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语文水平

2024-04-30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语文水平(精选8篇)

篇1: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语文水平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语文水平

生活处处有语文。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呢?我谈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写一手好字

字如门面。规范、整洁、美观的文面,会让人赏心悦目,倍受青睐的。相反,面目丑陋、形同妖魔、张牙舞爪的文面,则会让人产生一种厌烦感。在这个提倡个性张扬的时代中,与人相处,假如有一手好字,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练字是势在必行,必须坚持用心练字的.

二、写一手漂亮文章

作文不仅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更重要的是生活中时时刻刻离不了写文章,如讲话稿、总结报告、导游介绍,签订合同等等。怎样才能写好文章呢?多观察,勤练笔,总结写作方法,注意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上多下功夫了。坚持写日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教会学生写作,在写作中升华语文。

三、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说好普通话,便于交流和沟通。经常开展演讲会、朗诵比赛、口头作文等活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课快结束时让学生畅谈感受和收获 。从而教学生学说话——会说话——说好话,在说话中运用语文。

四、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读书是现代人“赢”的策略,要赶上时代,就要做一个终身读者。除了看报、杂志、电视,还要多看有益的书。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涵泳语文。

五、有较好的背诵记忆能力

“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指背诵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就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背诵 的古诗文多了,自然就为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期背诵并融会贯通,学生说起话来,一定会妙语连珠;作起文来,一定会妙笔生花!背诵既能增加语文知识的积累,又能提高写作能力。你何不弯下腰,捡一颗钻石呢?

坚持从以上字、文、普通话、阅读和背诵几方面着手学习语文,天长日久就会发现:实践让语文如此美丽!

篇2: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语文水平

对于如何评价一个教师业务水平,众说纷芸,花样翻新。有些学校制订出来的评价细则极其繁琐,不但没能激发教师工作的动力,反而打消教师上进的热情。当然要出台一项科学合理、方便易行的考评条规也绝非易事,尤其在中国这个人治大于法治的管理体系支配下,就算是极其科学而简便的考评

条规也有可能在执行与实施的过程中走了样、变了质。

那么究竟如何来评价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呢?在评价不是卡与压老师的前提下,我私下里认为重点应把握以下三条:

第一要看学生是否喜欢该教师的课堂教学;

第二要看该教师占用的教学时间的多少;

第三要看该教师所教学生考试成绩如何。

如果学生对该教师的课认可度高,说明该教师富有教学的魅力,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如果该教师不过多占用教学时间,说明该教师着力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备课认真、练习精简,善于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工作中讲究巧干而不是苦干。

至于该教师所教学生的成绩好当然是硬道理,无论哪一种考评细则肯定将其列为重中之重。概括上述三条便是九个字:气氛好,化时少,绩效高。我想这基本上可以概括一个教师的业务能力了,相对地说也能够比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

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评价多数喜欢从教师身上去评判教师,而不是从学生角度去评判教师,比如上上下下都喜欢从教师的某一堂研讨课、竞赛课而一课定终身,这难免犯了以偏概全之大忌,而不善于从一个学期乃至一个学年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认可度上去评判,甚至有人担心这样的评判会导致教师中和事佬与“杨不管”的产生,其实这是多余的,真正的“杨不管”学生是绝不可能一致认可的。

篇3: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一、整体把握, 感知文本内容

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它是阅读者着眼于全局, 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 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和一定的语文感觉, 对阅读材料内容进行宏观的理解。在此基础上, 才能进一步疏通文章大意, 理清文章思路, 准确把握全文主旨, 体会作者的表达匠心。

例如, 在《藤野先生》一文的阅读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 通过初读让学生弄懂该文大致可分三部分:1.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见先生之前;2.在仙台学医的生活片断———受先生教益;3.离开仙台后———对先生的怀念。再通过“精读”, 使学生领悟到, 这篇文章的重点在第二部分;本文是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这一中心来选取和组织材料的。有的学生还能通过对第二部分的具体分析来理解先生的高贵品质。再引导学生分析重点段落, 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到, 这是一篇赞扬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抒写对他真挚和深沉怀念的回忆性记叙散文。

二、品读课文, 主体体验

古人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熟则能悟”, 都是强调了“以读为主, 以读促悟”。学生阅读文本的第一时段最具个性, 最有灵气和生气, 是最鲜活和强烈的体验。在课堂上我们给出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 去感知经典语言的魅力, 调动已有的经验去联想、想象, 融入文本, 去接近作者的心灵, 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但由于各自的经验不同, 学生个体对于文本的体验也有所不同, 此时, 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开放的对话情境, 让学生作为主体来释放初读文本后的独特体验。阅读教学中的体验, 是学生以教材为载体, 在教师引导点拨下, 自主参与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

在初读文本时, 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 以自己的经验、情感参与了对文本的意义重建, 在交流、分享中丰富了对文本的体验。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学生的初读体验, 我们不能轻易评价定性, 要尊重学生作为主体体验的独特性, 要善于倾听, 积极启发、鼓励学生参与, 营造参与氛围, 使不同的声音成为进一步合作探究的材料。

如在教《背影》这篇抒写父爱亲情的名篇时, 特定环境下父亲的背影凝聚着浓浓的亲情。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特别是第六自然段描写父亲肥胖的身子穿着青布棉袄、黑布马褂艰难地穿铁路, 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这一最令人感动的部分, 然后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对点滴往事的回忆, 同学们便感悟到深深的亲情。而《背影》中朱自清父亲那浓郁的父爱就在这种平凡生活的感悟品味中潜移默化地被学生领悟了。当生活的真情步入我们的课堂, 学生领悟到的必将是人间动人的真情。

再如教学《出师表》一课, 当朗读到末句“今当远离, 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时, 我的声音低缓, 表情沉重, 而全体学生亦久久沉浸其中, 无不为诸葛亮忧国忧民之心所感动。诵读可以说是一种思想熏陶, 一种精神享受, 一种情操感染, 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三、课外延伸, 拓展空间

新课程提出一个重要思想, 即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 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习语文。学生在学校语文课堂上, 课本内容有限, 时间有限, 所得有限, 而语文课程资源无限, 机会无限, 发展无限。所以,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 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另一要义。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读书) 必须如蜜蜂采蜜,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只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 且枯燥。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 保证孩子们有书读, 有足够的“花”用来“酿蜜”。

篇4: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一 二年级语文 教学经验 学习方法

一二年级的教学问题也相对比较多,因为学生的大概年纪在5岁到9岁之间,这正是一个孩子懵懂淘气的时代,所以第一项首要任务不是教学,而是育人,要让学生们知道学习的好处,知道学习的用处。所以每一天的课程开始,我都会让学生集体朗诵一遍我事先准备好的不同的育人故事,然后问学生这故事告诉了什么道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和阅读能力,和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揣摩,也通过育人故事告诉学生们做人的道理。一开始我会选择一些刻苦学习上进的故事,后期我会选择一些学雷锋做好人好事,和报效祖国,建设祖国,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的故事,这样即可以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情况下学会做人的道理,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打小就可以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家,爱同学,爱师长,爱祖国理念,正符合了那句“建设祖国,从娃娃抓起”的党的方针。由于一二年级学生年级太小,不懂事和不爱学习的还是不少有人在的,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也十分重要,那时的孩子玩心比较大,所以我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学会知识。最开始学习拼音的时候,我会做二十六个大的纸张字母,然后把不同的学生分组,再把字母分别发到13个小组里,每个小组可以拿到2个字符,然后我出一个字,让可以组成的这个字的学生们自己上台组合成这个字,比如“爱”这个字,然后拿到”A”和“I“的小组上台。这样学生们的就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很开心,也加强了每个同学的记忆,大大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再不懂事的学生,也怕老师说,所以他们都怕自己犯错,小组的形式又解决了学生不敢发言怕错误的举动,并且激发学生从小培养团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合作观念的重要性。其次我认为一二年级语文主要培养的项目应该是听、说、读和写,听说可以培养学生听力能力,提高学生交际能力,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诵表达能力,写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三种能力对学生未来成长的道路至关重要。

首先听,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听觉,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我会在读课文时,我会告诉学生,在我朗读时会有个别字体与课本不符,如果谁发现,举手告诉我,然后故意在颂读课文时读错个别字体,比如“春天来了,一排大雁往南飞“,我会故意读成”春天到了,一只大雁往南飞“,然后又发现的学生都会举手告诉我,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听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不再是照本宣读,死板的传统教学,课堂上学生才是主体,他们也变得活跃,积极的参与,听讲也很认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其次说也是特别重要的,在如今工作高效化、生活内容社交化、科技发展高速化,小学生毕业后具备高素质的说话能力有助于步入社会适应政治、经济、科技方面的交往需要。同时说话训练也有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的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及思维反应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小学生个性的培养。我会经常性的组织”说自己”的比赛,就是临时出题,让学生们说自己的父母,说喜欢的小动物,说自己最好的朋友,说自己的爱好等等,用言语鼓励他们大胆说,表现好的学生,我会好好表扬,激励他,然后会把他们的名字写到小星星上,放到“荣誉帮“上。这样每个学生,都希望受到表扬,大家都积极参加,也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和荣誉感。这样做大大促进了老师和学生的基本障碍,提高学生的临时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在其次,就是读,在我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发现了很多学生写作文写的很好,但是一读自己写的作文时,从头到尾都是一律而过,没有感情。针对这种现象,我也找了很多方法,最后我认为改变这种现象的最好办法就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朗诵语气语调同化学生,并让朗诵好的学生给其他同学示范,并且对朗诵好的学生表扬鼓励,激发其他同学朗读水平。而且我会时常的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们自己评价出朗读好的学生,让学生做评委,这样能让学生们找出他人阅读的优点和缺点,促进他们个人的朗读能力,对以后学生走向社会有很大的帮助,很大程度的提高了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写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写作能力高,是养成学生好的语言重要方法,所以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升學生的交际能力。在写的方面,最基本的就是写日记,我每天会让学生完成一篇日记,最少字数200字,长时间写日记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最为重要的环节。然后我让学生觉得自己写作好的日记,让他们主动上台宣读,让学生相互交流,哪里写的好,为什么绝对自己的日记写得好,有很多学生说我在日记里用了比喻的写法,用了拟人的写法,如“我家的小狗就这样把饼干从我手里抢走,摇头晃脑的大步走了出去,好像胜利的将军”。然后我会对敢于上台朗读的学生表扬,写的好的同学奖励。

篇5:如何去评价一个人

如果说,静坐当思己过,闲谈莫言旁人。我承认那只是一种高度境界,并非我等凡夫俗子能言。

人是一种灵长类高等动物,是一种复杂综合的动物。人融入了社会,经过接触交往,就有了忠奸善恶。因此,就有了人见人爱和令人讨厌之讲。

不是说没有一见钟情,不是说否认第一印象的存在。而我认为:凭第一印象,凭某一件事,凭别人口中言去辨别评价某个人是好是坏是不可取的。

因为,凭第一印象,也可以有虚假,装一次很容易吗!古言不是讲,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龙画虎难画骨吗?

凭人家嘴里言来判断评价也不可取。古人讲,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人家说的也可能有妒嫉,诽谤,恶意中伤的`可能!那样,不正中人家圈套,颠倒黑白了吗?!

凭自己眼睛,凭某一件事判断评价一个人也不可取。我也认为,人非圣贤岂能无过。知错能改又不是不可能的。浪子回头还金不换呢!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人总在适应社会改进自己的。请你不要太武断判断。应全面了解他,切莫一巴掌拍死人。

我的观点,全面了解一个人。人有良知,有条件反射。如果一个人我经过全面了解和亲身感知,我觉得他好。他就是好。并且我可以响亮的为他作证。

篇6:如何不带评价去聆听一个人说话

我们一开始都愿意去倾听别人讲话,但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的带有自己的评价,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对方。那么,如何才能不带评价地去聆听一个人说话呢?需具备如下几个能力:

一、聆听,不评价。

即爱和尊重的能力。

二、自知的能力。

告诉自己,自己不是道德的制定者,没有权利去评价他人。有一次,我约了朋友,时间已到,但我等了一个小时他还未来,打电话给他电话关机。我有些不高兴,感觉自己被怠慢,心里有了怨气,脑子里想了好几个结果,甚至想到要与对方断了来往。这个时候,我觉察下自己的内心,发现也许是因为我的自尊被挑战了,我却没有思考对方有可能发生意外。这样想的时候,我就开始开始担心对方是不是出事了,果然事情是朋友匆忙赴约,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受了蛮严重的伤,手机也摔坏了。

三、尊重边界的.能力。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你清楚地知道你是你,别人是别人。许多闺蜜之间的对话往往这样:一个人哭诉自己遇到渣男,另一个人同仇敌忾的骂那个男人。没多久,这个人又和渣男和好了,闺蜜之间很尴尬。这就是你我的边界不分。

四、理解的能力。

当你能真正理解他人的时候,对于他人做的事情,才能够更宽容地看待,也就不会随意责怪他人。而理解他人的重点在于,你要听到事情完整的情况,才是理解的基础,以及看到整个事情的真相。经常会有这样的逆转现象,比如电影《人在囧途》中,当徐峥和王宝强遇到女骗子时候,愤怒异常,当他们看到女骗子是为了给养女急救手术而不得已时,愤怒消失了,反而是深深的同情和羞愧。再比如一个孩子,考试得了高分,有的妈妈说:儿子你好聪明!但一个有理解和共情能力的妈妈会对孩子说:你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

五、节制力。

话语权其实是人和人之间的控制权,在交流中,竞争会无意识中被激发出来。比如观点不同,特别想表达;比如理念不同,特别想纠正等等。而这一切,需要很好的节制力。节制自己想控制改变他人,节制自己想评价他人;节制自己秀自己的自恋行为等等。

六、陪伴的能力。

现在有很多人,都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手里拿着手机,心不在焉,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陪伴,让他人体验到存在感,能够去用心听他人说话。很多孩子看到蝴蝶很漂亮,去和妈妈分享,妈妈很忙,敷衍着说:自己玩去吧,孩子带着伤,默默走开。

七、最关键的,是一个人做容器的能力,“有容乃大”。

当别人在评价和攻击你时候,你如何接受下来;当别人的情绪触发到你的情绪点的时候,如何去支持对方的情绪表达。常有有女性哭诉:你们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那么这个时候你如何应对?

篇7: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

一、加深对语文课程的理解。

1、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一定要针对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语文是母语。母语,亦称第一语言,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母语一般是自幼即开始接触、并持续运用到青少年或之后;并且,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当部分是通过母语传授的。母语的运用能力对一个人进一步的学习过程至关重要,因为思考多是以母语为基础的;因此母语在教育过程中有核心的地位,也就是说,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要以学生母语应用水平的提高为依归, 语文教学不能违背母语学习规律,但不能用母语学习规律代替语文教学的规律。

2、掌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二、评价一节语文课的标准。

评课作为一种质量分析,首先要有质量标准,评课者首先要熟悉和掌握评课的一般标准。评价一节语文课应坚持评价的基本原则,即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应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具体来说,只要教师具有现代教学观念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善于探索创新,善于启发诱导,善于因材施教;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能适当地运用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这样的课就是好课。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重难点的提出与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抓住了关键,是否能以简驭繁,所教知识是否准确。

第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要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在自我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第三,教学内容是否体现主体意识。

教学思路是否清晰,课堂结构是否严谨,教学密度是否合理。能不能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学中能否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能否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结论是否是由学生自悟与发现的。

第四,教学方法能否体现训练意识。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是否符合教材、学生与教师实际。教学信息能否做到多项交流,反馈及时,课堂矫正是否奏效。

第五,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将成为好课的又一标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像、文字、颜色、声音的综合运用,能再现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更主要的是它能全面调动学生各种感觉的功能,开辟学生多向立体思维的通道。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师生处于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场所,学生情绪振奋,思想解放,参与主动,联想与想象不受拘束,创新的火花不断引燃,思想发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加深和拓展。

第六,教学效果的显现。

教学效果显示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学生是否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信息量是否适度,学生负担是否合理,是否做到短时高效。

语文课的优劣如何评价,标准不一而足。我也只是结合我听课的经历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不十分全面(如教师的基本功、教学个性等)。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每一节课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只要能够体现其中的精神,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就是一堂好课。

三、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

评价一节语文课,我认为要从整体入手,综合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系统地分析课之所以必要,是为了看出和理解各种教育现象的实质及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应重视对一节课的综合评价。

作为教研员,我们对一节课的评价,可以分以下三步走,第一,从整体入手,粗略地看一看全课的教学过程是怎样安排的,大致有几个大的步骤。第二,由整体到部分,逐步分析各个教学步骤,具体地说有下几方面。最后,从部分再回到整体,将各个教学步骤理出的内容汇总起来。按一定的顺序,从整节课的角度逐个分析评价。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因此评价一节语文课,首先也要分析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应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我在阜阳一中听了一节高中作文评析课,教师几乎将全班作文都一一进行了点评,一节课下来,我问授课教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似乎并没有考虑,更谈不上生成性目标,教学手段如何为实现目标服务。

2.从教材处理上分析。

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弹性,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应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尤其要考虑全体学生现有基础、发展取向和学习需求方面的差异,对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上,要看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重视学生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否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提升,重视优秀文化的传承,是否重视引导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安排是否科学,容量是否适中,是否能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是母语语言课,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清楚什么是学生的已知,什么是他们的未知,并且能很好地给他们新知。不同学校的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情,学生的层次不同,教材的处理也应有所不同。例如,我在省级示范高中和市一般中学听相同的课,发现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几乎是一样的。上学期,我市对全市高一进行了学业水平检测,结果发现,同一张试卷(学业检测试题,较为简单),省级示范中学与一般中学的差距十分明显,省、市级示范中学,语文及格率100%,部分一般中学及格率不足40%,我想这与教师这授课过程中处理教材时千篇一律有关。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程序安排应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设计出来。教师要优化教学程序,提高教学效率。语文课的教学程序,一是要看其教学思路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如学习现代诗歌,对于中学生来说,字面上的理解不成问题,因此通字词只能作为非重点出现。诗歌鉴赏作为本课的重点,又必须是在反复吟诵或朗诵的基础上进行。诵读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鉴赏前后都要进行朗诵。教学思路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独创性,能带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二是要看课堂结构安排。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与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教学思路与课堂教学结构混为一谈,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案的展示,有的教师甚至在教案中把每个环节都标上时间,只要时间到,不管此环节有没有进行完,就草草收场,完全忽略了教学思路与课堂教学结构之间的差异。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一是看是否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是相对而言的,它是因课程、学生、教师的不同而相应变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再好的方法天天用,也会令人生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量体裁衣,优化组合,不能使用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所谓灵丹妙药。二是看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重视有效的探究性教学方式。三是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高中新课程实验开始后,不少教师反映课时少,内容多,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如何做到长课短教,解决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之间的矛盾,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式。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主要看以下几方面。

(1)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合理;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另外,字迹工整美观,书写笔顺符合要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教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庄重,富有感染力,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教师的表情也应有所不同,以打动学生,进入课文设定的氛围中。

(3)语言。语文教师的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标准的普通话,精当简练;其次应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启发性。另外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语调要注意抑扬顿挫,快慢适度,富于变化。

(4)调控课堂变化的技能。教师要有灵活应对、调控课堂变化的能力,要有应变机智。

我们在对学校进行视导,每讲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时,不少教师很不耐烦,认为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教学基本功还是过得去的,没有什么好点评的。其实,在我们听课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基本功。如,上课时不使用普通话、趴在讲台上授课、板书杂乱无章等等。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我认为,一节课,如果坚持了上述评价标准,“以人为本,以文为本”,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做到上述几个基本环节,就是一节好课,教学效果就会非常显著。

一、怎样去听课?

1、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2、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2)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

(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

(4)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

(6)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

(7)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

(8)渗透哪些教学思想?

(9)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3、听课者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4、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则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

二、教师如何评课?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全面是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学习策略、文化策略等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参见课标);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1.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2.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3.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大少现象。.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5.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5、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化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6、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7、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篇8: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自学水平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实际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在如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入手, 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融洽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主动学习的魅力, 并且能够受到感染, 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强烈愿望。既然如此, 我们该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要善于设疑。教师要尽量在备课的时候, 事先设置一些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 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探索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 巧妙设疑, 在课堂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的设疑, 我是这样做的:从课文的题目中, 你有什么发现?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为什么有这两种矛盾的说法呢?课文到底说了什么内容呢?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起了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 要创设情境。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精彩的美文, 不管是抒情的还是写景的, 它们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要让学生对这些文章产生兴趣, 教师就要善于给学生创设一种适合课文内容气氛的情境, 让学生能够有一些切身的体验, 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山中访友》、《圆明园的毁灭》、《松鼠》等文章, 要么情感炽烈, 要么意义深远,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把一些华丽优美的图片或史实资料以生动形象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出来, 同时配以相似的背景音乐, 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冲击中朗读课文, 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就激发起来了。

(3) 要反复阅读。培养学生养成反复阅读课文的好习惯, 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 首先我让学生朗读, 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然后让学生重点读, 理解文章的重点段落, 最后整体读来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从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让他们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一步赏析词句, 理解课文段落, 也因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只要对阅读产生了兴趣, 就会带着浓厚的学习欲望去阅读、去探究, 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二、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师要让学生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 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做学习的主导者。由于学生年龄小, 认知有限, 自主能力还不是很强,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就必须充分地信任学生, 就必须摆脱传统的、固有的教学模式, 用新型的教学理念去指导学生。在这一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做足功课, 自主学习, 在教学方式上我尝试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预习好课文的基础上, 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质疑, 然后学生间以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完成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 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体会课文的内容, 提出自己的问题, 反复阅读课文, 回答自己提出的疑点, 让学生学会如何看书, 如何主动、自觉地思考, 并且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我们经常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 在这样的课堂上, 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从而学生的手、口、大脑都能得到锻炼。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切条件, 让程度较差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满足, 从而让他们树立起学习自信心。而教师也要对学生取得的成就及时地进行积极的评价, 大胆对学生表扬、鼓励, 让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自信, 把每一点成功都转化成自己学习的动力, 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教师需要给学生指导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让学生拥有一把学习的“金钥匙”, 这会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之后, 就会主动地去学习知识, 去阅读各种特色的文章。例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的教学, 让学生围绕“如何精彩”和“如何糟糕”这两个重点去阅读文章,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做到一定程度的理解。通过这一课的教学, 让学生明确:写文章要抓住事情的重点去写, 对于重点片段一定要精读, 才能把握文章的主题意图。虽然文章的内容千变万化, 但是有些文章的写作手法非常相似, 我们教师就可以针对重点的段落进行精讲, 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自主学习文章其他的段落, 这样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有了这样的学习基础之后, 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这样的学习方法运用到课外, 如进行课外阅读以获得所需要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实践证明,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之后, 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系统阅读文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语文自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上一篇:使我后悔的一件事作文700字下一篇:教师岗前培训考试