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态度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

2024-04-17

加强学习态度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精选12篇)

篇1:加强学习态度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

我们要提高个人工作能力,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而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

一要着眼于“严”,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

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责任心强弱,决定力度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要提高工作能力,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决不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推卸责任。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

二要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要提高工作能力,就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的毛病。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三要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

要提高工作能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每项工作都要立足一个“早” 字,落实一个“快”字,抓紧时机、加快节奏、提高效率。做任何事都要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时刻把握工作进度,做到争分夺秒,赶前不赶后,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良好习惯。

四要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

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趋迅猛的今天,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进发展的核心要素。要提高工作能力,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坚决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执行指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篇2:加强学习态度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

发布人: 徐金锦发布时间: 2009-9-25 16:24:00阅读次数:263 次网友跟帖 0 条

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已成为度假区国家税务局的良好风气。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提高、观念的转变、理念的升华,都需要通过学习来充实。2012年2月17日上午,本一步强化全体人员各岗位应知应会知识的掌握,为强化业务技能、高纳税服务水平夯实基础的目的。度假区区国税局进行了我局日常的新务知识学习,参加学习的主要是我局税政科、税源管理分局、纳税服务厅的务人员。

本次业务学习,由我局税政科对大家进行业务培训。一方面,对昆明市税务局网站上新增的业务知识中的难点进行集中讲解,对通知涉及的日常税

务工作接触较多的财税[2008]10号、国税发[2008]91号、大国税函[2009]62号文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际工作讲解了通知中涉及的难点和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知识点以及实务操作,并对一些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强调。另一方面,对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新开发的“征管质量分析系统”进行了操作讲解。特别是系统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了逐一分析讲解,并对已发生的疑似过错指标情况如何进行后续处理进行了讨论,对涉及的国税发[2008]91号文件进行系统分析,使我局税务工作人员更加熟悉本岗位的业务,在各种系统的辅助下更好的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我度假区国税局采用这种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我局的税务干部对税务法规和操作事务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有利于我局干部更好的组织税收收入、更好地服务纳税人。为广大国税工作人员深化税收业务学习提供了一条新渠道。

如好人

篇3:加强学习态度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 强化学生自学意识

在以往传统的教育观指导下, 教师对学生是“背着走”或“抱着走”, 学生离开了教师就寸步难行。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自学能力, 从而为深层次学习奠定基础。为此, 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地学。在学生刚入学时, 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 自己要主动学会听课、复习。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在学习方面, 自己还要做什么, 自己还能做什么。如, 笔者在给初一新生上第一堂历史课时, 就让学生探究“什么是历史?学历史有什么作用?应该如何学习历史?”等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

二、探索具体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1. 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识记的准确性, 是学习效率高的首要体现。每一个历史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 让学生发现并掌握其规律, 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一方面,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识记技巧, 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 则需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 探索便捷的识记途径, 并相互交流, 不断提高。

2. 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学科知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 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 应将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 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划分专题。如, 可把教材内容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专题, 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 政治史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史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史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学生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某一历史阶段进行抽象的概括, 总结出该历史阶段的特征。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历史知识体系的概括方法, 并结合自身学习特点进一步加以改良, 探索出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三、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对学生是有帮助的。所谓帮助, 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 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自己去解决问题。”为此, 教师可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让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该怎么做”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独立探寻问题的答案。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篇4:加强方法指导 提高写作能力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从阅读、积累、技巧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写作方法进行适当而有效的指导,在学生的读写之间架设一条桥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方法;指导;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对学生的写作方法进行适当而有效的指导,在学生的读写之间架设一条桥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读中想

1.想自己独特的见解。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告诉我们,读书要注意消化,只有把内容精华都吃透,并吸收到作文中,才能有益于写作。也就是说,读一篇文章,要从中学到写作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是要用心去想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每读一篇文章,不仅要搞清楚作者写了什么,还要想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带着问题去读,在读的过程中,还要不时地生成写作方面的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再进一步还要考虑,如果让你来写这个题目,你准备怎样写。

2.想作者的写作技巧。读书时,我们引导学生效仿古人用两只眼睛读书,也就是边读边进行“思考”和“想象”,在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品味词语的语境含义,学会体会句子的纸背含义,学会联系课文前后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并经常有意识地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觉得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让学生用心揣摩品味其间的妙处,从中受到启发,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想读中所受的启发。阅读一篇文章,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某些启发,这些启发很多都会成为自己创作中的“火花”,只要稍加点拨、补充,就有可能变成写作的“燎原之火”。所以,对阅读中偶然得之的灵感,哪怕是一点点,我们也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它,“为我所用”。如有的同学阅读有关“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文章时受到启发,将“嫦娥”、“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与现实生活中自己的旅游见闻结合起来,描述了在月球观看“吴刚伐桂”的魔术表演和“玉兔捣药”的驯兽表演时的精彩见闻。

二、从生活中加强积累

当然,要写出好的作文,仅靠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走出课堂,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和搜集写作素材。正如大学问家朱熹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池塘里的水清澈明净,必须有源头活水不断地流进,如果把作文比作蓄水的池塘,那么源头的活水正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1.观察、思考生活,积累素材。在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会丢过东西,就“丢东西”这件事,如果善于思考,深刻体会,同样也能写出好文章。可见,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而是不能处处留心,致使许多值得写的东西在眼前悄悄溜走了。

2.走出课堂,面向生活寻找素材。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可供写作的素材可谓是“俯拾皆是”,只要引导得法,触发起学生的写作灵感和激情,让他们调动多种感官去捕捉写作素材,相信一定能达到“一物一景皆文章”的写作境界,也一定能写出材料新鲜、生活气息浓郁、读来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

3.积极实践,积累素材。我们知道,要让学生写出内容真实,丰富的习作,离不开他们对各种活动的积极参与,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同学家里饲养的了小动物、学校举行篮球比赛等,我们都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写进习作,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不竭之源。

三、适当运用写作技巧

当然,有了写作素材,也就是文章的主题,也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设法为它添加枝枝叶叶,这样才能使文章显得具体、充实而富有韵味。

1.适当使用歇后语、谚语、成语等多种特殊语言形式。歇后语、谚语、成语是特殊语言形式,它们或幽默风趣,耐人寻味,或广为口传、言简意赅,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加以运用,不但可以把意思表达得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获得艺术上美的享受。

例如有一位同学这样写《捉鱼》:

我瞄准那条离我最近、长得最肥的鱼,猛一出手。咦,怪了。我的手指头已经触到了它的尾鳍,可它像身后长了眼睛似的,尾巴一拨,耀武扬威地游走了。我急了,再度重拳出击,可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

我开始慢慢收网,然后猛地双臂向下一抡,没想到,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哼,就算你们变成齐天大圣,我也要做如来佛,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一边嘟囔着,一边把抄网慢慢地伸进水里,按兵不动……

这样就比单纯写捉鱼要有趣得多,而且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捉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比如写《捉蝴蝶》,有同学这样写:‘星期天,我和姐姐捉蝴蝶,东捉,西捉,好不容易才捉到。我们捉了好多做成了标本。这样的描写就很不具体,只能说是一棵大树只具备了主干。而另一位同学通过‘添枝加叶后这样写道:‘东捉,蝴蝶飞到水池边的海棠上;西捉,蝴蝶飞到一棵小枣树上。我和姐姐都不够高,只能站在地上干着急!后来姐姐想了一个办法:找来一个小网兜绑在一根竹竿上,等蝴蝶飞起来,用网兜飞快地一捞,就把蝴蝶给网住了。最后,我们捉了好几只蝴蝶,有黑的、白的、花的,我们马上开始做标本……这样,作者紧扣‘捉蝴蝶这一事情,细加描绘,使这一活动过程具体而生动,既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欢乐,也使得习作更加丰满而真实。”

3.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呀。在写作中恰当的使用联想与想象,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就像我们学过的《荷花》一课,文中以‘我被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作为铺垫,引入课文重点描述部分——一池美丽的荷花。接着作者展开想象,把自己比作池塘中的一朵荷花: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里,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这样,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使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这种想象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把读者带入到童话的意境之中,而且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让人们不仅看到了浮現在眼前的一池美丽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体验。”

篇5:加强学习、提高能力

做好调研工作,既需要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还需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要提高调研水平,平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和锻炼。

一是加强政策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我们调查研究的是一些社会热点难点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从政策层面正确把握和理解这些问题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近几年来,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如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党中央、国务院每年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新任务下发了许多重要文件。这些重大理论和文件的内涵十分丰富,对有关工作都会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增强政策敏感性,正确把握和理解所要调研的问题。

二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研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相关能力,对做好调研工作十分重要。工作中,我们接触的往往都是一些复杂疑难的问题。国务院领导同志或国务院副秘书长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一些重大问题;局处领导也经常研究一些复杂问题。由于工作原因,我们有机会参与上述会议。因此,要做有心人,向各级领导学习,悉心领会他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自身在这方面的能力。

篇6:加强学习态度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

加强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数技经所科研处韩胜军

任何一个社会,创新都是其发展的基础。没有创新就会停滞不前,一个没有创新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性地将创新理解为科学技术等方面,或者是理论和制度创新,是高层领导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这些理解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有时往往忽略了自身的因素。其实,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在工作中都可以是创新的参与者,也许我们的工作十分平凡,也许我们的创新也不足以影响大局,但是只要有敢于创新的愿望,有敢于创新的行动,我们的工作就会因为不断的创新而逐渐得以提高,只有敢于迈出最初的一小步,才会有以后的一大步,才会有以后的不断进步,正所谓“不积硅步,何以致千里”。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新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活动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创新已经由原来多属于经济范畴扩大到政治、科技、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人类要发展,就必须创新,社会要进步,更需要创新。在当今社会,没有人会低估创新的意义,但是要实现创新,不能只是有想法,还有付诸行动,行动是由人来实施,因而人的创新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创新能力包含着几个方面,首先要解放思想,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工作中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掌握科学的创新方法和技能。对于新时期的公务员或者在公共机构工作的相关人员,面对科技日新月异、形势千变万化、工作动态多变、综合性不断增加,应当具备创新的思想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工作中不处于被动状态,并且不断进步。创新能力是人的知识技能智力及智慧的综合统一,并没有一个统一划齐的标准,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天赋、智力水平、知识储备、认知风格、人格特征、个体动机、所处环境等。从中可以看出,其中相当多的因素,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有关系,因此,加强学习,特别是一些有针对性地学习,对于提高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够有机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的最高研究机构工作,使我们自然而然得到了1 蔡芸 文金荣 编著:《创新能力》,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处在了一个创新的环境中的机会,因为我们的工作人员人数占多数的广大研究人员,就处在创新的第一线,他们的工作内容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要不断发现新的理论与方法、对新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加以解释。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智囊团”,中国社科院在中国改革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起到的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其中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我们既要有为科研人员服好务,为共建良好研究氛围做出自己的贡献,又要注意自身的不断学习,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以进一步提高为科研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首先,我们有着一个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的大环境,有利于建立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建立。从社会层面来讲,我们的经济社会正处于一种改革发展的时代,又好又快地发展,建设小康型和谐社会,是我们目前阶段的主要目标,这一使命本身就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种创新性的发展模式,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尽自己的最大力量。从我院的层面来讲,除了我院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外,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无愧于“国家队”的称号,许多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处于国内的前沿。我院还为所有的员工,特别是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了许多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主动促进工作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中院人事教育局有关干部能力培训的系列讲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加之各所也有着不同的激励措施和方法。以上都促进了我们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而意识的培养和建立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方法,我们的能力才能尽快提高。

其次,我们要在工作中勇于实践,不断学习和完善,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创新能力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是与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分不开的,我们在对创新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实践。特别是我们在基层中处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更不能够只是拘泥于已有的习惯和程序,要加强学习,除了具备应有的基本理论素养,认真学习理会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基本政策,还要强化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并了解工作中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同时还要熟练使用与办公相关的有关软硬件。更主要的是要有意识在工作中学习和使用一些常用的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如:头脑风暴法、组合法、联想与想象法等,以及一些创新思维技巧,如:发散思维、纵横思维、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等。要不断地将一些创新的想法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即使有些时候或者场合的效果不太理想,只要没有涉及到原则性问题或影响到工作的正常进行,都要尽可能坚持下去,并且要注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能浅尝辄止,或者只是做表面文章。

再者,我们要充分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我们就工作在一个每天从事创新工作的群体当中,尽管工作的性质不尽相同,但是许多研究方法和思想的基本

原理是可以为我们的工作,特别是我们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宝贵的借鉴作用。比如我所承担的国家重点课题“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自1990年开始有关研究工作以来,已经连续18年为有关领导部门和全社会提供来自中国社科院的关于中国经济的预测和分析结果,多年来,院所领导和课题组成员不断创新,不仅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不断进行创新,同时还注意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追踪新的热点和问题,现在该课题的成果之一,每年秋季出版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简称中国经济蓝皮书,面对来自不同领域和层次的激烈竞争,该书已经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有关中国经济的权威性读本之一。身处在知识密集的机构,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沟通技巧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善于聆听、学会征求意见、学会处理分歧、与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的良好沟通等。还有就是与其他单位加强沟通,如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说明的,有时由于自身观察角度和分析深度所限,一些自己难于想出解决办法的问题或事情,也许别的机构早已有了较好的解决办法或经验。

还有,就是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学习是分不开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们往往应该从身边的一些不起眼的、习以为常的小事做起,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并且不断总结,坚定信心,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所进步,有所创新。同时,又要注重实效,这样既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获得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和支持。

特别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时刻注意和把握学习和创新的关系,亦即所说的“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创新和学习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具备的创新的基本知识后,应当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所谓“学无止境”,不断学习才能给我们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创此能力的提高也将为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拓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尽管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进程当中,但是知识经济已经不同程度地深入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根据研究表明,农业经济条件下,人们从学校的得到的知识进本可以适用一生,在工业化社会,人们从学校教育的得到的知识半衰期为10-15年,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将缩短为5-7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如果不注意加强学习,将很快落伍于社会的发展,更遑论去创新了。作为一个著名研究机构中的工作人员,更应责无旁贷,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将其有机的使用到工作中去,力求工作中有所创新。

加强学习,提高创新能力,是我们在当今社会每一个人都应该时时提醒自己的一项内容。如果能够适应这一要求,将对工作起到更加积极的推进作用。而具22蔡芸 文金荣 编著:《创新能力》,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篇7:加强学习态度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

加强学习反思 不断提高课堂调控能力

――参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典型案例

课例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石泉县中池镇老湾小学 胡侠兵

编辑:安康市教研室 李 志

3月14日,我有幸到石泉县城关二小参加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典型案例”观摩研讨活动。活动中有我市省、市、县级教学能手精湛的课堂展示,专家精彩的讲座点评,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四位名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孩子亲切和蔼的评价、活跃的课堂气氛,让我充分领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与魅力。

给我印象深刻的两节课是王莉老师执教的《年月日》和何昌斌老师执教的《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我县教学能手王莉教师执教的《年月日》是第一节课,这是一节20分钟的旧课新上,王老师巧妙地设计了连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复习巩固了年月日的知识。课堂评价丰富多样,特别是这句“暨帮老爷爷解决了问题,又学到知”尤其精彩。展示了能手的语言魅力和良好课堂评价素养。

何昌斌老师执教的《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是第三节课,何老师在课堂中通过猜一猜,站一站,找一找活动让学生轻松地学到知识。课堂中何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课堂评价丰富多样,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特别是再找我的孩子的位置教学环节,适时地给出竖行的规则;通过行数、列数的.提示最后成功猜到第4列,第3行;接着激励学生尝试简化这一位置。当学生写出“4.3”时,教师当即评价道:“这已经很接近数学家的想法了,看来你有当数学家的潜质。你要多努力!” 给我印象最深刻。

课后我们听了安康市教研室李志的《如何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评价》的讲座,李志老师主要讲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理论思考、有效实施策略、应注意的问题等。使我受益匪浅。

听了专家的讲座,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评价,我觉得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并需要去改进与提升:

1.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课堂语言组织的能力,既能做到简洁明了,又能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2.要对每节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这次听课活动中,教师都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景教学,既贴近生活又有创意,一是调节好课堂气氛,二是要利用有效评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既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索、思考中学习,并对学生的汇报及时评价,尊重学生的答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鼓励,多关注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课堂活动参与面大,争取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8:加强学习态度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 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对于刚刚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这些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 要用尽可能短的时间熟悉你所从事的工作, 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还走师傅带徒弟、三年出徒的老路。社会大环境要求他们把这个过程提到本科学习期间完成, 这样才能尽快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实验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限制。本人自1998年开始一直坚持指导大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 取得了一点成绩, 获得了一些荣誉, 学生也得到了锻炼。本人还获得全国“挑战杯”赛“优秀指导教师”、吉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仅供大家参考。

二、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几点体会

1.通过参加竞赛提高了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大学生, 参赛对他们所学的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知识是一次总结、应用的过程。通过参赛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存在的不足可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知道了自己在哪方面需要加强。以参加检测、控制类电子设计竞赛题目为例:参加竞赛的学生需要掌握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等课程。参加竞赛就是对这些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检验。尤其是单片机这门课程如果只是上理论课, 做几个简单的实验, 学生毕业之后用不上几年, 几乎全部忘了。但是如果能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或者参加一个实际应用的项目, 就能够很好地理解、掌握这门课的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相关的课程也是一样。

2.通过参加竞赛提高了大学生对相关信息收集、检索、汇总的能力。科学研究都是将前人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提高的过程。因此, 在做科学研究之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归纳与所研究的方向相关的信息, 可以通过报刊、杂志、会议、专利成果等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大学生通过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活动来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这方面的能力不可能只通过理论课和专业课学习、有限的实验课获得。大学生通过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时, 需要通过报刊、杂志、会议、专利成果等各种渠道获取信息。

3.通过参加竞赛提高了大学生对网络收集信息的能力。互联网的普及使从前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的过程变得非常简单。输入几个关键字, 就可以轻松获得大量的有用资料, 从前那种人海战术, 费时费力的翻书过程完全用网络代替。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大学生, 必须要非常熟练地掌握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从参加竞赛一开始的确定技术路线, 就要查阅相关元器件的性能、典型应用电路, 查阅相关类似题目的设计、调试以及应用经验, 都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

4.通过参加竞赛提高了大学生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参加电子设计竞赛, 一般情况下是三个同学组成一个参赛队, 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竞赛题目规定的任务。这些任务包括:根据竞赛题目查阅相关的资料、确定技术路线、设计、焊接、调试电路、测试数据、完成研制报告的撰写, 任务特别重而且时间短。这就要求几名参赛队员既要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又要了解彼此的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意见。需要参赛队员具有一定的协调、沟通能力, 否则就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不能最大限度发挥才能。

5.通过参加竞赛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能力。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大多数都没有机会把它们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就是一个难得的实践机会。通过参加竞赛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6.通过参加竞赛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率。自1998年以来每年我都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或吉林省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从这些大学生的就业以及工作情况看, 他们的就业率特别高, 现场的单位对他们的工作能力都非常认可, 评价都特别好。曾经有一个到我校挑选毕业生的同志这样评价一个参加过电子竞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你们有多少, 我们要多少”。

三、几个参赛学生的情况

1.柳得志的成长过程。柳得志是我校1997级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 学习成绩在年级排名居中,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与其他两名同学一起被选中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刚开始训练时, 他们不知怎样参加竞赛, 不知道怎样确定技术路线、选择元器件、写设计方案、研制报告等。他们经常因为一点很小的意见分歧闹得面红耳赤, 不可开交。经过一年时间的锻炼, 做到了彼此心领神会, 配合默契。

在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前, 经过一年的基本功训练, 他自学了传感器、单片机、检测技术与仪表等八门课程, 在我的指导下和其他两位同学一起设计、焊接、调试、组装, 完成了温度检测、控制、打印测试结果等工作, 制作完成了具有温度检测、显示、保温、打印等功能的参赛作品, 他们的参赛团队获得了2000年“吉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

毕业一年后, 柳得志在公司当项目负责人。他所在的单位领导对我院校领导说:这样的毕业生你们有多少, 我们要多少!另外的两个参赛学生中的一名考上了一所名校的研究生, 另一名在工作单位也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

2.张叶的成长过程。张叶是我校1999级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 学习成绩在年级排名居中,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与其他两名同学一起被选中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他从小就对电路的制作很感兴趣, 刚开始训练时只对注重电路的设计、调试, 而不懂怎样写设计方案、研制报告等。参加200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省三等奖。经过一年的训练, 参加2002年“吉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省一等奖。2003年在我的指导下他与其他两名同学又获得了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吉林省一等奖、国家三等奖。现在他在我校执教, 毕业后也在从事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指导工作。他指导的大学生也多次获得国家以及吉林省大学生竞赛的一、二、三等奖。

四、总结

通过十多年来指导大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经历, 我深刻认识到, 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才能更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在讲授《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时, 就将相关的一些实物例如:氦氖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热敏电阻、铂电阻、热电偶等常用的激光器、传感器、实际检测电路带到课堂上, 还做了一些实验,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让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参加竞赛能够提高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资料检索、收集整理能力, 利用网络收集信息能力, 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能力以及提高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 也是对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阅, 一次实际应用。

篇9:加强方法指导 提高阅读能力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阅读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新课标也认为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是正在学习的少年儿童,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阅读,有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有的学生甚至看不懂课本。因此,教师必须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他们一些好的读书方法尤其重要。不久前,我校“小绿叶读书节”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在本次活动中,笔者执教了一堂《西游记》读书交流课。现就简单地谈谈如何在堂课中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教学目标】

1.能自己读懂读通少年版《西游记》这部经典名著;

2.选择性地赏读书中精彩语言,激发阅读兴趣;

3.掌握好的读书方法,初步学会分析人物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话题

1. 播放《西游记》动画片段;

2. 板书《西游记》;

3. 最近同学们都将少年版的《西游记》读完了,今天就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西游记》,开一个读书交流会。

二、小组比赛

过渡:同学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西游记》,你觉得你把故事读懂读透了吗?

1. 老师这里有一些有关西游记的知识题,我们四大组来比拼一下,看看哪个组对《西游记》了解得多,有没有信心?

2. 介绍游戏规则。

3. 进行比赛。

三、通读全书——学会把书本读薄

过渡:老师想要继续考考大家,你知道这部小说大致可分为几部分吗?

1.读前言

(1)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前言)

(2)你读书很细心,你还发现了这个部分。我们一起翻到前言,说说都写了哪三部分。(指名读)

(3)读前言能帮你理清整本书的层次。

2.了解作者

(1)除了前言,还有哪些内容我们也应该在读书前先浏览一下呢?

(2)了解作者。我们应当记住给我们带来经典阅读的作者。这是对作者的尊重。

3.翻翻目录

(1)同学们,我们再一起来看看目录,你从目录获得哪些信息?都有哪些故事,你能说几个吗?

(2)同学们,你们刚才读的这些目录就是这段故事的大意,它概括得多么简洁明了啊!它可以帮助你一下子就找到你所喜欢的故事,看来目录还不得不读。

4.看看导读

(1)导读在书的最后面,读了导读对你读整本书有什么帮助?

(2)指名说。

四、品读人物——学会把人物读厚

过渡:这部小说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西游记》,去和书里面的人物面对面。

1.大谈孙悟空

(1)在你的眼中,师徒四人分别是怎样的人呢?你能结合故事,挑一个最感兴趣的人物说说吗?

(2)同学们最想说的一定是孙悟空,请同桌两人先互相说说。

(3)指名说。

(4)赏读故事经典语言,出示经典段落。

(5)在读过程中,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一分为二看八戒

说完了孙悟空,还想说谁?瞧,他来了!(出示猪八戒图案)

(1)看着画面,谁能用自己的词来形容一下,这是怎样的猪八戒?

(2)结合故事说说猪八戒。

(3)刚才同学们说的好像都是猪八戒的缺点,我们看人物要一分为二,猪八戒缺点是不少,但他也有优点啊,你读书时读出来了吗?谁还能说说他的优点?

(4)指名说。

3.对话唐僧

(1)有个小朋友对唐僧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我们一起读读看看。

(2)你觉得他说的对吗?

(3)你有什么话要说给唐僧听的?

(4)指名说。

4.学习沙僧

(1)沙僧的个性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任劳任怨。

(2)我们在学习或劳动时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3)指名说如何学习这种精神。

5.人物大杂烩

(1)除了唐僧师徒四人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书中还有一些各具特色的人物,比如神仙、妖魔,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人物吗?

(2)指名说。

教师小结:你看作者不仅把书中的主角写得活灵活现,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衬”,一些看似平淡的配角也写得有血有肉,为文章增色不少。《西游记》之所以成为经典名著,这就是原因之一吧。

五、畅谈收获

1.读完《西游记》,大家一定收获不少,把你的收获和大家分享分享,说说你从书中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

2.指名交流。

六、欣赏歌曲品味经典

1.播放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演唱的《敢问路在何方》。

2.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难取真经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读者,著名歌手蒋大为就用一首歌把这种精神给唱出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七、总结谈话

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一遍西游记大家肯定回味无穷啊,老师希望你们有时间再读《西游记》,或带着我们今天交流的好的读书方法走进下一部名著。

名著营养丰富,读一遍往往不能把“营养”全部吸收。因而我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受益,建议他们在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之后再读《西游记》。经过长时间的引导、阅读之后,有部分喜欢语文、精力充沛的学生往往不满足教师指定的作品,他们提前阅读或者让教师推荐其他名著。因为他们体验到了读书的快乐,这样可以在班内或校内逐步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风气。

篇10:加强学习态度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

新的学期随着第一缕春风到来了,面对新的学期的开始,面对新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到来,也使我更加感觉到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与业务能力水平提高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及现有的业务能力水平,制订本学期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努力提高自身在思想、文化、业务方面的素质及能力,使自己逐步朝着“一专多能”型教师方向发展,使自己更加适应教学、适应教育、适应教师这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

二、奋斗目标:

1、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2、2、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与提高,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用技能实践教学。

3、加强文化水平的提高,多读书,读好书,用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三、具体措施:

(一)思想方面:

1、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党章、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的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遵纪守法,维护学校、学生的利益,敢于同消极腐败现象和不良现象作斗争,发挥主人翁作用。

3、认清当前教育形势,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爱护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

4、牢记自己的本位,与他人精诚合作,充分发挥奉献精神。

5、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努力出色的完成任务。

(二)文化方面

1、认真学习有关文献著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达到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周读一篇好文章,每日写一篇读书笔记或心得,而且要坚持经常,不断的积累、积淀,提高自己的文学功底。

2、坚持自学为主,将学过的英文课程中的一些书籍再重新学习一遍,使自己的文化知识进一步得以充实和更新。

3、将自己在本学期要看的书籍大体的列出明细,使自己在日常的工作之余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在文学天地里畅游。

(三)业务方面

1、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参加听、评、赛课,做到认真做好记录,认真做好准备,抓住每一次的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2、按时参加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不断的积累总结教学和教研经验,使自己的业务能力有一定的进步与提高。

3、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文献和教育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做到有针对性的在教学中实施运用,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4、对课堂教学管理,做到及时反省,及时反思,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工作有序顺利的开展。

篇11:加强学习态度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第5条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那么,怎么在阅读教学中适当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呢?

首先是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摆正“教和学”的关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如何处理好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间的关系。我在课堂中加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此。那么,什么是“学生合作学习”呢?它是指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通过几个学生间的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一定的课题和学习任务,以期达到每一位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诸方面都能积极和谐地发展。这一教学形式,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其组织形式都不够明确具体。我将班内学习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学习动机、交往技能等情况合理搭配,组成14个学习小组,组内包括1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1名理解、分析较慢的学生,组员在小组中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那么,为什么说加强学生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呢?

一.自由发表意见,锻炼表达能力。

学生课堂参与的形式多样,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效率,改变少数尖子生唱主角的局面,我总是在教学的关键处,重点处,设计学生合作学习的环节。因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会消除畏惧心理,乐于发言,乐于读书。比如,在《燕子》一课教学中,我叫学生理解“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句点明中心的话时,就布置了学生合作学习,并且要求一会儿每个合作学习的小组推荐一名还没有发过言的同学来汇报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情况。学生听后,马上投入到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准备之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一环节的设置,既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也为没有发过言的同学创造了发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二.互相启发学习,提高阅读能力。

张志公说:“语文课有一项特定的无可推托的责任,就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进行种种计划的阅读训练,以增减学生具有比较高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指什么?是指通过阅读能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技能。由于每个学生的这种技能存在着差异,给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帮助和学习,就能相对地平衡这种差异,提高阅读能力,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比如,如,《忆铁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铁人睁大眼睛,“哦?……咳!”在教学时,我也设计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环节,我提出了:“这句话含着什么意思?”。学生在讨论时各抒已见。集体汇报时有一个学生说:“我从铁人睁大眼睛:‘哦……’体会到他批评错了,那位阿姨是个好人,把别人的孩子抱在怀里,而把自己的亲骨肉放在地上从‘咳’字可以看出他很自责,又从‘……’可以看出他自责了很多遍,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听了学生的发言我很高心,马上又安排他们合作学习,我又问:“既然说是此时无声声,那么,我们就让它变成此时有声吧!铁人他话没说完,但我们知道他心里究竟想些什么?”一个学生说:“铁人当时在想,我不应该这么快就批评她,我应该先了解一下内情,先了解一下坐在地上哭的那个孩子,到底是谁家的孩子?这样才能决定是批评还是表扬,‘……’表示他后悔不及。”另一个学生说:“他心里想,我不能少做点低水平的事吗?”又一个学生说:“铁人当时肯定想,我批评错了那位阿姨,我应该回去向她道歉,阿姨却不作声,不辩解,笑呵呵地听着,从‘急忙’、‘闯进’看出铁人想急于向阿姨道歉。”最后我根据学生的`发言作了小结:我们从这里看到当铁人知道那位阿姨抱着的不是自己的孩子,在地上哭的倒是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他十分地惊讶,他十分地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以后,他是多么地后悔呀!由此而感到深深地自责,从而可以看出铁人是一个严以律己的人。上面这个问题叫学生个体学习后起来回答,答案肯定支离破碎,并且不够全面的,而学生在组长(优等生)带领下积极讨论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判断、推理等阅读能力,正如杨再隋教授所说:“要体现训练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言语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很显然,原来对这个问题根本无从下手的差生通过点拔、启发、讨论,也能大胆举手发言。这样,全体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不就提高了吗?

三.合理分工合作,体现主体之位。

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必须建筑在学生个体学习的基础上,没有个体切实的学习为基础,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完耗时间。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组长至关重要,他们必须经常培训,如:教会他们如何组织协调小组的学习如何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如何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等。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包括小组讨论和组内朗读课文。讨论内容一般是需要通过互相启发来扩展思维的“多维性”问题;需要通过反复推敲才能准确把握的“聚焦性”问题,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有统领全局性的问题;需要通过共同协作来提高学生效率的集体性作业 。根据讨论内容的不同,讨论形式可以是诊断式、辩论式、连锁式、分割式等。比如:教学第7册《爆竹声声》一文后,我提出了“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我要求小组运用连锁式讨论,即由小组长主持,其他组员依次自动发表看法,再由主持人归纳。当然,学生在讨论时,教师不是局外人,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中教师的巡视、点拨、参与以及要求学生按照规则来交流汇报结果,这些指导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潜心研究,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地解决阅读专题,提高探究性阅读的效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性阅读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因为对于探究性阅读来说,探究过程往往比探究结果更重要,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重点词句的研究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这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在和谐友爱的教学氛围中,乐于参与学习,充分体现了他们是课堂上真正的学习主人。

篇12:加强学习态度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

经验分享 2009-02-17 21:21:35 阅读2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新课程标准》倡导:预习是学习个体的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下列不适度现象。

一、预习要求不具体,导致预习不到位。有的老师布置作业时,只说:“今天晚上预习×××内容。”学生就走马观花的看一遍,导致预习不到位。

二、没有预习方法,学生无从下手。凡事得有法,有路可循,否则学生无从下手。

三、预习得不到落实。晚上布置了预习作业,第二天上课时老师不管不问,让学生感觉预习不预习一个样,得不到及时反馈。

四、预习见高不见低,由于预习不能实事求是,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总是以优先预习效果取代全班学生预习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我组从以下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改变预习方式 提高学习能力

四年级学生数学预习时,总是先给学生列好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进行预习。而现在已经到了五年级,如果依旧照此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不可能得到提高,还有可能束缚孩子的思维,阻碍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永远只会让别人扶着走路。为此,现在我们要求学生预习时,首先要求学生进行全文阅读,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分段阅读,理清本段(本环节)的重点知识;最后对全文进行回顾整理,并要求学生列成自学提纲的形式。第二天汇报交流,教师只是提出异议或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

现以《分数乘整数》一课为例,进行简单说明。首先让学生回报预习提纲。经过同学们的补充整理出了下列提纲:

1、通过看主题图知道了什么?

2、解答此题书中用了几种方法?

3、怎样计算分数乘整数?

4、分数乘整数注意什么?

5、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再比如《分数乘法应用题》,这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并且会利用线段图理解题意。并且这节课有两个知识点,一是总量和部分量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两个不同量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依然要求学生照此方法进行。但布置前和布置后我都感觉心里没底,这节课如果没有一定能力的话,学生只能找着课本读一读,甚至读过后也不容易总结出问题,更不可能挖出太深的东西,所以我一直顾虑重重。不知学生能预习到什么程度,能否把握住本节课的重点,会列出什么样的预习提纲?等到第二天我依然带着这些疑问来到了课堂。自认为这节课不好把握,让学生列预习提纲更是纸上谈兵,所以我说道:“孩子们,老师再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把这节内容根据昨天的预习重新回顾一下。”其实我是想利用这五分钟的时间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课堂计划。因为学生每人都有一个预习本,学生一边看着课本,我一边检查着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检查了5、6个学生的预习便使我感到了惊讶和惊奇,使我如释重负。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感叹:我的学生会学习了!我急忙让学生停了下来,赞赏道:“孩子们,我真是没想到你们具有这么强的学习能力,你们列的预习提纲简直让我不敢相信,竟能 把这节课的重点把握得这么透彻,太了不起了!” 这就是学生列的预习提纲:

1、通过看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

2、如何用线段图表示题意?

3、求一班男生多少人就是求什么?求二班女生多少人 呢?

4、两道题的线段图为什么不一样呢?

二、适度评价预习结果,激发预习兴趣

对学生的预习过程或是结果,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及时地检查、评价、反馈,注重发扬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思考的主动性。对中下层的学生应采取先扶后放、循序渐进、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感到预习的喜悦,产生兴趣;同时把竞争意识引到预习活动中,老师在讲课前,根据布置的预习提纲进行“知识小竞赛”,给较好的学生奖励“智多星”的称号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时,对困难的学生还要手把手地教,要关心困难生,让学困生在体会老师的爱心中,对数学产生兴趣,使其尝到课前预习的甜头。为了便于评价及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检查,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预习本,预习本里记录着每个学生当天预习的情况。为了督促每个学生的预习兴趣和预习质量,又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不仅能把老师提供的预习提纲中涉及的问题想办法解决,而且还要能提出新的质疑;学习中等的学生要尽量把老师所提供的问题一一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要写明原因;学困生对老师所提供的问题能解决多少是多少。如果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只要符合所规定标准的都按优秀对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学困生要想达到优秀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当小组讨论时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二者合一才能达到优秀。如果超过了自订的预习标准,除了得到优秀外,再另加2分。这样每个学生不仅有自己的目标,还有制度的限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也许这就是适度理念所倡导的。

三、充分利用预习成果,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我们认为,要想把预习落到实处,体现预习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改革现存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我校所提倡的自主高效课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组研究了如下的教学模式:

专项训练——预习展示——交流汇报——自主总结——自主练习——自主评价6个环节进行课堂教学。

一、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其实就相当于细水长流,对学生基本能力的一个强化训练。我们大家都知道,要想把数学学好,必须有一定的基本技能作铺垫,而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不是一日之事,一日之功,它需要常抓不懈。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二、预习展示

此过程既是对预习的一个检查,使老师进一步明白学生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弄清楚学生的盲点,使授课更有针对性。也就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同时本环节也是学生再次审视自己的一个过程,也是自己评价自己预习效果的一个过程。

三、交流汇报

这一环节,首先学生自己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首先让学生自己对每一个问题有自己的一个认识,自己的认识也许是正确的也许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够完整的,再通过和别人交流不仅可以说服一个人改变自己的想法,还可以深化几个人的思维。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不免会同出现不同答案,这时老师要给学生争执的时间,老师要尽可能少的当裁判,要让学生在争执、辩论中明白、醒悟!

如,在《分数乘整数》这节课,当学生在交流有几种方法解答时,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的说:三种方法,一种是用加法计算的,另一种是用乘法计算的,还有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的;有的说是用两种方法计算的:一种是加法,一种是乘法;还有的学生认为:也是两种,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的,一种是先计算再约分。当出现这三种不同说法后我听见就有同学解释道:本题不是用三种方法解答的,先约分再计算和先计算再约分,这是说明分数乘整数的两种计算方法,而不是解答要求问题的两种方法,解答此题的方法只有两种,那就是加法和乘法。此学生说得透彻明了,本小组的学生报以了热烈的掌声。小组交流只是小范围的互动,可以说大部分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全班交流汇报是对学生再认识的一次升华,可能会出现争执,会提出质疑,但在争执、质疑过程中学生体验到的是学习的快乐,学习的幸福。这是一个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的片段: “根据题意我们知道男生制作的是总数的5/6,所以画线段时应先画出表示

总数的线段,再把总数平均分成6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学生是边说边画图,真是一位教师风度。

继续讲解 “根据男生制作的是总数的5/6可知求男生的就是求15的5/6是多少。”这是一学生补充到: “根据线段图也可以看出求男生制作的件数就是求15的5/6是多少。”当这一组汇报完后,下面一位学生质问到:“你们能解释一下,第一题为什么只画一条线段,而第二题则画两条线段呢?”这一小组同学这样答道:“因为例1是总量和部分量之间的关系,而例2是两个不同量之间的关系,所以画线段图的方法就不一样,也就是总量和部分量之间的关系用一个

线段图表示,是两个不同量之间的关系用两条线段表示。” 就这样一节课不需我的讲解,在学生时而讨论,时而争执之间 把这节课分析得淋漓尽致。

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倾听者、判断者,还要做一个抛球者,也就是当学生的讲解有遗漏时,老师要及时抛出一个球,让这个球在学生中在相互传一传,接一接,加强一下球技。也就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分数乘整数》这节课,学生对计算方法基本掌握,对为何可以这样计算还有待考虑。为此,我就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1/2×6=1×6/2你能解释吗?这一问题的抛出,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知其所以然,同时让学生明白在预习的过程中,对于解答的步骤和方法也要会提出问题,在读的过程中要学会边读边思。

四、自主梳理

自主梳理,不仅使学生对新知又进行了一次整理回顾,一次对知识的梳理,而且使学生对知识能够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并且起到了小结的作用。本环节的要求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一节课不能没有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如果整节课都是学生自己在“哇啦哇啦”地讲,吵吵闹闹的讨论,课堂的实际效益也是不高的。更不能体现我校所倡导的适度教育理念和自主高效课堂。

五、自主练习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收获。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自主评价

此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不仅能看到自己的优和差,同时也要会欣赏别人,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这样的课堂教学体现四个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多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多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多体验,培养学生感知的能力;让学生多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参与能力。更能体现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有不同的收益,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上一篇:中庸读书感悟下一篇:丰润达地铁监控安防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