之中, 在我们的身体内部。尤其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之中。意识的过程不能脱离大脑。因此, 意识状态是内在的。托马斯·内格尔认为“对于每一种意识状态来说, 都有处于那种意识状态下它像是那样的某种东西”[4]也就是说, 对每一种意识状态来说, 都存在着一定的感知方式, 都有其特有的质的特征。喝茶有像喝茶的某种滋味, 听音乐有像听音乐的某种滋味, 二者是不同的。最后一个主观的特征, 也是意识状态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之一。“它们总是由人类主体或动物主体所体会到的”[5], 因此意识状态具有我们可以称之为第一人称本体论的性质。比如说, 我的疼痛其他人不能够感受到。其他人的喜悦我也不一定能感受到一样。因此, 意识状态的存在必须经由“我”这个主体来感知到。意识的主观性对于塞尔来说, 是意识状态的三个特征中最重要的一种。我们在讨论意识与科学的时候, 通常会看到这样的推论:意识是主观的, 科学是客观的 (相对意义上) , 那么不可能存在意识的科学。塞尔认为, 这是由于人们混淆了意识的本体论与认识论这两个维度。比如, 我感到脚趾疼痛, 对于这一意识状态的存在来说, 它是主观的, 即脱离了“我”它就不会存在。但是对于“我感到脚趾疼痛”这一陈述来说, 它不是主观的, 而是一个认识上的客观事实。科学家试图发现独立于个体的, 普遍的真理, “然而, 这种认识上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本体论的主观性[6]。”

此外, 对于意识的主体来说, 往往不会只处于某一单独的意识状态之中。意识状态都是相伴呈现的。比如, 当我们疲劳驾驶时, 不仅会感到身体与大脑困乏, 还会在遇到塞车的时候, 伴随着出现恼怒的情绪。因此, 对于意识的客观科学性来说, 这也是一个总被诟病的特征。因为意识具有相伴呈现的特征, 我们便可以认为意识既可以是这样, 也可以是那样。它不仅具有人的主观任意性, 还具有相伴呈现的复杂性。所以要研究意识, 必须抛开传统的研究方法, 与理论范畴。否则, 对于它的研究便无法向前推进。

(三) 意识主要的结构性特征 (意识是什么)

意识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 即意识的主观性。塞尔称之为本体论的主观性, 我们在前面已经有所提及, 如果意识脱离了主体的经验, 那么意识也就不复存在。这也是意识被科学世界拒之门外, 被唯物主义所否定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在塞尔看来非常重要的意识的结构特征, 也靠它能够说清楚意识是什么的, 即意识以统一的形式呈现。我们的意识状态各不相同, 但这些意识状态都是在一个统一的意识域中进行的, 它们是组成整体意识经验的一部分。比如我们在阅读一则笑话的时候, 我们一边想象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 一边感受到一种喜悦或者快乐。因此, 塞尔强调了一点, 纵使思想与情感不同, 但他们在同一个意识域中, 以统一的意识形式向我们呈现。这里, 塞尔还举出了一个更能说明意识的统一性的例子, 脑分裂症患者。研究意识病理学, 也是研究意识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此类患者, 由于联系大脑两半球之间的胼胝体被切断, 他们无法将大脑左右半球的意识经验统一起来, 这使他们看起来似乎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意识域。还有, 如患有科尔萨科夫氏综合征的病人, 他们的记忆功能不足以记住不久前才与他进行过交谈的人。因为他失去了将意识状态组织起来的能力。

除此之外, 意识还总是以某种情绪向我们呈现, 比如, 当我的某项工作获得不错的奖励和报酬时, 我会有兴奋的情绪。如果这些奖励或报酬被突然收回, 我会感到沮丧甚至恼怒。需注意的是, 塞尔认为, 即使我们自己并没有感受到身处某种情绪中, 我们依然在经历着某种情绪, 比如“无聊”“平静”, 只能说我们不能很明显的感知到它们。意识还具有整体结构, 并且使我们对它总是有着不同的熟悉程度与注意程度。主体对意识的注意程度不同, 这需要我们注意区别边缘性意识和无意识。比如我此刻正在用电脑键盘打字, 我的注意力会投射到电脑屏幕中的文字, 以及对语言的组织上面, 而忽略比如因为长时间坐立而导致的腿脚发麻的感觉。

(四) 对意识的三种错误看法

(1) 我们对意识状态的认识绝对正确。笛卡尔“我不能怀疑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很好的诠释了, 我们对自身意识状态的判断绝对正确这样的观点。但是, 塞尔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使得这一判断不正确。即自欺, 误解与疏忽。比如, 我们经常声称自己想要做某事, 如锻炼身体, 健康饮食, 但往往事与愿违, 有的时候我们对自己意识的判断, 可能只是出于一种习惯, 或是外部环境对我们的要求。 (2) 对意识状态的观点通过“内省”得来。“内省”作为一种精神视觉, 区分开感知活动与被感知对象。错误在于这种区分, 如我感觉疼痛, 不可能把痛和我对痛的感觉区分开。 (3) 所有的意识状态都涉及自我意识。比如我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观察一朵花的时候, 并不会意识到我的感知活动本身, 即产生一种自我意识。塞尔也将此称为一种二阶觉知 (second-order) 。

三、意识与意向性

(一) 作为生物学现象的意向性

如同意识, 塞尔认为意向性也是一种发生在人体内的自然现象。它是心灵对外部世界的指向、关于以及涉及, 我们的心灵通过意向性, 使我们的内在与外部世界相联系。塞尔对意向性的认识, 同样地也抛开了传统的二元论与唯物主义的认识路径, 以生物学的自然主义为出发点。这也是塞尔的意向性理论的精妙所在, 他以独特的自然化视角研究意向性。他反对传统的自然主义观点, 即用科学术语对意向性进行表述, 试图将意向性用科学的视角还原为非意向性的术语。他认为意向性具有不可还原的特征, 它同意识一样, 具有第一人称的本体论属性, 不可还原为第三人称的科学表述。为了消除人们长久以来对意向性存在的认识上的模糊不清, 塞尔将意向性区分为内在和派生两种。他列举了三种类型的陈述: (1) 我此刻非常饿。 (2) 在法文中, “J’ai grand faim en ce moment”的意思是我此刻非常饿。 (3) 我园中的植物饿得需要养料。[7]第一种陈述即是内在意向性, 它是人类或生物内在的自然本性。第二种是派生意向性, “指通过语句, 图形, 图画等引申或派生出来的一种意向性”。而第三种不具有意向性, 而是一种比喻。这样就避免了使许多并不属于意向性理论范畴的问题, 被纳入进行讨论, 为后继者对意向性的进一步研究扫清障碍。意向状态有结构与内容的区分, 比如, 我希望天下雨, 我害怕天下雨, 我相信天下雨。这三种意向状态的内容相同, 但形式不同。它们以完整命题的形式呈现, 并且具有各种满足条件:信念的成真条件, 意愿的完成条件, 覆盖意图的实现条件。塞尔也从意向内容的成真条件与其他类型的满足条件出发, 引出了意向的因果性。“这种形式的因果性与台球相互撞击的因果性及休谟主义的因果性非常不同”[8], 因为这些因果性要么是原因作为结果的一种表示, 要么是结果作为原因的一种表示。而意向的因果性“既造成了它的满足条件的原因, 又表示了它的满足条件。”[9]塞尔认为意向性存在于各式各样的意向状态之中, 而一个意向状态要发挥作用, 就必须与其他意向状态发生联系, 于是不同的意向状态相互联系, 编织出一张无法穷尽的网络。由此引申出“背景”概念, 背景作为意向网络的依托是“一套使我能够应付这个世界的能力和预设的前提”[10], 它是产生意向状态的基础。

(二) 意识与意向性的重叠与分离

塞尔认为, 意识虽然具有内在的、质的、主观的特征, 但意识并不是一个全然封闭的系统。它通过意向性与外部世界相连。然而并不能就此认为, 所有的意识状态都具有意向性, 或所有的意向状态都具有意识。意向性虽然是一种心理状态或事件的性质, 但并不是每种心理状态或事件都具有意向性。比如信念、希望或者害怕都具有意向性, 但各种形式的紧张、得意就不具有意向性, 就是说不是所有意识都具有意向性。同样的, 也不是所有意向性都具有意识, 我们从下面这个例子便可得知, 当我熟睡时 (无意识) 我仍然相信特朗普是美国总统。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塞尔认为意识状态与意向状态之间具有重叠的部分, 但他们不能完全的涵盖对方, 即意识状态并不都具有意向状态, 而意向状态也同样的不全都具有意识性。塞尔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定义为:“无意识的大脑状态只有在原则上被认为能够引起意识状态的限度内才能被理解为心理状态。”[11]无意识的心理状态, 必须在原则上能够在意识中进行思考, 或是引起意识才能说是一种心理状态。无意识的心理状态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心理状态, 或者无意识的心理状态至少是可以成为有意识的心理状态。所以, 在塞尔看来, 对意向性的认识, 不能完全脱离意识。并且, 在这里塞尔反复强调了一种可能性, 即使是无意识的也至少有成为有意识的可能性。非意识的心理状态也必须是在可能引起有意识的心理现象时, 才能成为有意识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所具有的形式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我具有一种要去某地旅游的愿望, 愿望是一种意向心理状态的形式, 去某地旅游是这种意向的内容, 而这样的意向引起了我的欢乐的情绪, 便是一种由意向到意识的联系。但有些意向是没有意识的, 比如我打算回家, 我并不会有意识的去回忆回家的路线, 而是无意识的就走上了回家的道路。而这便是一种无意识的意向状态。

摘要:塞尔对意识的研究既详细全面又深入浅出, 在阐述思想的同时还引发读者对问题的思考。对于意识的探究, 他摆脱了传统二元对立的哲学研究方法, 另辟蹊径进行探索。在塞尔看来, 意识是心灵的本质, 意向性是心灵运作的方式。本文将梳理意识与意向性这两个心灵最重要的特征。并简要阐述意识与意向性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意识,意向性,生物学的自然主义

参考文献

[1] 塞尔.心灵、语言和社会[M].李步楼,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84.

上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煤矸石的研究及应用下一篇:加固改造处理技术在建筑结构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