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教学初探

2024-05-04

新课教学初探(精选6篇)

篇1:新课教学初探

新课初中数学教学初探

谭奇志

(重庆市忠县洋渡镇初级中学校)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如今的新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以上理念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如何具体实施又是方法各异。根据笔者数学教学实践,就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些基础性的知识内容是浅显易懂的。其知识来源、推导的方式方法、过程、原理、法则等浅显易懂,学生阅读后一般是能理解的。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就不需要教师这不放心那不放心,仍滔滔不绝多费口舌,徒增学生的厌烦情绪。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思考。“眼经不如手经”,只要学生稍微跳一跳就够得着“桃子”时,就让他们动手去做。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成功的喜悦感,又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主要负责巡视释疑、提问题或启发提问题,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时,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搭桥铺路”、控制场面。其教学程序设计为:引入―自读―生疑―师生释疑―练习―测评。

二、实践性内容的教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别人总结出来的知识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发现、获取知识,培养求知的能力和欲望,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些实践性的内容,脱离了实践就难以想象和理解,这就需要再现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出具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进行“拆分、组装”整理。如,教学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和“垂线段最短”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或用直尺去量,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虽然书中有,但此结果却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成功之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仍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由于理解和方法运用错误而得出的不当甚至相反的结论,适时引导学生自己纠偏和释疑。其教学程序设计为:材料(问题)―实践探索―结论―验证。

三、综合性内容的教学

这种内容牵涉的范围广、内容多。从大范围来讲,有代数与几何的综合或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从小范围来看,有不同章节内容的综合或同一章节内容不同知识点的综合,但对某个具体问题而言,其综合内容又是有限的。教学时必须注意做好对相关内容的复习或学习。把综合性内容切分成较零碎的小块,各个击破,最后进行组装。如,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就是综合了“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两种方法的内容,新课前可出示典型性的题目进行复习。如,让学生分解因式:(1)ma+mb(2)na+nb然后把两题合二为一成为:ma+mb+na+nb。学生开始可能会不知所措,或受复习题的启发而自觉分组,也可能由于分组不当而出现分解不下去的情况。这时,教师可布置学生“议学”,教师适时加以点拨,注意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分组方法,大胆创新。这样自然而然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于愉悦欢畅的思维中掌握新方法、新技能、新技巧。其教学程序设计为:复习―切分―综合(创新)。

四、有一定难度内容的教学

教材编写中编者注意了适当分散和降低难度,但无论怎样编写,难点总是或多或少依然存在的。所谓“难”,要么是学生感到纷繁复杂理不出头绪;要么是因条件与结论“跨度较大”而学生思维感到“对不上号”;要么因学生缺乏某些专业性知识而感到困难。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就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找到症结所在而进行“对症下药”。

纷繁复杂的题目往往是已知条件较多,问题的解决又需要多个条件的综合参与。因而学生感到“杂乱无章”,把握不住要点。而恰恰这类题目解法灵活,是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学生思维的良好载体。教师指导时,要引导学生寻找破题关键,选好切入点是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学生抓住已知与未知条件大胆联想和设想,进行思维发散。例如图1,过△ABC的顶点C任作一直线,与边AB和中线AD分别交于点F和E。求证:AE∶ED=2AF∶FB。

由于AE、ED和AF、FB分别是重叠线段,因此,过分点作平行线是证明本题的必然手段。问题是2AF该如何处理。若直接找2AF,在BA的延长线上取FM=2AF,则无论怎样作平行线都无法得证。这时应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大胆设想、探索。

探索一:把系数2与线段ED组合,即证:AE∶2ED=AF∶FB,在AD的延长线上取EM=2ED易得证(见图2)。

探索二:若把2转化为1/2与线段FB组合,则原结论转化为AE∶ED=AF∶(1/2FB),这时取BF的中点M,则易证AE∶ED=AF∶FM,见图3。最后让学生回顾整题的分析方法和证明步骤。

以上两类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导”的成分相对要多一点,但学习活动的主体仍是学生,学生的角色是演员而不是观众。关键是要学生“动”起来,注重探索,突出思维过程,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解题思路的探索和发现解题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其教学程序设计为:(发现)提出问题―(发散思维)寻找途径―综合分析得结论。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而数学教学方法是多样的,它应随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变化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2:新课教学初探

通海县第五中学

徐巧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广大语文教师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教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语文教学质量也因此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来看,从学生驾驭语言的实际能力来看,语文教学也还存在着许多弊端。我们重视教材教法的改革,重视学生学法的探索,却缺少进行语文课型改革的尝试。单一的课型,难于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成了制约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瓶颈。为此,笔者试图对现有课型加以发展、改造,构建语文教学新课型,对语文教学课型改革做些有益的尝试。

一、现行语文教学课型存在的不足。

“讲读课型”和“串讲课型”这两种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型,仍是主宰现今语文课堂的主要课型。这两种课型存在着很多弊端,表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极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弱。教师侧重于讲,学生侧重于听、记,即使提问也是按教师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的,整个课堂秩序井然。这样的课堂虽然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知识传授到位,但枯燥乏味、了无生机,久而久之,学生必然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课堂教学既然是一听一讲的关系,教师当然是主角了,学生只处在观众地位,即使偶尔举举手答个问题,也不过是个配角罢了。这样学生很轻松,听不听可以随便,但是想到那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 为什么“讲读课型”和“串讲课型”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到了现在还会被众多的语文教师采用呢?笔者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有些教师仍然把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看得很重,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他们认为只有讲透,学生才能听懂;只有讲深,学生才能提高;只有教会学生考试,才算是对学生负责任。殊不知,这严重压制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天性,忽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第二,有些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严谨,容不得学生有“离经叛道”的言行。他们怕脱离了自己,学生不能正确的学习,不能把握住所谓的学习重点,不能把文章分析的透彻、深入。他们对学生的那些“奇怪见解”,往往是深恶痛绝的。因此,他们很看中对课堂的把持,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第三,有些教师是因为惰性严重,善于照本宣科,为了方便省事,因而选择这两种课型。这种因惰性而做的选择,是最不好的,是应该坚决剔除的。

当然,笔者并不是说这两种课型毫无可取之处,这里分析它们的弊端,主要是想说明要想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语文教学变成真正的素质教育,语文教学课型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二、语文教学课型改革的依据。

大凡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语文教学课型改革也是如此。时至今日,无论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还是从教材本身的特点、学科教学的目的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语文教学课型改革都是势在必行的。

(一)语文教学课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各种新兴事物蓬勃发展,观念的更新,知识的更迭,技术的创新„„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的。学生现在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是很难满足他们将来的发展需要的。他们将来要生存、要发展、要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都需要更多更新的知识来武装头脑,而这些知识是我们教师现在不能教给他们的,是需要他们将来自己去学习、获取的。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着眼于未来,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帮他们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将他们培养成学习型、创造型的人才。基于这一观念,我们必须改革语文教学课型,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

(二)语文教学课型改革是实现学科教学目的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采用“讲读型”和“串讲型”是很难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了。笔者认为,要完成这一目标,语文教学课型应该不拘一格,围绕教学重点,选择适当的教法,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

(三)语文教学课型改革是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需要。

当代的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爱独立思考,乐于接受新事物,渴望展示自我。他们讨厌被动的接受,讨厌一成不变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课型要灵活多样,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 性。

(四)语文教学课型改革是适应多样化教材内容的需要。现行语文教材(苏教版)内容十分丰富,每册书分为三大板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与阅读,三大板块各有各的特点和要求。即使同属一板块的内容,学习要求也是不同的,如九年级的专题就分为三种类型:探究式(《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气象物候》);言语实践式(《广告多棱角》);体味感悟式(《我心中的语文》)。因此,要充分体现各个板块的特点,达到各个板块的要求,就必须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设计不同语文教学课型来与之相适应,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语文教学新课型构想。

(一)阅读课。就是教师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去独立地读文章,对重点语句圈点勾画,反复品味,最终达到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理解。阅读课的目的在于扩大学生视野,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书评课。学生读书常常会为书中的人物所感动,或为精彩的情节所吸引,或对好词佳句赞不绝口,或产生喜、悲、痛、恨等感情„„教师指导学生把阅读后的种种体会和收获写成文章,进行交流,这就是书评课。开设书评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欣赏课。欣赏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首美妙的诗歌,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一篇情节跌宕的小说,都是适宜学生欣赏 的。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朱自清的《春》、《绿》,鲁迅的《孔乙己》等文学作品都是能让学生在欣赏中获得美的享受的。

(四)演讲课。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说就是动口。演讲课则是培养学生动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利用一定时间安排选题,组织学生进行即兴演讲。

(五)表演课。有些课文故事性很强,对话有个性,有矛盾冲突。对于这些课文是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排练表演来达到理解消化的目的的。戏剧,如《威尼斯商人》、《陈毅市长》选场等可以通过表演来完成。有些小说则可先改成剧本,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再表演,如《我的叔叔于勒》、《窗》等。

(六)讨论课。要求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钱梦龙说:“讨论有利于充分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使学生在多向的信息交流中收到最大的学习效益。”在教学某些课文时,教师先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最后达成共识,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七)展览课。就是定期将学生的笔记本、作业本、作文本等在班级展台上进行展览,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八)竞赛课。当今社会是竞争型社会,只有成为竞争的强手,才能成为开拓型的人才。要想成为竞争强手,就必须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举行朗读竞赛、书法竞赛、作文竞赛等 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

(九)示范课。教师对某些课文进行抛砖引玉式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类似课文的学习方法和备课方法,然后指定学生讲解此类课文。这种课型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更可锻炼他们的运用能力。

篇3: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初探

(一) 广泛阅读, 吸取精华, 丰富自我

新课标内容重积累, 重熏陶。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读与写既相互对应, 又相互联系。读是由外到内的理解吸收, 写是由内向外的理解表达。读是写的基础, 多读可以提高思想认识, 获得各种知识, 加深生活体验, 积累词汇。读的范围要广泛, 形式要多样。首先, 课内读课文, 课外读报纸、书刊、杂志、名著、同龄人的优秀作品等。读的时候要有感情的朗读, 还可以默读、配乐读, 开设阅读课、朗读比赛等。实践证明, 多读具有可比性和启发性, 可以让学生最有效地发现自己需要吸取的东西, 在立意、选材、构思、语言方面受到启发。读后要有摘录, 可抄在专用摘抄本上, 边读边抄, 且有意识地记忆。这样日积月累, 潜移默化, 在口语交际中语言就会简洁明快, 甚至出口成章、文才斐然。

(二) 搭建舞台, 敞开心扉, 展示自我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采用多种形式, 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训练、复述课文、讲述训练, 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进行课前两分钟演讲;课外, 可定时举行演讲比赛、故事会、辩论赛, 开设每日“身边事之我见”论坛, 进行口头作文, 讲真事、诉真情、表我见。

(三) 精讲点拨, 灵活选用, 美化自我

新课标要求以教材为凭借, 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初中学生的作文, 主要应从题目与语言两个方面去指导。

1.现在作文大多是话题作文, 需要自拟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有了好的标题, 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但学生绞尽脑汁也找不出新颖题目, 难免长吁短叹, 抱怨不已。出现这种情况, 老师不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文题目启发学生, 让他们掌握拟题的技巧, 化难为易。如记叙文《爸爸的花落了》的题目, 就巧用“花”一词的“双关”意来命题, 使文章含义深刻, 主题深化。说明文中《时间的脚印》运用拟人的手法拟题, 给读者以亲切感。应鼓励学生开动脑筋, 大胆创新, 在文章标题上多加创意, 吸引读者产生先睹为快的迫切心情。

2.要细致生动地描写景物, 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这样才能使人物鲜活于纸上。如鲁迅的《社戏》中双喜的描写, 表现了双喜聪明、能干、朴实可爱的农家孩子形象;冰心的《小桔灯》一文中小姑娘的描写, 不愧为文章中绝妙的一笔。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风雨下》通过烈日和暴雨, 展示了祥子命运的悲惨。在学习这些文章时, 应该引导着学生去理解把握。无论是写人还是写景, 描写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写好人物和景物, 读起文章来, 才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才能使文章生动感人。

(四) 共同参与, 取长补短, 完善自我

新课标主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互相评议是最好的方法, 俗话说:“文从改中出”。学生经过构思成文后, 就进入了评议阶段。那怎么互相评议呢?第一步, 教师示范批改, 让学生掌握批改的方法。教师在统观全班作文以后, 选出好、中、差各一篇。通读后, 先引导学生从大处着手, 研究体裁是否正确, 立意是否积极, 选材是否得当;然后从小处审视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恰当、标点符号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等, 再用标准批改符号标出。第二步, 让学生集体修改。首先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批改要求和评分方法, 然后分组, 共同商议修改意见和建议, 批注在作文下面, 推荐出好的, 在全班作为范文宣读。第三步, 学生互批, 小组互批, 平行班之间互批等。要求学生批改后认真写好评语, 并签名以示负责。然后教师抽查, 肯定批得好的地方, 指出不足之处, 最后让学生再批一遍, 吸取同学的意见。这样一来,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 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参与进来, 真正懂得了自己的文章怎样修改就成了一篇成功佳作, 比教师传统的批改作文效果要强得多。笔者曾经给学生布置一作文《开学的前一天》, 学生们有的选了开学前一天中的一件事来突出主题, 而忽略了“一天”, 经过讨论评改, 学生提出了用时间或几件事点出“一天”的修改意见。当然, 修改的形式多种多样,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由此看来, 学生们相互评改, 等于做了几篇作文, 因此再写作文就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五) 有的放矢, 反复实践, 提升自我

新课标重视历练实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 组织学生多练笔, 课内多写作文, 不论是口头上还是书面上都要多练表达、练书写;课外多练笔, 写日记、写札记、读后感、随笔……要用各种形式练笔, 多观察、多了解信息。只要有事可叙、直言其事、有感而发、直抒胸臆, 就坚持练笔, 以形成习惯。篇幅可以不拘长短, 文体可以自由掌握, 但必须要认认真真去想、勤勤恳恳去写、踏踏实实去练, 养成多读多写的习惯, 这样日积月累, 写起文章来才能不至于无从下笔, 才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

篇4: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关键词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

学生的阅读能力一般是通过理解和速度二方面来衡量的。理解是阅读的基础,也是阅读的目的。认识多少个生词,并不能说明阅读理解能力的水平;衡量阅读理解能力水平的主要标志,是有多少实际的阅读量。如果阅读之后,仍然一无所知,这种不理解的阅读等于无效劳动。但是有了理解还需要相应的速度,即使理解了读物,而阅读速度极慢,仍不能说明阅读能力强;相反,阅读的速度很快却不求甚解,似懂非懂,仍然达不到阅读的目的。以理解与速度衡量学生的阅读能力,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阅读的理解能力必须经过长时期有计划地培养,才能提高;他也关系到学生的词汇量,语言知识,各科广泛的知识,思维能力等。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紧紧地抓住理解与速度两方面的提高,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一、阅读理解的四个层面

(1)表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章细节的理解,直接从文章中获取信息,如时间、地点、数据等。(2)表深层理解。表深层理解是对阅读中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3)深表层理解。深表层理解就是深层理解中的较浅层次的理解,即根据所读到的信息进行较简单的推理和判断。(4)深层理解。深层理解就是根据文章的隐含信息、弦外之音进行深层次的推理和判断,包括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推测文章的结尾等。

二、阅读理解的六种能力

(1)理解文章的主旨要义;(2) 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3)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4) 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三、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

(1)能读懂生词率不超过3%的文段(包括投标和常见标志);(2)能把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3)能把握所读材料的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顺序;(4)能了解用以阐述主旨的事实和有关细节;(5)既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能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6)既能理解具体事实,也能理解抽象概念;(7)既能理解字面意思,也能理解深层含义;(8)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9)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以及文章的弦外之音;(10)能根据上下文和中学生应有的常识判断生词的意义,并且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四、阅读理解的方法与技巧

(1)略读法。略读法是快速阅读中的一种方法,通常有称为浏览。略读的关键是在抓住文章要点的前提下以个人最快的速度阅读,主要目的是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便准确地回答有关文章主旨和大意的问题。利用略读法做阅读理解时要特别注意文章首尾两段,要学会寻找文章段落的主题句,这是抓住段落要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准确理解文章大意的有些捷径。

(2)找读法。找读法可以不需要阅读整篇文章,只需要先看题目,然后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到文章中相关的部分去寻找相关的信息,甚至不必熟悉文中所有的生词。找读法主要是获得具体信息,回答具体的问题。这种方法也称为跳读,比较合适于图标实例的题型

(3)细读法。细读法即找到题目所出现的段落或句子,反复阅读,仔细分析,既要理解文章的表层意思,又要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的弦外之音,把题目所出现的句子或段落理解透彻。这种方法也叫揣读

五、篇章理解

帮助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个别词和句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阅读能力,体现在对整篇的有连贯思想内容的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1)通篇阅读获得一个总的印象,理解它的主要意思和重要情节。(2)说出每段的大意或要点,或作简明扼要的概述,再联成通篇的提纲。(3)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时寻找答案。如对景色的描述,人物特征,故事梗概,情节中心,精彩生动的对话等。(4)让学生自己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或写读后感。

六、阅读的速度

阅读的速度与阅读的要求,文章的内容和长短,单词量的多少,都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往往阅读速度也快。为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应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急于查字典。学生开始阅读时,一遇到生词就忙于查字典,就会影响速度。学生遇到生词,可根据上下文、插图等进行推测,一般就能理解文章的意思。(2)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学生在阅读时漫不经心或浮光掠影,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就达不到提高理解能力和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3)养成边看边记的习惯。学生对句子的阅读,经常会看了后半句,忘了前半句;看了后半句在拐过去看前半句。如果句子较长较难,必然影响阅读速度。因此,为了提高阅读质量,还要养成边看、边理解、边记忆的习惯。(4)不要字字句句都通过翻译去理解。先从简单的词与句,试着用英语思维的办法去理解原文,逐渐扩大,向不经过汉语思维而直接理解原文过度,这是加快阅读速度的根本办法。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单纯通过课文教学是不易达到的,还必须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当数量的读物。从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数量少,各种语言现象的重复率必然较低,因而容易忘掉,这也是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差点重要原因。

篇5: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评价初探

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使之获得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要实现这些新的课程目标,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因此,教学评价要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让评价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作用,对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促进学生个体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评价集中在“发展”二字上。其内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逐步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育人”、“促进人”。在评价内容上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一、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教学评价的实践

青岛市初中化学从2004年秋天开始全面使用新教材,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我对学生的评价进行了如下实践。

1、将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学业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课堂评价是教学评价中最常见、最普遍的过程评价手段。现代心理学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的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作出积极的努力。因而课堂上教师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多用肯定的语言、赞许的眼神、鼓励的微笑、亲切的目光,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这些看似平常又不平常的做法,实际上也是一种评价方法,它是学生心中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最大限度的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这种起点低、目标小、评价勤、反馈快的评价,学生最感兴趣,最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它简便、直接、有效,虽没有量表,也无法记载,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2、利用以学习档案为主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重视教师及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重视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学生评价采用建立化学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录化学学习的重要资料,包括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收集的化学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价及他人评价的结果等。

例如,学习九年级化学(鲁教版)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有关内容时,可在学习档案中收录以下资料:

(1)收集到的有关空气的资料,如新闻和科技活动的剪报、图片、照片等。

(2)学过空气、氧气的性质、用途等项内容后,对这些物质的性质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的认识。

(3)有关氧气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方法的探究活动资料(包括提出的问题与假设、设计的方案、实验记录、对实验活动的自评和他评、对实验的反思与体会、问题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等)。

(4)对本市空气污染状况的调查和防治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5)对化学在空气污染的形成与防治中的功过的认识。

(6)对自己学习状况的评价(包括基础知识、实验设计和探究活动等)有待改进的问题和改进的设想。

学生针对学习档案记录的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和小结,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由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向内在的需要,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教师通过学生学习档案和自我评价资料,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并及时的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活动表现评价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的全方位的评价。评价的结果以简单的方式加以记录,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恰当的反馈,鼓励学生进步。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既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在评价过程中既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又评价学生的活动结果。

例如,在“测定空气中CO2的含量,提出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的活动中,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空气中CO2的含量会改变吗?),选定几个地段,在不同的时间里测定空气中CO2相对含量,记录数据;通过比较和分析,找出符合实际的答案;讨论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这样一个过程。考察和记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从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实验技能、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实验报告的合理性、学生交流讨论和发表见解的情况等方面作出综合的评价。

又如,对“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观念性目标的评价,则是通过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编辑有关的墙报,就“金属材料的利与弊”展开讨论活动,写出科普小论文对学生进行评价。

活动表现评价为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这种评价方式有三个优点:涉及较高水平的思维与问题解决;可促使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际中应用;让学生力求表现出创新设计的能力。

4、改革纸笔测验的内容注重考核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下,纸笔测验仍是常用的评价方式,但是应根据新课程的需要作出相应的改进。考核的重点不要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应孤立 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而应放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背景中去评价,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

纸笔测验要设置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实际问题情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能力。例如,对金属性质的考查,这样命题:“Cu、Fe、A1、Ag、Au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金属。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关于这几种金属的学习交流。请你参与交流并回答问题:(1)刘华同学查阅到Cu、Fe、A1三种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A1约200年前,Fe约2500年前,Cu约6000年前。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2)李明同学在对上述金属分类时,他根据金属的某种化学性质相同,将“Au、Cu、X”划分为一类,你认为X是____________。(3)请你写出上述一种金属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4)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常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可采用哪些方法?”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经验从多个方面去思考解答。

通过具有实际背景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问题的书面考核,既了解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程度,又体现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考核。对开放性、研究性的问题,允许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做答,结合自我报告、小组讨论、学生互评与学生答辩相结合方式给予评价。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评价的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发展性,即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方式多样化,实现质评与量评、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性结合,改变以往教学中对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做法,把评价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更多的微笑、宽容、赞许、鼓励、理解、关怀,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开展教师评价,而且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真正的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并对自己的学习采取策略,给予学生如何发展自己的教育,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反思性、创造性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其优点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现实的问题。

1、评价的实施受升学(选拔)机制的制约

在当前升学考试制度下,中考评价的选拔功能还很强。中考化学成绩作为学生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终结性评价,能确定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进步和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从而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作出整体判断,同时可以预言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成功的可能性并确立后续学习的起点。但是,这种评价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日常教学中如何将“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评价和“甄别与选拔”的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最终将“为了学生发展”这一评价成为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2、过程评价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尽管我们收集了学生的许多资料,也建立了学生化学学习档案,但是仍感到这样还是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现在还不能实行小班化教学,一位教师三个班的教学任务,面对一百五六十位学生,要全面细致的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显得力不从心。一般对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注意较多,而那些默默无闻的学生就关注不够。另外,由于课时较紧,有些探究性实验以合作小组的为单位完成,有些学生有时得不到动手操作的锻炼机会,体现不出每个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初三学生面临中考,课业负担增加,而有些科学探究实验和实验报告的完成需要大量的时间,这无疑又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另外,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发展中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体差异,而教师的授课内容却是统一的,步调一致的学习进程,会成为某些学生发展的羁绊,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在承认学生发展多样性的同时,如何尊重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空间和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良好的发展,使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强盛的生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篇6: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杨明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研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以化学实验为突破口,探索一条化学教学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有效途径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促进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探究 实验 主体 创新 障碍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等。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正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更是刻不容缓。

一、改革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

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中要遵循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亲身获得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学生在实验探索中从直观、具体、鲜明、形象的 实验现象入手,用眼看、动脑想、亲手做等感观密切配合,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将前人认识成果转化、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从而完成认识的飞跃过程。因此,注重实验的探索性,以此为宗旨进行化学教学,在理论上也是符合唯物论的反映论,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的。

在化学课程改革中,化学实验的改革是关键的一部分。新课标教材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而不再硬性规定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这就给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如:“空气中CO2含量的测定”实验,可让学生联系化学知识设计反应原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提出问题:为什么燃烧匙伸进集气瓶时,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还要由上而下缓慢插入?对CO2性质的教学,设计“是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还是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等探索性实验等。实际上,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发挥它们的功效。由于初中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限制,没有真正发挥验证性实验的作用,容易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改进验证性实验,强化探索、研究性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标准》规定了“新教科书”尝试采用了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研究性实验。⑴增加探索性、研究性实验。体现探索的某一过程,如实验现象探索、实验结果探索、实验法、实验方案探索等,也可以起到引导学生探究的作用;⑵增强验证性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让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自主学会探究,达到新教材的教学要求;⑶在“活动与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形式,经过学生的亲自参与,观察实验现象,从观察中得以思考与分析,达到探究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重视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创造意味着突破、革新、进步,主要表现为较强的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重视实验的探究性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实验中出现的错误、疑问及异常现象进行研究,可以调整实验的次序、操作步骤,或将有关实验进行重组、整合,设计实验习题,以加强实验的探究功能。

1、对探索性实验进行改进,加强实验的探索性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本身就具有探索性,但由于其探索性不强,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做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时,学生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时,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却没有燃烧,学生对此实验现象虽然产生极大兴趣,但由于其探索性不强,没有充分的说服力,学生根据此现象并不很容易得出结论。此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思维,当杯中温度已达到80℃时(超过了白磷的着火点)水中还有氧气吗?再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见水中的白磷不能与足够的氧气接触,是不能燃烧的。这时我们可以给水中的白磷创造一个和氧气充分接触的条件,教师可补充如下实验:将氧气袋中的氧气通过导气管直接通入水中白磷的上方,使足够的氧气和水中的白磷充分接触,结果水中的白磷因燃烧而出现火花,现象非常直观。学生在获得鲜明、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很容易归纳总结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和氧气充分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知道可燃物燃烧条件后,在实际应用上就不难理解灭火的原理了。通过上面的例子可看出,对于本身具有探索性的实验,我们可以改进实验方法,补充实验内容,增强其探索性,在课堂教学中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2、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教师应该对这些实验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进,使其变为探索性实验。例如,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课本上只说明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来制取氢气,然后用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对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将镁片、锌片、铁片分别放在三个培养皿中,上课时,将三个培养皿同时放在投影仪上,分别加入稀硫酸或盐酸,把反应产生的现象借助于投影仪投影到银幕上,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三种金属表面都有气泡产生,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镁片很快反应完,速度最快;铁片上只有少量气泡产生,速度很慢;锌片放出气泡的速度介于镁与铁之间。这样的演示实验现象直观,可见度大,效果好,通过观察后,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来制取氢气而不用镁和铁,是因为锌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氢气。又例如 Cl-和 SO42-的检验实验,教材中只说明用BaCl2溶液和稀HNO3检验,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检验。学生往往对实验中加入稀HNO3的作用不理解,认为加入稀HNO3是多余的。教师在做这个演示实验时可补充下面实验: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或AgNO3溶液,都可看到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溶解了。通过对比实验,检验Cl-或SO42-时,加入BaCl2溶液或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沉淀不溶于稀HNO3。学生看到上面对比实验的不同现象,很容易理解稀HNO3的作用是防止CO32-等的干扰。在做物质性质的验证性实验时,教师可设置一些探索性问题。如在讲CO还原性时,要做CO还原CuO的实验,边讲边做,可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要通入一会儿CO才能加热CuO,前面有无雷同?通过回忆、讨论,可知氢气还原CuO与此实验有类同,由于CO和H2均可在一定条件下与空气混合产生爆炸,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CuO是防止此事故的发生。还可得出综合性结 论:任何可燃性气体混入一定量空气,点燃就会爆鸣或爆炸。学生通过回答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既可训练其抽象思维,还可扩充知识面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在对验证实验的改进中,有很多有效可行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掘实验的潜力,力求把实验的验证性改为探索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知识,并更好地掌握知识,最终达到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3、学生独立设计探索性实验

学生学习知识,最终还是要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服务。学生设计探索性实验是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设计探索性实验时,教师不要一包到底,把实验方案、步骤、结论以及实验所需仪器、药品都交待给学生,学生只按老师所讲的去做,验证一下而已。教师应该只提出探索性问题(即实验习题),其它工作放手让学生去做。例如有如下一个实验习题:怎样用三种最好的方法制取CaCl2溶液?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先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制取CaCl2溶液的可能方法,要求学生对每种方法都要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学生四人一组分头进行实验,对每种实验方案都要进行实验验证。学生在实验探索中自然要舍弃实验步骤复杂的、原料成本高的、产率小的方案,最后找出最好的三种方法:CaO、CaCO3、Ca(OH)2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aCl2溶液,这三种方法实验步骤最少,原料成本最低,产率最大。学生通过设计探索性实验,做探索性实验,学会了用实验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掌握了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在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实验形式,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 对学生而言,学习就意味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新课程的理念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只有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实际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实验教学必须优化实验形式——立足于做,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的制法时,可提出“你能当一个小设计师,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设计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吗?”学生们都表现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这时教师再次强调决定气体发生装置的因素,联系制二氧化碳的原理,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最后把他们的设计展示出来,并让学生介绍他们的设计意图和他们所设计的装置的优点。教师对学生的设计都给以点评,充分肯定其设计中的优点。学生在完成这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后,把自认为最有创意的想法展示给同学和老师看,他们的心情是十分愉快和激动的。这正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自己的设计成果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加强了,为今后主动学习化学又迈进了成功的一步。

再如,改课内实验为课外实验和家庭实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课外活动和家庭实验在时间上比较充裕,形式上也比较灵活,还可以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便于有针对性地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自我调整、自觉自理的能力,增强自主意识。可以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做想做而未做的实验,以及通过实验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例如,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 一个家庭小实验,证明蜡烛的成分里含有碳和氢。他们会积极动脑思考,联想过去学得的知识,并认真加工整理,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实验原理,设计优良的实验方案,达到实验成功的目的。又如,如何用厨房里的物品设计熄灭蜡烛实验;如何用废弃的物品医疗器械如注射器,药水瓶、旧电池等设计一些气体制取和性质实验装置,这些小小的制作,小小的发明,为将来学生成为科学的创造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实验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和“玩”两大心理障碍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对化学这门学科有着神秘感新鲜感,这正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立志为化学事业奋斗的最佳时期,而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形象、直观的特点吸引学生恰是最好的手段。所以,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犹为突出。然而,初中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他们在学习中容易产生以下两种心理,这两种心理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十分有害。

(一)“害怕”心理

初中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十分有限,不可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物质的性质、作用等;同时,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动手能力较差,这些因素使初次接触化学试剂,进行实际操作的学生心理上产生很重的负担。初中教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明确指出:“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有毒的。”“不要用手触摸化学试剂,不得品尝任何化学药品的味道。”为了防止实验事故的发生,在做学生实验前,教师都回一再向学生说明实验的过程及操作注意事项。例如,在做学生实验五:氢气的制取和性质时,老师告诫学生,硫酸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防发生爆炸等。这一切,会使学生感到:化学试剂、药品,甚至使用的仪器是“脏的”、“有毒的”;做化学实验 有危险。从而畏之如虎,产生“害怕”做化学实验的心理,有的学生到了化学实验室,不敢用手碰任何东西,连气体的味道也不愿闻,成了地地道道的“观众”。例如,在做学生实验五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敢检验氢气的浓度,究其原因,是害怕“爆炸”;还有些学生不敢点燃,也是害怕“万一发生爆炸。”这种心理严重阻碍了实验教学的实施,若不能及时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实验教学不仅达不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害怕做化学实验,进而害怕学习化学,失去学习热情,对培养化学人才有非常大的危害。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呢?

1、端正思想,准确示范。

教师应从第一节化学课、第一个化学实验开始,加强对学生思想方面的观察、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实验操作不当,违反实验操作规程,粗心大意造成的。只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规范操作,胆大细心,是没有“危险”的。从而在思想上解放学生。同时,教师要充分备好每个实验,以准确、规范的操作成功地完成每个实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课堂演示的不规范,实验的失败都将在学生的心理上投下阴影。

2、以生教生,个别辅导。

教师适时地请一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小先生”,让他们为学生演示,鼓起学生的勇气,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选择一些较简单、易操作的实验,请胆小的学生操作并鼓励、培养他们的信心。对于个别特别胆小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采用手把手的教,教会为止,杜绝歧视、讽刺胆小的学生。

3、开设活动,提高能力。

教师及时开设第二课堂,组织兴趣小组,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游戏”心理 化学实验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特别是实验中颜色的改变、气体的生成、沉淀的产生等现象,无不深深吸引着学生,教师往往也利用化学实验的这一特点,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但是,初中学生正值少年时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刚学化学,尚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些学生一味追求实验中的现象,以“游戏”的心理做实验。以这种心理观察和完成实验,只能看到实验的表层现象,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很大的阻力,也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例如,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许多学生被耀眼的强光吸引住了,却忽视了生成的白色粉末,而这才是本实验所要说明的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有个别学生到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把桌上各种化学试剂相互混合,这极易造成严重的实验事故,究其原因,他们只是想看一看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那么,如何克服这种以观察现象为实验目的,把实验当游戏的心理呢?

1、加强教育,确立目标。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纪律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懂得:实验本身也是一门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化学实验是我们研究、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只有严格按照实验规程,遵守实验纪律,才有可能完成我们的学习、研究任务,它不是游戏。同时,在做实验前,为学生设计好实验目标或学生自己设计,明确通过实验要获得哪些知识,解决那些问题,从而重视实验。实验后,教师及时检查实验记录,督促学生做好或观察好每个实验。

2、及时引导,开发思维。

学生有“游戏”心理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科学的对待实验的思维方法,教师对初中生的“好奇”及时加以引导,教育他们按观察——分析——引申的科学思维方式去对待实验。例如,在做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现象:有蓝色沉淀,天平任平衡。进一步分析:蓝色沉淀是一种新的物质,表示这是一个化学反应,而天平平衡则表示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由上可以得到结论:质量守恒定律。再进一步引申:实验中反应物之间进行反应是分子发生了改变,而原子却没有,它们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新的物质。

上一篇:描写激烈的拔河比赛的作文下一篇:可爱的伙伴状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