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对策

2024-04-29

信访工作对策(精选6篇)

篇1:信访工作对策

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成因分析

一、物质利益受到侵害。

一是土地承包权没有保障。2003年3月,我镇各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刚刚结束,就有一个村民来反映,新当选的村委会要收回他承包的土地。当时我们看了该村民拿来的土地承包证书,我们知道,98年我国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承包期30年不变,所以该村委会收回他的土地

是不对的。我们研究了一下有关政策,有三种有关政策,有三种情况村委会不能收回土地。一是村民外出将土地交给村委会,这种情况是村民将土地交给村委会代保管,村委会不能将土地收回,村民回来后,要求继续承包土地,村委会必须将土地交给该农民。二是依据法律,村民有权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包,村委会不能以你已将土地转包他人而将土地收回。三是如果该村民外出打工,承包的土地由基亲属代为耕种,村委会不能以此为由将其土地收回。此类信访问题在98—99年较多,占信访量的1/3。现在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

二是局部过重的农民负担。1998年至1999年,这两年有部分村民来访,反映其所在村闲置干部过多,(其中有个村有57个干部),农民负担过重,还有一个村的来访者反映该村土地税定得过高,超出村民承受能力。

三是农村资源发包缺乏透明度。农村机动地、“五荒”和集体资产的发包、转让、出售,暗箱操作且价格低廉,有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使集体利益受损,农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物不平则鸣”,故而上访。2001年4月2日,中内泡135名村民到区政府上访,4月3日到市政府上访。9日、16日又到区政府集体上访。4月10日又到市里上访,并在市政府滞留两天一夜。他们这次大规模上访的原因就是因为该村委会在没有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将村集体的水面低价承包给了他人。

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

一是政务财务公开不到位。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有权利参与集体事物管理和建设,有权对集体重大事项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但个别村屯无视农民的种种权利,公开流于形式,“说芝麻避西瓜”,搞“模糊战术”,农民“雾里看花”,疑窦顿生,有被愚弄的感觉。98、99两年我办共接待因村务财务不公开而上访案4件次。

二是基层民主工作有薄弱环节。实行村民自治后,个别村民主建设没有到位,尤其是农民对村级事务的民主监督无法行使,主人公地位没有保障。例如有的村民来反映该村的理财小组等于虚设,根本派不上用处。

三、村级事务管理混乱。

有的村帐目不公开,个别村干部有贪污嫌疑,有的凭借权利乱用“两工”,有的资源发包上多吃多占、偏亲向友,“肥水不流外人田”,看着“糊涂帐”农民心犯嘀咕,事不顺,心不平,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几年来,我办共接待因此来访5件次。

四、工作方法简单生硬。

在税费征缴、“一事一议”、村委会换届选举和分摊任务时,有的镇、村干部缺乏必要的思想教育,重“统”轻“疏”,话没说透,理没说清,干群沟通少,工作线条粗,农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故心存芥蒂,对干部不信任。我经常接待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进政府就要找区长,找区委书记,待问明原因是,他因事找到镇、村干部时,他们的回答是“愿上哪告上哪告”,或者说“我就不管”。

五、干部作风问题。

农村干部工作较为辛苦,但由于方式方法问题,一些农民不理解,因而管理工作难做,逐渐失去了责任感。有的缺乏民主,涉及农民利益的事情,往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拉大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加了干群的对立情绪,有的办事不公平,偏亲向友,以势压人,谋取私利,甚至奢侈浪费,违法乱纪,加大了集体亏空,加重了群众的愤懑情绪。在干群矛盾面前,有的缺乏自省,认识不到干部作风是干群紧张的导火索和崔化剂,片面归结为农民素质低而加以推卸。2001年初,有一个村的村民到市、区集体访,反映了14个问题,经区里调查核实后给予答复。但他们不服,最后演变为要求罢免该村的村委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群关系紧张。

六、政策法规落实走样。

有的村干部政策水平低或者出于少数人利益需要,在贯彻落实农村各项政策时,或截留政策,或曲解政策,或擅定土政策。殊不知,农民已从宣传媒介上知晓了政策精神,这样做只能引发矛盾,效果适得其。1997年,不知出于何原因,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期未满之时,有一个村擅自将土地进行了调整,结果导致97-98年产能建设用地补偿款无法发放,部分村民越级访不断,至今不能解决。

主要对策

一、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意识。

一是建立农村信访领导责任制。把农村信访工作摆上镇村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日程,切实做到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负全责。二是建立信访目标考核制。将农村信访纳入各级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在考核、评估和使用干部时,把其分管或主管的信访工作

列为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各级农村干部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强化信访工作逐级负责制。为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工作中应该严格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这样,目标清晰,责任清楚,便于跟踪问效。四是实行领导包案制。我区每年都将较为重大的信访案进行“三包一保”,并以文件形式下发,那里就包括我们的镇领导和村领导。“三包”是

包接待、包处理、包落实,一保是保稳定。五是实行信访首问责任制。凡第一个接访者必须突破时空限制,“一竿子插到底”,直到将上访问题处理完毕,力避“踢皮球”和“接力赛”。六是强化“一案三查”制度。为避免出现重访、缠访和越级访现象发生,可实行“三查”,即一查上访问题产生的原因,二查接待处理中有无违法现象,三查上访者有无违法行为,这样三管齐下,多头并举,标本兼治,有助于消除有访不查,查而不结,结而无果的弊端。七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对那些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实行责任追究。

二、加强政策法律宣传,重视思想引导。

农民之所以上访或者说在上访过程中有违法行为,都是因为他们对党在农村的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经常的向农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如土地承包、农民负担、合同管理、税费改革和村民自治等,同时要宣传《信访条例》、《黑龙江省逐级访规定》《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例如《信访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多人反映共同意见、建议和要求的,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话等形式提出,需要采用走访形式的,应当推选代表提出,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的第七条规定:上访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可予以收容遣送。(1)所提出的信访事项已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解决。仍坚持无理要求,经批评教育无效,继续纠缠不休者;(2)将老人、病残人、儿童舍弃在信访接待单位,进行要挟,经批评教育仍不改者;(3)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造成不良影响串联怂恿上访人员纠缠取闹经批评教育无效者;……(8)其他严重影响信访秩序、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批评教育不改者。上述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宣传,不断增强农民的法律责任感,增强自觉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三、变上访为下访,化被动为主动。

农村信访干部要屏弃传统的“你上访,我接待”“你提问题,我协调”的工作方法,变静为动,变上访为下访。这不是简单的概念转换,也不单单是工作机制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工作作风的转变。对待下访问题,我们应注意勤、快、实。“勤”,即要多下基层,勤深入到群众当中。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只有善于倾听民声,捕捉民意,才能化解矛盾稳人心,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才能落到实处。“快”,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要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观念,清除群众问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倾向。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及早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给群众一个及时、满意的答复。”实’,即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常怀爱民之心,常行为民之举,始终把发展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放在首位,尽快让群众富裕起来。实事办多了,矛盾就减少了,上访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四、狠抓政策落实,坚持依法信访。

在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时,要严格按政策办事,严格工作程序。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或有偏差的应及时予以纠正,对侵犯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及时查处,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2001年春中内泡村水面外包一案的及时解决,就是依法信访的典范。有一个村因占地补偿问题引起群众上访,此问题经过市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合适后,给相关领导进行了党纪、政纪处分。同时,对那些无理取闹的上访者也要依法打击,依法维护我们的信访秩序。“7.30”事件中的违法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从这几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依法信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执法机关要依法行政,二是对违法上访者进行打击。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村委会是没有执法权的。

五、讲究工作方法,顺应民心民意。

农村在开展工作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力求动机与效果、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把握不准的问题要调查研究,不轻易表态,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取得谅解,限期解决。对涉及面广、事关重大的问题要周密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多发挥村民理财小组、民调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还要注意信息沟通,把一时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上级的支持。同时耐心细致的做好上访群众的疏导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激化矛盾。

成因分析

一、物质利益受到侵害。

一是土地承包权没有保障。2003年3月,我镇各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刚刚结束,就有一个村民来反映,新当选的村委会要收回他承包的土地。当时我们看了该村民拿来的土地承包证书,我们知道,98年我国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承包期30年不变,所以该村委会收回他的土地是不对的。我们研究了一下有关政策,有三种有关政策,有三种情况村委会不能收回土地。一是村民外出将土地交给村委会,这种情况是村民将土地交给村委会代保管,村委会不能将土地收回,村民回来后,要求继续承包土地,村委会必须将土地交给该农民。二是依据法律,村民有权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包,村委会不能以你已将土地转包他人而将土地收回。三是如果该村民外出打工,承包的土地由基亲属代为耕种,村委会不能以此为由将其土地收回。此类信访问题在98—99年较多,占信访量的1/3。现在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

二是局部过重的农民负担。1998年至1999年,这两年有部分村民来访,反映其所在村闲置干部过多,(其中有个村有57个干部),农民负担过重,还有一个村的来访者反映该村土地税定得过高,超出村民承受能力。

三是农村资源发包缺乏透明度。农村机动地、“五荒”和集体资产的发包、转让、出售,暗箱操作且价格低廉,有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使集体利益受损,农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物不平则鸣”,故而上访。2001年4月2日,中内泡135名村民到区政府上访,4月3日到市政府上访。9日、16日又到区政府集体上访。4月10日又到市里上访,并在市政府滞留两天一夜。他们这次大规模上访的原因就是因为该村委会在没有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将村集体的水面低价承包给了他人。

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

一是政务财务公开不到位。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有权利参与集体事物管理和建设,有权对集体重大事项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但个别村屯无视农民的种种权利,公开流于形式,“说芝麻避西瓜”,搞“模糊战术”,农民“雾里看花”,疑窦顿生,有被愚弄的感觉。98、99两年我办共接待因村务财务不公开而上访案4件次。

二是基层民主工作有薄弱环节。实行村民自治后,个别村民主建设没有到位,尤其是农民对村级事务的民主监督无法行使,主人公地位没有保障。例如有的村民来反映该村的理财小组等于虚设,根本派不上用处。

三、村级事务管理混乱。

有的村帐目不公开,个别村干部有贪污嫌疑,有的凭借权利乱用“两工”,有的资源发包上多吃多占、偏亲向友,“肥水不流外人田”,看着“糊涂帐”农民心犯嘀咕,事不顺,心不平,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几年来,我办共接待因此来访5件次。

四、工作方法简单生硬。

在税费征缴、“一事一议”、村委会换届选举和分摊任务时,有的镇、村干部缺乏必要的思想教育,重“统”轻“疏”,话没说透,理没说清,干群沟通少,工作线条粗,农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故心存芥蒂,对干部不信任。我经常接待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进政府就要找区长,找区委书记,待问明原因是,他因事找到镇、村干部时,他们的回答是“愿上哪告上哪告”,或者说“我就不管”。

五、干部作风问题。

农村干部工作较为辛苦,但由于方式方法问题,一些农民不理解,因而管理工作难做,逐渐失去了责任感。有的缺乏民主,涉及农民利益的事情,往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拉大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加了干群的对立情绪,有的办事不公平,偏亲向友,以势压人,谋取私利,甚至奢侈浪费,违法乱纪,加大了集体亏空,加重了群众的愤懑情绪。在干群矛盾面前,有的缺乏自省,认识不到干部作风是干群紧张的导火索和崔化剂,片面归结为农民素质低而加以推卸。2001年初,有一个村的村民到市、区集体访,反映了14个问题,经区里调查核实后给予答复。但他们不服,最后演变为要求罢免该村的村委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群关系紧张。

六、政策法规落实走样。

有的村干部政策水平低或者出于少数人利益需要,在贯彻落实农村各项政策时,或截留政策,或曲解政策,或擅定土政策。殊不知,农民已从宣传媒介上知晓了政策精神,这样做只能引发矛盾,效果适得其。1997年,不知出于何原因,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期未满之时,有一个村擅自将土地进行了调整,结果导致97-98年产能建设用地补偿款无法发放,部分村民越级访不断,至今不能解决。

主要对策

一、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意识。

一是建立农村信访领导责任制。把农村信访工作摆上镇村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日程,切实做到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负全责。二是建立信访目标考核制。将农村信访纳入各级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在考核、评估和使用干部时,把其分管或主管的信访工作列为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各级农村干部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强化信访工作逐级负责制。为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工作中应该严格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这样,目标清晰,责任清楚,便于跟踪问效。四是实行领导包案制。我区每年都将较为重大的信访案进行“三包一保”,并以文件形式下发,那里就包括我们的镇领导和村领导。“三包”是包接待、包处理、包落实,一保是保稳定。五是实行信访首问责任制。凡第一个接访者必须突破时空限制,“一竿子插到底”,直到将上访问题处理完毕,力避“踢皮球”和“接力赛”。六是强化“一案三查”制度。为避免出现重访、缠访和越级访现象发生,可实行“三查”,即一查上访问题产生的原因,二查接待处理中有无违法现象,三查上访者有无违法行为,这样三管齐下,多头并举,标本兼治,有助于消除有访不查,查而不结,结而无果的弊端。七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对那些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实行责任追究。

二、加强政策法律宣传,重视思想引导。

农民之所以上访或者说在上访过程中有违法行为,都是因为他们对党在农村的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经常的向农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如土地承包、农民负担、合同管理、税费改革和村民自治等,同时要宣传《信访条例》、《黑龙江省逐级访规定》《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例如《信访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多人反映共同意见、建议和要求的,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话等形式提出,需要采用走访形式的,应当推选代表提出,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中的第七条规定:上访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可予以收容遣送。(1)所提出的信访事项已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解决。仍坚持无理要求,经批评教育无效,继续纠缠不休者;(2)将老人、病残人、儿童舍弃在信访接待单位,进行要挟,经批评教育仍不改者;(3)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造成不良影响串联怂恿上访人员纠缠取闹经批评教育无效者;……(8)其他严重影响信访秩序、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批评教育不改者。上述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宣传,不断增强农民的法律责任感,增强自觉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三、变上访为下访,化被动为主动。

农村信访干部要屏弃传统的“你上访,我接待”“你提问题,我协调”的工作方法,变静为动,变上访为下访。这不是简单的概念转换,也不单单是工作机制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工作作风的转变。对待下访问题,我们应注意勤、快、实。“勤”,即要多下基层,勤深入到群众当中。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只有善于倾听民声,捕捉民意,才能化解矛盾稳人心,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才能落到实处。“快”,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要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观念,清除群众问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倾向。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及早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给群众一个及时、满意的答复。”实’,即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常怀爱民之心,常行为民之举,始终把发展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放在首位,尽快让群众富裕起来。实事办多了,矛盾就减少了,上访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四、狠抓政策落实,坚持依法信访。

在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时,要严格按政策办事,严格工作程序。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或有偏差的应及时予以纠正,对侵犯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及时查处,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2001年春中内泡村水面外包一案的及时解决,就是依法信访的典范。有一个村因占地补偿问题引起群众上访,此问题经过市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合适后,给相关领导进行了党纪、政纪处分。同时,对那些无理取闹的上访者也要依法打击,依法维护我们的信访秩序。“7.30”事件中的违法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从这几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依法信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执法机关要依法行政,二是对违法上访者进行打击。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村委会是没有执法权的。

五、讲究工作方法,顺应民心民意。

农村在开展工作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力求动机与效果、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把握不准的问题要调查研究,不轻易表态,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取得谅解,限期解决。对涉及面广、事关重大的问题要周密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多发挥村民理财小组、民调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还要注意信息沟通,把一时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上级的支持。同时耐心细致的做好上访群众的疏导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激化矛盾。

篇2:信访工作对策

《信访条例》贯彻实施以来,我县信访工作按《信访条例》的规定健康有序的开展,但同时我们出应看到存在的问题:

1、信访工作秩序和办理程序,尤其是对非正常上访的行为,群体性事件处置难度大、处置措施不力;

2、极个别乡镇、部门在信访人员配备上力量不强,信访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3、信访网络和运转机制的建设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4、复查机构不明确。

二、对策建议:

1、严格按《信访条例》、《省政府信访办、省公安厅<关于维护信访秩序的通告>》制定出相关的处置预案、处置措施;

2、配齐、配强乡镇、部门信访力量,定期进行信访业务培训;

3

12.0pt;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继续加强信访网络和运转机制的建设,畅通信访渠道,坚持重点人员、重点对象的监控工作;

4、明确复查机构;

5、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以重大信访件为重点,抓好信访件的办理和落实;

篇3:信访工作对策

一、目前信访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信访工作制度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 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秘书性。信访机构最初成立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解决人民群众给中央领导写的书信, 接待来中央上访的人民群众, 更好的了解现在的社会民情, 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最大限度的减轻中央领导在信访问题方面的负担。这种秘书的特性是我国信访机制的存在基础;第二是依附性。信访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好人民群众写给中央领导的来信以及来访。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 现在各级领导班子都有了专门处理信访工作的机构, 也就是信访办公室, 建立起了完善的信访工作流程, 包括登记、研究、接访等等, 使得人民群众的来信和来访能够更好的被处理, 不过信访部门自身是没有做出处理的权限的, 因此, 一个政府部门信访工作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当地的领导是否重视信访工作;第三是协调性。也就是信访工作完全是按照领导的指示去进行相关的工作的, 转办和交办等各种信访工作, 协调有关部门对信访问题进行解决。

目前信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第一, 信访机构在进行工作的时候缺少必要的科学性。从信访机构的性质上看, 其属于党政机关内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 是为党政机关的领导进行服务, 一定程度上带有秘书性质的办事部门。信访机构在进行成员职责设置和工作进行等过程的时候不能够完全按照信访活动自身所具备的规律来进行, 大多数时候都存在着管理落后、工作被动、机构散乱和工作效率不高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信访机构不能不解决的顽疾之所在;第二, 信访机构依赖性太强, 缺乏必要的独立性。信访机构大多数都是在党政机关办公室的管理下进行相关工作的, 虽然有些党政机关的信访机构属于一个单独的部门, 但是大多数都是有责无权, 仅仅只能够作为人民群众来访时候的传话筒, 对于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信访带来的问题完全没有任何的帮助, 而且, 信访机构大多数时候都依赖于党政领导干部而存在, 不能够独立的行使职权, 没有办法对信访中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反应, 使得信访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解决;第三, 信访机构不具备权威性。信访机构因为在权利方面受到限制, 只有职责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权力, 再加上一些制度方面的缺陷, 使得信访工作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范围比较小, 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制约, 难以取得应有的工作效果, 尤其是在对一些跨部门或者是跨地区的信访问题进行解决的时候, 完全没有那个能力去解决, 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信访机构没有与之职责相对应的权威, 使得信访工作中人员不足、经费不足、办公条件落后等, 极大程度的抑制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使得信访工作难以正常有序的进行下去。

二、新形势下信访工作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对策分析

第一, 创新思路, 坚持信访工作基本原则。信访工作要想在思路方面有所创新, 就要坚持五个基本原则:一是依法治理信访相关工作的工作原则, 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信访工作, 维护信访工作的正常工作秩序;二是逐级受理并且接受二级复核的信访工作原则, 如果进行信访的人民群众对信访机构做出的决定有所不服的地方, 可以向上一级的信访机构要求复核处理,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来访;三是双向推定进行契约式管理的信访工作原则, 也就是与来访人签订各种相关的契约, 双向保证信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四是各信访机构紧密联系的工作原则, 各信访机构内部应该紧密联系在一起, 对中央各项工作进行整体的推动进行, 保证信访工作的顺利进行;五是对信访工作进行权利和责任的统一发放并且进行严格管理的工作原则, 赋予信访工作人员与职责相对应的权力, 才能够保证信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 创新管理, 对信访机构进行规范化的层次管理。对以往的信访机制管理制度进行改善, 转变为层次化的管理模式, 用系统的方式对信访机构进行管理, 建立合适的、与环境相对应的不同层次的信访机构工作制度。其中包括乡级的联合办公信访机构办公模式。全省乡级机构进行联合办公, 将信访部门和司法、纪检或者是民政等各个机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进行联合办公;县级信访机构将法律咨询、人民建议以及具体的信访问题等工作的进行结合在一起进行, 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信访过程中的问题, 让人民群众在信访中的问题能够更好的得到解决;市级信访机构是联系所有信访机构的桥梁之所在, 是将省级信访机构和县级、乡级的信访机构联系起来的桥梁, 应该充分的发挥好承上启下的作用;省级信访机构要做好宏观调控的工作, 在大方面上对全省的信访机构进行管理, 统一管理、微观控制, 保证全省信访机构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 创新制度, 明确信访机构中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对信访机构中的工作设定目标, 对其进行目标管理, 省政府应该与下一级信访机构在年初的时候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 层层递进, 使得各级信访机构都签订相应的目标责任书, 定期检查工作情况, 将其与年终的考核联系在一起;对各级领导的信访工作进行职责划分, 要求各级政府领导协助完成信访工作, 定期挂牌公开接受群众来访, 和群众进行交谈, 切实掌握群众的变化, 促进信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信访机构中的工作设立其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信访机构中对工作不负责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工作单位进行责任追求, 督促其切实完成信访方面的工作;对信访机构建立起科学的监督检查制度, 按照信访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信访机构中的日常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促使信访机构工作人员及时的处理信访工作, 保证人民群众和政府领导之间沟通桥梁的畅通;对基层的信访机构建立完善的问题责任机制, 信访工作的整体质量如何, 取决于基层信访机构的工作质量, 信访机构能否取得预计的效果, 关键在于基层信访机构能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真正的化解群众遇到的问题, 解决群众面临的困境, 将信访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

第四, 创新方法, 转变以往信访工作的不良作用。在以往的信访工作中, 都是人民群众进行上访, 应该将其进行转变, 增加领导下访的次数, 让领导主动的和人民群众进行解除, 省市级领导干部应该深入到基层当中, 和基层人民群众多多接触, 真正的了解基层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以往的信访工作都是被动的接受, 应该将其进行转变, 增加主动约见来访的频率, 各级信访部门以及领导干部应该设定一个专门的时间, 比如每个月的某一天为群众接见日, 在这一天和群众进行深入接触, 处理一些关注度比较高的案件, 更好的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问题;以往的信访工作都是在事情出现了之后再进行处理, 应该将其进行转变, 强化事前的服务, 让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解决。各级人民政府应该设置专门的领导信箱, 让人民群众能够无障碍的和领导干部进行交流, 对于人民群众上访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并且将解决办法及时反馈给人民群众。

三、结语

总之, 信访工作是政府机构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信访工作的质量如何对于人民群众和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之间的关系有着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修成.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07.

[2]王学军.中国信访体制的功能、问题和改革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 2003 (01) .

[3]张友直, 李世源.“依法治访”与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J].湖南社会科学, 2002 (06) .

[4]陈丹, 唐茂华.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与“脱困”——日本苦情制度对我国信访制度的启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5 (04) .

[5]肖剑忠, 黄宇.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 2004 (04) .

[6]吴兴智.从扩权强县到强镇扩权:地方治理中的权力配置——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个案的考察与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 2010 (06) .

篇4:基层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基层信访;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D6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91-2

0 引言

信访制度是解决社会矛盾与化解纠纷的一项特殊机制。信访的定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走访、传真、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渠道,向各级人民政府反映情况,提出相关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相关的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1]。信访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诉求,是涉及衣食住行等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基础工作。特别是基层信访工作,其面临的对象是大量的基层弱势群体,为了维护其合法权益和顺利解决其困难,就必须加强基层信访工作,为其提供能够反映诉求的畅通渠道。做好基层信访工作,有助于彻底解决社会纠纷,有效缓解与消除社会矛盾,进而保障基层稳定。所以,做好基层信访工作是维护基层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要求,有利于维护基层稳定、改善党干群关系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1 基层信访工作现状分析

1.1 信访诉求呈现复杂性

导致人民群众矛盾产生、发展、激化这一过程的主导性因素是经济利益驱动。我国政府一直是以“全能政府”的形象示众,从而使民众对政府的期望过高,过度依赖政府,一旦遇到问题就希望政府出面解决,如果政府没有为民众解决问题,那么民众就会将责任归咎于政府。这样一来,事关个人或群体诉求的信访层出不穷,再加上利益诉求涉及面较广,包含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导致信访诉求纷繁复杂。此外,信访事由可能只是民间纠纷,但有时也会涉及政府的职能部门。

1.2 信访主体呈现多元性

当今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入而逐渐显现出来,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信访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进而导致信访数量始终居高不下。基层单位的信访对象包含各个行业的人员,通常涉及困难群众、矛盾纠纷当事人、意外事故主体的信访案件数量较多。特别是近些年来人民民主意识增强,因而,基层单位的信访主体呈现多元性。

1.3 信访行为呈现策略性

信访人一般对信访方式选择比较重视,有共同利益及共同诉求的信访人通常会聚集在一起,通过此类聚众上访能够迅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进而实现对党委政府施加压力的目的。有时上访群众为达目的,甚至会采取扬言自杀、静坐示威、围堵党政机关等不当的措施。一般,上访人对上访时间也会进行特别选择,如许多群众会选择在重要会议、重大节日等比较敏感的时期进行上访,尤其是越级、赴省、进京的上访人员大部分会专挑重要节庆日。此外,有些上访群众为尽快解决信访问题,会刻意借助有些媒体夸大信访事实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进而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力并给政府施加压力[2]。

1.4 信访处理呈现艰难性

信访处理的艰难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有些基层单位因为有限的资源与权限问题,根本没有能力解决一些信访诉求;现有的政策法律条件难以解决一些时间跨度大或历史久的信访问题;对具有突发性信访事件的处理稍有不慎,很有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对于具有反复性的信访问题,若工作人员处理不当或没有满足上访群众的要求,就会导致信访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2 基层信访工作的成因

2.1 信访工作责任不到位

信访工作者没有严格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这一原则。没有对如何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因和程度进行深入研究;在解决行政纠纷时,没有使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没有具体落实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其他基层矛盾调解中心的责任,进而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没有真正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单位或个人,存在责任权限及主体模糊问题,没有营造抓落实、重责任的良好工作氛围。

2.2 对信访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没有对信访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信访工作对于推动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没有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更没有对信访工作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基层信访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因此,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对信访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要有做好信访工作的使命感与紧迫感,进而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3 信访工作不彻底

有些地区的信访部门及人员没有严格根据信访工作程序处理信访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没有严格依据“三级终结”原则处理信访问题,导致工作反复;第二,处理信访问题所依据的具体标准不全面,没有严格根据“材料齐备,事实清楚,依据充分,处理准确,结论落实,手续完善”的标准进行信访工作;第三,对初信初访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没有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第四,没有彻底解决无理闹访及缠访打击问题,对正常开展信访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第五,思想转化不够,没有做深入的思想工作,也没有从信访人身上得到教育[3]。

2.4 信访工作机制不健全

没有健全完善的信访机制,缺乏系统的信访工作网络,信访工作程序和责任体系不明确,信访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有的基层信访部门人员配备不齐,一般是专职的少,兼职的多,有些村委会及社区没有信息员与信访工作人员,甚至有的信访单位形同虚设,信访工作存在有名无实的问题。

3 加强基层信访工作的对策

3.1 领导重视,落实责任

为了有效落实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相关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与支持基层信访工作,要明确第一责任人是单位主要领导、具体责任人是分管领导等具体事项。为全面协调整个单位的维稳工作,相关单位应成立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建立与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重大影响事件责任人的责任。此外,为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相关单位要加强责任制度建设,促使相关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工作。为协调好各部门工作,提升信访质量,相关领导必须要做好监督工作。

3.2 建立队伍,提高素质

信访单位应建立一支善于沟通、精干高效的队伍,并对队伍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或组织集中学习,进而提高其解决矛盾的能力。对信访工作人员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培训:第一,责任意识,只有增强责任意识,端正自身工作态度,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才能,进而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第二,法律意识,提升信访工作人员法律意识,使其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开展工作,加强对民众的人文关怀,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诉求渠道和更和谐的信访环境[4]。

3.3 开展排查,防范重点

为使信访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使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必须定期进行逐事、逐人排查,并将苗头性问题进行登记,然后进行上门劝导、热心解困、说服教育。对于重点人员,必须实行领导包案,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并对其进行时刻监控,及时掌握其思想与行为倾向,切实为其解决实际困难。

3.4 畅通信息,动态管理

为接待来信来访群众,应设立专门的信访接待室并配备专职信访接待员,也可以通过主要领导接待日、网上信访平台、日常信访接待等形式收集信访信息。为使群众及时得到答复,应开通24小时畅通信访专线电话,若想获得有关领导解答,也可以通过电话预约领导接待。此外,在平时走访调查基础上,要定期召开相关会议收集信访信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信访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结合单位具体情况与区域特点,对本地区基层信访工作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现有信访工作模式,提高基层信访工作效率,有助于保障基层稳定,进而推动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李伟.基层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 杨天举.农村基层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08:302-303.

[3] 刘舸.基层信访工作现状分析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

篇5:当前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区政协山坡乡工作组

当前,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与以往相比,涉及面更广,情况更复杂,处理难度更大。把握关键,找准矛盾切入点,健全机制,正确解决和处理农村社会矛盾,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期,源汇区纪委监察局念好“早、快、防”三字经,对全区8个乡镇办的农村(社区)信访问题进行查办和督办。

念好“早”字,变上访为下防。组织信访室、案件室人员成立督导组,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走村入户,广泛收集信息。把易发、多发信访的落后村作为重点排查对象,对排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及时摸清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念好“快”字,变拖延为速决。对信访案件快调查、速处理、快结案,力争一次处理到位,不留后患,避免出现重复访、越级访。工作中坚持两个“要”,把好两个“关”,做到“三个结合”。即:事实要查细,把好事实关;有错要必纠,把好处理关。问题未查清不结案,处理结果未与上访人员见面不结案,调查结论群众不满意不结案。

念好“防”字,变治标为治本。要求村监委会成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了解本村群众的难事、难题,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村委会反映,做到早掌握、早疏导、能解决的早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逐级向上级汇报。注重超前预防,从根本上减少信访案件的发生。

一、当前农村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和法制意识淡薄。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无法接受和学习新知识。有的村民在遇到山林、土地、拆迁补偿等纠纷时,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了解不透,就抱着“人多势众,法不责众”的心理进行聚众闹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当前,大部分农民仍以基本农业种植等为第一产业为主,城乡之间、村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少数人因心理失衡,导致行为失控,甚至铤而走险。有相当一部分的村级组织以前完全靠收取各种规费维持运作,税费改革后,很快“断炊”,因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无钱办事,影响村级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无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直接影响村级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三)政策公开不够,管理不规范,引起群众的不满情绪。主要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在政策宣传上干部本身掌握政策不够全面,在政务公开上不具体、不准确、不真实、不及时,群众不能及时了解政策方面的情况,在执行政策上造成群众的误解,认为是有关部门贪污了政策,从而扰乱了正常秩序,激化了干群矛盾。

(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村与村之间的山林、土地权

属不清,特别是一些有争议的山林、土地存在你争我夺的现象,村与村之间纠纷不断。而村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因为群众认为他们是政府代表,替政府讲话,因此对他们不信任,有发言权的往往是村中真正德高望重的人。

二、当前农村信访现象的新特点:

当前信访工作呈现鲜明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集体上访数量相对增加。1-10月份,山坡乡共发生12次集体上访,占信访总数的26.67%。集体上访主要发生在农村土地、林木承包;基层机构改革;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

(二)越级上访更加突出。农民除到乡政府上访外,发生的不经乡,不经区,直接到省、市甚至北京都是越级访。信访的层级性被弱化,突发性增强,给应对工作增加难度,给基层人民政府工作带来很多被动,也增加了解决信访问题的社会成本。

(三)无理上访日趋严重。无理上访占山坡乡越级访总数的80%以上,并且上访人缠访,持数性信访十分严重。

(四)民主上访比较集中。在全部信访案件中,大多是村民对村组的作为不满意,怀疑他们的公正,认为他们侵权,反映出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主要表现在:没有按规定给予土地承包权或者给予的不完整;承包他人的土地、林木不合理,损害村民利益;村干部以权谋私,损害集体利益;村政务财务不公开,剥夺村民知情权;在调处村内矛盾上不积极、不公平等。

(五)利益访现象十分典型。在上访中,都是为着利益,而且是个人利益,很多上访人希望通过信访获取更多的利益,甚至额外的利益。如主动要求政府办理城乡“低保”、要求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要求政府给予经济帮助等。光星村七组村民在村统一分配土地时以虚报人口方法多获取39亩土地,对外发包收益,村集体纠正收回,在经法院审判败诉后,他们到市中院上访,企图夺回土地。

三、多措并举,努力提高信访工作水平:

(一)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其建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沿哨”。一是要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农村民主建设,把群众基础好、办事公道、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充实到班子中去,把村级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奋进,富有凝聚力、号召力、发展力的领导集体。二是切实加强思想建设。要教育农村

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倡导求实精神,倡导讲实话、办实事、不浮夸,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他们多和农民交朋友,了解农民的思想动态,把握思想脉搏,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农村稳定打下扎实的基础。三是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认真拓宽群众的参政议政渠道,充分发扬民主,为人民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条件,搭建平台。重点抓好农村财务和“资产、资源、资金”三资监管和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保证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的真实性。

(二)畅通信访渠道,使信访工作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晴雨表”。一是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信访举报分中心作用。整合纪检监察资源新成立的农村基层工作室,作为信访举报分中心,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整合信访资源,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积极采取代表参与、会办督办、公开听证、交叉办理、教育疏导等办法,着力解决信访举报等问题,形成全面协调、力量聚合、运转高效的综合协调处理机制。二是建立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下访制度。明确接访领导干部姓名、时间、地点,并向社会公开。对一个时期内的重点信访,进行梳理归纳,并派专人抓好落实。

(三)提升素质,化解矛盾,使信访工作成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首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增强分析和妥善解决群众信访反映各类问题的能力。二要加强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学习,积极探索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信访群众的满意度。三要善于做好信访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多渠道的宣传和法制教育,引导

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依纪上访和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解决矛盾信访,从而维护信访秩序,切实把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的过程变成沟通思想和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矛盾的过程,使信访工作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安全阀”。

(四)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稳定预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应急事件处理、责任追究、责任倒推五种机制。加强过程监控,细化环节落实,增强工作实效。要对可能引起上访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乡镇信访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要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类型的突发案件制定应急方案,做到快速反应。特别是建立责任倒推机制,对引发群体性上访的政策、措施进行检讨、修正,对属于决策问题的可采取问责制的方式予以处理;也可以在政绩考核方面加以统筹应对。

篇6:农村信访工作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向波

摘要:信访是群众向党和政府表达诉求、反映困苦的一大途径,也是党和政府塑造形象和树立公信的重要平台。在当前反应农村各种问题的信访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的现状下,本文将通过对出现农村信访问题的原因作出粗浅的思考和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方针和对策。

关键词:信访 农村信访工作

农村各项改革的发展正在不断深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也在随之不断的增强,但日常生活中很多矛盾日渐彰显出来,当矛盾积蓄到一定程度且在短时间内很难以解决的情况下,信访开始成为了当前农村中民众反应各种问题的途径。如果不认真及时认识到并解决农村信访矛盾,将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不良影响,对农村的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甚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形成阻碍。

一、当前农村信访的主要问题

根据调查统计分析,结合自身近来在处理农村信访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出概括和总结。发现当前农村信访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土地问题

具体表现在:一是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过低,并不能很好的弥补失地而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在补偿过程中甚至还会出现补偿款项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二是农民在建房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处理邻里之间关系,造成用地矛盾纠纷上访;三是乡镇、村及相关部门没有把好审批建房的门槛,出现违章建筑及建房问题;四是宅基地、稻田、林权归属问题。

(二)干部问题

此类信访问题的出现主要反映为:一为少数村干部存在贪污、侵占、挪用公款的现象;二为村集体或是村干部在落实上级政策时出现的以权谋私行为,在优惠政策上面偏亲向友,主要在低保户办理、涉农补贴等上体现出来;三为铺张浪费公款现象严重,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四为村级帐务管理混乱,不公开透明。

(三)村委会换届选举产生的信访

在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中,可能会出现与选举法相悖的情况,少数人威胁、贿赂村民,从而使换届工作不能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新选举出来的村干部与原村干部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容忽视的,一般原村干部具有较强的威信力,但由于在最新落选中的落选,而向村支两委发难,制造事端。

(四)历史问题及其他

历史问题主要表现在待遇方面:乡村干部、老党员、原公社电影放映员、站所离退休人员、被辞退的民办教师、老一辈退伍军人等人员要求生活补助、落实待遇的问题。其他问题则是一些突发事情的出现引起的信访,一次医疗事故、一次交通事故等由于影响严重、牵扯范围广的因素存在都有可能引发群众矛盾激化。

二、产生农村信访问题的原因所在

多方面的原因引发着农村信访问题的出现,外因、内因、现实原因、历史原因等错综交织。那么农村信访问题的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的呢?通过结合着实在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不融洽的基层干群关系

在村干部方面,一些村干部自身服务意识不强,素质较差,没有正确的利用人民赋予在其身上的权利。在随意利用自身权利牟取私利的同时,应尽的义务没有落实到位。村干部为政不廉、办事不公是引起群众不相信干部,农村干部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是随着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村民对自身合法权益维护意识加强,另一方面是少数村干部的不作为、乱作为,两者之间矛盾的激化,直接导致不少村民集体信访事件的发生。

二、基层民主监督不到位

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并没能很好的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到位,部分乡村在基层党员的发展上唯亲是用,更多的有能力、有想法、有文化的年青人被排斥在党外,一方面这削弱了党在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造成在调整村支班子时候,不能很好的形成民主选举,民意得不到很好的表达。

村级财务制度上的混乱也是农村信访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目前村村实行村务公开,但更多的都还只是流于形式,村务公开内容简单,具体明细帐目不清晰,公开程序也往往不够规范。村民缺乏对村级财务使用的监督权,他们对村干部在财务上的收支产生怀疑和猜测,干群关系恶化。

三、乡镇一级工作不扎实

部分乡镇党委、政府没能很好的对村级班子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没有将村级班子的思想和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再加上一味的将工作任务布置到村里去,村一级并没能很好的做好乡镇的一些政策和任务落实,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一些本身干群关系不和谐的村支两委与村民之间的矛盾。

一些乡镇领导班子重发展、轻稳定,忽视及时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不按照政策办事,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不仅没能及时化解村级矛盾和纠纷,而且导致问题积累,矛盾激化,没有真正把工夫下在解决问题上,导致越级上访现象的频繁出现。

三、解决当前农村信访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法制教育 严格依法行政

在工作中依法依规办事是减少信访、从源头上预防信访矛盾发生的重要前提。不少群众存在着信“访”不信“法”的错误观念,这就要求政府及行政执法部门强化制度,严格按政策法规办事。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或有偏差的及时予以纠正,对侵犯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及时查处。不断加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教育,重点抓好宪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刑法、治安处罚条例、信访条例和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教育一方面让基层干部认识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可以采用正规的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健全监督机制

进一步规范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将民主选举真正落实到实处。要把好选人关,严肃组织纪律,严防徇私舞弊,违规操作。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软弱涣散,干部素质低,存在问题多,群众意见大,由此引发村民信访和不稳定因素的,要及时整顿。把德才兼备、党性强、作风好、有事业心和群众信赖的同志选拔到村领导岗位上,对哪些不能坚持原则私心重、群众意见大的村干及时调整和更换。同时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对村干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增强他们的勤政廉政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逐步深化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村级规章制度。充分保障村民能有真正的参与到村支两两委的重大决策和监督中来。尤其是对于村级财务、各项上级补助款项的发放等牵涉到集体经济的内容更应该透明化。保证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增强基层解决问题能力

(1)提高认识,踏实作风。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农村信访问题,通过部门合作、齐抓共管的方式加大对信访案件的查办力度及信访问题的办理力度。工作到位,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真正做到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位民所用。

(2)明确各级责任,把问题尽力实地在基层解决。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上访人稳定在当地,就地将矛盾化解、将问题解决。避免越级上访的情况出现。同时要及时向上级请示汇报,对于表示要越级上访的群众,除了积极做好安抚稳定工作外,更要及时有效的向上级机关汇报情况。

上一篇:紫云英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下一篇:林业局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