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雷雨

2024-04-28

浅评雷雨(通用8篇)

篇1:浅评雷雨

浅评明星版《雷雨》

曹禺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话剧《雷雨》,是一出长演不衰的经典作品。第一次认真的看雷雨,才感受到当年读高中的时候老师教得自己却根本领悟不到的感觉,下面我就简单地说说我的感想。

一直认为繁漪是《雷雨》中最悲剧的角色。一个女人,因为利益而被嫁给一个自己根本就不爱的、而且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没有爱情的婚姻,不会幸福的婚姻,对一个女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女人一辈子最大的不幸,最大的悲哀!繁漪的饰演者潘虹的演技自不必说,在她的表演下,繁漪作为一个可悲的封建女性的形象,就被无比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深刻清晰地印在观众的脑海,她也曾是美丽的,她也曾付出过真心,可是到最后,心爱的男人因为另一个女人而吞枪自杀,唯一的儿子也因那个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情敌的女人——四凤而死了,她又得到了什么呢?悲惨的命运,让观众的内心对她充满同情与怜惜!

当然,真正有力量的悲剧,从来不应该是基于发生在人物身上的偶然事件,甚至由人物的性格所决定的必然选择都不能算构成伟大悲剧的要素;真正有力量的悲剧应该是社会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与社会制度在不可调和的斗争过程中头破血流体无完肤却仍散发出强大人性光辉与感召力的千古绝唱。因此,相对于现在社会的种种悲剧而言,《雷雨》也许就只能算是小悲剧了吧。

田海蓉饰演的四凤,哀怨又有些单纯,无疑是《雷雨》中的另一个悲剧人物,跟亲生哥哥有了关系,这种事情放到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无法接受,也难怪四凤得知真相时,会羞愧得跑开,以至于应了誓言,被雷劈死,至此剧情走向结尾,同时也走向剧情的至高点,观众的心也随之走向最紧张、最震撼的时刻,随着四凤的一声“啊”,观众的心也放了下来。话剧也跟电视剧不一样,除了眼睛要会说话,肢体语言和台词声音更要到位。这一点,个人认为,田海蓉演的挺到位。

雷恪生再演《雷雨》中“鲁贵”一角,自称“熟悉、喜欢、上手”,角色拿捏恰到好处。他说,和8年前出演电视剧《雷雨》时不一样,短短3个钟头和观众近距离的接触远比当年演电视剧来得严肃,因为话剧是一门鲜活的艺术,是硬碰硬的东西,没有影视剧中的替代形式。他真正演出了剧本中鲁贵的本色,愤恨周朴园对矿工的压榨,也勇敢地反抗,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可是至少他努力地争取过,至少他为改变自己的生活曾努力地奋斗过,这就已经足够了!

明星版《雷雨》,是一出严谨的艺术作品,在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潘虹、濮存昕、达式常、蔡国庆、田海蓉、雷恪生等8位主演明星以步调一致的表演将周公馆里发生的孽情娓娓道来,8位明星的配合也很和谐,并没有故意凸显某个人的感觉。虽然觉得由蔡国庆和田海蓉饰演周冲和四凤有些怪怪的感觉,因为年龄偏大,不过这也不并影响整个演出的效果。

明星版《雷雨》和以往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声效与背景乐的应用来推动人物情绪。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全剧从头到尾都加上了背景音乐,烘托气氛。演出的一头一尾则配以《安魂曲》。另外,他们还在“雷声”上大做文章,让人物情绪、人物命运乃至人物冲突都随雷声的节奏起落。在周朴园逼儿子让繁漪喝药那段戏中,变幻莫测的雷声运用得细致入微,每一段雷声的起落都切在她身上,让她的情绪波动更加明显。

除了众多明星抢眼,舞台的设计也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了真实还原该剧的悲剧色彩,剧组注意到了每个细节,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几乎一直没停过的雷声了!变幻莫测的雷声让观众的心随着雷声的紧急大小而波澜起伏,也让观众的心紧紧跟随着音乐和情节跳动!

据说,演了100多场的濮存昕,把此次巡演作为与周萍的告别作。说起导演陈薪伊在结尾对周萍之死所做的特殊处理,濮存昕说,在长达5秒的仰身倒地慢动作后,他看着舞台上方的电扇在转动,大幕落下,安魂曲响起,“我好像看到曹禺先生将书慢慢合上,大师的悲悯情怀久久围绕在剧场的空间中。”亲历了明星版、人艺版的《雷雨》,濮存昕认为二者间最大的区别是人物塑造,明星版中周朴园、鲁妈都“变了味”,周朴园不再无情,鲁妈也将是所有饰演鲁妈的演员中最漂亮的。周萍在以前的版本中主要表现性格中恶的一面,而本次濮存昕饰演的周萍则是善恶能分,能在自身和客观生活的恶中追求善良,让人感受到周萍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周萍的死亡也从台下搬到台上,主观上给人一种真实感,更具震撼力。

总体来说,明星版《雷雨》,让我更深一步地、更深层次地体会了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地体会到封建时代的女性的悲哀,同时对自己目前所处的社会及自己目前的生活也有不一样的认识,感受到自己其实是很幸运的,应该认真地过现在的生活,好好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生活环境。当然,《雷雨》中关于亲情、爱情以及有关人性的片段也给我不一样的感悟。每个人都想要幸福,美满的爱情是美满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但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一个人不可以把拥有爱情当做拥有美满生活的标准,当然,也不可以为了利益而去嫁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靠自己争取的,所以不管怎样,都要努力地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为自己的幸福、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

篇2:浅评雷雨

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文坛上涌现出一批杰出作家,瑞典的斯特林堡便是其中之一。写于1890年前后的《半张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叙述故事时的平静朴实的文笔和所揭示的主题中的乐观与朝气。

《半张纸》通篇都用几乎是白描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一位年轻房客两年间的生活经历,从他的年轻有为,到觅得佳偶到幸福的新婚,直至心爱的妻子因生产而死去。房间里电话旁的半张纸上用极其简单又典型的词唤起他们两年的生活轨迹。银行的工作意味着他有丰厚的薪水,事业成功了,又有了美丽的爱情——艾丽丝,于是出租马车、鲜花店、家俱行和室内装饰商成为自然而然的结果——他们订婚、结婚了,并搬进了这套寓所,“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后来,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温柔的修女和医生及善解人意的母亲的出现就不言而喻了。再后来,生活出现了纷乱,药房、牛奶、杂货铺,“家务事都要用电话办理了”。原来女主人生产了。这对于一个即将做父亲的年轻人来说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刻,可是残酷的事实使年轻房客看到“埋葬事”、“承办人”仍然那么心痛,“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他拿起这记满幸福与悲伤的半张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然后昂首而去,一切都这么简单,然而我们却能被它感动,这不得不归功于斯特林堡,他用平静流畅的描绘,客观不加分析地叙述及朴实无华的语言勾勒出一位年轻房客由幸福美满到孤独不幸,从悲伤到微笑的经历和转变,使我们学会如何用平实的话写出生动的人和事。

当然,每篇佳作都反映一个鲜明的主题,《半张纸》也不例外。当这位房客重温曾经拥有的幸福和曾经遭遇的不幸后,他没有垂头丧气,“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为什么他能由最初的悲伤、逃避变为现在的乐观、充满希望?“因为他知道他已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这或许就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道理:对于过去的一切,美好的,我们会珍惜;不幸的,我们任它随时光流逝,更重要的是把握现在拥有的,去开拓更美好的未来。

赏析《半张纸》

薛广智

《半张纸》这篇微型小说的突出特点就是作者最大限度和极为出色地发挥了“线索”在小说中的作用。小说中有一句很关键的话,那就是“这两分钟里,他又重度过他一生中的两年”。从“两分钟”到“两年”,这个涵盖诸多又极为凝炼的投射,正是作者巧妙地抓住了“半张纸”,并以半张纸上一系列名称和电话号码为线索展开情节的结果。

其实,从恋爱到组成家庭到不幸丧妻丧子,这个过程并不是特殊化的,相反正是在许多普通人身上都会发生的一段普通经历,而绝大多数作家所着眼的都不过如此,因此,它被写出来是让读者觉得与众不同还是平淡无奇,就得看作者的创作心思是否高人一筹了。《半张纸》的作者显然是让读者永远都无法忘记他的这种演绎了,半张纸上的一个个名称与电话号码与人生当中的一件件重要的事情相应,留给读者极大的想像空间,又让这些想像井然有序地排列,从而完成“两分钟”到“两年”的投射。一方面表明了人生“长”与“短”的概念之间的较量,另一方面作者表明了一种生活态度,正如他借主人公的口说的那样:“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像是个骄傲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人生是由很多段组成的,在我们走过一段,失去一段,永远无法再把握一段时,应该回顾它,回顾曾经的努力与得到,将它作为一种幸福放在心里,而不要将悲痛延续,因为还有下一段要走。而许多人恰恰是将一段蔓延及整个人生,“可惜”,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幸福“他将永远无法尝到”,他再活二十年,其价值永远是那两分钟,而作者所提倡的是让人们学会在两分钟内总结和得到“两年”甚至“二十年”那样的人生价值。

篇3:浅评《子夜》

《子夜》的书名是极具象征意味的。子夜顾名思义是是午夜的时候, 这是夜晚夜最深的时候, 这暗示了中国社会当时的黑暗。三十年代中国是军阀统治时期, 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官僚主义的压迫, 资本主义力量薄弱, 工人农民大众过着极其痛苦的时候。这名字是对中国那个时代的形象描述。

《子夜》是一幅时代的画卷, 气势雄浑, 有着茅盾前期作品所没有的大气。超越了作者前期作品的个人生活色彩很浓重的特点, 把视域扩到了整个中国和社会, 具有史诗的风格。本书描绘了当时社会各个阶级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有资产阶级, 共产党, 买办, 工人, 农民, 学生, 尤其是很精彩地刻画了资产阶级商人之间的斗争。城市生活的喧嚣, 战争对生活的影响, 老辈家长对子女的控制, 新旧势力的变化。

关于社会的未来走向, 作者并没有做象征式的明显的积极预言, 他只是描述了那个社会, 那个苦难的社会。作品只是明确的表示封建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吴荪浦的父亲是前清时代的人, 适应不了上海——一个资本主义方式发展的城市, 在他到达上海的那一天, 适应不了新时代妇女的装饰而死了。这其实就是一个暗示, 封建时代已经永远的成为过去。封建思想也慢慢远去, 《太上感应篇》代表的因果报应, 他具有的妇女着装保守的观念已经不负存在。这一点在四小姐身上就更明显了。思小姐开始是深受其父影响的, 刚进上海时是穿着很保守的衣服, 不敢跟别人表露自己的感情。纵使爱着范博文, 也不敢有丝毫表示。到了自己被这份隐藏的感情折磨的时候, 只能要求回乡下, 可是当回乡下也不可得的时候, 她只有把自己关在房里念《太上感应篇》, 可最后她竟然也逃离了那个吴公馆, 跟这张素素开始了新生活——去上学, 接受新式教育。最后的封建残余在新时代消陨了。可是对于未来, 作者还是遵循着社会的事实, 那是一个迷茫和混乱的时代, 作者无意做一个政治倾向明显的幻象。吴荪浦, 是一个名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号召实业救国。他在自己的家乡修建了新的工厂等一系列设施, 他希望可以建立一个完成的工业园, 可是最终失败了, 自己在上海的纱厂最后也被外资控制了。资本家所号召的实业救国在战乱, 外资, 政府的苛捐杂税及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的困难下, 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国民族企业不是倒闭就是沦为外资控制的企业。最后得出结论: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 是更加殖民地化了。可是对于共产党的领导并没有做歌功颂德的赞扬。在那个时候, 共产党领导工人进行罢工, 可是这个时候共产党的力量是弱小的。一些领导者都是实行教条主义, 根本不了解当时上海的情况, 一致要求大罢工, 最后导致理想损失。工人们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那个时代是个苦难的时代, 是最黑的夜。

茅盾本人说过《子夜》是在先确定主题的情况下再搜集材料写成的。因此有人曾批评过本书有着主题先行的毛病。估计这些人对主题的理解就在于这本书是号召革命的。这本书当然有着革命的用途, 因为那个时代是个需要革命的时代, 可是茅盾并不是为了革命而写的这本书。他只是遵循了现实主义的原则。他只是想说那个时代, 太黑暗了, 资本主义道路也走不通。

这部作品的成功一是在于他控制题材所达到的史诗风格, 二是他对人物细致的刻画, 三是它有着独立于革命的价值。

一部作品如果仅仅只是政治化的, 那它就不会流传那么广了。它的革命意义当然不能否定, 但是也应该认识到他的文明价值、人性价值。

革命的时代, 动乱的时代都会是混乱而复杂的, 每个阶级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中国在政治意义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具有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意义。而对这个社会的描述是符合现实, 符合历史发展观的。这就跟那些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做品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子夜》是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刻描写, 这跟《红楼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刻描写, 《高老头》对法国资本主义深刻描绘是具有同样意义的。因为它们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是对一段历史最深刻的说明。这种人类文明史的意义是不能忽视的。

而作者对人物的刻画, 细腻入微。里面女性角色的刻画, 就反映了时代对女性的影响。按照革命的意义而言, 它是批判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女性的无聊生活。可是这也是女性生活的一种状态。只要脱离生产, 人的生活必然会变得无聊。这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这里对家庭生活的描绘, 也是反映了真实的家庭生活的。每个人物的性格其实都是人性的体现, 无论时代怎样变化, 我们都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尤其当这两个时代存在市场经济的时候, 现在和那个时候就有了更多的共同点。一部文学作品不仅有着了解作品所描写的时代外, 还是可以有利于人们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 认识人性。一部文学作品有着记录的价值, 也有着改造的价值。人总是在文学作品中不断深化对自己的认识。

一个文学作品, 特别是名著, 必然有它超越的价值, 如果拿政治价值作为一个作品价值高低的标准, 那么很多文学作品的名著地位就有待商榷了。

摘要: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 尽管民生凋敝、战乱不止, 在都市化的上海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 有纸醉金迷的生活, 有明争暗斗的算计, 有趋炎附势的各色人物。社会生活纷繁万状, 事件如波, 此起彼伏。每个人却有每个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动乱,黑暗,人性

参考文献

[1]学生阅读经典.茅盾.

[2]茅盾研究 (一二三辑) .

[3]茅盾研究论文集.

篇4:《琅琊榜》浅评

关键词:琅琊榜;价值导向;艺术特色;演员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83-02

“琅琊榜首,江左梅郎”。在火热的2015年度电视剧市场上,“梅宗主”无疑是最受广大观众欢迎的“男主”之一;《琅琊榜》更以众口铄金的良好口碑、超高的网络点击率成为年度现象级大剧,被广大电视观众誉为年度“良心剧”。《琅琊榜》何以有如此的人气?《琅琊榜》的成功又可为今后国产电视剧的创作提供哪些借鉴?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对2015年度热播剧《琅琊榜》进行粗浅的评议。

一、翻案平冤的千秋大义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需要有拿得出手、站得住脚的价值取向,才能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没有“核心价值”,纵然能赢得一时的收视率,也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而最终成为经典。《琅琊榜》以平反冤案为整部剧的核心线索,表现了梅长苏、靖王等一众英雄儿女忠肝赤胆的兄弟情谊,突出了他们为国谋利、为民谋福的家国情怀,更凸显了他们追求正义、百死不悔的千秋大义。如此格调,自然比以往一些古装剧、宫斗剧高出一筹,也自然更能令观众喜欢、信服。

具体说来,以往的宫斗大戏在价值导向上存在颇多问题。后宫的“女主们”勾心斗角、用尽各种手段以求获得皇帝的恩宠,进而人前显贵。放在三纲五常的封建时代,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今天的影视创作者在建构他们心中的历史之时,还有意无意地宣导此类价值导向,则是不合时宜,更不见得高明。被戏称为“男版宫斗”的《琅琊榜》中虽然也有皇子们通过争夺皇帝的恩宠来上位的桥段,但剧中主角靖王的争宠上位为的不是一己私利、挟报私仇,而是出于对公平正义的伸张。纵观中国历史,不乏有忠臣良将因为君主的猜忌、奸臣的构陷而被残害致死、酿成千古奇冤,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的冤案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公道自在人心,昏主奸邪固然可以一时只手遮天,但他们永远无法抹杀贤臣良将在人们心中的高大形象。《琅琊榜》虽然假托南梁一代,纯属虚构,但为贤良洗刷冤屈的剧情设置却暗合中国历史上一个个残杀忠良的冤案,伸张了人们心中的正义。这样“正能量”的主题架构根本上有别于粉饰封建时代所谓“太平盛世”的古装剧、宫斗剧,自然更能与观众产生共鸣,获得众口铄金的良好口碑。

二、“良心之作”的艺术水准

一部好的影视剧,如果只有“高大上”的价值追求,却没有扎实的艺术水准,注定会成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宣教品。但《琅琊榜》不仅格调高昂,更有超水准的艺术表现。笔者看来,这种艺术水准体现在曲折传奇的剧情架构,文辞优美的人物对白,夺人眼球的华丽服饰,堪比大片的特效镜头等等方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影视作品来说,“先行的粮草”就是能引人注目的优秀剧作;有了好的故事,往往能事半功倍。《琅琊榜》改编自网络人气作家海晏的同名小说,可谓是“热门IP”改编为影视剧的典型案例。其剧情设置脉络清晰,从第一步斗倒太子、谢玉集团,到第二步斗倒誉王、夏江集团,到最后逼迫当朝皇帝承认自己当年犯下的大错、为冤案昭雪,可谓一目了然。但具体到“宗主”运筹帷幄、与对手权谋争锋之时,情节进展则往往出人意表、令人大呼过瘾。这样的“好戏”不胜枚举,比如剧中越贵妃欲对霓凰郡主行不轨之事却被梅长苏识破,反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狼狈下场;比如梅长苏运筹帷幄、布下好局,一夜之间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宁国侯谢玉“掀翻在地”;再比如老奸巨猾的夏江本已为靖王设下死局,没想到梅长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系列计谋竟能扭转乾坤,反而最终使得夏江失去皇帝信任、锒铛入狱。正是如此连连好戏,才赢得了观众对《琅琊榜》的交口称赞。长期以来,一些国产影视剧剧情简单、情节拖沓,在剧情架构上始终难与美剧、韩剧等媲美,只能望其项背;在此背景下,以“权谋戏”为主打的《琅琊榜》在剧情架构上的成功突破,可以说令人看到了国产电视剧的前景。

半文半白、文辞优美的人物对白,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尽管古装剧一直是我国电视剧产出的主要类型,但人物对白却一直是不少古装剧的硬伤。缺少文化内涵、时代特色不说,不少古装剧台词搞笑雷人,甚至毫无生活逻辑可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老版四大名著题材电视剧,虽然因为当时较落后的拍摄条件,很多方面有瑕疵,但是以九四版《三国演义》为代表的这几部剧,采用半文半白的台词设计,人物对白底蕴深厚、精彩纷呈,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至今也是难以超越的典范精品。《琅琊榜》创作群体,秉承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在台词设计上没有丝毫的马虎敷衍,所以与众多搞笑雷人的古装剧相比,才会被观众冠以“良心之作”的称赞。在这里仅举两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剧情伊始,誉王帐下谋士秦般弱曾以一首诗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梅长苏加以评价:“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林江。便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可谓先声夺人,梅长苏还未亮相,凭这几句文采绚丽的赞誉,便勾起了观众的一片好奇之心。再如梅长苏与周玄清谈作之时,周玄清问起梅长苏可知黎崇老先生佩戴玉蝉之意,梅长苏当即引用魏晋才子曹植的《蝉赋》侃侃而言:“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立时引得名家大儒周玄清啧啧称赞。诸如此类精彩的台词设计不胜枚举,而剧中刘涛演唱的主题曲《红颜很》也是文辞优美,曲调绵长,算得上锦上添花之作。

古装剧之所以可以在国产电视剧中大行其道,很大原因在于古装剧像大银幕一样可以呈现诸多“视觉奇观”。这种视觉奇观,体现在古代的服装、建筑、歌舞、战争场面、祭祀礼仪等等方面的呈现。《琅琊榜》耗资过亿,在视听表现上卓有成效。首先令人印象深刻的即是剧中人物所穿的服饰,以“宗主”为例,有网友笑称,他的一身华丽貂裘从头穿到尾。因为该剧的热播,剧中梅长苏的同款服饰在网店大卖。影视剧的热播带动周边产品的热销,在韩国、美国等国的影视产业里本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我国,影视创作的收益还主要是以票房收益和电视台广告收益为主。从这一角度来说,《琅琊榜》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影视业变革收益格局的前景。而对战争场面的特效加工处理,《琅琊榜》也是不惜重金。全剧只有一处正面呈现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场面,就是誉王自知“合法手段”争得王储无望,转而铤而走险、发动兵变,妄图武力夺得天下。剧中在处理这一段战争场面时,气势恢宏,特效处理出色,虽是小银幕,但视听效果堪比大银幕;尤其战至尾声,敌我双方短兵相接,血肉横飞,悲怆不已,战争的残酷性被直接呈现于观众眼前,取得了良好的视听效果。

三、炉火纯青的一众戏骨

好的剧情架构、好的人物对白、好的视听效果固然必不可少,但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首先呈现于观众眼前的还是一众演员。如果没有胡歌、刘涛领衔的一众演员的倾力演出,《琅琊榜》也难以终成“良心剧”。

剧组在选用演员上,可以说费了一番心思。总体说来,《琅琊榜》的演员阵容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一类是胡歌、刘涛、王凯、吴磊、陈龙、黄维德等一众人气偶像,他们在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中的超高人气,对全剧的收视热潮助力不少;但在影视界摸爬滚打了多年以来,这一众偶像也是实至名归的实力派演员,演技精湛、广受好评。另一类是以丁勇岱、刘敏涛等为代表的老戏骨,他们的演技用炉火纯青来形容并不为过,尤其是饰演萧帝的丁勇岱,丰富的面部表情将一代枭雄多疑且色厉内荏的性格特征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印象深刻。一部好的电视剧固然有“灵魂人物”,比如本剧中的“宗主”,但一部好戏、大戏只有一个“点睛之笔”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全体演员的倾力演出才能最终获得成功。《琅琊榜》的成功原因之一,恰是有一个演技精湛的演员班底。无独有偶,《琅琊榜》的这套演员班底还参与了2015年度另一部热播大剧《伪装者》的演出,该剧同样在今年获得了超高人气和良好口碑,可以说与《琅琊榜》一起构成了2015年度电视银屏的“一时双璧”。

2015年度可以说是中国电视剧产业大发展的一年,除了《琅琊榜》和上文提到的《伪装者》以外,今年热播的电视剧还有《武媚娘传奇》《花千骨》《芈月传》,都可以称得上是现象级的“神剧”。中国影视产业的前景令人着迷,期望越来越多如《琅琊榜》一类的经典作品能够问世!

篇5:浅评《青春之歌》

导言:电影《青春之歌》改编自杨沫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知识女性林道静几经周折与磨难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主要由与三个男人的相识和感情发展展开全篇的故事情节与恢弘的时代背景。原著明显是一部无产阶级文学作品。无产阶级文学无疑是最具政治斗争性、结局最为悲壮同时又是最光明的。因此无产阶级文学的人物基本上是一个定型化的人物,即为了无产阶级的理想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心中充满了对光明的未来的坚定的向往,人物全部的思想行为都有固定的模式选择。这也正是这类型的电影枯燥的原因,在人物上和主题上永远跳不出来。但不可否认的是,无产阶级文学作品是不带任何怀疑色彩、十分积极鼓舞人心的作品。它的这种带有煽情性质的书写无疑大大推动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政治性宣传效应。这部电影由于拍摄年代和背景的原因,拍摄手法上没有太多的修饰和技巧,再者由于是小说作家本人亲自改编成剧本的作品,因此本位将主要从电影改编与拍摄局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对小说内容的剧本化改编

小说《青春之歌》是在新中国解放后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衍生的产物,这一时期大陆文坛广泛出现的便是这一种“革命历史小说”,这类小说其本身的政治宣传作用要高于文学审美价值,这也就决定了在《青春之歌》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的道路上,政治性是它最重要最突出表现的属性。作者杨沫本人在进行电影剧本创作改编时也毫不避讳这一点,这部作品的意义和目的就在于“是想通过她——林道静这个人物从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来表现党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这一本质核心的创作目的就决定了无论是小说还是改编为电影时代表性的人物塑造和明显强烈的政治倾向性是作品的突出特征。然而电影毕竟是在原著基础上的再创作,由作者亲自改编作品搬上银幕,这在电影创作上具有很强的可讨论价值。

作者进行剧本改编的环境与其创作环境相比又有所出入,进行剧本改编时杨沫身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整体氛围和风气都是轰轰烈烈的建设共产主义。这样的再创作背景使得林道静在银幕上的形象又有别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影里增加了林道静目睹南下学生卧轨示威一幕,使得林道静深受学生运动是震撼和影响,这更加强化了她接受马克思主义并逐步走向无产阶级斗争道路的必然性。而后又对小说中定县小学生**一幕进行了大改,改为林道静在此参与农民割麦斗争、帮助江华送信等情节,这些安排都是为了使得林道静日后投身革命队伍、接受工农武装斗争做下铺垫和充分的感情基础。二是在故事推进中更加突出主线的脉络,以林道静成长为核心,一些小说中起辅助作用的人物和情节都被删除,比较明显的就是在电影中大刀阔斧的删除了罗大方、徐辉等对主线情节推动作用不大的人物,情节方面砍去了示威学生在南京与国民党英勇斗争的内容和江华在酒楼上逃脱特务魔掌的戏剧性场面,同时也对其他故事推进做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动,剩下的情节全部围绕主线和主角塑造展开,使得电影主题更加凸显强化。三是在林道静感情纠葛与成长中,杨沫在当时的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对这一部分进行了比较大的修改,由原来卢嘉川和林道静之间朦胧的爱情改为了完全的共产主义同志之间的互助情感,在当时的价值取向和追求方向来看,林道静是已婚女性,卢嘉川对她应该是只有引导她走上革命道路、接受先进思想的心思和想法的,共产党人在革命面前是不考虑爱情和自我的。“卢嘉川对林道静应当是毫无私心、毫无其他动机的在帮助她进步,在逐步影响和教育她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战士。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胸怀。”于是在电影中卢嘉川对林道静的感情是不涉及任何私人情爱部分的,完全符合当时一个共产党人不轻易谈爱情的标准。

二、电影内容价值选择瑕疵

我们都知道,《青春之歌》讲述的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份子女性林道静最终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故事,纵观整部作品,可以看到林道静的觉醒与成长不是从自身内部迸发出的,而是由外界诱因激发。确切的说林道静的成长蜕变是由三个男性开始的,电影中主要表现和经历的故事主要围绕卢嘉川和林道静之间展开的。但是电影中展现的卢嘉川和林道静之间的爱情,完全是因为革命才走到一起,原本的爱情的动人与朦胧感在电影中没有丝毫痕迹,两个人在相处中本该存在和表现的细腻、浪漫的情感统统成了错误的价值风向被删除了。在《青春之歌》从小说走向电影文学剧本的路上,有太多批判小资产阶级情调的意见和批评共产党人沉溺个人爱情的声音,因此杨沫在进行剧本创作改编时顺应了这一时代价值取向,将电影中的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统统删除。然而就电影艺术作品价值评判眼光来看,为卢嘉川等共产党人赋予上应有的正常的人物感情线,可以更好的塑造丰满形象,没有人是一台只会工作和革命的机器,在情感矛盾冲突中为观众展现共产党人的铁汉柔情,人物中加入人道主义情感才更具温情,更加真实丰满立体具有感染力。

在电影情节推进中,故事的选择过于标签化。电影中通过一系列场景来展示和推进林道静的成长:纪念“三一八”游行、第一次被捕、定县农民斗争、狱中遇林红、加入共产党、“一二九”学生运动,但是这些情节发展推进之后,观众的感觉只是一个个重大事件的堆砌,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中的故事人物形象就是标签式的,人物内心细腻的情感和心路历程变化完全没有展现出来,思想上的成熟也表现的不明显,不免让观众感到流于表面、人物形象空洞不真实。就电影镜头和情景塑造而言,难免有些过于追求格调拔高和歌功颂德,反而削弱了人物和故事的深刻性,感染力差强人意。在这样一个电影构思拍摄思路,决定了故事中人物形象也流于表面、标签化单一化,电影中人物简单的被分为正反两派,没有中间人物和内心的挣扎与转变,这也是由当时的价值观决定的——共产党人革命党人心中是不应该有犹豫和挣扎,否则就是阶级立场不清晰,作者在改编剧本时更多的是立足于阶级斗争,根据阶级去塑造人物,这就使得人物性格、心理完全贴合政治价值取向、符合政治意识形态。

过于简化人物成长挣扎也是该作品的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电影比起小说而言,更加强化了共产党员思想先进性、坚定性的设定。无论是在卢嘉川林道静感情发展的修改,还是戴愉许宁人物形象性格的颠覆,都是在力求突显出共产党的先进性和感染力。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出现的许宁的形象,原著中许宁是一个思想软弱易受诱惑的不坚定革命者,是在被捕后才逐渐克服自身弱点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而电影中出现的许宁从出场到结局都是一个英勇无畏立场坚定的共产党员,在这个人物设定安排中,许宁的故事变成了为掩饰卢嘉川逃走而被捕入狱。又谈到关乎人物形象塑造上,电影中最大的瑕疵就是关于人性中的挣扎和抉择被塑造成了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腐朽思想,被强烈的摒弃和抵制,这就使得人物角色色彩过于突出,性格单一标签化,缺乏成功的文艺作品必须的感染力和典型人物塑造力。

三、电影问题思考

上文提到的人物形象标签化、缺乏人道主义情怀、电影情节安排过于堆砌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当时文艺作品创作的固定模式,这也是那个年代作品留给人们最直观的印象。虽然六十年代的电影从来就不是只有革命题材,但是在情节走向、人物塑造上,几乎都是一个模板创作下来的,整个剧情创作中对人物塑造评判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那种给正面人物打全光、反面人物打反光的手法,再加上生硬政治色彩浓厚的台词对白,令观众难免觉得枯燥无味,中心思想和价值选择上都存在着一味的拔高和歌颂。但是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是那个时代精神在文艺艺术中的投射。我们都知道艺术高于生活,生活的风貌有点在电影里拔高了一些罢了。

《青春之歌》这部作品改编后公认的是电影不及小说动人,艺术价值与魅力被削弱,这是由于作者在剧本改编时主要去考虑和适应当时的文艺批评标准,并不具备电影艺术所应该呈现的审美意识形态。小说中原有的爱情成分、人道主义等都被看做“资本主义情调”而被统统抹去,作品政治化宏大叙事的色彩更加浓厚,由于删减去了小说中本有的人性层面的东西、模糊了心理矛盾斗争、过分夸大了历史事件和革命成效,变为了一种公式模板化的演绎,原来扣人心弦鼓舞人性的力量反而被减弱,加上拍摄的表现手法单

一、人物形象标签化,便成了典型的政治宣传品。而在情节的安排上,推进的过于冒失,在安排林道静成长道路过程时,一路历史大事件堆砌走来,像是人物被历史的洪流推着向前走,没有很好的展现大背景下工农群众身体力行的斗争和选择,无法看到林道静在身处环境的潜移默化下慢慢进行的心理挣扎与蜕变成长,也就难以体现出原著所要表达的林道静在与三个男人纷繁复杂的感情纠葛中逐渐从个人主义的反抗封建家庭一路进步走到了献身于党,这其中的考验和人物挣扎是没有再电影中得到很好的表现和塑造的。

当然电影改编也有它的成功的地方,例如电影一开场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抓住观众眼球,随后用回忆、插叙、画面转换和蒙太奇的手法交代了林道静的背景和故事的前因后果,这在情节的推进和处理上是相当不错值得称颂的,这部电影本身在拍摄和创作时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心血和构思,只是作品本身的政治宣传性和价值导向性掩盖了作为艺术作品应当关注的地方。我们要正视和承认的是,《青春之歌》这部作品的作用主要还是政治宣传和精神熏陶,只要完整表现完林道静的个人觉醒和成长,它的作品使命也就结束了。为时代而创作的作品最重要的功能已经不再是叙事和传情,而是对当时那一时期的维护和展示。明确了这一本质和思想再对《青春之歌》进行评判时就会理解其中的缺陷和不足。

篇6:浅评DPSIR模型

浅评DPSIR模型

简要介绍了DPSIR模型的概念,评述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举出了DPSIR模型的一个应用实例,最后说明了DPSIR模型的`不足和可能的应用领域.

作 者:曹红军 CAO Hong-Jun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宁,530004刊 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8(z1)分类号:X82关键词:DPSIR模型 环境评价 可持续发展

篇7:浅评纪录片

对于中国远征军的最初了解,大约是十几年前某些地摊杂志上的野人山奇闻异事,其中颇有些文学加工的耸人听闻。这几年不少人关注对于国民党军队抗战老兵的晚年养老抚恤问题,以及流落在东南亚国家的老兵返乡问题,这实际上是很难解决的,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其实回头看看这些年的新闻,那些老红军、老八路、老新四军、老解放军、老志愿军,过得也不见得有多好。至于那些曾经的国民党军队成员,不管是提前退伍的,还是参与抗战的,解放战争中被俘的,起义的,又好到哪去?大概最幸福的反倒是那些留在缅甸的远征军,以及在台湾过上了新生活,娶妻生子的老荣民。有人说,参加抗战的都是民族英雄,都应该获得国家的尊重和生活保障,不管如今的政府是不是原来那个。然而,历史是复杂的,感情亦然,要想照顾到各方面,制定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最终得出一套可以操作的办法,谈何容易?也许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对哪个阶层哪个群体有什么特殊待遇,而是一个全社会的保障体系,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抗日战争,已经成为了建国前的历史。那时我们几乎亡国灭种,中华民族的主体力量在盟军的支持下最终战胜了侵略者。那时甚至十几岁的孩子都冲上了战场,以血肉之躯与日寇搏斗,看到照片上那些还一脸童真的孩子模样,再想想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他们是英雄,但残酷的战争本不应让这样的孩子参与。可是一旦爆发战争,又有谁能

置身事外呢?历史是复杂的,就如人性一般,世界上也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妄图以此来衡量一切都是痴人说梦自找麻烦,我们不知道是否该给那些曾经的浴血牺牲树立纪念碑,也不知道如何用冠冕堂皇的书面语言来定义喜欢沾花惹草惹是生非的飞虎队,以及积极联系美国获取战略物资支持同时用驼峰航线运钢琴的宋美龄,至于蒋介石,更是不好说了,但那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还是无比的热血。

有些扯远了吧,但对于一个只存在了三千年的文明来说,讨论一场发生在一百年内的战争还是有些意义的,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支二战期间,中国主动出击的精英队伍吧。中国远征军经历过巨大的溃败,以至于日军从缅甸打进了云南。但最终通过英美的支持,尤其是武器装备和培训,并随着日本在持久战中的消耗,远征军通过血战,挡住了日本军队的进攻,最终中国没有亡,没有成为日本的新国土以及资源后方,并相当程度上拖住了日本的军事力量,为盟军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远征军的出征是中国正规军事力量在清朝覆灭之后首次出境作战,滇西反攻是盟军对日战略反攻的开端,在云南腾冲,是日军仅有的几次“玉碎”。当时英美与中国联系紧密,在美国为中国培训空军,中国取得胜仗,英美首脑都赶紧发贺电。当然,后来这些战斗力强大的美式装备机械化部队就被送去了东北华北抢地盘打内战,成为我们小时候所知道的国民党王牌部队,动不动就被解放军全歼的绣花枕头。有些老兵说不愿打内战,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民族和国家终究是比政府和政党更大更值得为之

付出的概念。可无论怎么说,感情上,当我们看到纪录片中提到的日本人每年都去缅甸墓地祭拜,并有组织的在亚洲各国收集战争遗留物品,对比我们,还真是缺少点儿国家记忆和情怀,很多东西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甚至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对于抗战胜利中国共两党军队的作用认识不清。仿佛就是: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秉承“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思想命令张学良不抵抗,丢掉了东三省,七七事变后也不积极抗日,一门心思打红军,要不是因为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还死不悔改,好歹国共合作,毛主席从大局着想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原来我们红军长征那就是为了北上抗日啊!几次正面战场的会战也都失败收场,战线不断溃退,结果就是日本鬼子占领了大半个江山,酿成了南京大屠杀。多亏了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阐明的战略,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打出过平型关大捷、打过百团大战,用过地雷战地道战,把奉行三光政策的日本鬼子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随着无比英明的改革开放,中国人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包含各种各样的观点,以及花边秘闻等等。这些都利于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当然,历史教课书也跟着思想政治书一起不断地变换着版本。也许我们还搞不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政党、政府和国家的概念也晕头转向,起码我们知道那时候国民党除了牺牲的几位将军,也有许多是浴血抗战的。21世纪,我们有了《亮剑》,李云龙和楚云飞都是抗日英雄,解放战争

篇8:浅评《活着》

小说所展现的是个人生存状态和苦难, 在跨越几个大时代的背景之下, 体现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

原著小说中的结尾不免有些悲惨, 有人评价余华《活着》太极端, 进而怀疑余华有暴力倾向。在仅仅不到200页的长篇小说《活着》中相继死亡的人物高达10个, 福贵爹被气死, 福贵娘想念儿子过虑, 儿子抽血夭折, 闺女难产离世, 妻子抱病而亡, 女婿工伤致命, 外孙吃豆噎死, 全篇中福贵的亲人不断的死于非命, 身亡过世, 如此的安排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这福贵。主线之外的还有, 内战时老全中弹身亡, 土改时龙二被枪崩, 文革时春生不忍批斗而自杀。致使读者总在担心, 担心下一个死的会是谁, 令读者怀着忐忑不安、焦虑忧心的心情阅读, 然而小说依旧在重复打击这主人公福贵, 一次次的重创使得故事更加悲惨凄凉起来。但这种表现手法确实很深入深刻的体现出了小人物命运在大历史潮流下的不堪与无奈, 而电影的结尾处虽然处理得很温和, 却也从个人的命运坎坷中体现了故事的悲剧性。主人公福贵的一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片中对大跃进、文革等时期也只是进行了温和的讽刺。影片中的绝望、无助、无力在黑色幽默里得到转变, 变为中国人在艰难生存状态下的忍受, 活着就是忍受。

《活着》至始至终都在用反电影的方式来表现。看第一遍的时, 普通观众的心绪跟着人物和剧情走, 还不觉得什么。但是很难有耐心再看第二遍。我们都会觉得它节奏缓慢。这种沉闷并不是人物不幸遭遇带给我们的, 而是不会运用电影语言导致的。大量的交代性的故事事件是依赖戏剧式对白来承载的, 又为了不使对白显得过挤, 导演在对话之间插了一些无用的镜头。每个段落几乎都是这样, 结果使整部影片拖泥带水。

电影改编了太多, 不仅是悲剧的结局, 还有有庆的死法, 和小说不同的处理手法是, 在儿子有庆死亡的这部分, 张艺谋将他改编的较为温和, 小说中的情节呈现了中国式的黑色幽默。有庆学校的校长, 也就是春生的女人生小孩难产。需要输血, 有庆的血型对, 于是被糊里糊涂的抽成了人干。如此死去, 着实令人难以接受, 这样凄惨又悲凉的方式也只有小说才能呈现的出来吧。可能考虑到电影过于直观, 怕观众难以接受, 张艺谋最终安排有庆在学校被春生开的车撞死, 这样处理失去了原著中绝妙的讽刺与呈现。除此之外, 在对于福贵被拉壮丁的经过, 万二喜的残疾部位等情节的改编倒是升华了原作的基调, 活着, 即使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你而去, 也不要放弃生的希望。福贵坚守着这个也许他从未认清过得理, 也拿它劝慰过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都不曾怕过, 却迈不过批斗这道槛儿的春生。

在小说的结尾出现的话语与影片中福贵和有庆之间的对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联系, 它带有悲剧色彩的结尾更添一份悲凉:

富贵佝偻着脊背, 用鞭子驱赶那条老的不能再老的也叫福贵的牛。福贵与牛的对话:“二喜, 有庆不要偷懒;家珍, 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 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 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 就不会不高兴, 耕田也就起劲啦。”

看了小说《活着》后, 像是被人当胸击了一拳, 呼吸都很困难。全片想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展现和折射出中国几代人的苦难史, 只有曾经经历过的或着被哪个时代深深触及过的人体会最深。

活着是什么?福贵对有庆说:“养鸡啊, 鸡长大了就变成鹅, 鹅长大了就变成羊, 羊长大了就变成牛, 牛长大了就进入共产主义啦???进入共产主义, 我们就可以天天吃饺子, 天天吃肉”??? 但是当外孙馒头问起的时候, 福贵把对有庆说的牛长大了就进入共产主义改成了“牛长大了以后, 馒头就长大了, 馒头长大了就可以坐上火车, 坐上飞机了, 日子也会越来越好???”福贵的话, 变了, 经过了世间种种变故, 他应该明白了“活着”的意义了。

余华曾在小说的序言里写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也许这是那个年代人们对于活着的理解, 我只希望不会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存的现实。张艺谋至今为止仍未公映的影片就只这一部, 虽说对于原著小说改动较多, 但仍旧遵循了原著小说所要体现的内涵, 让福贵从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变成了一个皮影戏艺人, 是全剧整体的一抹亮色。通过不同时代皮影对于福贵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串联起了整剧的结构。毕竟小说与电影的表现手法、呈现方式有所不同, 所以电影中对于原著的把握还是抓住了重心和内涵的。

参考文献

[1]自余华.活着[M].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浅评雷雨】相关文章:

雷雨主题04-07

雷雨论文题目05-02

雷雨影评范文05-16

雷雨情况范文05-16

雷雨节选范文05-16

雷雨有感范文05-17

雷雨过程范文05-17

欣赏《雷雨》有感04-14

烈风雷雨作文04-16

雷雨 曹禺 序言04-24

上一篇:圣诞节卡片祝福语下一篇:用EXCEL 巧妙解决中学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