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2024-04-29

吕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精选10篇)

篇1:吕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吕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时间如流水,眨眼又过了一学年,在这一学年里,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思考,力求在工作、学习上有进步,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实验员。

在思想上,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时代感、责任感,适应发展要求,强化“六个意识”:第一,强化自我充电意识;第二,强化科研意识;第三,强化信息网络意识;第四,强化合作意识;第五,强化创新意识;第六,强化服务意识。

工作上,时刻牢记自己是一老党员,踏实进取、认真谨慎,尽职尽责,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党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使命意识,努力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每个细节中;以改进工作作风、讲求工作方法、注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为目标,积极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化、生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化、生学科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严谨认真的原则;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可见,对化学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树立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前提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有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2、注重实验引导指导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俱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

3、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实验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预期目的。此外,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仪器和试剂,以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说明,如选材的原因、仪器的功能、试剂的配备等。

综上所述,化学课实验,无论教还是学,都必须坚持客观、严谨、认真、扎实的作风,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学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篇2:吕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时间如流水,眨眼又过了一学年,在这一学年里,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思考,力求在工作、学习上有进步,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时代感、责任感,适应发展要求,强化“六个意识”:第一,强化自我充电意识;第二,强化科研意识;第三,强化信息网络意识;第四,强化合作意识;第五,强化创新意识;第六,强化服务意识。

工作上,讲求工作方法、注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为目标,积极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严谨认真的原则;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可见,对化学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树立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前提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有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2、注重实验引导指导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俱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

3、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实验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预期目的。

此外,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仪器和试剂,以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说明,如选材的原因、仪器的功能、试剂的配备等。

篇3:吕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1.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为方针,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物理科的教学质量。

3.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用现代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把最新方法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去,优化教学方法,将课堂要素组成最佳结构。

4.培训骨干教师,加强物理教师的自身建设,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到具有研究能力的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具体做法

第一步:自学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自学的指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自学成为自觉行动。在教改实验中,采用的自学方法是:

1.下发阅读提纲。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在课前或上课时下发阅读提纲。课堂上,用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学生思维引向对已知的、有趣的物理现象的分析。2.自拟内容提纲,学生养成了阅读课本的习惯后,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列出提纲,不完善的地方,学生互相补充,并在教师指导下取得一致的意见。这里,教师应耐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并使提纲难易适度,既注重基础知识,抓重点、难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确定了重点、难点、关键,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教师的指导也有所侧重。

第二步:实验

在自学基础上,教师创造实验环境,给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为了使“动手”贯穿于初中物理教学全过程,具体做法是:

1.大纲规定的演示实验,有些让学生亲手操作,既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也有利于一些问题的讨论。2.让学生自制简单的教具、学具、并把实验小组尽量分得小些,使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的机会。3.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并进式实验。做到教师边讲学生边实验、边研究、边讨论,解决出现的问题,澄清模糊认识。

实验活动本身包含着复杂的认识活动,通过观察现象,学生参加安装设备,使用仪器等各种实际操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利于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进行观察研究、探讨的能力。如在进行密度的应用教学时,实验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实验方法解决一系列物理问题:用天平和量筒测一段已知长度的铁线横截面积;只用量筒和水测一石块的质量等。实验随堂进行,能和所学的理论结合起来,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研究问题,计算与实验相结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讨论

讨论是教改课的中心环节,这个过程主要是学生活动,它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锻炼的舞台。讨论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许多需要解决,在引导学生讨论过程中,实验教师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教者的教学目的要明确,解决问题要有针对性,对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要求,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设计讨论题时都要掌握进程,不走弯路。启发时要启而不发,含而不露,给学生讨论留有余地。三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讨论题的设计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思维矛盾和思维活动,尽量避免重复定义、概念、定律和公式,否则会使学生思想处于抑制状态,影响教学效果。

课堂讨论时,学生互相启发,学得的知识能保持较深的记忆,活跃思想,增强兴趣;课堂讨论时,学生围绕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有很多问题要争论,要探讨,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适时表态,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

第四步:总结

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是信息评价归类过程,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总结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除了对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外,教师通过信息反馈,指出学习物理定理规律中的易混问题,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确定学生问题讨论中的最佳答案,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共性问题。

篇4:初中化学教学经验总结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习方法;主体;探究;创新

我是第二次教初中化学,各方面经验还有很多不足,这是我对自己以前的教学进行的一些反思。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上,促使学生超前思维,形成向教师(包括课本)“挑战”的态势,把教师的“授”让给学生“讲”,教师来评,使学生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激活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教师的角色意识要进一步转变。

二、培養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探究教学方法,以课本上的化学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而化学更是一门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人的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化学,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可看成是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化学史。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可用如下形式进行课外化学实验活动:一是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等;二是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定期举办化学晚会,开展化学游戏活动,通过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以适合中学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巧,培养创新能力。

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妙,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世平.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中旬,2010.

篇5:初中英语词汇课题中期实验总结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着两大问题:词汇意义认识和词汇识记学。

(一)词汇意义教学的问题

1. 脱离句子和文章内容孤立地讲解词义。有些老师在词汇教学中脱离句子和课文,把新授词汇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领读讲授词义。这种孤立地讲解词义的词汇教学法,不仅使学生感到词汇学习枯燥无味,失去兴趣,而且不能使学生理解该词的真正含义及其用法。

2. 不能正确处理词汇中心意义和具体意义的关系。

3. 词汇教学中主次不分,均衡分配力量。

(二)词汇识记教学的问题

词汇识记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词汇教学“三脱离”,识记效率十分低。2.未能遵循记忆规律而有效合理地复习和检测词汇。3.教师采取错误的补救措施,死背词汇表。

二、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任务

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读懂和听懂,并为说和写奠定基础。

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交际能力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词汇则是交际得以进行的语言能力的核心部分之一。

三、词汇教学方法与策略

根据英语词汇的特点,教师应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采取精妙设计的教学措施,有效合理地进行词汇教学。以下是词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几个方面。

(一)词汇与词块教学

词汇法(lexical approach)认为,词汇是许多词块(chunk)的集合。词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如何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词块或语块,并使用它们构成完整的句子和语篇,而不是教授独立的词语(赵小沛,2002)。对词块的教学将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正是当前学生英语学习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联想教学

利用联想和分类方法,可以使学生把词汇记忆置于一个大的意义环境之下,而且联想的组合愈紧密,词汇愈易于记住。

(三)用词造句巩固词汇教学

在造句之前,有学生必要弄清所学词汇的解释,研读教材和词典给出的例句,然后通过模仿例句,灵活而有规律地变化部分句子成分,就可以选出富有创造性的句子了。句子是承载词汇所包含的意义和句子的语法结构所显示的意义的载体。记忆典型例句并辅以造句等实践训练,永远比单纯记忆孤立的单词好得多。不仅提供各自的词性,而且通过例句来对比说明它们的用法,这样在便于学生记忆词汇的同时,也掌握了各自的词性。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有一天使用外语进行交流。因此,造句练习是从学习语言过渡到应用语言的必要途径。过去,许多老师和学生对造句教学法很不重视,而我认为造句是记忆、积累和掌握单词的最好方法。

(四)加强作文练习巩固词汇教学

作文历来是锻炼和测验一个人遣词造句、有章法地表达自己的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应当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认真地运用和贯彻这一原理。同样,在作文问题上也存在基本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时间分配与效率的问题。作文教学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但它提高学生词汇量和语言能力的效能和效率是很高的,这一点我们应充分认识。

在学习某个新词或词组时,若该词或词组与先前所学的词组意义相同或相近时,教师往往可以采用作文的形式进行比较辨析进行教学。其教学方式一般是以语义和句型为主线,进行系统归纳、分类、比较并加以辨析,以达到克服混淆和灵活运用的目的。这种以语义为核心,以句型为主线的词汇教学方法,有利于克服孤立学习词汇的弊端,将词与句结合起来。有时再把句子组成文章,使词汇前后联系,纵横交错。如新授动词watch(观看),可以联想到watch, look, look at, see, read等词义相近的词或词组比较辨析,让学生将这些词或词组编在一段话中。同时,作文本身就是语言应用的一种方式,因此作文本身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值得充分重视和大力推行。

综上所述,词汇教学应揭示词汇的音素、结构、性质和搭配规律;在词义不同的语境中应用词汇,让学生感知和认识其不同意义;依据学生不同的交际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安排相应类型的语言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可利用单词的音、形、义要求学生正确发音,注意拼写规则、构词法等;提倡读、写、听三者结合,以及利用词汇的内在联系组织识记材料,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在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改变单纯知识传递的教学方式,必定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不能让词汇记忆完全停留在学生自发学习的阶段,把单词记忆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教师要研究词汇教学的规律和策略,引导学生掌握词汇记忆的规律。忽视词汇教学就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本质。词汇教学不能脱离意义与实用,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语言材料,让他们在语境中通过认知接受词汇知识,同时给他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把所学得的词汇运用到实际中去,如此反复实践,学生的词汇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交际能力也必然会增强。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为了更好地进行英语词汇教学, 我们要分析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任务;认真研究词汇教学方法与策略, 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质量。

篇6:吕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一、自学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自学的指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学成为自觉行动。

1、下发阅读提纲。在课前下发阅读提纲,课堂上用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学生思维引向对已知的、有趣的物理现象的分析。

2、自拟内容提纲。学生养成阅读课本的习惯后,可让学生阅读教材,列出内容提纲,不完善的地方学生相互补充,并在教师指导下取得一致意见。确定了重点、难点、学生可有针对性地学习,教师的指导也有所侧重。

二、实验

在自学基础上,教师要创造实验环境,给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为了使“动手”贯穿于初中物理教学全过程,具体做法是:

1、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

(1)进行教材中的演示方案,使学生实验随堂进行。如在讲“压强”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师生共同动手制作“压强小桌”,并分组操作,边探究,边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教学效果甚好。

(2)采用随手可得的器材做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就在你身边,它并非高深莫测。如在讲“大气压”一节时,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取一只笔帽,问:“谁能不用任何工具把笔帽粘在嘴上?”从而引出了大气压的存在。

(3)把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并进实验,教师边讲,学生边操作,解决出现的问题,澄清模糊认识。如讲“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时,教师演示与学生同步进行;讲大气压测定时教师先演示,然后学生再进行实验。

2、把学生的实验观察引伸到课后校外。

(1)课后让学生做一些实验观察。如讲沸腾吸热时,课前布置学生回家用手摸一下沸腾的水壶底。教师刚一布置,有的学生就“妈呀”一声,似乎他的手已经被烫着了。而实践纠正了他的错误。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有关热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使学生树立了“想象”并不等于科学的唯物主义观点。

(2)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制教具、学具。如自制量筒、指南针、滑动变阻器等,使学生都得到观察、操作的机会。

三、讨论

讨论是教改的中心环节。在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者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解决问题要有针对性,对易混淆的概念、知识点要有充分的认识,设计讨论题时要进行充分的估计。如在讲“热平衡”方程Q=cm△t时提出讨论题:△t是初温还是末温?△t、t、t0三者之间有何关系?于是,学生明确了吸热、放热与温度变化有关,而与初温、末温无关。

2、把握方向。讨论中可适当加入一些启发性、引导性的语言,掌握进程,不走弯路。如在讲“电磁感应”一节时,启发学生:当改变导体切割方向时电流方向怎样变化?若改变磁感线方向呢?若两者同时改变呢?步步深入,启而不发,含而不露,给学生留下了讨论的空间。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努力使设计的讨论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惯性现象”一节时设计讨论题:杯上放硬纸板,板上放鸡蛋,快速抽出硬纸板,鸡蛋会怎么样呢?学生讨论后,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在讨论中增强了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

四、总结

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是信息评价归类的过程,以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总结时除了对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外,教师还要通过信息反馈,指出物理学习中易混淆的问题,确定学生问题讨论中的最佳答案,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共性问题。

篇7: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一、加强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求知的巨大动力, 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也是一样, 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去学习。其中化学实验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实施化学实验的教学却常常被忽视, 从而导致学生在做实验时经常是按部就班地照课本中的实验步骤去做, 久而久之, 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 不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更不会主动去思考换一种实验方法, 渐渐地学生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 引导他们重视化学实验的学习, 通过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来唤起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注重演示实验, 力求实验简单、直观

演示实验要求装置简单、效果明显、直观性强、成功率高、需时短。演示实验的装置简单化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便于观察, 便于学生领会操作实质, 这也是演示实验的改进之处。实验现象应使全班学生都能观察到。当简单化与直观性发生矛盾时, 应服从直观性的需要。演示实验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所设计的, 实验不成功或时间过长会影响知识的讲授。为了保证实验在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 教师应探究实验原理, 寻找最佳的反应条件, 研究反应物的数量关系和状态, 考虑影响实验的各种因素, 从而提高实验成功率, 使实验准确并及时完成。演示实验教学是加强实验教学的起点。如:演示CO2化学性质, 将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它能使澄清石灰水便浑浊。这一过程在七年级生物课探究过, 并得出结论。但在九年级时, 有些同学探究它就看不到明显的现象。事实上, 这与CO2的量有关, 当二氧化碳过多时, 它会继续反应, 沉淀有可能被溶解一部分, 甚至溶解完。在探究时这些需加以说明, 可使学生发展思维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分析实验时的意外事故或现象, 加深学生印象

演示实验时, 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在认真地看, 期待实验现象的发生, 但有一部分学生却期盼着这个实验出现问题。例如, 探究CO2熄灭台阶蜡烛的实验时, 我故意将CO2从蜡烛的上方直接倒下去, 结果上面的蜡烛先熄灭, 下面的蜡烛后熄灭, 与书本介绍的现象刚好相反。这时我就问大家:“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个地方做错了?”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书本上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 找出刚才做的实验哪儿做错了。这时就有人说:“倒CO2的方向不对。”然后我将这个实验正确地操作了一遍, 正常的现象出现了, 学生们对这个实验的印象也就加深了。

在学生分组实验时, 不可能每个学生都做得完美无缺, 每组实验的现象都一致。我们应当表扬实验操作正确、实验现象正常的学生,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实验时出现意外的学生, 让他们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引导他们检查并改进实验使其最终获得成功, 享受成功的喜悦。抓住这个错误做为典型, 让其他的学生引以为戒, 让他们知道每做一个实验, 都应当认真观察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养成严谨求实的实验态度。

四、改进实验, 拓展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 有时还应以常见实验知识作为生长点, 进行创新、拓展, 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创新分析。为了便于实验操作或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 可以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或利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 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 选择出最佳方案,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可以设计出三种方案: (1) 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2) 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3) 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让学生通过比较, 得出方案 (2) 最佳。因为方案 (1) 反应的速度太剧烈, 不宜控制和收集气体;方案 (3) 反应一下, 马上停止, 不再产生气体;而方案 (2) 的反应速度适中, 比较容易控制, 有利于气体收集。这样的创新设计, 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不仅能使学生学会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实验教学中, 为了使实验更简单易行, 更有启发意义, 更能发挥功效, 有些实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改进和补充。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这两点性质时, 课本设计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实验得出结论。学生对这两点性质不难理解, 但很难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如果在课本设计的实验基础上增加一个实验步骤, 即从变瘪的塑料瓶中取出少量的水装入试管中,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发现变红色。这样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不但能溶于水, 而且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从而把这两点性质联系在一起, 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又如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 应补充把剩余的还在继续燃烧的硫插入水中让其熄灭, 以免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 这样使学生自觉养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篇8:吕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一、由于溶液中溶质或水的质量变化而引起的溶液质量变化

1.由于人为因素

人们在稀释浓溶液或使稀溶液变浓时,需改变水或溶质质量,这时会引起溶液质量的变化。如稀释浓硫酸时需加水,由于溶剂质量增加而引起硫酸溶液质量的增加。

例1 现有10%的NaCl溶液200 g,欲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措施正确的是( )。

A.蒸发水至溶液质量为110 g

B.蒸发水至溶液质量为100 g

C.加溶质至溶液质量为225 g

D.加溶质至溶液质量为250 g

分析 该题实质是蒸发水或加溶质以使溶液质量分数由10%增至20%,并引起溶液质量的变化。所考查的知识点为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

答案为B、C。

2.由于自然因素

这种自然因素实质就是某些溶液本身的特征。如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浓盐酸和浓硝酸具有强挥发性等。

例2 下列溶液露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浓盐酸 B.稀硫酸

C.浓硫酸D.NaCl溶液

分析 该题考查的是这些溶液的物理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而引起溶液质量减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水的质量增加引起溶液质量增加。

答案为C。

二、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溶液质量变化

1.由置换反应引起溶质物质本身的改变

(1)金属+酸→盐+H2↑

原来是酸溶液,反应后是盐溶液,溶剂不变,溶质改变。由于反应掉的金属的质量比生成的H2的质量大,故这类反应结果是溶液质量增加。

(2)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原来的盐溶液与生成的新盐溶液相比,溶液质量增加还是减少,关键看反应掉的金属和生成的新金属的质量关系。例如:

篇9: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分析

化学作为一门传统学科, 一直以来都是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学科之一, 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 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除了要加强基础性理论知识的教育之外, 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探究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并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解释发生在周围的化学现象, 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过分强调学生成绩的重要性, 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且在实际教学中, 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验操作, 导致实验教学的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另外, 教师中多是只要求学生记住试验的最终结论, 而不会在实验的过程上花费时间, 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只停留在实验操作技能上, 忽视了对学生实验习惯的要求,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培养更是流于形式。

而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也是实施素质教学的重要表现。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更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 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科学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由此可见, 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

三、完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

1. 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 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教师不仅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正确了解实验教学在改善化学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更要不断创新与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模式, 以提升学生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为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 积极鼓励教师革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除此之外, 学生也要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去, 认真观察、及时总结, 以培养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目前初中阶段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仍然是以考试成绩为主, 也就是说考试成绩决定着学生以及授课教师的命运。这种不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导致学生和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此, 我们要建立更加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将单纯注重考试分数的评判标准转化为关注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以及综合素质发展。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将教师的专业学术研究、平时授课表现以及工作热情相联系。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之中, 教师才能够没有顾虑地推进实验教学, 学生才能将学习的注意力转移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上来。

3. 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下, 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其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直接影响到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实验教学活动的主人, 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提升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实验教学时, 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除了依照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大纲的要求之外, 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状况和完成状况。在实验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 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实验, 独立完成整个实验的操作以及总结过程,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树立学生的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意识。

4.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活动

除了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之外, 学校也要积极地配合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并将化学实验活动拓展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之中, 让教师积极指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外化学实验活动。组要注意的是学校应加大对化学实验室的投入, 以满足实验教学对于实验器材、实验药品的需要, 保障化学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总之, 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只有重视实验教学, 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J].化学教育, 2013 (9) .

[2] .韦玉甘.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浅谈[J].科技信息, 2009 (19) .

[3] .皇甫丙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怎样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试题与研究 (新课程论坛) , 2013 (17) .

[4] .倪海燕.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J].理科考试研究, 2012 (24) .

篇10: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关键词] 初中化学;化学实验;实验安全;化学教学

中学化学实验相对来说大部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较少。演示实验常常是指在实验前由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的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教给学生后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和结果与所讲授的新知识作比较并做出概括结语。虽然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认为实验教学非常重要,但在行动上却习以为常。一些化学老师由于某些原因不备教案,对实验教法和实验过程不进行设计等等原因致使在初中化学的实验课程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此外实验课还有另外一些问题,例如教师认为实验的内容比较简单,不用进行实验,在思想上对实验教学不重视。加上一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些老师不得不取消实验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利用绚丽的画面或动听的音乐,增强了模拟实验的“感染力”,但实验教学的主题却被冲淡了。

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提高学生观察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为了使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开端。化学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求知欲,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时应该注意:

一、一定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在做有毒或可燃性实验时,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

例如,在制乙烯时,在大试管里倒入酒精和浓硫酸应加入瓷片以防爆沸。点燃氢气时必须先检验其纯度。还要注意,如果你用酒精和浓硫酸加入瓷片加热制乙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完毕时,应遵守实验操作后撤去酒精灯,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冷水沿导管流入盛浓硫酸的烧瓶,引起烧瓶炸裂。加热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酒精灯。上面的操作正好颠倒了,先撤去了酒精灯,还没来得及取导管,水就沿导管流入反应器,引起仪器炸裂,溅出硫酸。在演示氯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时,或进行氢气、乙烯、乙炔等可燃性气体实验时,如果实验室空气不流通,有毒、易燃气体逸散到空气当中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引起师生中毒或其他意外事故。因此实验室应安置通风橱、换气扇等通风设施,保证实验室空气的流通。

二、对不清楚实验操作顺序的,要向老师请教,不能贸然进行实验

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危险也能变为安全。反之,安全也变得不安全。但也不要害怕,也不必满腹恐惧不敢动手实验;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否则,在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危及师生的安全,甚至嚴重致残造成终生不幸,且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事关重大,务必高度警惕。

三、掌握试验用药的剂量,在预备实验室准备好后,确认无误后再拿到实验室进行操作

一些实验虽然剧烈,但试剂量小并无危险,但是稍微加大试验用药剂量可能就会发生危险。如红磷的燃烧实验,红磷在燃烧时虽然反应很剧烈,但控制好剂量时并无危险。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时,让学生观察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的现象,放入的药量一定要适量,不得随意用药,否则就会发生意外事故或危险。又如:用小苏打和浓硫酸反应做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如果小苏打和浓硫酸用量大,产生过大的气压就会冲开胶塞,喷出酸液。烧坏实验人员的衣服或者发生腐蚀操作者的手的事故。再如:配制银氨溶液时,如果加入过量的氨水,且不随配随用,久置后再用,溶液中生成了容易爆炸的物质,用时就会引发爆炸事故。

四、熟悉实验室事故的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

这里我们简单举几个例子进行说明。化学药品中毒,要根据化学药品的毒性特点及中毒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应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室外,解开衣领和纽扣,让患者进行呼吸,必要时要采取人工呼吸。待呼吸好转后,立即送医院治疗。若可燃性有机物引起的着火,应立即用湿布或泡沫灭火器等扑灭,严禁用水进行扑灭。若遇电器设备着火,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如遭遇烫伤,应谨记切勿用水冲洗,可用高锰酸钾清洗伤口处,再擦上凡士林或烫伤药膏。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急救。

只要我们遵循操作规程并对各种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解,就可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

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危险系数最小化

为避免造成意外伤害事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选择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强演示实验效果,弥补传统实验演示方法的不足。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实验现象往往只有前面几排学生看清。例如电解水实验,实验中气体的检验因气体含量是微量的,检验不易观察,但如果改用投影实验,现象就很清晰直观地展现于屏幕上,便于全体学生观察,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还有些实验比较危险,例如:(1)物质条件受限制的化学实验;(2)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3)易出错误的实验,多媒体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可使学生亲眼感受错误操作的危险性,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4)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实验,有时通过语言描述比较困难,结构模型的使用又不方便,而借助多媒体三维图形功能则可以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有利于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

运用幻灯片将某些实验内容进行比较和归纳。如:列表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验证方法、性质及其用途,使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原理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掌握。

六、结语

化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用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客观的认识世界。虽然,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果我们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并认真牢记实验过程,就可以避免产生危害。化学实验课程的开展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素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出校园入社会需慎重择业 求职要避开6种陷阱下一篇:暧暧的父爱小学生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