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答案解析

2024-04-30

高一历史答案解析(共9篇)

篇1:高一历史答案解析

历史使人智慧,历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知识的殿堂,去感受历史的魅力吧!

寒假作业一答案解析

1.【解析】选B。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规定王位由嫡长子继承,材料中‚纣王虽幼,以嫡立‛可以看出,纣王是嫡长子,故承袭王位,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变式备选】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A.分封制 B.封建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选A。依据材料信息‚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很容易判断出此封建制度并非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封建制。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描述了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特点的宗法制度,材料中‚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表明起到了维护家庭内部稳定的特点。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解析】选C。材料中提到的‚村落形态‛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就是中国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宗族组织的存在也是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个经济基础就是自然经济。4.【解析】选D。从‚赖宗庙之灵‛,进而利用‚天人感应论‛等做法,体现了秦始皇将神权和皇权结合,以加强专制统治的特点。

5.【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官印的等级不同,体现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官僚体系的形成。

6.【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的大意说以前州郡的属员多由刺史和县令自行辟除,由中央委派的很少。隋代起,地方的官员都要由中央吏部选拔,不能由刺史和县令自行辟除。7.【解析】选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秦朝到唐末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变化,其变化趋势总体上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A、B、C三项均与史实不符。

8.【解析】选A。西周分封制下,周公封子于鲁,有明显的血缘关系,但唐朝后期出现的李姓皇帝封贺拔氏为节度使,则没有宗法血缘关系。

9.【解析】选C。由材料中‚竞争性的制度‛‚行政官员的水平‛等,结合中国的科举制的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等,可以看出符合题意的是C项。10.【解析】选A。材料描述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由‚驳正违失‛‚小事则署而颁之‛,可以看出是属于审议部门,故选A项。

11.【解析】选A。从材料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元朝的行省划分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就是犬牙交错,省与省之间交错分布,而不是将大片土地相对独立的化成一个省,也体现了以北方为核心治理南方的思想,最终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也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C、D三项均与史实不相符。

12.【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可知,丞相制度的废除,彻底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使皇帝一人独揽全国大权,形成了皇帝的个人独裁,故B项正确。C、D两项是在这一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C、D两项。A项出现于隋唐时期,排除。13.【解析】选A。从军机处导致‚有庸臣‛、‚不至有权臣‛来看,①②是符合题意的。至于削弱内阁权力和扩大统治基础,不仅史料未提及,而且不符合史实,因此带③或带④的选项都应排除。14.【解析】选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建立的初期能够有效对地方进行统治,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建设,维护了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使我国成为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但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逐渐成为中国落后于世界的主要原因。

1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从材料的‚以阶级斗争为灵魂‛即可判断选择A项。B、C、D三项结论不符合题意。

篇2:高一历史答案解析

《中国政治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的制度相比于周以前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4分)。

(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有何弊端(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10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初承秦制,三公九卿多由功臣担任。他们位高权重,多骄纵专横。武帝时,这种情况仍很严重。如其舅父田田蚡大权独揽,任用私人。以致于汉武帝不耐烦地说:“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

篇3:高一语文教学问题与教学方式解析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 教学方式单一

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依然只运用单一的“灌输型”教学方式, 长此以往, 教师一直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 会降低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 从而对高一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造成影响。虽然也有一些教师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已经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了合作性等其他教学方式, 但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导致从根本上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改变。

(二) 现代化教学运用不准确

受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 一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课堂中逐渐得以应用, 合理对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运用, 也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 没有深入的认识到现代化教学设备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导致其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时, 只是为了体现华丽的课堂以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结合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最后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集中, 从而影响高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 教学主体缺失

在开展高一阶段的语文教学时, 部分教师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观念, 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直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进行灌输性的教学, 学生只需要被动的接受知识即可, 长此以往, 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升, 也会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高一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方式

(一) 创新教学方法, 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务必要以学生为中心,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但是,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影响颇深, 在教学中没有认识到创新教学方法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必须要将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掌握教学本质, 以学生为主开展教学, 全面提升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例如, 教师在进行必修一《荆轲刺秦王》一课的教学时, 传统模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般会带领学生翻译这篇文言文, 而学生只是负责记录即可, 但是这种方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也会有所下降。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教师务必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之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本课每一段的释义, 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将自己做讨论的内容进行讲解, 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补充。这样一来, 语文课堂教学既体现了多样性,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 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 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 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例如, 教师在对语文必修一中的《包身工》一课进行教学时, 教师便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通读, 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 随后教师在通过网络搜集当时“包身工”泛滥的年代, 可以运用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包身工的无奈, 进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 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地去探求课文中的奥秘, 善于发现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以在课前预习时以及教学过程中, 而教师则要全面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 在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中挑选出有价值的进行探讨。例如, 教师在进行必修一《纪念刘和珍君》一课教学时, 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 针对课文中鲁迅描写的刘和珍提出自己的疑问, 随后教师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再对课文进行研究, 分析鲁迅笔下的刘和珍以及鲁迅先生对于刘和珍的怀念之情, 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便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让学生对课文加深印象, 从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针对高一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人员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以此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在根本上加强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促进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

摘要:针对高一阶段的语文教学问题, 对其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通过解析, 可以了解到影响高一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问题, 并希望以此提升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一,语文教学,问题,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彭玉华.基于“问题教学”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 (01) :39-42.

[2]马月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12, (30) :356.

篇4:高一语文教学问题与教学方式解析

高一语文教学问题教学方式在高一阶段,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对于学生的语言逻辑运用以及知识积累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不高、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等,严重制约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人员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多角度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在语文教学中依然只运用单一的“灌输型”教学方式,长此以往,教师一直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会降低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从而对高一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造成影响。虽然也有一些教师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已经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了合作性等其他教学方式,但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从根本上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改变。

(二)现代化教学运用不准确

受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一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课堂中逐渐得以应用,合理对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运用,也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深入的认识到现代化教学设备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导致其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时,只是为了体现华丽的课堂以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结合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最后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集中,从而影响高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教学主体缺失

在开展高一阶段的语文教学时,部分教师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灌输性的教学,学生只需要被动的接受知识即可,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升,也会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高一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方式

(一)创新教学方法,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务必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但是,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影响颇深,在教学中没有认识到创新教学方法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要将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體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掌握教学本质,以学生为主开展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必修一《荆轲刺秦王》一课的教学时,传统模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带领学生翻译这篇文言文,而学生只是负责记录即可,但是这种方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也会有所下降。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教师务必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之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本课每一段的释义,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将自己做讨论的内容进行讲解,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补充。这样一来,语文课堂教学既体现了多样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对语文必修一中的《包身工》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便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通读,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随后教师在通过网络搜集当时“包身工”泛滥的年代,可以运用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包身工的无奈,进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地去探求课文中的奥秘,善于发现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以在课前预习时以及教学过程中,而教师则要全面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在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中挑选出有价值的进行探讨。例如,教师在进行必修一《纪念刘和珍君》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针对课文中鲁迅描写的刘和珍提出自己的疑问,随后教师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再对课文进行研究,分析鲁迅笔下的刘和珍以及鲁迅先生对于刘和珍的怀念之情,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便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对课文加深印象,从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针对高一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人员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以此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根本上加强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玉华.基于“问题教学”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01):39-42.

\[2\]马月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30):356.

篇5:高一历史答案解析

2018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答案解析

【】高中生各科考试,各位考生都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把自己调整到最佳作战状态。在这里查字典化学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18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答案解析,希望能够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三、推断题

19.(每空2分,共14分)(1)碳碳双键(2分)CH3CHO(2分)

(2)CH3CH2OH + CH3COOH CH3COOCH2CH3 +H2O(2分)酯化反应(2分)

(3)-CH2-CH2-(2分)

(4)CH2 = CH2 + HCl CH3CH2Cl(2分)

氯乙烷的沸点低,易挥发,挥发时吸收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2分)

四、实验题

20.(14分)(1)防止烧瓶中液体暴沸(2分)

(2)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将浓硫酸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2分)

(3)否(1分)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2分)

(4)饱和Na2CO3溶液 浓硫酸 分液 蒸馏 蒸馏(每空1分)

(5)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2分)

五、计算题

23.(每小题2分,共6分)(1)C4H10(2)B:CH4 C:CH2==CHCH3或B:C2H6 C:CH2==CH2

(3)CH2==CHCH3

篇6:高一历史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满分 30 分)

1—5 CCBCC 6—10 CABCB 11—15 CBACB 16—20 CCAAB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共两节,满分 40 分)

第一节 (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0 分)

21—25 CADBD 26—30 CAACB 31—35 AABCD

[解析]

A

[试题分析]

21.推理判断题。短文并没有说 Charles Darwin 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家,可排除 A;由第二段可知 别人认为 Darwin 的许多实验不值得做,可把 B 排除;文中没有论述 Darwin 与别人相处的事情, 可排除 D。由“he believed all things could be important however simple they seemed to be.(Para 3)” 22.词义猜测题。由上文可知作者认为做这个简单实验是重要的,它解释了目前人们对于物理方 面的理解。因此这些理解当然是推翻了一些希腊古典物理学的观点。由此可推知 set aside 与 throw away 同义。 23.主旨大意题。短文的最后一段点明最简单的事情都可能动摇科学的根基,意在告诉读者要留 意身边的每一件事,哪怕它非常简单。

24 .细节理解题。短文第一段第二句“Or did he do experiments that were so simple and basic that other people just thought they were foolish?”明确告诉我们,有些人认为 Darwin 做了愚蠢的实验。

B

[试题分析] 本文介绍了 2050 年的第一批去火星旅游的游客的情况,如何做准备,还有费用等 问题。

25 .计算题。从第二段的句子:Not only will he spend five months in getting to Mars, but another 600 days there before he can go back home.可知是 5×30+600=750。 26.句意理解题。这句话的意思是:回来后,你不会看见他乞讨的,说明不要担心他的经济状况。 27.推理判断题。从最后一段的句子:I have plenty of time to come up with a new business idea”, he says and laughs.可知他是乐观的。

点评:此类文章的最大的障碍是词汇以及考生对阅读内容的不熟悉,需要考生在阅读的时候有

足够的耐心。要养成在上下文串联中猜测词义的能力,根据上下文中出现的同义词,近义词, 反义词,以及词义的解释来理解生词。同时要抓住文章的中心,不要受其他信息的影响。要根 据题目及选项以及文章的上下文串联合理的判断推理。

C

[试题分析] 文章讲述了一家特别的报社 Street Sense。Street Sense 是华盛顿特区的一种报纸,它 关注的是街上无家可归人员和他们遇到的麻烦。这个报纸的销售模式是把流浪者培训成他们的 销售人员,相当于给流浪者提供了工作。

28. It’s a newspaper in Washington D.C. about homeless people and problems that affect them. ...The newspaper’s business model is based on homeless sellers”可知,第一段主要向读者介绍什么是 “Street Sense”,它的运作模式等信息,故选 A。

29. Every other Wednesday about fourteen thousand copies are printed.”可知,每隔一个周三,也就 是每两周的时间出版一期,every other 每隔......,故选 C。

30. The staff members write the first two pages of the paper.”可知,这家报纸的员工负责写报纸的前 两页内容,故选 B。

31. After the training, each student is given ten free copies of Street Sense. Once those are sold, trainees become real salespeople. They buy papers for thirty-five cents each and sell them for a dollar.”可知, 经过培训的学生会免费得到十份报纸,全部卖出才能成为销售人员,报社按每份 35 美分的价格 卖给销售者,他们再以一美元一份卖给读者,由此可知,一份报纸卖一美元,故选 A。

考点:社会类短文阅读

D

[试题分析] ABCD

第二节 (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10 分)

36—40 GAFBD

[试题分析]

36.由下文“And there are different articles in the newspaper every day.”可知,此处是说每天读报。 37.由上文“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ose who read a lot of books develop good vocabulary.”可知,A项符合,你可以考虑成为当地图书馆的会员。

38.由上文“Watching English movies and television shows.”可知,看英语影视节目可以帮助你学习正确的发音。

39.由上文“Vocabulary cards are used by students who are trying to learn many words in a short time.” 可知,此处是说空闲时间用卡片学习词汇很方便。

40.由上文“The Internet is an unlimited resource for reading material.”可知,用网络搜索你想阅 读的话题。

第三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满分 45 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 (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30 分)

41—45 BCDDA 46—50 BCDCB 51—55 BDCAC 56—60 ABDAB

[试题分析] 略

第 II 卷 第三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满分 45 分) 第二节 (共 10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15 分)

61. another 62. But 63. which 64. of 65. an

66. valuable 67. as 68. 69. organizing 70. that

[试题分析] 本文讨论了在中学生当中流行的在网上开微博这一现象并对其做出了评论。 61.another 考查固定短语搭配。for one thing...for another...为固定结构,表示“一方面……另一

方面……”。

62.But 考生应能从上下行文逻辑,填入适当的并列连词。上文提到的是中学生在网上开微博

的好处,横线后面的句子提到了很多家长和老师对此持有不同的意见,前后为转折关系, 横线后面无逗号,故应该使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并列连词 But。

63.which 考生应能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句意并能正确判断句子结构和句式。根据语法,此处需要一个引导词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指前面提到的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 又能在后面的句子中作谓语动词 should be used 的主语,故应该使用表示事物的关系代词 which。

64.of 考查固定短语搭配。in favor of 为固定搭配,表示“支持……”。

65.an 考查冠词应用。play a part / role in 为固定搭配,表示“在……中扮演角色”,又因为 a 后 面的 important 的第一个音素为元音,故其前的不定冠词应该用 an。

66.valuable 考查考生名词和形容词之间的转化。根据句意,此处需要形容词修饰 tool, 表示 “有价值的”,应该用 value 的形容词形式 valuable。

67.as 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补全固定搭配。根据句意,列举了开放和管理微博需要的各种 能力,因此应填 as 构成 such as 的结构。

68.organizing 考查考生省略句中的非谓语动词形式。此处 while 后面省略了 organize 的逻辑主 语 we 以及 be 动词 are,故完整的句子形式为 while we are organizing our micro blogs。

69.itself 考查考生将人称代词转化成反身代词形式。根据句意,此处的反身代词指的是 micro blog,为 micro blog 的同位语,故应该用表示事物的第三人称反身代词 itself。

70.that 考查考生对特殊句式的判断能力。此处为强调句,强调的是原句的主语 your attitude toward it,去掉 it is 和 that 之后句子成分仍然完整。

第四部分 写作 (共两节,满分 35 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 (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0 分)略

第二节 书面表达 (满分 25 分)

Recently our class had a heated discussion about the Winter Morning Jogging Activity in our school. Opinions are divided on this topic.

Most students are in favor of this activity. They believe that the activity in winter can not only help improve physical health but develop a strong will. Besides, it’s a good way to relieve stress. On the other hand, a minority of the students are opposed to it. They think the activity is too dull. In addition, it’s so cold outside that they would rather stay in the classroom to study.

篇7:高一历史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These books are __d___._____ are in _____ bags.A.my.You, You B.My, Yours, your C.mine, Your, Yours D.mine, Yours, your 2.Would you like __b___ your mother cook supper? A.helping B.to help C.help D.helping 3.Let Tom ___a__ right away.A.go home B.to go home C.goes home D.goes to home 4.---May I have some milk?---Sorry, we have ___d__ left(剩下).A.few B.a few C.little D.a little 5.Could you___b__ a message _____ him? A.take, to B.give, to.C.leave, from D.give, for 6.We would like some meat and fruit ___d__ lunch.A.to B.in C.of D.for 7.Look at the boys.They ___d__ games at school.A.play B.playing C.are play D.are playing

8.— Smoking is bad for your health.— Yes, I know.But I simply can’t ___a___.A.give it up B.give it in C.give it out D.give it away 9.___a___ you are got a chance, you might as well make full use of it.A.Now that B.After C.Though D.As if 10.I won’t call you ___a___ something unexpected happens.A.Unless B.whether C.because D.while 11.Children can get close to________nature by taking part in________series of outdoor activities.A.the;/

B.the;a C./;the D./;a 解析:选D。句意:孩子们可以通过参加一系列的户外活动接近大自然。get close to nature“接近大自然”;a series of“一系列”。12.Emily’s grandma________poor health for several years,so she always takes care of her after school.A.joined in B.has got tired of C.went through D.has suffered from 解析:选D。考查短语动词。suffer from...受„„之苦。根据从句的时态和主句中的时间状语可知,应用现在完成时。join in加入;get tired of对„„厌烦;go through经受。

13.You look well.The air and the sea foods in Sanya must ________you.I suppose.A.agree with B.agree to C.agree on D.agree about 解析:选A。句意:你看起来很好,我认为三亚的空气和海鲜食品一定适合你的口味。agree with sb.(气候、食物)适合某人。agree to同意(建议/计划等);agree on就„„达成一致意见。一般无agree about结构。

篇8:高中历史试卷答案解析1

一、单选题 1.【答案】B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B材料中的政治活动都在强调宗法观念对君权的影响大,即君权宗法内涵是有重要意义的,符合题意;

选项A的说法过于绝对化并且也不科学,不符合题意,排除; C材料并不涉及明君治国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D材料反映的是宗法观念影响古代政治而非儒家学说影响古代政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五代时,沙陀人李克用本与唐朝李姓宗室无任何血缘关系,但当他建国时也自号为唐,以表明其是承唐朝的正统可以看出重视血缘关系,进而得出君权宗法内涵有重要意义,难度较大。2.【答案】D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清代加强专制集权的加强,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说明内阁权力下降,排除A; 清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排除B;

军机处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C说法错误,排除;

军机处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机关,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有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加强皇权,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答题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中军机处的特点和作用回答即可,注意的点是军机处无实权,军国大事皆有皇帝一人裁决,从而得出皇权加强的结论,难度中等。3.【答案】A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已经在制盐业等部门出现大量的雇工,反映了民营手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规模扩大,故A项正确;

B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了雇工的劳动的情况,并不能说明社会地位是否高低,故排除;

C项错误,材料只是涉及到四川一个地方的某一个行业,无法看出雇佣劳动是否普及的问题,故排除; D项错误,材料涉及到的是盐业生产的情况,并未涉及到销售的制度,故排除。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手工业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探究能力,难度中等。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相关内容:我国古代的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的地位,质量好,长期出口海外。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主要是面向官府进行生产,不进入市场,代表着我国手工业的最高水平;私营手工业在明后期占据着主导地位,产品进入市场。4.【答案】B

【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分析】B题干中表明元明两朝科举考试的出题范围和考生的答题都必须以程朱理学为标准,根据所学可知,元明时期的这种做法有利于确定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A项只是表面现象,排除。

C引导了民间向学风气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D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封建王朝推行文化专制的政策,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元代科举考试,出题范围,限制在程朱著书的四书中,明代的科举以程朱理学为主要内容说明理学受重视,理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难度中等。5.【答案】A

【考点】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A从材料中的“他们就把针放在磁石上,针便旋转到指向北方而停止”来看,当时的海上航行已经使用指南针来确定方向,这一历史叙述应当是当时指向技术发展历程的佐证。B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CD这一历史叙述具有历史价值和历史真实性,排除C、D项。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他们就把针放在磁石上,针便旋转到指向北方而停止可以看出指南针对航海的作用,难度中等。6.【答案】C

【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旨在考查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由材料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人轮流担任等信息可以看出雅典民主的公平性,民主性,这有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C正确;

抽签选举体现机会均等公平的原则,不会引发贫富之间的对立,排除A; 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D的说法本身错误,排除。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通过从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有材料中的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人轮流担任等信息可以分析出雅典民主的进步性,保证公平和公正的进步性,难度一般。7.【答案】B

【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古希腊城邦时期,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上述战死者的父母要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和其子幸免于难者为失去儿子的人悲伤,都是把他人为城邦做出的贡献或者说是城邦其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B项正确; 题干中的“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体现了重视公民的生存权利,故A不符合题意; 纲常伦理是古代中国的观念,不符合古希腊,故排除C; 题干没有体现阶级矛盾怎样,故排除D。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有一定难度,材料中父母或笑容满面或必须哭泣,都不是本人的意愿。8.【答案】D

【考点】苏格拉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有知识的人才能拥有德行,有德行的人才能做美好的事,故认同人的理智本能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D项正确;

智者学派是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而苏格拉底是批判这种现象,排除A;

智者学派是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且B项中的“完全”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否认绝对权威,而是强调苏格拉底认同人的理智本能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排除C。故答案为D。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的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试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时需要对题干中史料信息的准确提炼,对学生的准确理解能力考查。9.【答案】B

【考点】智者学派,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我的职责是把我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但我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可知,希罗多德注意到事件发生的历史性,并要求自己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记载。A项是研究的境界,与题干强调撰写历史要尊重客观事实不符,排除A。

C题干强调撰写历史要尊重客观事实,没有涉及史料占有是研究史学关键,排除C。D项说法错误,二手史料需要甄别,判断,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我的职责是把我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可以看出希罗多德认为应实事求是的记录历史,进而得出结论,难度一般。10.【答案】C

【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从而在思想领域掀起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冲击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一些国家开展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促进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因此资本主义发展与启蒙运动的关系,符合材料所阐述的物质活动和精神与制度的关系,故答案为C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反映的物质活动和精神与制度的关系,排除A、B、D项。故答案为C。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的是资本主义发展与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试题为观点提炼归纳型试题,因此在解题时需要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准确提炼出关键系信息,从而得出准确的观点。11.【答案】D

【考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据材料“文艺复兴……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基雅维利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权,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故D选项正确;

材料信息“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不能说明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故A选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君权神授、社会契约的主张,故B选项错误;

启蒙运动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材料未涉及启蒙运动,故C选项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相关史实,解题时紧扣“文艺复兴”这个前提,提炼史料中的关键信息分析归纳即可。12.【答案】C

【考点】商业的发展,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材料认为宋代是“东方的文艺复兴”,认为宋代的经济、知识都十分繁荣。对此观点进行反驳我们要抓住两者所处的社会政治背景的差异,根据这一点来反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说法不准确,宋代的文艺是在全民复兴,士大夫阶层只是比较突出; B选项说法错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并没有所谓的快速发展,而只是起步; D选项错误,中国古代与近代的界限是人们判定的,不能用此理由来反驳。故答案为C。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宋代经济的发展,解题时紧扣宋代社会发展,与西方的文艺复兴的比较,然后从内容、背景的角度分析归纳。

二、材料分析题

13.【答案】(1)基本主张:主张“农商皆本”;肯定“人欲”的合理性;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于发展;追求个人享乐的社会风气。

(2)特点:高举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旗帜,借助了传统思想文化的力量;从反封建神学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思

想体系。

(3)不同影响:中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西方——促进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启蒙运动

篇9:高一历史期末试卷试题答案

(本部分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

3.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A.广建诸侯藩国B.区分血缘亲疏

C.保证法律执行D.巩固分封秩序

4.下列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统一是建立的前提B.奉行皇权至上原则

C.地方上实行郡县制D.延续了贵族分封制

5.“夏、商、周、汉封建(封建在这里的含义是‘封邦建国’)而延(长久),秦(朝)郡邑而促(短促)”的说法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

A.没有看到秦统一的历史贡献B.认为秦不是封建社会

C.把秦亡原因归于郡县制D.没有指出秦的-

6.“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是

A.分封制B.皇帝制

C.察举制D.郡县制

7.公元前1,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封国的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A.汉武帝贪财暴虐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8.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9.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

10.明初在加强君主-中央集权的措施中,直接导致六部在中央机构中的权力地位提高的因素是

A.丞相的废除B.皇权的加强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D.内阁的废除

11.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地方职能的健全B.思想控制的加强

C.中国社会的进步D.君主-的强化

12.我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①建立皇权绝对-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③削弱地方权力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

1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14.《南京条约》签订后,欧洲资产阶级未能实现其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的愿望,主要原因是

A.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尚未打开B.中国人民抵制洋货

C.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的矛盾尖锐D.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的商品入侵起一定的抵制作用

15.早在1951年,周恩来总理曾指示“圆明园遗址要保留,地不要拨用了。”保留圆明园遗址,是因为它①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②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③具有热爱世界和平的教育功能④标志着封建-堡垒的土崩瓦解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6.马克思指出:“推动了大爆发(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英军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英-队协助清军剿杀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受西方革命影响而爆发D.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17.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B.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峰

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它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1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革命精神不彻底

1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有①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扩张政策②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③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④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编练新军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李大钊曾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两度劫”发生在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中日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②④

21.《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拆毁北京到大沽之间的炮台,外国列强的主要目的在于

A.削弱中国的军事力量B.摧毁中国的反帝行动

C.控制中国的京津地区D.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

22.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B.同盟会C.光复会D.共进会

23.1912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B.完全与美国一样的政治制度

C.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度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

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制内阁,这是为了

A.体现三民主义原则B.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维护共和制度D.建立中华民国

25.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它发生在十月革命后B.它的发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

C.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D.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6.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参加北伐战争B.拒绝张杨兵谏

C.组织徐州会战D.组织对红军第五次围剿

27.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遵义会议确立了-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28.下列属于八七会议内容的是①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方针③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④决定发动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9.“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第一次工人运动-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D.八七会议

30.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B.是中共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31.在抗日战争中有两大战场,即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敌后战场。两大战场对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对两个战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个战场的作战方式不同B.敌后战场在抗战初期是主战场

C.两个战场的地位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为依存

32.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情绪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

3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面对其表述正确的是①抗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②全民族抗战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③敌后抗日根据地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4.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35.解放战争防御阶段,蒋介石重点进攻的地区是①陕北解放区②山东解放区③中原解放区④东北解放区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36.文献纪录片《走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37.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权力机关是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8.1954年12月,-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D.中共八大召开

39.下列关于1954年一届-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共同纲领不再代替宪法

D.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40.导致-的主要根源是

A.错误地批判了吴晗的《海瑞罢官》B.党内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指导

C.“两个凡是”理论的影响D.--集团的形成

41.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是在

A.1954年一届-B.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82年中共十二大D.1982年全国-

42.下列属于新时期创新性重大举措的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坚持和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D.健全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3.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B.坚持共产党领导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

44.我国之所以能运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

A.英葡国家力量的削弱B.综合国力的提高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外交政策的成熟

45.我国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B.x藏和平解放C.澳门回归祖国D.香港回归祖国

46.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的首要目标是

A.打破帝国主义封锁B.提高国际地位

C.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D.制定外交原则

47.被称为“人类历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APEC会议

48.1971年,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参知了第26届联大,在这次会议上,乔冠华开怀大笑,西方记者把乔冠华的笑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乔冠华开怀大笑是因为

A.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了会议的成功

D.中国促成了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会晤

49.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中苏关系走向缓和B.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C.中日关系走向缓和D.中越关系走向缓和

50.20世纪80年代,中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有:①中国领导总结了建国以来对外政策方面的经验与教训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将经济建设作为国家工作的重心③中国领导人认识到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和平的根本保证④世界形势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

第Ⅱ部分能力提升部分

(本部分12题,其中51-60题共1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61-62题为问答题,共30分;本部分总分50分。)

51.下列各项对王位世袭制取代民主禅让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是一种历史倒退B.它顺应历史发展要求,是一种历史进步

C.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D.它与私有制经济相适应

5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握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53.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该学者观察问题的依据是

A.政权发生更替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D.文化途径迥异

54.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军制造旅顺-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

55.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56.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特点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57.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下列发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标志中国几千处来农民战争达到峰

C.临时政府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具有反对封建-制度的进步意义

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

58.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

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

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团结,共同对外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59.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

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

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

60.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①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③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④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1.(14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各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的完整的政治体制,体现出了独特的政治文明。围绕这一主题,回答一下问题:

(1)先秦时期有哪几种有代表性的制度?(4分)

(2)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制度。它由哪几部分组成?(3分)

(3)中国从秦朝开始建立的-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利弊?(4分)

(4)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领导下建立起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由那几个部分构成?(3分)

62.(16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正常的发展被外国侵略者打断,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独立与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遭受第一次外来侵略,其中签署的《南京条约》有哪些内容?(4分)这场战争对中国影响如何?(1分)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1分)请说明理由(4分)

(3)解放战争以中共领导的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胜利,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其历史意义有哪些?(6分)

【答案】

AADDCDCBAADBBDDDCCDDCBACCADBCABCAABCDCCBBBCBCABBBA

ADBBACCCBB

61.

(1)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每点1分)

(2)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每点1分)

(3)利: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经济发展、中华文明传承等

(答出1点给1分,满分2分)

弊:决策带有随意性、官僚机构膨胀、影响行政效率、易滋生-等

(答出1点给1分,满分2分)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每点1分,共3分。)

62.

(1)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5个沿海城市、英国进出口货物的税额,中国需与英国商定。(4分)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分)

(2)成(1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答出2点给4分)

败(1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革命成果为袁世凯篡夺。(答出2点给4分)

上一篇:难忘的泼水节优秀的教学反思下一篇:小学体育小型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