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育随笔

2024-05-09

高一历史教育随笔(精选15篇)

篇1:高一历史教育随笔

20xx年接了一名新生小Y,刚接触时这个学生身上的一些习惯,说实在的令我这个老班主任都感觉恐怖,性格暴躁,厌学,敌视老师。接触家长后得知,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经失控,他经常彻夜不回家,与社会无业人员交往密切。文弱的母亲在教育中很无力,每一次的家庭教育都是以吵架开始,以母亲的默默流泪结束。我很不解,为什么只有十六岁的孩子会变得这么可怕!我该如何建立我们的师生关系呢?我又该怎样实施对小Y的教育呢?

开学第一周的教研活动结束后,我刚回到学校,数学老师就来找我反映情况。原来小Y趁班主任外出时,跟数学老师无理取闹,然后借口身体不舒服,非要离开学校。数学老师要求他坚持到班主任回来,小Y却死活不同意,在办公室又摔书包,又摔门。后来未经任何老师同意,私自离开了学校。我得知这个消息后,赶紧和家长取得了联系,确认他已回家了,并且换下校服后正要出门。我询问了他的身体情况后,得知并无大碍,和老师们估计的差不多,他借口不舒服不过是想逃课出去玩,摸清情况后,我并没有向他的家长告状,而是让小Y接听了电话,在电话中我嘱咐他既然不舒服,就要在家安心休息,养好身体,准备明天来上课,他支支吾吾地答应了。

转天上学前我又打电话问了他的身体情况,确认无恙后,让他准时到校上课。到校后,我先关切地询问了他的身体情况,看着他躲闪的眼神,我感觉他有些心虚。利用这个时机我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昨天和数学老师怎么回事?”孩子有些愧疚,把昨天的事跟我讲述了一遍,这时不用我再说什么,他已经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了,在交谈中我觉得这个孩子虽然厌学,不愿接受学校教育,但跟老师还是讲点面子的。虽然顶撞父母,但却知道孝顺年迈的祖父母。他的本性也许并不坏。我有了教育的信心。我接着询问了他以往的学习情况,为什么和初中老师有矛盾。对高中学习的想法,目标,以及有什么困难,这时我又因势利导地提出我对他的要求,只有两点,一是按时到校上课,二是不能再顶撞老师。他想了想,答应了并保证说到做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确实在努力地信守诺言。这样在和小Y的第一次交锋中,我全身而退,并且颇有收获。我想如果我当时得知小Y的错误后就兴师问罪,很可能出现的后果就是不仅我们师生会大吵一架,而且他们母子之间也会爆发战争。然后他就会更不爱到学校来了。

教育感悟

“九〇后”新生代虽然能够享受比较充裕的物质生活,但是一出生就要面对一个高速发展变化的世界,自幼在成年人的环环俯视下长大,一生下来就面对全部是成人的世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阿姨、老师。唯独缺少自己的同龄人:哥哥、姐姐。内心的孤独可想而知。加之竞争高度激烈的社会,又过早的把种种压力转嫁到他们身上,面对经济社会的种种不良诱惑,有的孩子甚至还要承担成年人的错误后果。在物质相对充足的背后,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及其敏感脆弱的精神世界。他们渴望伙伴,渴望朋友,他们更愿意把自己敬畏的老师转化为朋友。教师还有什么理由把自己摆在高高的讲台之上,距孩子们千里之外呢? 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伙伴。

我信奉的教育格言

换位思考,就会少一份苛严,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份焦虑,多一份从容;就会少一些矛盾,多一些师生间彼此的尊重。将心比心,反客为主,就会化干戈为玉帛。

篇2:高一历史教育随笔

在摸索过程中,我慢慢地积累经验,在日常工作对学生进行“三自”教育。

一、要强化“自”我管理

所谓自我管理,是对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等全方位的自控要求。在认识方面,要引导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学会全面认识自己。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在正确引导学生的同时,要以宽容的胸怀对待他们的不同认识和看法。给他们时间,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在逐步认识社会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位置。

在情感方面,要启发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达到自我感悟,自我调整的目的。对“对抗型”学生,班主任要放下架子,与他们交朋友,以诚恳地谈心代替粗暴逆耳的训斥。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内心从善向上的愿望。而对于“主动型”的学生,则引导他们关心集体,多帮助同学,开拓创新。在行动上,要学生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训练,自我调节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中常见的问题要通过民主讨论的方式制订公约,还可以通过各种兴趣小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强化“自”我教育

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这就要求老师既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培养教育,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放手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特别是一些纪律涣散的、厌学的学生,要认真分析他们的原因,尊重他们的人格。通过主题班队会、墙报,树立学习标兵等多种形式来激发他们的思考。这样学生容易找到差距,看到自己的不足,产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要求和愿望。

三、强化“自”我提高

自我提高是素质教育的又一个培养目标,是班主任的又一工作重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美好事物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对自己不是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总想予以尝试。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并加以适当的扶持、引导,保护他们可贵的求知好奇心,为他们创造条件,争取有更多的尝试机会。课外活动和主题班会都是学生自我提高的好形式。要有目的地组织一些学习兴趣小组。如:科技小组、文艺小组、板报小组等,可以为同学们提供自我表现,自我提高的机会,更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唤起同学们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自觉性。

看着学生慢慢地进步,我有很深的感触: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是需要人性关怀的成长者,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由未成熟到成熟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心理成长过程的“断乳期”,哪怕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朴素的情愫,他们仍没有完全度过心理幼稚期,他们同样是需要被引导的一个群体,班主任就是学生情绪的调控者,所以要科学适时地调控每一位学生成长着的心灵,引导他们走正确的路。

另外,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对话”时,要以亲切、自然、耐心、不厌其烦的态度接待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讲话,以促进学生愿意在你面前敞开心扉,并以此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尽量给受导学生提供各种成功的机会,使其对自己的努力有成功感。对于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更应多花气力,一步步紧跟着,帮助学生慢慢摆脱坏习惯。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应多用商量式的语气、建议式的口吻。不能不顾学生的意愿、情感,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最终学生才有可能“听其声,晓之理,方可使之亲其师、信其道”。

篇3:怎样学好高一历史

一、只有教师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学生才能与时俱进

从高一到高三, 一轮新课程实施已经结束。作为刚从高三下来的老师来讲, 在已经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我认为从高一开始就应该把高考信息传递给学生, 老师的观念变了, 学生也会受老师的影响逐渐改变思想与时俱进。尤其是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没有任何高考的意识, 甚至有些学生在经历了中考艰苦的洗礼后, 自认为在高一可以潇洒走一回放松自己了。在学生处于这种思想状态下的时候, 老师就是灯塔, 就是引领学生思想的领袖。一声轻轻的高考呼唤, 就可以将迷茫的孩子带出困境, 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和奋斗的目标。所以, 只有老师与时俱进, 学生才能与时俱进。

二、狠抓课程标准, 熟知高考要求, 做到有的放矢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它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目标要求和内容框架, 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历史教学用书, 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载体, 是师生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教学内容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 由师生共同确立的, 落实于每一次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内容。课程标准是统帅、是依据。教科书是连接课程标准与教学的纽带, 是落实历史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内容就是历史教学内容的全部。事实上, 我们接触到的四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知识内容的范围均有所不同。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 结合教学实际,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处理, 可删、可补、可改, 确定生动、活泼, 合情合理, 切实可行, 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 又有利于学生过程与方法的掌握, 还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的, 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

以必修一第一课为例,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课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是分封制和宗法制。首先, 对夏、商时期政治制度发展情况, 因为不是内容标准的基本要求, 不必重点展开, 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 重点讲清夏的建立并始创王位世袭制以及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职即可, 之后由老师用概括性的语言简单说明, 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时期分封制、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西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 为阐述分封制和宗法制作好铺垫。其次, 重点把握分封制和宗法制基本内容。师生通过阅读教材的图文信息, 概括、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和影响, 进而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 家国一体。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教师每节课都有意识地带着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给学生方法, 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三年下来能力怎会不高?

新课程下的课程标准比较概括, 给教师们教学提供了拓展的空间。在平时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渠道地学习历史, 在课堂上学、在阅读中学、在观看影视作品中学……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而且更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拓展理解, 合理利用好现有教学资源, 适当拓宽知识面, 使学生具有比较浑厚的知识积累和相对广博的知识视野。

三、练习、试题的设计和讲评试题的方法要和高考接轨

篇4:浅析高一历史教育教学

【关键词】高中教育;高一学生;历史教学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最为关键的阶段,这就需要在开展高中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而对于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必须积极探索符合高一学生实际,能够让学生学好历史的有效教育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一学生真正学好历史,特别是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历史学习的质量和水平。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积极推动教学创新,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高一学生的特殊性,因而很多高一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要针对高一学生的特点,积极推动高一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作用,通过有效的衔接、互动、引导,使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成效性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认为,要想使高一学生学好历史,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下功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要想学好历史,最为重要的就是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学习兴趣,才能使其学习历史的自主性更强。尽管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高中历史教师对于高一学生都高度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但由于高一学生的特殊性,还存在着适应高中学习生活的问题,因而很多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不浓厚,这必然会制约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对此必须在培养兴趣方面下功夫。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高一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要在课上、课下不断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情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另一方面,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高一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推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要采取更具有吸引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要在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方面下功夫

高一学生普遍缺乏自学能力,而要想使学生学好历史,最为重要的就是要高度重视学生自觉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一学生学好历史。但从当前一些历史教师开展教学的情况来看,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很多教师还没有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是需要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认真改进的方面。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高一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自身引导作用的发挥,要改变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还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比如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高一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探究式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够表面自己的观点,通过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加强,进而自学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三、要在创新历史教学模式方面下功夫

高一学生由于需要初高衔接,因而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使其教学模式更加适应高一新生,这也是使高一学生学好历史的重要基础,对此历史教师要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高一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自身教学模式的“适应性”和“创新性”,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大力加强对学生历史基础、历史兴趣等诸多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教学模式创新。比如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高一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分类教学,对于历史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加快一些进度,同时培养这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历史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降低一些标准,待这部分学生跟上来之后再加快一些进度;对于那些对历史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则要高度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随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再进行一些深入教学。

四、要在优化历史教学评价方面下功夫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想使高一学生学好历史,必须对教学评价做出改革和创新,这需要高中学校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应当成为提升高一学生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需要对于高一学生的历史教学评价,要将定量与定性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变过去以“分数”为主的教学质量标准,而是要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发展潜力作为重中之重,不能完全以分数还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成果的好坏,同时也不能完全以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成效,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体系“新课改”的要求,这是高中学校以及广大高中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必须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内容。

通过对高一学生怎样才能学好历史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特别是结合笔者多年的教育实践,由于高一学生的特殊性,在开展高一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初高衔接十分重视,特别是由于高一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复,因而如何让学生学好历史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本文认为,要想使高一学生学好历史,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作用,特别是要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创新历史教学模式、优化历史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加强,进而使高一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历史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彭虹.浅谈高一历史教学中的兴趣教育[N].贵州民族报,2011-07-01B02.

[2]李健.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法[D].福建师范大学,2003.

[3]张随义.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1.

篇5:高一历史教育随笔

当前,在历史课上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这种情况并不是孤立的。不少教学理论的专家都在说要以学生为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所以教师不能够在课上多讲,讲多了就会使学生被动。由此有的学校领导也就规定了这种以时间为量化标准的限制,越线即判为不当。

这类的观点、规定等,在我看来,都是似是而非的。那种对教师讲授时间的限制,更是给教师带上的新“紧箍咒”,上面甭管刷着什么新理念、新改革的颜色,都可能会毁了历史教学。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历史课上,教师不但要讲,要讲好,而且不能少讲。

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必要。

从教学理论上来讲,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在教学中的地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而构成的,缺少或弱化任何一者,都将对教学造成不利影响。如果从教授的角度上讲,教师是教授的主体,学生是教授的客体,教材是联接主体与客体的媒体;如果从学习的角度上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学习的客体,而教师是联接主体与客体的媒体。而如果从教与学统一的角度上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者,教材则是使主导者与主体者得以沟通,使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中介。正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教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教材,才造成了教学的发生,促成了教学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非常重要的。

从学习方式上来讲,大致可分为两种主要的形态: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所谓接受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以现成信息的形式出现,学生可以直接获取;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不是以现成信息的形式出现,学生要经过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找到答案或结论。现在很提倡发现学习(又多被称为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有些人也产生了误解,以为接受学习是不好的,发现学习是最好,所以教师不能讲多了。其实,简单地划分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好与坏是不对的。因为,在接受学习方式中,又可以分为被动的接受学习和主动的接受学习(或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两种形式,前者表现为学习者的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练习,后者表现为学习者有学习的心向并且学习内容是有意义的,因而主动地进行接受。而发现学习也有两种形式,即独立性发现学习和指导性发现学习,前者是指学生自己去进行发现,后者是指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进行发现。在常态的学校教学中,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指导性发现学习应该是主要的,尤其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而这两种方式,都离不开教师的讲授。

从历史课的性质上来讲,历史课的学习与中学里其他一些课程有所不同,既不是像语文、数学等课那样以应用为主,也不像音乐、体育等课那样以操演为主,历史课是一种典型的知识性课程。因此,课堂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常规形态,教师的课堂讲授历史知识是完成历史课任务的`主要方式。

从历史知识的传递方式上来讲,由于历史知识所反映的内容是过去的人类活动,不可能通过实验加以重演,很多也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大多是以间接的方式进行传递的。人们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听(听他人讲述历史)、读(阅读有关历史的书刊)、看(考察历史的遗迹)等,而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也不外如此,其中,听课又是获取历史知识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如果历史教师放弃讲授历史,就可能阻断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

从历史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上来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尤其重要。历史课的思想性、导向性、科学性、教育性等,是要在历史教师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才有保证的。无论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都与历史教师的指导有最直接的关系,也都离不开历史教师的正面讲授。

以上所述,是想说明历史教师课堂讲授的必然性,这些还都一些道理,如果我们在实际中去问问学生,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历史教师,愿意上什么样的历史课,回答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老师讲得好肯定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曾问过好几位颇有成就的历史学家,他们当初为什么选择了研究历史,回答是在中学时代遇到了好的历史老师,历史课讲得非常棒,所以被吸引到这个专业上了。学生心目中敬佩和爱戴的历史教师,就是这样的。

所以,历史教师应该理直气壮地讲授历史,讲好历史课。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历史,不一定就是“满堂灌”、“一言堂”,学生也不一定就是被动地接受,这关键在于教师是怎么进行讲授。如果教师的讲授内容是具体的,教师的讲解分析是深刻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是简明形象、生动幽默的,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如果教师的讲授适应于学生的兴趣、情绪、情感、愿望等心理需求,能够使学生受到启迪,产生共鸣,就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呼应,出现师生之间真正的互动:心灵上的交流。如果教师的讲授与其他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够推动各种教学活动的展开,促进学生对教学的参与。

课堂讲授是学校历史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历史教师的重要教学基本功,是上好历史课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的教师能够正确认识讲授的作用,潜心研究讲授的艺术,不断提高讲授的水平,相信一定会成为优秀的历史教师。

★ 玉米苞叶编织成「金」

★ 我和玉米有个约教育随笔

★ 小班上学期教育随笔撒谎

★ 教育随笔小班上学期800

★ 家乡,那片玉米地 教师随笔

★ 中班上学期美工方面的教育随笔

★ 第11课大小猫洞(九年级上语文版 )

★ 蕃桃叶上的小虫散文

★ 放假教育随笔

篇6:随笔200字高一随笔

纤尘素秋,更深露浓,滟波幽水,浮浮浅浅;蔓菁的暗香丝丝缕缕。

凝晰如花初见的模样,低眉芳婉,嗔坏嫣然,盈眸笑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凭窗沐霜,思绪的影子濡湿薄衫。

远峰苍秀,目断关山,有泪,入酒,临觞飞扬!

又是一季孤秋,霭浓雾稀,月光弹湿了风中摇曳的情丝,泛滥眸中的念,镌刻相知的感动。

银汉微茫,呻吟绵长一道光影,星月依依,袅袅缱绻。

流霜满径,月华飞羽,芬芳一地的清香。

篇7:随笔200字高一随笔

在当今社会这个大潮汐中,我们都该做一个冲浪者,可能我们渺小的就如同那其中的一簇浪花,但我们依然要坚定的脚踏冲浪板,勇敢的冲向一次次浪潮,勇敢的在叠起的浪峰上做各种令人惊叹的表演。可我们却不能永远的凌驾于惊险的浪峰之上,终会会被一次次的浪潮打入水中,我们的呼喊在浪潮的涛声中留不下一丝回声,历史中我们再出色也是其中的惊鸿一瞥,转瞬即逝。

当我们悄然退落,必会被人遗忘,就算我们曾经让人叹为观止。多年后回顾往昔,我们会为自己自豪,因为我们曾是一个时代的逆流而上的弄潮者。

篇8:高一历史教学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新问题;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098-0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文章就教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及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的新对策,谈一些看法。

一、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存在新问题

1、学生思想的不重视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认为历史是副课,所以学生包括家长、甚至部分教師在思想上极不重视,导致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给高一新课改的实行带来消极影响。

2、历史专业基础薄弱

初中社会课是按照国家标准开设,几乎所有乡镇中学从未重视过历史课,忽视了历史课的正常教学,所以,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给新课程的教学进度带来影响,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3、专题学习带来的困惑

历史新课程在结构上,采取了“模块+专题”的形式。在初中较为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高中以历史专题的方式,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内容加以整合,体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和线索性,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初中历史学习内容重复,又可以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适当地提高历史学习的难度,并使抽象的理论与丰富的史实结合起来。但是,这种理想严重地脱离了现实情况,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首先,专题讲授要求教师自身丰富的业务知识作为支撑;其次是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初中通史的知识基础之上开设专题。在绝大部分地区目前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教材忽视了初高中历史学习衔接的现状,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大问题。

4、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间十分有限

新课程历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资料收集能力、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学生的数、外、物、化占用了几乎所有的时间,学生课余根本没有时间去预习、复习乃至收集资料等等,从而导致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二、解决新问题的新对策

1、改革师生互动方式,营造和谐融洽氛围

教学活动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为载体。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着力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要着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从而形成情感丰富高尚、人格健康和谐,具有坚强意志和锐意创新的素质。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光立足于“教”, 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3、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素质

新的课程改革的标准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课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应为学生获取、分析、讨论、利用信息和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创造机会和条件,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搞好“课改”的关键。

4、灵活运用课程资源和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间十分有限,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讲求课堂效益,要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读书。第一步,由教师根据书本知识结构,提出本节课必须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第二步,要求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看书、做记号、找答案;第三步,组织讨论,让学生回答,师生评判小结,得出正确答案。

篇9:随笔200字高一随笔

从前的城离天空很远,天空俯视着城,城是个娃娃,炊烟矮矮,天空很喜欢,距离产生的这种美,让你一转身就可以平视着天空,蔚蓝也是很和谐的色调。

如今的城,直入云霄,步步逼近天空和飞鸟,畏惧的,好像不止它们,还有长不高的树苗、悄无声息的河滩……一切生命都在高楼的威胁下变得卑微了,没有人会为其逝去而流泪,只是抱怨天地的脆弱,而不看自己的作为。

篇10:高一随笔作文

齐秦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是啊,当我守着哪一方故土时,我也没觉得有那么多解决不了的麻烦事,可当我真的走出来,却发现这世界太大,这世人不可琢磨。原来外面的世界精彩需要那么多的物质和经济!

我不是一个细心的人,也不是一个聪明人,我有着粗心人的通病,丢三落四,我记得以前的小城,可以包容我丢过的任何东西,至少我不用携带太多必要的东西,可是现在我需要的东西太多,而每每丢了,身边的人只会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不会有人帮一下。其实也没错,可是女孩子都有结伴情节,当一个人,小道上,孤零零的自己,特别孤独的滋味特别的不好受。而且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说着不亲切的方言。当你好不容易找到地方了,却没有遇见人,或者遇见人,她对你不管不问,她带着欠了几十万的样子,懒散而厌烦的办的时候,真的很想当缩头乌龟回故乡。

家乡有很多小伙伴都和我说,羡慕我在远方,她们也想走出来看看,觉得我何其幸运,我说,当你们出来以后一定想家。在你特产无助的时候,在身边的人都有说有笑而你却插不进去的时候,在很多人很多事都与你想离的时候,当偶然吃到故乡美食的时候,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当聊到某一个人的时候。

外面的世界很美,外面的人也好相处,外面的视野很大,外面的思想很适合我,外面的知识很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相信我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在外面,我会照顾好自己,我知道当我离开了我会很怀恋这个地方,它没有诗,却教会了我成长!

篇11:高一抒情随笔

虽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但是重男轻女的古老坏习俗仍然有残存的现象。男孩和女孩都是传后人。但是一些父母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只有男孩才是宝贝。这个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但是这种错误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少见。学校给我们订制了《法制报》,在《法制报》的第四板,一向都是孤儿院为孩子寻找亲人,领养人的启示。只要细心一看,就可以发现,这些可怜的孩子几乎全是女孩,而且大多数都是出生的婴儿。少数的几个男婴,要不就是父母家太贫穷,迫不得已丢弃男婴;要不就是男婴有什么先天的生理缺陷,父母狠心丢弃。而被丢弃的女婴,则是因为父母认为女孩子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留在家里只是会给自己花钱,还不如把她丢弃,再生一个孩子呢!我真不明白,现在已经是21世纪,是一个新的年代,人们这种传统的观念应该得到改变。现在电视里经常有这样的宣传标语:女孩也是传后人;女孩也是祖国的栋梁。我要说的是,人们应该意识到,男孩和女孩同样重要,大家都是祖国的栋梁。孩子是无辜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孩子并不能决定。

同时,在这幅漫画里还反映了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父母虐打孩子。国家已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即使父母没有文化,不懂法律,他们的心中若是对孩子有爱的话,就不应该如此狠毒地鞭打孩子。如此心狠手辣的父母,他们不配当父母。我的邻居是一个三口之家:一对40多岁的父母和一个大哥哥。大哥哥的妈妈为了鞭策大哥哥成材,每天晚上用棍子打他,不停地骂他。每天晚上,楼里都会传来大哥哥凄惨的喊声和母亲的叫骂声。让人好生悲愤与同情。在动物界中,动物也懂得如何去保护,呵护自己的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但是,身为这个世界高智商的动物——人类,竟然连一只动物都不如!试问,一个连动物都不如的人类,有什么资格来主宰这个世界。这个“人类”是没有人性的,他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懂得保护,只会一味地去伤害他。他有什么资格当一个人类,他连一只动物都不如!有良心,有人性的人都不会残害孩子。伤害孩子的人,他的良心,他的人性已经泯灭了,消失地无影无踪!这种人,不应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篇12:高一历史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关键字:高一历史;有效教学;教学策略;初高中历史衔接

G633.51

2016年9月,教育部颁布《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且确立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历史是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实现学生发展的核心六大素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方面而言,加强历史课程改革,研究历史教学实践有效教学策略,非常迫切。

一、有效教学及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是教师利用教学过程有效性,成功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二、及高一学生学情状况及历史教学分析

(一) 初高中历史课程整体分析:

首先,具体到课程体系方面。初中历史采取了通史体例,时序性特征较为显著。高中历史新课程则采用了模块+专题体例,这种体例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其次,具体到课程内容方面,初中课程重中国史、重政治史,经世界史、轻经济文化史;高中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政治史、经济史及思想文化史分别编制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三足鼎立。

(二)高一学生学情状况分析

首先,初中历史学科长期被视为 “副科”,中考采用开卷方式,仅占50分,学生历史基础普遍薄弱,且思想上不重视。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依然如故,这也给高中历史教学学习带来了诸多难题。

三、历史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一) 对初高中历史课标进行有效研读。“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因此,历史教学设计首先要关注学生已储备历史知识,再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施教,立足于选定的版本,参考其他版本的优点。

初中采用的通史编写模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涉及知识在初中并没有独立成章,但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同样可以寻找相关要求:

(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2)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3)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4)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5)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6)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7)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8)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的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专题的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比较我们清楚地知道初中历史主要是“了解”、“知道”、 “简述”、“概述”等相对低层次的能力要求;而高中历史强调掌握“分析”、“认识”、“说明”、“探讨”的能力,另外,我们应特别关注宗法制、九卿、挟书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等初中没有学过的知识点。

(二)“依标施教”,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和取舍。我校选用的是人民版教材,依据新课标要求,参考了人教版、岳麓版教材后我决定本专题补充如下内容: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三省六部制的评价、元朝的一省二院制、汉朝的另一种选官制征辟制、宋元科举制的发展概况、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等内容。对教材“关于夏商政治形式”、“六王毕,四海统一”、“法令出一”、“清朝的边疆政策”进行大胆的舍弃或略讲。

(三)对教学结构的进行有效整合。根据结构性教学原则,学生只有掌握了知识结构,才能巩固和运用知识。结构整合时必须以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和课标的要求。

本专题是必修一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热点。我将课本内容划分为两个关系和四条线: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行政机构、地方行政机构、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变化的四条主线。第一课时讲早期政治制度,重点讲分封制和宗法制;从第二课开始都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含中央機构,地方行政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等内容。

一、中央机构。主要包含皇帝制和中央官制,重新整理线索为:秦三公九卿制,汉中外朝制,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一省二院制,明废宰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引导学生总结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第一对主要矛盾。

二、地方行政制度和监察制度。高考主要考察秦郡县制,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和元的行省制,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第二对主要矛盾。这样的课堂内容调整使学生很快能掌握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这两个重要的历史概念。

三、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的线索就更加清楚了,明确这些措施是维护皇权的。

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归纳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初步形成于战国,建立于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巩固于汉(内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征辟制),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加强于北宋(二府三司制,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发展于元(行省制),强化于明清(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这样又将所有的制度回位到了各自的朝代,成功的从横向和纵向构建了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络。

总之,做好初高中历史衔接研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我们每一位高一历史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面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和中学历史教学、高考的现实,高中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龙报新.陈晓瑞.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4(4):39-43.

[2]张大均.教与学的有效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13:随笔高一作文

多久之后我们才会明白我们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说过的每一句话,被清风怀纳其中的每一份温柔。都会成为之后我们在孤寂时在感到彷徨时所怀念,一点点把往事的记忆勾勒。怀念的资本,再次贪婪享受着两个人世界的欢乐。再一次去肆无忌惮的大笑一场,那是贫瘠的想去获取滋润,那种很迫切的想要再去紧紧抓住这份简单的快乐。

其实我一点都不想去成长,可是我却逼着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轨道,我想退出那个有很多人陪伴的天地,一步一步的退缩其实我早已越出了轨道的起始点。

从起始点对应起开始说了一声再见。那场没有了永恒的以后,却是从此各自的你我安好。各自安好之后在也不想打扰彼此的生活,即使在某个拐角街口街擦肩而过,也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最熟悉的擦肩而过,最假装的伪装不在意。

一直以来我都为自己设置了一个标签,一段在怎么完美的感情经历岁月的无情的抹杀之后也终有一个残缺的缺角。它总有一个保质期,保期过程中它就像一杯咖啡一样柔情的丝滑,可是入口即苦淡,咽下去是对那段感情没有知觉在麻痹。咽喉里还有它的清苦,那段感情就算被折离的支离破碎,也还是有点残留在过去的煎熬。

念旧是把自己埋藏在了过去的甜蜜,过去我们都是快乐的,都是如一池泉水版清纯,投掷埋怨散播在水中的涟漪,那有点破碎的波纹,是我们把别人的殇投到远方的快乐。

篇14:高一随笔作文

手中原本十分欣赏的荧光棒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成为累赘,蓝色的光幽幽的散着。多么想就这么放弃啊,丢掉手中的荧光棒,然后慢慢地走回起点……脚下咯吱咯吱的水声提醒他,他内心的“交易”也在被雨水侵蚀,他停了下来。不远处有一个可以暂时避雨的通道,昏黄的灯光在夜色中犹显依赖。

他挤捏着衣服上的水,想减轻身上的负担,不久后发现这是徒劳的,滂沱的雨依旧会压在他的身上。甩甩脚上的鞋,一大串水珠四溅,他想:也许可以等雨小一点再走,但这雨似乎没有丝毫小下来的痕迹……

如果说人生是一个痛苦与快乐交织的过程,那么他注定也是一个帮助与被帮助的过程。或许你的一次心血来潮,可以帮助别人的一生,或许你的不经意的一个善举,可以让人找到生命的意义……

光,米粒之光,灿若晨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即使经历莫大的苦痛与长久炼狱,也要坚持心中的希翼。到达终点,近在咫尺。

与自然不期而至的倾盆大雨,让我们志愿者们接受了一番别样的自然洗礼,心身有些狼狈,可终止不了我们奔跑的脚步。

篇15:高一随笔作文

我带着浮躁、恍惚和紧张徘徊在校园的林荫道间,反复着没惹三点一线的生活,某日里,你悄悄地抢眼起来,蓦地,我发现了你,这是个美好的春季,你一身的素装点缀在这片几乎要与你融为一体的草地中间,略带少女的羞涩,宛若情窦初开时的遮遮掩掩,我的步伐开始为你放慢。

再过几个月,我发现你要成熟了许多,娇纵地在这片绿色中展头露尾了,我总是被你深深的吸引着,我终于忍俊不禁地轻触了你一下,呀!你感觉到了么?下意识中,我看见你把自己的肩膀合拢起来了,你,总是腼腆的,我见见地不敢再破坏这份美好。

又是一个艳阳天,我终于抽空来享受你的一切了,哟!你捧起了一束束粉色的圆团小花。不多,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开放着。这些小花被你紧而有理的簇拥着,瞧你沾沾自喜地高瞻着一切,你把视觉给予了她吗?

“嘣”的一声,一颗石头砸落在你们中间,我看见你的身体从中间向四周一涌一涌地泛起了涟漪般的波浪,你又再次掩起你的肩膀。呀!原来你们是相连的哇!

我抬起了头,看见一个小男孩,他看着这些“波浪”拍手叫着:“呀呀!想海一样呀!好美呀!”

上一篇:七年级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下一篇:上海复旦大学录取分数线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