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反思

2024-05-02

雷雨教学设计反思(精选8篇)

篇1:雷雨教学设计反思

《雷雨》教学反思

篇一:《雷雨》 教学设计及反思

1、课前布置

学生预习。

1、要求学生分角

2、展示学习色朗读。

2、给学目标。

生展示目标并提

1、熟悉戏剧故事情节。

1、学生分角色朗

2、让学生了解和记住学读,体会角色情习目标,学完课文后自感及矛盾冲突。

己对照是否达到目标。

3、学生诵读出要求。

3、在学体会,然后生学习小组中巡

2、在小组学习讨

3、活跃思维,做中学,论中发言,和同学学中做,学做合一。

分组学习讨回,解答学生疑论相关的知难问题。

4、解答识点。

学生在学习中遇

一起探究学习。

4、锻炼学生提出问题、3、一起讨论、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答同学在学习讨

4、老师和学到的问题,补充生一起解答相关的知识。同学在学习

6、监督检查指讨论中遇到导。的问题。

5、做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两对矛盾冲突

1.周仆园和侍萍的矛盾冲突(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矛盾焦点

2.周仆园和鲁大海的矛盾冲突(罢工与反罢工,阶级斗争)——本质冲突

4、完成老师布置

5、总结提高的过程。的练习。

6、巩固所学知识,检测解决问题的能力。

力,养成合作互助的习

论中遇到的问题。惯。篇二:雷雨教学反思

《雷雨》一课的教学反思----浅谈教育创新在路上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世界之林。同样创新教育对个人良好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现如今,樊城区如火如荼的课改,促使我们更应进行创新型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

今天是我讲公开课的日子,我讲的课文是《雷雨》,这是一篇写雷雨天气的散文。这篇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为达成这一学习目标,这堂课上我有几个方面的大胆创新。

第一,创新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兴趣。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雷雨是夏天很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细心的学生都会说出雷阵雨的一些特点,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我设计了让学生听雷雨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又让学生欣赏多媒体课件,呈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让学生具体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景象变化,因而学习变得很有趣。后来,我还让学生将自已观察的雷雨中的景象编成情景剧,让学生们演,学生们更是热情高涨,上课前他们积极投入到认真观察大自然的行列里,加之那一段时间天天都在下雨,学生们观察了雷雨天气时,天空,植物和动物的变化,我又让他们将这些观察所得记下来,把自已想象成它们,写一篇观察日记,为自己分配一个角色,写一段台词,为演情景剧作好准备。正是因为学生的兴趣被老师激发出来了,因而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我的创新教学就是来源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创新教学要敢于打破常规。以往的学习,我们通常是墨守成规地完成“三究四学”的全部流程,这一次,我大胆地将独学和互学环节放在第一课时,此堂课就是一堂完整的展示课,在这堂课上我节省了很多独学,互学环节要占用的时间,以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为主,课堂变得更灵活,更自主。学生们也学得很从容,既能充分展示学习成果,又能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教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而学生在学习中可发挥的空间也更大。这堂课上,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展示,比如在听的环节,学生听雷雨声的音效谈感受;或是听同伴展示,积极质疑补充;在说的环节,学生仿词造句,特别是学生在品味本课用词的准确性时,学生不仅会说,还会用动作来表演,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当学生们用好几个比喻句写“一条闪电像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写出了“像利斧把天空劈成两半”,“像利剑划破长空”,“像一双大手把天空撕成两半”……此时孩子们说出的话,让我感叹学生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真是惊人;读的环节,学生们有感情地读出了,雷雨前的沉闷和恐怖气氛;雷雨中的雨声由小变大到无;雷雨后心情变得轻松而又让人惊喜;在写的环节,学生们很认真的在田字格内进行书写,注意了字的间架结构和重要笔顺的占位,一改往日为了完成任务而书写潦草,不规范的毛病。正是因为学生没有了时间和课堂环节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也变得异常活跃,因此我认为真正的创新教学,就是不要拘泥于常规,让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已。第三,创新教学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传统教育观是以传授知识和培养书生型人才为教育目的,必然导致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个性的发展,阻碍了学生的创新个性发挥和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教育观则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教育目的,倡导创新伴随人才成长的全过程。我们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要使学生感悟到:时时要优化自己的个性品质,时时要增长自己的创新能力。在这一堂课上,我基于平时对学生的了解,结合低学段学生学习的特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如下几个学习任务:认生字,写字,读文,以及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的兴趣。这几项任务,学生们发挥自已学习主动性的空间大,特别是在识字环节,孩子们平时就很喜欢玩识字游戏,就拿识字方法来说,这一课上学生采用偏旁归类法,换偏旁法,加一加法,还有编歌诀,猜字谜等方法就记住了14个字;还有在写字环节,学生还想到了用编写字歌诀的方法记住了很难写的“垂”字;在朗读环节,学生能据自已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读出表情,读出动作,读出情感;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这一环节,学生在表演情景剧时,演出了雷雨来临之前,天空中乌云向我们压下来时恐怖、狰狞的气势,小动物害怕风雨,逃跑时的慌乱;下雨时,小动物们不能出来的焦急;雨过天晴后,天空的明丽,小动物和植物面对清新的空气,表现出的喜悦与轻松,孩子们都把握得很准,演得惟妙惟肖。我想这就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天性吧,他们很活跃,想表现自已,敢表现自已,而我们老师能做的,就是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他们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让他们把自己大胆地亮出来就好了。实践证明能尊重学生个性的课堂,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课堂。因此我认为:如果要创新教学,就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以上既是我对自已这堂公开课的一点反思,也是自已对创新教育的一点体会,我坚信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扬弃,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就是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并不断尝试,不断改进和优化自已的课堂,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为国家教育大计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而矣。

篇三:二年级雷雨教学反思 《雷雨》是二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进大自然”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分三部分来描写这场雷雨,分别是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帮助学生图文并茂地感受雷雨前闷热,令人害怕的景象;雷雨中雨势凶猛;雷雨后空气清新,万物有生机的美景。

一、“读中感悟”而非“感悟后读”

在备课前,我花了大量时间研读教材,确定目标后,从文中的一字一句中找出教学点。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压“,体会闷,喘不过气。在教学时,我重点抓住”压“,让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压”,从而体会“乌云压下来“这不束缚的感受。教学时,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快理解“压”,可是在转移到文中,用朗读表达时,“味”还是没到。我觉得自己的设计思路是正确的,在课上我还是过于着急,应该让学生在慢慢体会中多读。这本身就是一篇写景的文章,重在读中感悟,我将其倒置为感悟后读,而且读得太少。

二、学生本身知道什么? 学生本身知道什么,也就是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

第二段中。“乱摆”,我让学生进入角色当一当小树,感受风大时的“乱摆”,这一设计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缺乏繁杂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他们能用行动展示内心的想法,当言语表达还跟不上内心的感受时,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能的方式表达,效果就好很多,学生通过自演自悟,朗读比较到位。

可是第二句,文中的重点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抓住重点词“垂”,体会蜘蛛此时的心情,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我为了让学生理解“垂”字写出了当时的风大,蜘蛛心里害怕的生动景象,设计了一个换词比较,将“垂”换成“爬”,学生在还没有理解何为“垂”时,我就已将换成“爬”的句子出示,结果学生在一片模糊,也就是在教师牵引下知道“垂”是很快,至于“垂”是东西一头往下,蜘蛛是倒着下来,都不清楚,重点词的理解目标偏离,没达成。

目标确立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清楚课文是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的。旨在让学生沥青课文脉络,这样写是很有条理性的,对学生平时的写作也是一个正确的引导,要按顺序写。在设计时,我脱离了二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把让他们稍做俩界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而且这一环节的设计,我经过几次试教改了几次,最后的设计,我更是离谱地把它作 为一个初读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毫无思考价值。他们的思维根本没有往这个方向"走”,问题回答不来是肯定了,而在我引导出示答案后,孩子们还是一片茫然,可见这个问题的“问题”了。

零碎的几点思考,总之这节课后,让我明白,备课前真的重在备学生,尤其是对于低段的孩子,教师拼命地深挖教材,剖析出一些根本不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思考的问题,课堂效率显然没有

篇2:雷雨教学设计反思

《雷雨》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初步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神奇。

一、在课文开始时,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通过音效,引出课题。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雷声和雨声,身临其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为后文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注重生字词的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字词教学本身就比较枯燥,因此我采用了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开火车读、做动作读等多种形式的认字活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气氛也比较高涨,获得的效果也不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本教材中安排了两幅插图,在此基础上我又补充了雷雨前的图片,力图用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在初读课文之后要让这么小的学生说出课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顺序来写的,是很难的。为了突破重点。所以我选择了三幅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打乱了顺序,让学生按照课文描写的顺序重新摆一摆,希望把这种叙事方法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以此来弄清课文的脉络。又如: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句话中的“垂下来”一词学生不好理解清楚,容易与掉下来搞混淆,于是我通过放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视频让学生看,学生就会对“垂”的理解到位,进而体会出课文用词的准确,把这句话读好。

四、体会悟趣,训练词句。这篇文章在运用词句方面非常准确、传神,值得细细体会。教学中我以各种形式唤起学生对词语的直观理解,体会这些词语的精妙。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句中“压”字就用得很妙,满天的乌云是怎样压下来呢?我通过展示图像,然后追问:①从图中看“压”字怎样理解?天上的乌云压地面这么近,人们感受怎样?学生经过训练,不仅会弄清了“压”字具体含义,而且会揣摩出了人们当时的感受。又如“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像”,我采用创设语用情境的策略,以运用文本中“越来越”这个描写景物变化开始,理解“越来越”的意思和用法,再让学生用句式说雷雨中,雷雨后看到的景色变

化,然后启发学生追溯全文,从而避免逐字逐句的通读全文,做到有详有略,对于第一课时来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初步感知全文似乎是最快捷,也易于让学生接受,在次基础上去体会词语读懂句子,学生自然会学得有趣,用得正确。

篇3:韩军的《雷雨》教学启示

韩军老师的《雷雨》教学对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是颠覆性的。过去我们总是依据教参的观点, 老在技术、花样层面打转, 结果把曹禺先生的成名作教得索然无味, 搞来搞去自己也觉得很无聊。细思其教学成功的原因, 我以为不仅在他声情并茂的诵读和表演, 更在于他深入而富有创见的文本解读。韩军老师不照搬现成结论, 而是抛弃阅读成见和社会学解构的方法, 在文化的层面上进行思考, 从而得出新颖的观点。

韩军老师的解读非常高妙, 但是不是终极解读呢?当然不是。教参的解读是社会学的解读, 韩军老师的解读是文化层面的解读, 只不过是角度不同而已, 除了社会解读和文化解读之外, 还有哲学、伦理、比较文学等方面的解读。由于我们过去都是做社会学的解读, 很少做文化层面的解读, 故而觉得韩军老师的解读很新颖。这节课对我的启发就是文本要从不同层面, 多角度去解读, 进行深入探究。好的课堂教学取决于好的文本解读, 有了深入的文本解读, 教学才有思想、有深度。

二、宽广的阅读、深厚的学养、丰富的知识积淀是文本解读的前提

在《雷雨》的教学中, 韩军老师展示了《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观点, 展示了曹禺先生在1936年为《雷雨》所写的“序”, 展示了曹禺先生1993年7月2日发表在《文学报》上的原文。通过比照、质疑, 进而进行仔细的分析, 深入文本里。由此可以看出韩军老师的阅读是宽广而深入的, 没有这些阅读作支撑, 他不可能发现问题, 更谈不上去探析。

韩军老师还从《周易》的角度去分析周朴园的“周”字的文化内涵, 作为其观点的支撑, 这当然需要有文字学和文化知识方面的素养。他的这个分析角度启示我们语文教师, 不仅要具备语文学科的知识, 还要具备语文学科以外的文化知识, 要做“杂家”, 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有, 这些东西综合起来就是语文教师的“内功”修为。就像武侠人物一样, 内功高深者, 草木皆为利刃, 任何招式皆为我所用;缺乏内功者, 徒有花拳绣腿的招式, 临阵对敌必然惨败。要想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 教师就必须具备宽广的文化视野, 深厚的文学、文化素养, 丰富的知识积淀。而读书是教师修炼内功、提升自我文化知识学养的重要途径, 不读书就打不开视野, 就很难找到文本解读的入口。

三、敢于摒弃对教参的迷信与依赖

在教学的开端, 韩军老师引用《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观点:“主要刻画了他 (周朴园) 的虚伪、自私、冷酷、强硬、老谋深算。……他冷酷无情, 丧失人性, 只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反动资本家形象。”接着他援引曹禺先生1936年为《雷雨》所写的“序”作依据, 然后从“罪与罚”“语与谶”“命与天”三个方面分析原文, 最后以更宽广的文化视觉分析周朴园的“周”字和鲁侍萍的“萍”字的文化内涵, 说明曹禺先生写作《雷雨》是“想通过一个家庭的毁灭, 表达自己一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 表现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 也许有一个主宰, 它就是上帝或者说命运……”这是命运悲剧, 并非社会悲剧。

篇4:《雷雨》教学实录与反思

一、 记者导入,激发兴趣

记者(教师):道德电视台,道德电视台,各位观众,我是记者良心,我现在是在道德法院,今天将在这里公开审判大家关心的周朴园一案。到底结果怎么样,我们将拭目以待。下面请导播把信号切入现场。

二、 历史再现,寻找证据

法官(学生):现在开庭。为了便于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本法庭通过时空技术追寻历史。下面当庭再现。(学生表演话剧《雷雨》)

三、 法庭辩论,各执一词

法官(学生):现在是法庭辩论阶段,请控方发言。

控方(学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各位观众,今天站在这里,我心情很激动。刚才法庭再现历史,让我们看到了被告人性最丑陋、最阴暗的一面。如果这样的人不受到惩罚,那么,天理何在,情理何在,法理何在?

辩方(学生):我反对,法官大人。我反对控方对我的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法律讲究的是证据,而不是无端的攻击。

法官(学生):反对有效,请控方注意措词。

控方(学生):是,法官大人,我只是太激动了。我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告罪行的确令人发指。

请大家来思考一下30年前,我的当事人为什么会在大年三十风雪交加之夜离开周公馆?这是被迫的,完全是拜被告所赐。被告引诱欺骗在前,抛弃在后,而被告为了金钱、地位而视血浓于水的亲情于不顾。仅从这一点看,被告难道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道德败坏、无情无义之徒吗?

辩方(学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各位观众,我不得不佩服控方声情并茂的陈述,但我很遗憾,控方的认识有失偏颇,认为我的当事人无情无义,这是不公道的。

在这里,我也想向在场的观众朋友提个问题:30年前,我的当事人和原告是真心相爱的。我的当事人虽然出身封建家庭,但他出洋留学,受过新式教育,和一个下人丫鬟相爱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是我的当事人纯洁的初恋,岂是控方所说的“引诱欺骗在前”? 恰恰相反,我的当事人对被告却是真心的,30年前的两位小公子即是最好的证明!

控方(学生):请问辩方,如果如你所言,那么,被告为什么会在大年三十之夜、风雪之中将原告无情地赶出公馆,逼迫我的当事人无奈之下投河自尽?

辩方(学生):问得好!其实这是世人对我的当事人的误解。究竟是谁将原告赶出去的?让我们来看一个证据:“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诸位,请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原告说是“你们”而不是“你”?这说明连原告也承认不是我的当事人赶她出去的。其实我的当事人并非同意这样做,只是家教严厉,父母之命不敢违抗,这说明了我的当事人也是被逼迫的,被告和原告同是天涯沦落人!

其实我的当事人一直没有忘记原告。30年来,派人寻找原告的坟墓,当年房间的摆设没有改变,仍然摆着原告的照片,就连原告的生日也铭记在心。请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不是有极深的感情,一个人能30年、一万多天如一日吗?

控方(学生):精彩,巧舌如簧!是否真如辩方所讲的被告对原告是真情实意的?让我们再来见识一下被告30年后的种种情态。

控方(学生)出示投影仪。

周:(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责问)

周: 谁指使你来的?

周:(冷冷地) 30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稳住)

周: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哄骗)

保留家具,熟记生日,习惯关窗。

拿出支票(平息)

由此可见,周朴园的怀念是虚假的,他只是怀念过去那个跟他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鲁侍萍,因为原告活着的事实本身潜伏着毁坏他的名誉和家庭的危险。怀念带来的欣慰,毕竟远远比不上切身利益的分量。于是,他又一次斩情绝爱,想用钱来打发侍萍,并规定“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回到周家来”。怀念之所以能转化为绝情,动力就在于他内心极端的自私。

法官(学生):法庭辩论阶段结束,下面请控辩双方作总结陈词。

控方(学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今天,我们心情沉重,因为在被告身上折射出我们人性中不该有的东西:残忍、冷酷、虚伪、极端自私。为了还我当事人一个公道,我请求法庭判被告罪名成立。谢谢。

辩方(学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对我的当事人存在误解,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情深义重的周朴园。希望法庭能还我的当事人一个清白。谢谢。

四、 休庭合议,随机采访

法官(学生):下面请陪审员退席合议!

(趁合议时间,记者进行随机采访)

法官(学生):各位陪审员有结果了吗?

陪审员代表:对不起,法官大人,我们还没有结果。

法官(学生):鉴于陪审团没有结果,本法官宣布,周朴园一案择日再审。退庭。

记者(教师):各位观众朋友,今天的“道德在线”就为您直播到这里,我们会继续关注周朴园一案,谢谢您的收看,下期节目再见。

五、 作业布置:深入探讨

试写一篇研究性小论文,剖析周朴园人物形象。要求:1. 观点新颖;2. 论证有理有据;3. 不少于1000字。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省级公开课,同学们在“历史再现”这块,能够把握戏剧人物身份和性格,精彩的表演让人宛若走进了那个时代;当进入“法庭辩论”时段,小辩手们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把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让所有的听课老师交口称赞。

1.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如何自主学习,而不充当“饲养员”,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角色能否扮演得好,是决定课堂能否真正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关键。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不敢完全彻底地让学生放开手脚,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也无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学习型组织的威力。只有将“学权”还给学生,才能从“自主、合作、探究”中收获更多启迪,才能培养素质过硬的人才。只有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课堂。表演课本剧和法庭辩论是课堂的重要形式,首先,课本剧表演要求学生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无形中促使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其次,为了在辩论赛中取胜,辩论双方还必须从文本中挖掘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这些都建立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这样就达到以教促学的目的,把课堂的任务延伸到课外,无形中增加了课堂的容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 以教师为主导,灵动地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并不代表“放羊式”教学,没有教师的参与整个课堂将会乱成一锅粥,将会毫无秩序可言。以教师为主导,就要求教师扮演好课堂“导演”这个重要角色,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而教师的主导,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我扮演善识良驹的“伯乐”,寻找在戏剧表演和法庭辩论方面有兴趣和专长的学生,并聘请他们担任戏剧表演的策划者和法庭辩论的“顾问”。准备阶段,我没有越俎代庖,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表现,尽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天赋和辩论智慧,只在关键的时候对表演技巧和辩论的注意点进行必要的点拨。课中,我巧妙地扮演电视台记者这个角色, 就如一根红线灵动地贯穿课堂的始终。在休庭时段,我和学生进行深入对话,引导学生从情感、道德的角度,一分为二地认识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课后,我邀请参加表演和辩论的选手畅谈个人体会,并组织全班学生对整堂课的组织及个别细节的处理进行总结,既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认知大语文的内涵和外延,又有利于教学相长。

3. 教学形式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一切学生,而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是在课堂。如果教师不注意改革课堂教学形式,那么他的课堂就如吃腻的菜肴,很难吊起学生听的“胃口”,更不用说打造高效课堂。但是,教学形式的创新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是为教学这个中心服务的,不能盲目追求形式的多样而忽视了教学实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戏剧《雷雨》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课堂教学设计为通过表演课本剧和法庭辩论,来实现辩证认识周朴园人物形象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辩论能力,真正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意识。实践证明,这堂课的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怎样深入、辩证地认识事物。虽然在戏剧表演和法庭辩论方面仍有瑕疵,但是,我相信这将是学生不断追求完美的动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经常是教师一言堂,学生的发言只是课堂的点缀,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渐渐地被扼杀。本堂课一改传统教学的模式,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方面作了有益尝试。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增加了课堂容量,而且艺术地处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让中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施展“拳脚”的擂台。

篇5:《雷雨》教学反思

《雷雨》是第四册看图学文。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我在《雷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在强化语言能力训练的过程中,结合进行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下面,谈谈《雷雨》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起始阶段,我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出雷雨。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我设计如下的情境教学环节:让学生边听课文录音朗读,边欣赏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也促发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 创设情境,有助于引导学生展开品词析句的学习语言的活动。我作如下的教学设计: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如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我让学生看图:画面上厚厚的黑云笼罩着整个天空,天色十分昏暗。让学生感受雷雨前的自然现象的变化。并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品词析句:

①“满天”是什么意思②“黑沉沉”写出了乌云怎么样的变化③“压”字说明当时的云层怎么样④黑沉沉的乌云向你直压过来,你感到怎样。

在引导学生理解“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个句子时,“垂”比较抽象,难理解,我用多媒体制作蜘蛛垂下来的动作变化画面,将抽象变为直观,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能回答:“‘垂’是说蜘蛛顺着一根蛛丝从网上下来。”

三、创设情境,观察、想象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各不相同。我让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认真观察各幅图,找出各种景物在雷雨前、中、后不同阶段自然景物的变化。如:雷雨前、中、后的天空,小树、蝉、蜘蛛、雷、雨、闪电有怎样的变化通过指导学生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雷雨后的自然界是一幅非常美丽的画卷,为营造美的氛围,我让学生仔细品味,欣赏雨后的自然界美景:雨过天晴,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马在枝头唱起歌儿„„雨后的景色真美啊!难怪这只小青蛙也蹲在荷叶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这美丽的世界。

四、创设情境,发展思维

低年级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创设情境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直观可感的画面,是培养生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

另外,我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说怎样理解“越来越”这个词语的意思。由于多媒体课件已将雷雨前闪电、雷声不断变亮、交响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所以,学生能很快理解“越来越”的意思是一次比一次强。为帮助学生巩固对“越来越”这个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我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_______越来越_________。让学生通过句子的说话练习,加深对抽象的关联词语的理解,从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报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美景的感受表达出来,是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之一。我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前的语言片段时,先让学生看录像,了解雨很大,雨是由大到小慢慢停下来。再引导学生理解“哗,哗,哗”的声音,表明而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描写而过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我让学生仔细看雨后初晴的画面,把画面中描绘的雨后美景找出来,在寻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

六、不足之处

1、朗读训练的层次性。虽然课堂上重视了朗读训练,读的形式也比较多。但是朗读的层次性不强,没有体现学生一遍比一遍读得好,一遍比一遍有进步。在感悟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朗读指导。

2、读写迁移,不够深入。

篇6:《雷雨》教学反思

语文教研组

陈佳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在中国文坛上有深远的影响。课文节选的是四幕话剧《雷雨》的第二幕。节选部分一共有两场戏,前一场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后一场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节选部分主要出场人物有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和周萍。这四个人本来是一家,是夫妻、父子、兄弟的关系,但剧本所展示的却是30年后他们之间的阶级关系。鉴于学生初次接触戏剧(剧本),我在教学时有针对性的向学生作了相关介绍,以帮助学生形成概括性识。阅读剧本,主要是品味个性化和富于动作性的语言,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认识剧中人物的命运,了解人物性格是怎样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中得到展现的。这节课的课型设计为“引导式活动课”,也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因为在课堂上,要想获得有效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必须有针对性地设立目标,否则,头绪太多,目标分散,效果难以突出。指导学生以辩论的形式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导学生朗读、开展辩论、排演话剧,品味个性化台词,理解人物内心状态,提高文学语言感悟能力。

应该说,本课基本达到了我预先的教学设想,设计的各种活动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课后,通过语文教研组的议课评析和自我反思,我发现在本课的教学中确实还存在许多不尽如意之处:

1、教学节奏偏慢,过程不够紧凑,教学内容可以再丰富一些。

2、本课组织学生进行了大量课堂活动,课后看来部分可能是无效的活动,既占用了过多的课堂时间,又没有让学生有真正的收获。

3、语文与生活实践联系偏少,学生未能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整个剧本的主题把握基本还是在教师限定的范围内,没有让学生自己深入。

4、对于学生放得还不够多,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影响到了部分本身不够积极学生的参与度。

5、教学风格偏于平淡,语言缺少激情。

6、课堂教学评价有所缺陷,课堂中对学生的点评不到位。

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在课改研究性学习的今天,教师更需要自身的研究能力与创

新意识;在倡导以学生为本的今天,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是交往中的引领,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强调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

语文课堂之上,最忌讳教师先入为主,给某个人、某种现象定位。一旦定位了,就相当于限制了学生思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然而有时我们可能会低估了我们的学生,忘记了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

语文课程迫切做到的就是创造一种宽松、和谐、融洽的氛围,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以学得促习得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想法,教师的导便凸现出来,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找寻 “看客”。

在此基础上,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思考和调整,删除和修改了部分环节的内容,以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生活化、组织形式活动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的课改特点。

1、针对本课教学流程还不够紧凑的弱点,优化问题的设计,适当删除第一部分的几个较简单的问题,增加第二环节的问题数量并缩短学生讨论的时间。

2、调整部分课堂活动的设计,放开学生的思维,将一些没有起到效果的活动有效利用起来。例如,关于作者的一些资料,让学生课前准备,上课展示时来一个小的比赛效果应该会更好些。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平时看书搜集资料的兴趣。在分角色朗读的时候,每个学生的朗读都是固定的。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还可以反串角色,这样更利于他们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篇7:雷雨课后教学反思

《雷雨》是选自人教社 课标版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作者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雷雨》向读者展示了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

我上的是《雷雨》的第一课时。总体上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起到了发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语言,激励学生自主创新的目的。课堂上,师生共创了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这节课在设计上,我采用了先上”雷雨中”,再上”雷雨前”和”雷雨后”的`这种方法,并结合我们年级的教研课题《在情境中有趣地识字、写字》,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识字写字教学。

本学期学生要认的生字是400个,要写的生字是300个,学习任务重,但如果每节课将学习生字和阅读教学分开,这样让学生学得枯燥,老师教得无趣.怎么办呢?我也一直把“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不能单纯的朗读感悟,必须体现写字认字这个难点”这个指导思想牢记在心,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穿插识字写字而不显得唐突呢?

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在教学雷雨前景象时,我说:“同学们,看看这幅图,读读这句话,看看有什么感受?是啊,乌云密布,乌云很多。黑沉沉是说乌云很厚、云很低、天色很暗。你能将这种感受读出来吗?在学生读的时候,老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压”字,理解“压”下来的感觉,从而指导书写”压”字:老师先范写,学生书空。

2、指导学习第二段(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时,我问:蜘蛛为什么要逃走?(说明风很大,蜘蛛特别害怕,都从网上滑下来,逃跑了。)你能不能把风的剧烈、蜘蛛的害怕读出来?

在指导学生朗读完后,点击“乱”字,指导读准,说说识字方法;出示“逃”字,指导读准,组词。点击出示“垂”字,指导读。

接着,我问:同学们,如果我说蜘蛛从网上掉下来,逃走了。行吗?为什么?看图片,了解蜘蛛怎样从网上垂下来 :“垂”是说蜘蛛顺着一根蛛丝从网上下来,所以“垂”比“掉”更好。然后我又故意出示一个空出“垂”字的句子,故作惊讶地问学生:“蜘蛛逃走了,看,‘垂’字也逃到哪里去了?蜘蛛逃到课本去了,我们赶快把它捉回来。”这时很自然地让学生翻开课本找到“蜘蛛”两字,观察字形,老师再范写,学生书写。

3 、教授”雷雨后”景象时,指导学生读完该段后,我说:同学们读得这么美,老师要将这条彩虹送给你们,(出示彩虹图片和词语)学生齐读”彩虹”2遍后,我接着引导:写这两个字有什么要提醒的吗?彩虹这么美,你们能不能将它也写得很美?生书写。

总之,在这节《雷雨》中,我做了一次大胆尝试,那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趣地高效地识字写字. 一节课下来,感觉课堂较为流畅,学生学习生字不再那么枯燥,学生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理解字词的用法,识记生字,甚至运用生字词,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篇8:《雷雨》教学:必须直面的缺席

《雷雨》关键性文本在教材中的缺席带来如下两大问题:

一.节选中的真理, 全剧中的谬误

以人教版和粤教版为例, 二者都选自《雷雨》全剧第二幕, 即周朴园与鲁侍萍三十年后重逢及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这两场, 这样选择当然有其原因, 但一个明显的困扰是, 师生在节选文本中得出的有理有据的结论一旦放回到全剧文本就会变成明显的谬误。

其中周朴园这个人物最能集中体现这个困扰。众所周知《雷雨》在中学教学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 等于在问周朴园究竟是伪君子还是忏悔者。这个问题其实早有定论, 无论是阅读全剧文本, 还是曹禺先生的解释, 还是学术界达成的共识, 教师都不能否认, 尽管周朴园怯懦自私, 也深深伤害过鲁侍萍, 却同时是个真诚爱过、真实地怀念着的忏悔者形象。

但是回到高中教材的《雷雨》节选, 不难看到, 第一场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相认, 周朴园的阴险虚伪多于怀念;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 周朴园的阶级性多于人性。前者他作为封建家长, 是虚伪的代表;后者他作为资本家, 是罪恶的化身。两场戏如此叠加, 让中学师生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而原剧第一幕对周朴园家具陈设、关窗习惯的精心铺垫, 第四幕周朴园让周萍当众认母、自己公开忏悔及最后家族中青年人惊心动魄的死亡, 这些关键性文本都在教材节选中缺席, 从而导致教师处于非常尴尬的情境:依从全剧, 必然让学生一头雾水;依从节选文本, 又会贻笑大方。笔者就亲历过一节公开课, 在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之后, 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大字:刽子手!而在场的学生没有一个反对, 我想不能怪师生无知, 而是节选的两场戏确实在事实上相互印证并强化了周朴园恶的一面, 但是这样一来造成的混乱可想而知。

如果教师想让学生走出偏狭、超越标签化的结论, 就必须不满足于教材节选, 从《雷雨》全剧中把缺席的关键性文本补充进来, 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周朴园人性的一面, 从而在整体评价上更真实全面、理性公允。倘若不能补充这些关键性文本, 再热闹的课堂, 再激烈的争论都不能掩饰教学中的缺憾, 正如孙文辉老师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长期以来, 我们的课堂对周朴园的感情问题争论不休, 固然有宏观的文学观念因素, 但一定程度上也缘于所依据文本的不同一性”。

但依靠教师一己之力补充缺席的文本, 问题也很明显:首先, 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投入到全剧文本的筛选中, 让“本来作为教学专家的语文教师, 现在被要求同时还要充任语文课程专家和语文教材专家, 另起炉灶, 重新开张”, 这种重复性劳动, 不是一般的精力浪费。其次, 这样的补充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 毕竟教师的补充多数只能通过活页或PPT一闪而过, 留给学生的印象是可怀疑的, 遑论走进学生的内心。

为了弥补节选文本和《雷雨》全剧之间的差距,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先阅读《雷雨》全剧, 避免在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关系时极端、片面。但教师如何以自己对全剧的占有来对话只占有节选文本的学生?而且教师先入为主很可能造成过度阐释, 让学生如坠云雾, 这样的对话如果不是鸡同鸭讲, 也必定是不平等的, 又如何能够促成师生的心智、精神在课堂中共同生长?

可见《雷雨》节选在关键性文本上的缺席, 导致师生都陷入困扰之中, 要么囫囵吞枣, 不了了之;要么费尽心力, 从教师变成编者。教师处于大小文本的夹缝中, 左冲右突;学生要么成为固执的偏狭者, 要么成为盲信的跟随者。这种教学犹如一场证据不充分的审判, 怎样的结论都是牵强的。

二.主题探究狭窄, 悲剧价值无从谈起

在《雷雨》阅读上, 王富仁教授提出了两个“不能不”, 他说, 阅读《雷雨》之后, “都不能不问, 剧作家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剧本?他要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体会到什么?”并“不能不从整体上重新感受这个作品”。我认为, 第一个“不能不”强调了雷雨主题探究的重要性, 第二个“不能不”指出了主题探究的方式方法。可以这么说, 如果不追问创作主题, 那么《雷雨》教学就是徒有其表的, 有损于它自身的杰出以及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但是很遗憾, 在中学教学中这两个“不能不”都未能很好地实现。

事实上, 《雷雨》的主题研究在学术界是经久不衰的热点, 并持续不断地推出新成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 评论界越来越达成基本共识, 那就是进一步摆脱主流意识形态的束缚, 回归《雷雨》全剧文本自身的深刻内涵, 尊重曹禺先生早年创作受古希腊悲剧影响这一重要事实, 尊重曹禺先生“写的是一首诗, 而不是社会问题剧”的创作初衷, 恢复《雷雨》主题中的人本思想、人道主义内涵, 进而关注人普遍的生存困境, 并揭示悲天悯人的命运主题。而曾经流行一时的阶级分析法、庸俗社会学分析法逐渐退出《雷雨》研究舞台。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言, 《雷雨》“显示出了曹禺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它既是关注现实的, 同时又超越现实, 追索着隐藏于现实背后深处的人生、人性、人的生命存在的奥秘。”赵海彦也在《恢复<雷雨>“悲天悯人”的主题意义》一文中指出, 《雷雨》继承的是古希腊强烈的“悲天悯人”的人本思想, 超越了狭隘的阶级, “而是同‘天’、‘命运’、‘自己’对抗和挣扎, 这基本属于泛人类的内容”, “作者通过对冥冥中不可知力量的诘难而表现出强烈的‘悯人’情怀”。

这些研究成果越来越还原《雷雨》全剧超越时代的悲剧价值, 越来越深入到《雷雨》作为中国现代杰出话剧的精神内核, 可惜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却很难在一线教学上呈现。究其原因, 不得不归咎于关键性文本在节选版《雷雨》中的缺席, 使得节选版《雷雨》的主题探究空间非常狭窄, 悲剧价值无从谈起, 正如孙文辉老师所指出的, 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 师生几乎别无选择地接受了社会问题剧的看法, “因为小文本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剧”。

恕我直言, 教材编者如此节选《雷雨》, 就已经先入为主地限定了对《雷雨》的主题解读, 这种节选本身就暴露了编者自身文学观念的落后和意识形态的局限性, 并让其在一线教学中长期蔓延。钱理群教授曾忧心如焚地写道:“人们空前热情地读着、演着、欣赏着、赞叹着他 (注:曹禺) 的戏剧, 又肆无忌惮地肢解着、曲解着、误解着他的戏剧。”我们, 从编者到师生, 不正是钱老笔下的这一群人么?如何不让人痛心。

鲁迅在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时曾说:“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 放在万般难受的境遇里, 来试炼他们, 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 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 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曹禺就是这样一位天才的心灵探险家, 作为读者当跟随曹禺去感受《雷雨》的惊心动魄, 却由于教材不恰当的节选, 缺席的文本太多, 让师生的阅读体验只是从“洁白”走到“罪恶”, 而那代表艺术最高水准的“真正的洁白”却无缘于中学师生。

这样的缺席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 一方面, 我们的学生从节选文本中不仅不能诘难命运的捉弄, 产生悲悯的情怀, 反而会武断地对周朴园产生貌似正义的仇恨, 并生出一种虚假的道德优越感。另一方面, 阶级分析法、牵强附会主流意识形态等扭曲落后的观念, 在一线教学实践中仍然在事实上存在着, 这样的教学除了贻笑大方, 更会谬种流传。

我认为, 《雷雨》节选原则应当定位为悲剧价值的最佳体现, 即对命运主题、悲悯情怀的张扬。因为对于《雷雨》而言, 悲剧价值的缺席就是最大的缺席, 《雷雨》也就不成为《雷雨》, 而不能体现悲剧价值的节选注定是失败的节选, 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雷雨》或曹禺先生自身。所以无论是编者还是一线师生都必须直面当前教材中《雷雨》的节选问题, 然后寻求改变, 不要让错误再延续。毕竟, 中国只有一个《雷雨》;毕竟, 万千中学生很可能此生只会从中学教材中近距离感受《雷雨》。

参考文献

[1]王富仁.雷雨导读[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2]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3]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事.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4]程永超.节选课文之我见[J].中学语文教学2012 (10) .

[5]孙文辉《.雷雨》节选版的两处教学局限[J].语文建设, 2009 (1) .

上一篇:入党思想汇报:我的中国梦下一篇:村人大联络站人大代表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