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好朋友》优秀教学反思

2024-05-14

《我们的好朋友》优秀教学反思(精选14篇)

篇1:《我们的好朋友》优秀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我们的好朋友》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画,会在语言的指导下,对画面内容展开联想,知道应该爱护=保护鸟类,树立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我们的好朋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会在语言的指导下,对画面内容展开联想;

2、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画面;

3、知道应该爱护=保护鸟类,树立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了解有关大雁在公园里生活的情况。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2、观察画面;

3、讲述图片;

4、讨论:

我们怎样和大雁结成朋友,让它们每年都到这里来生活?

5、把爱护鸟类的办法画出来;

6、评价、结束课。

教学反思:

课前的资料收集不够,学生对动物相关知识的了解比较匮乏,交流起来,面不够广,内容不够丰富。尤其是“动物在医疗和科技方面对人类有什么帮助”的问题,几乎是难倒了所有的孩子们。他们没有理解问题的指向,甚至有人都说到了树木对我们人类的启发。于是,顺势引导他们多渠道去丰富关于动物的资料大全并推介有关动物的书籍与资料。

整合单元教材内容,将教材第一课时《我最喜欢的动物》中大熊猫的实例安排在第三课时,用卧龙保护区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把大熊猫抱到安全地带并悉心照料作为保护动物的切入口,树立榜样,情境导行,让学生在深深感动之时有话可说,有想法要付诸实际行动。伴随着音乐,孩子们纷纷写下对熊猫的关心和祝福,写下对保护动物的句句倡议,真切而自然,水到渠成。如果在贴心型的时候能够让学生自己把所写的内容读下来,那就有更深刻的感动和更明显的号召了。

本文扩展阅读: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篇2:《我们的好朋友》优秀教学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鸟和人类的关系,萌发爱护鸟类朋友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知道保护小鸟的各种办法,在参与活动中激发幼儿爱鸟的情感。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二)活动准备:

1.发动幼儿和家长搜集关于鸟的资料和图片,了解关于鸟的知识。

2.鸟叫的录音,笼养小鸟。啄木鸟、信鸽、猫头鹰等几种鸟的标本。

3.课件:群鸟飞舞、唱歌,啄木鸟、信鸽、猫头鹰几种鸟活动习性和本领的动画。

(三)活动过程:

1.听声音,激趣导入。

“今天,有许多客人要来和我们做朋友,听一听它的声音,猜猜它是谁?”播放小鸟叫声的录音。幼儿猜出后,请幼儿说一说都见过那些鸟。

2.把客人请出来:教师出示几种鸟的标本,做鸟飞动作把鸟标本分别放到各组中间,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了解鸟的外形特征。

3.利用课件,了解几种鸟的习性和本领。

当孩子们谈论到某种鸟时,在幼儿讲述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后,利用课件,向幼儿展示鸟的习性和本领。必要时,反复播放几次。

4.分组讨论,怎样保护鸟类。

教师到各组听取幼儿的讨论结果,对幼儿想出的保护鸟的办法给予肯定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5.体验快乐,结束活动。

出示装有小鸟的笼子,请幼儿说说小鸟的感受,猜猜小鸟在想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幼儿讨论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到窗边放飞小鸟,体验保护小鸟的快乐。

播放群鸟飞舞、唱歌的动画和鸟叫的音乐,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在活动室内,自由地飞翔。

(四)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劝说自己的家人和亲属,不要捕鸟和吃鸟,人人争做爱鸟的好公民。

活动资料:爱护鸟类梳理图不能做:1.枪杀鸟类2.捕捉鸟类3.买野生鸟类4.砍伐树木要这样做:1.要放生鸟类2.用眼睛观察自由自在飞翔的鸟类3.要为受伤的鸟类包扎4.多种树5.为鸟类建窝

教学反思:

新《纲要》在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提到:“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小鸟做窝的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可以寻找不同的操作材料来解决问题,做不同的鸟窝;整个活动设计有浅入深,各个环节交替自然有序,逐步递进。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是活动的主人。

篇3: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

一.让学生自主学习

新学期伊始, 不马上急于教课文, 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让学生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 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善于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 如:每周要背诵默写“课外古诗词”, 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因此, 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 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 教学相长才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 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二.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 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的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 采用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 如:课外找错别字、病句交流与展示, 故事会 (《寓言四则》《女娲造人》) 、讨论会 (《风筝》) 、朗诵比赛 (《理想》《静夜》) 、古诗文背诵比赛, 并附有一定的评分标准, 演课本剧 (《皇帝的新装》、《蚊子和狮子》) , 其中《蚊子和狮子》获全县二等奖。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 营造亮点。在讲《桃花源记》时用时空穿越法, 首先我以记者的身份, 穿越时空来到几千年前的桃花村, 学生就是村民, 我以采访的形式展开新课, 采访的问题是1、这里生活环境怎样?2、你们在这里生活了多长时间?3、你们的劳动成果怎样安排?4、你们这里有战争吗?学生依据问题基本了解了课文大意。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亮点就是疑问的聚焦点, 思维的交汇点, 教学的创新点。

三.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中进行和完成的, 中学语文所选编的文章, 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 有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观, 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有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 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教师是把教材情感转化为学生情感的纽带。教师要把作者的情感真切地传达给学生, 就需要自己融入作者的情感中, 将作者的爱憎化为自己的爱憎, 再辅之以良好的写作技巧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使学生受到感染。如讲《变色龙》, 老师可通过言语、表情、生动模仿人物的语气神态, 让学生深刻了解“变色龙”的内涵。作者的情感在教学氛围中也变成“活的”“真的”, 教学也收到良好效果。

四.因材施教、转化差生

普及教育以来, 由于所有的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 导致新生在智力、能力、兴趣、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使所有学生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实行分层次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 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使每个学生的因素都得到开发。教育家爱默尔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尊重学生。”差生因学习差容易产生自卑感, 学习情绪低落。如果在受到冷遇, 其心理受到的压抑将更大。为此我接近他们和他们谈心, 沟通师生间的感情, 只有让他们树立起健康的心态, 心理才得到平衡, 才能具有正常的智力。如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对百草园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时, 我在设计问题上下功夫, 先让学习好的学生找出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接着让中等学生划出把景物关联起来的概述性词语, 再让差生找出描述性词语, 并说说其妙处。然后将学生回答的要点整理成板书, 最后让学生复述、讨论, 明确作者具体生动描写百草园的风景画是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热爱自由生活的强烈感情。分层次教学对我来说开始尝试不久, 只要不断进取, 勇于探索, 一定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篇4:《我们的好朋友》优秀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在读文过程中感受不断发现的阅读乐趣,通过批注、关注细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感受和思考逐渐深入、丰富、深刻。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提高阅读能力,丰富阅读经验。

3.在阅读中体会语言描写的特点,分类盘点表示少数民族及“动静对比”的语句,学习分类积累的方法;创设语境,进一步理解并迁移运用排比句式,提高表达能力;了解写作顺序。

4.正确读写“坪坝、穿戴、孔雀舞”等词语。认识“傣、昌”等5个字,会写“戴、雀、舞”等12个字。发展选择合适的识字方法独立识记汉字的能力。培养细心观察、用心书写的好习惯。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文过程中感受不断发现的阅读乐趣,通过批注、关注细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感受和思考逐渐深入、丰富、深刻。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提高阅读能力,丰富阅读经验。

教学难点:在阅读与交流中不断引发对文章主旨的领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第一课时

一、关注课题,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请大家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师生共同书写题目。)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我们的民族小学。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这样几个预习作业。同学们完成得怎么样?

(出示预习作业要求。)

1.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我产生什么疑问?

2.通过读文,我知道了什么?(可以是对课题质疑的解释。)还有什么不知道?(既可以是由课题产生的疑问,也可以是由课文内容产生的疑问。)

3.我能把课文读通。(难读的可以在书上画出来,到学校请教同学和老师。)

我读了(   )遍, 我给自己的读文情况打☆☆☆☆☆。

(师巡视,课上检查预习情况。)

师:谁来说说看,看到这个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1:我不明白这所小学和我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生2:我想知道这所学校为什么叫民族小学。

生3:我猜这所学校里有很多不同民族的学生,我想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民族的。

生4:我想知道这所学校在哪,为什么会有不同民族的学生?

师:谁也产生了这样的问题?

(学生举手。)

二、初次读书,质疑释疑

师:同学们手放下。我们读到了一篇文章的题目,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阅读习惯。有些问题通过阅读课文就可以找到答案。那咱们就来读一读,看看这篇文章到底讲的是什么,好不好?

生:好。

师:快把书打开翻到第2页,听老师为大家读课文,请你拿出手中的蓝色笔,边听边批注你的感受。

(生听老师范读课文,蓝色笔批注。)

师:谁想像老师这样读一读?

(生分自然段读文。)

生:(读完课文后。)老师我订正。小金在读第一自然段时,把“坪坝”读错了。我想来为大家读一读:“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师:(出示图片。)像这样平坦的场地就是坪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坪坝。

生:坪坝。

师:读完一篇文章,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想说的,咱们来聊一聊吧。谁来说说?

生:我知道这所学校有不同民族的学生,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还有汉族的。这和我们的学校很不一样。

师:(出示不同民族的图片。)傣族人民爱跳孔雀舞,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景颇族坦诚好客;阿昌族人民爱“对歌”,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还有德昂族人民擅长种茶,喜欢住竹楼,爱跳象脚鼓舞。

师: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读各民族词语。)

师: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生1:我知道回族、满族、朝鲜族……

生2:我就是朝鲜族的。

生3:我妈妈是锡伯族的,我也是。

师:这么多不同民族的学生从哪里来?

生: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从不同的地方赶来上学。我觉得特别新奇。

师:他感受到了新奇,谁也感受到了?来,再聊聊你的感受。

生:我读出了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特别新奇,跟我们看到的马路和高楼不一样。

师:同样的感受是吗,还有别的同学说吗?

生:我读到了山坡、坪坝还有路旁的绒球花、太阳花,我觉得这所学校环境一定非常美。

师:学校周围的环境很美,是吗?

师:仅仅这几个同学就把第一句话读出了这么多丰富的感受,那我相信别的同学在其他的地方也有自己的感受,对不对?

生:对。

三、小组交流,梳理感受

师:那这样,把你的感受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然后梳理你们小组最想和大家交流的一个感受。以词语的形式写在卡片上,好吗?

(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重点关注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

师:如果想好了可以举手示意我。

(小组陆续贴卡片。)

四、再次读书,交流细节

师:这个就是大家交流之后最想表达的感受,对不对?你们觉得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

生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我觉得很多种颜色的服装在一起,看起来一定很美。

生2:我们觉得很特别,他们的服装那么鲜艳,我们的……(生没想好。)

师:不如他们鲜艳?

生2:对,所以他们学校更加绚丽多彩。

师:我发现你关注到“更加”这个词。那如果想把这样的民族小学读出特别的美,就要——

生1:用自豪的语气读。

生2:重读“鲜艳、更加”。

师:读一读。

(生读这句话。)

生:他们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他们语言都不同,却能成为好朋友,我觉得他们特别团结。

师:这个感受刚才谁关注到了?没有关注到怎么办呢?

生:画上。

师:拿什么颜色的笔?

生:红色。

师:对了!这个小组真了不起。他关注到了别的组都没有关注到的。细读可以让你有更加丰富的感受。我们再来读一读。

(配乐朗读本段。)

师:听着大家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快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上课时的情景又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1:我觉得特别静。因为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

生2:我补充。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蝴蝶都不飞了,你说静不静?

师:所以啊,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它们静静地欣赏,让我们感受到这所民族学校的独特魅力。如果你坐在这里学习,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生:喜欢。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读“上课了……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师:这么静的环境,应该怎么读?再来试一试。

(生轻声读。)

师:下课了又是什么样呢?

生1:太热闹了!

生2: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真热闹。

生3:我觉得这学校太有趣了!下课了还有很多小动物也一起凑热闹。“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五、回顾课文,引发关注

师: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可是课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会提到:“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呢?

生1:因为这些都很特别,跟我们的学校不一样。

生2:我觉得这样写很美。

师: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作者这样描写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

(师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分类盘点词语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书上一定记录了很多的感受,对不对?是不是既有蓝色的笔迹,还有红色的笔迹?这些都是上节课我们阅读成长的过程。每个人都在进步,对吗?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写这篇文章的,让我们对这样一所特别又美丽的民族小学记忆深刻。

师:请大家轻轻把书合上,想想课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生:我记住了很多少数民族,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还有汉族。

师:汉族是少数民族吗?

生:不是。

师:那你可以怎么说?

生:我记住很多民族,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还有汉族。

师:对了!这样说更严谨。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我们可以积累下来,如果你愿意,课后还可以查找一些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他们的习俗知识。

(生盘点不同的少数民族。)

二、走进文本,发现排比句式

师:轻轻把书翻开,看看这么多民族,书上怎么写的?

生: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师:生活中,同类事物的列举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来说。比如——

(出示超市里物品的陈列图片和操场上同学们活动的图片等。)

生1:超市里水果很多。有红的苹果,有黄的鸭梨,有紫色的葡萄,还有黄澄澄的橘子……

生2:操场上……

生3:游乐场里……

三、还原文本,强化积累方法

师:还有哪儿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生:上课时,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还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我觉得很有趣。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1:我觉得这样写,会让人感到上课时特别静,除了学生读课文的声音,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

生2:看得出学生们读得很认真,小动物也被吸引来了。

生3:我觉得是因为读课文的声音太好听了,小动物们才来的。它们是被吸引来的。

师:是啊!短短一句话,大家读出这么多丰富的感受。原本活泼好动的小动物都不动了,周围是这么的安静。下课呢?

生1:下课了,松鼠、山狸都赶来看热闹。

生2:我觉得他们自由自在,小动物很羡慕,来看热闹。

师:课上、课下都有小动物的参与,窗外的安静和下课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一动一静,动静结合,这样的校园更有趣。

四、深入文本,感受写作顺序

师: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这所民族小学的呢?

生:先写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

师:是啊!作者按照上学路上——走进校园——上课时——下课后的顺序,再加上结尾总结,抒发了作者对学校的怀念和赞美。今后我们在写作时,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五、遵循汉字规律,迁移运用

师:课文中有一些难读的句子和词语,你都记住了吗?我们开火车读一读。

(出示字词句,学生朗读。)

师:读音真准确,能写规范吗?

生:能。

师:我们先来按结构分分类。

生1:左右结构的字有坪、坝、招、蝴、蝶、孔、铜、粗。

生2:上下结构的字是雀、舞。

生3:半包围结构的字有戴和尾。

生4:我发现本课左右结构的字多数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师:对!提示大家,提土旁书写时要注意左旁小者——

生齐答:左旁小者宜上齐。

师: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示自己和同学们注意?

生:戴。

师:这个字的确值得注意。之前我们学过另一个“带”,怎么区分呢?

(出示“戴”和“带”的词语练习。)

生:戴在身上的都是“戴”,比如戴帽子,戴领带,戴手表……不在身上的,是“带”,比如妈妈带着我。

师:举例子让大家更明白。总结的不错啊!

师:(出示“舞”的象形字。)猜猜这是本课中的哪个字?

生齐答:舞。

师:采访一下,你是怎么猜到的?

生:上面舞动的胳膊变成了四笔竖,下面好像是两条腿在跳舞。

师:记住了吗?试着写一写。注意上下结构书写时要上紧下松。

师:“雀”这个字怎么记住的?

生1:少加上竖,还有主多一横。

生2:少加上隹,隹去掉一笔横。

师:可不可以是小+隹?

(生迟疑。)

生:啊!我明白了,隹是短尾鸟,小的短尾巴鸟就是麻雀的“雀”!

师:你看,借助偏旁部首的含义你可以记住更多的字!接下来把本课中你觉得最具挑战性的3个字写下来,我们在实物展台上展示,看看谁写得规范又美观。

(评价汉字书写。)

师:你看,这节课我们收获真不小!盘点积累了这么多词语,既学会了一个排比句式,又懂得了按一定顺序来写。接下来的学习中,只要你仔细阅读,会发现更多的文字小秘密。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反思:

我首先在课前安排了一个预习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观察课题,引发学生有意注意,关注文字“民族小学”,引发思考,产生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这样的质疑会放大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心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亟待解决,于是初次读书,学生急于释疑,有些问题通过阅读课文就可以找到答案。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给学生营造了自由表达、畅所欲言的机会。学生主动质疑,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这个活动的设计,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通过读书、批注,记录自己点滴感受的过程,引导学生自然阅读,感受批注阅读的方法。这里我指导学生用蓝色笔边听边批注。学生发现,这所学校是那样新奇。他们从不同的地方赶来上学,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学校周边环境那么优美……仅仅几个学生就把第一句话读出了这么多丰富的感受,那在课文的其他地方也会有学生更为丰富的感受。当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我引导他们通过小组交流梳理出初读时较为集中的高层次的感受,以此引发学生对于文章的进一步探究、研读的动力。

这时,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将集中的感受以词语的形式写在卡片上。这个环节我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阅读策略自主读文,交流阅读收获和感受。学生参与热情高,在小组内能够畅所欲言。同时,大家在交流中发现有些内容自己没有读出来或者之前没有关注到,在大家的交流中认同别人的观点或修正自己的观点,用红色的笔进行批注。

接下来在围绕话题、交流感受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段落中的细节描写,感受细致读书的方法和好处。学生发现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勾连自己读书的感受,在不断的再读书再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阅读的方法。学生的感受和思考逐渐深入、丰富、深刻,从而实现了“提高阅读能力,丰富阅读经验”的目的。

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依读而学,感受到文章整体营造出的快乐童真的氛围,丰富阅读带来的乐趣。盘点并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特别的句式和词语来表达的,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当然,识字写字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盘点课文中出现的有关民族的词语,归类学习,并能选择合适的识字方法独立识记汉字,采用“写字十八法”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这些学习活动在本节课都得以落实。

如果说,第一课时的“读”,学生已经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情意,这种读已经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打下了基础,那么接下来,在第二课时,我们“学”的方式就是分类盘点。为什么要盘点?教师直接列举出来本课要求学生积累的知识给学生看,要学生背,难道不是更直接、更具有指向性吗?洪镇涛先生指出:“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误在何处呢?“简单地说,就是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了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分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

既然直接粗暴的输入性教学不好,那么盘点的好处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种方式从根本上还原了学习语言文字的规律。学生先自觉地回忆、积累他读到的语句,回味作者表达文章主旨的语言,再有意识地强化这种积累。这种回顾复现盘点积累的方法,一方面检验读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最后,我注重写字方法的指导,利用写字十八法中“品头论足”“笔画串门”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将容易写错的“雀”采用字理识字的方法,体会偏旁部首的意思,明确“雀”就是小的短尾鸟;通过汉字演变的图片直观明确“舞”的字形。为了不让指导打断学生安静地书写,尝试“一写二评三改四展”的习字活动,注重学习活动的层次和过程,真正做到习字同时习得方法。

总之,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构建开放、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合作中学会方法,逐步提高。

但是,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迁移运用的活动的成功创设,来自于教师对于教材解读的广度,对于语言表达方式理解的深度,对于语言现象敏锐的洞察度。只有教师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通过活动的创设,深入浅出,最终实现学生受益。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桥南小学)

篇5:《我们的好朋友》优秀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有朋友的快乐,喜欢和朋友一起玩。

2、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姓名,认识更多的朋友。

3、学习给小花配对,对称地粘贴小花。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1、幼儿已初步学习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2、根据幼儿人数的一半画不同颜色、形状的花,然后将花朵对半剪开,即每人半朵花,反面贴有双面胶;将室内1米以下的墙装饰成一个栅栏围成的小花园,里面有绿色颜料画的小草。

3、教学音带《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师自备)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做律动导入。

(1)教师带幼儿边唱歌边跳舞《我的朋友在哪里》,要求幼儿边唱歌边找朋友,感受与朋友亲亲、抱抱的亲密感觉。

2、游戏:小花找朋友。

(1)幼儿自选半朵花,听音乐边唱歌边找一个与自己拿有相同图案的好朋友,面对面站好。

(2)提示语:找到好朋友后,可以将花拼一拼、摆一摆,两个小朋友抱一抱,互相介绍自己的姓名,如“我是XX”。

(3)幼儿重复游戏,教师提醒幼儿每次更换半朵不同颜色或形状的花,去找更多的朋友。

3、游戏:我们的花园。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地方?我们怎样让这里更漂亮?

(2)教师引导幼儿和拿有相同图案的好朋友一起把完整的小花贴到花园里。

(3)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边操作边唱歌《我的朋友在哪里》。

4、师幼欣赏:我们的花园。

教师启发幼儿理解:这个花园代表我们班,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花园里的花,只要大家团结友爱,共同进步,我们的花园就会更漂亮。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创设“我的好朋友”主题墙面,将平时幼儿一起游戏、互相帮助、关系谦让的情景拍成照片贴出来,供幼儿欣赏学习;制作“朋友树”,在上面粘贴幼儿照片,并记录出生年月,等到有幼儿过生日时大家都送上自己的祝福;开展“快乐小帮手”等活动,培养幼儿合作互相精神。指导幼儿在美工区画自己的好朋友等。

2、利用餐前、餐后活动时间带幼儿玩“牵线找朋友”、“我们邀请一个人”、“猜猜她是谁”、“谁不见了”、“邮递员送信”等游戏,进一步促进幼儿之间的认识。户外活动时,提供共同游戏的机会,如:玩滚球、玩跷跷板等。

3、请家长为班级提供照片,经常询问孩子在园的生活,倾听孩子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教育孩子将自己的“宝贝”与朋友一起分享。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亲子活动,进一步增进孩子间的友谊。

教学反思:

“我们做个好朋友”这节社会课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能运用的经验并不多,孩子们并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朋友,老师的前知识经验准备可以充分些。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才是真正的好朋友,老师的提问可以精炼些,让孩子自己理解朋友间要互相帮助的道理。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我们做个好朋友》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554字。

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教案《好吃的火锅》含反思》:小班社会教案《好吃的火锅》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做火锅的快乐,尝试根据颜色大胆想象不同的食物,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社会《好吃的火锅》含反思教案吧。

篇6:《我们的好朋友》优秀教学反思

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鸟类筑巢的不同方法,积累相关经验。

2、乐意用语言和动作表现鸟类筑巢的不同方法,并知道鸟儿是我们的朋友,产生对鸟类的爱护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准备:

丰富相关知识,每人一册图书

过程:

(一)、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谜语:“不用手,不用斧,就能造出美丽的小茅屋。”(鸟巢)

(二)、导入故事、激发兴趣

1、出示四类鸟(山雀、老鹰、啄木鸟、火烈鸟)问问这些鸟你们认识吗?

2、你喜欢它们吗?"屈,老师.教案,网出,处!为什么?

3、它们还是建筑师呢,它们建造的房子是怎么样的?大家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三)、欣赏故事,理解内容提问:

1、丽丽出门后,遇到了那些鸟类朋友?

1、这些鸟朋友正在干什么?它们是怎样筑巢的?

2、它们筑巢的方法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你最喜欢哪一类鸟儿朋友,为什么?

4、如果你是一只鸟儿,你会怎样筑巢呢?

(四)、再一次完整欣赏,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及对鸟类的关爱之情。

1、提问:鸟类是动物朋友,为什么说它是建筑师?

2、世界上的鸟有九千多种,你知道还有哪些鸟会筑巢吗?它们又是用什么材料筑巢的?

3、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呢?

小结:让我们种更多的树,并向人们宣传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让我们的地球成为一个人类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绿色大家园。

推荐理由:

动物大世界的主题之前上的是我们的城市主题,因为上过奇特的建筑,所以再上鸟类建筑师,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话题进行讨论,选材非常好。活动能够较好的扩展幼儿的知识面,有一定挑战性,因此孩子们在活动中注意力非常集中,讨论的积极性也非常高。问题的设计较开放,给幼儿的空间较大。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育活动,幼儿受益匪浅,知道了怎样爱护小鸟,怎么保护小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特别是幼儿讨论环节,大家都很感兴趣,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设计幼儿喜欢的环节。

篇7:《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回望驻足:

课前的资料收集不够,学生对动物相关知识的.了解比较匮乏,交流起来,面不够广,内容不够丰富。尤其是“动物在医疗和科技方面对人类有什么帮助”的问题,几乎是难倒了所有的孩子们。他们没有理解问题的指向,甚至有人都说到了树木对我们人类的启发。于是,顺势引导他们多渠道去丰富关于动物的资料大全并推介有关动物的书籍与资料。

整合单元教材内容,将教材第一课时《我最喜欢的动物》中大熊猫的实例安排在第三课时,用卧龙保护区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把大熊猫抱到安全地带并悉心照料作为保护动物的切入口,树立榜样,情境导行,让学生在深深感动之时有话可说,有想法要付诸实际行动。伴随着音乐,孩子们纷纷写下对熊猫的关心和祝福,写下对保护动物的句句倡议,真切而自然,水到渠成。如果在贴心型的时候能够让学生自己把所写的内容读下来,那就有更深刻的感动和更明显的号召了。

篇8:《我们的好朋友》优秀教学反思

反思一:更新教学观念, “小组合作学习”让课堂轻松高效, 活力无限

本人从教已二十五年了,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脑海里可谓根深蒂固, 然而随着近几年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断涌现, 有“洋思的”、“杜郎口的”、“后茶馆式的”等等, 但不管是什么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它们所共有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除了在新授课上使用以外, 还可以进行作业交流、知识点讲解和学习竞赛。

反思二:在教学中应做到培养学生和自身发展两不误

我校教学质量在全市农村中学中处于前列, 可遗憾的是我校的“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的比例在全市却是倒数的。其中不乏一些客观原因, 如平时忙于抓学生教学, 无暇顾及这些“头衔”, 从而忽略了自身的发展。就拿我来说吧, 从教二十多年了, 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要参加市骨干教师评比, 等到后来想参加却为时已晚, 而我的不少同学却早已评上了“教学能手”, 有的甚至还当上了全市的学科带头人, 相比之下, 本人真是惭愧之至, 等到评高级职称时只能望而兴叹, 望后来者谨记于心。

反思三:提高自身素质, 做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老师

说起教师的自身素质, 有的是与生俱来的, 如一个人的性格、脾气, 甚至长相。而有的则是可以通过后天改变的。作为身份特殊的教师, 每一届所教的教学对象是不同的, 而要让一届届不同的学生对你亲近, 对你“感兴趣”,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要知识渊博。学生是非常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的, 老师除了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外, 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也要懂一点, 最好还会写一手好字, 会唱唱歌、打打球等等, 这样在你与学生接触交流时才会有“common speech”———共同语言, 同时也使你更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

其次, 要学会微笑。世上最美的语言是微笑。作为教师, 上课时微笑, 可产生“亲其师, 信其道”的心理效能, 把尊重和信任传递给学生, 从而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最后, 教师上课时还必须做到精神饱满, 学会“抑扬顿挫, 绘声绘色”, 最好再来点幽默。

反思四:语音教学要常抓不懈

在初二升初三的全市英语期末统考试卷上增设了一个新题型“单词辨音”, 5小题, 共5分。结果考下来让我大吃一惊。我对自己所教的两个班, 外加一个航模特色班的成绩进行了统计:二 (3) 班, 41人, 满分人数2人, 得分率58.54%;二 (4) 班, 42人, 满分人数4人, 零分人数3人, 得分率59.52%;二 (6) 班, 45人, 满分人数4人, 零分人数1人, 得分率61.46%。由此不难发现, 看似简单的5分语音题, 学生却考得很不理想, 得分率不高, 满分人数更少, 甚至还出现了几个零分的学生。细细反思就会发现我们在平时的语音教学方面做得很不够, 总以为初一时我们已进行为期两周的音标教学, 以为学生在拼读单词方面已无大碍, 从而在教生词时往往一带而过, 结果导致了今天这种局面。因此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应注意改进, 做到语音教学常抓不懈;同时, 多加强语音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及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也是大有好处的。

反思五:语法教学应注重方法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说起上语法课, 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来说都是比较枯燥的, 不少老师为了赶进度通常采用“照本宣科, 机械操练”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结果课堂气氛死气沉沉。那么, 怎么让语法课上得生动有趣些呢?在此不妨采用“发散思维接龙法”定能让你的课堂起“死”回“生”。

反思六:任务设计应巧落学生“最近发展区”

众所周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不应仅仅是教师展现个人才华的舞台, 更应是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任务设计时应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任务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反思七:阅读教学应加大阅读量并注意阅读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从最近几年的苏州市英语中考试卷的题型来看, 阅读理解已由原来的三篇增加到了四篇, 分数也由原来的20分, 增加到了30分, 再加上完形填空, 就达到了五篇, 按每篇文章阅读用时8分钟, 就要花去40分钟, 几乎占了考试时间的一半。由此可见, 考生要想获取高分, 阅读文章做得好是非常关键的。同时这也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笔者认为, 作为教师除了完成教材中提供的阅读任务外, 还必须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具体做法就是要利用好学生手中的两本练习册, 即“听力与阅读”和“阅读训练”。当然, 如教师认为阅读量太大的话, 可适当精选并加以阅读策略、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和运用, 其中可多进行一些限时阅读方面的训练, 以适应考试的需要, 切不可“拉车不看路”———死啃课本, 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反思八:课后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

不知哪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再完美的课也有其不足之处, 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减少遗憾。我国著名心理学者林崇德先生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由此可见,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要想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减少点遗憾, 并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不断地课后教学反思是至关重要的。那么, 如何进行课后教学反思呢?我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对自己这堂课的教学情况作一个简要分析, 看看这堂课上下来与自己预想的效果是否相符, 并总结一下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及不足的地方。如, 成功之处:难点和重点的教学较为合理, 教学环节简单但颇具实效性等。不足之处:学生在课上对知识点理解不彻底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教学方法未能合理运用及教师讲得太多而学生练得太少等等。再反思一下自己在哪些环节上还可以改进。

其次, 分析一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真实有效, 还是流于形式。接着, 再看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学生的参与性及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 (可通过当堂反馈获取——口头或笔头的) 。

最后, 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及典型错例进行原因分析, 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改进措施, 如:加强集体备课, 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理论研究, 汲取他人成功经验等。

以上是我多年来英语教学方面的一些反思及感悟。“课堂教学之路漫漫”, 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 我会不断地反思、探究, 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是“No Best, But Bet t er!”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减少遗憾, 并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快乐无极限。

摘要:不知哪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可见“课堂教学之路漫漫”, 从而对课堂教学的艺术“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此,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的反思及感悟进行了有效的归纳和总结, 以达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减少遗憾之目的。

篇9:反思我们的探究式物理教学实践

1探究过程违反探究性教学的主体性原则,学生只是被认为在探究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整个实践与研究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的作用,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互相启发,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顺应改革的脚步,努力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推行探究式教学,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因来自学生和教师自身两方面的问题,改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者身份。

在学生方面,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限制太多,教師的一言堂,使我们的学生早已习惯于规规矩矩地、认认真真地听课,抄好笔记,靠记忆去考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和被动性,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当教师实施探究性教学时,许多学生不适应和不习惯这种学习方式,难以配合教学活动,觉得探究过程并不重要,只要记好探究的结论,即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认为课前的查阅资料,自备材料制作实验器材是在浪费时间;课后调查各方面信息去编写一篇科普论文不是物理学习的分内之事,对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抵触,导致对探究式学习难以深入,往往一个探究活动完成之后只停留在对探究结论的认识,不懂得如何总结、交流和反思探究过程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没有养成思考性学习的习惯。

在教师方面,尽管已认识到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学生的不配合,因探究式教学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课时却紧缺,为完成知识层面的教学任务,追求符合应试标准的评价,又因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更省时省力,所以遇到难度较大的探究式便失去引导的耐心,强行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方法,不愿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忘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探究,如果教师引导不到位,学生对u>(2ff<)f<),uy的成像规律进行一个完整流程的探究;如果将透镜,凸透镜的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这几节课的内容整合后再进行探究,则是一种单元探究的形式了,探究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生才是探究过程的主体,我们不能因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的参差不齐,思考问题的角度或操作能力低下,或因课时有限,而违反科学探究的主体性原则,使学生只是“被探究”,

2探究过程违反科学探究的循序渐进性原则,打击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探究过程中不断的积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一切事情的安排都要适合学生的能力”,所以探究式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一定的梯度进行安排,才能达到逐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标,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初始阶段,我们对学生探究能力的目标可以定位在训练学生进行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上,进行部分探究和指导性探究,或单因素的探究,以重点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和形成假设,通过简单的实验数据收集、解析数据、讨论得出结论等综合性的探究技能,通过多次的单因素探究训练,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探究的内涵和本质,到学生对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就可以进行完全的甚至是开放型的探究了,同样,针对学生某一方面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应遵循循序渐进性原则,例如,用图象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描述物理变化过程这一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的,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第一次出现需要用图象去处理数据,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高估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处理数据的过程任由学生自由发挥,结果学生在热情高涨的探究实验过程完成后,却不能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到正确的结论,大大打击了他们的探究积极性,其实,探究需要一个“先牵着手走,再放开手探究”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教材的安排也有利于科学探究的循序渐进性原则,当第一次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出现用图象去处理数据时,教师应结合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具体的引导,并在后面的“探究水的沸腾”继续加强指导,确保学生掌握这一科学分析方法,到“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学生用图象去处理数据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最后到“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就可以放任学生用他们娴熟的“用图象去处理数据”的能力去解决问题了,

3忽略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脱离科学探究的本质

篇10: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要改变长期以来传统思品课的弊端,就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必须让我们的课“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加深感受、体验、探究和感悟,这样才能达到此项活动的总目标。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这是一堂成功的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新课程的精神,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的课程标准,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激情、明理、导行等环节都来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指导于生活。例如在激情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请出自己的动物玩具,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它。这些动物玩具都是学生平时生活中常玩的通过学生互相介绍的过程初步表达了自己对动物的喜爱。在明理这个环节中,利用日常生活中和在动物园里动物的心里话,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通过动物的话说出来,让学生有了更深得体会。本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让小动物走进课堂,让孩子在与真实动物的亲密接触中感受着与动物做朋友的乐趣,构建了一个真实互动的生活化课堂,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2、以学生为本落到了实处,全面落实了新课程精神。首先,依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对教材内容的重点确定为从学生身边的小动物出发,通过和小动物的亲密接触使学生明确要和动物成为真正的朋友,一定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把“爱”的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其次,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每个小组和小动物亲密接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之中,在和动物的交往中去感受、去体验,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对动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

3、课堂上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本堂课为了达到活动目标,组织了多种有效的活动,这些活动形象、趣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层层递进,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把教育者的外在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主观需要,达到了教育的目的。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动物知识,培养学生亲近动物,热爱动物与动物分享快乐的情感,初步体验人与动物的关系,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品德与生活》课程倡导“回归生活”,我在新课结束前让学生领养小动物,并对小动物说出如何照顾它们,不仅给孩子们一个惊喜,而且孩子们在领养小动物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如何才能真正与动物做朋友,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4、多媒体的恰当使用扩大了教学的容量,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动物的可爱。而且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在于动物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实现教材内容的扩展。本环节中我用数码相机及时记录下学生与动物亲密接触过程的画面,让学生在阐述画面的过程中交流,由此唤发出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让教材里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真实的生活共鸣,从而真切地体会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快乐。让学生真实的生活生成教材,通过这种对话,教材的范例性充分地得到了体现。

总之,我根据新课程的标准,能合理地对教材进行重组,联系学生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各种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和现象收到教学内容中去,提高了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但是,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我的应变能力欠缺,在处理一些课堂中的突发现象不够灵活;其次,活动面不够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发言过多,还有少数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发挥我得长处,弥补课堂中存在的不足。

篇11:我们的好朋友教学设计和反思

执教者:肖园萍 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了解它们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2、热爱动物并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觉保护动物,不做伤害动物的事。3、阅读人与动物的故事,明白要保护动物的道理,以读养德。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说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保护动物。

难点:1知道怎样保护动物。以读养德

课前准备:

1、学生阅读《蛇与庄稼》并思考相关的问题

2、学生与自己家的小动物合影

3、学生收集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问题

学生回答《蛇与庄稼》的问题

(1)小朋友,是谁帮助了农民,它是怎么保护庄稼的?

小组交流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在为人类做好事? 二、趣说动物,和谐相处

(1)展示学生与自己家的小动物合影的相片,让学生说说自己与小动物的趣事。你是怎样跟动物成为好朋友的?

(2)除了自己跟动物的故事之外,你们平时还阅读了哪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呢?跟大家分享一下。

(3)播放《令人感动的人与动物》视频,回答问题:选一个最受感动的故事说说自己的感想。

三、观看动画、激发情感

观看动画《我是一只小小鸟》 回答:1 为什么小鸟要流眼泪 ?

如果你是小鸟,你想对人类说什么?

四、联系实际、辨析明理

情景一:学生喂鸟的故事 情景二:抓小蝌蚪

学生谈自己在生活中保护动物的事例。(小组交流并展示)

五、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学生写倡议书

六、诵读儿歌,升华情感

师生一起诵读《人类和动物和谐相处》 儿歌

七、课后作业:推荐阅读关于动物的课外书并写读书感受

八、板书设计:

好朋友

动物

<===========> 人类

和谐相处

反思:《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是学生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学生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本课的教学内容正是培养学生这一基本道德的好体裁。

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通过一系列保护动物、伤害动物的视频、图片资料,正反事例的对比,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在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中流露,负责任、有爱心的道德体验也得以潜移默化甚至水到渠成,看似简单的看图明理,通过学生们的换位思考,学生从意义上真正懂得了在生活中自己该如何保护动物。从而在“设计宣传语”、“保护动物倡议书”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学生珍爱生命之情,使活动的主题得到升华,并回归到生活。

篇12:《我们俩是好朋友》教学反思

2、能听音乐快速找到自己的站位,在奔跑中不与他人碰撞。

3、尝试在活动中与同伴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

小班孩子喜欢游戏,所以我整节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为了让游戏中的动物更加形象逼真,我选择了相应的音乐,如:幼儿做小兔子时我选择了《小兔跳》的音乐,老虎出现时我选择了《老虎》的叫声等。在活动进行游戏“老虎来啦”时,有两个孩子竟然吓的不敢玩这个游戏,为此我不停的安慰孩子并且拉着他们的手和我一起游戏,这一点是我没有思考到的。在设计这节活动时我只是单纯的考虑小班孩子喜欢游戏,老师要利用一切手段让游戏形象、逼真,却忽视了小班孩子的心理因素,在活动中以至于有些孩子听到老虎声音出现心里就恐惧,不愿意参与游戏。活动后我在思考,如果在设计这节活动时我把大老虎的出场由音乐变为带面具的老师,孩子们是不是从心理上会更加容易接受一些。

篇13:《我们的好朋友》优秀教学反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文按上学的路上, 来到学校, 上课, 下课, 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 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 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本课通过各民族的小学生, 早上汇聚到学校来的情景, 和以侧面描写的手法, 描绘校园里, 学生们上课时专心、安静, 下课后的热闹, 来表现小学生们快乐的学习生活。这样的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容易理解, 结合三年级习作起步的特点, 这一课的教学, 可以放手给学生自主了解课文内容, 通过品读文中的重要句段, 感受快乐的生活。并且结合生活实际, 指导学生写好两个小片段。

1 音乐导入, 激发兴趣

(1) 播放《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朵花》, 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2) 导入:同学们,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朵花。你们是属于哪个民族, 哪一朵花呢?

(3) 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 除了这些, 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 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 根据学生介绍情况, 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 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 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6) 总结:是啊, 我们的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 明亮的窗户, 宽敞的教室, 美丽的校园花坛, 还有我们在操场上留下的欢声笑语……无不勾起我们对学校喜爱之情, 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2 揭示课题, 初读课文

(1) 早晨, 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从山坡上, 从坪坝里, 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 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 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画出生字词。

3 趣味识字

(1) 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 游戏巩固生字。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 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 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 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4 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5 分段读议, 加深感悟

(1) 朗读第一段, 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 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结合课文插图, 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3) 四人小组交流: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猴子, 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 朗读课文这么动听, 你会怎么做?

(4) 引导体会:“这时候, 窗外十分安静, 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 蝴蝶停在花朵上, 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 用横线画下来, 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 下课了, 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 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 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 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 拿起彩笔, 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6 加深体会, 比赛朗读

(1) 学了课文, 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2) 课文写得很美, 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 先在小组进行, 再选出代表参加。

7 课后积累

(1) 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8 布置综合性学习

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学习生活, 课余生活又是怎样安排的呢?我们将开展一次活动, 那么, 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该怎样记录呢?

可以用文字叙述, 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 准备和同学交流。

篇14:《我们的好朋友》优秀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情境中产主动交友的愿望;

2、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明白交朋友的好处并学会主动与人交朋友;

3、在交际环境中通过教师评价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时眼睛要看着对方的眼睛。

重点难点:学会主动与人交朋友。

活动准备:《找朋友》动画视频

活动过程:

一、向往交友

导入语:孩子们,今天教室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老师,你们看,我们的校长啊,主任啊,还有其它年级的老师,来了这么多!我们先来猜一猜,他们来干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或抽学生回答:主要答案集中在“听课”上)老师们究竟来干什么呢?这是一个秘密,暂时不告诉你们!一会我们在课堂上揭晓答案,看你猜对没有。不管怎样,这么多老师看着我们,我们就应该好好表现自己,争取让老师们都记住你的名字,那请同学们先按规矩坐好,每个同学都坐好了老师就会给同学们一个神秘礼物。

1、播放动画视频——《找朋友》(此环节教师要故作神秘状,创设揭晓神秘礼物的答案的情境)

师过渡:孩子们,好玩吧!如果好好表现,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等着我们。

2、谁来告诉我,刚才的这个音乐视频的名字——找朋友。

3、视频中讲了谁找朋友呢?(猫咪、兔子、松鼠)最后都找到了吗?

师相机小结:是呀,他们最后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你们看看,他们在一起玩得多开心呀!有了自己的朋友就是幸福:你们可以一起上学放学,不再孤单害怕;你们可以一起读书写字,不再枯燥乏味;你们可以一起游戏玩耍,不再寂寞无聊。我们小孩子来到一个新的班级,来到一所新的学校,来到任何一个新的集体,我们就应该像动画中的小猫、兔子和松鼠一样,要主动地去和别交往、主动地去找自己的伙伴。

二、学习交友

师过渡:除了主动以外,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朋友呢?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视频,向视频中的猫咪、兔子、松鼠学习学习,看看他们是怎样找朋友的。

1、播放动画视频——《找朋友》

2、学生讨论:动画中的猫咪、兔子、松鼠是怎样找朋友的,哪句歌词可以告诉你这个问题?(敬个礼来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师过渡:对了,同学们,看来要找到自己的朋友得懂礼貌,主动握手也是一种礼貌行为。

3、教学生握手问好打招呼(师生演练、生生演练),评价表扬交流时眼睛看着对方的同学。

师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从视频里发现,动画里的猫咪、兔子、松鼠只有动作没有语言,同学们想想,他们在握手的同时肯定还会干什么?——说话。对了,只握手不说话交流肯定找不到朋友。那请你们想想,他们握手时除了问好打招呼,还会说什么呢?

4、学生思考并讨论:动画里的猫咪、兔子、松鼠们在握手时还会说什么?

5、师引导总结:

①自我介绍:师生演练、生生演练“握手打招呼+简单自我介绍”;评价时强调有哪些同学已经学会了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的眼睛。

②向对方介绍自己的爱好特长:师生演练、生生演练“握手打招呼+简单自我介绍+介绍爱好特长”;评价提醒哪些同学交流时眼睛没有看着对方的眼睛(先表扬让孩子跟着学,现在就是挑刺提醒映入他们的脑海)。

③发出交友邀请:师生演练、生生演练“握手打招呼+简单自我介绍+介绍爱好特长+发出交友邀请”;评价时强调“交流时眼睛一定要看着对方,并且接收到邀请后要主动积极回应”。

6、向学生提出连贯整个学习交友过程的更高要求,强调说话交流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语气要真诚。然后再师生演练、生生演练。

三、友好結盟

同学们,现在知道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朋友了吧!那好,知道了我们就一定要用上,今天现场这么多人,有你的同学,有你们的校长主任,还有老师,都可以成为你的好朋友。现在可以揭晓开课时的秘密了,今天现场这么多的老师,他们来就是想和你们做朋友的,下面请同学们大胆地向别人介绍你自己,发出真诚的邀请——我们做朋友吧!(板书课题)

1、老师带头,学生上台或在位置上向全体介绍自己,发出交友邀请。

2、愿意和台上的同学交朋友的老师或学生主动出列与其结盟成为朋友。

四、小结收获

1、师小结:怎样交朋友,勉励孩子们多交朋友,祝贺孩子们今天收获自己的朋友。

上一篇:亲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美文下一篇:洞口高沙大桥病害分析与加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