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小型竞赛

2024-04-30

小学体育小型竞赛(精选6篇)

篇1:小学体育小型竞赛

学校体育小型竞赛

拔河比赛:

一、比赛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活跃学习气氛,增进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在我校的蓬勃发展,学校决定举行3—6年级的拔河比赛,现将比赛方案发给各班级,请各班级认真组织,准时组队参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年×月×日

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三、比赛单位:

每班各选男女生10人(共计20人)参加比赛。

四、比赛方法与规则:

实行同年级3局2胜制,以抽签的形式决定先比赛的两个班级,如1班—2班先进行比赛,3班轮空;输的班级和另一个班级比赛,如2班输,则与3班比赛,2班赢,则1班第一名,2班第二名,3班第三名;3班赢,则再与1班争第一名,2班第三名。

规则:

1、裁判员鸣哨后方可开始比赛

2、比赛时本班的拉拉队员不能进行帮助,如发现则以作弊处理,取消本班的参赛资格

踢毽子比赛:

一、比赛目的:

为积极配合江东区开展第十一届艺术节和第二届体育节活动,弘扬体育精神,展现我校学生的风采,选拔我校参加江东区“校园吉尼斯挑战赛”的运动员,经研究,决定于12月2日踢毽子比赛。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年×月×日

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三、比赛单位: 学校3-6年级学生。每班选出10个学生(男女不限)。

四、比赛方法与规则:

(1)比赛时间为一分钟

(2)赛前运动员试好毽,手持毽子作好准备。

(3)裁判员发令后开表计时,并计数。

规则:

(1)在比赛时间内,毽子落地或手接毽子均为无效,但可以继续比赛。

(2)如成绩相等,涉及第一名,成绩相等的队员重新比赛,直至决出第一名,不涉及第一名则取并列名次。

夹球跳接力比赛

一、比赛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学生们创造更多体育锻炼机会,提供展现集体风采的舞台,通过夹球跳接力比赛发扬团队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以提高我校学生团体合作精神。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年×月×日

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三、比赛单位:

每班各选男女生10人(共计20人)参加比赛。

四、比赛方法与规则:

每班参赛学生平均分成A组和B组,两组相对站立,1-3年级相距10米,4、5年级相距15米站成一路纵队,A组的第一人两脚夹一比赛用球准备。当听到信号后,以双脚跳方式跳向本队的B组的第一个人,同伴接过球后,采用同样方式跳向A组第二名队员,重复进行,以各队完成时间多少排定名次。

规则:

1、在跳的过程中,球若掉落,须在原地夹好后再继续跳进,否则判为犯规。

2、学生必须在起点后接球出发,否则判为犯规

障碍跑比赛

一、比赛目的:

为了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增强各班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精神,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展现自己的平台,学校决定举行1~5年级障碍跑比赛,具体安排如下: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年×月×日(如遇下雨延期进行)

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三、比赛单位:

1~5年级,每班选出6男6女(共计12人)参加比赛。

四、比赛方法与规则:

比赛方法:每班参赛学生成一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后,哨声响起,第一人向前跑出,爬过大垫子,跨过两块小垫子,钻过栏架,用呼啦圈当做绳子成功跳满10下后,从右侧返回起点(总计约60M),与下一位学生击掌,第二位学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位学生跑完比赛结束,最先完成的班级获胜。

规则:

(1)必须站在起跑线后出发。

(2)必须听哨声或击掌后才能跑出。

(3)跳完呼啦圈,必须将圈放回原位。

跳绳比赛

一、比赛目的:

为了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各班同学之间的友谊,凝人气,聚力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展现自己的平台,学校决定举行1~5年级跳绳比赛,现将比赛方案发给各班级,请各班级在班主任带领下积极练习,准时参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年×月×日(如遇下雨延期进行)

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三、比赛单位:

本次比赛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每班参赛的学生,抽到的学号分别是3、4、5、13、14、15、23、24、25、33、34、35、43、44、45(没有43、44、45学号的班级学号改为相对应的10、20、30)共计15人,如有伤病,请与体育组老师请假。

四、比赛方法:

比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比赛时间一分钟,要求参赛学生用并脚或两脚交换腿、正反跳都可以。跳绳必须经队员头绕过脚一周为完成一个有效成绩。跳绳如没有从头绕过脚一周为失误、此次成绩无效,可继续比赛。裁判员以规定的时间内参赛学生跳的次数多少决定个人名次。以班级学生跳绳累计个数多少决定团体名次。

垒球掷远比赛

一、比赛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学校决定举行1-5年级垒球掷远比赛。具体内容如下: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年×月×日(如遇下雨延期进行)

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三、比赛单位:

1~5年级,每班选出3男3女(共计6人)参加比赛。

四、比赛方法与规则:

比赛方法:参赛学生在投掷线后,进行原地投掷垒球。每位参赛学生投掷三次,取三次中最好的成绩作为个人最终成绩。班级总成绩按参赛学生个人最终成绩累积得出。

规则:

(1)必须站在投掷先后投

(2)听哨声投掷

(3)每人投完三次后再捡球

迎面抱球接力比赛

一、比赛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学生们创造更多体育锻炼机会,提供发扬团队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学校安排1~5年级学生进行迎面抱球接力比赛。具体安排如下: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年×月×日(如遇下雨延期进行)

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三、比赛单位:

1~5年级,每班选出10男10女(共计20人)参加比赛。

四、比赛方法与规则:

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成纵队相对站立在相距25~30米的起跑线处,比赛开始第一个学生抱球(1~3年级抱两个篮球,4、5年级抱三个篮球)向前跑,将球交给对面第一个学生,后回到队尾,抱球学生依次进行,直至最后一个学生抱球跑完结束。以年级为单位,最先完成比赛的班级获胜。

规则:

1、起跑前必须站在起跑线后,不得踏线。

2、发出起跑信号后,第一人才能起跑,其余人在起跑线后抱好球才能起跑。

3、中途掉球,需将球捡回到掉球处再出发。

2人3足接力跑比赛

一、比赛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学生们创造更多体育锻炼机会,提供发扬团队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展现集体风采的舞台,学校安排1~5年级学生2人3足接力跑比赛。具体安排如下: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年×月×日(如遇下雨延期进行)

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三、比赛单位:

1~5年级,每班选出10男10女(共计20人)参加比赛。

四、比赛方法与规则:

场地为两条相距约30米的平行线作起跑线(暂定在草坪上),两端各有一个接力区,把学生分成相等的男、女两队,成纵队相对站立在两边的起跑线后,女队第1组用布带子把两人的异侧脚(一人左脚、一人右脚)的踝关节绑在一起,互相搂肩,准备起跑。教师发令后,比赛开始,女队第1组立即向前跑,把布带解开交给男队第1组,绑好布带后,照上述方法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组学生跑过终点,比赛结束,以先跑完的班级为胜。

规则: 必须在起跑线后把脚绑好,不准抢跑。

双人跳绳比赛

一、比赛目的: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各班同学之间的友谊,凝人气,聚力量,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学校决定举行1~5年级双人跳绳比赛,具体方案如下: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年×月×日(如遇下雨延期进行)

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三、比赛单位:

每班选出男女各5对学生参加双人跳绳比赛

五、比赛方法:

比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比赛时间一分钟。要求参赛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用并脚或交换腿跳等进行跳绳比赛。跳绳必须经两位队员的头绕过脚一周为完成一个有效成绩。跳绳如没有从头绕过脚一周为失误、此次成绩无效,可继续比赛。裁判员以规定的时间内参赛学生跳的次数多少决定个人名次。以班级学生跳绳累计个数多少决定团体名次。

快乐“乒乓”、快乐“呼啦”

一、比赛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活跃学习气氛,增进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学校决定举行1~3年级“快乐乒乓’和4、5年级‘快乐呼啦”比赛,现将比赛具体方案如下: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年×月×日(如遇下雨延期进行)

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三、比赛单位:

1~3年级每班15人(男女不限),4、5年级每班10人(男女不限)

四、比赛方法与规则:

“快乐乒乓”:比赛以接力形式进行,长度为20米。哨声响起,第一位学生用乒乓板向前运乒乓球绕过标志物回到起点,将乒乓板和球交给下一位学生,依次进行,直至最后一位学生回到起点比赛结束。

规则:在比赛中,乒乓球不可掉下来,如果掉下来,捡起球后从掉球的地方继续比赛。“快乐呼啦”:比赛以接力形式进行,长度为30米。哨声响起,第一位学生从起点出发边转呼啦圈边走(跑),到终点后,将呼啦圈拿在手上跑回起点,交给下一位学生,依次进行,直至最后一位学生回到起点比赛结束。

规则:在比赛进行当中呼啦圈不可以掉下来,如果掉下来,捡起来直到呼啦圈转起来后再继续比赛。

篇2:小学体育小型竞赛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我校以国防教育和美育教育为两翼的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积极投身到健康的户外活动中去,做一个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学生,来丰富我校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二、活动宗旨

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宗旨,把竞技体育与游戏相结合,在竞争中体现出团结,在运动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体验生活。

三、活动主题:学校家庭一个家,大家健体乐哈哈!

四、比赛的内容、方法和成绩统计

比赛的成绩统计既要进行单项的评比,又要进行的综合评比,综合评比要评出“体育活动最佳集体奖” “体育活动优胜集体奖” “体育活动最佳进步奖”等奖项。综合评价的方法为各个单项比赛的成绩的名次积分,每个单项的等值分为: 一、二、三、六年级:

第一名9分;第二名6分;第三名4分;第四名2分;弃权0分。四年级:第一名为11分;第二名8分;第三名6分;第四名4分; 第五名2分;弃权0分。

五年级:第一名13分;第二名10分;第三名8分;第四名6分; 第五名4分;第六名2分;弃权0分。(注:跳长绳得双倍分)各单项的比赛为:

1、篮球赛(四、五、六年级接力赛、中投、远投和对抗赛)2、25米×16往返跑

3、长绳计时赛(四、五、六年级)

4、短绳计时赛(全校)

5、拔河

安 全 预 案

1、各项比赛均由体育组教师组织,组织过程中注意比赛场地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比赛所用器材使用的安全性,选择利用比赛的时间等。

2、参赛前,各班级对学生进行好安全教育,遵守比赛规则和比赛的秩序,服从裁判,听从指挥和调遣。

3、参赛时,各班主任教师必须到场,根据情况,副班主任教师也要到场协助比赛。

4、比赛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及时上报。

5、赛后也要对学生进行胜不骄败不昧的教育,避免发生比赛后的不愉快事件。

6、比赛前、中、后对比赛有不明事宜要直接到体育组咨询和申报,严禁班对班解决问题,有问题必须上报。

7、突发事件及意外事件发生要及时解决及时上报、及时整改。各单项比赛的方法及细则

篮球赛(四、五、六年级男子)

篮球运动是当今世界体育大球类的一项重要运动,该运动风靡全世界。在中国,篮球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我校,篮球运动也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我校有着悠久的篮球文化,训练有素并在区级比赛中保持前六名的篮球队,多名优秀的篮球教练。为了使篮球运动在我校更加兴旺和普及,极大地满足众多热爱篮球运动的同学们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比赛方法和规则:

本届比赛考虑到场地及其它安全问题,但仍然要开展好篮球这个运动项目,并能够在全校大面积的推广起来,使得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我们把篮球竞技项目分解成接力赛、中投和远投比赛,具体办法如下:

1、接力赛:每班选派10名队员,排成一排,站在篮球场地的底线上,比赛开始时排头同学听到发令后,快速地向对面篮筐运球、投篮并直至投中,自己抢得篮板球返回出发方向的篮筐快速运球、投篮并直至投中为止,拿到篮板球后,传给下名同伴。连续累计十人的总成绩判定个班级名次。

为提倡女生也能参加比赛,故此,每班每上一名女同学,在总成绩上奖励20秒。为锻炼学生正确的运用篮球技术,在比赛中:出现两次运球、带球走步、使球出界等违例行为,在总成绩将上扣罚5秒。

2、中投:每班选派5名队员,分别在篮球场地三秒区外侧的9个点上投三次篮,累计命中总成绩。如果命中成绩相同,在比较投篮所用的总时间,时间少的班级获胜。

同样为提倡女生也能参加比赛,女同学在投篮中,所得成绩为本人投中成绩再乘以130%。比赛中,踩线或多投,投中无效,比赛时间继续。

比赛时间采用中午(12:20~12:55)和下午体活时间(见比赛时间预计)

3、远投:每班选派5名队员,分别在篮球场地三分区外侧的5个点上投三次篮,累计命中总成绩。如果命中成绩相同,在比较投篮所用的总时间,时间少的班级获胜。

同样为提倡女生也能参加比赛,女同学在投篮中,所得成绩为本人投中成绩再乘以150%。比赛中,踩线或多投,投中无效,比赛时间继续。

注意事项及要求:

1、正、副班主任教师必须准时共同组织学生参赛,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2、比赛报名单于5月26日前以电子文稿形式报送到体育组。

3、比赛人数不足、正副班主任不参与的班级按弃权处理。

4、比赛中,如发生不服从裁判或扰乱比赛秩序的将直接罚出场外。

5、观众队伍要有文明有秩序的给运动员加油,不准喝倒彩鼓倒掌。

6、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7、其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裁判组:

终裁委员会由校领导组成 裁判员由体育组教师担任 最终解释权归体育组 比赛时间:(预计)

1、接力赛:5月30日——6月2日中午及体活时间

2、中 投:6月6日——6月9日中午及体活时间

3、远 投:6月13日——6月16日中午及体活时间 投篮成绩统计:

班级 姓名 成绩 用时 班级 姓名 成绩 用时 班级 姓名 成绩 用时 班级 姓名 成绩 用时 接力赛:

班级 成绩 加分 扣分 总成绩 名次 备注

长绳计时赛(四、五、六年级)

长绳计时赛是我校的传统比赛项目,每个学都要进行比赛,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推广长绳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促进班级的集体荣誉感的形成。比赛方法及规则:

1、共进行十次比赛,取最好成绩八次,累计八次总成绩计算名次

2、每次比赛时间为5分钟

3、利用每次的大课间活动时间进行比赛

4、六年级每班25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四、五年级每班20人参加比赛

5、摇绳的可以是正、副班主任,也可是学生

6、比赛报名单于3月20日前以电子文稿形式报送到体育组

7、各班准时参加比赛

8、其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裁判组:

终裁委员会由校领导组成

裁判员由体育组教师和五、六每班级的两名代表担任 查数对应班:前边班级给后边班级查数

6.1:4.1 6.2:4.2 6.3:4.3 6.4:4.4 6.2:4.5 5.1:6.1 5.2:6.2 5.3:6.3 5.4:6.4 6.1:5.4 6.2:5.3 6.3:5.2 6.4:5.1 6.4:5.5 6.3:5.6

最终解释权归体育组 安 全 预 案

1、比赛均由体育组教师组织,组织过程中注意比赛场地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比赛所用器材使用的安全性,选择利用比赛的时间等。

2、参赛前,各班级对学生进行好安全教育,遵守比赛规则和比赛的秩序,服从裁判,听从指挥和调遣。

3、参赛时,各班主任教师、副班主任教师必须到场。

4、比赛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及时上报。

5、赛后也要对学生进行胜不骄败不昧的教育,避免发生比赛后的不愉快事件。

6、比赛前、中、后对比赛有不明事宜要直接到体育组咨询和申报,严禁班对班解决问题,有问题必须上报。

7、突发事件及意外事件发生要及时解决及时上报、及时整改。

8、比赛中,如发生不服从裁判或扰乱比赛秩序的将直接罚出场外;

9、不参赛的同学应给予加油、助威,杜绝故意数错数,影响其他班级的正常比赛秩序。

10、卫生室老师要在比赛期间在场地内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短绳计时赛(全校)

短绳计时赛是我校的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短绳项目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跳短绳的活动场地小,也不受时间上的限制,所以我校大力推广这项运动。要求参加人数多,普及面广。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比赛方法及规则:

1、每班男女各十人参加比赛

2、一至四年级为单摇跳,五六年级为双摇跳

3、比赛为一分钟计时赛

4、各年级的比赛时间初步定于各年级的体活时间进行

5、比赛报名单于11月1日前以电子文稿形式报送到体育组

6、各班准时参加比赛

7、其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裁判组:

终裁委员会由校领导组成

裁判员由体育组教师五、六年学生担任 最终解释权归体育组 注意事项:

1、比赛过程中,参赛班级班主任教师必须在场;

2、比赛中,如发生不服从裁判或扰乱比赛秩序的将直接罚出场外;

3、观众队伍要有文明有秩序的给运动员加油,不准喝倒彩鼓倒掌。

篇3:小学体育小型竞赛

小型竞赛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通过竞赛的形式, 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竞赛还可以更好的调节课堂气氛, 让课堂氛围达到高潮。但是, 如果应用的不好, 反而不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甚至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无法延续。

1. 课堂中小型竞赛的特点

不同于竞技运动, 对于学校体育教学来说, 小型竞赛则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重视并积极参与到其中而采用的一种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手段。所以, 我们在课堂中开展小型体育竞赛时, 应注意降低技术要求、增强竞赛的趣味性, 并注重照顾大多数学生的运动能力, 提高学生的竞争和参与意识。

2. 课堂中小型竞赛的作用

小型竞赛是我们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式, 通过小型竞赛,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学课堂练习的强度和密度, 同时通过一定难度的竞赛设置, 还可以促进同学间相互帮助, 培养学生勇于拼搏, 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 以及在竞赛中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和团队意识。通过竞赛的方式还可有利于比赛基本规则的学习和提升学生对比赛欣赏的水平。

3. 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场景

场景一:老师在认真的讲解竞赛的规则和竞赛方式, 学生也在认真的听。可到了比赛的时候还是一片混乱, 教师不得不再次讲解, 如此重复几次, 学生还是听的一头雾水, 于是比赛就只能在混乱中进行, 教师完全失去了对比赛的控制。

场景二:几组学生展开激烈的竞赛, 可是刚比赛不久, 就有一组学生停了下来, 因为这组学生和其他组别学生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任凭前面的学生已经很努力, 可是差距还是越来越大, 后面的学生想赶上, 已经完全没有了希望。导致了个别组别提前放弃了比赛。

场景三:在课的最后部分, 老师想安排一场竞赛鼓舞一下学生的士气。在召集了学生后, 教师开始讲解, 在漫长的讲解和示范完后, 学生开始竞赛, 可刚开始不久, 学生还没有完全参与进去, 下课铃已经敲响, 于是竞赛不得草草收场。

4. 课堂中小型竞赛误区

4.1 新教程设置的竞赛项目过难

由于每个同学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有差异, 过程有长短。所以我们在课堂中的竞赛项目设置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新教学的内容, 开始设置的竞赛项目应趋向简单, 随着教学课时的增加, 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逐步加强, 我们再不断的增加竞赛的难度。开始过难的项目设置, 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竞争性, 反而容易打消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因此, 体育教师在设计竞赛项目的时候, 应尽可能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

4.2 男女生分组不均

虽然男女生混搭分组, 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之间的积极能动性和表现欲, 活跃课堂气氛, 但由于男女生的运动能力有差异, 特别是部分项目上差异更大。在课堂分组竞赛的过程中, 如果男女生的分组比例不协调, 就会导致竞赛的成绩有比较大的差距, 同学之间也会产生相互“照顾”的心理, 这样不利于竞赛成绩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巩固。如果我们采用男女混合分组的话, 应充分考虑男女运动差异的状况, 分组的实力应尽量接近, 并在竞赛过程中不断的调整, 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4.3 学生运动能力分配不均

运动能力的大小不单表现在男女差异, 也体现在健康状况、体育基础、技能水平等方面。在我们组织课堂教学竞赛中, 如果组与组之间的运动差异过大, 就会让组员之间产生消极的比赛观念, 同学之间的参与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也会随之减灭。在我们教师对学生能力把握不清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选取几个组长, 然后由组长分别依次选人的方式进行分组, 往往学生之间比我们教师教师更加的彼此了解各自的运动能力和知识技能。这样的分组应该更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和运动公平的原则。

4.4 课堂竞赛规则过于复杂

组织课堂竞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全体学生的参与激情, 从而达到巩固和复习课堂教学内容的效果。初中阶段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对运动规则的理解还不够熟练, 特别是对竞赛规则的掌握更是一知半解。如果我们在组织竞赛的过程中, 过分的强调竞赛规则的话, 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过分的“负担”, 反而达不到学生课堂练习的效果。课堂竞赛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和巩固所学习的技术动作, 所以在学生进行比赛的过程中, 应让学生能够尽可能的轻松上阵, 放下不必要的“包袱”。

4.5 课堂竞赛组织花费的时间过长

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我们在短暂的教学时间内, 要完成热身练习、技术动作传授、以及放松练习几项基本内容的教学。如何让短短的课堂时间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课堂组织的方式至关重要。如果在组织竞赛的过程中, 花费的时间过长, 势必会影响我们的课堂效率和其他教学内容的正常开展。所以在组织竞赛的时候, 应尽可能的缩短组织时间, 如简化队列队形, 简化比赛规则等。让有限的课堂时间, 发挥最大的课堂效率。

4.6 课堂竞赛没有经过课前备课周密的计划

每种比赛的顺利进行都需要组织者的周密安排, 课堂竞赛也是如此。如果在课前没有充分的准备, 在竞赛中就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不可预料的事情, 譬如场地器材没有达到比赛的安全要求, 对竞赛中存在的危险性没有充分的提前的判断以及一系列可能在竞赛中出现的问题。课堂中如果准备采用课堂竞赛的组织形式, 体育教师就应该在课前充分的准备。对课堂竞赛中可能出现的状况设计好应对预案, 这样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及时应对处理, 避免了手忙脚乱的处理和不必要的伤害等问题。

4.7 滥用课堂竞赛

课堂竞赛最终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 组织课堂竞赛也只是我们教学的一种方式。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可以采用课堂竞赛的形式, 如果方式采取的不正确, 教学的效果往往就会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例如:新教学的技术动作, 如果学生在还没有完全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下, 就盲目的竞赛, 不但不能起到巩固练习的目的, 反到由于动作还没有定型, 在竞赛中由于紧张等原因, 让动作变形, 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课堂竞赛一定要在学生对所学动作有了一定的时间, 基本掌握了动作的前提下再去竞赛, 不要为了竞赛而去竞赛, 最终往往会得不偿失。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体育课堂上采用小型竞赛的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们教学的开展,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催化剂作用, 但课堂竞赛与体育竞赛的不同在于, 课堂竞赛要适用于全体学生。虽然课堂中采用小型竞赛的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们教学的开展和达到身心锻炼的目的, 但是如果不注意竞赛项目的合理设置和合理分组, 以及课堂竞赛使用的合理性, 反而会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 与预想的课堂效果也会有较大的差距。

5.2 建议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 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运动特点, 合理设置一定的课堂竞赛项目, 在组织教学竞赛的时候, 要简化竞赛规则, 降低比赛难度,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比较短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比赛的方法。在竞赛过程中合理运用分组方法, 注重在竞赛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和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琳, 邓玉娟.竞赛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科技, 2001.01.

[2]胡光霞.论体育教学中体育兴趣的培养[J].科技咨询导报, 2007.12.

篇4:小学生体育训练和竞赛指导心得

在训练中,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没有特殊原因必须按时训练。同时讲明动作要领、规则等。训练时一定要严要求,注意安全。小学生自制力差,喜欢玩闹。当然,在训练时会有些学生会忙中偷闲,会出现嬉戏玩闹的现象,只要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可以适当宽松一点,但也会适时制止,强调纪律。时松时严,张弛有度,不必时时刻板严肃。

作为指导教师,除了严格训练学生外,还应当融入学生当中去,及时与学生交流感受和看法,关心爱护他们,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这样,他们就会轻松地和你相处,有什么想法也会和你交流,那么,你的指导才会有的放矢,他们才会自觉接受你的教导。在训练中要适时根据自己的参赛经历,告诉学生在比赛中要注意的问题和一些比赛的技巧,学生都听得很认真。接下来的训练也就轻松多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训练事半功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比赛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去指导,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2010年秋季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时,学校只有一个男生参赛,他的第一跳成绩是4.05米,第二跳也只有4.15米。看了一下成绩表,这样的成绩是无法进入决赛的。而他的成绩和平时训练的相差了将近三十厘米。只有最后一跳了,怎么办?那个学生也很着急。笔者想了想,走过去扶着他的肩膀鼓励了他几句,接着说:“你只有最后一跳了,要不你脱了鞋试试吧。”因为他平时就喜欢赤脚训练。他点了点头。结果第三次他跳了4.54米,在后来的决赛中,他赤脚比赛,夺得第一名并打破了纪录!

此外,要根据学生个人特殊特点及时调整对待方式。在比赛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比赛方式,不必死守惯例。在2010年的全县中小学运动会上,学校的另一名带队老师要求参赛的女生脱下外套,穿运动装比赛。可是那个女生死活不肯,老师大声呵斥她,但她依然不肯脱外套,说难看,不好意思,一边说一边哭。笔者连忙走过去,问清原因后,安慰她几句,问她打算咋办?那个女生说:“老师,我穿运动外套比赛可以吗?”笔者知道这个女生个子比较大,而且个性强,而小学生从来没经历这样的场面,处理不好,她可能会放弃比赛。笔者想了想,说:“行!但你要好好比,拿出成绩来。因为你有这个实力!”她脸上露出了笑容。比赛结果是,她发挥出色,夺得第一名。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比赛中,有的学生明明有实力,却因为很多主客观因素发挥失误。笔者认为,除了鼓励外,还应当适时“逼”一下。在2015年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一女生跳了两次,没想到两次都犯规!平时训练她就时常犯相同的毛病,经过反复练习,还是时好时坏,这次居然关键时掉链子。笔者静下心来,走过去,只见她低着头,撅着嘴,很沮丧。之后鼓励安慰了她几句,然后说:“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了!再跳不好就没资格决赛了!”笔者拉着她,走到赛道边,指着踏板大声说:“你看清了,调整好步子,踩上踏板,别再犯规了!”这次,她没犯规,并取得决赛资格。

除了精神鼓励,还可以适当采用物质鼓励。在2015全县中小学运动会上,我校一名男生参加小学组跳远比赛,他夺得了第二名。吃午饭时,笔者特意当着大家的面,奖了他一瓶王老吉。看着其他学生羡慕的神情,笔者说:“以后的比赛,谁拿奖,就奖谁。拿第一名奖两瓶。回到学校,还会给拿奖的同学发纪念品。”大家听了,都很兴奋,跃跃欲试。果然,下午的比赛,就有两个学生拿奖了,一个第一,一个第二。晚上吃饭时,笔者兑现了承诺。给予学生适当的物质奖励,不仅能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激发学生比赛的动力。

篇5:双沟镇中心小学体育活动竞赛制度

为了推动我校体育锻炼、竞赛活动有序健康的发展,营造人人参与,终身参与的良好氛围,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贯彻区全面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激励广大青少年不同的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精神,制定本校的活动竞赛制度。

1、贯穿人人参与的意念,做到班班参与,参与比例不低于40%。

2、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春季田径运动会和一次秋季校园运动会,以及二次小型的单项比赛。另外,全校性的活动参照上级通知。

3、体育组成员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有效地组织好学校的各项活动及比赛,并把这些比赛及活动的资料收集整理,交档案室存放。

4、每次活动竞赛时,体育组成员做到宣传通知到全体教师学生,并协助班主任老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心、互相促进的作用。

5、各班主任应组织指导好本班参与活动竞赛的学生,并及时与体育教师做好沟通与协调。

6、要以安全第一的思想,贯彻到每一次活动,每一个竞赛以及每一个项目确保竞赛的顺利开展。

篇6:李河小学体育竞赛活动的常规制度

传统体育项目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坚持发扬学校传统体育项目,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逐步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集体荣誉感。对传统体育项目竞赛特制定以下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和《体育教育大纲》,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学期初制订好全校的传统体育工作计划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布置各年级、各班级竞赛活动。

2、上好体育课,做到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法,写好教案,准备好运动器具和场地,要有正常教学秩序,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纪律,注意安全教育和体育卫生。

3、把传统体育项目达标成绩为评选先进集体和三好学生的内容和条件。

4、确保体育课、早操、课外活动中传统体育正常贯穿其中,每天都要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和活动时间,充分利用体育课和活动课,有计划地组织好学生的传统体育达标测验。

5、每学期初、期末班主任会同体育、卫生教师进行学生身长、体重和视力的测量,并记入学生档案。

6、学校要根据场地与设备 条件,成立传统体育项目运动队,由体育教师负责常年训练,积极参加市区的竞赛,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7、每学年学校举行传统体育达标运动会和田径运动会各一次,并组织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

上一篇:高一历史答案解析下一篇:浅议企业文化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