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之我见

2024-05-09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之我见(共11篇)

篇1: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之我见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之我见

概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探究式教学提出的背景,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六个层次,以及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科学探究 探究式教学 探究性学习最近发展区 科学素养 教育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提出的背景

当前,教学研究的重心正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根据教学实际采用适应差异、注意个性发展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成为我国今后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走向。探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优于一般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

二、科学探究和探究性学习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探究的定义是:“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与研究杂染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 “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它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订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通过实验或其它方式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并且交流探究成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它可以替代的解释”。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的陆王景认为,“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1

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体现在探究式课堂中。

学生的探究可以分成六个层次:

1、教师提问、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2、教师提问、教师启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3、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4、学生提问、教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5、学生提问、教师启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6、学生提问、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简而言之,探究式教学就是不直接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教师与学生共享获到知识的过程。

四、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化学探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涉及化学知识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化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精神。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所学的化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身边的生产和生活实际。

科学探究作为新课改的突破口,既是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科学探究目标的实现是基于探究教学的开展。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下面就我参与由市教研室曹发根主任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初中化学探究式典型课例实验》的一些经验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1、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提倡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尊重并鼓励不同的学生在解决相同问题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在学习活动中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和内心体验,鼓励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

2、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创造良好、有效的学习环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已有的经验也就是现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提出驱动性的、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从而维持和促进探究活动的展开,达到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如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教学中,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说明空气的存在?②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如何证明这些气体成分的存在?③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所含的氧气,可用什么方法?除去时可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④有哪些因素可能对结果的测定有影响?当然,探究教学中仅有教师提出问题是不够的,因为这是较低层次的探究。教师还必须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在民主、和谐、开放、灵活的氛围中通过各种途径,如实验、观察、阅读教材、交流讨论等发现和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认知,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探究能力。

3、明确探究目标,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次上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每次探究活动的时间有限,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应达到的探究技能水平(最近发展区),结合化学知识的教学进程和学生的实际(学生知识的现有水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帮助和指导学生明确每次探究活动的学习目标,使探究教学沿着教学目标的轨道不断向前延伸。如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取过氧化氢的分解时对催化剂的选择,通过实验比较使用和不使用催化剂对氯酸钾分解的温度、速率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再如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实验的装置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要相对完整

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这八个步骤是实验探究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但对于有限的教学时间来说,对于某个特定的教学内容来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成所有的探究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仔细分析某个环节的能力因素和可以培养的目标,取其中一、二个环节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某个环节相对完整,让学生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环节,这样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就会把多次不同的探究环节逐渐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意识,自然而然地,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水平就会在一定量的基础上(量变),达到一个质的飞跃(质变)。

5、用科学评价激励学生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中获得一种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果探究活动多侧面、多形式,探究学习难度大、复杂性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此时学生可能因老师不经意的责备而放弃,也可能因老师的刻意性鼓励而不懈努力。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可以采用活动表现性评价、肯定性评价、全面化评价,实事求是、满腔热忱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完成探究过程,促进其发展,从而把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

探究式教学已经在我省全面铺开,并且不断深入,相信在所有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中,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

篇2: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之我见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把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如何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我们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打造出化学高效课堂呢?总体来说,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科特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是:

一. 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创造化学高效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我们就要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级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的规定。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此外我们还必须明确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在于面面俱到,我们要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外,然后重点加以突破。对于重点的突破,我们切不可以急于求成,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

2.活跃的课堂气氛

我们只要能想法设法地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他们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进而将之转化成为一种个人的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我们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科教育方法,积极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由以往的“演讲者”向今日的“导演”“角色”过渡,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他们自主地探索知识,这些我们讲十遍,二十遍的效果要好的多。真正做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二是教学生学。”所以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因为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说到这一点,我是深有感受,对于学习方法不对的学生而言,他们是学的苦不堪言,我们则教的累的没法形容。所以,每带一级学生,我的第一节课便是和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在化学教学中,我一直坚信一个原则,那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方法,往往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学生方面

1.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听课时有的放肆,会抓重点,从而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所以我们每天必须给学生安排具体的预习任务,这样我们的教学进程便会流畅的多,轻松的多。

2.课堂学习习惯

课堂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十六字方针去要求自己。即: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一个好学生必须要抓住课堂,只有将知识理解于课内,才能灵活应用于课外。一个连基本的知识都没掌握的学生是谈不上提高而言的。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

3.课后巩固习惯不可少

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可以鼓励学生每次做作业前都要先复习然后再做题。对待每次作业要像对待考试一样。告诉学生,人脑毕竟不是电脑,人的记忆力都有一个遗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记忆性的复习;二是应用性的复习。第二种类型的复习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要告戒学生万万不可眼高手低,应该从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搞好自己的学习。

三、师生配合,共同打造“化学高效课堂”

离开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任何形式的“高效”都是空谈,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生的高度默契合作,才会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化学高效课堂”。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第一,我们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知学生之所想,知学生之所需。只有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他们才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第二,建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我们只有充分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同样,我们也要充分的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才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密切师生的合作。

篇3: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也是学生获取知识, 进行发明创造的原动力.初中九年级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 学生对此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抓住最佳时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使学生对化学的求知欲望长久而稳定.本人主要以下三方面阐述学生兴趣的培养:

首先, 通过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课堂设计上, 可以做一些有趣的实验, 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 来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如:“魔棒点火”、“澄清石灰水变牛奶”、“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还可向学生提出一些现实生活或科学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煤气为什么会致人死亡?怎样防止自行车、铁锅生锈?怎样防止白色污染?进入菜窖、干沽的溶洞, 为什么会使人死亡?通过这样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 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

其次, 尽量让学生多参与各种实验.农村初中的学生相对城镇的学生来说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的各种事物, 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更多的化学实验仪器及药品的替代物, 从而能较好地完成家庭小实验, 例如:过滤实验中能在山涧中找到符合要求的小卵石和沙子;铁生锈实验中能通过家中的铁锅生锈情况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出的结论比较直观,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享受了无限的乐趣.这样, 原先的兴趣就得到了升华, 变成了乐趣, 让学生越学越想学.

第三, 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 如果多次碰壁退缩, 兴趣就会大减, 从而影响学习自信心, 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解答学生所遇到的难题, 尽量将题目讲解的深入浅出, 提高上课的有效性.在化学教学中, 常常会遇到量多、难记、易忘记的元素符号、基本理论和概念等, 我们就要帮助学生编好化合价韵语或口诀进行快速记忆.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

二、创设幽默的课堂气氛

学生有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好化学的一个前提, 同时学生还须遇到一个符合自己“胃口”的教师.农村初中的学生整体学习习惯较差, 放学回家后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 只有极个别学生能进行课外拓展获取知识.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而要提高课堂效率, 我认为关键要做到一点———那就是课堂幽默.幽默的教师深受学生的欢迎, 幽默的教师把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 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 幽默的教师总是成功的教师.

作为教师, 我们都应该寻找契机把握好幽默, 让课堂充满笑声.许多优秀教师常将幽默渗透于教学:用幽默故事引课, 用幽默的语言讲授, 用幽默的动作实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笑过之后记忆更牢固, 学习兴趣更浓厚.

三、实施梯度教学

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 导致学生间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而且差距甚大.八年级升九年级的物理成绩好的是满分, 差的只有几分.针对这种学生差距甚大的班级, 靠单一的传统式教学方法肯定不能适应现代的教育要求, 也达不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所以我认为对这样的班级要实施梯度教学.实施梯度教学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 提问的问题要有梯度.首先将班内学生按成绩分成A、B、C三类, 教学内容完成后根据每个知识点设计A、B、C三类有梯度问题分别针对三类学生, 对待后进生我们应该放低要求, 对于教师有目的提出的梯度问题优秀生能回答, 后进生同样也能回答上来, 这就让后进生信心百倍, 让他们带着自信和兴趣学好化学.

第二, 随堂训练内容要有梯度.课堂教学的每个知识点的掌握都要通过训练来巩固.然而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有难易之分, 每位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不一样, 因此我们教师在随堂训练内容的设计上也应有一定的梯度.这样才能顾及全面, 激发所有学生的思维和作题的兴趣.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 通过梯度训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搞活课堂.

第三, 布置家庭作业要有梯度.教师要花充足的时间设计和精选作业题, 每份家庭作业试卷上要分通做题和选做题, 选做题须做上A、B、C的标记, 分别对应于三类学生, 作业布置上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也可以避免后进生因作业题太难而去抄袭他人的.

篇4: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

通过探究实验,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以下是本文对初中化学探究实验的几点建议。

一、改进实验装置和操作方式

虽然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和操作方法都已经经过了反复验证,但是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整个实验过程更加完善,实验操作更加简便。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究,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而且打破了学生对教材的盲目迷信,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品质。例如,在做“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时,如果往浓硫酸中加水,会产生怎样的危险呢?为此,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才能看到实验的危险性,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消除实验的危险性,提高实验效果。

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的设计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当学生在选定实验内容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擬定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药品,指导学生注意在实验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的失误及安全问题,之后开放实验室供学生使用。在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CO还原CuO”实验中,由于CO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直接将其排放到空气中,不但会造成空气污染,还有可能引发中毒事件,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防止CO直接排放在空气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实验中所产生的尾气进行相应处理,增加处理尾气的装置。

三、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曾经指出:“只有巩固和清晰的知识才能得到迁移。”我国著名教授顾明远也曾经说过:“创新并非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因此,化学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实验,

加强探究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作为化学教师要善于开展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 吉林省梨树县第二中学)

篇5:初中化学有效探究之我见的论文

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探究性学习成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但是,一些教师由于对探究学习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导致了学生在化学探究的过程中出现了“高耗低效”的现象。其实,探究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在其探究问题的创设、探究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的拓展等环节都有起关键作用的“落点”,教师只有抓准这一些有效“落点”,才能让学生的化学探究更有效。

一、探究问题创设要抓准“兴趣点”

实施新课程以来,问题情境创设成了中小学各科特别是科学课教学中最主要的策略之一,因为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但是,现在一些教师在初中化学课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却存在只强调“情境”而忽视“问题”的现象。这样的“问题情境”往往不能引发学生的有效思考,有的甚至偏离了化学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具有思考价值的探究问题情境,这样,才能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化学探究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课堂上,我给学生演示了以下一组实验:第一个实验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第二个实验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在做这一组实验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现象。接着,我提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了两个实验,以上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有利于制取二氧化碳?”

在这个问题情境中,我没有把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对比实验中进行观察、思考。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心理基础。可见,有效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充满思考、充满挑战的,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活动开展要找准“操作点”

化学探究活动是化学探究性学习的主体,当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以后,教师就要善于组织学生对产生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相应的结论。但是,一些教师在这个环节却存在“黑板探究”现象,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把学生猜想与验证的过程只在黑板上进行“理论验证”。这与《课程标准》提倡的基本理念是相违背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模拟探究的形式获取化学知识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操作的过程中感知现象、解释现象,达到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到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燃烧的条件”一课时,学生对为什么会发生燃烧提出了这样的猜想:第一是要有可燃物,第二是要有氧气,第三是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接着,我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来验证相应的结论。有的小组同学在烧杯中放入一定的热水,在热水中放入一块白磷,然后在这个烧杯上盖上一片铜片,在铜片的两端分别放一些干燥的红磷和被吸干水分的白磷。在实验中,学生先观察到的现象是只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而红磷和烧杯中的白磷并没有燃烧。这时,学生利用导管向烧杯的热水中通入一定的氧气,里面的白磷也燃烧起来了。

以上案例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了物体燃烧的条件应该同时具备三个:要有可燃物、要有氧气、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这样的结论不是教师教给的`,而是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出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猜想——操作——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了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探究延伸运用要找准“拓展点”

探究学习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最关键的还是培养学生利用探究获取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找到探究学习的“拓展点”。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鉴别”一课时,当学生经历了探究活动以后,我让他们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如何鉴别纯净水与盐水?有哪些鉴别的方法?这些问题来源于学生的实际,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同学说可以利用“尝味道”的方法来鉴别,有的同学说可以利用“测导电性”的方法来鉴别,有的同学说可以利用“蒸发结晶法”来鉴别,有的同学说可以利用“测量比较密度”的方法来鉴别。接着,我又引导他们去讨论上述各种方法的科学性和优劣性,并让他们在课后开展相关的鉴别活动。这样,就有效地把学生的探究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继续探究化学知识。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正确认识到了课内探究与生活运用的联系,所以准确地找到了探究学习的拓展点,让课堂学习在生活中继续,对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篇6:初中语文合作探究教学之我见

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老师说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老师问学生答,教室是老师的“一言堂”,讲台是老师的个人舞台任意挥洒,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有其自身长处,那就是便于掌握。但长久以来在这种模式下长大的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主动,语文在其眼里就是认生字词,划段落,找中心思想,课堂也变得枯燥无味。广大的语文教师也深深体会到这种学生不愿听,老师不得不讲的困境了。鉴于此,国家教育部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其中有这样的话: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以说新课标的颁布为我们走出教学困境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式教学。

何谓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组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小团队,开展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小组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这些理论性的叙述听起来不难理解,而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关键是如何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到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确实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去体会揣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与传统教学的不同,用心领会新课标中的精神。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要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必须首先要变。要把以前的“一言堂”改成“众言堂”,要从内心认同这种改变。要深刻认识到学生都是有思想的个体,他们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教学中必须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允许他们说一些过激甚至错误的话语,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起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老师才能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思想动态,有利于正确引导。例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学生被杜甫那种为天下人造屋的大爱所感染,联想到现实中的房价飞涨,忍不住对社会上的开发商,政府等有所抱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能打击学生,学生能够产生这种想法说明其已经开始独立思考,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房价的上涨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不能一味的责怪某些人,要尽量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第二,建立学习小组,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挖掘集体合作的力量,在学习互助中让学生逐步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与人合作的技巧,使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得到加强,使学生从被动、封闭、沉闷的语文课堂中解放出来。 另外,组建学习小组之后必须要有评价机制,我们教室墙面上有一张表格内容就是各个学习小组的得分统计,主要是平时积分课堂表现和考试平均分。根据平时上课给小组回答问题的多少给予相应积分,这样激发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踊跃性;以考试平均分衡量这一小组的学习互助方面做得怎么样,这样更促进了班内后进生的转化。也就是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以前的“要我思”变为“我要思”,把“要我答”变为“我要答”,将学习变成学生乐意而为的事情,课堂效率也随之提高,不自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不仅仅是分数。

另外,在实施合作探究教学的时候难免会有所不足。例如,让学生课堂探究发言可能会使教室乱成一锅粥,学生也可能会不着边际的乱侃一气而影响教学,在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就应该显示驾驭课堂的能力,要让学生积极而有序,这一点要必须做到。还有就是教学中如何做到探究,如果仅仅根据课本而简单设置几个问题,不尽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也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就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上课之前要认真备课,深刻领会文章内涵,巧妙设置问题,使学生能够主动深入思考,易于领会文章内涵。比如我在教学《梅岭三章》时,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感情,在学生根据内容领会诗人为了民族的解放,英勇无畏,视死如归英雄情怀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问题“旌旗十万斩阎罗”中的“斩”改为“杀”,“捷报飞来当纸钱”中的“飞”改用“传”如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主动深入的思考,积极合作探究知识的愿望,同时深刻领悟文章内涵。

总之,新的一轮课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上认真钻研,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就一定能够找到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把我们自身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

张明芹

★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之我见

★ 新课标下的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论文

★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之我见

★ 新课标下农村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初探论文

★ 新课标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设计

★ 教学反思之我见

★ 基于新课标视角下初中音乐创新教学探讨

★ 新课标下的开放式语文教学探究

★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篇7: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之我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两人或两个群体共同学习,相互沟通,一起解决问题或完成既定任务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现在的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英语学习是一门融合听、说、读、写、译全方面技能的学习。学生之间以小组形式相互学习,彼此沟通,共同商讨碰到的难题,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这样对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学习英语起很大作用。

其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空间加大,学生们在相互学习中更容易进步,更容易形成互帮互助的和谐同学关系,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后进生,通过合作,可以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

再次,这种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了凝聚力。对于小组中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承担自己份内的责任,共同解决碰到的难题,真正发挥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作用。与此同时,这样又锻炼了学生个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对学好英语打下了全面的基础。

最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减轻了英语教师的课业负担,教师有更多时间指导和参评学生的学习成果,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潜意识上又加强了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人类有两种需要,其一是成长的需要,其二是安全的需要,两种需要缺一不可。对人类来讲,获得安全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与其他人联系,被某一个群体接纳。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获得安全感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在学习中,如果他们能与其他人一起学习而不是单独学习,他们便能够获得情感与智力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就能够超越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对学生学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小组合作探究法就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新课标实施后,这种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怎样运用这种方法呢?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我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出如下几条经验。

第一,注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性别,能力,爱好的不同,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整个小组既有差异,又有一定的共同目标,让小组内的每位成员都有参与小集体活动的机会,都有体验 1

成功的空间,都有积极合作的态度。挑选每小组中能力强、有责任心、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活动。其他成员可以担任小记者,小观众,小评委,隔一段时间相互换角色。在教学活动中,就以分好的小组形式进行集体讨论、协作探究学习,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在交流中反思,让个人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在合作中充分挖掘个体学习的潜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在共同的学习中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现代教学理论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突出学生主体,让他们愿意并乐意合作探究,就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全面能力的提高。这样就要求教师态度的转变,突出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正所谓好的教师叫学生发现真理,教师可以把主体活动决定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这一学年我担任七年级的英语老师。教材内容选自人教版新目标。在学习不同的单元和话题时,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我让学生们在小组探究学习中,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关于运动项目内容的时候,让学生组内合作(Cooperation),组间竞赛(Competition),学生们在快乐而又激烈的气氛中掌握了教学内容。在学习最喜欢的学校科目这一单元时,让小组内学生相互讨论,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分门别类进行内容总结。然后让不同的小组就这一个话题展开辩论,最后评选出“最佳辩手”“最佳合作小组”。学生们在共同的讨论和交流中掌握了教材内容,也培养了团队意识。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关于食物内容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表演的方式来进行探究学习。让各个小组分角色表演餐厅服务员和顾客的对话,然后上讲台以小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我给与适当的评价。这样的活动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性格内向又不爱开口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的锻炼,小组内的同学真正地融入到了一个集体中心去,学生们是真正的主演和主人翁,我就充当了总导演的角色。

第三,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与时俱进。教师除了要有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的能力,又要能恰当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对课本的知识精心加工的能力。同时要不断扩充教育学心理学的内容,掌握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对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消除其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小组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后进生多开口,多表现,使

其具有成功的喜悦。除此之外,还要增强教师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科学认识,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的技能。

第四,要注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不付诸实施,就如同一把利剑被闲置,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既要有完备的理念,也要有具体的措施。在这种方法的实际运用中,要注意对学生讲清重难点,注意引导和组织学生,教师要亲自参与到各合作小组中去,给予巧妙地点拨并及时指导。让学生学会表达和倾诉,学会相互支持和互相帮助。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小组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团队学习和小组合作的作用。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而小组活动探究学习法就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更重要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又增加了动手实践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由自己提出问题,小组共同讨论问题,最后一起解决问题。同时,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也是一种能使学生掌握技能,提升课堂效率,保证教学效果的好办法。除了英语学科,每一个学科教师都可以结合实际,让这种方法为教学服务。

篇8: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刚接触化学, 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 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 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 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 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 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 笔者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 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 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 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 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 使学生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 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一开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 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 笔者从讲绪言开始, 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 并经常提问检查。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 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 喜欢动手, 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 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 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 从激发兴趣着眼, 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 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 学习了“燃点”以后, 我们组织学生做“烧不焦的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 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 乐意学, 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只有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 或者教师放任自流, 学生各行其是, 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 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 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 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具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 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 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 瞄准学习目标, 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激发思维, 扩大密度, 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 既要配合教材内容, 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 带过一般, 设疑破难, 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 练要练到点子上, 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 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 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 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 学完“碳”这一章时, 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一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 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 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 知识内容庞杂, 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 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 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 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 区别异同, 进行归纳对比, 形成网络, 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总复习时, 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 让学生亲自动手, 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 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选归纳、补充的能力。

篇9: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实验;重要性

一、充分认识初中化学探究实验的重要性

一方面,就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本身的特点而言,探究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一改传统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自主发现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验证假设,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主人翁意识,而且还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就探究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而言,初中化学探究实验不仅顺应素质教育理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基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要求,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实验,独立思考,得到潜能的开发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还符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的定位,能够一改传统验证性的实验教学为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探究体验和意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尤其要加强探究实验的教学。

二、全面了解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的现状

1.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

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新型课程,课时安排较少,尤其是到了初三,课时紧凑的现象便越发明显了。面临中考大关,教师都习惯于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讲解和做题上,认为做实验费时费力,干脆改之为“说”实验,之后留给学生的就是无尽的死记硬背。教师普遍认为,中考又不会让学生真的做实验,只要记住了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和现象等,就能在考试中应用自如。这样的方式不仅省时、简单,而且具有针对性。

2.对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不足

上文所提到的,由于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再加上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的实验员,导致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即便是想要精心准备和组织实验教学,也是力不从心,得过且过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注重对实验活动、过程和方法的讲述,却忽视了对学生操作过程的评价和反思,严重影响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兴趣;注重强调实验步骤的具体操作,而忽视讲解每一步操作的原因,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注重引导学生朝着老师设定好的正确的结果前行,却忽视学生自身对问题的探究,影响其个性思维的发展等。

三、有效提高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正视探究实验教学的地位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又怎么会做出正确的决定、选择和行为呢?因此,教师要认真地学习和研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如上第一大点提到的重视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例如,初中课本中一些简单的实验,不要因为它简单或者中考不会涉及就一“说”而过,而应该将实验的操作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做实验。

2.排除实验的干扰因素,努力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

首先,前期准备上的困扰。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尽量多地给予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协助,设置专门的实验员,为教师课堂实验的高效提供前提和保障;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挑选谨慎、心细、做事麻利、成绩较好的两到三位学生作为实验的小助手,帮助老师在课前准备实验用品和器材。这样一来,不仅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为课堂教学节省时间,让“做”实验成为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有效地锻炼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次,中期实验上的干扰。我们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总会遇到一些和书上描述的实验现象不相符合的现象。不明实质的学生难免会产生困惑,影响对实验的分析。例如,在铁丝与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的实验中,打磨好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之后,铁丝的表面竟然出现了暗红色或者黑色固体。我想不少老师都遇见过这样的情况,此时,我们应该如何向学生解释这一现象呢?是选择省时省力的方式,直接告知呢?还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呢?我选择了后者,学生也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他们的猜测五花八门:有的说红色固体是铜,黑色固体是铁粉;有的说是黑色固体是碳……并且他们都有自己的道理。听到学生的猜想,我又进一步启发他们,怎样才能有效排除这一干扰因素呢?学生在进一步求证的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也就顺利地完成了。

参考文献:

篇10:初中化学探究教学研究

摘 要:通过观察初中化学课题,从客观层面了解当前初中化学探究教学的现状,总结出初中化学探巧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并针对一些重要问题分析问题背后产生的深层原因,并立足于现实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教学 对策

探究教学是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李雅茜在《影响化学探巧式学习实效性因素的实证研究》中通过经历多次的公开课和研巧课发现,当前的探巧教学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学生很难进行真正的完整探究。探巧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何能将教师在探究教学课堂上的华丽表演转化为学生的朴实成长,使探究教学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所开展的学习活动”。这一定义指出了探巧教学是通过模拟科学家探索自然的方式来实现的,其典型程序是形成问题、建立假设、设计验证、表达交流、推广应用五个阶段。探究教学不仅要模拟科学探究的“形”,还要渗透科学探究的“神”,其中“形”指模拟科学探究的的基本程序来开展探究教学,“神”指的是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在科学实践过程中逐渐累积形成的,并为他们所认同与遵循的稳定而又持久的也理和行为的倾向,是同科学本质所要求的各种价值观、思想品质、巧为准则及职业道德的整合。主要包括求知精神、进取精神、求实精神。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形”是基础,“神”是灵魂,没有前者则后者将失去载体,没有后者,前者会失去动力和方向,只有“形神”结合,才能把握探充教学的全貌。

二、探究教学实施问题原因探析

(一)教师因素:内外因素相互胶着。影响教师开展探究教学的因素有如下几点:对探巧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教师自身缺乏相应的探巧能力,不能很好的把握探究教学,没有充足的时间,自身精力达不到。

1.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不到位。有的教师把探充教学当成一种模式,有的教师认为探究教学就是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方法,但是无论是把探究教学当成是一种教学方式、模式、还是方法,大家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式”上。2.教师引导缺失,自身角色定位不当。有的教师认可新课改倡导的探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认为探究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大部分教师都会对探究教学津津乐道,然而,教师传统的教学习惯会在无形之中影响探究教学的开展,他们习惯了给学生不断的“讲授”知识,导致在探究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偏位,过分强调自身、指导者的角色。3.教师工作量大。教师除了教学、批改作业以外,还要应对各项检查,整理各种文字材料,其中大部分教师都不得不将大量的个人时间奉献给工作。教师的这些隐形工作都使得教师们身心疲倦,就更不用说花大量心思在每个班上扎化实实开展探究教学。

(二)学生因素:自身探究条件不足。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学习态度被动,所需的探究基础知识不足,探究能力差等学生因素也是影响探巧教学开展效果的重要因素。

1.探究意识薄弱。受传统教学影响,学生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固化,探究能力差,探究意识薄弱。通过课堂观察发现,课堂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不愿举手回答问题,而一个班上只有固定的几个学生经常回答问题,探究教学课堂上的探究问题也是由教师提出来的,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很薄弱,学习积极不足。2.探巧能力不足。大部分学生习惯了接受式的课堂教学,习惯了“听”,不愿多“问”,导致学生问题意识极差,不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的能为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学生己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基础也影响着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恃别是在猜想与假设、制定探究方案、分析并解释现象阶段,若学生知识基础薄弱,会直接影响其探究能力的高低的。

三、初中化学探究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立足于现实基础,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影响初中化学探究教学开展的因素是多方面,有人为因素又有物的因素,有校内因素也有校外的,因此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和措施才能把探究教学落到实处。我们要解决问题,就要抓住巧题的核也寻找问题的切入点,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解决对策。一是充分考虑成绩为导向的评价体制改革不易,《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改革目标和原则,由此确立了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高考改革方向,但在短期?仁悄咽迪值摹6?是充分考虑大班额短期内难小班化,班额过大是制约探究教学开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实施探巧教学时需立足现实状况,考虑一个折中的策略,来克服探究教学实施中的问题。三是充分考虑教师、学生的整体低下的探究素质。教师和学生的探究素质是可以提升的,所本文立足于现有的教师探究素质和学生探巧素质,而提出能让新教师、代课教师或者不懂探究教学的老教师一看就能学会的,让学生在短短一年内就能领会探究的策略。

(二)调整连堂课探究,课内课外结合。一是调整连堂课,减少完整探巧数量。对于40分钟课堂时间的的束缚,教师可以和学校商议,调整连堂课。在一些学校,化学课每周就有4节,这样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和其他教师协商调整课时,安排一次双节课,最好是在接近中午或者放学的两节课,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供给学生探巧,让学生充分的参与探巧活动中。二是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相互促进。通过课外活动、课外调查、课外实验等形式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

(三)挖掘生活素材,注入地方特色。《钢要》和《标准》都强调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体情况,结合学生兴趣,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资源,发掘和开发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生活小素材。一是挖掘生活实验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发生活中的实验资源,就地取材,利用生活用品和废弃品来代替化学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品。比如用鸡蛋壳代替碳酸巧,从废弃的电池中取石墨、巧片,用食醋代替醋酸。二是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探究题材。恩施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中上游地区,因此,可以通过分析恩施市的现有资源及特色和《化学》教科书内容特点,试着将恩施市的部分资源及特色作为初中化学课程,以期能促进新课改的进行,探巧教学的开展和恩施市的发展。

篇11:初中化学探究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初中化学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探究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掘学生对化学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更好开展探究教学,通过将课堂话语权转交给学生、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操作化学实验、挖掘与生活有关的化学教学素材三方面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教学;教学策略

21世纪是创新型人才社会,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将来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时更具有竞争优势,提升学生自身综合实力。在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只是机械地传授给学生知识,涉及知识面窄。化学学科涉及知识面广,学生本就处在青少年成长阶段,对一切未知事物都充满浓郁的好奇心。然而,部分教师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性,反而抑制了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原因、提出对策和验证结果。所以,教师应积极落实初中化学探究教学,引导学生不断钻研化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认识水平。

一、将课堂话语权转交给学生

探究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化学学科知识,能立足于所学化学知识思考特定化学现象或反应产生的原因。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知识,尚不能适应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遇到不懂的知识点也不敢向教师指点问题。教师应加强课堂提问,将课堂话语权转交给学生,鼓励学生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与想法,增强学生对化学问题的推敲性。比如,教师在上《水的.组成》一课时,教师先介绍氢气的化学性质。教师播放一段燃烧氢气的教学短视频,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氢气燃烧时的现象。教师再提问学生氢气燃烧时的特征,有利于学生根据气体燃烧现象判断气体组成中是否含有氢气。然后教师播放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动画短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正负两个电极上的现象,并提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学生经过观察可知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且负极气体体积为正极气体的2倍。教师再在动画短片上点击燃烧按钮,模拟火柴在正、负两极的状态,提问学生通过火柴在两极上的火焰特点有什么实验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的实验结果,以此来验证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教师根据教学进度,逐渐提高问题深度,促使学生一步步触摸到问题的本质,加强学生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教师应善于利用提问,引导学生自觉思考问题,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操作化学实验

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论学习,巩固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化学操作能力,利用化学实践增强学生对化学原理和实验知识的理解程度。由于教学任务紧张,大部分教师只要求学生记住化学实验的步骤和注意点。学生没有经过实际操作过程难免对实验会有生疏感,也丧失体验实验乐趣的机会。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已有实验条件,多组织学生到实验室,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比如,教师在上《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课时,教师事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各个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避免学生打坏、损伤仪器。教师组织学生按照秩序进入实验室,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听从教师指挥。教师分别拿起实验桌上的试管、酒精灯、烧杯、铁架台、集气瓶、量筒、试剂瓶、水槽、试管夹、玻璃棒、石棉网,介绍实验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在介绍仪器的同时允许学生拿起自己实验桌上的仪器就近观察,鼓励学生遇到不解的地方直接向教师请教。然后教师再随机拿起其中一个仪器,提问学生该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检验学生对仪器名称和用途的掌握能力。教师应积极向学生提供化学实践机会,让学生能近距离观察实验操作,有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细节,规范自身操作技能。

三、挖掘与生活有关的化学教学素材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习前并未接触过化学知识,在学习生僻的化学概念和原理知识时难免无所适从,无法理解化学知识本质。学生往往更能接受熟悉的事物,也更能提起学习欲望。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挖掘与生活有关的化学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化学联想能力。比如,教师在上《碳与碳的氧化物》一课时,教师先写下碳的化学符号“C”,向学生介绍碳元素。教师再举例说明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教师通过指出金刚石和石墨的主要用途分别为钻石和铅笔芯,加强学生对金刚石硬度高和石墨硬度低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根据两者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强学生对两者在外观、光泽、硬度、导电性、导热性上不同点的掌握。然后教师介绍几种无定型碳,如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教师接着放映几组图片,第一组图片内容为火药、冰箱去味剂,第二组图片内容为食品脱色剂、净水剂,第三组图片为金属、水煤气,第四组图片内容为油墨、染料、橡胶轮胎,有利于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区分四种无定型碳的应用范围。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帮助学生将化学概念与生活事物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运用化学角度看待生活。教师应立足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养成化学思维看待问题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總之,初中化学探究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引导学生探索更高层次的知识层面。教师应避免将过多的教学主导权只集中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应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形成平等、良好的互动,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师讲解上。因此,教师应从教材已有内容出发,整合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完善,增强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孟献华.初中化学概念形成与教学策略[J].化学教育,,25(2):36-37.

上一篇:有关规则的作文下一篇:电脑硬件参数知识主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